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60 260.第260章 急转直下
- 261 261.第261章 紧急动员
- 262 262.第262章 危机来临
- 263 263.第263章 兵围扬州
- 264 264.第264章 大败叛军
- 265 265.第265章 抢夺证据
- 266 266.第266章 风向悄变
- 267 267.第267章 夜求高戬
- 268 268.第268章 搬到新家
- 269 269.第269章 加入兴唐
- 270 270.第270章 加官进爵
- 271 271.第271章 高戬来访
- 272 272.第272章 暗箭袭来
- 273 273.第273章 金牌下落
- 274 274.第274章 狼狈为奸
- 275 275.第275章 公主人情
- 276 276.第276章 兵不厌诈
- 277 277.第277章 故计重施
- 278 278.第278章 黄雀在后
- 279 279.第279章 二次会晤
- 280 280.第280章 相王遇刺
- 281 281.第281章 同一立场
- 282 282.第282章 寻找线索
- 283 283.第283章 七叶珍珠
- 284 284.第284章 另有隐情
- 285 285.第285章 强行搜寺
- 286 286.第286章 梁王之请
- 287 287.第287章 侍卫落网
- 288 288.第288章 锤为线索
- 289 289.第289章 使锤之人
- 290 290.第290章 霹雳出击
- 291 291.第291章 连夜抓捕
- 292 292.第292章 心烦意乱
- 293 293.第293章 交换条件
- 294 294.第294章 令人生疑
- 295 295.第295章 故技失手
- 296 296.第296章 证据突破
- 297 297.第297章 争锋相对
- 298 298.第298章 一招失手
- 299 299.第299章 落井下石
- 300 300.第300章 群情激愤
- 301 301.第301章 舆论施压
- 302 302.第302章 最后一击
- 303 303.第303章 活捉酷吏
- 304 304.第304章 来贼授首
- 305 305.第305章 秘密交易
- 306 306.第306章 势不两立
- 307 307.第307章 再入狄府
- 308 308.第308章 卑鄙小人
- 309 309.第309章 婚姻到头
- 310 310.第310章 身世之谜
- 311 311.第311章 重返扬州
- 312 312.第312章 分兵南下
- 313 313.第313章 再见师父
- 314 314.第314章 揭开谜底
- 315 315.第315章 护卫狄相
- 316 316.第316章 再借一刀
- 317 317.第317章 曲阜惊魂
- 318 318.第318章 按兵不动
- 319 319.第319章 要挟逼迫
- 320 320.第320章 卢龙残兵
- 321 321.第321章 榆关初战
- 322 322.第322章 契丹求和
- 323 323.第323章 执迷不悟
- 324 324.第324章 尾随进兵
- 325 325.第325章 黄雀在后
- 326 326.第326章 断其后路
- 327 327.第327章 武氏争功
- 328 328.第328章 各让一步
- 329 329.第329章 皇帝私赏
- 330 330.第330章 百雀山庄
- 331 331.第331章 出乎意料
- 332 332.第332章 另有深意
- 333 333.第333章 深夜召见
- 334 334.第334章 麻烦降临
- 335 335.第335章 公主厚礼
- 336 336.第336章 宿仇合作
- 337 337.第337章 女皇新宠
- 338 338.第338章 背后一刀
- 339 339.第339章 并州之争
- 340 340.第340章 又下战书
- 341 341.第341章 不速之客
- 342 342.第342章 轻语隐秘
- 343 343.第343章 李泉求亲
- 344 344.第344章 胡酋猝亡
- 345 345.第345章 攻心之谈
- 346 346.第346章 再见故人
- 347 347.第347章 契丹再反
- 348 348.第348章 局势急变
- 349 349.第349章 临危出征
- 350 350.第350章 幽燕激战
- 351 351.第351章 千里驰援
- 352 352.第352章 两军对峙
- 353 353.第353章 草原之狼
- 354 354.第354章 发现机会
- 355 355.第355章 奚王人质
- 356 356.第356章 别无选择
- 357 357.第357章 欲战无路
- 358 358.第358章 滦水兵败
