目录
- 437 第437章赏!
- 438 第438章酱菜小二
- 439 第439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440 第440章果然是黄雀
- 441 第441章包围张府
- 442 第442章狼要入室
- 443 第443章带个话
- 444 第444章谁又是好欺负的
- 445 第445章属下有事禀报
- 446 第446章尽忠
- 447 第447章消息
- 448 第448章刘公刚烈,黄雀憋屈
- 449 第449章咸通酒楼
- 450 第450章银瓶梅枝
- 451 第451章我仅是一买卖消息的小商人
- 452 第452章行走在阳光之下
- 453 第453章火烧咸通楼
- 454 第454章再遇袭
- 455 第455章杨将军算无遗策
- 456 第456章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 457 第457章雕翎箭再现长安城
- 458 第458章黄雀怕了
- 459 第459章大齐密探的集体覆灭
- 460 第460章现世报
- 461 第461章有种阴影,名叫杨凤楼
- 462 第462章他姓黄
- 463 第463章 鸡肋长安
- 464 第464章 尚让论长安
- 465 第465章 盐
- 466 第466章黄家两兄弟
- 467 第467章大齐立国之后的第一战
- 468 第468章孤证不立
- 469 第469章永和坊
- 470 第470章可惜不是杨凤楼
- 471 第471章老者出平康
- 472 第472章一斤七
- 473 第473章这是怎么了
- 474 第474章三两粮食归个堆
- 475 第475章山人自有妙计
- 476 第476章大显身手,正在其时!
- 477 第477章接应任务
- 478 第478章黄邺醉西城
- 479 第479章给你个机会……
- 480 第480章
- 481 第481章郑畋果然一书生
- 482 第482章逃
- 483 第483章张七
- 484 第484章仇人?恩人?
- 485 第485章远离长安,种地去!
- 486 第486章 大军围城
- 487 第487章小老百姓,名叫孙达。
- 488 第488章谈论未来,是一件危险的事
- 489 第489章雷霆震长安
- 490 第490章属下听令!
- 491 第491章此一战,不借外力
- 492 第492章为杨将军贺!
- 493 第493章一曲夜深沉(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47章消息
第447章消息
长安北城,出了宫墙之外不远,有一坊,名曰平康,在整个长安,甚至整个大唐,都是鼎鼎大名,有唐一朝,不知道在这里上演了多少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也不知道有多少始乱终弃的狼心狗肺,有千金买笑,也有人老珠黄,更有才子有才,俏姐却只爱财……上至王公,下至百姓,仿佛整个长安城茶余饭后的谈资,都出自平康坊。
现如今,天子西狩,黄巢入城,时局动荡不安,又有以杨凤楼为首右龙武军未雨绸缪,将整个长安的百姓迁移走了八成,让整个长安城都失去了往日的喧嚣。
如果说,在长安城一百零八坊中,唯一不受影响的,恐怕只有平康坊了。
毕竟,叛军之中,也少不得“男欢女爱”……
平康坊十字街口向北,第三家,有高楼,名叫红袖。
这个名字起得有意思,有点红袖添香夜读书意思,又有点满楼红袖招的意思。
几乎所有第一次前来平康坊见世面的人,只要肚子里有个二三两墨水打底,都会记住这个高楼的名字。
不过,红袖楼的名字起得雅致,买卖却是不行,很多人见识一番之后,都会大摇其头,下一次,断然不会再把有限的银钱扔在这里,老子是来放松的,你就弄点古琴弹两下,然后就完了,这不是糊弄人么?隔壁怡红院都直接,清官都接客!虽说不算雅致,不过,内容倒也一点都不少……
留不住回头客,红袖楼的生意自然也寡淡如水,老板也不着急,依旧我行我素,就这么占据着平康坊寸土寸金的土地,硬是挺出来个惨淡经营。
红袖楼占地颇广,最重要的建筑,自然是那一座高楼,高楼之上,有歌,有曲,也有莺莺燕燕,高楼之下,却又有诸多小院,那里是姑娘们的闺房,非请莫入,规矩大得吓人。
正中靠左一座,乃是红袖楼头牌的居所,两进的院子虽说不大,种了许多岭南移栽过来的珍惜植物,倒是让这个小院有些闹中取静的味道。
内院右厢,乃是头牌贴身丫鬟的房间,布置得也很温馨,有床,有桌,也有柜,所用之物,一应俱全,就算正经人家的小姐,要是贫寒一点,自家闺房恐怕都赶不上这里。
衣柜很大,里面更是绫罗绸缎俱全,都是那贴身丫鬟多年的积累,有小姐的赏赐,也有恩客的赠送,还有鸨娘的施舍,据说这个丫鬟不好其他,就好新衣,多年尽心尽力,就换来了这慢慢一柜子衣物,那红袖楼的头牌也曾说过她,让她找人在打造一个衣柜,又没有多少钱的东西,何必把衣柜里面塞得如此之满,找上一件衣服还要废上老半天,那丫鬟听了,仅仅微笑点头,第二天还是依然如故,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和她再提这件事情了。
这个衣柜,乃是丫鬟,甚至整个红袖楼的宝贝,不仅仅是那衣柜中满坑满谷的衣物,还是那衣柜下面的翻板。
翻板下面,别有洞天!
