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97 第397章祸乱天下,诡堂是认真的
- 398 第398章悲惨的郑家公子
- 399 第399章一张网,阴谋和诡谲织就
- 400 第400章怎么什么事都有我?
- 401 第401章待黄巢,兵陷洛阳
- 402 第402章盐帮!盐帮!
- 403 第403章心如刀割
- 404 第404章诡堂要把聂一锦送入宫苑
- 405 第405章右**军驻青州行军长史
- 406 第406章方文公
- 407 第407章王小泉又成书童了
- 408 第408章有朋自远方来
- 409 第409章不!我是贵和班的人!
- 410 第410章黄泉路上有个伴儿
- 411 第411章宁可人知,不让人见
- 412 第412章你们都中计了!
- 413 第413章怎一个乱字了得
- 414 第414章杨凤楼,在哪里?
- 415 第415章有出戏,《珠帘寨》
- 416 第416章两句话
- 417 第417章争一争长安万民殿那一把龙椅
- 418 第418章毁他个万劫不复!
- 419 第419章只要你不起兵反唐……
- 420 第420章你完了
- 421 第421章老鼠
- 422 第422章为长者讳
- 423 第423章真相大白
- 424 第424章如此神策军
- 425 第425章这是有人发善心啊
- 426 第426章迁移百姓
- 427 第427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428 第428章完了
- 429 第429章 长安,长安
- 430 第430章杀!
- 431 第431章卖豆腐嘞
- 432 第432章豆腐
- 433 第433章尾巴
- 434 第434章王掌柜
- 435 第435章暂告安全
- 436 第436章钓鱼
- 437 第437章赏!
- 438 第438章酱菜小二
- 439 第439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440 第440章果然是黄雀
- 441 第441章包围张府
- 442 第442章狼要入室
- 443 第443章带个话
- 444 第444章谁又是好欺负的
- 445 第445章属下有事禀报
- 446 第446章尽忠
- 447 第447章消息
- 448 第448章刘公刚烈,黄雀憋屈
- 449 第449章咸通酒楼
- 450 第450章银瓶梅枝
- 451 第451章我仅是一买卖消息的小商人
- 452 第452章行走在阳光之下
- 453 第453章火烧咸通楼
- 454 第454章再遇袭
- 455 第455章杨将军算无遗策
- 456 第456章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 457 第457章雕翎箭再现长安城
- 458 第458章黄雀怕了
- 459 第459章大齐密探的集体覆灭
- 460 第460章现世报
- 461 第461章有种阴影,名叫杨凤楼
- 462 第462章他姓黄
- 463 第463章 鸡肋长安
- 464 第464章 尚让论长安
- 465 第465章 盐
- 466 第466章黄家两兄弟
- 467 第467章大齐立国之后的第一战
- 468 第468章孤证不立
- 469 第469章永和坊
- 470 第470章可惜不是杨凤楼
- 471 第471章老者出平康
- 472 第472章一斤七
- 473 第473章这是怎么了
- 474 第474章三两粮食归个堆
- 475 第475章山人自有妙计
- 476 第476章大显身手,正在其时!
- 477 第477章接应任务
- 478 第478章黄邺醉西城
- 479 第479章给你个机会……
- 480 第480章
- 481 第481章郑畋果然一书生
- 482 第482章逃
- 483 第483章张七
- 484 第484章仇人?恩人?
- 485 第485章远离长安,种地去!
- 486 第486章 大军围城
- 487 第487章小老百姓,名叫孙达。
- 488 第488章谈论未来,是一件危险的事
- 489 第489章雷霆震长安
- 490 第490章属下听令!
- 491 第491章此一战,不借外力
- 492 第492章为杨将军贺!
