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58 第一百六十九章 妾本佳人,奈何杀人
- 359 第一百七十章 暴风雨来临
- 360 第一百七十一章 预备(求订阅)
- 361 第一百七十二章 起兵
- 362 第一百七十三章 润州水战(一)
- 363 第一百七十四章 润州水战(二)
- 364 第一百七十五章 润州水战(三)
- 365 第一百七十六章 赵匡胤共邀出兵
- 366 第一百七十七章 秦淮河防线
- 367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夜袭句容
- 368 第一百七十九章 救援
- 369 第一百八十章 暗中的安排
- 370 第一百八十一章 寻找盟友
- 371 第一百八十二章 意外
- 372 第一百八十三章 再攻句容
- 373 第一百八十四章 都在准备着
- 374 第一百八十五章 绑架
- 375 第一百八十六章 战况
- 376 第一百八十七章 钟山之战
- 377 第一百八十八章 战局来得快
- 378 第一百八十九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 379 第一百九十章 大战前奏
- 380 第一百九十一章 采石之役
- 381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有不测风云
- 382 第一百九十三章 金陵爆炸声
- 383 第一百九十四章 我知道你是谁了
- 384 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义之举,望你考虑
- 385 与书友悼武华夏的一二事(摘录节选)
- 386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览众山小
- 387 第一百九十九章 你们就是国家
- 388 第二百章 战略转移
- 389 第二百零一章 顽石岂可动吾心(上)
- 390 第二百零二章 顽石岂可动吾心(下)
- 391 第二百零三章 两手准备
- 392 第二百零四章 混入句容
- 393 第二百零五章 再战句容
- 394 第二百零六章 下一步
- 395 第二百零七章 战略布局
- 396 第二百零八章 石臼湖之战
- 397 第二百零九章 合围溧水
- 398 第二百一十章 双方的算计
- 399 第二百一十一章 战栗的唐军
- 400 第二百一十二章 落入虎口
- 401 第二百一十三章 及时雨
- 402 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宁府之最后的决战(一)
- 403 第二百一十五章 江宁府之最后的决战(二)
- 404 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宁府之最后的决战(三)
- 405 第二百一十七章 江宁府之最后的决战(四)
- 406 第二百一十八章 战后处置
- 407 第二百一十九章 朝议
- 408 第二百二十章 分歧
- 409 第二百二十一章 南下的福船
- 410 第二百二十二章 吴越事
- 411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三角帆船
- 412 第二百二十四章 归降
- 413 第一章 校雠与活字印刷
- 414 第二章 是敌是友?
- 415 第三章 无疾而终
- 416 第四章 新改变
- 417 第五章 火枪图样
- 418 第六章 大宋的目标
- 419 第七章 商议北伐
- 420 第八章 心思
- 421 第九章 原来是他
- 422 第十章 暗风
- 423 第十一章 孔明夸诸葛亮
- 424 第十二章 识大体
- 425 第十三章 狠毒与变态
- 426 第十四章 上京喋血夜
- 427 第十五章 替罪羊
- 428 第十六章 凛冬已至
- 429 第十七章丑媳妇见公婆
- 430 第十八章 师出有名
- 431 第十九章 未遂
- 432 第二十章 汹涌澎湃
- 433 第二十一章 静夜思
- 434 第二十二章 北上易州
- 435 第二十三章 金坡关
- 436 第二十四章 备战中
- 437 第二十五章 一把轰轰烈烈的火
- 438 第二十六章 烧光
- 439 第二十七章 西撤飞狐
- 440 第二十八章 丛林作战是一门作战艺术
- 441 第二十九章 好一条飞狐陉
- 442 第三十章 多角
- 443 第三十一章 这是我们的时代
- 444 第三十二章 一张弩
- 445 第三十三章 试验品神机弩
- 446 第三十四章 改变人类的棉花
- 447 第三十五章 张齐贤
- 448 第三十六章 你们有救了(求生日祝福)
- 449 第三十七章 山谷里的惨案
- 450 第三十八章 起飞的孔明灯
- 451 第三十九章 朝着黑石岭进发
- 452 第四十章 黑石岭
- 453 第四十一章 以德服人
- 454 第四十二章 神出鬼没
- 455 第四十三章 绽放的油菜花
- 456 第四十三章 凉茶商人
- 457 第四十五章 乱一乱,闹一闹
- 458 第四十六章 投降
- 459 第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谁发?
