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09 309.第309章 婚姻到头
- 310 310.第310章 身世之谜
- 311 311.第311章 重返扬州
- 312 312.第312章 分兵南下
- 313 313.第313章 再见师父
- 314 314.第314章 揭开谜底
- 315 315.第315章 护卫狄相
- 316 316.第316章 再借一刀
- 317 317.第317章 曲阜惊魂
- 318 318.第318章 按兵不动
- 319 319.第319章 要挟逼迫
- 320 320.第320章 卢龙残兵
- 321 321.第321章 榆关初战
- 322 322.第322章 契丹求和
- 323 323.第323章 执迷不悟
- 324 324.第324章 尾随进兵
- 325 325.第325章 黄雀在后
- 326 326.第326章 断其后路
- 327 327.第327章 武氏争功
- 328 328.第328章 各让一步
- 329 329.第329章 皇帝私赏
- 330 330.第330章 百雀山庄
- 331 331.第331章 出乎意料
- 332 332.第332章 另有深意
- 333 333.第333章 深夜召见
- 334 334.第334章 麻烦降临
- 335 335.第335章 公主厚礼
- 336 336.第336章 宿仇合作
- 337 337.第337章 女皇新宠
- 338 338.第338章 背后一刀
- 339 339.第339章 并州之争
- 340 340.第340章 又下战书
- 341 341.第341章 不速之客
- 342 342.第342章 轻语隐秘
- 343 343.第343章 李泉求亲
- 344 344.第344章 胡酋猝亡
- 345 345.第345章 攻心之谈
- 346 346.第346章 再见故人
- 347 347.第347章 契丹再反
- 348 348.第348章 局势急变
- 349 349.第349章 临危出征
- 350 350.第350章 幽燕激战
- 351 351.第351章 千里驰援
- 352 352.第352章 两军对峙
- 353 353.第353章 草原之狼
- 354 354.第354章 发现机会
- 355 355.第355章 奚王人质
- 356 356.第356章 别无选择
- 357 357.第357章 欲战无路
- 358 358.第358章 滦水兵败
- 359 359.第359章 凯旋归来
- 360 360.第360章 语重心长
- 361 361.第361章 大婚前夕
- 362 362.第362章 大礼之日
- 363 363.第363章 官任新职
- 364 364.第364章 皇宫告别
- 365 365.第365章 临行前夕
- 366 366.第366章 长安势力
- 367 367.第367章 官邸风波
- 368 368.第368章 下马之威
- 369 369.第369章 强势夺权
- 370 370.第370章 全家团圆
- 371 371.第371章 狄燕心思
- 372 372.第372章 兄妹反目
- 373 373.第373章 事情闹大
- 374 374.第374章 轻语进门
- 375 375.第375章 紧急回京
- 376 376.第376章 排忧解难
- 377 377.第377章 武氏奇兵
- 378 378.第378章 酒楼会晤
- 379 379.第379章 山庄凶案
- 380 380.第380章 连环施压
- 381 381.第381章 正面交锋(上)
- 382 382.第382章 正面交锋(中)
- 383 383.第383章 正面交锋(下)
- 384 384.第384章 失子之痛
- 385 385.第385章 西域来客
- 386 386.第386章 城门冲突
- 387 387.第387章 杀机潜生
- 388 388.第388章 名相病逝
- 389 389.第389章 矛盾激化
- 390 390.第390章 局势逆转
- 391 391.第391章 震惊消息
- 392 392.第392章 三郎入局
- 393 393.第393章 局势渐乱
- 394 394.第394章 渑池刺案
- 395 395.第395章 谜案疑云
- 396 396.第396章 第七相国
- 397 397.第397章 兴师问罪
- 398 398.第398章 两免金牌
- 399 399.第399章 两次刺杀
- 400 400.第400章 平衡打破
- 401 401.第401章 公主野心
- 402 402.第402章 胡僧秘密
- 403 403.第403章 按兵不动
- 404 404.第404章 忠孝难全
- 405 405.第405章 武氏内讧
- 406 406.第406章 今夜有雨
- 407 407.第407章 三思之死
- 408 408.第408章 神龙政变
- 409 409.第409章 新的旅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319.第319章 要挟逼迫
319.第319章 要挟逼迫
次日一早,狄仁杰在李臻的护卫之下,抵达了设在幽州的唐军大营,唐军大营位于幽州城外,占地数千亩,数千顶大帐一望无际,声势极为壮观,狄仁杰远远看见了大营,他眉头紧锁,回头对李臻道:“我以为唐军主力应该在檀州或者平州,没想到居然还在幽州,难道契丹人已经退兵和谈了吗?”
