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99 第二百一十一章 战栗的唐军
- 400 第二百一十二章 落入虎口
- 401 第二百一十三章 及时雨
- 402 第二百一十四章 江宁府之最后的决战(一)
- 403 第二百一十五章 江宁府之最后的决战(二)
- 404 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宁府之最后的决战(三)
- 405 第二百一十七章 江宁府之最后的决战(四)
- 406 第二百一十八章 战后处置
- 407 第二百一十九章 朝议
- 408 第二百二十章 分歧
- 409 第二百二十一章 南下的福船
- 410 第二百二十二章 吴越事
- 411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三角帆船
- 412 第二百二十四章 归降
- 413 第一章 校雠与活字印刷
- 414 第二章 是敌是友?
- 415 第三章 无疾而终
- 416 第四章 新改变
- 417 第五章 火枪图样
- 418 第六章 大宋的目标
- 419 第七章 商议北伐
- 420 第八章 心思
- 421 第九章 原来是他
- 422 第十章 暗风
- 423 第十一章 孔明夸诸葛亮
- 424 第十二章 识大体
- 425 第十三章 狠毒与变态
- 426 第十四章 上京喋血夜
- 427 第十五章 替罪羊
- 428 第十六章 凛冬已至
- 429 第十七章丑媳妇见公婆
- 430 第十八章 师出有名
- 431 第十九章 未遂
- 432 第二十章 汹涌澎湃
- 433 第二十一章 静夜思
- 434 第二十二章 北上易州
- 435 第二十三章 金坡关
- 436 第二十四章 备战中
- 437 第二十五章 一把轰轰烈烈的火
- 438 第二十六章 烧光
- 439 第二十七章 西撤飞狐
- 440 第二十八章 丛林作战是一门作战艺术
- 441 第二十九章 好一条飞狐陉
- 442 第三十章 多角
- 443 第三十一章 这是我们的时代
- 444 第三十二章 一张弩
- 445 第三十三章 试验品神机弩
- 446 第三十四章 改变人类的棉花
- 447 第三十五章 张齐贤
- 448 第三十六章 你们有救了(求生日祝福)
- 449 第三十七章 山谷里的惨案
- 450 第三十八章 起飞的孔明灯
- 451 第三十九章 朝着黑石岭进发
- 452 第四十章 黑石岭
- 453 第四十一章 以德服人
- 454 第四十二章 神出鬼没
- 455 第四十三章 绽放的油菜花
- 456 第四十三章 凉茶商人
- 457 第四十五章 乱一乱,闹一闹
- 458 第四十六章 投降
- 459 第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谁发?
- 460 第四十九章 无声无息
- 461 第五十章 喜悦
- 462 第五十一章 宋军之路
- 463 第五十二章 雁门关一战
- 464 第五十三章 驾崩
- 465 第五十四章 动作
- 466 第五十五章 风起
- 467 第五十六章 云涌
- 468 第五十七章 忻州之战
- 469 第五十八章 还他一个塞上江南
- 470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 471 第六十章 晋阳之战(一)
- 472 第六十一章 晋阳之战(二)
- 473 第六十二章 晋阳之战(三)
- 474 第六十三章 汉国的序幕
- 475 第六十四章 下一步征程
- 476 第六十五章 西南前变
- 477 《天宋》上部完结
- 478 2
- 479 第六十七章 大婚
- 480 第六十八 请安
