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73 273.第273章 金牌下落
- 274 274.第274章 狼狈为奸
- 275 275.第275章 公主人情
- 276 276.第276章 兵不厌诈
- 277 277.第277章 故计重施
- 278 278.第278章 黄雀在后
- 279 279.第279章 二次会晤
- 280 280.第280章 相王遇刺
- 281 281.第281章 同一立场
- 282 282.第282章 寻找线索
- 283 283.第283章 七叶珍珠
- 284 284.第284章 另有隐情
- 285 285.第285章 强行搜寺
- 286 286.第286章 梁王之请
- 287 287.第287章 侍卫落网
- 288 288.第288章 锤为线索
- 289 289.第289章 使锤之人
- 290 290.第290章 霹雳出击
- 291 291.第291章 连夜抓捕
- 292 292.第292章 心烦意乱
- 293 293.第293章 交换条件
- 294 294.第294章 令人生疑
- 295 295.第295章 故技失手
- 296 296.第296章 证据突破
- 297 297.第297章 争锋相对
- 298 298.第298章 一招失手
- 299 299.第299章 落井下石
- 300 300.第300章 群情激愤
- 301 301.第301章 舆论施压
- 302 302.第302章 最后一击
- 303 303.第303章 活捉酷吏
- 304 304.第304章 来贼授首
- 305 305.第305章 秘密交易
- 306 306.第306章 势不两立
- 307 307.第307章 再入狄府
- 308 308.第308章 卑鄙小人
- 309 309.第309章 婚姻到头
- 310 310.第310章 身世之谜
- 311 311.第311章 重返扬州
- 312 312.第312章 分兵南下
- 313 313.第313章 再见师父
- 314 314.第314章 揭开谜底
- 315 315.第315章 护卫狄相
- 316 316.第316章 再借一刀
- 317 317.第317章 曲阜惊魂
- 318 318.第318章 按兵不动
- 319 319.第319章 要挟逼迫
- 320 320.第320章 卢龙残兵
- 321 321.第321章 榆关初战
- 322 322.第322章 契丹求和
- 323 323.第323章 执迷不悟
- 324 324.第324章 尾随进兵
- 325 325.第325章 黄雀在后
- 326 326.第326章 断其后路
- 327 327.第327章 武氏争功
- 328 328.第328章 各让一步
- 329 329.第329章 皇帝私赏
- 330 330.第330章 百雀山庄
- 331 331.第331章 出乎意料
- 332 332.第332章 另有深意
- 333 333.第333章 深夜召见
- 334 334.第334章 麻烦降临
- 335 335.第335章 公主厚礼
- 336 336.第336章 宿仇合作
- 337 337.第337章 女皇新宠
- 338 338.第338章 背后一刀
- 339 339.第339章 并州之争
- 340 340.第340章 又下战书
- 341 341.第341章 不速之客
- 342 342.第342章 轻语隐秘
- 343 343.第343章 李泉求亲
- 344 344.第344章 胡酋猝亡
- 345 345.第345章 攻心之谈
- 346 346.第346章 再见故人
- 347 347.第347章 契丹再反
- 348 348.第348章 局势急变
- 349 349.第349章 临危出征
- 350 350.第350章 幽燕激战
- 351 351.第351章 千里驰援
- 352 352.第352章 两军对峙
- 353 353.第353章 草原之狼
- 354 354.第354章 发现机会
- 355 355.第355章 奚王人质
- 356 356.第356章 别无选择
- 357 357.第357章 欲战无路
- 358 358.第358章 滦水兵败
- 359 359.第359章 凯旋归来
- 360 360.第360章 语重心长
- 361 361.第361章 大婚前夕
- 362 362.第362章 大礼之日
- 363 363.第363章 官任新职
- 364 364.第364章 皇宫告别
- 365 365.第365章 临行前夕
