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23 第十一章 孔明夸诸葛亮
- 424 第十二章 识大体
- 425 第十三章 狠毒与变态
- 426 第十四章 上京喋血夜
- 427 第十五章 替罪羊
- 428 第十六章 凛冬已至
- 429 第十七章丑媳妇见公婆
- 430 第十八章 师出有名
- 431 第十九章 未遂
- 432 第二十章 汹涌澎湃
- 433 第二十一章 静夜思
- 434 第二十二章 北上易州
- 435 第二十三章 金坡关
- 436 第二十四章 备战中
- 437 第二十五章 一把轰轰烈烈的火
- 438 第二十六章 烧光
- 439 第二十七章 西撤飞狐
- 440 第二十八章 丛林作战是一门作战艺术
- 441 第二十九章 好一条飞狐陉
- 442 第三十章 多角
- 443 第三十一章 这是我们的时代
- 444 第三十二章 一张弩
- 445 第三十三章 试验品神机弩
- 446 第三十四章 改变人类的棉花
- 447 第三十五章 张齐贤
- 448 第三十六章 你们有救了(求生日祝福)
- 449 第三十七章 山谷里的惨案
- 450 第三十八章 起飞的孔明灯
- 451 第三十九章 朝着黑石岭进发
- 452 第四十章 黑石岭
- 453 第四十一章 以德服人
- 454 第四十二章 神出鬼没
- 455 第四十三章 绽放的油菜花
- 456 第四十三章 凉茶商人
- 457 第四十五章 乱一乱,闹一闹
- 458 第四十六章 投降
- 459 第四十七章 箭在弦上,谁发?
- 460 第四十九章 无声无息
- 461 第五十章 喜悦
- 462 第五十一章 宋军之路
- 463 第五十二章 雁门关一战
- 464 第五十三章 驾崩
- 465 第五十四章 动作
- 466 第五十五章 风起
- 467 第五十六章 云涌
- 468 第五十七章 忻州之战
- 469 第五十八章 还他一个塞上江南
- 470 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 471 第六十章 晋阳之战(一)
- 472 第六十一章 晋阳之战(二)
- 473 第六十二章 晋阳之战(三)
- 474 第六十三章 汉国的序幕
- 475 第六十四章 下一步征程
- 476 第六十五章 西南前变
- 477 《天宋》上部完结
- 478 2
- 479 第六十七章 大婚
- 480 第六十八 请安
- 481 第六十九章 深谋远虑
- 482 第七十章 听我号令
- 483 第七十一章 前一夜
- 484 第七十二章 放纵吧
- 485 第七十三章难以抉择的任务
- 486 第七十四章 又见计划
- 487 第七十五章 夺城门
- 488 第七十六章 居安思危
- 489 第七十七章 震慑
- 490 第七十八章 杀伐之道
- 491 第七十九章 雪中狐
- 492 第八十章 野马倥偬
- 493 第八十一章 骑兵的战术
- 494 第八十二章 疯了
- 495 第八十三章 猛虎下山
- 496 第八十四章 你无我有
- 497 第四百七十三章 战争机器
- 498 第四百七十四章 春天的起航
- 499 第四百七十五章 新的一切
- 500 第四百七十四章 春天的起航
- 501 第四百七十五章 新的一切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一章 静夜思
第二十一章 静夜思
那人身着一身明光宝甲,面目有些白净,下巴上蓄着短短的胡子,整个人显得有些高大挺拔。⊥頂點小說,萧思温一见此人,立即喜上眉梢道:“韩隐,你来了!”
“韩隐见过萧留守,诸位。”说话的这个将士,他炯炯有神的眼睛在军帐内瞄来瞄去,他的行为显得有些放浪不羁,不过他对萧思温显得有些恭敬,对于其他人他倒是一副冷冷的表情。
此人正是耶律斜轸,字韩隐,契丹族,于越耶律曷鲁之孙,萧思温对此人极其重视,他是个心思细腻之人,他知道此人有治理国家的才干,在外表上虽然有些放浪,但是其人的气量与才干却是不可限量,他原本打算向辽皇耶律璟推荐此人,可是如今辽帝如此,岂不是大才小用。
随即耶律斜轸脱下头顶的头盔,露出髡发,他立即拱手道:“韩隐方才易州城内出来,听说了宋国派军北上之事,不知留守可知?”