- 481 第六十九章 深谋远虑
- 482 第七十章 听我号令
- 483 第七十一章 前一夜
- 484 第七十二章 放纵吧
- 485 第七十三章难以抉择的任务
- 486 第七十四章 又见计划
- 487 第七十五章 夺城门
- 488 第七十六章 居安思危
- 489 第七十七章 震慑
- 490 第七十八章 杀伐之道
- 491 第七十九章 雪中狐
- 492 第八十章 野马倥偬
- 493 第八十一章 骑兵的战术
- 494 第八十二章 疯了
- 495 第八十三章 猛虎下山
- 496 第八十四章 你无我有
- 497 第四百七十三章 战争机器
- 498 第四百七十四章 春天的起航
- 499 第四百七十五章 新的一切
- 500 第四百七十四章 春天的起航
- 501 第四百七十五章 新的一切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百二十一章 南下的福船
第二百二十一章 南下的福船
如今江南一片太平,大宋的南进之路似乎顺利了不少,长春殿商议后,当晚赵匡胤就在开封皇宫内集英殿内设宴款待了李煜家眷。
李煜家眷战战兢兢地赴会了,李煜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当他是一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赵匡胤宴请他们的用意……果然,丝毫没有提前要放李煜家眷会江南的打算,除此之外,赵匡胤又在宴会上指示赵普等人明里暗里指李煜的出路,一片好言相劝,让李煜颓然之下已经认清楚了如今天下的局势。
大唐完了,李煜强颜欢笑,一杯一杯地往自己的肚子里灌起了酒浆玉液,窅娘也低头看着自己的男人,如怨如诉。
一番糖衣炮弹、大宋恩威并施之下,李煜终于对大宋称臣,亲自上表一封,去帝号,择良辰吉日,慰天地祖宗,将整个大唐天下并入大宋疆域。
一顿宴席,让江南最强实力的唐国名存实亡,等待的也只是李煜的献土归顺。
……
江宁府,叛逆李从庆已经被宋军押送去了开封,随同的还有李延年,李从庆的命运也等待赵匡胤的裁决。
抱怨利益分不到多少的吴越王钱俶带领了吴越国的军队暂时先回了西府,这个时候他率领麾下的吴越军差不多已经到了常州。
曹彬、潘美、李汉琼他们未等到赵匡胤的诏书,便一直都待在江宁府,而赵德昭出使唐国的使臣便要开始返程了,原本赵德昭打算让周嘉敏一起回开封,可是周嘉敏娇羞之下等下聘礼再,赵德昭明白她的意思,女子从夫要的就是一个名分,赵德昭高兴地头。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赵德昭去圆寂寺的时候,问起那儿的方丈之时,方丈就把高僧延寿跟他的关系给赵德昭听,赵德昭高兴之下,打算让方丈充当南下的客,安抚住钱俶的不满足的心,随即在赵德昭的安排下,方丈坐上了一条去吴越国的商船。
六月底,访唐使臣已经到了扬州,这一日的天气有丝酷热,没有微风吹来,船上白色风帆虽然张开,可是靠着前进的◎◎◎◎,<div style="margin:p 0 p 0">乃是人力的划桨而去,这艘船是车船与客船结合起来的船只,只适合在内河航运,无风逆流的时候,靠着三十二个车轮用人力踩踏而行,如今无风,只能以人力踩踏为驱动了。
过了扬州,沿着漕渠,他们继续北上着,此时此刻,前方一条官船上面插着宋国旗帜,看这样子似乎就是开封南下的官船,也叫座船。两船相见,便停下了踩踏车轮,两艘大船船只正一一地靠上了。
船上的官员见到对面船首上站着的那个少年正是魏王赵德昭,官员立即让船上的船工将挂板架在两船的船舷上,然后步行过赵德昭使臣的船只上。
此官员乃是鸿胪寺的官员,他看见赵德昭便一抖袖子,拱手道:“臣见过魏王千岁,千岁是回京城么?”
“确实,江南之行已经圆满完成,此去开封正是回京戍职。”赵德昭随即问他,“李寺丞是要去江宁么?”