- 366 366.第366章 长安势力
- 367 367.第367章 官邸风波
- 368 368.第368章 下马之威
- 369 369.第369章 强势夺权
- 370 370.第370章 全家团圆
- 371 371.第371章 狄燕心思
- 372 372.第372章 兄妹反目
- 373 373.第373章 事情闹大
- 374 374.第374章 轻语进门
- 375 375.第375章 紧急回京
- 376 376.第376章 排忧解难
- 377 377.第377章 武氏奇兵
- 378 378.第378章 酒楼会晤
- 379 379.第379章 山庄凶案
- 380 380.第380章 连环施压
- 381 381.第381章 正面交锋(上)
- 382 382.第382章 正面交锋(中)
- 383 383.第383章 正面交锋(下)
- 384 384.第384章 失子之痛
- 385 385.第385章 西域来客
- 386 386.第386章 城门冲突
- 387 387.第387章 杀机潜生
- 388 388.第388章 名相病逝
- 389 389.第389章 矛盾激化
- 390 390.第390章 局势逆转
- 391 391.第391章 震惊消息
- 392 392.第392章 三郎入局
- 393 393.第393章 局势渐乱
- 394 394.第394章 渑池刺案
- 395 395.第395章 谜案疑云
- 396 396.第396章 第七相国
- 397 397.第397章 兴师问罪
- 398 398.第398章 两免金牌
- 399 399.第399章 两次刺杀
- 400 400.第400章 平衡打破
- 401 401.第401章 公主野心
- 402 402.第402章 胡僧秘密
- 403 403.第403章 按兵不动
- 404 404.第404章 忠孝难全
- 405 405.第405章 武氏内讧
- 406 406.第406章 今夜有雨
- 407 407.第407章 三思之死
- 408 408.第408章 神龙政变
- 409 409.第409章 新的旅程
隐藏
显示工具栏
283.第283章 七叶珍珠
283.第283章 七叶珍珠
“高司直,我有点奇怪,王建嗣经验丰富,资历也足够,他怎么才是一个从八品小官?”在去北市的路上,李臻忍不住问高戬道,他对王建嗣的经历着实感到好奇。
高戬轻轻叹了口气:“说起来也一言难尽,他虽然不是科举出身,但也曾做到大理寺丞的位置,但十几年前李敬业在扬州起兵,他的兄弟也参加了李敬业的军队,在润州阵亡,后来王建嗣遭到朝廷清算,入狱问罪,多亏狄相国替他说情才免于一死,但官职却丢了,人也在吏部挂了名,这么多年来破案无数,也只升到从八品评事,估计他已经到顶了。”
“确实有点可惜了!”李臻也不由感慨一声,王建嗣从细微中发现线索的本事着实令他印象深刻。
说话间,两人便进了南市,南市从平常一样熙熙攘攘,人流如织,李臻已经很久没有进南市,从前是因为他大姊的酒铺在南市,现在他才忽然想起,大姊已经将酒铺转让,以后南市基本上和他没有关系了。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珠宝行,一条不宽的小街上密密麻麻分布着数十家珠宝首饰店,有装饰简单,面对平民的普通首饰店,也有装饰考究豪华,只针对王公贵族的名店。
李臻他们要找的罗珠堂属于一家中等店铺,但它很有特色,只卖各种明珠、珍珠,李臻老远便看见了一颗装饰假明珠,足有南瓜大小,悬挂在各种旗幡和招牌之中。
“就是这里了!”高戬指着头顶上的假明珠笑道。
李臻打量一下这家店堂,店堂的门很小,就像挤在两座高楼之间一样,虽然也有三层楼,但显得十分狭窄局促,大门上挂着招牌,金边黑底,有三个龙飞凤舞的银色大字:‘罗珠堂’。
这时,两名伙计满脸堆笑地迎了出来,“欢迎各位光临小店!”
一名内卫武士将双头鹰铜牌在他面前一晃,冷冷道:“内卫办案!”
两名伙计听说是内卫,吓得脸色大变,转身向店内跑去,片刻,店内出来一名长得十分肥胖的中年男子,他叫罗盛,是罗珠堂的东主,同时也是大掌柜,他心中紧张,连连拱手道:“小人罗盛,欢迎各位大人!”
李臻翻身下马,没有理睬他,直接向店堂里走去,十几名内卫武士也鱼贯而入,高戬暗暗摇头,连忙拉过罗盛低声道:“刚才那位便是内卫李统领,你应该听说过吧!”
“知道!知道!”
李臻的大名在洛阳无人不知,罗盛当然知道,他心中怦怦直跳,内卫统领来自己店里办案,他犯了什么事?
罗盛将李臻请到二楼贵客堂,命人上了最好的茶,李臻和高戬坐在小桌旁,罗盛垂手站在一旁,显得极为紧张,高戬笑道:“我们只是来打听一些事情,罗掌柜不必紧张,请坐下吧!”
