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85 与书友悼武华夏的一二事(摘录节选)
- 386 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览众山小
- 387 第一百九十九章 你们就是国家
- 388 第二百章 战略转移
- 389 第二百零一章 顽石岂可动吾心(上)
- 390 第二百零二章 顽石岂可动吾心(下)
- 391 第二百零三章 两手准备
- 392 第二百零四章 混入句容
- 393 第二百零五章 再战句容
- 394 第二百零六章 下一步
- 395 第二百零七章 战略布局
- 396 第二百零八章 石臼湖之战
- 397 第二百零九章 合围溧水
- 398 第二百一十章 双方的算计
- 399 第二百一十一章 战栗的唐军
- 400 第二百一十二章 落入虎口
- 401 第二百一十三章 及时雨
- 402 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宁府之最后的决战(一)
- 403 第二百一十五章 江宁府之最后的决战(二)
- 404 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宁府之最后的决战(三)
- 405 第二百一十七章 江宁府之最后的决战(四)
- 406 第二百一十八章 战后处置
- 407 第二百一十九章 朝议
- 408 第二百二十章 分歧
- 409 第二百二十一章 南下的福船
- 410 第二百二十二章 吴越事
- 411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三角帆船
- 412 第二百二十四章 归降
- 413 第一章 校雠与活字印刷
- 414 第二章 是敌是友?
- 415 第三章 无疾而终
- 416 第四章 新改变
- 417 第五章 火枪图样
- 418 第六章 大宋的目标
- 419 第七章 商议北伐
- 420 第八章 心思
- 421 第九章 原来是他
- 422 第十章 暗风
- 423 第十一章 孔明夸诸葛亮
- 424 第十二章 识大体
- 425 第十三章 狠毒与变态
- 426 第十四章 上京喋血夜
- 427 第十五章 替罪羊
- 428 第十六章 凛冬已至
- 429 第十七章丑媳妇见公婆
- 430 第十八章 师出有名
- 431 第十九章 未遂
- 432 第二十章 汹涌澎湃
- 433 第二十一章 静夜思
- 434 第二十二章 北上易州
- 435 第二十三章 金坡关
- 436 第二十四章 备战中
- 437 第二十五章 一把轰轰烈烈的火
- 438 第二十六章 烧光
- 439 第二十七章 西撤飞狐
- 440 第二十八章 丛林作战是一门作战艺术
- 441 第二十九章 好一条飞狐陉
- 442 第三十章 多角
- 443 第三十一章 这是我们的时代
- 444 第三十二章 一张弩
- 445 第三十三章 试验品神机弩
- 446 第三十四章 改变人类的棉花
- 447 第三十五章 张齐贤
- 448 第三十六章 你们有救了(求生日祝福)
- 449 第三十七章 山谷里的惨案
- 450 第三十八章 起飞的孔明灯
- 451 第三十九章 朝着黑石岭进发
- 452 第四十章 黑石岭
- 453 第四十一章 以德服人
- 454 第四十二章 神出鬼没
- 455 第四十三章 绽放的油菜花
- 456 第四十三章 凉茶商人
- 457 第四十五章 乱一乱,闹一闹
- 458 第四十六章 投降
- 459 第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谁发?
