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15 315.第315章 护卫狄相
- 316 316.第316章 再借一刀
- 317 317.第317章 曲阜惊魂
- 318 318.第318章 按兵不动
- 319 319.第319章 要挟逼迫
- 320 320.第320章 卢龙残兵
- 321 321.第321章 榆关初战
- 322 322.第322章 契丹求和
- 323 323.第323章 执迷不悟
- 324 324.第324章 尾随进兵
- 325 325.第325章 黄雀在后
- 326 326.第326章 断其后路
- 327 327.第327章 武氏争功
- 328 328.第328章 各让一步
- 329 329.第329章 皇帝私赏
- 330 330.第330章 百雀山庄
- 331 331.第331章 出乎意料
- 332 332.第332章 另有深意
- 333 333.第333章 深夜召见
- 334 334.第334章 麻烦降临
- 335 335.第335章 公主厚礼
- 336 336.第336章 宿仇合作
- 337 337.第337章 女皇新宠
- 338 338.第338章 背后一刀
- 339 339.第339章 并州之争
- 340 340.第340章 又下战书
- 341 341.第341章 不速之客
- 342 342.第342章 轻语隐秘
- 343 343.第343章 李泉求亲
- 344 344.第344章 胡酋猝亡
- 345 345.第345章 攻心之谈
- 346 346.第346章 再见故人
- 347 347.第347章 契丹再反
- 348 348.第348章 局势急变
- 349 349.第349章 临危出征
- 350 350.第350章 幽燕激战
- 351 351.第351章 千里驰援
- 352 352.第352章 两军对峙
- 353 353.第353章 草原之狼
- 354 354.第354章 发现机会
- 355 355.第355章 奚王人质
- 356 356.第356章 别无选择
- 357 357.第357章 欲战无路
- 358 358.第358章 滦水兵败
- 359 359.第359章 凯旋归来
- 360 360.第360章 语重心长
- 361 361.第361章 大婚前夕
- 362 362.第362章 大礼之日
- 363 363.第363章 官任新职
- 364 364.第364章 皇宫告别
- 365 365.第365章 临行前夕
- 366 366.第366章 长安势力
- 367 367.第367章 官邸风波
- 368 368.第368章 下马之威
- 369 369.第369章 强势夺权
- 370 370.第370章 全家团圆
- 371 371.第371章 狄燕心思
- 372 372.第372章 兄妹反目
- 373 373.第373章 事情闹大
- 374 374.第374章 轻语进门
- 375 375.第375章 紧急回京
- 376 376.第376章 排忧解难
- 377 377.第377章 武氏奇兵
- 378 378.第378章 酒楼会晤
- 379 379.第379章 山庄凶案
- 380 380.第380章 连环施压
- 381 381.第381章 正面交锋(上)
- 382 382.第382章 正面交锋(中)
- 383 383.第383章 正面交锋(下)
- 384 384.第384章 失子之痛
- 385 385.第385章 西域来客
- 386 386.第386章 城门冲突
- 387 387.第387章 杀机潜生
- 388 388.第388章 名相病逝
- 389 389.第389章 矛盾激化
- 390 390.第390章 局势逆转
- 391 391.第391章 震惊消息
- 392 392.第392章 三郎入局
- 393 393.第393章 局势渐乱
- 394 394.第394章 渑池刺案
- 395 395.第395章 谜案疑云
- 396 396.第396章 第七相国
- 397 397.第397章 兴师问罪
- 398 398.第398章 两免金牌
- 399 399.第399章 两次刺杀
- 400 400.第400章 平衡打破
- 401 401.第401章 公主野心
- 402 402.第402章 胡僧秘密
- 403 403.第403章 按兵不动
- 404 404.第404章 忠孝难全
- 405 405.第405章 武氏内讧
- 406 406.第406章 今夜有雨
- 407 407.第407章 三思之死
- 408 408.第408章 神龙政变
- 409 409.第409章 新的旅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325.第325章 黄雀在后
325.第325章 黄雀在后
契丹人的先遣巡哨队过了没有多久,一支由数千人组成的契丹军队便从北方浩浩荡荡开来,这是从数万契丹军中挑选出的精锐之军,足有五千人,由契丹大酋长李尽忠亲自统帅。
这便是李尽忠精心部署的陷阱,诱引唐军主力北上,再袭击唐军的额后勤辎重,十万人的大军没有了粮草补给,支持不了三天,尤其后勤辎重被袭击,唐军军心必乱,这就给契丹铁骑攻击唐军创造了良机。
李尽忠见天色已晚,便下令道:“传令军队就地休息!”