“斥候已经将消息告诉我们了。”女里冷冷道。
萧思温鄙视了女里一眼,他道:“我等方才在军帐内商议撤兵北还之事,不知韩隐认为我军是否应该北还?”
耶律斜轸一听,神色显得有些拘谨,他在军中待了也有个好些年,军队中之事他也知道一些,是以他快速地思考了一下,随即拱手道:“诸位,且听我一言,眼下我军虽然南下打草谷,所获甚多,但也消耗过多,阵地不稳固,此地极为空旷,不适合防守,我认为我军要北归,在幽州休养一阵才好,至于宋军他们暂时也不会立即出现在易州,等到我军在幽州休整完全的时候再出击,那个时候才是最好的时候。”
军帐内其余人听了也是点点头。
萧思温一副赞许的眼神看着面前的耶律斜轸,他道:“韩隐说的对,在这个时候我军先回幽州休养生息才是明智之举。”
女里则是瘪嘴道:“若是如此,岂非是我等怕了他们宋人不成,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打了我大辽将士们的脸面了么?萧留守怎么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呢?你们说呢?是不是呢?”
“这是事实,如今情况即是如此,又何必逞强呢?”
“一时的退让岂是软弱,如今南下已是违抗了皇命,若将我辽军葬身此处,皇帝恐会降罪我等,如今这个关头就得如履薄冰。”
“此话不妥……”
“萧思温,你不是打过败仗么?败军之将怎可言勇呢?”
“你,你这是对老夫的污蔑!”萧思温的胸口感觉像是堵上了,随即他立即反击,哂笑道,“女里,你能,你能打胜战么?”
“我?”女里被堵噎着,说不出话来,他并没有任何战绩。
萧思温瞪大双眼看着女里,他回道:“哼,这次南下也是老夫一力促成,这何时北上也是老夫说了算的。”
“你……”女里刚要说话,他转过头注视着对方,却见其他人并没有在听他说话,女里的一副脸色立即变得有些惨白,他感觉周围没有人支持自己的观点,仿佛所有人都跟萧思温同穿一条裤子似的。
“好啊,你们!既然你们都觉得他对,那我也无话可说。”
此刻,萧思温嘴角勾起了一抹微笑。
女里在众目睽睽之下觉得丢了脸面,他毅然地起身,然后走出了军帐。
坐在位置上的萧阿不底朝着离去的女里瞪了一瞪,随即呸了一口道:“切,不过是一条狗罢了,还当自己是人。”
这个时候军帐内诸将听了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女里在军帐外听见了这句话,他并没有转过头来,而是手指头暗暗地掐进了肉中,肉中也渗出了一丝丝的血水滴在地上,随即他不服气地走远了。
女里出来后,正打算回自己的营帐内休养,忽然间迎头撞上了来此地的高勋。
高勋一身圆领长袍,外面罩上了一件水貂皮的外套,他在耶律贤的府邸上见过女里。
女里抬起头看了高勋一眼,恭敬抬手道:“见过高枢相,高枢相怎么有空来这里了?”
高勋道:“我有要事要见萧留守。”
“萧思温?”女里冷冷道,“他们都在军帐中,高枢相还是尽快去罢。”
“多谢。”
高勋已经走远了,女里却板着一副脸色,今日之事让他甚为愤怒,他也想找个机会报复萧思温。
他觉得自己有些孤立无援,在朝中他也不知道要依靠谁。
“我该去找谁呢?”女里怔了怔,一边思考,一边往这营帐内走去。
女里忽然间想到朝廷中一人,此人现在就在上京,只是女里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仪仗他。
而在营帐内,萧思温,耶律斜轸以及其余诸将刚要撤离营帐内,忽然间却见高勋而来,几人一见高勋,立刻拱手:“见过枢相公。”
萧思温问高勋道:“不知道高枢相今日为何事来?”