罗盛听说他们只是来打听事情,他稍稍松了口气,又怯生生地瞥了一眼李臻,没有李臻的同意,他可不敢坐下,李臻点点头,“请坐吧!”
罗盛这才坐了下来,李臻一招手,一名手下将锦盒递上来,他打开锦盒,盒内便是那颗刺客遗落的珍珠耳坠,李臻将盒子推给罗盛,“罗掌柜请看一看这颗珠子。”
罗掌柜已经隐隐明白了他们的来意,心中更加安定,他连忙集中精神,小心细看这颗珍珠,他立刻认了出来,惊叹道:“这是倭国的七叶海珠,产自倭国七叶岛,正是小店卖出的珠子。”
“你怎么能如此肯定?”李臻不解地问道。
“李统领有所不知,这颗珍珠品相极好,堪称珠圆玉润,在倭国也是十分少见,八年前,一名倭国商人将这批珍珠贩到扬州,一共只有三百颗,引起了扬州珠宝行轰动,当时还是我父亲跑到扬州,以每颗五十贯的高价买下了全部三百颗珍珠。”
高戬忍不住笑道:“一颗海珠居然卖到五十贯,你父亲很有魄力啊!”
罗盛颇有点得意道:“当时一颗上品海珠最多价值一贯钱,我父亲却用五十贯钱买一颗,很多行内人都说他疯了,但事实证明,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这么好品相的海珠出现了,现在这样一颗海珠,至少要卖两百五十贯。”
“你怎么能如此肯定以后就没有了?”
“那次七叶海珠事件后,我父亲的名声就在行内传开了,罗珠堂也成了明珠类的第一招牌,大凡有好的珠子,卖家都会先送来罗珠堂鉴定,所以我们很清楚海珠行情,我才能这么肯定。”
李臻听他说得有道理,又指着盒子的海珠道:“那你看看这颗,还有印象吗?”
罗盛取出一方手帕,包住他又胖又短的手指,小心地拾起这颗珠子,他顿时眉头一皱,李臻知道他看出来了,便道:“这颗珠子已经被镂空,里面装有剧毒。”
罗盛听说里面有剧毒,吓得手一哆嗦,珠子差点落地,他又连忙将珠子放回了盒子,摇摇头道:“太可惜了,这么好的珠子,居然镂空了,简直是暴殄天物。”
说到这,他忽然想起什么,连忙对李臻道:“我好想有点印象,几年前我们是镂空了一颗七叶海珠,是不是这颗我记不得了,我去把大匠找来!”
李臻点点头,“去吧!”
他费劲地爬起身,匆匆出去了,这时,高戬对李臻低声道:“所有的侍卫都说刺客中没有女人,但现场却找到一颗女人的珍珠耳坠,我在想,这是不是有点蹊跷?”
李臻一怔,“你的意思是说,这是有人故意遗落,来误导我们的判断?”
“也不一定,我只是觉得有点蹊跷,等他们鉴定后再说吧!”
很快,罗盛带进来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匠人,约六十余岁,满脸皱纹,罗盛介绍道:“这是我们店里最老的珠匠,郭老匠,他的镂珠手艺在大唐也是首屈一指,我说的那颗七叶海珠就是他的手艺。”
郭老匠上前跪下磕头,“小民拜见李统领!”
“不必客气,老匠请坐!”
罗盛和郭老匠都坐了下来,李臻把锦盒又推给他,罗盛低声道:“你一定要当心点,里面可是有剧毒。”
郭老匠点点头,他戴上了一副极薄的鲨鱼皮手套,慢慢拾起珍珠,对李臻笑着解释道:“和别的珍珠不同,这种七叶海珠喜冷怕热,尽量不要用手触碰,手上的热度会使它光泽变黯淡,事实上,我们也不主张把它做成项链。”
“不做首饰,那它又有什么用?”
旁边罗盛低声道:“一般是用来做冥器,含在口中,所以它又叫定颜珠,据说可以防止尸身不腐。”
李臻和高戬对望一眼,这颗珍珠竟然是冥器,着实令他们感到意外。
这时,郭老匠眯缝起眼睛,用莲花铜夹夹住了珍珠,又从工具盒中取出一根五寸银针,慢慢地挑开了珍珠头上的一颗金丸,将镶嵌在耳坠上的黄金和珍珠分开,珍珠上随即出现一个绿豆大的空洞。
郭老匠慢慢将里面的毒粉倒在一张薄薄的绸巾上,毒粉竟然是金色,令李臻心中一颤,他猛地想到了赤练金,赤练金在液态时无色无味,但烘干成粉末后,就变成了金色。
这时,高戬伸手去取薄巾,李臻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手腕,“别碰它!”