五千契丹士兵纷纷就地坐下休息,有的喝水,有的吃干羊肉,李尽忠则站在一块大石前注视他简单绘制的地图,这里是白狼谷中段,和东面的官道相距约三十里,被一座大山阻隔,再向前走十几余里就一条狭长的石谷秘道,可以横穿过东面的大山,直通官道。
他们要袭击唐军的后勤,就只能穿过那条长约十里石谷秘道,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知道唐军的行踪,只有切实掌握唐军一举一动,他才能偷袭唐军后勤辎重成功。
李尽忠只顾沉思,却没有发现就在数百步外的一座山梁上,五名唐军斥候正在注视着他们一举一动,杨洪烈低声对两名手下道:“我继续盯着他们,你们二人立刻回去禀报将军,路上要当心,别被对方巡哨抓住。”
两名手下答应一声,迅速起身离去了,杨洪烈继续盯着李尽忠,一点也不敢懈怠。
..。。
就在唐军的几支斥候队先一步北上之时,李臻的五千军队也已经渐渐抵达了白狼谷,目前暂时停驻在南面的谷口一带。
这次李臻率领的军队迂回向北,五千士兵昼伏夜行,不走官道,专捡偏僻的小道,只两天后,大军便抵达了白狼谷口以南三十里外的一处山坳之中。
这一带是丘陵地带,谷深洞多,森林茂密,最近的官道也在二十里外,位置十分偏僻,不过距离他们不远,居然有一座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就做白狼村,村中人主要以采药和打猎为生。
此时天已经快亮了,李臻便下令五千军就地驻扎,又派出数十名巡哨四处查探,此地离唐军主力比较近,一旦被武攸宜得知自己北上,他很可能会找自己的麻烦。
行军帐内,李臻坐在地图前,仔细研究着进军的路线,这次行动方案完全是由他提出,得到了狄仁杰的支持。
在接到契丹军求和后,李臻便从几名长期和契丹打交道的唐军口中仔细研究过了李尽忠和孙万荣,这两人虽然都是契丹酋长,但长期和唐军交流,他们的作战风格已经接近于唐军,善于运用策略,而且两人出尔反尔,毫无诚信可言。
但李臻更注意他们的弱点,他们的弱点也显而易见,他们作为游牧民族,善于骑兵作战,基本上没有什么山地战和阵地作战的经验。
其次李尽忠此人比较自负,一向看不起辽东边关将领,前年王孝杰过寿,几乎所有人都去祝贺,惟独这个李尽忠却派一名手下前去应酬,显得极为无礼。
对王孝杰这些经验丰富的大将李尽忠都瞧不起,更何况是刚出道才一年的自己了,这是李尽忠的弱点,他一定不会把自己放在心上,这个机会可要抓住了。
此时,斥候们应该得到一点消息了,李光弼便耐心等待着斥候归来,这时,几名士兵将白狼村的村长带了进来。
村长姓陈,年约五十余岁,十分老实憨厚,他进来便跪下道:“小民陈三郎叩见将军。”
“陈村长请起!”
李臻笑呵呵把他扶起,道:“村长先请放心,我们唐军一向军纪严明,绝不会祸害民众。”
“小民相信,军队就驻扎在村旁,却对我们秋毫无犯。”
李臻笑了笑又问道:“那你们以何营生,可有外人常来?”
“回禀将军,我们这里叫白狼谷,谷深林密,盛产药材,野兽众多,我们村子中人都靠采药和打猎为生,每逢旬日便会去营州卖药卖皮毛,顺便采买些日常所需,一般外人很少到我们这里来,只偶然有药商和货郎来。”
“那唐军和契丹军队来过吗?”李光弼又问道。
“唐军已经有好几年没来了,契丹军上个月刚走,不过他们也不南下,上个月还是第一次看见他们。”
李臻点点头,他沉思了片刻,又问道:“从这里去营州,你们怎么走?”