高勋满脸无奈,最近他一直都在处理上京城的事情,上京城内发生的事情也让他有些匪夷所思,死了这么多的契丹贵族以及世勋子弟,高勋也有些担心自己的命运,如今耶律璟忽闻幽都府萧思温忽然间南下打草谷,对于此事耶律璟十分重视,是以耶律璟他特派了高勋南下,此刻高勋苦皱着脸色,哭诉着:“陛下已经知道你们擅自离开幽都府来宋国了,这不,陛下震怒之下亲自派我出上京,至于其他的,待会儿我要与萧留守亲自谈谈。”
萧思温环顾四周,随即道:“你们都下去罢!”
耶律斜轸以及其余诸将业已全部都退出了军帐。
整个大营帐内,空荡荡的,只剩下了萧思温与高勋二人。
萧思温隐约知道耶律璟心中的意思,他这是对自己不放心,是以这次派了高勋南下,只是他还是故作惊讶,问道:“哦,高枢相,陛下怎么说?”
高勋摇头道:“陛下一向来好胜心切,就让我等出来监军,让你们南下进攻宋国。”
“进攻宋国?”萧思温满脸写着疑惑的表情,随即他压低声音,反问道,“他真这么说?”
高勋不容置喙道:“确实是。”
萧思温有些愤怒,但是对方毕竟是大辽的皇帝,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硬皇帝,若是违背了耶律璟,他萧思温轻则丢官,重则掉命,他猛然间吸了一口气,良久后他还是对高勋道:“可是如今却要我军与宋军硬碰硬,这是伤根基之事,为何不先回幽州,等出暖花开在说?”
“我也是这么跟陛下说的,可是陛下不听,你是知道他的性子的?”高勋抬起头,军帐上面被风吹得抖了起来,他继续道,“你也知道最近北方之事搅得陛下有些手足无措,陛下就像疯了一样,他在朝廷与地方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萧思温感觉有些好笑,“他一向如此,将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若不是他,我大辽会是现在这样一副烂摊子么?”
高勋压低了声音,他道:“这句话可只有在私下里说说!若是传到他的耳中,你的官运、性命可就……”
萧思温的手指头敲着桌面,“连牢骚都不能发,高枢相啊,我怎么觉得你现在的胆子小了不少啊!”
“胆子?能当饭吃?”高勋道。
萧思温显然有些激动,他手机敲击桌面的力度也增加了不少,“哼,这上京城发生的事情不就证明就是他做的么?人在做,天在看,若天道违背了,老天还会庇佑他么?”
“这不是你思虑之事。”
“那又如何?”
高勋无可奈何地看了萧思温一眼,他觉得萧思温的怒气有些过头了,如今不是伤和气之时,此刻他忽然提高了声音,吼道:“好了,现在不讨论这种事情了,我们还是谈论一下布兵一事!”
萧思温双手叠加在自己的胸前,身子往后边靠了靠,然后道:“布兵,那也好,既然耶律璟做了决定,那我就遵从到底。”
高勋长吁了一口气道:“我担心的就是这一点,不过现在看你也应承了,这样也好。”
“……”
……
高勋与萧思温在军帐内商议了许久。
到了一月下旬的样子,在这个时候,东京开封府,万家灯火在黑夜中显得甚是明亮,一缕春风从城墙上吹过,宋军的旗帜也在风中飘逸。
赵德昭今夜在韩德让的宅院内,名曰雪庐。
雪庐的一旁,墙角的一点绿色已经在黑夜中绽放着,屋内点点的烛光下,赵德昭与韩德让二人坐着。
自从赵匡胤带领禁军北征,赵德昭成为东京留守之后,韩德让等人也在暗中成为赵德昭的潜邸谋臣,在开封的政务以及一些军务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谏议。
对于宋军攻打伪汉,韩德让对此倒是非常赞成。
按照估计,现在宋军已经快要到达河东、河北之地了。
此刻的天气也渐渐地从寒冬冷漠中变得温暖起来,北方的冰雪也开始渐渐融化了。
而在提到辽国的时候,韩德让却异常兴奋,“如今辽军南下打草谷,若是攻打我大宋,这城镇他们攻得下来,攻得下就攻,攻不下就绕道继续南下。他们从来不怕被人断粮道似的。众所周知,辽国出兵规模大得吓人。据说这次他们南下并没有后面运粮草。”
赵德昭道:“我大宋这次最多只打辽国三个月。”
韩德让道:“是以,我们要断辽军的粮道。在辽国的作战中,后方运粮补给和打草谷一样,应该只是辅助手段,他们的武器用不着补给,每人的身上随身只带四张弓,四百枝箭就足够了。”
“原来如此,多亏韩兄提醒。”
韩德让道:“这次山南、山北十六州倒是暂时不去追回,日后我大宋自当与辽国契丹人之间有此一战。”
“韩兄说的极是,待伪汉归并,出兵山南、山北十六州的日子也到了。”下一刻,赵德昭却有些担忧,他道,“只是……河东之地,自古险峻,易守难攻。我虽在开封,可我的心却在河东、河北。”
“殿下或许是过分担忧了,若在半年前,这情况估计很难,可是现在却容易多了。”
赵德昭听韩德让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他反问道:“为何?韩兄有何高见?”
