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91 第二百七十一章 瞒
- 292 第二百七十二章 家贼
- 293 第二百七十三章 绝境
- 294 第二百七十四章 软柿子
- 295 第二百七十五章 狼窝
- 296 第二百七十六章 虎口
- 297 第二百七十七章 妞妞
- 298 第二百七十八章 雨夜
- 299 第二百七十九章 二十里外
- 300 第二百八十章 喜讯
- 301 第二百八十一章 归
- 302 第二百八十二章 心病
- 303 第二百八十三章 心药医
- 304 第二百八十四章 树欲静风不止
- 305 第二百八十五章 消息
- 306 第二百八十六章 送
- 307 第二百八十七章 肉包子打狗
- 308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去不回
- 309 第二百八十九章 管教
- 310 第二百九十章 压惊
- 311 第二百九十一章 见证
- 312 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魂
- 313 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人欢喜有人愁
- 314 第二百九十四章 母子
- 315 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毒妇人心
- 316 第二百九十六章 内火
- 317 第二百九十七章 探望
- 318 第二百九十八章 红玉楼
- 319 第二百九十九章 请求
- 320 第三百章 收稻了(一)
- 321 第三百零一章 收稻了(二)
- 322 第三百零二章 收稻了(三)
- 323 第三百零三章 灌木后
- 324 第三百零四章 安伯的友人
- 325 第三百零五章 生意
- 326 第三百零六章 舍棉衣
- 327 第三百零七章 白露城
- 328 第三百零八章 倒戈
- 329 第三百零九章 得胜而回
- 330 第三百一十章 交易
- 331 第三百一十一章 闹
- 332 第三百一十二章 惊
- 333 第三百一十三章 证据
- 334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处置
- 335 第三百一十五章 收豆子
- 336 第三百一十六章 抓大放小
- 337 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说赵家
- 338 第三百一十八章 千金换狗头
- 339 第三百一十九章 恶事连连
- 340 第三百二十章 遮掩
- 341 第三百二十一章 孕到临头
- 342 第三百二十二章 折磨
- 343 第三百二十三章 险死还生
- 344 第三百二十四章 初为人母
- 345 第三百二十五章 怡然康宁
- 346 第三百二十六章 三朝洗儿(一)
- 347 第三百二十七章 三朝洗儿(二)
- 348 第三百二十八章 娘家人
- 349 第三百二十九章 欲离别
- 350 第三百三十章 表哥表妹
- 351 第三百三十一章 奔马与石榴
- 352 第三百三十二章 窗里窗外
- 353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主与客
- 354 第三百三十四章 谁家主子?
- 355 第三百三十五章 请辞
- 356 第三百三十六章 奔雷惹的祸
- 357 第三百三十七章 猪都不如
- 358 第三百三十八章 家狗和野狼
- 359 第三百三十九章 战利品
- 360 第三百四十章 慈母
- 361 第三百四十一章 金家
- 362 第三百四十二章 转圜
- 363 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见如故
- 364 第三百四十四章 权势是个好东西
- 365 第三百四十五章 官家上门
- 366 第三百四十六章 闹事为哪般
- 367 第三百四十七章 戏(一)
- 368 第三百四十八章 戏(二)
- 369 第三百四十九章 情债
- 370 第三百五十章 有缘无分
- 371 第三百五十一章 攻心计
- 372 第三百五十二章 事了
- 373 第三百五十三章 彤城来信
- 374 第三百五十四章 离(一)
- 375 第三百五十五章 离(二)
- 376 第三百五十六章 走与留
- 377 第三百五十七章 又走一个
- 378 第三百五十八章 难得热闹
- 379 第三百五十九章 出行前
- 380 第三百六十章 历劫归来
- 381 第三百六十一章 不孝儿
- 382 第三百六十二章 祠堂
- 383 第三百六十三章 真假
- 384 第三百六十四章 失势
- 385 第三百六十五章 惊城
- 386 第三百六十六章 物是人非
- 387 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杰地灵
- 388 第三百六十八章 萍水相逢
- 389 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遇
- 390 第三百七十章 结伴
- 391 第三百七十一章 分歧
- 392 第三百七十二章 重聚
- 393 第三百七十三章 世伯世侄
- 394 第三百七十四章 真心?