周围人都吓了一跳,不由向后退了退,就仿佛那些金色药粉是毒蛇一般,李臻要了一副手套戴上,小心地将药粉包了起来,又用油纸层层包裹,装进一只皮袋内。
他又让东主罗盛将镂空的珍珠反复用水冲洗,确保没有一点金色药粉的痕迹,这才交还给郭老匠,郭老匠又仔细看了看珍珠,这才叹口气道:“这就是我三年前镂空的那颗七叶珍珠,是我的手艺,我认得出!”
李臻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你还记得是谁委托你镂空的珍珠吗?”
郭老匠看了东主一眼,他只负责干活,客人是谁他可不知道?
罗盛沉思片刻,缓缓道:“如果真是三年前那颗七叶珍珠,那我还有一点印象,确切说,我记得很清楚,是魏王的黄管家送来,说是魏王的侍妾想镂空这颗七叶珍珠。”
‘武承嗣!’李臻心中仿佛打开一扇窗户,他想到了那些极似赤练金的金色药粉,再和武承嗣联系起来,这桩刺杀案便变得清晰起来,难道是武承嗣的武氏家将所为吗?
李臻知道武承嗣虽然名义上被流放岭南,但他在广州他却过着王侯般的骄奢生活,丝毫不亚于洛阳,甚至比洛阳还要随心所欲,他极可能会遥控武芙蓉刺杀李旦。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只听有人急道:”我是大理寺从事,找高司直有急事!”
李臻随即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一名大理寺从事随即疾步而入,附耳对高戬低语几句,高戬不由一怔,李臻见状,心中疑惑,便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高戬苦笑一声说:“那名幸存的相王贴身武士逃走了。”
高戬轻轻叹了口气:“说起来也一言难尽,他虽然不是科举出身,但也曾做到大理寺丞的位置,但十几年前李敬业在扬州起兵,他的兄弟也参加了李敬业的军队,在润州阵亡,后来王建嗣遭到朝廷清算,入狱问罪,多亏狄相国替他说情才免于一死,但官职却丢了,人也在吏部挂了名,这么多年来破案无数,也只升到从八品评事,估计他已经到顶了。”
“确实有点可惜了!”李臻也不由感慨一声,王建嗣从细微中发现线索的本事着实令他印象深刻。
说话间,两人便进了南市,南市从平常一样熙熙攘攘,人流如织,李臻已经很久没有进南市,从前是因为他大姊的酒铺在南市,现在他才忽然想起,大姊已经将酒铺转让,以后南市基本上和他没有关系了。
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珠宝行,一条不宽的小街上密密麻麻分布着数十家珠宝首饰店,有装饰简单,面对平民的普通首饰店,也有装饰考究豪华,只针对王公贵族的名店。
李臻他们要找的罗珠堂属于一家中等店铺,但它很有特色,只卖各种明珠、珍珠,李臻老远便看见了一颗装饰假明珠,足有南瓜大小,悬挂在各种旗幡和招牌之中。
“就是这里了!”高戬指着头顶上的假明珠笑道。
李臻打量一下这家店堂,店堂的门很小,就像挤在两座高楼之间一样,虽然也有三层楼,但显得十分狭窄局促,大门上挂着招牌,金边黑底,有三个龙飞凤舞的银色大字:‘罗珠堂’。
这时,两名伙计满脸堆笑地迎了出来,“欢迎各位光临小店!”
一名内卫武士将双头鹰铜牌在他面前一晃,冷冷道:“内卫办案!”
两名伙计听说是内卫,吓得脸色大变,转身向店内跑去,片刻,店内出来一名长得十分肥胖的中年男子,他叫罗盛,是罗珠堂的东主,同时也是大掌柜,他心中紧张,连连拱手道:“小人罗盛,欢迎各位大人!”
李臻翻身下马,没有理睬他,直接向店堂里走去,十几名内卫武士也鱼贯而入,高戬暗暗摇头,连忙拉过罗盛低声道:“刚才那位便是内卫李统领,你应该听说过吧!”
“知道!知道!”