“殿下,韩某高见倒是没有,唯有拙见,心中只有一腔热血要报效给朝廷,殿下可知这伪汉朝中的局势?”
“这我倒是知道一些,不知韩兄指的是?”
“夺嫡与党争。”
“党争,这个韩兄却是指的是?”
“郭无为与其他伪汉朝臣,如今郭无为炙手可热,这朝廷之中但是有些许不满郭无为之人,他们虽然表面上依附郭无为,可是实际上却是魑魅魍魉,各自为营罢了。”
“河东不知道现在如何,可能正看着我大宋与辽国之间的斗争,对于他们而言,在夹缝中生存,一点点强大起来才是主次。”
ps.感谢神冷舞、爱笑的宋营的打赏!请到纵横网支持皓月,顺便订阅一下《天宋武功》。
“韩隐见过萧留守,诸位。”说话的这个将士,他炯炯有神的眼睛在军帐内瞄来瞄去,他的行为显得有些放浪不羁,不过他对萧思温显得有些恭敬,对于其他人他倒是一副冷冷的表情。
此人正是耶律斜轸,字韩隐,契丹族,于越耶律曷鲁之孙,萧思温对此人极其重视,他是个心思细腻之人,他知道此人有治理国家的才干,在外表上虽然有些放浪,但是其人的气量与才干却是不可限量,他原本打算向辽皇耶律璟推荐此人,可是如今辽帝如此,岂不是大才小用。
随即耶律斜轸脱下头顶的头盔,露出髡发,他立即拱手道:“韩隐方才易州城内出来,听说了宋国派军北上之事,不知留守可知?”
“斥候已经将消息告诉我们了。”女里冷冷道。
萧思温鄙视了女里一眼,他道:“我等方才在军帐内商议撤兵北还之事,不知韩隐认为我军是否应该北还?”
耶律斜轸一听,神色显得有些拘谨,他在军中待了也有个好些年,军队中之事他也知道一些,是以他快速地思考了一下,随即拱手道:“诸位,且听我一言,眼下我军虽然南下打草谷,所获甚多,但也消耗过多,阵地不稳固,此地极为空旷,不适合防守,我认为我军要北归,在幽州休养一阵才好,至于宋军他们暂时也不会立即出现在易州,等到我军在幽州休整完全的时候再出击,那个时候才是最好的时候。”
军帐内其余人听了也是点点头。
萧思温一副赞许的眼神看着面前的耶律斜轸,他道:“韩隐说的对,在这个时候我军先回幽州休养生息才是明智之举。”
女里则是瘪嘴道:“若是如此,岂非是我等怕了他们宋人不成,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打了我大辽将士们的脸面了么?萧留守怎么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呢?你们说呢?是不是呢?”
“这是事实,如今情况即是如此,又何必逞强呢?”
“一时的退让岂是软弱,如今南下已是违抗了皇命,若将我辽军葬身此处,皇帝恐会降罪我等,如今这个关头就得如履薄冰。”
“此话不妥……”
“萧思温,你不是打过败仗么?败军之将怎可言勇呢?”
“你,你这是对老夫的污蔑!”萧思温的胸口感觉像是堵上了,随即他立即反击,哂笑道,“女里,你能,你能打胜战么?”