- 395 第三百七十五章 人夫人父
- 396 第三百七十六章 坦白
- 397 第三百七十七章 和好
- 398 第三百七十八章 娱乐大众
- 399 第三百七十九章 狗血剧
- 400 第三百八十章 明月照沟渠?
- 401 第三百八十一章 吴嫂其人
- 402 第三百八十二章 众说纷纭
- 403 第三百八十三章 族老议事
- 404 第三百八十四章 源头
- 405 第三百八十五章 小别相见
- 406 第三百八十六章 胜新婚
- 407 第三百八十七章 开言
- 408 第三百八十八章 进府(一)
- 409 第三百八十九章 进府(二)
- 410 第三百九十章 为谁受委屈
- 411 第三百九十一章 闺秀小聚
- 412 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营生
- 413 第三百九十三章 杂乱
- 414 第三百九十四章 冬夜之议
- 415 第三百九十五章 初雪
- 416 第三百九十六章 血溅西厢
- 417 第三百九十七章 撕破脸
- 418 第三百九十八章 离府
- 419 第三百九十九章 无耻之极
- 420 第四百章 银子照赚,日子照过
- 421 第四百零一章 乞丐
- 422 第四百零二章 两处惦念
- 423 第四百零三章 甘苦茶楼品甘苦
- 424 第四百零四章 火爆
- 425 第四百零五章 都没闲着
- 426 第四百零六章 可惜
- 427 第四百零七章 分化
- 428 第四百零八章 有望北归
- 429 第四百零九章 夜乱
- 430 第四百一十章 探梅
- 431 第四百一十一章 情敌相见
- 432 第四百一十二章 分外眼红
- 433 第四百一十三章 擅长之事
- 434 第四百一十四章 骄傲
- 435 第四百一十五章 牛角尖儿
- 436 第四百一十六章 吴家的手段
- 437 第四百一十七章 逼迫
- 438 第四百一十八章 好聚好散
- 439 第四百一十九章 离
- 440 第四百二十章 响亮的巴掌
- 441 第四百二十一章 归家
- 442 第四百二十二章 信使
- 443 第四百二十三章 岁月
- 444 第二百二十四章 姐弟相见
- 445 第四百二十五章 花园偶遇
- 446 第二百二十六章 报酬
- 447 第四百二十七章 荣耀与麻烦
- 448 第四百二十八章 两世人生(大结局)
- 449 赵丰年番外 如果有如果(一)
- 450 番外赵丰年 如果有如果(二)
- 451 番外赵丰年 如果有如果(三)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八十章 喜讯
第二百八十章 喜讯
瑞雪行礼道谢,拉着一脸不愤的妞妞进了院子,院子不大,墙角下堆了些农具和杂物,拾掇的很是干净,待进了屋子,却是比外面昏暗许多,怕是屋檐太长,遮了天光,瑞雪怕撞了桌椅等物,走的慢了些,妞妞耐不得饿,已是冲上前去,一把在老妇人手里抢了两个饼子,一手抓着大嚼,一手还不忘递给瑞雪一个,瑞雪眼见老妇人要发怒,连忙推开妞妞的手,上前说道,“婶子不要发怒,我这妹妹虽是鲁莽不知礼,但是本性不坏,以前也多亏婶子照料过几次,以后我定然厚谢婶子。”
那老妇人嘴巴已经张开,喝骂未等出口,就被她如此客套的堵了回来,忍不住皱眉说道,“瞧着你也是个流落在外的,衣食无着,拿什么厚礼谢我?”这话出口,她仿似又觉得难为一个怀了身子的女子,有些于心不忍,又挥手说道,“罢了,罢了,她吃了就吃了吧,我也不骂了。”
瑞雪眼见着妞妞又去陶碗里抓了几个,又是无奈又是脸红,就道,“婶子,不知你听说过云家村吗?咱们这村子离得那里有多远?”
“云家村?”老妇人想了想,说道,“你说的是那个收牛豆的云家村?那可远着呢,足有七八十里,怎么,你要去那里投亲?”