村长道:“我们一般先向南走官道,沿官道去营州,虽然绕一点,但官道路途平坦,反而快,最多三四天便到了,如果不想向南走官道,也可以走前面的小路,不过路很不好走,也不太安全。”
李臻听说有小路,心中若有所悟,连忙又追问道:“小道能否连接官道?”
“当然可以,我就是说从小道前往官道,只是穿过将近十里的狭窄山谷。”
李臻又想了想便对村长道:“村长可给我们找一个熟悉小道的向导,我们也打算走山谷小道前往官道,事后我会重重酬谢你们。”
“没有问题,我儿子经常走小路去营州,让他带将军前往。”
五千唐军在白狼村休整了一天,天快亮时,唐军在向导的带领下,迅速启程向白狼谷内进发。
这是一个初秋的夜晚,天空布满了暗紫色的云彩,但没有下雨,地面略略有点潮湿,但也不泥泞,五千士兵在山谷内无声无息地行进着,只偶然而听到长矛碰到横刀的微弱叮当声。
士兵们不准互相交谈,不准离队小解,尽量不让随军的战马嘶鸣,行军多一份隐秘就多一份胜利的希望。
从谷口到李臻想去的秘道约二十里路程,五千唐军走的是一条林间小路,几乎是在茂盛的森林中行军,不时经过大片沼泽,他们须牵马从沼泽边小心翼翼穿过。
远处一片片黑漆漆的巨影是一座座山头,不时有隐藏的野兽在远处向他们低沉嗷叫,在阴森的树林中显得格外的恐惧。
唐军没有在森林中过多停留,反而加快了速度,太阳透过树林射入,光线一阵亮了,随即又没入阴暗,如铁龙般的五千士兵令远处悄悄偷看的动物感到一阵阵恐惧,远远逃走。
在离山谷秘道约还有十里处时,他们进入一片丘陵,这里白狼谷最宽阔的地带,两边宽大十五六里,树林更加茂盛,极利于隐蔽,这时唐军缓缓放慢了行军的步伐。
李臻催马冲上了一座小丘,从这里可以看见更远处的山谷,只见远方的山岭上矗立着几十座险峻的巨大山头,仿佛数十名巨人兵列队在高山上列队待命。
李臻的目光移到了山头以西下,那里才是他此行的目标,一条可以通往官道的山谷秘道,只见秘道处一片漆黑,没有被阳光照耀,略略显得有点阴森。
李臻迅速估算了唐军十万主力现在的位置,此时早晨的云彩已经消散,碧空万里,天气格外晴朗,正适合行军,以十万大军行军速度,现在应该已经过了白狼谷的位子,后军离这里不远了。
如果契丹军队在官道上埋伏,还是会被哨兵发现,就算武攸宜再无能,他军队还是可以组织起仓促的抵抗。
也就是说,契丹军若要对唐军动手,他们应该就在白狼谷一带,利用地形掩护,李臻的目光又再一次投向了那条黑漆漆的山谷。
这时,李臻看见了两名人影从北方飞奔而至,他知道这应该是他派出的斥候兵,便立刻令道:“将斥候带过来。”
片刻,斥候队正被带到了李臻身边,他躬身施礼道:“参见将军!”
“说吧!发现了什么?”
“回禀将军,我们发现了一支契丹军队,约五千人,就在前方三十里不到,正临时停驻休息。”
五千人,正是袭击唐军后勤的最佳人数,这必然是契丹人的精锐,李臻又问道:“他们可发现你们?”
杨队正率领卑职四人潜到对方三百步处观察,发现敌军并没有防备,契丹人似乎没有意识到我们会到来。”
“对方有多少骑兵?还有,对方可有巡哨士兵在附近巡逻?”
