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05 第405章右**军驻青州行军长史
- 406 第406章方文公
- 407 第407章王小泉又成书童了
- 408 第408章有朋自远方来
- 409 第409章不!我是贵和班的人!
- 410 第410章黄泉路上有个伴儿
- 411 第411章宁可人知,不让人见
- 412 第412章你们都中计了!
- 413 第413章怎一个乱字了得
- 414 第414章杨凤楼,在哪里?
- 415 第415章有出戏,《珠帘寨》
- 416 第416章两句话
- 417 第417章争一争长安万民殿那一把龙椅
- 418 第418章毁他个万劫不复!
- 419 第419章只要你不起兵反唐……
- 420 第420章你完了
- 421 第421章老鼠
- 422 第422章为长者讳
- 423 第423章真相大白
- 424 第424章如此神策军
- 425 第425章这是有人发善心啊
- 426 第426章迁移百姓
- 427 第427章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428 第428章完了
- 429 第429章 长安,长安
- 430 第430章杀!
- 431 第431章卖豆腐嘞
- 432 第432章豆腐
- 433 第433章尾巴
- 434 第434章王掌柜
- 435 第435章暂告安全
- 436 第436章钓鱼
- 437 第437章赏!
- 438 第438章酱菜小二
- 439 第439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440 第440章果然是黄雀
- 441 第441章包围张府
- 442 第442章狼要入室
- 443 第443章带个话
- 444 第444章谁又是好欺负的
- 445 第445章属下有事禀报
- 446 第446章尽忠
- 447 第447章消息
- 448 第448章刘公刚烈,黄雀憋屈
- 449 第449章咸通酒楼
- 450 第450章银瓶梅枝
- 451 第451章我仅是一买卖消息的小商人
- 452 第452章行走在阳光之下
- 453 第453章火烧咸通楼
- 454 第454章再遇袭
- 455 第455章杨将军算无遗策
- 456 第456章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 457 第457章雕翎箭再现长安城
- 458 第458章黄雀怕了
- 459 第459章大齐密探的集体覆灭
- 460 第460章现世报
- 461 第461章有种阴影,名叫杨凤楼
- 462 第462章他姓黄
- 463 第463章 鸡肋长安
- 464 第464章 尚让论长安
- 465 第465章 盐
- 466 第466章黄家两兄弟
- 467 第467章大齐立国之后的第一战
- 468 第468章孤证不立
- 469 第469章永和坊
- 470 第470章可惜不是杨凤楼
- 471 第471章老者出平康
- 472 第472章一斤七
- 473 第473章这是怎么了
- 474 第474章三两粮食归个堆
- 475 第475章山人自有妙计
- 476 第476章大显身手,正在其时!
- 477 第477章接应任务
- 478 第478章黄邺醉西城
- 479 第479章给你个机会……
- 480 第480章
- 481 第481章郑畋果然一书生
- 482 第482章逃
- 483 第483章张七
- 484 第484章仇人?恩人?
- 485 第485章远离长安,种地去!
- 486 第486章 大军围城
- 487 第487章小老百姓,名叫孙达。
- 488 第488章谈论未来,是一件危险的事
- 489 第489章雷霆震长安
- 490 第490章属下听令!
- 491 第491章此一战,不借外力
- 492 第492章为杨将军贺!
- 493 第493章一曲夜深沉(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415章有出戏,《珠帘寨》
第415章有出戏,《珠帘寨》
杨凤楼根本不看好唐军守卫潼关,甚至长安。
原因很多。
朝堂现在过于混乱,各处将领都拥兵自重,面对着黄巢的叛军,他们思考的更多的,便是如何在这乱世之中保存自身的实力,至于忠君爱国那种事,却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我不去,总有人去吧?让他们拼去,和黄巢两败俱伤才好,到时候,率领麾下兵将底定天下,不但能够青史留名还能大权在握,就像殷水之乱,其实就是这种思潮的集中爆发而已,没有殷水之乱,还会有洛水之乱、灞河之乱,都是早晚的事。
另外就兵力来说,大唐主要的精锐兵马,有一大半都集中在高骈手中,获悉了诡堂的种种安排,就算不知道诡堂人长老一系的诡郎候选人是谁,杨凤楼也能断定,他必然阻拦高骈出兵平叛,至于效果如何,就要看他在高骈身边的地位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黄巢都已然兵进洛阳,高骈还拥兵自重,这诡郎候选人,必然在高骈身边地位不低。
还有仅以长安自有的兵力,根本难以抵挡黄巢的叛军,现在可不是德宗初年,作为得逞长安最重要的守卫力量左右神策军,也不是刚刚被鱼朝恩带到奉天的凤翔军,事实上,左右神策军在多年的腐化之后,顶着个天子亲军的名头,一直在长安城作威作福,杨凤楼出身在长安自然知道,现在的神策军,吃空额都吃出了花样,不知道有多少长安城的商户,花点钱就能买上一个神策军的官职,然后顶着神策军的名头做买卖,这样的神策军,指望他们直面黄巢的叛军,还想战而胜之,根本不可能。
而让他能够确定黄巢一定会打进长安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杨凤楼想起了一出传统的京剧,名叫《珠帘寨》,说的是程静思前往沙陀国搬兵求援,沙陀国王李克用在两位皇后的逼迫之下出兵救援大唐,随后兵至珠帘寨,收服了珠帘寨的寨主周德威。
而沙陀李克用救援长安的根本原因,就是黄巢攻占了长安城!