瑞雪摇头,“婶子,我就是那云家村的人,因为一些事情,同家里人走失了,我大着肚子赶路很是不便,婶子能不能请村里的邻人后生帮我去送个信儿,我家还算富庶,必有厚报。”
她说着,伸手从怀里摸出一根雕了梅花的银簪,花纹精致,簪身修长泛着亮光,这是她被掠出来之前戴在头上的,昨日早晨进密林之前,才藏到了怀里,本来是防备着遇到的猎人或者生人看到起了歹心,此时做个信物也不错。
“这是我的发簪,婶子要人拿给我家夫主,言明我在这里等候,送信之人和婶子都会有厚报。”
老妇人先前见她那般狼狈摸样,听得她说家境富庶还半信半疑,但见了这根银簪可就立刻把先前的怀疑都扔到九霄云外去了,一迭声的问道,“若是去送信,你家夫主可会谢…谢我十两银子?”
瑞雪猜测她定然是急需十两银子做何事,所以才冲口就问了出来,于是点头道,“十两银子,我家里还拿得起,婶子放心。”
老妇人立时大喜过望,把装了饼子的陶碗和一碟咸菜都推到她身前,“你先吃着垫垫肚子,我这就去找人。”
说完,她撒腿就跑了出去,她们一家在村里是外姓,没有什么亲朋,不过,这送信之事若是办好了,也是场小富贵啊,送谁都是送,当然要送能替自家谋求更多好处的。
于是,老婆子几乎是脚不沾地的就冲进了里正家里。
里正娘子同她年纪相当,正拾掇碗筷从屋里出来,见得她又上门来,脸色就是有些发黑,半是无奈半是厌烦道,“李婶子,我们家真是没有余钱,帮不上什么忙,你就不要再来歪缠了。”
老妇人却没像往常一般哭闹,反倒笑得满脸开花,“老嫂子,我可不是来借银钱的,我是送银钱的,而且是很多银钱!”
里正娘子以为她是想银钱想疯了,更是不耐烦,开口还要撵她出去,里正却是背着手走了出来,老妇人立刻上前见礼,然后把事情一说,里正眯着眼睛思虑片刻,就道,“这事儿兴许真是一件好事儿,左右家里活计也不忙,就喊小三子跑一趟吧,若是那妇人家里并不如她说的那般富贵,起码那簪子也能卖个几两银子,不亏。”
里正娘子和妇人都觉这话有理,于是,里正娘子就去隔壁院子唤了小儿,跟着老妇人一起回了小院儿。
瑞雪这半会儿已经吃了两个饼子,肚子里有了底儿,就停了手,妞妞却是像老妇人说的那般,直把剩下的饼子和咸菜都吃光了才罢休,末了还抚着肚子说,“我没吃饱。”
瑞雪拉了她的手,刚要教导两句,以后不可进人家就抢吃食,这样行事,太过无礼。可是话还没出口,那老妇人和里正娘子、小三子就进来了。
里正娘子把瑞雪浑身上下仔仔细细打量个遍,恨不得连骨头有几块都数个清楚,瑞雪很是不喜她这般评估物件儿的模样,但还是把脊背挺得笔直,脸上淡淡笑着,看得那三人越发相信她是富贵人家出来的。
里正娘子接过那梅花簪,眼里闪过一抹贪色,瑞雪立时心下就是一突,连忙说道,“劳烦这位小哥儿去云家村送信,事后谢银二十两,到时候足够给母亲或是妻子去城里银楼打几只好簪子了。”
果然,里正娘子听了这话,立刻把银簪送到了儿子手里,嘱咐道,“去村北把刘家的那匹小马驹子借了,骑着怎么也比走路快。”
小三子应了,又问了问送信到谁家,就出门去了。
里正娘子和老妇人不知是怕瑞雪私下跑掉,还是存了巴结的心思,一直陪着瑞雪闲话儿,连她去个茅厕都要跟着,看得妞妞直瘪嘴,把手里的木棍握得紧紧,好似就等着姐姐一不耐烦,她就上去赏两个婆子几棍子。
再说那小三子借了马驹子,虽说骑术不精,但是对付着,也终是在午前赶到了云家村,村头几个老头儿和小孩儿在闲话,不时叹上两声。
其中云小六的老爹也在,想着赵家没了赵娘子,以后不知道会不会再娶进新人,到时候作坊里有了变动,那自家儿子的差事还能保得住吗,就算保住了,新人怕是也没有赵娘子那般大方厚道,家里马山就要娶进的儿媳,要翻新的瓦房,都是要儿子的工钱来还,他就更愁苦了,不时抬头望望天空,默念着,老天爷可要保佑赵娘子平安无事啊。
其余老头儿虽是没有儿女在作坊上工,但是因为年纪都不小,赵家出名的敬老,每到年节,虽然与他们几家没有什么深厚交情,也会送些吃食过来,他们心里很是承情,自然也不愿意看到赵家有何惨事,同样都是满心的惦念。
众人正同样愁苦,见得小三子骑着马驹子,磕磕绊绊的从远处跑来,就问道,“那后生,你这是从哪里来啊?”小三子跳下马背,两腿儿打着哆嗦,缓了好半晌,才道,“老伯,我要找咱们村里的赵家,要往哪里走啊?”