“回禀将军,全部都是步兵,没有骑兵,装备战刀和长矛,身着唐军的明光铠,但头盔却是狼头,装备十分精良,至于巡逻的契丹士兵,我们也发现了,不过他们主要在十里之内巡逻,并不到南面来。”
李臻点点头,锐利的目光向远方那条长长的黑色山体裂缝望去,在阳光照耀下,山谷入口看得格外清楚,和他意料的一样,契丹人就是要从山谷突破,袭击唐军的后勤辎重。
而这条山谷将成为他这次出击契丹的关键,他沉思片刻,如果能将契丹军堵死在这条山谷内,这是最好的结果,但事实上唐军很难办到,如果他先一步进入山谷,必然会惊动契丹军。
可如果他派人给另一边的唐军辎重队送信,对方未必相信,而且时间也恐怕来不及。
不过可以尝试一下,李臻随即派刚才报信的两名斥候翻山去给白狼谷另一边的唐军后勤军队送信。
望着两名斥候奔远,李臻缓缓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全军在森林中隐藏,不准出声暴露。”
随着李臻命令下达,五千军队开始无声无息地转道进入了阴暗的森林之中,很快便从白狼谷中消失了。
.........
李尽忠派出的百名探子已经先一步进入了山谷裂缝,这条山谷裂缝堪称鬼斧神工之作,山谷宽只有七八丈,两边是悬崖峭壁,就仿佛被巨斧劈开的裂缝一般,陡峭笔直,长得了各种藤蔓,阴暗潮湿的环境也生活着众多的爬行动物。
山谷长只有十四五里,穿过山谷后将进入一片约数里宽的茂盛的森林,在森林的另一边才是辽西走廊的官道。
此时,唐军的后勤辎重队已经渐渐抵达白狼谷的裂口附近,那边正好有一片千余亩的平地,唐军后勤辎重队便在平地上扎下大营。
在大营的四座各修建了一座三丈高哨塔,有两名哨兵在哨塔上向远方眺望。
哨兵主要以目视为主,白天目距可达十里之外,而夜间如果月色好,那也有三里的距离,是大营防御最有利的辅助。
所以契丹军想偷袭唐军大营也并不是那么容易,除非天公作美,没有月色星光,或者又来一场沙尘暴,否则偷袭军队首先就逃不过哨岗的报警。
这便是李尽忠精心部署的陷阱,诱引唐军主力北上,再袭击唐军的额后勤辎重,十万人的大军没有了粮草补给,支持不了三天,尤其后勤辎重被袭击,唐军军心必乱,这就给契丹铁骑攻击唐军创造了良机。
李尽忠见天色已晚,便下令道:“传令军队就地休息!”
五千契丹士兵纷纷就地坐下休息,有的喝水,有的吃干羊肉,李尽忠则站在一块大石前注视他简单绘制的地图,这里是白狼谷中段,和东面的官道相距约三十里,被一座大山阻隔,再向前走十几余里就一条狭长的石谷秘道,可以横穿过东面的大山,直通官道。
他们要袭击唐军的后勤,就只能穿过那条长约十里石谷秘道,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知道唐军的行踪,只有切实掌握唐军一举一动,他才能偷袭唐军后勤辎重成功。
李尽忠只顾沉思,却没有发现就在数百步外的一座山梁上,五名唐军斥候正在注视着他们一举一动,杨洪烈低声对两名手下道:“我继续盯着他们,你们二人立刻回去禀报将军,路上要当心,别被对方巡哨抓住。”
两名手下答应一声,迅速起身离去了,杨洪烈继续盯着李尽忠,一点也不敢懈怠。
..。。
就在唐军的几支斥候队先一步北上之时,李臻的五千军队也已经渐渐抵达了白狼谷,目前暂时停驻在南面的谷口一带。
这次李臻率领的军队迂回向北,五千士兵昼伏夜行,不走官道,专捡偏僻的小道,只两天后,大军便抵达了白狼谷口以南三十里外的一处山坳之中。
这一带是丘陵地带,谷深洞多,森林茂密,最近的官道也在二十里外,位置十分偏僻,不过距离他们不远,居然有一座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就做白狼村,村中人主要以采药和打猎为生。
