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74 第一百三十一章 暂时落幕
- 375 第一百三十二章
- 376 第一百三十三章 回朝
- 377 第一百三十四章 洛阳
- 378 第一百三十五章 汉兴车
- 379 第一百三十六章 归途
- 380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朝议
- 381 第一百三十八章 雕版
- 382 第一百三十九章 论学
- 383 第一百三十章 三学
- 384 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难同当,有福我享
- 385 第一百四十二章 天下之敌
- 386 第一百四十三章 阶级
- 387 第一百四十四章 刘备的决定
- 388 第一百四十五章 混乱的长安
- 389 第一百四十六章 何谓时机
- 390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物降一物
- 391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以言罪
- 392 第一百四十九章 众怒
- 393 第一百五十章 徐庶的路
- 394 第一百五十一章 周瑜论势
- 395 第一百五十二章 开始了
- 396 第一百五十三章 杨彪寿宴
- 397 第一百五十四章 包围杨府
- 398 第一百五十五章 自刎
- 399 一百五十六章 分化
- 400 第一百五十七章 标题
- 401 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贤
- 402 第一百五十九章 拒绝
- 403 第一百六十章 非常手段
- 404 第一百六十一章 民意
- 405 第一百六十二章 利令智昏
- 406 第一百六十三章 无粮
- 407 第一百六十四章 义军
- 408 第一百六十五章 乌合之众
- 409 第一百六十六章 血霉
- 410 第一百六十七章 真相
- 411 第一百六十八章 郭嘉被困
- 412 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城
- 413 第一百七十章 化名献策
- 414 第一百七十一章 人生如戏
- 415 第一百七十二章 涪县
- 416 第一百七十三章 风起云动
- 417 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怀鬼胎
- 418 第一百七十五章 狡诈如狐
- 419 第一百七十六章 乱乱乱
- 420 第一百七十七章 是你?
- 421 第一百七十八章 孟达献关
- 422 第一百七十九章 立威
- 423 第一百八十章 双喜
- 424 第一百八十一章 剑指天下
- 425 第一章 联盟之势
- 426 第二章 朝廷的打算
- 427 第三章 暗谋
- 428 第四章 诸侯请愿
- 429 第五章 三公矫诏
- 430 第六章 县学
- 431 第七章 三戒
- 432 第八章 大幕开启
- 433 第九章 堵门,敌踪
- 434 第十章 孙郎
- 435 第十一章 将军难免阵上亡
- 436 第十二章 孤军驰援
- 437 第十三章 宿命的相逢
- 438 第十四章 双将斗关羽
- 439 第十五章 重创颜良
- 440 第十六章 失策
- 441 第十七章 被踩死的主将
- 442 第十七章 莽张飞
- 443 第十八章 乱局开端
- 444 第十九章 曹刘争锋
- 445 第二十章 苑陵之战
- 446 第二十一章 桃源一诺终成空
- 447 第二十二章 桃园一诺终成空(下)
- 448 第二十三章 马革裹尸
- 449 第二十四章 行途
- 450 第二十五章 边寨风云
- 451 第二十六章 妥协之道
- 452 第二十七章 乾坤殿
- 453 第二十八章 刘备的请求
- 454 第二十九章 五胜五败
- 455 第三十章 闹剧
- 456 第三十一章 可悲之人
- 457 第三十二章 虎牢关前,马超溺战
- 458 第三十三章 猪队友
- 459 第三十四章 决意
- 460 第三十五章 虎牢之战
- 461 第三十六章 成效
- 462 第三十七章 胜败
- 463 第三十八章 天罡破阵弩
- 464 第三十九章 洛阳乱
- 465 第四十章 平河东
- 466 第四十一章 洛阳乱(完)
- 467 第四十二章 滴血的皇宫
- 468 第四十三章 诸侯分兵
- 469 第四十四章 旋门关
- 470 第四十五章 孟达献关
- 471 第四十六章 陈登之死
- 472 第四十七章 史上最牛使者
- 473 第四十八章 暴怒的袁术
- 474 第四十九章 反攻开始
- 475 第五十章 破军
- 476 第五十一章 袁术末路
- 477 第五十二章 戏志才之忧
- 478 第五十四章 袁刘之争
- 479 第五十四章 乌巢筑城
- 480 第五十五章 先锋之争
- 481 第五十六章 袁绍出兵
- 482 第五十七章 搞笑武将
- 483 第五十八章 宿命之战
- 484 第五十九章 良死军乱
- 485 第六十章 计策
- 486 第六十一章 血战