- 460 第四十九章 无声无息
- 461 第五十章 喜悦
- 462 第五十一章 宋军之路
- 463 第五十二章 雁门关一战
- 464 第五十三章 驾崩
- 465 第五十四章 动作
- 466 第五十五章 风起
- 467 第五十六章 云涌
- 468 第五十七章 忻州之战
- 469 第五十八章 还他一个塞上江南
- 470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 471 第六十章 晋阳之战(一)
- 472 第六十一章 晋阳之战(二)
- 473 第六十二章 晋阳之战(三)
- 474 第六十三章 汉国的序幕
- 475 第六十四章 下一步征程
- 476 第六十五章 西南前变
- 477 《天宋》上部完结
- 478 2
- 479 第六十七章 大婚
- 480 第六十八 请安
- 481 第六十九章 深谋远虑
- 482 第七十章 听我号令
- 483 第七十一章 前一夜
- 484 第七十二章 放纵吧
- 485 第七十三章难以抉择的任务
- 486 第七十四章 又见计划
- 487 第七十五章 夺城门
- 488 第七十六章 居安思危
- 489 第七十七章 震慑
- 490 第七十八章 杀伐之道
- 491 第七十九章 雪中狐
- 492 第八十章 野马倥偬
- 493 第八十一章 骑兵的战术
- 494 第八十二章 疯了
- 495 第八十三章 猛虎下山
- 496 第八十四章 你无我有
- 497 第四百七十三章 战争机器
- 498 第四百七十四章 春天的起航
- 499 第四百七十五章 新的一切
- 500 第四百七十四章 春天的起航
- 501 第四百七十五章 新的一切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零七章 战略布局
第二百零七章 战略布局
玄武湖的唐军守军已经在此处待了几个月,在上次失败之后,斥候并没有找到林仁肇军队的所在位置,这林仁肇仿佛在一瞬间就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
整个玄武湖附近的能藏人的地方已经全部搜查过了,而圆寂寺因为临近玄武湖也被翻查过了一遍,只是唐军一来,林仁肇的军队便躲在地道内,让唐军怎么也找不到。
玄武湖的唐军将士几番搜寻未果之下,已经将叛军林仁肇的情况通过快马汇报给李从庆,与此同时句容方向而来的战报也传回了城中。
江宁府金陵城内,句容失守的战报如同断了弦的古筝一般,这一断裂,让李从庆的胸口一阵沉闷,句容的失而复得,复得又失,一次又一次,让病情刚刚好了的李从庆再次感觉心头一阵失望。
更加让他难受的是,李从庆也不知为何,自己身上忽然间出现了一一的红斑,甚是瘙痒难耐,有时候用指甲一抓,便是一道血痕,结痂的和刚被抓出血痕的,都混作一团,久而久之,身子后面便是一片血肉模糊,可是瘙痒却始终未能痊愈,有时候见到李延年,瘙痒难耐,他恨不得在李延年的身上发泄一番,只是最近身体有些虚弱,他不得不停止这个念头。
而且此病,据御医而言,也是没有办法,每日只能以温泉水沐浴,方可消除一些瘙痒。
如今,前方战报一传来,句容城破,他的胸口一阵局促不安,随即喉咙一甜,一口嫣红的鲜血已经从嘴角肆无忌惮地喷了出来,弄得桌面、桌角以及整个地面都是。
侍候在一旁的黄门内侍以及褫夺战报的军士一见,立即急匆匆地往外宣翰林医官院的御医而来。
李延年立即将昏厥的李从庆从桌子上挪到龙床上,他紧张地看着面白如纸的李从庆,在旁若无人之时,紧张地握着李从庆冰冷的手。
御医刘得仁在内侍的传召下,急匆匆地背了药箱而来,此刻他伏在龙床前,把着脉。
刘得仁看到李从庆的这副样子,随即将手指按在李从庆的鼻子∧∧∧∧,<div style="margin:p 0 p 0">下面的那个穴位,过了不久之后,沉睡之中的李从庆悠悠然地醒了过来。
李从庆看见了周围的一切,御医刘得仁正在为自己就诊。
“刘御医,陛下这是怎么了?”一旁内侍急问道。
刘得仁道:“陛下这是急火攻心,而最近天气炎热,陛下身体之内也潜藏着一股暑气,如今陛下的这副病情,少动怒比较好,而臣刚刚诊断了陛下的脉络,发现陛下肾元亏损,最近是否……”刘得仁并没有明显地指示,因为皇帝宠幸某人,日日**,从而导致的肾亏。
不过更让刘得仁心惊肉跳的是,李从庆并不只是肾亏那么简单,他发现李从庆的身上似乎得了的难言之隐,而且他并没有任何办法解决。