李臻摇摇头,“具体情况我们也不知道,只能是见了武攸宜再说,我想他将大军驻扎幽州,必然是有所顾虑。”
“但愿是明智之举!”
狄仁杰加快了马速,不多时便率领众人来到了军营门前,他高声道:“我是从南方过来的狄仁杰,请速去通报武大将军!”
守门士兵听说是狄仁杰来了,连忙飞奔去禀报武攸宜,武攸宜今天正好在军营内,片刻,他率领大群武将迎了出来,狄仁杰被封为观军容使兼营州太守,实际上就相当于圣上委派的监军,权力很大,加上他几十年的巨大威望,使武攸宜和众将不敢有半点轻视。
“狄相国终于来了!”
武攸宜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躬身行礼道:“我原本还担心狄相国来不及赶到呢!”
狄仁杰呵呵一笑,“莫非武大将军是嫌我老迈不济了?”
“不敢!不敢!狄相国老辣沉稳,能掌控大局,有狄相国在,我终于可以贴席入眠了。”
武攸宜恭维狄仁杰几句,又让众将上前来给狄仁杰见礼,这时他目光一转,便看见了狄仁杰身后的李臻,武攸宜虽然没有直接和李臻打过交道,但他知道李臻的厉害,而且是内卫将军,权势极大,尽管职务比自己低,但他却有监视百官之权,不是他惹得起。
武攸宜上前笑眯眯对李臻道:“没想到李将军也随同狄相国一同前来,这下子我们兵强马壮,何惧区区契丹蛮夷?”
李臻在马上向他抱拳行一礼,“请恕卑职盔甲在身,不能给大将军行拜礼!”
“不用什么拜礼,我们是同僚,又不是什么上下属,李将军千万不要客气。”
众人听说随同狄仁杰同来的年轻将军就是大名鼎鼎的李臻,也纷纷上前向他见礼,众人寒暄几句,便一起进了大营。
狄仁杰和李臻在中军大帐坐下,武攸宜命士兵上了茶,这时,狄仁杰问道:“不知契丹叛军近况如何?”
“他们已经从檀州和平州撤军了,现在在营州练兵,我也奉旨在幽州驻扎,准备汇集各州乡勇进行训练,这场对契丹的战争,圣上的意思是从长计议。”
狄仁杰要比陈子昂老练得多,他听武攸宜张口圣旨,闭口圣上,用圣上来压自己,他也不再多言,便微微一笑道:“那就要多多辛苦大将军了!”
武攸宜原以为狄仁杰要和自己争论一番,没想到他竟然如此轻描淡写,着实令他感到意外,不过这个结果是最好不过,他连忙笑道:“狄相国一路辛苦,请先下去休息,我已准备好了营帐,李将军也请!”
狄仁杰起身笑道:“确实有点疲惫了,我先去安顿下来,然后再和将军详谈!”
他给李臻使个眼色,李臻会意,也向武攸宜告辞而去。
武攸宜给他们准备的营帐确实不错,各种物品齐全,有专门的士兵保护,李臻走进大帐,对狄仁杰笑道:“伯父为何丝毫不提出兵之事?”
狄仁杰淡淡一笑道:“我们刚刚才来,什么情况都不了解,怎么好对军务指手画脚,再者,你没有看出来么?武攸宜根本没有出兵辽东的打算,居然要训练乡勇,用十万人来训练乡勇,这不是很滑稽吗?还口口声声说是圣旨,我圣上并没有这个意思,既然要训练乡勇,干嘛还给他十万大军?”
“伯父说得对,我也感觉这个武攸宜有点色厉胆薄,事事拿圣上来挡箭牌,没有半点进取之心,那伯父准备怎么应对?”
“我至少要了解一下情报吧!我居然叫做观军容使,可不是光观他武攸宜的军队啊,我打算明天先去一趟檀州,看看那边的情况如何?”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在帐门口禀报道:“启禀相国,参军陈子昂求见!”
狄仁杰有些惊讶,原来陈子昂也在军中,他连忙道:“快快请他进来!”
“伯父认识此人?”李臻笑问道。
“他的诗文极好,当年我做主考官,点了他为进士,对他印象极深。”
片刻,陈子昂快步走了进来,跪下行大礼道:“学生拜见恩师!”
