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18 第318章 杀官即造反!
- 319 第319章 我是你的盖世英雄么?
- 320 第320章 官场规则
- 321 第321章 又能如何?
- 322 第322章 宋威,走着瞧!
- 323 第323章 人心不散,贵和班,也不会散
- 324 第324章 这都是命……
- 325 第325章 不论对错,只有立场
- 326 第326章 血洒泪
- 327 第327章 军前效命,以观后效
- 328 第328章 曾元裕
- 329 第329章 送你了
- 330 第330章 这位爷
- 331 第331章过时不候!
- 332 第332章头在何方?
- 333 第333章使君请便
- 334 第334章喝酒
- 335 第335章尔等既务斯业,自当安心用功!
- 336 第336章底线
- 337 第337章免客
- 338 第338章排队
- 339 第339章 司先生
- 340 第340章 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 341 第341章 小贩刘三
- 342 第342章 杀人而已
- 343 第343章 晚了
- 344 第344章 能奈我何!?
- 345 第345章你觉得呢?
- 346 第346章我有个想法……
- 347 第347章杨风楼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 348 第348章盛唐雄风!
- 349 第349章 ******
- 350 第350章花,也食人
- 351 第0351章末将请战!
- 352 第352章杀或被杀,刀子说话!
- 353 第353章出城
- 354 第354章杀人,何必十步?
- 355 第355章三天,又三天
- 356 第356章 啸声震军营
- 357 第357章同感大德
- 358 第358章沙陀
- 359 第359章 你没有你想象得不可或缺
- 360 第360章 请问使君
- 361 第361章 如何击杀江湖宗师
- 362 第362章事关国运
- 363 第363章且熬着吧……
- 364 第364章逃跑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 365 第365章逃出来了
- 366 第366章既然从贼,那就是贼!
- 367 第367章尽量
- 368 第368章跑不跑?
- 369 第369章王宗师,你脑子里面,也装的内功吧?
- 370 第370章言语如刀
- 371 第371章跑一路,死一路
- 372 第372章披着虎皮一老牛
- 373 第373章终于出手
- 374 第374章你死定了!
- 375 第375章完了
- 376 第376章少年郎
- 377 第377章从前有个诸葛亮,我的八卦比他强
- 378 第378章道长可有紫金果?
- 379 第379章管饱
- 380 第380章赛卧龙的职业素养
- 381 第381章真敢说啊
- 382 第382章真敢要啊
- 383 第383章快跑
- 384 第384章给不给!
- 385 第385章王小泉,不干了!
- 386 第386章这是……有帮手了?
- 387 第387章什么条件
- 388 第388章这算是什么
- 389 第389章血八卦重现江湖
- 390 第390章 他没死!?
- 391 第391章报仇还得找杨凤楼
- 392 第392章马童王小泉
- 393 第393章竟然是张老太爷!
- 394 第394章 老张,别来无恙啊
- 395 第395章短痛不如长痛
- 396 第396章 诡堂辛秘
- 397 第397章祸乱天下,诡堂是认真的
- 398 第398章悲惨的郑家公子
- 399 第399章一张网,阴谋和诡谲织就
- 400 第400章怎么什么事都有我?
- 401 第401章待黄巢,兵陷洛阳
- 402 第402章盐帮!盐帮!
- 403 第403章心如刀割
- 404 第404章诡堂要把聂一锦送入宫苑
- 405 第405章右**军驻青州行军长史
- 406 第406章方文公
- 407 第407章王小泉又成书童了
- 408 第408章有朋自远方来
- 409 第409章不!我是贵和班的人!
- 410 第410章黄泉路上有个伴儿
- 411 第411章宁可人知,不让人见
- 412 第412章你们都中计了!
- 413 第413章怎一个乱字了得
- 414 第414章杨凤楼,在哪里?
- 415 第415章有出戏,《珠帘寨》
- 416 第416章两句话
- 417 第417章争一争长安万民殿那一把龙椅
- 418 第418章毁他个万劫不复!
- 419 第419章只要你不起兵反唐……
- 420 第420章你完了
- 421 第421章老鼠
- 422 第422章为长者讳
- 423 第423章真相大白
- 424 第424章如此神策军
- 425 第425章这是有人发善心啊
- 426 第426章迁移百姓
- 427 第427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428 第428章完了
- 429 第429章 长安,长安
- 430 第430章杀!
- 431 第431章卖豆腐嘞
- 432 第432章豆腐
- 433 第433章尾巴
- 434 第434章王掌柜
- 435 第435章暂告安全
- 436 第436章钓鱼
- 437 第437章赏!