“多谢刘御医。”李从庆此刻仍旧躺在龙榻上,身旁则侍候着李延年,李延年也不知为何,最近身上忽然间出现了许多红疹子,有时候后半夜因为瘙痒而醒来,后背上也留下了许多指甲印子,害的他每日都得沐浴更衣一番,倒是天天沐浴,却未必能够止住瘙痒。
接着刘得仁便从药箱内拿出针灸,扎在李从庆的几个关键穴位上。
“待臣为陛下开几服药吃吃,陛下的身子才能恢复。”
诊断完毕后,御医刘得仁背着药箱已经离开了昭庆殿。
……
皇宫的道路且又长,御医刘得仁从皇宫中出发之后,便直接回了府邸,之后他换了一身平常装束,又从府邸的后门而出,坐了驴车往秦淮河的方向而去。
金陵城内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清音阁,此处二层楼台布置,听潮厅则更为重要。
自从委托赵德昭后,商家村商家的族人便在这里做活。
清音阁一如往常一般热闹,听曲的文人骚客、官宦子弟便一直都往此处赶去。
因为是膏腴之地,又是风流场所,刘得仁虽然身为一介御医,可是有时候也喜欢往这里赶去。
驴车已经到了清音阁的门口,刘得仁吩咐下人现将车子停靠一旁,随即他便大摇大摆地往里面走去。
今日听潮厅内,只有赵德昭几人,倒是其余厅堂内,才会聚集其余听曲的文人骚客、官宦子弟。
刘得仁挎着步子,嘴里哼着曲,只身到了听潮厅门口。
不久之后,刘得仁便躬身跪倒在赵德昭的面前,一一汇报宫中李从庆的身体状况。
“这厮本王听闻喜欢男宠,没想到都到了这个地步,哼。不过,这厮病了倒好,也好省去我杀人的麻烦,你且让他自作自受、自取灭亡好了。”赵德昭明白,那种病症的后果,此刻他暗自庆幸,或许这就是传中的不治之症,应该类似性病一类罢,日后李从庆、李延年二人也会因为这种病而死。
刘得仁在听潮厅内站了一会儿,此刻他拱手道:“殿下,臣先告退了,不然让人起疑。”
赵德昭在刘得仁转身推门而出的一刻,立马道:“刘得仁你先下去罢,记住李从庆的那些药还得吃,你可千万不要让他死了。”
“得仁记住了。”他已经跨出听潮厅,恭敬地关上门走远了。
此刻赵德昭却有些想笑,当初自己一手安排促成李从庆与李延年的好事,如今却成为他们两个日后命丧于此的源头,不过赵德昭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李从庆的一条命可以抵得上许多人的命,再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值得同情。
紧接着,辰源、欧阳云天以及杨濛、黑衣探花、万松、杨澈、杨光等人陆续到了听潮厅内,今日乃是长春堂的机密大事,林仁肇等人自然被排除在外。
长春堂在江宁府的根基深厚,一切事情交付自己人自然要放心百倍。
如今西线,曹彬、潘美部已经将战线步步推进,已经离金陵五十里以外了,用不了多久,曹彬、潘美便能兵临城下,直戳李从庆的胸膛要地,在采石,宋军将士付出性命搭建的浮桥,此刻南接采石,北通和州,如同一条水上生命线一般,江北岸的宋军马步军也源源不断地从北岸补给过来,水军也护卫着这一条生命线。
通过采石浮桥,大宋军队的粮秣军械等物,使得曹彬、潘美的后援便是充足强劲,也让战争的天平越发朝着宋军倾斜。
只是如今,越是战事临近,赵德昭的一颗心也越是担心,对于战局而言,战场上是瞬息万变的。赵德昭便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来备战。
另外,他也得知在江宁府北侧的江面上,宋国水军战棹使、已经率领宋师精锐水军横亘在江水之上,从地图上看,就如同居高临下一般,俯瞰整个江南地带,此处东去就是京口了,南下便是江宁府金陵城,而在江南岸边,宋军已经清晰地看见了唐国的水军游曳在江水之中,他们从那一河口而出,围成一个半圆形的防御地带,按照地图所示,在那防御带后面就是秦淮河阵线以及玄武湖唐军水军驻扎地了。
宋军水军池州至岳州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王明、八作使郝守溶已经率领宋军水师,在江宁府北侧江面上,形成一道外围的铜墙铁壁,这一道防线也让京口以西、江面以南的唐国神卫水军倍感压力。
池州至岳州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王明、八作使郝守溶此刻正相继拿着手上的千里镜,一窥江水南侧的神卫水军。
八作使郝守溶见了远处渡口以及河口的唐国神卫水军过后,他对王明道:“王部署,你看神卫水军盘亘龟缩不出,一直将战线压缩在玄武湖、秦淮河等地,不知在打甚么注意?”