- 460 第四十九章 无声无息
- 461 第五十章 喜悦
- 462 第五十一章 宋军之路
- 463 第五十二章 雁门关一战
- 464 第五十三章 驾崩
- 465 第五十四章 动作
- 466 第五十五章 风起
- 467 第五十六章 云涌
- 468 第五十七章 忻州之战
- 469 第五十八章 还他一个塞上江南
- 470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 471 第六十章 晋阳之战(一)
- 472 第六十一章 晋阳之战(二)
- 473 第六十二章 晋阳之战(三)
- 474 第六十三章 汉国的序幕
- 475 第六十四章 下一步征程
- 476 第六十五章 西南前变
- 477 《天宋》上部完结
- 478 2
- 479 第六十七章 大婚
- 480 第六十八 请安
- 481 第六十九章 深谋远虑
- 482 第七十章 听我号令
- 483 第七十一章 前一夜
- 484 第七十二章 放纵吧
- 485 第七十三章难以抉择的任务
- 486 第七十四章 又见计划
- 487 第七十五章 夺城门
- 488 第七十六章 居安思危
- 489 第七十七章 震慑
- 490 第七十八章 杀伐之道
- 491 第七十九章 雪中狐
- 492 第八十章 野马倥偬
- 493 第八十一章 骑兵的战术
- 494 第八十二章 疯了
- 495 第八十三章 猛虎下山
- 496 第八十四章 你无我有
- 497 第四百七十三章 战争机器
- 498 第四百七十四章 春天的起航
- 499 第四百七十五章 新的一切
- 500 第四百七十四章 春天的起航
- 501 第四百七十五章 新的一切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七十九章 救援
第一百七十九章 救援
夜幕下,风雪飘着,一队黑衣人马已经潜伏在街道两侧,这里离大理寺不远。
冰雪降临,大理寺的大门紧紧地闭着,守卫在门口禁军士兵一刻不停地在巡逻着,不过这里的守卫并没有当初那么森严,谁会在乎李从善那么一个人,只是今日这皇宫内的陛下忽然间下诏,要好好照顾牢狱之中的郑王李从善。
牢狱之中,郑王李从善披肩撒发,身上穿着一件写了“囚”的囚衣,甚是邋遢。此刻他正哆哆嗦嗦地坐在监牢的角落内,看着窗外飞来的一丝小雪花。
寒风从窗户内吹来进来,顺便带来了雪花,李从善呵了一口气,白色的雾气从口中升起,转瞬间又消失在空气中。
这样的日子李从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或许死亡才是他的终结,李从善刚开始还有力气骂李从庆,可是现在李从庆已经成为这大唐江山的主宰,对于自己的存在就是他李从庆的威胁,过不了多久,只要白绫一条或者御赐的毒酒一杯,就能结束自己的命。
李从善怔了一会儿,在这牢狱之中还有他的家眷仆役等,自己若是死了,他们也会跟自己陪葬吧,≤,这应该就是李从庆行事的风格。
隔了一会儿,远处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监狱的宁静,只见一个牢头手里挎着一个竹篮,李从善嗅了一口,闻见这气味是多么的熟悉,他已经许久未曾吃过这么美味的食物了。
牢头到了牢房的门口,他立马从腰间拿出钥匙,开了牢房的大门。