- 438 第438章酱菜小二
- 439 第439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440 第440章果然是黄雀
- 441 第441章包围张府
- 442 第442章狼要入室
- 443 第443章带个话
- 444 第444章谁又是好欺负的
- 445 第445章属下有事禀报
- 446 第446章尽忠
- 447 第447章消息
- 448 第448章刘公刚烈,黄雀憋屈
- 449 第449章咸通酒楼
- 450 第450章银瓶梅枝
- 451 第451章我仅是一买卖消息的小商人
- 452 第452章行走在阳光之下
- 453 第453章火烧咸通楼
- 454 第454章再遇袭
- 455 第455章杨将军算无遗策
- 456 第456章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 457 第457章雕翎箭再现长安城
- 458 第458章黄雀怕了
- 459 第459章大齐密探的集体覆灭
- 460 第460章现世报
- 461 第461章有种阴影,名叫杨凤楼
- 462 第462章他姓黄
- 463 第463章 鸡肋长安
- 464 第464章 尚让论长安
- 465 第465章 盐
- 466 第466章黄家两兄弟
- 467 第467章大齐立国之后的第一战
- 468 第468章孤证不立
- 469 第469章永和坊
- 470 第470章可惜不是杨凤楼
- 471 第471章老者出平康
- 472 第472章一斤七
- 473 第473章这是怎么了
- 474 第474章三两粮食归个堆
- 475 第475章山人自有妙计
- 476 第476章大显身手,正在其时!
- 477 第477章接应任务
- 478 第478章黄邺醉西城
- 479 第479章给你个机会……
- 480 第480章
- 481 第481章郑畋果然一书生
- 482 第482章逃
- 483 第483章张七
- 484 第484章仇人?恩人?
- 485 第485章远离长安,种地去!
- 486 第486章 大军围城
- 487 第487章小老百姓,名叫孙达。
- 488 第488章谈论未来,是一件危险的事
- 489 第489章雷霆震长安
- 490 第490章属下听令!
- 491 第491章此一战,不借外力
- 492 第492章为杨将军贺!
- 493 第493章一曲夜深沉(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328章 曾元裕
第328章 曾元裕
东南剿贼行辕的招讨副使,其实,一共有两位。
其一,自然是都监杨复光,他受命出任招讨副使,其实主要是为了监军,手中并没有兵权,挂着一个招讨副使的名号,只不过是为了行事方便而已。
而另外一位招讨副使,却不是这样,他手中兵权在握,而且和招讨使宋威,还特别不对脾气。
他便是,曾元裕。
乾符三年,宋威初任东南剿贼行辕招讨使,统和五镇重兵,围剿王仙芝黄巢叛军,一番争斗之后,叛军被打散,宋威竟然谎报军功,谎称王仙芝已然授首,得了朝堂封赏之后,自散大军,自己带着自家的平卢军回归青州。
却没有想到,王仙芝根本没死,借着宋威派遣各路人马回归驻地的机会,重新收拢叛军,竟然比一战之前的声势更大。
朝堂闻信之后,大惊,急派人令宋威重新围剿,宋威不得已之下又要重新聚拢大军,怎奈军心已散,急切之间,不能如意。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大唐朝堂彻底失去了战略主动,只能看着王仙芝和黄巢的叛军荼毒天下、发展壮大。
那个时候,王仙芝和黄巢还处于合作的蜜月期,同心协力之下,迅速壮大了叛军,一路西行,竟然攻克汝州,震动东都。
朝堂大惊之下,想起了时任左骑常侍曾元裕,特旨封了招讨副使,命他出镇东都。
曾元裕也不负众望,赶到东都之后,拼尽全力打造出一道铁通一般的防线,又在杨凤楼“未央宫”计划的无意配合之下,逼得王仙芝黄巢叛军折向了东南。
这便是曾元裕与宋威事实上的第一次接触,严格说起来,曾元裕这位招讨副使,上任以后的第一件任务,就是给宋威擦屁股。
自那之后,两个人之间,就多多少少有点别扭。
过了一段时间,宋威终于统和好了东南剿贼行辕的各路人马,却尴尬地发现,王仙芝和黄巢已然跑到了长江北岸,让身在青州的宋威有些鞭长莫及。
结果,这位东南剿贼行辕的招讨使,充分发挥出不要脸的本性,竟然没有前往追击,打着“保卫洛阳,保卫长安,保卫全天下”的幌子,带领进驻东都洛阳,给曾元裕来了个鸠占鹊巢。
曾元裕镇守洛阳有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竟然被宋威摘了桃子,而且宋威还以东南剿贼行辕招讨使的身份,对曾元裕指手画脚,就因为这“一正一副”的名义,他还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一口恶气,让曾元裕对宋威怀恨在心。
如果说当初两人之间,仅仅是话不投机的话,现在,已然马上就要大打出手了。
最后,曾元裕还是以国事为重,请命朝堂之后,带着自己的嫡系人马,离开了洛阳,前去追剿黄巢的黄家军,和宋威来了个眼不见心不烦。
事实上,就在宋威处心积虑破坏,杨复光招降王仙芝计划的时候,曾元裕率领麾下将士,在蕲州黄州之间,击破了黄巢的黄家军,斩首,四千余!