池州至岳州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王明听了郝守溶的话,方才据他观测到的,他却觉得唐国的神卫水军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因为在几日前,宋军东线水军已经陆续攻占了整个京口,其余从京城开封而来的水军后备力量也通过漕渠进入江面,眼下登陆润州,打算与句容的丁德裕、钱俶军队汇合。
王明徐徐道:“如今我大宋水师,便要在这河口渡口等地,将神卫水军防守得死死的,不让对方有空子钻出我宋军的江面布防线。”
郝守溶反问道:“那围困需要等到何时,万一对方先对我军下手,我们该如何做?”
“我军这北面一路,陛下已经派了大军,先后在滁州、**、迎銮镇、扬州、润州以及上海港口附近布置了一道防线,其目的也是为了怕唐国神卫水军流窜。”
郝守溶道:“陛下这一手的确是下的高明,如今有了这布防,就算唐军从我军这儿撕开一道口子,对方也成为瓮中鱼鳖,迟早还是落到我大宋军队手上。”
“此言为时过早,如今便是守株待兔,直等到上游的我军发动攻击之后,我二路便可从上游、下游等地来个合围,料想这秦淮河就是他们葬身之地。”王明凝望着南方,眼神撇过神卫水军驻地,思绪已经飘至了更远的南方腹地,“只是如今,不知他们是否已经到达了句容?”
郝守溶也明白王明的担忧,此刻他也期盼着上游句容城的动作。
过了午后,天气有些炎热起来,幸而此刻一道南风已经吹起,江面上的水花已经在四处飞溅着,让炎热暂时退去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王明立即下令将所有船只上的船帆扬起,大风吹得白色的帆鼓得高高的,顺着南风,宋军大战船,呈一字排开宋军的所有船只已经撤回江北南岸。
郝守溶心急敏捷,立即明白了王明的意思,他心中暗暗思忖道:“若是逼得紧了,也不知唐军会作出何等与敌人同归于尽之事。”
宋军此刻已经到达了迎銮镇,暂时在此地收归兵力,沿着江岸驻扎着。
整个玄武湖附近的能藏人的地方已经全部搜查过了,而圆寂寺因为临近玄武湖也被翻查过了一遍,只是唐军一来,林仁肇的军队便躲在地道内,让唐军怎么也找不到。
玄武湖的唐军将士几番搜寻未果之下,已经将叛军林仁肇的情况通过快马汇报给李从庆,与此同时句容方向而来的战报也传回了城中。
江宁府金陵城内,句容失守的战报如同断了弦的古筝一般,这一断裂,让李从庆的胸口一阵沉闷,句容的失而复得,复得又失,一次又一次,让病情刚刚好了的李从庆再次感觉心头一阵失望。
更加让他难受的是,李从庆也不知为何,自己身上忽然间出现了一一的红斑,甚是瘙痒难耐,有时候用指甲一抓,便是一道血痕,结痂的和刚被抓出血痕的,都混作一团,久而久之,身子后面便是一片血肉模糊,可是瘙痒却始终未能痊愈,有时候见到李延年,瘙痒难耐,他恨不得在李延年的身上发泄一番,只是最近身体有些虚弱,他不得不停止这个念头。
而且此病,据御医而言,也是没有办法,每日只能以温泉水沐浴,方可消除一些瘙痒。
如今,前方战报一传来,句容城破,他的胸口一阵局促不安,随即喉咙一甜,一口嫣红的鲜血已经从嘴角肆无忌惮地喷了出来,弄得桌面、桌角以及整个地面都是。
侍候在一旁的黄门内侍以及褫夺战报的军士一见,立即急匆匆地往外宣翰林医官院的御医而来。
李延年立即将昏厥的李从庆从桌子上挪到龙床上,他紧张地看着面白如纸的李从庆,在旁若无人之时,紧张地握着李从庆冰冷的手。
御医刘得仁在内侍的传召下,急匆匆地背了药箱而来,此刻他伏在龙床前,把着脉。