- 359 359.第359章 凯旋归来
- 360 360.第360章 语重心长
- 361 361.第361章 大婚前夕
- 362 362.第362章 大礼之日
- 363 363.第363章 官任新职
- 364 364.第364章 皇宫告别
- 365 365.第365章 临行前夕
- 366 366.第366章 长安势力
- 367 367.第367章 官邸风波
- 368 368.第368章 下马之威
- 369 369.第369章 强势夺权
- 370 370.第370章 全家团圆
- 371 371.第371章 狄燕心思
- 372 372.第372章 兄妹反目
- 373 373.第373章 事情闹大
- 374 374.第374章 轻语进门
- 375 375.第375章 紧急回京
- 376 376.第376章 排忧解难
- 377 377.第377章 武氏奇兵
- 378 378.第378章 酒楼会晤
- 379 379.第379章 山庄凶案
- 380 380.第380章 连环施压
- 381 381.第381章 正面交锋(上)
- 382 382.第382章 正面交锋(中)
- 383 383.第383章 正面交锋(下)
- 384 384.第384章 失子之痛
- 385 385.第385章 西域来客
- 386 386.第386章 城门冲突
- 387 387.第387章 杀机潜生
- 388 388.第388章 名相病逝
- 389 389.第389章 矛盾激化
- 390 390.第390章 局势逆转
- 391 391.第391章 震惊消息
- 392 392.第392章 三郎入局
- 393 393.第393章 局势渐乱
- 394 394.第394章 渑池刺案
- 395 395.第395章 谜案疑云
- 396 396.第396章 第七相国
- 397 397.第397章 兴师问罪
- 398 398.第398章 两免金牌
- 399 399.第399章 两次刺杀
- 400 400.第400章 平衡打破
- 401 401.第401章 公主野心
- 402 402.第402章 胡僧秘密
- 403 403.第403章 按兵不动
- 404 404.第404章 忠孝难全
- 405 405.第405章 武氏内讧
- 406 406.第406章 今夜有雨
- 407 407.第407章 三思之死
- 408 408.第408章 神龙政变
- 409 409.第409章 新的旅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70.第270章 加官进爵
270.第270章 加官进爵
房间里,李显又一次仔细地看了一遍兴唐会盟誓书,他已完全能肯定这是真本,而不是李臻伪制,他是一个极为谨慎之人,事关大唐社稷安全,他每一个细节都不会放过。
李显走到香炉前,打开香炉盖,直接将盟誓书和几封信都扔了进去,又放下了盖子,站在旁边的李重润大吃一惊,急道:“父亲!”
李显没有理睬他,直到盟誓书在炉子里熊熊燃烧,并烧成了灰烬,他才转身回到位子坐下。
“你是觉得我不该烧掉它?”李显瞥了一眼儿子,淡淡问道。
“孩儿只觉得这份盟誓书很重要,就这样烧掉,有点太.。太可惜了。”李重润嗫嚅着低声道。
“你是想说烧掉它太可惜了。”
李显冷笑一声,“这是你母亲的想法,她若得到这份盟誓书,我可以想象她会拿它做什么?”
李重润低下头,他也知道母亲会做什么事,一定会拿它去威胁其他皇族,用它来控制其他皇族,这时李重润终于明白父亲烧掉它的良苦用心了,只有烧掉它,才能确保皇族和兴唐会安全。
“父亲,孩儿知道错了。”
李显笑着点点头,他为儿子能理解自己而感到欣慰,他轻轻叹口气道:“这一次真是太惊险,一旦李元嘉向武懿宗妥协,他很可能会出卖我们,把盟誓书和所有的信件都交给武懿宗,甚至他被娄师德击败,这些东西也同样会被缴获,非常惊险、侥幸。”
李显一连用了两个‘惊险’,这说明他心中着实担忧之极,李重润很理解父亲的心情,他小声道:“父亲,这次多亏了李臻!”
“是啊!”
李显感慨道:“这次多亏了他,这份恩情我们得记住,他确实很有能力和魄力,竟然凭一己之力扭转了局面,抢在武懿宗和娄师德之前拿到盟誓书和信件,他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我们,我能感受到他对大唐的忠诚。”
“听说李元嘉起兵和来俊臣派出的御史遇难有关,我听李臻的意思,似乎武三思也参与其中了。”
“这些人都很隐秘,不会主动暴露自己,尤其武三思,扬州太守林清不就是他的人吗?他可以利用的力量很多,甚至包括那些一心想复国的高句丽人,也是得到他的庇护,在扬州事件有他的身影,我一点不奇怪,如果没有才是奇怪之事。”
李重润默默点了点头,“父亲,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李显轻松地笑了起来“下一步我们什么都不做,韬光养晦,安安静静地等待。”
...