现如今,曾元裕已然率兵回到东都洛阳休整,旬日之后,便要再次出征,兵锋直指王仙芝。
一个是争功诿过的招讨使,另一个是忠君爱国、能力出众的招讨副使,杨复光为杨凤楼的做出的选择,不言而喻。
乾符四年腊月十三,杨凤楼终于见到了东南剿贼行辕的另外一位招讨副使,曾元裕。
曾元裕的年龄算不得大,不过四十余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节,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多年统军,气度自华。
杨凤楼刚刚一报出姓名,曾元裕就爽朗一笑。
“右龙武军杨猴子,久闻大名!不但武学天赋绝顶,还长着一颗七巧玲珑心,最难得的,却是在情报一项上,有常人难以企及的灵性。
本来,我与杨都监素无交往,他向我推荐你的时候,我还略有犹豫,结果看过你的履历之后,恨不得你马上进入我的军中……”
说着,曾元裕正色对杨凤楼说道:
“曾某以东南剿贼行辕招讨副使的名义,任命你为东南剿贼行辕南路军的行军参军!
欢迎你,杨参军!”
杨凤楼抱拳行礼。
“杨某定不负曾使君厚望!”
曾元裕摆手一笑,对杨凤楼说道:
“杨参军不必客气,都是为国尽忠,为天子尽忠,你我理应鞠躬尽瘁,以后,还要多多借助杨参军……”
“属下不敢。”
“杨参军,正巧,曾某恐怕又一件事,现在就要借重你了……”
杨凤楼一愣,他没有想到,仅仅第一次见面,曾元裕就要给他安排任务,不过也好,他早就在洛阳城待够了。
“请曾使君吩咐……”
杨凤楼的干脆,让曾元裕深深看了他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将杨凤楼让到大厅的正中,伸手一掀,立时露出一幅大唐地图来。
杨凤楼一见,不由得对曾元裕又高看了一眼。
他求见曾元裕的地方,乃是曾元裕在东都洛阳的私邸,这间本该布置成会客大厅的房间,被他改成了自己的书房,却改得不伦不类,虽然在墙边博古架上也有数不清的书籍,不过,在书房的正中间,却不是挥毫泼墨的大案,而是一个木制的矮台,杨凤楼进门的时候,还有些奇怪,如今一看,却是一幅大唐地图。
也就是说,曾元裕的书房,就是他在东都洛阳的作战室!
这一份务实的举动,让杨凤楼对他的好感大增。
仔细观瞧这一副地图,山川河流,历历在目,城池军镇,不计其数,上面还有数量众多的小木块,每一枚小木块上,还插着一支小旗,颜色众多,猛然一看,能让人头晕眼花。
杨凤楼还注意到,无论是这些小木块,还是放置在地图边缘的细木棍,都泛着轻微的亮光,粲然而内敛,显然,这是长久摩挲之后,留下的岁月的痕迹。
曾元裕见杨凤楼站立在地图的边缘,随口说道:
“我有一个计划……”
手中细木棒轻点。
那是一座城池的名字。
江陵!(未完待续。)
其一,自然是都监杨复光,他受命出任招讨副使,其实主要是为了监军,手中并没有兵权,挂着一个招讨副使的名号,只不过是为了行事方便而已。
而另外一位招讨副使,却不是这样,他手中兵权在握,而且和招讨使宋威,还特别不对脾气。
他便是,曾元裕。
乾符三年,宋威初任东南剿贼行辕招讨使,统和五镇重兵,围剿王仙芝黄巢叛军,一番争斗之后,叛军被打散,宋威竟然谎报军功,谎称王仙芝已然授首,得了朝堂封赏之后,自散大军,自己带着自家的平卢军回归青州。
却没有想到,王仙芝根本没死,借着宋威派遣各路人马回归驻地的机会,重新收拢叛军,竟然比一战之前的声势更大。
朝堂闻信之后,大惊,急派人令宋威重新围剿,宋威不得已之下又要重新聚拢大军,怎奈军心已散,急切之间,不能如意。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大唐朝堂彻底失去了战略主动,只能看着王仙芝和黄巢的叛军荼毒天下、发展壮大。
那个时候,王仙芝和黄巢还处于合作的蜜月期,同心协力之下,迅速壮大了叛军,一路西行,竟然攻克汝州,震动东都。
朝堂大惊之下,想起了时任左骑常侍曾元裕,特旨封了招讨副使,命他出镇东都。
曾元裕也不负众望,赶到东都之后,拼尽全力打造出一道铁通一般的防线,又在杨凤楼“未央宫”计划的无意配合之下,逼得王仙芝黄巢叛军折向了东南。