刘得仁看到李从庆的这副样子,随即将手指按在李从庆的鼻子∧∧∧∧,<div style="margin:p 0 p 0">下面的那个穴位,过了不久之后,沉睡之中的李从庆悠悠然地醒了过来。
李从庆看见了周围的一切,御医刘得仁正在为自己就诊。
“刘御医,陛下这是怎么了?”一旁内侍急问道。
刘得仁道:“陛下这是急火攻心,而最近天气炎热,陛下身体之内也潜藏着一股暑气,如今陛下的这副病情,少动怒比较好,而臣刚刚诊断了陛下的脉络,发现陛下肾元亏损,最近是否……”刘得仁并没有明显地指示,因为皇帝宠幸某人,日日**,从而导致的肾亏。
不过更让刘得仁心惊肉跳的是,李从庆并不只是肾亏那么简单,他发现李从庆的身上似乎得了的难言之隐,而且他并没有任何办法解决。
“多谢刘御医。”李从庆此刻仍旧躺在龙榻上,身旁则侍候着李延年,李延年也不知为何,最近身上忽然间出现了许多红疹子,有时候后半夜因为瘙痒而醒来,后背上也留下了许多指甲印子,害的他每日都得沐浴更衣一番,倒是天天沐浴,却未必能够止住瘙痒。
接着刘得仁便从药箱内拿出针灸,扎在李从庆的几个关键穴位上。
“待臣为陛下开几服药吃吃,陛下的身子才能恢复。”
诊断完毕后,御医刘得仁背着药箱已经离开了昭庆殿。
……
皇宫的道路且又长,御医刘得仁从皇宫中出发之后,便直接回了府邸,之后他换了一身平常装束,又从府邸的后门而出,坐了驴车往秦淮河的方向而去。
金陵城内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清音阁,此处二层楼台布置,听潮厅则更为重要。
自从委托赵德昭后,商家村商家的族人便在这里做活。
清音阁一如往常一般热闹,听曲的文人骚客、官宦子弟便一直都往此处赶去。
因为是膏腴之地,又是风流场所,刘得仁虽然身为一介御医,可是有时候也喜欢往这里赶去。
驴车已经到了清音阁的门口,刘得仁吩咐下人现将车子停靠一旁,随即他便大摇大摆地往里面走去。
今日听潮厅内,只有赵德昭几人,倒是其余厅堂内,才会聚集其余听曲的文人骚客、官宦子弟。
刘得仁挎着步子,嘴里哼着曲,只身到了听潮厅门口。
不久之后,刘得仁便躬身跪倒在赵德昭的面前,一一汇报宫中李从庆的身体状况。
“这厮本王听闻喜欢男宠,没想到都到了这个地步,哼。不过,这厮病了倒好,也好省去我杀人的麻烦,你且让他自作自受、自取灭亡好了。”赵德昭明白,那种病症的后果,此刻他暗自庆幸,或许这就是传中的不治之症,应该类似性病一类罢,日后李从庆、李延年二人也会因为这种病而死。
刘得仁在听潮厅内站了一会儿,此刻他拱手道:“殿下,臣先告退了,不然让人起疑。”
赵德昭在刘得仁转身推门而出的一刻,立马道:“刘得仁你先下去罢,记住李从庆的那些药还得吃,你可千万不要让他死了。”
“得仁记住了。”他已经跨出听潮厅,恭敬地关上门走远了。
此刻赵德昭却有些想笑,当初自己一手安排促成李从庆与李延年的好事,如今却成为他们两个日后命丧于此的源头,不过赵德昭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李从庆的一条命可以抵得上许多人的命,再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值得同情。
紧接着,辰源、欧阳云天以及杨濛、黑衣探花、万松、杨澈、杨光等人陆续到了听潮厅内,今日乃是长春堂的机密大事,林仁肇等人自然被排除在外。
长春堂在江宁府的根基深厚,一切事情交付自己人自然要放心百倍。