次日一早,李臻来到了太初宫,今天他要面见女皇武则天,向她交差了。
在贞观殿前等了片刻,一名表情冷漠的老宦官匆匆从台阶上走下来,傲慢地看了一眼李臻道:“李统领,圣上召你进见!”
李臻稍微整理一下衣冠,跟随宦官向殿内御书房走去,走进殿内,宦官见左右无人,忽然低声对李臻道:“高府君让我转告李统领,不要刻意在圣上面前隐瞒什么。”
李臻心中一惊,连忙欠身道:“多谢公公!”
老宦官又恢复了他冷漠的表情,快步向御书房走来,门口几名侍卫又仔细搜了李臻的身,老宦官这才尖声禀报道:“陛下,内卫副统领李臻带到!”
“宣他进来!”房间传来武则天低沉的声音。
李臻又整理一下衣冠,走进了御书房内,尽管他没有抬头,但他能感觉到上官婉儿的存在,他走到行礼线前单膝跪下,高高抱拳道:“李臻参见吾皇陛下!”
“李统领辛苦了。”
武则天微微一笑,“赐座!”
“多谢陛下!”
一名宫女拿来一只薄薄的软蒲团,放在一旁,李臻在蒲团上坐下,他目光微挑,看见了上官婉儿,就站在武则天的身后,但她面无表情,就俨如一尊雕塑,木然地望着门口,就仿佛李臻和她没有半点关系。
武则天似乎心情还不错,她拾过桌上的报告,看了看,淡淡笑问道:“你在报告中说,李元嘉死在乱军之中,似乎语焉不详,能告诉朕他具体是怎么死的吗?”
在这个问题在李臻的报告中描述得非常含糊,他不想承认是自己射杀,以免武则天起疑心,以为他是杀人灭口。
不过想到刚才宦官对自己的提醒,李臻低声道:“回禀陛下,李元嘉其实是被卑职射杀,卑职只有五百人,而对方尚有两千人,李元嘉已经发现卑职兵少,在拼命召集士兵列队,卑职情急之下便张弓射杀了他。”
武则天笑着点点头,“朕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你在搜查他府邸之时,似乎漏了什么地方。”
武则天扬一扬清单,“朕觉得你的清单上似乎少了几样东西?”
李臻心中猛地一跳,真正考验他的一刻到来了,这时,连上官婉儿也开始注视他,眼中明显有紧张之色。
李臻半晌没有说话,武则天冷冷逼视他,“怎么,只隔了这么短的一段时间,你还需要回忆吗?”
“回禀陛下!”
李臻很艰难地说道:“还有一副李元嘉的黄金盔甲,卑职赏给了立下头功的手下军官,另外卑职动用了李元嘉地库中的一万贯钱,用来奖励州兵和手下内卫武士,再有就是李元嘉所绘的几百幅画,被卑职在江阳城当着上万民众的面,一把火烧掉了,除此三样,其余物品都在清单上了。”
“你自己没拿什么吗?”
“陛下,卑职分文未取。”
武则天注视他片刻,目光渐渐柔和起来,“好吧!朕相信你没有拿到那几样东西,或许李元嘉另外还有密藏,朕会另外派人去查寻,不管怎么说,这次你确实立下了大功,朕要好好封赏你。”
武则天提高了声音,“李臻听封!”
“微臣在!”
“内卫副统领李臻在扬州平叛中功勋卓著,特升其为内卫统领,加宁远将军,赐敦煌县伯,另赏其彩帛三千匹,黄金五百两,加永业田五十顷,钦此!”
李臻大喜,连忙叩首谢恩,“微臣谢陛下封赏!”
武则天又微微笑道:“至于你的手下,朕自会让朝廷封赏,不会让你失望。”
“陛下厚恩,微臣铭记于心!”
李臻偷偷瞥了一眼上官婉儿,发现她神情依旧冷冷冰冰,没有一丝笑意。
.......
李臻从贞观殿出来,但并没有远走,而等候在上官婉儿的官房附近,虽然他不想去上官婉儿的官房,但他知道,这一关必须走,逃避只会使事态变得更加严重。
不多时,上官婉儿的身影出现在一条走廊上,在十几名宫女的簇拥下快步向这边走来。
当上官婉儿走过李臻身边时,向他使了个眼色,李臻会意,耐心地等她走远。
很快,李臻便来到了上官婉儿的官房内,此时上官婉儿正在收拾文书,没有抬头看他,李臻上前躬身施一礼,“参见舍人!”