《珠帘寨》这出戏,是根据《残唐五代史演义》改编而来,剧中极尽宣扬之能事,将沙陀李克用演绎成一个忠君爱国之人。
可惜,自从杨凤楼在江陵城见识过了沙陀骑兵的蛮横,他就再也不相信了。
不过,他却可以确定,黄巢肯定会攻陷长安,而他又会被沙陀李克用轰出去。
既然能够确定如此,杨凤楼即便和黄巢之间有杀父之仇,也没有必要去阻拦他兵进长安,杨凤楼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去改变历史的浩浩汤汤,与其螳臂当车,不如因势利导,早一点在长安城中做点准备,也许能够早点将黄巢的叛军赶出去,如果能够抢在李克用率领沙陀驰援之前的话,也算是能够为长安城的平民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杨凤楼亲自出马。
黄巢兵临洛阳,郑经反叛在即!
阻止郑经,不但是杨凤楼的想法,也是右龙武军大将军宋皓交给他的任务。
右龙武军肩负重任,监察天下江湖势力,一个黄巢已然联合盐帮搅动了天下,再来一个诡堂起兵造反,这对右龙武军来说,绝对不行。
如果不知道的话,也就算了,既然早早获悉了诡堂的谋划,对他人听之任之,右龙武军全军上下,断然不干!
所以,阻止郑经,对于右龙武军来说,就是责任所在,根本义不容辞。
另外,杨凤楼还有其他的想法,据张老太爷反应,抓住刘蒲河,逼迫聂一锦屈从,乃是诡堂地长老一系的作为,无论日后能否找到聂一锦,杨凤楼也断然不能放过他们!
再说,如果捉拿了郑经之后,也许能够敲开他的嘴巴,提前得知聂一锦的藏身之地,这样的话,便可以早一点将他救援出来,也算是了却了杨凤楼的一个心愿。
所以,杨凤楼在对待郑经谋反这件事上,很是重视。
事实上,自从斩杀宋威、离开青州之后,杨凤楼将贵和班的剩余人员分成了三队,两队人马派回了长安,剩余的一队,由他亲自率领,潜入荥阳,要不是他已然升任的右龙武军将军一职,又得到了大将军宋皓的大力支持,仅凭他手下的七个人,还真不好处理荥阳郑氏。
即便有宋皓给他调配来了二十余位右龙武军成员,又统领了右龙武军在东都左近所有州县的右龙武军驻员,杨凤楼也足足准备了一年左右,这才准备停当。
而此时,黄巢的叛军,已然攻占洛阳。
作为洛阳周边县,荥阳也是一片大乱,而五姓七家之一的荥阳郑氏,也不得不召开了紧急的宗族大会,商量如何应对新的形势。
家主当中而坐,众多家族长老在他身边雁翅型排开,一种在荥阳郑氏有头有脸的族人,或坐或立在家主和长老们的对面,别看他们有的人在宗族大会上连个座都混不上,却也足够收到很多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要知道,没有资格进入宗族大会的郑氏族人,也是大有人在,他们甚至没有资格和家族一起来决定自身的命运,只得接受荥阳郑氏对他们的安排。
这其中,自然不包括郑经。
自从郑经统领荥阳郑氏的江湖势力之后,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不但统合了这些江湖势力到自己的麾下,还对荥阳郑氏的护卫私兵大肆渗透,时至今日,虽然还没有完全掌握,却也相差不远了。
所以,他的座位,在族人之中的第三位,前面两位,一个留给郑氏在关中的一位刺史,一个坐着荥阳郑氏的财货主管。
作为家主的一个庶子,能够在宗族大会中获得这样的位置,不知道羡慕坏了多少族人。
如今,郑经坐在座位之上,神情淡然,眼神中却时不时透露出无聊的眼色,就这么静静地听着家族各个老迈的长老讨论荥阳郑氏在日后该何去何从。(未完待续。)
原因很多。
朝堂现在过于混乱,各处将领都拥兵自重,面对着黄巢的叛军,他们思考的更多的,便是如何在这乱世之中保存自身的实力,至于忠君爱国那种事,却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我不去,总有人去吧?让他们拼去,和黄巢两败俱伤才好,到时候,率领麾下兵将底定天下,不但能够青史留名还能大权在握,就像殷水之乱,其实就是这种思潮的集中爆发而已,没有殷水之乱,还会有洛水之乱、灞河之乱,都是早晚的事。
另外就兵力来说,大唐主要的精锐兵马,有一大半都集中在高骈手中,获悉了诡堂的种种安排,就算不知道诡堂人长老一系的诡郎候选人是谁,杨凤楼也能断定,他必然阻拦高骈出兵平叛,至于效果如何,就要看他在高骈身边的地位了,以现在的情况来看,黄巢都已然兵进洛阳,高骈还拥兵自重,这诡郎候选人,必然在高骈身边地位不低。
还有仅以长安自有的兵力,根本难以抵挡黄巢的叛军,现在可不是德宗初年,作为得逞长安最重要的守卫力量左右神策军,也不是刚刚被鱼朝恩带到奉天的凤翔军,事实上,左右神策军在多年的腐化之后,顶着个天子亲军的名头,一直在长安城作威作福,杨凤楼出身在长安自然知道,现在的神策军,吃空额都吃出了花样,不知道有多少长安城的商户,花点钱就能买上一个神策军的官职,然后顶着神策军的名头做买卖,这样的神策军,指望他们直面黄巢的叛军,还想战而胜之,根本不可能。
而让他能够确定黄巢一定会打进长安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杨凤楼想起了一出传统的京剧,名叫《珠帘寨》,说的是程静思前往沙陀国搬兵求援,沙陀国王李克用在两位皇后的逼迫之下出兵救援大唐,随后兵至珠帘寨,收服了珠帘寨的寨主周德威。
而沙陀李克用救援长安的根本原因,就是黄巢攻占了长安城!