“我?”女里被堵噎着,说不出话来,他并没有任何战绩。
萧思温瞪大双眼看着女里,他回道:“哼,这次南下也是老夫一力促成,这何时北上也是老夫说了算的。”
“你……”女里刚要说话,他转过头注视着对方,却见其他人并没有在听他说话,女里的一副脸色立即变得有些惨白,他感觉周围没有人支持自己的观点,仿佛所有人都跟萧思温同穿一条裤子似的。
“好啊,你们!既然你们都觉得他对,那我也无话可说。”
此刻,萧思温嘴角勾起了一抹微笑。
女里在众目睽睽之下觉得丢了脸面,他毅然地起身,然后走出了军帐。
坐在位置上的萧阿不底朝着离去的女里瞪了一瞪,随即呸了一口道:“切,不过是一条狗罢了,还当自己是人。”
这个时候军帐内诸将听了都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女里在军帐外听见了这句话,他并没有转过头来,而是手指头暗暗地掐进了肉中,肉中也渗出了一丝丝的血水滴在地上,随即他不服气地走远了。
女里出来后,正打算回自己的营帐内休养,忽然间迎头撞上了来此地的高勋。
高勋一身圆领长袍,外面罩上了一件水貂皮的外套,他在耶律贤的府邸上见过女里。
女里抬起头看了高勋一眼,恭敬抬手道:“见过高枢相,高枢相怎么有空来这里了?”
高勋道:“我有要事要见萧留守。”
“萧思温?”女里冷冷道,“他们都在军帐中,高枢相还是尽快去罢。”
“多谢。”
高勋已经走远了,女里却板着一副脸色,今日之事让他甚为愤怒,他也想找个机会报复萧思温。
他觉得自己有些孤立无援,在朝中他也不知道要依靠谁。
“我该去找谁呢?”女里怔了怔,一边思考,一边往这营帐内走去。
女里忽然间想到朝廷中一人,此人现在就在上京,只是女里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仪仗他。
而在营帐内,萧思温,耶律斜轸以及其余诸将刚要撤离营帐内,忽然间却见高勋而来,几人一见高勋,立刻拱手:“见过枢相公。”
萧思温问高勋道:“不知道高枢相今日为何事来?”
高勋满脸无奈,最近他一直都在处理上京城的事情,上京城内发生的事情也让他有些匪夷所思,死了这么多的契丹贵族以及世勋子弟,高勋也有些担心自己的命运,如今耶律璟忽闻幽都府萧思温忽然间南下打草谷,对于此事耶律璟十分重视,是以耶律璟他特派了高勋南下,此刻高勋苦皱着脸色,哭诉着:“陛下已经知道你们擅自离开幽都府来宋国了,这不,陛下震怒之下亲自派我出上京,至于其他的,待会儿我要与萧留守亲自谈谈。”
萧思温环顾四周,随即道:“你们都下去罢!”
耶律斜轸以及其余诸将业已全部都退出了军帐。
整个大营帐内,空荡荡的,只剩下了萧思温与高勋二人。
萧思温隐约知道耶律璟心中的意思,他这是对自己不放心,是以这次派了高勋南下,只是他还是故作惊讶,问道:“哦,高枢相,陛下怎么说?”
高勋摇头道:“陛下一向来好胜心切,就让我等出来监军,让你们南下进攻宋国。”
“进攻宋国?”萧思温满脸写着疑惑的表情,随即他压低声音,反问道,“他真这么说?”
高勋不容置喙道:“确实是。”
萧思温有些愤怒,但是对方毕竟是大辽的皇帝,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硬皇帝,若是违背了耶律璟,他萧思温轻则丢官,重则掉命,他猛然间吸了一口气,良久后他还是对高勋道:“可是如今却要我军与宋军硬碰硬,这是伤根基之事,为何不先回幽州,等出暖花开在说?”
“我也是这么跟陛下说的,可是陛下不听,你是知道他的性子的?”高勋抬起头,军帐上面被风吹得抖了起来,他继续道,“你也知道最近北方之事搅得陛下有些手足无措,陛下就像疯了一样,他在朝廷与地方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萧思温感觉有些好笑,“他一向如此,将国家治理得一塌糊涂,若不是他,我大辽会是现在这样一副烂摊子么?”