“正是。”鸿胪寺丞随即吩咐一个仆从拿过一个盒子,随即递给赵德昭,“臣这里有有一份诏书是陛下让臣呈送给千岁的,陛下已经下诏让千岁这次是访问吴越国了。”
赵德昭拿过盒子,随即拿出圣旨看了起来,看完后他立即装上盒子并封好,“劳烦李寺丞了。”
过后,赵德昭又问起了开封最近发生的一切,那个鸿胪寺官员便将李煜献土归顺一事告诉给赵德昭,赵德昭一听,顿时喜上眉梢,心里头也踏实不少,整个人才嘘了一口气,暗暗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看来一切都没有白费。”
嘴上道:“如此,将来我大宋必定一统天下。”
那个鸿胪寺官员当即回了自己船上。
“陛下让我们去访问吴越国,吩咐下去,到了扬州后,我们不走水路,而走海陆,先去上海港口看看上海的船只建造如何了?”赵德昭随即将圣旨的意思告诉给了董仲彦他们,只是这次又是自己出使,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看样子,自己目前差不多成为一个外交大臣了,这样也好,若是出使吴越,他好抽空去富阳一趟,他还有好多事情要做。
指挥船只前行之人便引吭道:“来人,掉头,南下。”
出了内河,已经到达了长江口,远处河道、海岸上的大船只都多了起来,如同蚂蚁一般密集,那船只大不一,外观也不同,都是船工、工匠们智慧凝结的结晶,也多亏了大宋朝廷在各地港口设置船坞,大力发展内河、海运,如今造船技术也有了极大的改进,民间与官府都在制造船只。
官营作坊打造战船、漕船等,民营作坊打造商船、游船。
自攻打唐国,大宋便逐渐控制了整条河道,船只畅通无阻,一些物资都可通过黄金水道运送而来,日后也必将为大宋海上丝绸之路奠定基础。
赵德昭他们出使所用的客船看上去虽然有些高大,可是并不是所有船只中最高大的,此刻一旁的贵子则指指地看着远处的那些船只,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刻不停地问着赵德昭与商浩斌这个怪人。
赵德昭指着那儿道:“远处就是上海港了,我们到达上海港口后,就要换艘海船。”
到了上海港口,宋国使臣下了一路乘坐的客船,许多官员并没有见过高地巍峨的海船,如此巨大的船舰,如同一个巨无霸,统治着海面,不过没有坐过海运船只的官员也在担心半路之上会晕船。
“殿下,那艘船是?”顺着贵子指的方向,赵德昭拿过千里镜,开始往远处看了起来,一旁的商浩斌也是惊呆了脖子,虽然他见惯了后世的远洋大船只,可是在古代,这样的船只算的上是最大的了,它就如同楼层一般高,而且还是海船。
赵德昭神色严肃道:“哦,那是福船。”
福船是一种尖底海船,以行驶于南洋和远海著称,它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在贵子眼中看起来就像一只巨大的甲壳虫一样。
船上都有大两个锚,行船中也有探水设备。
此刻,宋国使臣已经登上了福船,赵德昭查看了一下福船,这艘福船,统计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
赵德昭迫不及待地登上了最高处的那一层,他东看西看,检验着船上的一切,他发现这一层上面,火炮已经装置了整个一层。
他走到船的船舱上,居高临下,臆测着弓箭火炮向下发的情景,然后又拿出千里镜,对着对面港口的一艘战船做假想敌,按照他的推演,此船在战争中便能压制对方的船只。
一旁的商浩斌也看了起来,如同一个武器专家一样,审视着,嘴里里面又冒出许多怪异的词汇,让贵子他们越发听不懂。
“?”