狄仁杰连忙扶起他,“不必如此,陈参军快快请起!”
陈子昂激动万分道:“恩师到来,辽东终于有救了。”
狄仁杰听他话中有话,倒不急着问他,先笑着给他介绍李臻,“这位是内卫李将军,陈参军应该听说过吧!”
陈子昂听说这位年轻将领便是大名鼎鼎的李臻,顿时起敬,行一礼道:“久闻李将军大名了。”
“彼此彼此!”李臻微微一笑,还礼道:“陈参军的才名我也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李臻三生有幸。”
狄仁杰请陈子昂坐下,这才问道:“陈参军对军情了解如何?”
陈子昂叹息一声道:“我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参军了,昨天被武攸宜罢免了。”
狄仁杰和李臻对望一眼,惊讶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武将军为何要罢免你?”
陈子昂忿忿道:“就因为我批评他不肯出兵辽东,他便恼羞成怒,说我抨击圣意,将我罢免了。”
狄仁杰沉吟一下又问道:“现在辽东局势很严重吗?”
“前段时间檀州每天几份求救信,还有榆关守军死伤惨重,急需支援,几次派人来求援,他就是不理睬,我真不理解,既然他不想和契丹作战,又何必挂帅前来?”
狄仁杰意识到问题有点严重了,很可能被李臻说中,武攸宜畏惧和契丹作战,便用拖的办法。
这时,陈子昂又急道:“关键是契丹人以为他会全力进攻,所以才退兵北上,一旦李尽忠发现他没有战意,很可能会派军队卷土重来,我最担心就是榆关,一旦榆关失守,河北就无险可守了。”
狄仁杰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他也知道事态紧急,没有时间再给他从容安排了,必须立刻带一部分军队赶往榆关救援。
但军权在武攸宜手中,他只能提提建议,如果武攸宜不从,那么只能找圣上裁决,但现在已经没有时间了。
沉思良久,狄仁杰对李臻道:“圣上在给我的旨意中说,你不仅仅是护卫我北上,到河北后,你会另有任用,我怀疑你的任命书已经到了,就在武攸绪手中,既然你有内卫金牌,不妨去逼他一下。”
李臻明白狄仁杰的意思,欣然起身笑道:“这正是我所擅长,我去去就来!”
李臻带着十几名手下离开大帐,又向中军大帐而去。
........
内卫成立时的最初职责是监督禁中各卫,实际上扮演了宪兵的角色,后来职责渐渐改变,武则天用它来执行一些秘密任务,或者调查大案,也正是这个缘故,内卫金牌具有皇帝亲临的效力,它与御史金牌、调兵金牌一起,成为武则天钦赐的三大金牌。
李臻一般也不会轻易使用内卫金牌,只有在夜间出城或者向地方官府要求支援等等紧急情况下才会出示金牌,今天事关榆关安危,李臻也决定破例使用内卫金牌了。
他快步来到中军大帐前,对守卫士兵道:“我有紧急事情要见武大将军!”
士兵立刻奔进去禀报,片刻,武攸宜亲自迎了出来,笑道:“李将军是对食宿感到不满,前来兴师问罪么?”
“非也!”
李臻也淡淡笑道:“我奉旨前来河北援战,并不仅仅是护卫狄相国一个任务,现在护卫狄相国已经完成,我准备执行圣上的其他安排,希望武将军能把圣上交代的任务给我。”
“这个.。。我好像还没有听说。”
“是吗?如果是这样,那我只好暂时先调查一桩案子了,希望对武大将军能全力配合。”
武攸宜一怔,“李将军这是何意?”
“我们在前来河北的半路,被人暗中刺杀,根据刺杀者供述,这桩刺杀案可能和武大将军有关——”
“胡说!”武攸宜愤怒大喊:“我几时派人刺杀过狄相国?简直是一派胡言!”
李臻从怀中取出内卫金牌,高高举起,“想必武大将军认识这面金牌,我既为内卫首领,就有权调查此案,请武大将军配合调查。”
武攸宜当然认识内卫金牌,他其实心里明白,一定是武三思派人刺杀狄仁杰,武三思曾向自己透露过此意,他心中暗恼,便悻悻道:“莫非李将军真以为是我派人刺杀狄相国吗?”