高勋压低了声音,他道:“这句话可只有在私下里说说!若是传到他的耳中,你的官运、性命可就……”
萧思温的手指头敲着桌面,“连牢骚都不能发,高枢相啊,我怎么觉得你现在的胆子小了不少啊!”
“胆子?能当饭吃?”高勋道。
萧思温显然有些激动,他手机敲击桌面的力度也增加了不少,“哼,这上京城发生的事情不就证明就是他做的么?人在做,天在看,若天道违背了,老天还会庇佑他么?”
“这不是你思虑之事。”
“那又如何?”
高勋无可奈何地看了萧思温一眼,他觉得萧思温的怒气有些过头了,如今不是伤和气之时,此刻他忽然提高了声音,吼道:“好了,现在不讨论这种事情了,我们还是谈论一下布兵一事!”
萧思温双手叠加在自己的胸前,身子往后边靠了靠,然后道:“布兵,那也好,既然耶律璟做了决定,那我就遵从到底。”
高勋长吁了一口气道:“我担心的就是这一点,不过现在看你也应承了,这样也好。”
“……”
……
高勋与萧思温在军帐内商议了许久。
到了一月下旬的样子,在这个时候,东京开封府,万家灯火在黑夜中显得甚是明亮,一缕春风从城墙上吹过,宋军的旗帜也在风中飘逸。
赵德昭今夜在韩德让的宅院内,名曰雪庐。
雪庐的一旁,墙角的一点绿色已经在黑夜中绽放着,屋内点点的烛光下,赵德昭与韩德让二人坐着。
自从赵匡胤带领禁军北征,赵德昭成为东京留守之后,韩德让等人也在暗中成为赵德昭的潜邸谋臣,在开封的政务以及一些军务中也提出了自己的谏议。
对于宋军攻打伪汉,韩德让对此倒是非常赞成。
按照估计,现在宋军已经快要到达河东、河北之地了。
此刻的天气也渐渐地从寒冬冷漠中变得温暖起来,北方的冰雪也开始渐渐融化了。
而在提到辽国的时候,韩德让却异常兴奋,“如今辽军南下打草谷,若是攻打我大宋,这城镇他们攻得下来,攻得下就攻,攻不下就绕道继续南下。他们从来不怕被人断粮道似的。众所周知,辽国出兵规模大得吓人。据说这次他们南下并没有后面运粮草。”
赵德昭道:“我大宋这次最多只打辽国三个月。”
韩德让道:“是以,我们要断辽军的粮道。在辽国的作战中,后方运粮补给和打草谷一样,应该只是辅助手段,他们的武器用不着补给,每人的身上随身只带四张弓,四百枝箭就足够了。”
“原来如此,多亏韩兄提醒。”
韩德让道:“这次山南、山北十六州倒是暂时不去追回,日后我大宋自当与辽国契丹人之间有此一战。”
“韩兄说的极是,待伪汉归并,出兵山南、山北十六州的日子也到了。”下一刻,赵德昭却有些担忧,他道,“只是……河东之地,自古险峻,易守难攻。我虽在开封,可我的心却在河东、河北。”
“殿下或许是过分担忧了,若在半年前,这情况估计很难,可是现在却容易多了。”
赵德昭听韩德让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他反问道:“为何?韩兄有何高见?”
“殿下,韩某高见倒是没有,唯有拙见,心中只有一腔热血要报效给朝廷,殿下可知这伪汉朝中的局势?”
“这我倒是知道一些,不知韩兄指的是?”
“夺嫡与党争。”
“党争,这个韩兄却是指的是?”
“郭无为与其他伪汉朝臣,如今郭无为炙手可热,这朝廷之中但是有些许不满郭无为之人,他们虽然表面上依附郭无为,可是实际上却是魑魅魍魉,各自为营罢了。”
“河东不知道现在如何,可能正看着我大宋与辽国之间的斗争,对于他们而言,在夹缝中生存,一点点强大起来才是主次。”
ps.感谢神冷舞、爱笑的宋营的打赏!请到纵横网支持皓月,顺便订阅一下《天宋武功》。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