过了片刻,上官婉儿才冷冷道:“你知道我想问什么吗?”
“卑职不知!”李臻不满她冷漠的态度,回顶了一句。
上官婉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盯了李臻片刻,哼了一声道:“你的清单里应该还有三样东西,兴唐会的盟誓书、李元嘉和其他兴唐会人员的往来书信,还有他的兴唐会金牌,这三样东西都没有,你敢说你没拿到吗?”
李臻沉默片刻道:“除了金牌外,其他两样东西我确实拿到了。”
“那东西呢?”
上官婉儿目光变得愈加犀利,仿佛鹰一样盯着李臻,“我想知道,现在东西在哪里?”
上官婉儿尖锐的目光令李臻很不舒服,他略微沉思一下道:“太平公主问我要过这些东西。”
上官婉儿顿时怒火万丈,“你给她了?”
李臻轻轻摇头,“我拒绝了她的要求,但我给了庐陵王。”
过了良久,上官婉儿眼中的怒火才慢慢平息下来,还好,李臻没有做让亲者痛、仇者快之事,上官婉儿几乎要失控的心态得到了平衡,给庐陵王她勉强能接受,不过这些东西应该是给自己才对,他竟然擅自做主了。
“你为什么不把东西给我?”这一次上官婉儿的质问,语气稍微柔和了一点点。
李臻行一礼,依然不卑不亢道:“启禀舍人,卑职已经为舍人准备了盟誓书副本,如果舍人需要的话。”
上官婉儿慢慢坐了下来,她终于意识到李臻绝不是一个容易让人控制之人,他很有能力,也很有魄力,连圣上都对他赞誉有加,这样的人恰恰是最不会成为别的臣虏,自己一心考虑把他牢牢攥在手中的想法看来并不现实。
上官婉儿也是极为聪明之人,她也不会做过激之事,把李臻逼到太平公主那边去。
虽然李臻没有把盟誓书原件给自己,但他肯在自己面前承认拿了盟誓书,并给自己准备了副本,也说明他并不想和自己撕破脸皮,在这种情况下,被怒火蒙蔽双眼,无疑是极为不明智的选择。
最好的办法是先稳住他,然后再把他慢慢拉拢回来,上官婉儿暗暗告诫自己,不要让情绪毁掉李臻心中对她的一点点愧疚。
上官婉儿便轻轻点了点头,“我能理解你想多条后路的心思,你把盟誓书给了李显也并无不妥,但我要提醒你,圣上绝不是那么好糊弄,这次你只是侥幸碰到她心情不错,我希望你最好把后事处理干净,一旦她掌握你欺骗她的证据,就算神仙也救不了你。”
“卑职明白!”
“去吧!记得把副本给我,那些信件我就不问你要了,以免你为难。”
上官婉儿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又柔声道:“阿臻,恭喜你加官进爵!”
“多谢舍人!”
李臻行一礼,慢慢退了下去,走出了上官婉儿的官房,李臻仰望天空的蓝天白云,不由长长松了口气,不知为什么,他在上官婉儿那里感到的压抑,竟然超过了在武则天的御书房。
.......
李显走到香炉前,打开香炉盖,直接将盟誓书和几封信都扔了进去,又放下了盖子,站在旁边的李重润大吃一惊,急道:“父亲!”
李显没有理睬他,直到盟誓书在炉子里熊熊燃烧,并烧成了灰烬,他才转身回到位子坐下。
“你是觉得我不该烧掉它?”李显瞥了一眼儿子,淡淡问道。
“孩儿只觉得这份盟誓书很重要,就这样烧掉,有点太.。太可惜了。”李重润嗫嚅着低声道。
“你是想说烧掉它太可惜了。”
李显冷笑一声,“这是你母亲的想法,她若得到这份盟誓书,我可以想象她会拿它做什么?”
李重润低下头,他也知道母亲会做什么事,一定会拿它去威胁其他皇族,用它来控制其他皇族,这时李重润终于明白父亲烧掉它的良苦用心了,只有烧掉它,才能确保皇族和兴唐会安全。
“父亲,孩儿知道错了。”
李显笑着点点头,他为儿子能理解自己而感到欣慰,他轻轻叹口气道:“这一次真是太惊险,一旦李元嘉向武懿宗妥协,他很可能会出卖我们,把盟誓书和所有的信件都交给武懿宗,甚至他被娄师德击败,这些东西也同样会被缴获,非常惊险、侥幸。”
李显一连用了两个‘惊险’,这说明他心中着实担忧之极,李重润很理解父亲的心情,他小声道:“父亲,这次多亏了李臻!”
