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526 第一百零一章 天下大势
- 527 第一百零二章 冀州乱
- 528 第一百零三章 乱其心
- 529 第一百零四章 糜烂局势
- 530 第一百零五章 试验品
- 531 第一百零六章 杀人夜
- 532 第一百零七章 无愧于心
- 533 第一百零八章 吓降
- 534 第一百零九章 末路
- 535 第一百一十章 平定北方
- 536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将军之位
- 537 第一百一十二章 南方战起
- 538 第一百一十三章 突破
- 539 第一百一十四章 紫微星
- 540 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笔封神
- 541 第一百一十六章 路
- 542 第一百一十七章 孙翊下山
- 543 第一百一十八章 荆州风云
- 544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变
- 545 第一百二十章 固魂
- 546 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力
- 547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备战
- 548 第一百二十三章 孙权上位
- 549 第一百二十四章
- 550 第一百二十五章 黄忠斗孙翊
- 551 第一百二十六章 双猛斗
- 552 第一百二十七章 雷击乾坤殿
- 553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下襄阳
- 554 第一百二十九章 庞统
- 555 第一百三十章 斗米仇
- 556 第一百三十一章 世家的妥协
- 557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局已定
- 558 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势所趋
- 559 第一百三十四章 鲸吞
- 560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关羽入神庭
- 561 第一百三十六章 横海水师
- 562 第一百三十七章 最后一战
- 563 第一百三十八章 孙权献妹
- 564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归一
- 565 第一百四十章 人口
- 566 第一百四十一章 立神庭
- 567 第一百四十二章 百官封神,时光如梭
- 568 第一百四十三章 天地之秘
- 569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外来客
- 570 第一百四十五章 左丘毅
- 571 第一百四十六章 洪荒概况
- 572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地业位
- 573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周帝朝
- 574 第一百四十九章 来意
- 575 第一百五十章 散财童子周兴
- 576 第一百五十一章 变故
- 577 第一百五十二章 黑色气运
- 578 第一百五十三章 金钟的第一次出手
- 579 第一百五十四章 梦醒
- 580 第一百五十五章 因果反噬
- 581 第一百五十六章 梦境轮回
- 582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大康使者
- 583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汉强者
- 584 第一百五十九章 祭告天地
- 585 第一百六十章 降临洪荒
- 586 第一章 福泽天下
- 587 第二章 万佛宗
- 588 第三章 立威
- 589 第四章 上官婉儿
- 590 第五章 三太子
- 591 第六章 战
- 592 第七章 开始反击
- 593 第八章 恶龙
- 594 第九章 敖烈