- 487 第六十二章 暂止兵戈
- 488 第六十三章 何须用间
- 489 第六十四章 白马对问
- 490 第六十五章 白马之战(一)
- 491 第六十六章 针尖儿对麦芒
- 492 第六十七章 战后
- 493 第六十八章 神弩营
- 494 第六十九章 老将寻仇
- 495 第七十章 赵云的机缘
- 496 第七十一章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497 第七十二章 郭嘉献计
- 498 第七十三章 奇袭乌巢
- 499 第七十四章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 500 第七十五章 幽州急报
- 501 第七十六章 希望破灭
- 502 第七十七章 绝望
- 503 第七十八章 赵子龙单刀赴会
- 504 第七十九章 皆降
- 505 第八十章 赢的太快也不是一件好事
- 506 第八十一章 颓废的袁绍
- 507 第八十二章 大雪
- 508 第八十三章 凄凉
- 509 第八十四章 糜竺的决定
- 510 第八十五章 得女
- 511 第八十六章 司马防
- 512 第八十七章 廷尉有请
- 513 第八十八章 抓人
- 514 第八十九章 屈膝
- 515 第九十章 抉择
- 516 第九十一章 落幕与隐患
- 517 第九十二章 戏志才死荐鲁肃
- 518 第九十三章 平定青州
- 519 第九十四章 决议再战
- 520 第九十五章 三军无将
- 521 第九十六章 心累
- 522 第九十七章 再战
- 523 第九十八章 再败
- 524 第九十九章 田丰被降
- 525 第一百章 过渡
- 526 第一百零一章 天下大势
- 527 第一百零二章 冀州乱
- 528 第一百零三章 乱其心
- 529 第一百零四章 糜烂局势
- 530 第一百零五章 试验品
- 531 第一百零六章 杀人夜
- 532 第一百零七章 无愧于心
- 533 第一百零八章 吓降
- 534 第一百零九章 末路
- 535 第一百一十章 平定北方
- 536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将军之位
- 537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方战起
- 538 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破
- 539 第一百一十四章 紫微星
- 540 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笔封神
- 541 第一百一十六章 路
- 542 第一百一十七章 孙翊下山
- 543 第一百一十八章 荆州风云
- 544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变
- 545 第一百二十章 固魂
- 546 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力
- 547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备战
- 548 第一百二十三章 孙权上位
- 549 第一百二十四章
- 550 第一百二十五章 黄忠斗孙翊
- 551 第一百二十六章 双猛斗
- 552 第一百二十七章 雷击乾坤殿
- 553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下襄阳
- 554 第一百二十九章 庞统
- 555 第一百三十章 斗米仇
- 556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世家的妥协
- 557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局已定
- 558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势所趋
- 559 第一百三十四章 鲸吞
- 560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关羽入神庭
- 561 第一百三十六章 横海水师
- 562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最后一战
- 563 第一百三十八章 孙权献妹
- 564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归一
- 565 第一百四十章 人口
- 566 第一百四十一章 立神庭
- 567 第一百四十二章 百官封神,时光如梭
- 568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地之秘
- 569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外来客
- 570 第一百四十五章 左丘毅
- 571 第一百四十六章 洪荒概况