- 493 第493章一曲夜深沉(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07章王小泉又成书童了
第407章王小泉又成书童了
王小泉走了。
走的时候,鼻青脸肿,被杨凤楼揍的。
王小泉挨这顿揍,不怨。
杨凤楼把张老太爷交给他,让他重新审视一遍张老太爷交代的信息,还特意告诉他,无论如何,都要留张老太爷一条性命,尽可能地善待他,毕竟这个诡堂的药堂长老很是配合,给杨凤楼提供的信息,对日后的行止帮助很大。
结果,王小泉公报私仇,虽然有杨凤楼特意的交代,他对待张老太爷这个杀父仇人,一点也没客气,等杨凤楼闭关一天想明白前因后果之后,张老太爷就剩一口气了,那叫一个惨啊,浑身上下都没一块好皮了。
杨凤楼怒了,亲自动手,打了王小泉一个鼻青脸肿,不但如此,还把他轰出了贵和班暂时栖身的小院。
王小泉在青州城举目无亲抬头无顾,被轰出来之后,生计顿时成了问题,他一怒之下,又回到了节度使使府。
相对于贵和班的“冷淡”,节度使府对他的归来,表现出极大的热忱。
节度使府都传疯了:头两天那一场混乱,是这么回事,节度使宋使君的一位老朋友,打着看望宋使君的名义前来拜访使君,实际却是要行刺,结果被使君当面识破,那个刺客一见事不可为,立即远遁,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跑到了跨院的马厩,那刺客穷凶极恶至极,一拳击杀负责马厩的老马,却激怒了刚刚进入节度使府的小马童王小泉
要说这王小泉,当真算得上一条汉子,眼见着老马身死,如同疯了一般冲向刺客,根本不考虑他是不是刺客的对手,要不是追踪刺客的侍卫及时赶到,恐怕这个好孩子就麻烦了。
即便这样,王小泉也不依不饶,竟然抢在所有侍卫的前面,追踪刺客而去,看他的意思,绝对和刺客不死不休!
可惜的是,等侍卫们追踪到跨院之外的道路上,竟然在一个路口追丢了,不但没有追到那个刺客,就连马童王小泉也不见了踪影。
侍卫回府之后,被宋使君一顿臭骂。
随后,宋使君特意找人去查了查这位王小泉,结果马厩之中的其他马童的说辞完全一致,王小泉虽然到府里时间不长,不过颇得老马的欢心,再加上他本身有任劳任怨,什么脏活累活都不推辞,老马甚至在一次酒后戏言,等他回家养老,就会把马厩交给王小泉打理,王小泉对老马也是很尊敬,不但听话,而且尊重,看那意思,甚至把老马当作自家的长辈,要说王小泉为了老马追踪刺客,谁都认为理所应当。
事情到了这一步,真相大白。
王小泉是个好孩子。
干活任劳任怨,为人忠厚老实,最重要的,是懂得感恩。
就是他独自追踪刺客,生死不知,最大的可能就是九死一生,真是可惜了。
使府中的下人都在议论纷纷,据说宋使君听了王小泉的事情之后,也是一声长叹,连道可惜。
就在所有人都在为这么一个好孩子担忧的时候,王小泉竟然回来了!
虽然鼻青脸肿,却也是全须全尾!
整个节度使府都轰动了!
甚至宋威宋使君亲自接见王小泉,一番盘问之后,竟然让他做了一个书童!
这个书童可是个好位置,每天就跟在宋使君的身边,说不定使君心情好,还会教他读书写字,日后等他长大了,随便安排个差事,最差也是个店铺掌柜,那可真是求都求不来的好差事!
这样的待遇,顿时招来数不尽的羡慕嫉妒恨,各种风言风语也随之而起,结果,大管家听说之后,也没处罚传播谣言的下人,就是把王小泉追踪出去之后的经历说了一下,众人一听,都闭嘴了。
原因无他,这个书童的位置,是人家王小泉用命拼出来的,羡慕可以,嫉妒可不行,更不用说恨了,职位虽好,也要有命去享受才是。
按照大管家的说法,原来,王小泉在追出府门之后,一直紧追在刺客的身后,怎奈刺客修为高强,王小泉仅凭一腔血勇,还真追不上,就在他渐渐失望的时候,那刺客的同伙竟然出现了,三拳两脚就将王小泉制伏,把他带回了刺客一伙人在青州城中的据点。
到了那,还有好么?