商浩斌走到福船的前头甲板上,仰头而去,只见在烈日下,福船首部高昂,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他猜想若在乘风下此福船便可以犁沉敌船。
赵德昭站在层上,他拍着两侧的护板道:“果然是巨无霸,此船多用船力取胜。这样的船只就应该在深海中航行,纵横海洋。而且此番出使也正好给吴越国的君臣看看,我们大宋是如何的强盛。”
商浩斌头道:“此船正好,据我估计吃水应该有个四米的样子,海上作战便能无往不利,我大宋也可称霸整个东方。”
其余众人已经看呆,都在船上东看看、西摸摸,然后臆测着将来海上发生的大作战,又站在赵德昭与商浩斌的身旁,听赵德昭与商浩斌二人在谈论福船以及战争。
福船如此巨大,而魏王他们谈论的甚是高远,让大宋的文臣们有些悍然,他们随着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图看去,整颗心已经被惊动了。
这幅地图真是庞大,那上面描述的则是无边无际的水面,也有许多的国家,大宋在上面的只是一角,这地图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了官员的眼中,可绕是每一次看,他们的心中都有一股莫名的冲动,真希望这天下都是大宋的。
福船已经出发,到了海面上。巨大的风浪一个劲儿地吹来,发白的海面上,浪花也开始四处飞溅,一下子从海水上面跳脱到了甲板上,海上颠簸,没坐过海船的人已经扶着桅杆等物,或者直接躺在甲板上望着晴空。
贵子扶着桅杆,手里拿着一条毛巾,一直在擦着嘴角吐出的秽.物,“殿下,这船会不会?”
赵德昭站在船上,并没有一丝不适,“放心,此船到了大海的深处,自然也能抗击风浪。”海上的船只要抗风浪,是以尖底呈v字形,便于破浪前进;身扁宽,体高大,吃水深,受到横向狂风袭击仍很稳定;船体有密封隔舱,加强了安全性。
前进破浪的船只,此刻正受风浪的袭击,正因为它的底板和舷侧板分别采用两重或三重大板结构,且船上多樯多帆,便于使用多面风。
……
七月上旬赵德昭他们已经到了吴越国的西府。
此刻,钱塘江水上面,浪花继续朝着河道里面涌来,船只上的浪花已经四处飞散,赵德昭刚好在欣赏着满江水的风景的时候,一大朵浪花已经飞溅起来,将赵德昭的衣衫弄都有湿湿的,赵德昭立即去了船舱,换了一身干净的素色长衫。
不远处,西府港口上岸边停靠着许多船只,沿海入港口的船只此刻已经进入了河道,这里的船只也是非常的多,密密麻麻挨近着,望不到边际。
贵子指着远处道:“殿下,我们到了,码头上已经有官员出来迎接了。”
李煜家眷战战兢兢地赴会了,李煜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当他是一个聪明人,自然知道赵匡胤宴请他们的用意……果然,丝毫没有提前要放李煜家眷会江南的打算,除此之外,赵匡胤又在宴会上指示赵普等人明里暗里指李煜的出路,一片好言相劝,让李煜颓然之下已经认清楚了如今天下的局势。
大唐完了,李煜强颜欢笑,一杯一杯地往自己的肚子里灌起了酒浆玉液,窅娘也低头看着自己的男人,如怨如诉。
一番糖衣炮弹、大宋恩威并施之下,李煜终于对大宋称臣,亲自上表一封,去帝号,择良辰吉日,慰天地祖宗,将整个大唐天下并入大宋疆域。
一顿宴席,让江南最强实力的唐国名存实亡,等待的也只是李煜的献土归顺。
……
江宁府,叛逆李从庆已经被宋军押送去了开封,随同的还有李延年,李从庆的命运也等待赵匡胤的裁决。
抱怨利益分不到多少的吴越王钱俶带领了吴越国的军队暂时先回了西府,这个时候他率领麾下的吴越军差不多已经到了常州。
曹彬、潘美、李汉琼他们未等到赵匡胤的诏书,便一直都待在江宁府,而赵德昭出使唐国的使臣便要开始返程了,原本赵德昭打算让周嘉敏一起回开封,可是周嘉敏娇羞之下等下聘礼再,赵德昭明白她的意思,女子从夫要的就是一个名分,赵德昭高兴地头。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赵德昭去圆寂寺的时候,问起那儿的方丈之时,方丈就把高僧延寿跟他的关系给赵德昭听,赵德昭高兴之下,打算让方丈充当南下的客,安抚住钱俶的不满足的心,随即在赵德昭的安排下,方丈坐上了一条去吴越国的商船。