- 572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地业位
- 573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周帝朝
- 574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来意
- 575 第一百五十章 散财童子周兴
- 576 第一百五十一章 变故
- 577 第一百五十二章 黑色气运
- 578 第一百五十三章 金钟的第一次出手
- 579 第一百五十四章 梦醒
- 580 第一百五十五章 因果反噬
- 581 第一百五十六章 梦境轮回
- 582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康使者
- 583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汉强者
- 584 第一百五十九章 祭告天地
- 585 第一百六十章 降临洪荒
- 586 第一章 福泽天下
- 587 第二章 万佛宗
- 588 第三章 立威
- 589 第四章 上官婉儿
- 590 第五章 三太子
- 591 第六章 战
- 592 第七章 开始反击
- 593 第八章 恶龙
- 594 第九章 敖烈
- 595 第十章 西海龙王
- 596 第十一章 耳熟的剧情
- 597 第十二章 出兵
- 598 第十三章 兵伐三大天朝
- 599 第十四章 幕后
- 600 第十五章 十八金仙战吕布
- 601 第十六章 大箴朝灭
- 602 第十七章 落定
- 603 第十八章 再起轮回
- 604 第十九章 大周的邀请
- 605 第二十章 大周猛将
- 606 第二十一章 逆转阴阳
- 607 第二十二章 司马懿
- 608 第二十三章 战起
- 609 第二十四章 武曌的野心
- 610 第二十五章 舞涅凡——死
- 611 第二十六章 大道之争
- 612 第二十七章 结束亦是开始
- 613 第二十八章 兵伐大晋
- 614 第二十九章 帝战?你不配
- 615 第三十章 最短命的帝朝
- 616 第三十一章 天庭出手
- 617 第三十二章 赌约
- 618 第三十三章 天庭见闻
- 619 第三十四章 孙悟空
- 620 第三十五章 大秦圣皇
- 621 第三十六章 和嬴政的第一次会面
- 622 第三十七章 看客
- 623 第三十八章 兵指天下
- 624 第三十九章 明枪暗箭
- 625 中午还是没法更
- 626 第四十章 三府之主
- 627 第四十一章 再见
- 628 第四十二章 涅槃
- 629 第四十三章 师徒
- 630 第四十四章 收人
- 631 第四十五章 再临
- 632 第四十六章 强行收徒
- 633 第四十七章 凡尘炼心
- 634 第四十八章 目的
- 635 第四十九章 大罗
- 636 第五十章 休养生息
- 637 第五十一章 武曌称帝
- 638 第五十二章 黑山鬼城
- 639 第五十三章 阴间立朝
- 640 第五十四章 试阵
- 641 第五十五章 黑山的机缘
- 642 第五十六章 斩尸
- 643 第五十七章 称皇
- 644 第五十八章 煞气盈天
- 645 第五十九章 圣皇会晤
- 646 第六十章 天庭拦路
- 647 第六十一章 大劫起
- 648 第六十二章 圣人出
- 649 第六十三章 大汉滚刀肉
- 650 第六十四章 周灭
- 651 第六十五章 决战灵山
- 652 第六十六章 大势已去
- 653 第六十七章 秦汉之争
- 654 第六十八章 攀命
- 655 第六十九章 终战
- 656 第七十章 大结局
- 657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难同当,有福我享
第一百四十一章 有难同当,有福我享
翌日,清晨,窗外的光线透过清亮的玻璃洒落进来,带着几分暖意洒在刘协脸上,让刘协从沉睡中缓缓醒来,幽幽的芬芳沁入鼻翼,吕灵雎高挑却又柔软的娇躯如同小猫一般蜷成一团,所在刘协的臂弯里,精致的脸颊上,还挂着几分泪痕,脸上的表情却带着几分满足。
床榻上,点点落红如鲜花一般绽放,刘协动了动手臂,将丝被拉上来,盖住那无限春光,起身便要下床。
“陛下,妾身服侍您更衣。”吕灵雎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眼见刘协下床,连忙起身,任由丝被顺着她那如同绸缎般光洁的肌肤滑落,老夫老妻了,虽然行房是第一次,但在此之前,对彼此的身体可毫不陌生,自然无需羞怯,只是一动之下,动作不由微微一滞,一对娥眉微微蹙起。
“不用了,今天好好修养几天,稍后朕会让毓秀和婉儿过来伺候,朕得去上朝了。”刘协伸手将她按回床上,帮她盖好了丝被,径直开始穿衣,窗外天光也已经大亮,距离早朝也没多长时间了。
“谢陛下怜惜。”吕灵雎乖巧的将身体所在被子里,目光迷离的看着刘协,感觉上有些不同,似乎从昨夜过了之后,自己就真正属于眼前这个男人了,嘴角不由得噙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比之以往,多了几分不同的韵味。
刘协却没有时间去欣赏这些,虽然身为帝王,但规矩既然定下了,自己若是都不能执行,让旁人怎么想?