“哟,郑王今日可有口福了,小底按照陛下的吩咐已为你带来了好吃好喝的,请郑王好吃好喝饱餐一顿,也不枉小弟最后侍奉你几日。”牢头说笑着,已经到了李从善的面前,将一篮子的食物全部放到了李从善面前的那张破矮几上,接着又一一取出了里面的碗筷菜肴。
李从庆将头发拨弄开来,露出一张秀气却布满污垢的脸,他慢条斯理地从角落里爬了起来,走到那张破矮几前,用筷子拨弄这盘中的菜肴,“呵呵,这莫不是断头饭吧,看来我李从善终究是要一死,只不过是早死晚死罢了。这菜肴再好,可是我李从善再也没有胃口了。”
“这个小底就不伺候郑王千岁了。”牢头说完,跨出牢门,将牢门锁上了,临走时候摇了摇头,叹道,“老天爷真是不公平,人家一出生就是王爷,俺们怎么是一个小头百姓呢。”
李从善已经开动碗筷,这个时候讨论生生死死的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人活一世,能求一口饱饭足矣,经历过此劫,李从善已经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好饭,好酒,好菜。”李从善扒拉着边吃边喝,忽而又呜咽地哭了起来,他趴在破矮几上伏着面哭着。
这一顿丰盛的饭菜吃了许久,外面已经听不见任何声音了,只听见风雪呜咽之声,李从善淡淡的抽噎哭泣声。
时值半夜,子时时刻,一片寂静,
忽然间趴在桌子上被冻醒的李从善伏起身子,他惊愕地听见外面有轻轻的脚步声,不久之后,几个黑衣汉子出现了牢狱门口。
“你们是谁?”李从庆惊愕地看着眼前几人,他的脖子往后面缩了缩,身子想要直起,却不料碰见了冰冷刺骨的墙面,李从善又好似一阵哆嗦,他觉得两脚无力,寸步不能移动。
“郑王放心,我们不是害你之人,今夜是来救你出去的。”
“果真?”李从善听到这句话,并没有多言,或许这些人就是救他出去的,在他面前只要有任何稻草,他都要使命去拉一把。
黑衣汉子挥起一刀,牢门的大锁被砸开了。
“走。”黑衣汉子直接拉起站在原地的李从善,一把抱起李从善。
“等等,还有我府上的家眷、仆役。”李从善想要放开那个汉子的手,只是被黑衣汉子抓得紧紧得。
“来不及了,郑王先走,其余的,我们的人马会想办法的。”
“你们不去救,我就不出去。”李从善死活赖着不肯走。
黑衣汉子顿感烦躁,他直接一掌拍在李从庆后脖颈处。
李从善被拍晕了,倒是省去了很多麻烦。
“走,千万不要让那些禁军发现了,还有解救他的家人的任务就交给老*胡你们几个了?”
老*胡低声一句,“辰护卫,你就放心啊,这件事情就包在俺老*胡的身上了。”
风雪还在下着,大雪纷纷扬扬从空中飘落。
千金一笑楼的灯火依旧辉煌,在大雪下显得十分神圣,李从善等家人被人从大理寺中救出来之后,接着就通过千金一笑楼的密道被送往了城外的圆寂寺中,那座曾经囚禁李煜的白莲阁,白莲阁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在冰雪中盛开着,暂时容纳李从善等人。
李从善得知自己以及家人被救出来之后,他的心底甚为高兴,只是如今他并不知救他的人马究竟是哪一派的,就这样他们稀里糊涂地住在了此处。
半夜的钟声已经敲响了,在雪夜中显得并不是那么洪亮,赵德昭披着一件厚实的黑色斗篷,与圆寂寺中的方丈正在品茶。
圆寂寺中的方丈也是从未喝过这么保留原汁原味的茶水,得知魏王赵德昭是从吴越国西府带来的,方丈为吴越国西府人,听闻此茶名为龙井茶,方丈便点头道:“此乃家乡的味道啊,只是不知千岁是何种方法保留此茶的香味的?”
赵德昭道:“此茶与平时喝的不一样,乃是炒制而成,若是方丈喜欢,以后小王就派人给寺院多送一些。”
方丈笑道:“秦淮河东侧驻扎着林仁肇的大军,不知千岁接下去将打算怎么做?”