“是啊!”
李显感慨道:“这次多亏了他,这份恩情我们得记住,他确实很有能力和魄力,竟然凭一己之力扭转了局面,抢在武懿宗和娄师德之前拿到盟誓书和信件,他毫无保留地交给了我们,我能感受到他对大唐的忠诚。”
“听说李元嘉起兵和来俊臣派出的御史遇难有关,我听李臻的意思,似乎武三思也参与其中了。”
“这些人都很隐秘,不会主动暴露自己,尤其武三思,扬州太守林清不就是他的人吗?他可以利用的力量很多,甚至包括那些一心想复国的高句丽人,也是得到他的庇护,在扬州事件有他的身影,我一点不奇怪,如果没有才是奇怪之事。”
李重润默默点了点头,“父亲,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李显轻松地笑了起来“下一步我们什么都不做,韬光养晦,安安静静地等待。”
...
次日一早,李臻来到了太初宫,今天他要面见女皇武则天,向她交差了。
在贞观殿前等了片刻,一名表情冷漠的老宦官匆匆从台阶上走下来,傲慢地看了一眼李臻道:“李统领,圣上召你进见!”
李臻稍微整理一下衣冠,跟随宦官向殿内御书房走去,走进殿内,宦官见左右无人,忽然低声对李臻道:“高府君让我转告李统领,不要刻意在圣上面前隐瞒什么。”
李臻心中一惊,连忙欠身道:“多谢公公!”
老宦官又恢复了他冷漠的表情,快步向御书房走来,门口几名侍卫又仔细搜了李臻的身,老宦官这才尖声禀报道:“陛下,内卫副统领李臻带到!”
“宣他进来!”房间传来武则天低沉的声音。
李臻又整理一下衣冠,走进了御书房内,尽管他没有抬头,但他能感觉到上官婉儿的存在,他走到行礼线前单膝跪下,高高抱拳道:“李臻参见吾皇陛下!”
“李统领辛苦了。”
武则天微微一笑,“赐座!”
“多谢陛下!”
一名宫女拿来一只薄薄的软蒲团,放在一旁,李臻在蒲团上坐下,他目光微挑,看见了上官婉儿,就站在武则天的身后,但她面无表情,就俨如一尊雕塑,木然地望着门口,就仿佛李臻和她没有半点关系。
武则天似乎心情还不错,她拾过桌上的报告,看了看,淡淡笑问道:“你在报告中说,李元嘉死在乱军之中,似乎语焉不详,能告诉朕他具体是怎么死的吗?”
在这个问题在李臻的报告中描述得非常含糊,他不想承认是自己射杀,以免武则天起疑心,以为他是杀人灭口。
不过想到刚才宦官对自己的提醒,李臻低声道:“回禀陛下,李元嘉其实是被卑职射杀,卑职只有五百人,而对方尚有两千人,李元嘉已经发现卑职兵少,在拼命召集士兵列队,卑职情急之下便张弓射杀了他。”
武则天笑着点点头,“朕也是这样认为的,不过你在搜查他府邸之时,似乎漏了什么地方。”
武则天扬一扬清单,“朕觉得你的清单上似乎少了几样东西?”
李臻心中猛地一跳,真正考验他的一刻到来了,这时,连上官婉儿也开始注视他,眼中明显有紧张之色。
李臻半晌没有说话,武则天冷冷逼视他,“怎么,只隔了这么短的一段时间,你还需要回忆吗?”
“回禀陛下!”
李臻很艰难地说道:“还有一副李元嘉的黄金盔甲,卑职赏给了立下头功的手下军官,另外卑职动用了李元嘉地库中的一万贯钱,用来奖励州兵和手下内卫武士,再有就是李元嘉所绘的几百幅画,被卑职在江阳城当着上万民众的面,一把火烧掉了,除此三样,其余物品都在清单上了。”
“你自己没拿什么吗?”
“陛下,卑职分文未取。”
武则天注视他片刻,目光渐渐柔和起来,“好吧!朕相信你没有拿到那几样东西,或许李元嘉另外还有密藏,朕会另外派人去查寻,不管怎么说,这次你确实立下了大功,朕要好好封赏你。”
武则天提高了声音,“李臻听封!”