李臻摇了摇头,“虽然刺客说大将军是为了独领军权,才起意刺杀狄相国,但坦率地说,我并不认为是大将军所为,不过既然刺客有供词,我就不得不例行公事了。”
李臻摇摇头,“具体情况我们也不知道,只能是见了武攸宜再说,我想他将大军驻扎幽州,必然是有所顾虑。”
“但愿是明智之举!”
狄仁杰加快了马速,不多时便率领众人来到了军营门前,他高声道:“我是从南方过来的狄仁杰,请速去通报武大将军!”
守门士兵听说是狄仁杰来了,连忙飞奔去禀报武攸宜,武攸宜今天正好在军营内,片刻,他率领大群武将迎了出来,狄仁杰被封为观军容使兼营州太守,实际上就相当于圣上委派的监军,权力很大,加上他几十年的巨大威望,使武攸宜和众将不敢有半点轻视。
“狄相国终于来了!”
武攸宜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躬身行礼道:“我原本还担心狄相国来不及赶到呢!”
狄仁杰呵呵一笑,“莫非武大将军是嫌我老迈不济了?”
“不敢!不敢!狄相国老辣沉稳,能掌控大局,有狄相国在,我终于可以贴席入眠了。”
武攸宜恭维狄仁杰几句,又让众将上前来给狄仁杰见礼,这时他目光一转,便看见了狄仁杰身后的李臻,武攸宜虽然没有直接和李臻打过交道,但他知道李臻的厉害,而且是内卫将军,权势极大,尽管职务比自己低,但他却有监视百官之权,不是他惹得起。
武攸宜上前笑眯眯对李臻道:“没想到李将军也随同狄相国一同前来,这下子我们兵强马壮,何惧区区契丹蛮夷?”
李臻在马上向他抱拳行一礼,“请恕卑职盔甲在身,不能给大将军行拜礼!”
“不用什么拜礼,我们是同僚,又不是什么上下属,李将军千万不要客气。”
众人听说随同狄仁杰同来的年轻将军就是大名鼎鼎的李臻,也纷纷上前向他见礼,众人寒暄几句,便一起进了大营。
狄仁杰和李臻在中军大帐坐下,武攸宜命士兵上了茶,这时,狄仁杰问道:“不知契丹叛军近况如何?”
“他们已经从檀州和平州撤军了,现在在营州练兵,我也奉旨在幽州驻扎,准备汇集各州乡勇进行训练,这场对契丹的战争,圣上的意思是从长计议。”
狄仁杰要比陈子昂老练得多,他听武攸宜张口圣旨,闭口圣上,用圣上来压自己,他也不再多言,便微微一笑道:“那就要多多辛苦大将军了!”
武攸宜原以为狄仁杰要和自己争论一番,没想到他竟然如此轻描淡写,着实令他感到意外,不过这个结果是最好不过,他连忙笑道:“狄相国一路辛苦,请先下去休息,我已准备好了营帐,李将军也请!”
狄仁杰起身笑道:“确实有点疲惫了,我先去安顿下来,然后再和将军详谈!”
他给李臻使个眼色,李臻会意,也向武攸宜告辞而去。
武攸宜给他们准备的营帐确实不错,各种物品齐全,有专门的士兵保护,李臻走进大帐,对狄仁杰笑道:“伯父为何丝毫不提出兵之事?”
狄仁杰淡淡一笑道:“我们刚刚才来,什么情况都不了解,怎么好对军务指手画脚,再者,你没有看出来么?武攸宜根本没有出兵辽东的打算,居然要训练乡勇,用十万人来训练乡勇,这不是很滑稽吗?还口口声声说是圣旨,我圣上并没有这个意思,既然要训练乡勇,干嘛还给他十万大军?”
“伯父说得对,我也感觉这个武攸宜有点色厉胆薄,事事拿圣上来挡箭牌,没有半点进取之心,那伯父准备怎么应对?”
“我至少要了解一下情报吧!我居然叫做观军容使,可不是光观他武攸宜的军队啊,我打算明天先去一趟檀州,看看那边的情况如何?”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在帐门口禀报道:“启禀相国,参军陈子昂求见!”
狄仁杰有些惊讶,原来陈子昂也在军中,他连忙道:“快快请他进来!”
“伯父认识此人?”李臻笑问道。
“他的诗文极好,当年我做主考官,点了他为进士,对他印象极深。”
片刻,陈子昂快步走了进来,跪下行大礼道:“学生拜见恩师!”
狄仁杰连忙扶起他,“不必如此,陈参军快快请起!”