- 595 第十章 西海龙王
- 596 第十一章 耳熟的剧情
- 597 第十二章 出兵
- 598 第十三章 兵伐三大天朝
- 599 第十四章 幕后
- 600 第十五章 十八金仙战吕布
- 601 第十六章 大箴朝灭
- 602 第十七章 落定
- 603 第十八章 再起轮回
- 604 第十九章 大周的邀请
- 605 第二十章 大周猛将
- 606 第二十一章 逆转阴阳
- 607 第二十二章 司马懿
- 608 第二十三章 战起
- 609 第二十四章 武曌的野心
- 610 第二十五章 舞涅凡——死
- 611 第二十六章 大道之争
- 612 第二十七章 结束亦是开始
- 613 第二十八章 兵伐大晋
- 614 第二十九章 帝战?你不配
- 615 第三十章 最短命的帝朝
- 616 第三十一章 天庭出手
- 617 第三十二章 赌约
- 618 第三十三章 天庭见闻
- 619 第三十四章 孙悟空
- 620 第三十五章 大秦圣皇
- 621 第三十六章 和嬴政的第一次会面
- 622 第三十七章 看客
- 623 第三十八章 兵指天下
- 624 第三十九章 明枪暗箭
- 625 中午还是没法更
- 626 第四十章 三府之主
- 627 第四十一章 再见
- 628 第四十二章 涅槃
- 629 第四十三章 师徒
- 630 第四十四章 收人
- 631 第四十五章 再临
- 632 第四十六章 强行收徒
- 633 第四十七章 凡尘炼心
- 634 第四十八章 目的
- 635 第四十九章 大罗
- 636 第五十章 休养生息
- 637 第五十一章 武曌称帝
- 638 第五十二章 黑山鬼城
- 639 第五十三章 阴间立朝
- 640 第五十四章 试阵
- 641 第五十五章 黑山的机缘
- 642 第五十六章 斩尸
- 643 第五十七章 称皇
- 644 第五十八章 煞气盈天
- 645 第五十九章 圣皇会晤
- 646 第六十章 天庭拦路
- 647 第六十一章 大劫起
- 648 第六十二章 圣人出
- 649 第六十三章 大汉滚刀肉
- 650 第六十四章 周灭
- 651 第六十五章 决战灵山
- 652 第六十六章 大势已去
- 653 第六十七章 秦汉之争
- 654 第六十八章 攀命
- 655 第六十九章 终战
- 656 第七十章 大结局
- 657 完本感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将军之位
第一百一十一章 将军之位
随着沮授的投降,冀州境内,最后能够抵御朝廷的兵马也丧失了,中山、常山二国自然没能抵抗多久,便被攻破。
随着冀州全境的归附,仍在战乱之中的幽州也迅速平静下来,代郡、逐郡太守相继投降,至此,北方一统。
邺城,府衙之中。
“也就是说,当时杨彪是想暗中推动,将吕布推上大将军之位,而后效仿当年党人分化先皇与何进之策,分化陛下与温侯。”看着刘协递给自己的资料,郭嘉眼中闪过一抹冷笑,抬头看向刘协道。
“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刘协敲了敲桌子:“若非当时正赶上诸侯联盟,朕察觉到一丝不对,及时将岳父派出去,这一招,还真不好化解。”
郭嘉点点头,这是阳谋,打的也是人情牌,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吕布如果真被推上大将军之位,开府建衙自然是必须的,到时候士人来投,吕布也不可能,有了这些士人整日在耳边出谋划策,以郭嘉对吕布的了解,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在政治上,吕布真没什么主见,到时候能被这些士人给强行掰弯了。
更重要的还是大将军这个职位权力太大,甚至很多时候能够代替皇权发令和任免官职,事后只需要报备一下就可以了。
这也是刘协担忧的所在。
“陛下之意是……”郭嘉看向刘协,吕布虽然被刘协及时支走,但这一仗之后,于情于理都该有所封赏,而吕布如今已经官拜骠骑将军,再往上,也已经没什么可封的了。
“大将军权柄太重。”刘协靠在椅背上,揉着眉心道:“但有功必赏,此战,朕这位岳父立下的功劳可不小。”
真将大将军封出去,不但对刘协不利,对吕布来说,这也是个坑,虽然吕布如今比之历史上成熟了不少,但人心这东西,最是善辩,绝对权力下,滋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就算现在没有了杨彪搞风搞雨,但若将吕布封为大将军,还是会有不少士人投入吕布麾下。