“天下事天下人做,自然会有人来收拾李从庆的,至于林仁肇,自然要用适合他的方法去对付。”赵德昭呷了一口茶水,只觉得有一股前世的味道留在唇齿之间,“也罢,跟方丈实话实话罢。这吴越国不久之后就会派军北上,江东之地即将不太平啰。”
“魏王千岁所谋甚好,贫僧佩服,届时若需要我圆寂寺,我圆寂寺定当再助一臂之力。”
“有劳方丈出力了。”
圆寂寺南方一百里开外,此刻秦淮河的河水也显得十分静谧,此刻在句容西侧的大营内,马诚信此刻阴沉着脸色,坐在行军大营内杀气腾腾的样子,他的身前站着十几个面色被大火熏得发黑、手臂以及身上零星地挂着彩的将领。
听着将领们汇报完军中的伤亡过后,马诚信的一双手因为愤怒而手指蜷缩着,此刻已经勒得通红,他扫视着大营内的诸位将领,发脾气怒道:“一百石的粮草被毁,四十顶帐篷被毁,我方伤亡六百士卒,对方究竟用了甚么,半晌工夫,我句容西后方大营就损失惨重。”
“将军,对方使用的就是这个。”裨将马春晖递上一个黑黝黝的物事,他怕此物有毒,便包裹在丝巾上,恭敬地放在马诚信的桌子上,随即又站回了原地。
马诚信拿起这个物事,直接从丝巾上取了下来,往眼前凑了凑,忽而又闻了闻上面的味道。
马春晖即刻制止道:“将军,此物恐是毒物,将军还是看看就行了。”
“呵呵。”马诚信想要发笑,因为这个物事他曾在江淮、江右等地看到过,不过对于这些生兵来说,此物确实不常见,而朝廷也只是在关键之时才会使用此物,据说那润州之战中,林仁肇水军在风向突变之时就是使用了火油筒(也叫猛火油),只见他佯怒道,“你们这群废物,这不过是火药罢了,有何大惊小怪的。当年唐哀帝时,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烧毁龙沙门,用的跟此物也差不多。而且此物我大唐就有,既然林仁肇都使用此物了,今夜我即刻让陛下从库房内出一批‘发机飞火’,明日用抛石机投掷火药包,让林仁肇尝尝看此物的滋味。”说完,马诚信哈哈一笑。
马春晖想到,道:“将军,既然如此,今夜就遣末将驰骑入奏,请旨取火药。”
马诚信对马春晖以及李翰道:“本将这有此意,马都头与李副将你们二人即刻驰骑入奏。”
说完,二人便出了行军大帐,取了快马即刻往南城门而去。
城内,李从庆还未入睡,这段日子唐国内部的局势让他睡不着觉,他心内甚是担忧,城外就驻有林仁肇反叛的大军,城内也谣言四起,说国主李煜还在世的谣言。
李从庆右手拖着脑袋,偌大的宫殿中只有李从庆与身旁的一个内侍,此刻他抬起头,问身旁的那个内侍道:“李内侍,现在是甚么时辰了?”