一个开阔的大厅,就隐藏在地下,与地上密道相连,其中一个出口处,正是红袖楼头牌小姐丫鬟屋中的那个硕大衣柜。
这座大厅,正是右龙武军在长安城中的秘密据点之一!
自从杨凤楼派人迁移了大唐百姓,准备以长安为战场和黄巢的叛军展开秘密战,这里就成为了杨凤楼的临时指挥所。
大厅之中人声鼎沸,数不尽的桌登排列整齐,右龙武军各处集合起来的文职人员,正在处理长安各处送来的情报,这些情报从长安各处汇总而来,很是零碎和繁琐,右龙武军对它们自有一整套完整和详细的评定系统,预警级别在四级以上的情报,都会在第一时间送到杨凤楼手中。
“今天中午,黄巢在宫城大宴,几乎所有文武百官都出席,在宴会山,贼酋黄巢频频举杯,对大唐投降的官员很是优容,还曾有共富贵的承诺……”
“被营救的大唐官员,已然在咱们的安排下隐藏了起来,目前暂告安全……”
“西市莲菜汉上报,张直方府上的张小哥,今天没有出现……”
“酱菜小二已联系到左龙武军长安指挥部,目前待命,没有任务分配……”
“第一接应点例行报告,刘老爹,暂时没有联系……”
“第六接应点例行报告,刘老爹,暂时没有联系……”
“第十一接应点例行报告,刘老爹,暂时没有联系……”
……
杨凤楼听了一个接一个的情报,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焦急不已。
昨天的行动,虽然在展开之前略有波折,不过展开之后很是顺利,张直方藏匿在府上的三十六位大唐官员,在右龙武军的接应下,已然全部顺利转移。
按照原本的计划,在大唐官员转移之后,由刘老爹出面,通过张府张小哥的引荐,面见张直方,向他痛陈厉害,如果顺利的话,双方约定时间,将张直方府上的家眷一同转移,如果张直方还心有疑虑的话,就暂且按兵不动,最少也需要他一个口头的承诺,名为投簧,实为护唐。
杨凤楼却万万没有想到,在整个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刘老爹进入张府时间不长,黄雀和黄从业竟然带兵包围了张府,自此,张府内部的消息断绝,只能通过外围的眼线,将包围圈的种种变换上报。
杨凤楼的心,顿时揪了起来,立即下令,提升张府所有情报的预警等级,所有情报,都必须上报到他这里。
不仅仅是他,右龙武军的其他人员也大为紧张。
张直方如何重要,就不用说了。
陷在张府之中的,还有刘老爹,那是右龙武军军中袍泽!
所有人都知道在营救大唐官员的这次行动中,刘老爹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右龙武军的有功之人,谁都不愿他出事!