“陛下所虑者,乃大将军权柄过重。”郭嘉思索片刻后道:“最重要的是,怕会失去制衡。”
刘协点点头。
郭嘉想了想笑道:“其实大将军之位,本就权柄过重,如今袁绍既死,陛下何不将其废去,当然,得有新的职位来替代大将军之位,代表军中最高地位,但同时也绝不能只有一个,当然,也不能太多,必须显示其尊贵,而且要具有大将军的一些权利。”
“五虎上将!?”刘协几乎是脱口说道。
“呃……”郭嘉抬头,看了刘协一眼,笑道:“看来陛下心中,也已经早有思量,这个名号倒是不错,但臣觉得……不够响亮。”
上将的话,朝廷中不要太多,不说吕布,黄忠、赵云、关羽、太史慈、甘宁、张辽、庞德、魏延、徐晃都算得上是上将,而吕布,若论武艺和战绩来说,已经超出上将这个范畴了。
刘协点点头,眼中却是闪烁着一抹精光:“此战立功者不少,朕准备废除原有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以及卫将军四职,立三大护国神将以及十二上将,为军中官职最高者,目前以功勋论,吕布可为护国神将,而十二上将之中,赵云、黄忠、太史慈、徐晃可定,其余待日后再封。”
至于这十五军职之下,则是四征、四镇、四平、四安和四定,往下是各部中郎将、校尉、都尉,与以往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黄忠、赵云、太史慈、徐晃升迁之后,空出来的位置可由关羽、张辽、高顺、魏延、庞德这些功勋不足的将领来接替,至于其余位置,暂时空空悬,待日后平定天下再做计较。
与郭嘉再商议了一些具体细节还有权利的具体规划之后,这件事算是拟定下来,至于落实还需要在朝堂之上确认。
眼下随着幽州全部占据,当务之急却是官员的任命之上,除了直接投降的官员之外,剩下的,一律启用新人,刘协带来的一千七百名县学毕业的学子迅速的被安排下去,幽冀二州,加起来空悬的县城有两百多座,按照刘协的架构,一千七百人分下去,却也足矣将二州的架子给撑起来还有一些剩余可以送进青州境内。
刘协并未在二州拿下后便立刻离开,冀州世家虽然在这一次大败之后,元气大伤,但影响力还是有的,刘协必须在邺城坐镇,等各郡县彻底步入正轨之后,才能安心离开,同时冀州各地的乡学也要开始办立。
当初刘协兴办乡学,可是遭到冀州世家的激烈抵制,乡学根本没能在冀州实施,若非雕版印刷术已经流传天下的话,恐怕冀州世家甚至不愿意接受书籍贱卖的事情。
冀州的春耕已经被彻底延误了,为了避免出现饥荒的现象,刘协让皇家商行牵头,运送大量粮草进入冀幽二州,同时战争中来不及掩埋的尸体,刘协也让人寻找到掩埋或者火化,以免造成瘟疫。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刘协并未急着去攻略中原、江东,袁绍一灭,曹操和孙策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迅速停战,不过丹徒作为曹操南下江东的重要港口,曹操并未归还,命于禁在此屯兵,并在东陵亭开始训练水师,如今朝廷席卷天下之势已成,江东有天堑阻隔,就如当初戏志才所言,若不能取下江东,还是尽早向朝廷递上降表的好。
只是要下江东,可没那么容易,孙策在拿到汝南之后,势力大增,而周瑜也非易与之辈,这两个人加在一起,就算是曹操,也颇感头疼,不过陈珪的投降,也让曹操势力增加了不少,不但尽得下邳与广陵两处大郡,更得了项央这等猛将,除此之外,孟达的本事也不差,加上陈珪的加入,更令曹操在极短的时间内,实力大涨,如今之所以不动,就是想看看朝廷接下来会怎么走。
随着冀州全境的归附,仍在战乱之中的幽州也迅速平静下来,代郡、逐郡太守相继投降,至此,北方一统。
邺城,府衙之中。
“也就是说,当时杨彪是想暗中推动,将吕布推上大将军之位,而后效仿当年党人分化先皇与何进之策,分化陛下与温侯。”看着刘协递给自己的资料,郭嘉眼中闪过一抹冷笑,抬头看向刘协道。
“大概就是这么回事。”刘协敲了敲桌子:“若非当时正赶上诸侯联盟,朕察觉到一丝不对,及时将岳父派出去,这一招,还真不好化解。”
郭嘉点点头,这是阳谋,打的也是人情牌,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吕布如果真被推上大将军之位,开府建衙自然是必须的,到时候士人来投,吕布也不可能,有了这些士人整日在耳边出谋划策,以郭嘉对吕布的了解,虽然打仗是一把好手,但在政治上,吕布真没什么主见,到时候能被这些士人给强行掰弯了。