“陛下,现在已经到了丑时,陛下还是早些歇息罢。”
李从庆叹了口气道:“唔,最近国事太多,朕睡不安稳,正打算现在就去大理寺,今夜这心内不安,总觉得有事情要发生。”
“陛下,还是明日吧,今夜宫门已闭,禁军把守皇城,陛下又何必担心呢。老奴职责所在,还是劝陛下歇息罢。”
就在此刻,宫门外忽然又人闯宫了。只见是一个身披甲胄的禁军都头,门口的一个小内侍立即入殿禀告。
虽然宫门已闭,可是军务等重要之事,李从庆吩咐了立即见之。
“陛下急事,大理寺监内李从善被人劫走了。”
殿门被打开,风雪吹了进来,李从庆明显感到一阵身体上的寒冷。
“甚么?”李从庆气血翻涌,忽的起身,一个踉跄差点倒在地上,幸亏一旁的李内侍扶住了他,李内侍说着又顺手摸着李从庆的胸口,让他呼吸感到顺畅。
“细细说来,究竟发生了何事?”李从庆伏在桌子上,头抬了起来,两只眼睛盯着,问那个禁军都头道。
这个禁军都头拱着手,他不敢抬头看李从庆,毕竟今夜守卫在大理寺的乃是他们部的禁军,只是人从他眼皮子底下被人劫走,按照李从庆的性格,不会大卸八块那是极好的事情了,他生怕李从庆会怪罪,于是乎道:“启奏陛下,属下等人进去大理寺的时候,见禁军许多将士倒在血泊中,而监狱的牢门大开,我等发现李从善等家眷被人劫走了。”
“究竟是何人在堂堂我大唐禁军眼皮子底下抢走了李从善等人,你等在现场有何发现蛛丝马迹,这些乃何人所为?”李从庆一番质问,只是让他觉得奇怪的是今日他刚好提起郑王李从善,可今日郑王就被人劫走了,这根本就不是巧合,而是有人蓄意而为,只是李从庆并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何人,他觉得是林仁肇的同党无疑了,他接着对那个禁军都头道,“你且多派一些人马,一定要找到李从善。”如今只能加派人手在城内搜寻李从善的踪迹了。
“是,请陛下放心,这点末将已经派了人去查,只是这没有李从庆,明日那场战该如何打?”这个禁军都头又问道。
“算了。”李从庆打了个哈欠,他眯着眼睛道,“明日之事明日再说,今日朕困了,你等只要做好分内之事,好好为我大唐效忠即可。”
“是,末将告退。”
那个禁军都头走后不久,殿门口的不远处有出现两个高大的影子,此二人正是马诚信部下的马春晖以及李翰。
李从庆见到又有军中将士前来,他强打起精神,立即追问道:“你们是哪个将领部下的?”
他们见到李从庆过后,立马汇报了当夜的军务,“回陛下,我们句容西侧步军都虞候马诚信部下,今夜林仁肇率领一部分人马来夜袭,敌军用了火药,使得我军损失不少,此番前来皇宫,是想问陛下要库房的火药。”
“火药?”李从庆自然知道这个火药的威力,只是这个火药甚为危险,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爆炸,好几次军器监的工匠都被这个物事给夺去了性命,“不到关键之时,朕也不会轻易动用此物的,不过如今叛贼都如此了,朕这儿又怎么能不用呢?”
马春晖哭丧着脸道:“陛下,那物事实在是太过厉害了,我军今夜伤亡士卒不少,帐篷、粮草等辎重也被毁坏了许多,若是敌军继续用此物进行骚扰,恐怕我军立马会成为筛子。”
“句容西侧不是有三万大军么,怎么这么多的人马对付不了林仁肇的军队?不过这林仁肇也是的,选人数最多的人开刀,不知他心中打的甚么算盘?”李从庆反问道。
“陛下,是末将等人无用,只要陛下派给我们火药,这一切就容易多了。”
“也罢,朕下个旨意,你们去军器监等库房去拿一些罢。”
之后马春晖以及李翰即刻带着李从庆的旨意去了军器监等库房处。
冰雪降临,大理寺的大门紧紧地闭着,守卫在门口禁军士兵一刻不停地在巡逻着,不过这里的守卫并没有当初那么森严,谁会在乎李从善那么一个人,只是今日这皇宫内的陛下忽然间下诏,要好好照顾牢狱之中的郑王李从善。
牢狱之中,郑王李从善披肩撒发,身上穿着一件写了“囚”的囚衣,甚是邋遢。此刻他正哆哆嗦嗦地坐在监牢的角落内,看着窗外飞来的一丝小雪花。
寒风从窗户内吹来进来,顺便带来了雪花,李从善呵了一口气,白色的雾气从口中升起,转瞬间又消失在空气中。