六月底,访唐使臣已经到了扬州,这一日的天气有丝酷热,没有微风吹来,船上白色风帆虽然张开,可是靠着前进的◎◎◎◎,<div style="margin:p 0 p 0">乃是人力的划桨而去,这艘船是车船与客船结合起来的船只,只适合在内河航运,无风逆流的时候,靠着三十二个车轮用人力踩踏而行,如今无风,只能以人力踩踏为驱动了。
过了扬州,沿着漕渠,他们继续北上着,此时此刻,前方一条官船上面插着宋国旗帜,看这样子似乎就是开封南下的官船,也叫座船。两船相见,便停下了踩踏车轮,两艘大船船只正一一地靠上了。
船上的官员见到对面船首上站着的那个少年正是魏王赵德昭,官员立即让船上的船工将挂板架在两船的船舷上,然后步行过赵德昭使臣的船只上。
此官员乃是鸿胪寺的官员,他看见赵德昭便一抖袖子,拱手道:“臣见过魏王千岁,千岁是回京城么?”
“确实,江南之行已经圆满完成,此去开封正是回京戍职。”赵德昭随即问他,“李寺丞是要去江宁么?”
“正是。”鸿胪寺丞随即吩咐一个仆从拿过一个盒子,随即递给赵德昭,“臣这里有有一份诏书是陛下让臣呈送给千岁的,陛下已经下诏让千岁这次是访问吴越国了。”
赵德昭拿过盒子,随即拿出圣旨看了起来,看完后他立即装上盒子并封好,“劳烦李寺丞了。”
过后,赵德昭又问起了开封最近发生的一切,那个鸿胪寺官员便将李煜献土归顺一事告诉给赵德昭,赵德昭一听,顿时喜上眉梢,心里头也踏实不少,整个人才嘘了一口气,暗暗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看来一切都没有白费。”
嘴上道:“如此,将来我大宋必定一统天下。”
那个鸿胪寺官员当即回了自己船上。
“陛下让我们去访问吴越国,吩咐下去,到了扬州后,我们不走水路,而走海陆,先去上海港口看看上海的船只建造如何了?”赵德昭随即将圣旨的意思告诉给了董仲彦他们,只是这次又是自己出使,他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看样子,自己目前差不多成为一个外交大臣了,这样也好,若是出使吴越,他好抽空去富阳一趟,他还有好多事情要做。
指挥船只前行之人便引吭道:“来人,掉头,南下。”
出了内河,已经到达了长江口,远处河道、海岸上的大船只都多了起来,如同蚂蚁一般密集,那船只大不一,外观也不同,都是船工、工匠们智慧凝结的结晶,也多亏了大宋朝廷在各地港口设置船坞,大力发展内河、海运,如今造船技术也有了极大的改进,民间与官府都在制造船只。
官营作坊打造战船、漕船等,民营作坊打造商船、游船。
自攻打唐国,大宋便逐渐控制了整条河道,船只畅通无阻,一些物资都可通过黄金水道运送而来,日后也必将为大宋海上丝绸之路奠定基础。
赵德昭他们出使所用的客船看上去虽然有些高大,可是并不是所有船只中最高大的,此刻一旁的贵子则指指地看着远处的那些船只,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刻不停地问着赵德昭与商浩斌这个怪人。
赵德昭指着那儿道:“远处就是上海港了,我们到达上海港口后,就要换艘海船。”
到了上海港口,宋国使臣下了一路乘坐的客船,许多官员并没有见过高地巍峨的海船,如此巨大的船舰,如同一个巨无霸,统治着海面,不过没有坐过海运船只的官员也在担心半路之上会晕船。
“殿下,那艘船是?”顺着贵子指的方向,赵德昭拿过千里镜,开始往远处看了起来,一旁的商浩斌也是惊呆了脖子,虽然他见惯了后世的远洋大船只,可是在古代,这样的船只算的上是最大的了,它就如同楼层一般高,而且还是海船。
赵德昭神色严肃道:“哦,那是福船。”
福船是一种尖底海船,以行驶于南洋和远海著称,它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在贵子眼中看起来就像一只巨大的甲壳虫一样。
船上都有大两个锚,行船中也有探水设备。
此刻,宋国使臣已经登上了福船,赵德昭查看了一下福船,这艘福船,统计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
赵德昭迫不及待地登上了最高处的那一层,他东看西看,检验着船上的一切,他发现这一层上面,火炮已经装置了整个一层。
他走到船的船舱上,居高临下,臆测着弓箭火炮向下发的情景,然后又拿出千里镜,对着对面港口的一艘战船做假想敌,按照他的推演,此船在战争中便能压制对方的船只。
一旁的商浩斌也看了起来,如同一个武器专家一样,审视着,嘴里里面又冒出许多怪异的词汇,让贵子他们越发听不懂。
“?”