这便是曾元裕与宋威事实上的第一次接触,严格说起来,曾元裕这位招讨副使,上任以后的第一件任务,就是给宋威擦屁股。
自那之后,两个人之间,就多多少少有点别扭。
过了一段时间,宋威终于统和好了东南剿贼行辕的各路人马,却尴尬地发现,王仙芝和黄巢已然跑到了长江北岸,让身在青州的宋威有些鞭长莫及。
结果,这位东南剿贼行辕的招讨使,充分发挥出不要脸的本性,竟然没有前往追击,打着“保卫洛阳,保卫长安,保卫全天下”的幌子,带领进驻东都洛阳,给曾元裕来了个鸠占鹊巢。
曾元裕镇守洛阳有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竟然被宋威摘了桃子,而且宋威还以东南剿贼行辕招讨使的身份,对曾元裕指手画脚,就因为这“一正一副”的名义,他还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一口恶气,让曾元裕对宋威怀恨在心。
如果说当初两人之间,仅仅是话不投机的话,现在,已然马上就要大打出手了。
最后,曾元裕还是以国事为重,请命朝堂之后,带着自己的嫡系人马,离开了洛阳,前去追剿黄巢的黄家军,和宋威来了个眼不见心不烦。
事实上,就在宋威处心积虑破坏,杨复光招降王仙芝计划的时候,曾元裕率领麾下将士,在蕲州黄州之间,击破了黄巢的黄家军,斩首,四千余!
现如今,曾元裕已然率兵回到东都洛阳休整,旬日之后,便要再次出征,兵锋直指王仙芝。
一个是争功诿过的招讨使,另一个是忠君爱国、能力出众的招讨副使,杨复光为杨凤楼的做出的选择,不言而喻。
乾符四年腊月十三,杨凤楼终于见到了东南剿贼行辕的另外一位招讨副使,曾元裕。
曾元裕的年龄算不得大,不过四十余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节,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多年统军,气度自华。
杨凤楼刚刚一报出姓名,曾元裕就爽朗一笑。
“右龙武军杨猴子,久闻大名!不但武学天赋绝顶,还长着一颗七巧玲珑心,最难得的,却是在情报一项上,有常人难以企及的灵性。
本来,我与杨都监素无交往,他向我推荐你的时候,我还略有犹豫,结果看过你的履历之后,恨不得你马上进入我的军中……”
说着,曾元裕正色对杨凤楼说道:
“曾某以东南剿贼行辕招讨副使的名义,任命你为东南剿贼行辕南路军的行军参军!
欢迎你,杨参军!”
杨凤楼抱拳行礼。
“杨某定不负曾使君厚望!”
曾元裕摆手一笑,对杨凤楼说道:
“杨参军不必客气,都是为国尽忠,为天子尽忠,你我理应鞠躬尽瘁,以后,还要多多借助杨参军……”
“属下不敢。”
“杨参军,正巧,曾某恐怕又一件事,现在就要借重你了……”
杨凤楼一愣,他没有想到,仅仅第一次见面,曾元裕就要给他安排任务,不过也好,他早就在洛阳城待够了。
“请曾使君吩咐……”
杨凤楼的干脆,让曾元裕深深看了他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将杨凤楼让到大厅的正中,伸手一掀,立时露出一幅大唐地图来。
杨凤楼一见,不由得对曾元裕又高看了一眼。
他求见曾元裕的地方,乃是曾元裕在东都洛阳的私邸,这间本该布置成会客大厅的房间,被他改成了自己的书房,却改得不伦不类,虽然在墙边博古架上也有数不清的书籍,不过,在书房的正中间,却不是挥毫泼墨的大案,而是一个木制的矮台,杨凤楼进门的时候,还有些奇怪,如今一看,却是一幅大唐地图。
也就是说,曾元裕的书房,就是他在东都洛阳的作战室!
这一份务实的举动,让杨凤楼对他的好感大增。
仔细观瞧这一副地图,山川河流,历历在目,城池军镇,不计其数,上面还有数量众多的小木块,每一枚小木块上,还插着一支小旗,颜色众多,猛然一看,能让人头晕眼花。
杨凤楼还注意到,无论是这些小木块,还是放置在地图边缘的细木棍,都泛着轻微的亮光,粲然而内敛,显然,这是长久摩挲之后,留下的岁月的痕迹。
曾元裕见杨凤楼站立在地图的边缘,随口说道:
“我有一个计划……”
手中细木棒轻点。
那是一座城池的名字。
江陵!(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