此时天已经快亮了,李臻便下令五千军就地驻扎,又派出数十名巡哨四处查探,此地离唐军主力比较近,一旦被武攸宜得知自己北上,他很可能会找自己的麻烦。
行军帐内,李臻坐在地图前,仔细研究着进军的路线,这次行动方案完全是由他提出,得到了狄仁杰的支持。
在接到契丹军求和后,李臻便从几名长期和契丹打交道的唐军口中仔细研究过了李尽忠和孙万荣,这两人虽然都是契丹酋长,但长期和唐军交流,他们的作战风格已经接近于唐军,善于运用策略,而且两人出尔反尔,毫无诚信可言。
但李臻更注意他们的弱点,他们的弱点也显而易见,他们作为游牧民族,善于骑兵作战,基本上没有什么山地战和阵地作战的经验。
其次李尽忠此人比较自负,一向看不起辽东边关将领,前年王孝杰过寿,几乎所有人都去祝贺,惟独这个李尽忠却派一名手下前去应酬,显得极为无礼。
对王孝杰这些经验丰富的大将李尽忠都瞧不起,更何况是刚出道才一年的自己了,这是李尽忠的弱点,他一定不会把自己放在心上,这个机会可要抓住了。
此时,斥候们应该得到一点消息了,李光弼便耐心等待着斥候归来,这时,几名士兵将白狼村的村长带了进来。
村长姓陈,年约五十余岁,十分老实憨厚,他进来便跪下道:“小民陈三郎叩见将军。”
“陈村长请起!”
李臻笑呵呵把他扶起,道:“村长先请放心,我们唐军一向军纪严明,绝不会祸害民众。”
“小民相信,军队就驻扎在村旁,却对我们秋毫无犯。”
李臻笑了笑又问道:“那你们以何营生,可有外人常来?”
“回禀将军,我们这里叫白狼谷,谷深林密,盛产药材,野兽众多,我们村子中人都靠采药和打猎为生,每逢旬日便会去营州卖药卖皮毛,顺便采买些日常所需,一般外人很少到我们这里来,只偶然有药商和货郎来。”
“那唐军和契丹军队来过吗?”李光弼又问道。
“唐军已经有好几年没来了,契丹军上个月刚走,不过他们也不南下,上个月还是第一次看见他们。”
李臻点点头,他沉思了片刻,又问道:“从这里去营州,你们怎么走?”
村长道:“我们一般先向南走官道,沿官道去营州,虽然绕一点,但官道路途平坦,反而快,最多三四天便到了,如果不想向南走官道,也可以走前面的小路,不过路很不好走,也不太安全。”
李臻听说有小路,心中若有所悟,连忙又追问道:“小道能否连接官道?”
“当然可以,我就是说从小道前往官道,只是穿过将近十里的狭窄山谷。”
李臻又想了想便对村长道:“村长可给我们找一个熟悉小道的向导,我们也打算走山谷小道前往官道,事后我会重重酬谢你们。”
“没有问题,我儿子经常走小路去营州,让他带将军前往。”
五千唐军在白狼村休整了一天,天快亮时,唐军在向导的带领下,迅速启程向白狼谷内进发。
这是一个初秋的夜晚,天空布满了暗紫色的云彩,但没有下雨,地面略略有点潮湿,但也不泥泞,五千士兵在山谷内无声无息地行进着,只偶然而听到长矛碰到横刀的微弱叮当声。
士兵们不准互相交谈,不准离队小解,尽量不让随军的战马嘶鸣,行军多一份隐秘就多一份胜利的希望。
从谷口到李臻想去的秘道约二十里路程,五千唐军走的是一条林间小路,几乎是在茂盛的森林中行军,不时经过大片沼泽,他们须牵马从沼泽边小心翼翼穿过。
远处一片片黑漆漆的巨影是一座座山头,不时有隐藏的野兽在远处向他们低沉嗷叫,在阴森的树林中显得格外的恐惧。
唐军没有在森林中过多停留,反而加快了速度,太阳透过树林射入,光线一阵亮了,随即又没入阴暗,如铁龙般的五千士兵令远处悄悄偷看的动物感到一阵阵恐惧,远远逃走。