出了门,匆匆来到一楼,正看到桥氏姐妹正在和婉儿一起张罗着早膳,刘协挥了挥手,示意自己回来再吃之后,便匆匆离去了。
“陛下每天都是这么忙吗?”桥蓉有些不解的看着刘协离开的方向,以前在南阳的时候,一直觉得刘协做什么事都不紧不慢的,怎的回了长安,感觉好像突然之间变得很忙了一样。
“不是的,只是陛下今日起的比较晚而已,往常鸡鸣时分就已经起来了。”婉儿笑道。
桥氏姐妹对视一眼,俏脸一红,不用说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当下也不好再问。
早朝基本上商议的还是关于工部的晋升和薪俸方面的事情,毕竟这事情说来简单,但做起来涉及的部门挺多,中间要协调的事情也需要在朝堂上定下,该如何升迁,又该如何发放薪俸,而且就算升迁,也得有个上限不是。
看着朝堂上一干大臣为了这件事情争得面红耳赤,刘协无语的摇了摇头,事情已经定下,不过要完全实施,恐怕光是这协调,也得各部吵上一月,不过他在这件事情上,也不好再论断,毕竟关乎各部之间的利益,最好让他们自己协调,这也是摊子大了之后难免的事情。
以前摊子小,事无巨细,刘协也管得过来,如今随着朝廷的摊子越来越大,涉及到的利益也就更多了,若再像以往那般事事操心的话,刘协得活活累死。
一番争吵无果之后,刘协让众臣将此事拿下去商议,自己需要的,只是一个结果,朝堂不可能每天让这群人争吵不休。
“陛下,贾尚书已经等候多时了。”退朝之后,刘协回到承明殿,一番锻炼过后,已经近了中午,卫忠小跑着来到刘协身边,躬身道。
“走!”刘协点了点头,带着卫忠,径直来到偏厅,贾诩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见刘协到来,连忙起身相迎。
“免礼吧。”刘协摆了摆手:“累文和久等,却是朕之过失。”
“陛下言重了。”贾诩摇了摇头,在刘协的身旁坐下:“不知陛下今日招臣前来,有何要事?”
“却是一件要事,此事,关乎天下。”刘协笑道。
“请陛下明言。”贾诩正襟危坐,欠身道。
“卫忠,将东西呈上来。”刘协对着卫忠点了点头,卫忠连忙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十本论语送上来。
“文和先看看这些书,有何不同。”刘协示意了一下。
论语这种书籍,对贾诩来说自然不陌生,但这种装订成书的书籍,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前卫的。
贾诩好奇的翻开看了一本,除了纸质书籍之外,并无什么不同。
“继续看。”刘协指了指其他书籍,笑道。
贾诩翻开第二本,与第一本一般无二,微微皱眉,仔细看了半晌后,突然想到什么,又翻开了之前看过的第一本,对比一番,又打开第三本、第四本,直到将十本书籍完全翻看了一遍之后,贾诩才惊讶的看向刘协:“这是……拓印而成?”
拓印,用的是石碑,一般也就一篇字符,而这论语虽然不多,但这么一本下来,要多少石碑?
“非是拓印,而是雕版,此书一天,工部可印八百册!”刘协淡淡的将雕版印刷的原理跟贾诩讲解了一遍,微笑道。
“雕版?”贾诩品味着这新鲜的名词,微笑道:“当初陛下重用工匠,说实话,臣也觉得有些不妥,不过如今看来,这工匠之妙用,当真是无穷呐!”
精盐、琉璃、汉兴犁,给朝廷带来的收益可不低,然而这三样,在贾诩看来,加起来都不及这雕版印刷术来的震撼。
“文和以为这雕版印刷如何?”刘协微笑着看向贾诩,询问道。
“此物一出,陛下可收天下寒门之心。”贾诩摇头叹道,寒门求学之路坎坷,他是深有体会的,有时候根本不是天赋不够,而是求学无门,运气好,遇上一位品行高洁,似郑玄、卢植那般的大儒,有教无类,只要愿学,都肯教授那就是撞大运了,但这类大儒名士有多少?又能教多少,对一般有求学之心的寒门子弟来说,最难的不是老师,而是书籍。
蔡伦造纸已经有很多年了,但这么多年,书籍传承用的依旧是竹笺,为何?