一天一顿毒打,一连三天,打了王小泉一个鼻青脸肿。
好个王小泉,竟然硬生生地扛了下来,还假装重伤难支,骗得刺客一伙人也放松了对他的看押,他便抓住刺客一伙的这个疏漏,趁着月色跑出了刺客的据点。
还有消息灵通的还在流传一个消息,王小泉刚刚进入使府,使府的侍卫在统领的带领下,全员出府,突袭刺客那一处据点,击杀刺客同伙贼人十七人!
可惜的是,刺杀宋使君的那一位刺客,却没有找到,另外,刺客一伙人被突袭,出其不意之下损伤惨重,不过却又一位中年人,悍然击杀了使府侍卫六人,突出了重围。
听回到使府的侍卫说,那个中年人,最起码也是个三品江湖高手,甚至还有人神秘兮兮地传言,这一伙刺客也是大有来头,说是来自什么诡堂,据说是什么江湖之中的十大门派,还是最神秘的一个。
当这些消息汇总到一起,谁都不敢对王小泉书童的位置觊觎了,这可是拿命拼出来的!
如果说他悍然追击刺客,是为了老马报仇,乃是一种知恩图报的表现,那也不过是说明他是个好孩子而已,但是他在刺客的眼皮子底下逃生,又将刺客一伙人的据点提供给使府侍卫,这便是有功了!
这样的功劳,赏赐一个书童的位置,谁还能说出什么来?
知道了王小泉这一套惊心动魄的经历之后,下人之中的风言风语,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相应的,很多人都知道,王小泉日后的成就,肯定不可限量,与其心里泛酸水,不如早日和他处好关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够从他那里借力。
只不过,让使府下人们无奈的是,王小泉身为使君书童,还真不是他们想见就能见到的。
他们却不知道,王小泉的日子,绝对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美好……(未完待续。)
走的时候,鼻青脸肿,被杨凤楼揍的。
王小泉挨这顿揍,不怨。
杨凤楼把张老太爷交给他,让他重新审视一遍张老太爷交代的信息,还特意告诉他,无论如何,都要留张老太爷一条性命,尽可能地善待他,毕竟这个诡堂的药堂长老很是配合,给杨凤楼提供的信息,对日后的行止帮助很大。
结果,王小泉公报私仇,虽然有杨凤楼特意的交代,他对待张老太爷这个杀父仇人,一点也没客气,等杨凤楼闭关一天想明白前因后果之后,张老太爷就剩一口气了,那叫一个惨啊,浑身上下都没一块好皮了。
杨凤楼怒了,亲自动手,打了王小泉一个鼻青脸肿,不但如此,还把他轰出了贵和班暂时栖身的小院。
王小泉在青州城举目无亲抬头无顾,被轰出来之后,生计顿时成了问题,他一怒之下,又回到了节度使使府。
相对于贵和班的“冷淡”,节度使府对他的归来,表现出极大的热忱。
节度使府都传疯了:头两天那一场混乱,是这么回事,节度使宋使君的一位老朋友,打着看望宋使君的名义前来拜访使君,实际却是要行刺,结果被使君当面识破,那个刺客一见事不可为,立即远遁,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跑到了跨院的马厩,那刺客穷凶极恶至极,一拳击杀负责马厩的老马,却激怒了刚刚进入节度使府的小马童王小泉
要说这王小泉,当真算得上一条汉子,眼见着老马身死,如同疯了一般冲向刺客,根本不考虑他是不是刺客的对手,要不是追踪刺客的侍卫及时赶到,恐怕这个好孩子就麻烦了。
即便这样,王小泉也不依不饶,竟然抢在所有侍卫的前面,追踪刺客而去,看他的意思,绝对和刺客不死不休!