“赵家?”老头儿们听得这两字,都是直起了腰,高声问道,“你找赵家何事?”
小三子不知道他们为何这般,有些怯懦的往马驹后缩了缩,说道,“嗯,有个大肚子妇人早晨到了我们村子,说她是赵家的主母,托我来送信儿,要人去接…”
他这话还没说完,几个老头儿已是瞬时孙悟空附身,腾得就跳起了三尺高,哪有还有半点儿老态,抓了他就往村里跑,一边跑一边高喊,“赵娘子,有消息了,赵娘子没死啊!”
村里各家正是做午饭的时候,年轻后生们还在山里帮忙寻人,剩下一些年纪稍大的,蹲在院子里做些小活计,听得这喊声,立时扔了手里的物件儿撒腿就往外跑,很快,几个老头儿和小三子身后就汇聚了几十号人,浩浩荡荡往赵家跑去。
赵家作坊里,这两日也没人有心思做豆腐了,早早给城里的酒楼掌柜们送了信儿,然后能帮忙的就都上山了,风调雨顺看守着大门,不时出去望望,英子几个则在后院照料着不吃不喝的两个小丫头和老嬷嬷,张嫂子和翠娘眼睛肿得只剩了两条缝儿,强撑着带了王嫂子和几个小媳妇儿,替赵家看守着账房和库房,打理众人的饭食,一闲下来,就要抱在一处抹眼泪。
风调雨顺远远听着院门外有人喊话,就跑出去迎了,听得云小六的爹,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了几句,也顾不得什么失礼了,直接把小三子抓了过来,高声问道,“可有什么信物?快拿出来!”
小三子从进了村子就一直在被拉着东奔西跑,虽然心里隐约知道他带来的是好消息,这些人不会伤他,但被如此揪着衣襟,还是惊惧得厉害,伸手就把簪子掏出来,哆嗦着递了上去。
风调一把抓起,就往后院疯跑,老嬷嬷正半躺在椅子上,牢牢守了二门口,连晚上下雨都不愿进房去,一心等着她的小姐回来,深深的自责,加上不吃不喝,只不过一日两夜的功夫,眼窝就陷了下去,但是那眼睛却像在燃烧最后的生命力一般,亮得吓人。
风调进了后院,就扑到她跟前,举着簪子说道,“看看这是咱家夫人的吗?外面有人来报信,说夫人还活着,要咱们去接。”
老嬷嬷立时就直了身子,接过簪子看了两眼,就放声哭开了,“是我亲手给小姐戴上的,我家小姐还活着!”
这一句话仿似扔到火堆里的油罐子,瞬间炸开了赵家后院,所有人都涌上前去抢那银簪,仿似那就是瑞雪一般,张嫂子跟着奔上前两步,马上又冷静下来,高喊,“快让前院套车,拾掇吃食和衣衫,妹子怕是挨饿受冻呢,咱们马上去接!”
众人听得吩咐,进屋装衣衫的,去灶间取吃食的,甚至抱了被褥、妆盒的,蜂拥挤向前院,前院里风调早装好了银子,喊了雨顺看家,就扯了那小三子坐上了车辕,拉了一众女子就出府直奔村外…
那老妇人嘴巴已经张开,喝骂未等出口,就被她如此客套的堵了回来,忍不住皱眉说道,“瞧着你也是个流落在外的,衣食无着,拿什么厚礼谢我?”这话出口,她仿似又觉得难为一个怀了身子的女子,有些于心不忍,又挥手说道,“罢了,罢了,她吃了就吃了吧,我也不骂了。”
瑞雪眼见着妞妞又去陶碗里抓了几个,又是无奈又是脸红,就道,“婶子,不知你听说过云家村吗?咱们这村子离得那里有多远?”