这样的日子李从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或许死亡才是他的终结,李从善刚开始还有力气骂李从庆,可是现在李从庆已经成为这大唐江山的主宰,对于自己的存在就是他李从庆的威胁,过不了多久,只要白绫一条或者御赐的毒酒一杯,就能结束自己的命。
李从善怔了一会儿,在这牢狱之中还有他的家眷仆役等,自己若是死了,他们也会跟自己陪葬吧,≤,这应该就是李从庆行事的风格。
隔了一会儿,远处有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破了监狱的宁静,只见一个牢头手里挎着一个竹篮,李从善嗅了一口,闻见这气味是多么的熟悉,他已经许久未曾吃过这么美味的食物了。
牢头到了牢房的门口,他立马从腰间拿出钥匙,开了牢房的大门。
“哟,郑王今日可有口福了,小底按照陛下的吩咐已为你带来了好吃好喝的,请郑王好吃好喝饱餐一顿,也不枉小弟最后侍奉你几日。”牢头说笑着,已经到了李从善的面前,将一篮子的食物全部放到了李从善面前的那张破矮几上,接着又一一取出了里面的碗筷菜肴。
李从庆将头发拨弄开来,露出一张秀气却布满污垢的脸,他慢条斯理地从角落里爬了起来,走到那张破矮几前,用筷子拨弄这盘中的菜肴,“呵呵,这莫不是断头饭吧,看来我李从善终究是要一死,只不过是早死晚死罢了。这菜肴再好,可是我李从善再也没有胃口了。”
“这个小底就不伺候郑王千岁了。”牢头说完,跨出牢门,将牢门锁上了,临走时候摇了摇头,叹道,“老天爷真是不公平,人家一出生就是王爷,俺们怎么是一个小头百姓呢。”
李从善已经开动碗筷,这个时候讨论生生死死的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人活一世,能求一口饱饭足矣,经历过此劫,李从善已经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好饭,好酒,好菜。”李从善扒拉着边吃边喝,忽而又呜咽地哭了起来,他趴在破矮几上伏着面哭着。
这一顿丰盛的饭菜吃了许久,外面已经听不见任何声音了,只听见风雪呜咽之声,李从善淡淡的抽噎哭泣声。
时值半夜,子时时刻,一片寂静,
忽然间趴在桌子上被冻醒的李从善伏起身子,他惊愕地听见外面有轻轻的脚步声,不久之后,几个黑衣汉子出现了牢狱门口。
“你们是谁?”李从庆惊愕地看着眼前几人,他的脖子往后面缩了缩,身子想要直起,却不料碰见了冰冷刺骨的墙面,李从善又好似一阵哆嗦,他觉得两脚无力,寸步不能移动。
“郑王放心,我们不是害你之人,今夜是来救你出去的。”
“果真?”李从善听到这句话,并没有多言,或许这些人就是救他出去的,在他面前只要有任何稻草,他都要使命去拉一把。
黑衣汉子挥起一刀,牢门的大锁被砸开了。
“走。”黑衣汉子直接拉起站在原地的李从善,一把抱起李从善。
“等等,还有我府上的家眷、仆役。”李从善想要放开那个汉子的手,只是被黑衣汉子抓得紧紧得。
“来不及了,郑王先走,其余的,我们的人马会想办法的。”
“你们不去救,我就不出去。”李从善死活赖着不肯走。
黑衣汉子顿感烦躁,他直接一掌拍在李从庆后脖颈处。
李从善被拍晕了,倒是省去了很多麻烦。
“走,千万不要让那些禁军发现了,还有解救他的家人的任务就交给老*胡你们几个了?”
老*胡低声一句,“辰护卫,你就放心啊,这件事情就包在俺老*胡的身上了。”
风雪还在下着,大雪纷纷扬扬从空中飘落。
千金一笑楼的灯火依旧辉煌,在大雪下显得十分神圣,李从善等家人被人从大理寺中救出来之后,接着就通过千金一笑楼的密道被送往了城外的圆寂寺中,那座曾经囚禁李煜的白莲阁,白莲阁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在冰雪中盛开着,暂时容纳李从善等人。
李从善得知自己以及家人被救出来之后,他的心底甚为高兴,只是如今他并不知救他的人马究竟是哪一派的,就这样他们稀里糊涂地住在了此处。
半夜的钟声已经敲响了,在雪夜中显得并不是那么洪亮,赵德昭披着一件厚实的黑色斗篷,与圆寂寺中的方丈正在品茶。
圆寂寺中的方丈也是从未喝过这么保留原汁原味的茶水,得知魏王赵德昭是从吴越国西府带来的,方丈为吴越国西府人,听闻此茶名为龙井茶,方丈便点头道:“此乃家乡的味道啊,只是不知千岁是何种方法保留此茶的香味的?”