一是没有雕版印刷这样方便的工具,二来是大多数书籍都掌握在世家手中,就算想要抄书,也无门而入,而且就算是世家愿意借你抄,但别的不说,一本论语就得抄几天,八百本书,工部只需要一天就能弄出来,但放在普通人身上,恐怕得抄个两三年,所以纸的出现,虽然令寒门士子多了起来,但也多的有限。
如今,这雕版印刷术一出,如何不叫天下寒门归心?再往远想,有了雕版印刷这个大杀器,天下向学之人还不趋之若鹜?
寒门?
刘协摇了摇头,寒门自然是要争取的,但却不是全部,所谓寒门,可不是说真的平民,用现在的话来讲,那些地主老才在这个时代才算寒门,最不济也是个富农,家中还是有些家资的。
“朕此前便有些想法,创办书院,只要愿学,都可以提供教育,学费低廉,甚至可以免收学费,为朝廷培养更多的人才。”刘协将三学得概念大致说了一遍。
贾诩眉头渐渐凝重起来,这建立三学可不只是钱的问题,几乎不用想也知道,世家肯定会从中作梗,不止是朝堂上,而是整个天下的世家,就算刘协用商人的名义来创办这三学,乡学还好说,毕竟对于这种事,民间自然是欢迎的,真正的难题,在县学。
一是愿意教授的人才,朝廷如今掌控的县城,大概在二百左右,而依照刘协的理念来说,乡学只是教授读书识字,而县学就不同了,天文地理、术算、文章,分门别类,一个县学,至少得配十几名先生,二百座县城所需要的教授人才,保守估计,都得三千人,以朝廷如今的底蕴,没有世家的帮助,这三千人可不好找。
问题的关键,不是建立,而是愿意授课的人才,别说三千,撇开世家的话,朝廷如今能够拿出三百这样的人才都够呛。
而且,世家的态度不得不考虑,要知道如今刘协治下,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是出自世家的。
“此事宜缓不宜操之过急。”沉吟片刻后,贾诩斟酌着自己的话语,看向刘协道:“一年的时间太短,臣以为,可以将这个时间,延长到两年乃至三年,朝廷也可以做出更多的准备。”
“准备?”刘协看向贾诩,微笑道:“朕就知道,文和定有妙计。”
“非是妙策。”贾诩摇了摇头,苦笑道:“此事太大,要收拢足够的人才,陛下当先为此事张目。”
“如何张目?”刘协笑问道,所谓张目,就是造势,但如何造却是个问题,这事不能靠情报机构来办。
“臣以为,可将这雕版印刷术,交由诸侯一同来推广。”贾诩笑道。
“交由诸侯?”刘协怔了怔,随即笑道:“妙。”
看起来,是便宜了诸侯,但这雕版印刷术送出去,这天下世家的压力就不在刘协一人身上,而是所有诸侯一同承担,而且诸侯还不得不接,毕竟若是迫于世家的压力,不将此事推行的话,那等于将寒门乃至大量有求学之心的人,往长安赶,但如果推行,他们就得跟刘协一起面对天下世家的压力,而刘协虽然将利益放出去,但这个名却是留下来了,看起来吃亏,但却是等于将朝廷的旗号这样堂而皇之的插到诸侯的地盘上,为朝廷吸引大量寒门人才,就如贾诩所说,两三年之后,朝廷能够借此事,收拢大批人才,到时候就算全部世家罢工,刘协也有足够的人才添补上这些空缺。
床榻上,点点落红如鲜花一般绽放,刘协动了动手臂,将丝被拉上来,盖住那无限春光,起身便要下床。
“陛下,妾身服侍您更衣。”吕灵雎不知何时睁开了眼睛,眼见刘协下床,连忙起身,任由丝被顺着她那如同绸缎般光洁的肌肤滑落,老夫老妻了,虽然行房是第一次,但在此之前,对彼此的身体可毫不陌生,自然无需羞怯,只是一动之下,动作不由微微一滞,一对娥眉微微蹙起。
“不用了,今天好好修养几天,稍后朕会让毓秀和婉儿过来伺候,朕得去上朝了。”刘协伸手将她按回床上,帮她盖好了丝被,径直开始穿衣,窗外天光也已经大亮,距离早朝也没多长时间了。
“谢陛下怜惜。”吕灵雎乖巧的将身体所在被子里,目光迷离的看着刘协,感觉上有些不同,似乎从昨夜过了之后,自己就真正属于眼前这个男人了,嘴角不由得噙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比之以往,多了几分不同的韵味。
刘协却没有时间去欣赏这些,虽然身为帝王,但规矩既然定下了,自己若是都不能执行,让旁人怎么想?