但是现在消息断绝,所有人,只能焦急等待。
突然,一阵凌乱的脚步声,打乱了右龙武军秘密据点的乱中有序。
只见一名文职人员跑到杨凤楼的身前。
“有消息了……”(未完待续。)
现如今,天子西狩,黄巢入城,时局动荡不安,又有以杨凤楼为首右龙武军未雨绸缪,将整个长安的百姓迁移走了八成,让整个长安城都失去了往日的喧嚣。
如果说,在长安城一百零八坊中,唯一不受影响的,恐怕只有平康坊了。
毕竟,叛军之中,也少不得“男欢女爱”……
平康坊十字街口向北,第三家,有高楼,名叫红袖。
这个名字起得有意思,有点红袖添香夜读书意思,又有点满楼红袖招的意思。
几乎所有第一次前来平康坊见世面的人,只要肚子里有个二三两墨水打底,都会记住这个高楼的名字。
不过,红袖楼的名字起得雅致,买卖却是不行,很多人见识一番之后,都会大摇其头,下一次,断然不会再把有限的银钱扔在这里,老子是来放松的,你就弄点古琴弹两下,然后就完了,这不是糊弄人么?隔壁怡红院都直接,清官都接客!虽说不算雅致,不过,内容倒也一点都不少……
留不住回头客,红袖楼的生意自然也寡淡如水,老板也不着急,依旧我行我素,就这么占据着平康坊寸土寸金的土地,硬是挺出来个惨淡经营。
红袖楼占地颇广,最重要的建筑,自然是那一座高楼,高楼之上,有歌,有曲,也有莺莺燕燕,高楼之下,却又有诸多小院,那里是姑娘们的闺房,非请莫入,规矩大得吓人。
正中靠左一座,乃是红袖楼头牌的居所,两进的院子虽说不大,种了许多岭南移栽过来的珍惜植物,倒是让这个小院有些闹中取静的味道。
内院右厢,乃是头牌贴身丫鬟的房间,布置得也很温馨,有床,有桌,也有柜,所用之物,一应俱全,就算正经人家的小姐,要是贫寒一点,自家闺房恐怕都赶不上这里。
衣柜很大,里面更是绫罗绸缎俱全,都是那贴身丫鬟多年的积累,有小姐的赏赐,也有恩客的赠送,还有鸨娘的施舍,据说这个丫鬟不好其他,就好新衣,多年尽心尽力,就换来了这慢慢一柜子衣物,那红袖楼的头牌也曾说过她,让她找人在打造一个衣柜,又没有多少钱的东西,何必把衣柜里面塞得如此之满,找上一件衣服还要废上老半天,那丫鬟听了,仅仅微笑点头,第二天还是依然如故,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人和她再提这件事情了。
这个衣柜,乃是丫鬟,甚至整个红袖楼的宝贝,不仅仅是那衣柜中满坑满谷的衣物,还是那衣柜下面的翻板。
翻板下面,别有洞天!
一个开阔的大厅,就隐藏在地下,与地上密道相连,其中一个出口处,正是红袖楼头牌小姐丫鬟屋中的那个硕大衣柜。
这座大厅,正是右龙武军在长安城中的秘密据点之一!
自从杨凤楼派人迁移了大唐百姓,准备以长安为战场和黄巢的叛军展开秘密战,这里就成为了杨凤楼的临时指挥所。
大厅之中人声鼎沸,数不尽的桌登排列整齐,右龙武军各处集合起来的文职人员,正在处理长安各处送来的情报,这些情报从长安各处汇总而来,很是零碎和繁琐,右龙武军对它们自有一整套完整和详细的评定系统,预警级别在四级以上的情报,都会在第一时间送到杨凤楼手中。
“今天中午,黄巢在宫城大宴,几乎所有文武百官都出席,在宴会山,贼酋黄巢频频举杯,对大唐投降的官员很是优容,还曾有共富贵的承诺……”
“被营救的大唐官员,已然在咱们的安排下隐藏了起来,目前暂告安全……”
“西市莲菜汉上报,张直方府上的张小哥,今天没有出现……”
“酱菜小二已联系到左龙武军长安指挥部,目前待命,没有任务分配……”
“第一接应点例行报告,刘老爹,暂时没有联系……”
“第六接应点例行报告,刘老爹,暂时没有联系……”
“第十一接应点例行报告,刘老爹,暂时没有联系……”
……
杨凤楼听了一个接一个的情报,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焦急不已。
昨天的行动,虽然在展开之前略有波折,不过展开之后很是顺利,张直方藏匿在府上的三十六位大唐官员,在右龙武军的接应下,已然全部顺利转移。
按照原本的计划,在大唐官员转移之后,由刘老爹出面,通过张府张小哥的引荐,面见张直方,向他痛陈厉害,如果顺利的话,双方约定时间,将张直方府上的家眷一同转移,如果张直方还心有疑虑的话,就暂且按兵不动,最少也需要他一个口头的承诺,名为投簧,实为护唐。
杨凤楼却万万没有想到,在整个计划的最后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刘老爹进入张府时间不长,黄雀和黄从业竟然带兵包围了张府,自此,张府内部的消息断绝,只能通过外围的眼线,将包围圈的种种变换上报。
杨凤楼的心,顿时揪了起来,立即下令,提升张府所有情报的预警等级,所有情报,都必须上报到他这里。
不仅仅是他,右龙武军的其他人员也大为紧张。
张直方如何重要,就不用说了。
陷在张府之中的,还有刘老爹,那是右龙武军军中袍泽!
所有人都知道在营救大唐官员的这次行动中,刘老爹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右龙武军的有功之人,谁都不愿他出事!
但是现在消息断绝,所有人,只能焦急等待。
突然,一阵凌乱的脚步声,打乱了右龙武军秘密据点的乱中有序。
只见一名文职人员跑到杨凤楼的身前。
“有消息了……”(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