商浩斌走到福船的前头甲板上,仰头而去,只见在烈日下,福船首部高昂,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他猜想若在乘风下此福船便可以犁沉敌船。
赵德昭站在层上,他拍着两侧的护板道:“果然是巨无霸,此船多用船力取胜。这样的船只就应该在深海中航行,纵横海洋。而且此番出使也正好给吴越国的君臣看看,我们大宋是如何的强盛。”
商浩斌头道:“此船正好,据我估计吃水应该有个四米的样子,海上作战便能无往不利,我大宋也可称霸整个东方。”
其余众人已经看呆,都在船上东看看、西摸摸,然后臆测着将来海上发生的大作战,又站在赵德昭与商浩斌的身旁,听赵德昭与商浩斌二人在谈论福船以及战争。
福船如此巨大,而魏王他们谈论的甚是高远,让大宋的文臣们有些悍然,他们随着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图看去,整颗心已经被惊动了。
这幅地图真是庞大,那上面描述的则是无边无际的水面,也有许多的国家,大宋在上面的只是一角,这地图已经不止一次地出现在了官员的眼中,可绕是每一次看,他们的心中都有一股莫名的冲动,真希望这天下都是大宋的。
福船已经出发,到了海面上。巨大的风浪一个劲儿地吹来,发白的海面上,浪花也开始四处飞溅,一下子从海水上面跳脱到了甲板上,海上颠簸,没坐过海船的人已经扶着桅杆等物,或者直接躺在甲板上望着晴空。
贵子扶着桅杆,手里拿着一条毛巾,一直在擦着嘴角吐出的秽.物,“殿下,这船会不会?”
赵德昭站在船上,并没有一丝不适,“放心,此船到了大海的深处,自然也能抗击风浪。”海上的船只要抗风浪,是以尖底呈v字形,便于破浪前进;身扁宽,体高大,吃水深,受到横向狂风袭击仍很稳定;船体有密封隔舱,加强了安全性。
前进破浪的船只,此刻正受风浪的袭击,正因为它的底板和舷侧板分别采用两重或三重大板结构,且船上多樯多帆,便于使用多面风。
……
七月上旬赵德昭他们已经到了吴越国的西府。
此刻,钱塘江水上面,浪花继续朝着河道里面涌来,船只上的浪花已经四处飞散,赵德昭刚好在欣赏着满江水的风景的时候,一大朵浪花已经飞溅起来,将赵德昭的衣衫弄都有湿湿的,赵德昭立即去了船舱,换了一身干净的素色长衫。
不远处,西府港口上岸边停靠着许多船只,沿海入港口的船只此刻已经进入了河道,这里的船只也是非常的多,密密麻麻挨近着,望不到边际。
贵子指着远处道:“殿下,我们到了,码头上已经有官员出来迎接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