赵德昭道:“此茶与平时喝的不一样,乃是炒制而成,若是方丈喜欢,以后小王就派人给寺院多送一些。”
方丈笑道:“秦淮河东侧驻扎着林仁肇的大军,不知千岁接下去将打算怎么做?”
“天下事天下人做,自然会有人来收拾李从庆的,至于林仁肇,自然要用适合他的方法去对付。”赵德昭呷了一口茶水,只觉得有一股前世的味道留在唇齿之间,“也罢,跟方丈实话实话罢。这吴越国不久之后就会派军北上,江东之地即将不太平啰。”
“魏王千岁所谋甚好,贫僧佩服,届时若需要我圆寂寺,我圆寂寺定当再助一臂之力。”
“有劳方丈出力了。”
圆寂寺南方一百里开外,此刻秦淮河的河水也显得十分静谧,此刻在句容西侧的大营内,马诚信此刻阴沉着脸色,坐在行军大营内杀气腾腾的样子,他的身前站着十几个面色被大火熏得发黑、手臂以及身上零星地挂着彩的将领。
听着将领们汇报完军中的伤亡过后,马诚信的一双手因为愤怒而手指蜷缩着,此刻已经勒得通红,他扫视着大营内的诸位将领,发脾气怒道:“一百石的粮草被毁,四十顶帐篷被毁,我方伤亡六百士卒,对方究竟用了甚么,半晌工夫,我句容西后方大营就损失惨重。”
“将军,对方使用的就是这个。”裨将马春晖递上一个黑黝黝的物事,他怕此物有毒,便包裹在丝巾上,恭敬地放在马诚信的桌子上,随即又站回了原地。
马诚信拿起这个物事,直接从丝巾上取了下来,往眼前凑了凑,忽而又闻了闻上面的味道。
马春晖即刻制止道:“将军,此物恐是毒物,将军还是看看就行了。”
“呵呵。”马诚信想要发笑,因为这个物事他曾在江淮、江右等地看到过,不过对于这些生兵来说,此物确实不常见,而朝廷也只是在关键之时才会使用此物,据说那润州之战中,林仁肇水军在风向突变之时就是使用了火油筒(也叫猛火油),只见他佯怒道,“你们这群废物,这不过是火药罢了,有何大惊小怪的。当年唐哀帝时,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烧毁龙沙门,用的跟此物也差不多。而且此物我大唐就有,既然林仁肇都使用此物了,今夜我即刻让陛下从库房内出一批‘发机飞火’,明日用抛石机投掷火药包,让林仁肇尝尝看此物的滋味。”说完,马诚信哈哈一笑。
马春晖想到,道:“将军,既然如此,今夜就遣末将驰骑入奏,请旨取火药。”
马诚信对马春晖以及李翰道:“本将这有此意,马都头与李副将你们二人即刻驰骑入奏。”
说完,二人便出了行军大帐,取了快马即刻往南城门而去。
城内,李从庆还未入睡,这段日子唐国内部的局势让他睡不着觉,他心内甚是担忧,城外就驻有林仁肇反叛的大军,城内也谣言四起,说国主李煜还在世的谣言。
李从庆右手拖着脑袋,偌大的宫殿中只有李从庆与身旁的一个内侍,此刻他抬起头,问身旁的那个内侍道:“李内侍,现在是甚么时辰了?”