出了门,匆匆来到一楼,正看到桥氏姐妹正在和婉儿一起张罗着早膳,刘协挥了挥手,示意自己回来再吃之后,便匆匆离去了。
“陛下每天都是这么忙吗?”桥蓉有些不解的看着刘协离开的方向,以前在南阳的时候,一直觉得刘协做什么事都不紧不慢的,怎的回了长安,感觉好像突然之间变得很忙了一样。
“不是的,只是陛下今日起的比较晚而已,往常鸡鸣时分就已经起来了。”婉儿笑道。
桥氏姐妹对视一眼,俏脸一红,不用说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当下也不好再问。
早朝基本上商议的还是关于工部的晋升和薪俸方面的事情,毕竟这事情说来简单,但做起来涉及的部门挺多,中间要协调的事情也需要在朝堂上定下,该如何升迁,又该如何发放薪俸,而且就算升迁,也得有个上限不是。
看着朝堂上一干大臣为了这件事情争得面红耳赤,刘协无语的摇了摇头,事情已经定下,不过要完全实施,恐怕光是这协调,也得各部吵上一月,不过他在这件事情上,也不好再论断,毕竟关乎各部之间的利益,最好让他们自己协调,这也是摊子大了之后难免的事情。
以前摊子小,事无巨细,刘协也管得过来,如今随着朝廷的摊子越来越大,涉及到的利益也就更多了,若再像以往那般事事操心的话,刘协得活活累死。
一番争吵无果之后,刘协让众臣将此事拿下去商议,自己需要的,只是一个结果,朝堂不可能每天让这群人争吵不休。
“陛下,贾尚书已经等候多时了。”退朝之后,刘协回到承明殿,一番锻炼过后,已经近了中午,卫忠小跑着来到刘协身边,躬身道。
“走!”刘协点了点头,带着卫忠,径直来到偏厅,贾诩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见刘协到来,连忙起身相迎。
“免礼吧。”刘协摆了摆手:“累文和久等,却是朕之过失。”
“陛下言重了。”贾诩摇了摇头,在刘协的身旁坐下:“不知陛下今日招臣前来,有何要事?”
“却是一件要事,此事,关乎天下。”刘协笑道。
“请陛下明言。”贾诩正襟危坐,欠身道。
“卫忠,将东西呈上来。”刘协对着卫忠点了点头,卫忠连忙将早已经准备好的十本论语送上来。
“文和先看看这些书,有何不同。”刘协示意了一下。
论语这种书籍,对贾诩来说自然不陌生,但这种装订成书的书籍,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前卫的。
贾诩好奇的翻开看了一本,除了纸质书籍之外,并无什么不同。
“继续看。”刘协指了指其他书籍,笑道。
贾诩翻开第二本,与第一本一般无二,微微皱眉,仔细看了半晌后,突然想到什么,又翻开了之前看过的第一本,对比一番,又打开第三本、第四本,直到将十本书籍完全翻看了一遍之后,贾诩才惊讶的看向刘协:“这是……拓印而成?”
拓印,用的是石碑,一般也就一篇字符,而这论语虽然不多,但这么一本下来,要多少石碑?
“非是拓印,而是雕版,此书一天,工部可印八百册!”刘协淡淡的将雕版印刷的原理跟贾诩讲解了一遍,微笑道。
“雕版?”贾诩品味着这新鲜的名词,微笑道:“当初陛下重用工匠,说实话,臣也觉得有些不妥,不过如今看来,这工匠之妙用,当真是无穷呐!”