如今西线,曹彬、潘美部已经将战线步步推进,已经离金陵五十里以外了,用不了多久,曹彬、潘美便能兵临城下,直戳李从庆的胸膛要地,在采石,宋军将士付出性命搭建的浮桥,此刻南接采石,北通和州,如同一条水上生命线一般,江北岸的宋军马步军也源源不断地从北岸补给过来,水军也护卫着这一条生命线。
通过采石浮桥,大宋军队的粮秣军械等物,使得曹彬、潘美的后援便是充足强劲,也让战争的天平越发朝着宋军倾斜。
只是如今,越是战事临近,赵德昭的一颗心也越是担心,对于战局而言,战场上是瞬息万变的。赵德昭便要做好充足的准备来备战。
另外,他也得知在江宁府北侧的江面上,宋国水军战棹使、已经率领宋师精锐水军横亘在江水之上,从地图上看,就如同居高临下一般,俯瞰整个江南地带,此处东去就是京口了,南下便是江宁府金陵城,而在江南岸边,宋军已经清晰地看见了唐国的水军游曳在江水之中,他们从那一河口而出,围成一个半圆形的防御地带,按照地图所示,在那防御带后面就是秦淮河阵线以及玄武湖唐军水军驻扎地了。
宋军水军池州至岳州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王明、八作使郝守溶已经率领宋军水师,在江宁府北侧江面上,形成一道外围的铜墙铁壁,这一道防线也让京口以西、江面以南的唐国神卫水军倍感压力。
池州至岳州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王明、八作使郝守溶此刻正相继拿着手上的千里镜,一窥江水南侧的神卫水军。
八作使郝守溶见了远处渡口以及河口的唐国神卫水军过后,他对王明道:“王部署,你看神卫水军盘亘龟缩不出,一直将战线压缩在玄武湖、秦淮河等地,不知在打甚么注意?”
池州至岳州江路巡检战棹都部署王明听了郝守溶的话,方才据他观测到的,他却觉得唐国的神卫水军如今已经是强弩之末,因为在几日前,宋军东线水军已经陆续攻占了整个京口,其余从京城开封而来的水军后备力量也通过漕渠进入江面,眼下登陆润州,打算与句容的丁德裕、钱俶军队汇合。
王明徐徐道:“如今我大宋水师,便要在这河口渡口等地,将神卫水军防守得死死的,不让对方有空子钻出我宋军的江面布防线。”
郝守溶反问道:“那围困需要等到何时,万一对方先对我军下手,我们该如何做?”
“我军这北面一路,陛下已经派了大军,先后在滁州、**、迎銮镇、扬州、润州以及上海港口附近布置了一道防线,其目的也是为了怕唐国神卫水军流窜。”
郝守溶道:“陛下这一手的确是下的高明,如今有了这布防,就算唐军从我军这儿撕开一道口子,对方也成为瓮中鱼鳖,迟早还是落到我大宋军队手上。”
“此言为时过早,如今便是守株待兔,直等到上游的我军发动攻击之后,我二路便可从上游、下游等地来个合围,料想这秦淮河就是他们葬身之地。”王明凝望着南方,眼神撇过神卫水军驻地,思绪已经飘至了更远的南方腹地,“只是如今,不知他们是否已经到达了句容?”
郝守溶也明白王明的担忧,此刻他也期盼着上游句容城的动作。
过了午后,天气有些炎热起来,幸而此刻一道南风已经吹起,江面上的水花已经在四处飞溅着,让炎热暂时退去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王明立即下令将所有船只上的船帆扬起,大风吹得白色的帆鼓得高高的,顺着南风,宋军大战船,呈一字排开宋军的所有船只已经撤回江北南岸。
郝守溶心急敏捷,立即明白了王明的意思,他心中暗暗思忖道:“若是逼得紧了,也不知唐军会作出何等与敌人同归于尽之事。”
宋军此刻已经到达了迎銮镇,暂时在此地收归兵力,沿着江岸驻扎着。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