“陛下,现在已经到了丑时,陛下还是早些歇息罢。”
李从庆叹了口气道:“唔,最近国事太多,朕睡不安稳,正打算现在就去大理寺,今夜这心内不安,总觉得有事情要发生。”
“陛下,还是明日吧,今夜宫门已闭,禁军把守皇城,陛下又何必担心呢。老奴职责所在,还是劝陛下歇息罢。”
就在此刻,宫门外忽然又人闯宫了。只见是一个身披甲胄的禁军都头,门口的一个小内侍立即入殿禀告。
虽然宫门已闭,可是军务等重要之事,李从庆吩咐了立即见之。
“陛下急事,大理寺监内李从善被人劫走了。”
殿门被打开,风雪吹了进来,李从庆明显感到一阵身体上的寒冷。
“甚么?”李从庆气血翻涌,忽的起身,一个踉跄差点倒在地上,幸亏一旁的李内侍扶住了他,李内侍说着又顺手摸着李从庆的胸口,让他呼吸感到顺畅。
“细细说来,究竟发生了何事?”李从庆伏在桌子上,头抬了起来,两只眼睛盯着,问那个禁军都头道。
这个禁军都头拱着手,他不敢抬头看李从庆,毕竟今夜守卫在大理寺的乃是他们部的禁军,只是人从他眼皮子底下被人劫走,按照李从庆的性格,不会大卸八块那是极好的事情了,他生怕李从庆会怪罪,于是乎道:“启奏陛下,属下等人进去大理寺的时候,见禁军许多将士倒在血泊中,而监狱的牢门大开,我等发现李从善等家眷被人劫走了。”
“究竟是何人在堂堂我大唐禁军眼皮子底下抢走了李从善等人,你等在现场有何发现蛛丝马迹,这些乃何人所为?”李从庆一番质问,只是让他觉得奇怪的是今日他刚好提起郑王李从善,可今日郑王就被人劫走了,这根本就不是巧合,而是有人蓄意而为,只是李从庆并不知道对方究竟是何人,他觉得是林仁肇的同党无疑了,他接着对那个禁军都头道,“你且多派一些人马,一定要找到李从善。”如今只能加派人手在城内搜寻李从善的踪迹了。
“是,请陛下放心,这点末将已经派了人去查,只是这没有李从庆,明日那场战该如何打?”这个禁军都头又问道。
“算了。”李从庆打了个哈欠,他眯着眼睛道,“明日之事明日再说,今日朕困了,你等只要做好分内之事,好好为我大唐效忠即可。”
“是,末将告退。”
那个禁军都头走后不久,殿门口的不远处有出现两个高大的影子,此二人正是马诚信部下的马春晖以及李翰。
李从庆见到又有军中将士前来,他强打起精神,立即追问道:“你们是哪个将领部下的?”
他们见到李从庆过后,立马汇报了当夜的军务,“回陛下,我们句容西侧步军都虞候马诚信部下,今夜林仁肇率领一部分人马来夜袭,敌军用了火药,使得我军损失不少,此番前来皇宫,是想问陛下要库房的火药。”
“火药?”李从庆自然知道这个火药的威力,只是这个火药甚为危险,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爆炸,好几次军器监的工匠都被这个物事给夺去了性命,“不到关键之时,朕也不会轻易动用此物的,不过如今叛贼都如此了,朕这儿又怎么能不用呢?”
马春晖哭丧着脸道:“陛下,那物事实在是太过厉害了,我军今夜伤亡士卒不少,帐篷、粮草等辎重也被毁坏了许多,若是敌军继续用此物进行骚扰,恐怕我军立马会成为筛子。”
“句容西侧不是有三万大军么,怎么这么多的人马对付不了林仁肇的军队?不过这林仁肇也是的,选人数最多的人开刀,不知他心中打的甚么算盘?”李从庆反问道。
“陛下,是末将等人无用,只要陛下派给我们火药,这一切就容易多了。”
“也罢,朕下个旨意,你们去军器监等库房去拿一些罢。”
之后马春晖以及李翰即刻带着李从庆的旨意去了军器监等库房处。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