更重要的还是大将军这个职位权力太大,甚至很多时候能够代替皇权发令和任免官职,事后只需要报备一下就可以了。
这也是刘协担忧的所在。
“陛下之意是……”郭嘉看向刘协,吕布虽然被刘协及时支走,但这一仗之后,于情于理都该有所封赏,而吕布如今已经官拜骠骑将军,再往上,也已经没什么可封的了。
“大将军权柄太重。”刘协靠在椅背上,揉着眉心道:“但有功必赏,此战,朕这位岳父立下的功劳可不小。”
真将大将军封出去,不但对刘协不利,对吕布来说,这也是个坑,虽然吕布如今比之历史上成熟了不少,但人心这东西,最是善辩,绝对权力下,滋生一些不该有的想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就算现在没有了杨彪搞风搞雨,但若将吕布封为大将军,还是会有不少士人投入吕布麾下。
“陛下所虑者,乃大将军权柄过重。”郭嘉思索片刻后道:“最重要的是,怕会失去制衡。”
刘协点点头。
郭嘉想了想笑道:“其实大将军之位,本就权柄过重,如今袁绍既死,陛下何不将其废去,当然,得有新的职位来替代大将军之位,代表军中最高地位,但同时也绝不能只有一个,当然,也不能太多,必须显示其尊贵,而且要具有大将军的一些权利。”
“五虎上将!?”刘协几乎是脱口说道。
“呃……”郭嘉抬头,看了刘协一眼,笑道:“看来陛下心中,也已经早有思量,这个名号倒是不错,但臣觉得……不够响亮。”
上将的话,朝廷中不要太多,不说吕布,黄忠、赵云、关羽、太史慈、甘宁、张辽、庞德、魏延、徐晃都算得上是上将,而吕布,若论武艺和战绩来说,已经超出上将这个范畴了。
刘协点点头,眼中却是闪烁着一抹精光:“此战立功者不少,朕准备废除原有的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以及卫将军四职,立三大护国神将以及十二上将,为军中官职最高者,目前以功勋论,吕布可为护国神将,而十二上将之中,赵云、黄忠、太史慈、徐晃可定,其余待日后再封。”
至于这十五军职之下,则是四征、四镇、四平、四安和四定,往下是各部中郎将、校尉、都尉,与以往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黄忠、赵云、太史慈、徐晃升迁之后,空出来的位置可由关羽、张辽、高顺、魏延、庞德这些功勋不足的将领来接替,至于其余位置,暂时空空悬,待日后平定天下再做计较。
与郭嘉再商议了一些具体细节还有权利的具体规划之后,这件事算是拟定下来,至于落实还需要在朝堂之上确认。
眼下随着幽州全部占据,当务之急却是官员的任命之上,除了直接投降的官员之外,剩下的,一律启用新人,刘协带来的一千七百名县学毕业的学子迅速的被安排下去,幽冀二州,加起来空悬的县城有两百多座,按照刘协的架构,一千七百人分下去,却也足矣将二州的架子给撑起来还有一些剩余可以送进青州境内。
刘协并未在二州拿下后便立刻离开,冀州世家虽然在这一次大败之后,元气大伤,但影响力还是有的,刘协必须在邺城坐镇,等各郡县彻底步入正轨之后,才能安心离开,同时冀州各地的乡学也要开始办立。
当初刘协兴办乡学,可是遭到冀州世家的激烈抵制,乡学根本没能在冀州实施,若非雕版印刷术已经流传天下的话,恐怕冀州世家甚至不愿意接受书籍贱卖的事情。
冀州的春耕已经被彻底延误了,为了避免出现饥荒的现象,刘协让皇家商行牵头,运送大量粮草进入冀幽二州,同时战争中来不及掩埋的尸体,刘协也让人寻找到掩埋或者火化,以免造成瘟疫。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刘协并未急着去攻略中原、江东,袁绍一灭,曹操和孙策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迅速停战,不过丹徒作为曹操南下江东的重要港口,曹操并未归还,命于禁在此屯兵,并在东陵亭开始训练水师,如今朝廷席卷天下之势已成,江东有天堑阻隔,就如当初戏志才所言,若不能取下江东,还是尽早向朝廷递上降表的好。
只是要下江东,可没那么容易,孙策在拿到汝南之后,势力大增,而周瑜也非易与之辈,这两个人加在一起,就算是曹操,也颇感头疼,不过陈珪的投降,也让曹操势力增加了不少,不但尽得下邳与广陵两处大郡,更得了项央这等猛将,除此之外,孟达的本事也不差,加上陈珪的加入,更令曹操在极短的时间内,实力大涨,如今之所以不动,就是想看看朝廷接下来会怎么走。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