陈子昂激动万分道:“恩师到来,辽东终于有救了。”
狄仁杰听他话中有话,倒不急着问他,先笑着给他介绍李臻,“这位是内卫李将军,陈参军应该听说过吧!”
陈子昂听说这位年轻将领便是大名鼎鼎的李臻,顿时起敬,行一礼道:“久闻李将军大名了。”
“彼此彼此!”李臻微微一笑,还礼道:“陈参军的才名我也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李臻三生有幸。”
狄仁杰请陈子昂坐下,这才问道:“陈参军对军情了解如何?”
陈子昂叹息一声道:“我现在已经不是什么参军了,昨天被武攸宜罢免了。”
狄仁杰和李臻对望一眼,惊讶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武将军为何要罢免你?”
陈子昂忿忿道:“就因为我批评他不肯出兵辽东,他便恼羞成怒,说我抨击圣意,将我罢免了。”
狄仁杰沉吟一下又问道:“现在辽东局势很严重吗?”
“前段时间檀州每天几份求救信,还有榆关守军死伤惨重,急需支援,几次派人来求援,他就是不理睬,我真不理解,既然他不想和契丹作战,又何必挂帅前来?”
狄仁杰意识到问题有点严重了,很可能被李臻说中,武攸宜畏惧和契丹作战,便用拖的办法。
这时,陈子昂又急道:“关键是契丹人以为他会全力进攻,所以才退兵北上,一旦李尽忠发现他没有战意,很可能会派军队卷土重来,我最担心就是榆关,一旦榆关失守,河北就无险可守了。”
狄仁杰负手在大帐内来回踱步,他也知道事态紧急,没有时间再给他从容安排了,必须立刻带一部分军队赶往榆关救援。
但军权在武攸宜手中,他只能提提建议,如果武攸宜不从,那么只能找圣上裁决,但现在已经没有时间了。
沉思良久,狄仁杰对李臻道:“圣上在给我的旨意中说,你不仅仅是护卫我北上,到河北后,你会另有任用,我怀疑你的任命书已经到了,就在武攸绪手中,既然你有内卫金牌,不妨去逼他一下。”
李臻明白狄仁杰的意思,欣然起身笑道:“这正是我所擅长,我去去就来!”
李臻带着十几名手下离开大帐,又向中军大帐而去。
........
内卫成立时的最初职责是监督禁中各卫,实际上扮演了宪兵的角色,后来职责渐渐改变,武则天用它来执行一些秘密任务,或者调查大案,也正是这个缘故,内卫金牌具有皇帝亲临的效力,它与御史金牌、调兵金牌一起,成为武则天钦赐的三大金牌。
李臻一般也不会轻易使用内卫金牌,只有在夜间出城或者向地方官府要求支援等等紧急情况下才会出示金牌,今天事关榆关安危,李臻也决定破例使用内卫金牌了。
他快步来到中军大帐前,对守卫士兵道:“我有紧急事情要见武大将军!”
士兵立刻奔进去禀报,片刻,武攸宜亲自迎了出来,笑道:“李将军是对食宿感到不满,前来兴师问罪么?”
“非也!”
李臻也淡淡笑道:“我奉旨前来河北援战,并不仅仅是护卫狄相国一个任务,现在护卫狄相国已经完成,我准备执行圣上的其他安排,希望武将军能把圣上交代的任务给我。”
“这个.。。我好像还没有听说。”
“是吗?如果是这样,那我只好暂时先调查一桩案子了,希望对武大将军能全力配合。”
武攸宜一怔,“李将军这是何意?”
“我们在前来河北的半路,被人暗中刺杀,根据刺杀者供述,这桩刺杀案可能和武大将军有关——”
“胡说!”武攸宜愤怒大喊:“我几时派人刺杀过狄相国?简直是一派胡言!”
李臻从怀中取出内卫金牌,高高举起,“想必武大将军认识这面金牌,我既为内卫首领,就有权调查此案,请武大将军配合调查。”
武攸宜当然认识内卫金牌,他其实心里明白,一定是武三思派人刺杀狄仁杰,武三思曾向自己透露过此意,他心中暗恼,便悻悻道:“莫非李将军真以为是我派人刺杀狄相国吗?”
李臻摇了摇头,“虽然刺客说大将军是为了独领军权,才起意刺杀狄相国,但坦率地说,我并不认为是大将军所为,不过既然刺客有供词,我就不得不例行公事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