“微臣在!”
“内卫副统领李臻在扬州平叛中功勋卓著,特升其为内卫统领,加宁远将军,赐敦煌县伯,另赏其彩帛三千匹,黄金五百两,加永业田五十顷,钦此!”
李臻大喜,连忙叩首谢恩,“微臣谢陛下封赏!”
武则天又微微笑道:“至于你的手下,朕自会让朝廷封赏,不会让你失望。”
“陛下厚恩,微臣铭记于心!”
李臻偷偷瞥了一眼上官婉儿,发现她神情依旧冷冷冰冰,没有一丝笑意。
.......
李臻从贞观殿出来,但并没有远走,而等候在上官婉儿的官房附近,虽然他不想去上官婉儿的官房,但他知道,这一关必须走,逃避只会使事态变得更加严重。
不多时,上官婉儿的身影出现在一条走廊上,在十几名宫女的簇拥下快步向这边走来。
当上官婉儿走过李臻身边时,向他使了个眼色,李臻会意,耐心地等她走远。
很快,李臻便来到了上官婉儿的官房内,此时上官婉儿正在收拾文书,没有抬头看他,李臻上前躬身施一礼,“参见舍人!”
过了片刻,上官婉儿才冷冷道:“你知道我想问什么吗?”
“卑职不知!”李臻不满她冷漠的态度,回顶了一句。
上官婉儿目光变得锐利起来,盯了李臻片刻,哼了一声道:“你的清单里应该还有三样东西,兴唐会的盟誓书、李元嘉和其他兴唐会人员的往来书信,还有他的兴唐会金牌,这三样东西都没有,你敢说你没拿到吗?”
李臻沉默片刻道:“除了金牌外,其他两样东西我确实拿到了。”
“那东西呢?”
上官婉儿目光变得愈加犀利,仿佛鹰一样盯着李臻,“我想知道,现在东西在哪里?”
上官婉儿尖锐的目光令李臻很不舒服,他略微沉思一下道:“太平公主问我要过这些东西。”
上官婉儿顿时怒火万丈,“你给她了?”
李臻轻轻摇头,“我拒绝了她的要求,但我给了庐陵王。”
过了良久,上官婉儿眼中的怒火才慢慢平息下来,还好,李臻没有做让亲者痛、仇者快之事,上官婉儿几乎要失控的心态得到了平衡,给庐陵王她勉强能接受,不过这些东西应该是给自己才对,他竟然擅自做主了。
“你为什么不把东西给我?”这一次上官婉儿的质问,语气稍微柔和了一点点。
李臻行一礼,依然不卑不亢道:“启禀舍人,卑职已经为舍人准备了盟誓书副本,如果舍人需要的话。”
上官婉儿慢慢坐了下来,她终于意识到李臻绝不是一个容易让人控制之人,他很有能力,也很有魄力,连圣上都对他赞誉有加,这样的人恰恰是最不会成为别的臣虏,自己一心考虑把他牢牢攥在手中的想法看来并不现实。
上官婉儿也是极为聪明之人,她也不会做过激之事,把李臻逼到太平公主那边去。
虽然李臻没有把盟誓书原件给自己,但他肯在自己面前承认拿了盟誓书,并给自己准备了副本,也说明他并不想和自己撕破脸皮,在这种情况下,被怒火蒙蔽双眼,无疑是极为不明智的选择。
最好的办法是先稳住他,然后再把他慢慢拉拢回来,上官婉儿暗暗告诫自己,不要让情绪毁掉李臻心中对她的一点点愧疚。
上官婉儿便轻轻点了点头,“我能理解你想多条后路的心思,你把盟誓书给了李显也并无不妥,但我要提醒你,圣上绝不是那么好糊弄,这次你只是侥幸碰到她心情不错,我希望你最好把后事处理干净,一旦她掌握你欺骗她的证据,就算神仙也救不了你。”
“卑职明白!”
“去吧!记得把副本给我,那些信件我就不问你要了,以免你为难。”
上官婉儿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又柔声道:“阿臻,恭喜你加官进爵!”
“多谢舍人!”
李臻行一礼,慢慢退了下去,走出了上官婉儿的官房,李臻仰望天空的蓝天白云,不由长长松了口气,不知为什么,他在上官婉儿那里感到的压抑,竟然超过了在武则天的御书房。
.......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