可惜的是,等侍卫们追踪到跨院之外的道路上,竟然在一个路口追丢了,不但没有追到那个刺客,就连马童王小泉也不见了踪影。
侍卫回府之后,被宋使君一顿臭骂。
随后,宋使君特意找人去查了查这位王小泉,结果马厩之中的其他马童的说辞完全一致,王小泉虽然到府里时间不长,不过颇得老马的欢心,再加上他本身有任劳任怨,什么脏活累活都不推辞,老马甚至在一次酒后戏言,等他回家养老,就会把马厩交给王小泉打理,王小泉对老马也是很尊敬,不但听话,而且尊重,看那意思,甚至把老马当作自家的长辈,要说王小泉为了老马追踪刺客,谁都认为理所应当。
事情到了这一步,真相大白。
王小泉是个好孩子。
干活任劳任怨,为人忠厚老实,最重要的,是懂得感恩。
就是他独自追踪刺客,生死不知,最大的可能就是九死一生,真是可惜了。
使府中的下人都在议论纷纷,据说宋使君听了王小泉的事情之后,也是一声长叹,连道可惜。
就在所有人都在为这么一个好孩子担忧的时候,王小泉竟然回来了!
虽然鼻青脸肿,却也是全须全尾!
整个节度使府都轰动了!
甚至宋威宋使君亲自接见王小泉,一番盘问之后,竟然让他做了一个书童!
这个书童可是个好位置,每天就跟在宋使君的身边,说不定使君心情好,还会教他读书写字,日后等他长大了,随便安排个差事,最差也是个店铺掌柜,那可真是求都求不来的好差事!
这样的待遇,顿时招来数不尽的羡慕嫉妒恨,各种风言风语也随之而起,结果,大管家听说之后,也没处罚传播谣言的下人,就是把王小泉追踪出去之后的经历说了一下,众人一听,都闭嘴了。
原因无他,这个书童的位置,是人家王小泉用命拼出来的,羡慕可以,嫉妒可不行,更不用说恨了,职位虽好,也要有命去享受才是。
按照大管家的说法,原来,王小泉在追出府门之后,一直紧追在刺客的身后,怎奈刺客修为高强,王小泉仅凭一腔血勇,还真追不上,就在他渐渐失望的时候,那刺客的同伙竟然出现了,三拳两脚就将王小泉制伏,把他带回了刺客一伙人在青州城中的据点。
到了那,还有好么?
一天一顿毒打,一连三天,打了王小泉一个鼻青脸肿。
好个王小泉,竟然硬生生地扛了下来,还假装重伤难支,骗得刺客一伙人也放松了对他的看押,他便抓住刺客一伙的这个疏漏,趁着月色跑出了刺客的据点。
还有消息灵通的还在流传一个消息,王小泉刚刚进入使府,使府的侍卫在统领的带领下,全员出府,突袭刺客那一处据点,击杀刺客同伙贼人十七人!
可惜的是,刺杀宋使君的那一位刺客,却没有找到,另外,刺客一伙人被突袭,出其不意之下损伤惨重,不过却又一位中年人,悍然击杀了使府侍卫六人,突出了重围。
听回到使府的侍卫说,那个中年人,最起码也是个三品江湖高手,甚至还有人神秘兮兮地传言,这一伙刺客也是大有来头,说是来自什么诡堂,据说是什么江湖之中的十大门派,还是最神秘的一个。
当这些消息汇总到一起,谁都不敢对王小泉书童的位置觊觎了,这可是拿命拼出来的!
如果说他悍然追击刺客,是为了老马报仇,乃是一种知恩图报的表现,那也不过是说明他是个好孩子而已,但是他在刺客的眼皮子底下逃生,又将刺客一伙人的据点提供给使府侍卫,这便是有功了!
这样的功劳,赏赐一个书童的位置,谁还能说出什么来?
知道了王小泉这一套惊心动魄的经历之后,下人之中的风言风语,顿时消散得无影无踪,相应的,很多人都知道,王小泉日后的成就,肯定不可限量,与其心里泛酸水,不如早日和他处好关系,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够从他那里借力。
只不过,让使府下人们无奈的是,王小泉身为使君书童,还真不是他们想见就能见到的。
他们却不知道,王小泉的日子,绝对没有他们想象得那么美好……(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