“云家村?”老妇人想了想,说道,“你说的是那个收牛豆的云家村?那可远着呢,足有七八十里,怎么,你要去那里投亲?”
瑞雪摇头,“婶子,我就是那云家村的人,因为一些事情,同家里人走失了,我大着肚子赶路很是不便,婶子能不能请村里的邻人后生帮我去送个信儿,我家还算富庶,必有厚报。”
她说着,伸手从怀里摸出一根雕了梅花的银簪,花纹精致,簪身修长泛着亮光,这是她被掠出来之前戴在头上的,昨日早晨进密林之前,才藏到了怀里,本来是防备着遇到的猎人或者生人看到起了歹心,此时做个信物也不错。
“这是我的发簪,婶子要人拿给我家夫主,言明我在这里等候,送信之人和婶子都会有厚报。”
老妇人先前见她那般狼狈摸样,听得她说家境富庶还半信半疑,但见了这根银簪可就立刻把先前的怀疑都扔到九霄云外去了,一迭声的问道,“若是去送信,你家夫主可会谢…谢我十两银子?”
瑞雪猜测她定然是急需十两银子做何事,所以才冲口就问了出来,于是点头道,“十两银子,我家里还拿得起,婶子放心。”
老妇人立时大喜过望,把装了饼子的陶碗和一碟咸菜都推到她身前,“你先吃着垫垫肚子,我这就去找人。”
说完,她撒腿就跑了出去,她们一家在村里是外姓,没有什么亲朋,不过,这送信之事若是办好了,也是场小富贵啊,送谁都是送,当然要送能替自家谋求更多好处的。
于是,老婆子几乎是脚不沾地的就冲进了里正家里。
里正娘子同她年纪相当,正拾掇碗筷从屋里出来,见得她又上门来,脸色就是有些发黑,半是无奈半是厌烦道,“李婶子,我们家真是没有余钱,帮不上什么忙,你就不要再来歪缠了。”
老妇人却没像往常一般哭闹,反倒笑得满脸开花,“老嫂子,我可不是来借银钱的,我是送银钱的,而且是很多银钱!”
里正娘子以为她是想银钱想疯了,更是不耐烦,开口还要撵她出去,里正却是背着手走了出来,老妇人立刻上前见礼,然后把事情一说,里正眯着眼睛思虑片刻,就道,“这事儿兴许真是一件好事儿,左右家里活计也不忙,就喊小三子跑一趟吧,若是那妇人家里并不如她说的那般富贵,起码那簪子也能卖个几两银子,不亏。”
里正娘子和妇人都觉这话有理,于是,里正娘子就去隔壁院子唤了小儿,跟着老妇人一起回了小院儿。
瑞雪这半会儿已经吃了两个饼子,肚子里有了底儿,就停了手,妞妞却是像老妇人说的那般,直把剩下的饼子和咸菜都吃光了才罢休,末了还抚着肚子说,“我没吃饱。”
瑞雪拉了她的手,刚要教导两句,以后不可进人家就抢吃食,这样行事,太过无礼。可是话还没出口,那老妇人和里正娘子、小三子就进来了。
里正娘子把瑞雪浑身上下仔仔细细打量个遍,恨不得连骨头有几块都数个清楚,瑞雪很是不喜她这般评估物件儿的模样,但还是把脊背挺得笔直,脸上淡淡笑着,看得那三人越发相信她是富贵人家出来的。
里正娘子接过那梅花簪,眼里闪过一抹贪色,瑞雪立时心下就是一突,连忙说道,“劳烦这位小哥儿去云家村送信,事后谢银二十两,到时候足够给母亲或是妻子去城里银楼打几只好簪子了。”
果然,里正娘子听了这话,立刻把银簪送到了儿子手里,嘱咐道,“去村北把刘家的那匹小马驹子借了,骑着怎么也比走路快。”
小三子应了,又问了问送信到谁家,就出门去了。
里正娘子和老妇人不知是怕瑞雪私下跑掉,还是存了巴结的心思,一直陪着瑞雪闲话儿,连她去个茅厕都要跟着,看得妞妞直瘪嘴,把手里的木棍握得紧紧,好似就等着姐姐一不耐烦,她就上去赏两个婆子几棍子。
再说那小三子借了马驹子,虽说骑术不精,但是对付着,也终是在午前赶到了云家村,村头几个老头儿和小孩儿在闲话,不时叹上两声。
其中云小六的老爹也在,想着赵家没了赵娘子,以后不知道会不会再娶进新人,到时候作坊里有了变动,那自家儿子的差事还能保得住吗,就算保住了,新人怕是也没有赵娘子那般大方厚道,家里马山就要娶进的儿媳,要翻新的瓦房,都是要儿子的工钱来还,他就更愁苦了,不时抬头望望天空,默念着,老天爷可要保佑赵娘子平安无事啊。
其余老头儿虽是没有儿女在作坊上工,但是因为年纪都不小,赵家出名的敬老,每到年节,虽然与他们几家没有什么深厚交情,也会送些吃食过来,他们心里很是承情,自然也不愿意看到赵家有何惨事,同样都是满心的惦念。
众人正同样愁苦,见得小三子骑着马驹子,磕磕绊绊的从远处跑来,就问道,“那后生,你这是从哪里来啊?”小三子跳下马背,两腿儿打着哆嗦,缓了好半晌,才道,“老伯,我要找咱们村里的赵家,要往哪里走啊?”