在离山谷秘道约还有十里处时,他们进入一片丘陵,这里白狼谷最宽阔的地带,两边宽大十五六里,树林更加茂盛,极利于隐蔽,这时唐军缓缓放慢了行军的步伐。
李臻催马冲上了一座小丘,从这里可以看见更远处的山谷,只见远方的山岭上矗立着几十座险峻的巨大山头,仿佛数十名巨人兵列队在高山上列队待命。
李臻的目光移到了山头以西下,那里才是他此行的目标,一条可以通往官道的山谷秘道,只见秘道处一片漆黑,没有被阳光照耀,略略显得有点阴森。
李臻迅速估算了唐军十万主力现在的位置,此时早晨的云彩已经消散,碧空万里,天气格外晴朗,正适合行军,以十万大军行军速度,现在应该已经过了白狼谷的位子,后军离这里不远了。
如果契丹军队在官道上埋伏,还是会被哨兵发现,就算武攸宜再无能,他军队还是可以组织起仓促的抵抗。
也就是说,契丹军若要对唐军动手,他们应该就在白狼谷一带,利用地形掩护,李臻的目光又再一次投向了那条黑漆漆的山谷。
这时,李臻看见了两名人影从北方飞奔而至,他知道这应该是他派出的斥候兵,便立刻令道:“将斥候带过来。”
片刻,斥候队正被带到了李臻身边,他躬身施礼道:“参见将军!”
“说吧!发现了什么?”
“回禀将军,我们发现了一支契丹军队,约五千人,就在前方三十里不到,正临时停驻休息。”
五千人,正是袭击唐军后勤的最佳人数,这必然是契丹人的精锐,李臻又问道:“他们可发现你们?”
杨队正率领卑职四人潜到对方三百步处观察,发现敌军并没有防备,契丹人似乎没有意识到我们会到来。”
“对方有多少骑兵?还有,对方可有巡哨士兵在附近巡逻?”
“回禀将军,全部都是步兵,没有骑兵,装备战刀和长矛,身着唐军的明光铠,但头盔却是狼头,装备十分精良,至于巡逻的契丹士兵,我们也发现了,不过他们主要在十里之内巡逻,并不到南面来。”
李臻点点头,锐利的目光向远方那条长长的黑色山体裂缝望去,在阳光照耀下,山谷入口看得格外清楚,和他意料的一样,契丹人就是要从山谷突破,袭击唐军的后勤辎重。
而这条山谷将成为他这次出击契丹的关键,他沉思片刻,如果能将契丹军堵死在这条山谷内,这是最好的结果,但事实上唐军很难办到,如果他先一步进入山谷,必然会惊动契丹军。
可如果他派人给另一边的唐军辎重队送信,对方未必相信,而且时间也恐怕来不及。
不过可以尝试一下,李臻随即派刚才报信的两名斥候翻山去给白狼谷另一边的唐军后勤军队送信。
望着两名斥候奔远,李臻缓缓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全军在森林中隐藏,不准出声暴露。”
随着李臻命令下达,五千军队开始无声无息地转道进入了阴暗的森林之中,很快便从白狼谷中消失了。
.........
李尽忠派出的百名探子已经先一步进入了山谷裂缝,这条山谷裂缝堪称鬼斧神工之作,山谷宽只有七八丈,两边是悬崖峭壁,就仿佛被巨斧劈开的裂缝一般,陡峭笔直,长得了各种藤蔓,阴暗潮湿的环境也生活着众多的爬行动物。
山谷长只有十四五里,穿过山谷后将进入一片约数里宽的茂盛的森林,在森林的另一边才是辽西走廊的官道。
此时,唐军的后勤辎重队已经渐渐抵达白狼谷的裂口附近,那边正好有一片千余亩的平地,唐军后勤辎重队便在平地上扎下大营。
在大营的四座各修建了一座三丈高哨塔,有两名哨兵在哨塔上向远方眺望。
哨兵主要以目视为主,白天目距可达十里之外,而夜间如果月色好,那也有三里的距离,是大营防御最有利的辅助。
所以契丹军想偷袭唐军大营也并不是那么容易,除非天公作美,没有月色星光,或者又来一场沙尘暴,否则偷袭军队首先就逃不过哨岗的报警。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