《珠帘寨》这出戏,是根据《残唐五代史演义》改编而来,剧中极尽宣扬之能事,将沙陀李克用演绎成一个忠君爱国之人。
可惜,自从杨凤楼在江陵城见识过了沙陀骑兵的蛮横,他就再也不相信了。
不过,他却可以确定,黄巢肯定会攻陷长安,而他又会被沙陀李克用轰出去。
既然能够确定如此,杨凤楼即便和黄巢之间有杀父之仇,也没有必要去阻拦他兵进长安,杨凤楼不认为自己有能力去改变历史的浩浩汤汤,与其螳臂当车,不如因势利导,早一点在长安城中做点准备,也许能够早点将黄巢的叛军赶出去,如果能够抢在李克用率领沙陀驰援之前的话,也算是能够为长安城的平民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杨凤楼亲自出马。
黄巢兵临洛阳,郑经反叛在即!
阻止郑经,不但是杨凤楼的想法,也是右龙武军大将军宋皓交给他的任务。
右龙武军肩负重任,监察天下江湖势力,一个黄巢已然联合盐帮搅动了天下,再来一个诡堂起兵造反,这对右龙武军来说,绝对不行。
如果不知道的话,也就算了,既然早早获悉了诡堂的谋划,对他人听之任之,右龙武军全军上下,断然不干!
所以,阻止郑经,对于右龙武军来说,就是责任所在,根本义不容辞。
另外,杨凤楼还有其他的想法,据张老太爷反应,抓住刘蒲河,逼迫聂一锦屈从,乃是诡堂地长老一系的作为,无论日后能否找到聂一锦,杨凤楼也断然不能放过他们!
再说,如果捉拿了郑经之后,也许能够敲开他的嘴巴,提前得知聂一锦的藏身之地,这样的话,便可以早一点将他救援出来,也算是了却了杨凤楼的一个心愿。
所以,杨凤楼在对待郑经谋反这件事上,很是重视。
事实上,自从斩杀宋威、离开青州之后,杨凤楼将贵和班的剩余人员分成了三队,两队人马派回了长安,剩余的一队,由他亲自率领,潜入荥阳,要不是他已然升任的右龙武军将军一职,又得到了大将军宋皓的大力支持,仅凭他手下的七个人,还真不好处理荥阳郑氏。
即便有宋皓给他调配来了二十余位右龙武军成员,又统领了右龙武军在东都左近所有州县的右龙武军驻员,杨凤楼也足足准备了一年左右,这才准备停当。
而此时,黄巢的叛军,已然攻占洛阳。
作为洛阳周边县,荥阳也是一片大乱,而五姓七家之一的荥阳郑氏,也不得不召开了紧急的宗族大会,商量如何应对新的形势。
家主当中而坐,众多家族长老在他身边雁翅型排开,一种在荥阳郑氏有头有脸的族人,或坐或立在家主和长老们的对面,别看他们有的人在宗族大会上连个座都混不上,却也足够收到很多羡慕嫉妒恨的目光,要知道,没有资格进入宗族大会的郑氏族人,也是大有人在,他们甚至没有资格和家族一起来决定自身的命运,只得接受荥阳郑氏对他们的安排。
这其中,自然不包括郑经。
自从郑经统领荥阳郑氏的江湖势力之后,短短几年的时间,他不但统合了这些江湖势力到自己的麾下,还对荥阳郑氏的护卫私兵大肆渗透,时至今日,虽然还没有完全掌握,却也相差不远了。
所以,他的座位,在族人之中的第三位,前面两位,一个留给郑氏在关中的一位刺史,一个坐着荥阳郑氏的财货主管。
作为家主的一个庶子,能够在宗族大会中获得这样的位置,不知道羡慕坏了多少族人。
如今,郑经坐在座位之上,神情淡然,眼神中却时不时透露出无聊的眼色,就这么静静地听着家族各个老迈的长老讨论荥阳郑氏在日后该何去何从。(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