精盐、琉璃、汉兴犁,给朝廷带来的收益可不低,然而这三样,在贾诩看来,加起来都不及这雕版印刷术来的震撼。
“文和以为这雕版印刷如何?”刘协微笑着看向贾诩,询问道。
“此物一出,陛下可收天下寒门之心。”贾诩摇头叹道,寒门求学之路坎坷,他是深有体会的,有时候根本不是天赋不够,而是求学无门,运气好,遇上一位品行高洁,似郑玄、卢植那般的大儒,有教无类,只要愿学,都肯教授那就是撞大运了,但这类大儒名士有多少?又能教多少,对一般有求学之心的寒门子弟来说,最难的不是老师,而是书籍。
蔡伦造纸已经有很多年了,但这么多年,书籍传承用的依旧是竹笺,为何?
一是没有雕版印刷这样方便的工具,二来是大多数书籍都掌握在世家手中,就算想要抄书,也无门而入,而且就算是世家愿意借你抄,但别的不说,一本论语就得抄几天,八百本书,工部只需要一天就能弄出来,但放在普通人身上,恐怕得抄个两三年,所以纸的出现,虽然令寒门士子多了起来,但也多的有限。
如今,这雕版印刷术一出,如何不叫天下寒门归心?再往远想,有了雕版印刷这个大杀器,天下向学之人还不趋之若鹜?
寒门?
刘协摇了摇头,寒门自然是要争取的,但却不是全部,所谓寒门,可不是说真的平民,用现在的话来讲,那些地主老才在这个时代才算寒门,最不济也是个富农,家中还是有些家资的。
“朕此前便有些想法,创办书院,只要愿学,都可以提供教育,学费低廉,甚至可以免收学费,为朝廷培养更多的人才。”刘协将三学得概念大致说了一遍。
贾诩眉头渐渐凝重起来,这建立三学可不只是钱的问题,几乎不用想也知道,世家肯定会从中作梗,不止是朝堂上,而是整个天下的世家,就算刘协用商人的名义来创办这三学,乡学还好说,毕竟对于这种事,民间自然是欢迎的,真正的难题,在县学。
一是愿意教授的人才,朝廷如今掌控的县城,大概在二百左右,而依照刘协的理念来说,乡学只是教授读书识字,而县学就不同了,天文地理、术算、文章,分门别类,一个县学,至少得配十几名先生,二百座县城所需要的教授人才,保守估计,都得三千人,以朝廷如今的底蕴,没有世家的帮助,这三千人可不好找。
问题的关键,不是建立,而是愿意授课的人才,别说三千,撇开世家的话,朝廷如今能够拿出三百这样的人才都够呛。
而且,世家的态度不得不考虑,要知道如今刘协治下,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是出自世家的。
“此事宜缓不宜操之过急。”沉吟片刻后,贾诩斟酌着自己的话语,看向刘协道:“一年的时间太短,臣以为,可以将这个时间,延长到两年乃至三年,朝廷也可以做出更多的准备。”
“准备?”刘协看向贾诩,微笑道:“朕就知道,文和定有妙计。”
“非是妙策。”贾诩摇了摇头,苦笑道:“此事太大,要收拢足够的人才,陛下当先为此事张目。”
“如何张目?”刘协笑问道,所谓张目,就是造势,但如何造却是个问题,这事不能靠情报机构来办。
“臣以为,可将这雕版印刷术,交由诸侯一同来推广。”贾诩笑道。
“交由诸侯?”刘协怔了怔,随即笑道:“妙。”
看起来,是便宜了诸侯,但这雕版印刷术送出去,这天下世家的压力就不在刘协一人身上,而是所有诸侯一同承担,而且诸侯还不得不接,毕竟若是迫于世家的压力,不将此事推行的话,那等于将寒门乃至大量有求学之心的人,往长安赶,但如果推行,他们就得跟刘协一起面对天下世家的压力,而刘协虽然将利益放出去,但这个名却是留下来了,看起来吃亏,但却是等于将朝廷的旗号这样堂而皇之的插到诸侯的地盘上,为朝廷吸引大量寒门人才,就如贾诩所说,两三年之后,朝廷能够借此事,收拢大批人才,到时候就算全部世家罢工,刘协也有足够的人才添补上这些空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