“赵家?”老头儿们听得这两字,都是直起了腰,高声问道,“你找赵家何事?”
小三子不知道他们为何这般,有些怯懦的往马驹后缩了缩,说道,“嗯,有个大肚子妇人早晨到了我们村子,说她是赵家的主母,托我来送信儿,要人去接…”
他这话还没说完,几个老头儿已是瞬时孙悟空附身,腾得就跳起了三尺高,哪有还有半点儿老态,抓了他就往村里跑,一边跑一边高喊,“赵娘子,有消息了,赵娘子没死啊!”
村里各家正是做午饭的时候,年轻后生们还在山里帮忙寻人,剩下一些年纪稍大的,蹲在院子里做些小活计,听得这喊声,立时扔了手里的物件儿撒腿就往外跑,很快,几个老头儿和小三子身后就汇聚了几十号人,浩浩荡荡往赵家跑去。
赵家作坊里,这两日也没人有心思做豆腐了,早早给城里的酒楼掌柜们送了信儿,然后能帮忙的就都上山了,风调雨顺看守着大门,不时出去望望,英子几个则在后院照料着不吃不喝的两个小丫头和老嬷嬷,张嫂子和翠娘眼睛肿得只剩了两条缝儿,强撑着带了王嫂子和几个小媳妇儿,替赵家看守着账房和库房,打理众人的饭食,一闲下来,就要抱在一处抹眼泪。
风调雨顺远远听着院门外有人喊话,就跑出去迎了,听得云小六的爹,上气不接下气的说了几句,也顾不得什么失礼了,直接把小三子抓了过来,高声问道,“可有什么信物?快拿出来!”
小三子从进了村子就一直在被拉着东奔西跑,虽然心里隐约知道他带来的是好消息,这些人不会伤他,但被如此揪着衣襟,还是惊惧得厉害,伸手就把簪子掏出来,哆嗦着递了上去。
风调一把抓起,就往后院疯跑,老嬷嬷正半躺在椅子上,牢牢守了二门口,连晚上下雨都不愿进房去,一心等着她的小姐回来,深深的自责,加上不吃不喝,只不过一日两夜的功夫,眼窝就陷了下去,但是那眼睛却像在燃烧最后的生命力一般,亮得吓人。
风调进了后院,就扑到她跟前,举着簪子说道,“看看这是咱家夫人的吗?外面有人来报信,说夫人还活着,要咱们去接。”
老嬷嬷立时就直了身子,接过簪子看了两眼,就放声哭开了,“是我亲手给小姐戴上的,我家小姐还活着!”
这一句话仿似扔到火堆里的油罐子,瞬间炸开了赵家后院,所有人都涌上前去抢那银簪,仿似那就是瑞雪一般,张嫂子跟着奔上前两步,马上又冷静下来,高喊,“快让前院套车,拾掇吃食和衣衫,妹子怕是挨饿受冻呢,咱们马上去接!”
众人听得吩咐,进屋装衣衫的,去灶间取吃食的,甚至抱了被褥、妆盒的,蜂拥挤向前院,前院里风调早装好了银子,喊了雨顺看家,就扯了那小三子坐上了车辕,拉了一众女子就出府直奔村外…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