李臻的大名在洛阳无人不知,罗盛当然知道,他心中怦怦直跳,内卫统领来自己店里办案,他犯了什么事?
罗盛将李臻请到二楼贵客堂,命人上了最好的茶,李臻和高戬坐在小桌旁,罗盛垂手站在一旁,显得极为紧张,高戬笑道:“我们只是来打听一些事情,罗掌柜不必紧张,请坐下吧!”
罗盛听说他们只是来打听事情,他稍稍松了口气,又怯生生地瞥了一眼李臻,没有李臻的同意,他可不敢坐下,李臻点点头,“请坐吧!”
罗盛这才坐了下来,李臻一招手,一名手下将锦盒递上来,他打开锦盒,盒内便是那颗刺客遗落的珍珠耳坠,李臻将盒子推给罗盛,“罗掌柜请看一看这颗珠子。”
罗掌柜已经隐隐明白了他们的来意,心中更加安定,他连忙集中精神,小心细看这颗珍珠,他立刻认了出来,惊叹道:“这是倭国的七叶海珠,产自倭国七叶岛,正是小店卖出的珠子。”
“你怎么能如此肯定?”李臻不解地问道。
“李统领有所不知,这颗珍珠品相极好,堪称珠圆玉润,在倭国也是十分少见,八年前,一名倭国商人将这批珍珠贩到扬州,一共只有三百颗,引起了扬州珠宝行轰动,当时还是我父亲跑到扬州,以每颗五十贯的高价买下了全部三百颗珍珠。”
高戬忍不住笑道:“一颗海珠居然卖到五十贯,你父亲很有魄力啊!”
罗盛颇有点得意道:“当时一颗上品海珠最多价值一贯钱,我父亲却用五十贯钱买一颗,很多行内人都说他疯了,但事实证明,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这么好品相的海珠出现了,现在这样一颗海珠,至少要卖两百五十贯。”
“你怎么能如此肯定以后就没有了?”
“那次七叶海珠事件后,我父亲的名声就在行内传开了,罗珠堂也成了明珠类的第一招牌,大凡有好的珠子,卖家都会先送来罗珠堂鉴定,所以我们很清楚海珠行情,我才能这么肯定。”
李臻听他说得有道理,又指着盒子的海珠道:“那你看看这颗,还有印象吗?”
罗盛取出一方手帕,包住他又胖又短的手指,小心地拾起这颗珠子,他顿时眉头一皱,李臻知道他看出来了,便道:“这颗珠子已经被镂空,里面装有剧毒。”
罗盛听说里面有剧毒,吓得手一哆嗦,珠子差点落地,他又连忙将珠子放回了盒子,摇摇头道:“太可惜了,这么好的珠子,居然镂空了,简直是暴殄天物。”
说到这,他忽然想起什么,连忙对李臻道:“我好想有点印象,几年前我们是镂空了一颗七叶海珠,是不是这颗我记不得了,我去把大匠找来!”
李臻点点头,“去吧!”
他费劲地爬起身,匆匆出去了,这时,高戬对李臻低声道:“所有的侍卫都说刺客中没有女人,但现场却找到一颗女人的珍珠耳坠,我在想,这是不是有点蹊跷?”
李臻一怔,“你的意思是说,这是有人故意遗落,来误导我们的判断?”
“也不一定,我只是觉得有点蹊跷,等他们鉴定后再说吧!”
很快,罗盛带进来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匠人,约六十余岁,满脸皱纹,罗盛介绍道:“这是我们店里最老的珠匠,郭老匠,他的镂珠手艺在大唐也是首屈一指,我说的那颗七叶海珠就是他的手艺。”
郭老匠上前跪下磕头,“小民拜见李统领!”
“不必客气,老匠请坐!”
罗盛和郭老匠都坐了下来,李臻把锦盒又推给他,罗盛低声道:“你一定要当心点,里面可是有剧毒。”
郭老匠点点头,他戴上了一副极薄的鲨鱼皮手套,慢慢拾起珍珠,对李臻笑着解释道:“和别的珍珠不同,这种七叶海珠喜冷怕热,尽量不要用手触碰,手上的热度会使它光泽变黯淡,事实上,我们也不主张把它做成项链。”
“不做首饰,那它又有什么用?”
旁边罗盛低声道:“一般是用来做冥器,含在口中,所以它又叫定颜珠,据说可以防止尸身不腐。”
李臻和高戬对望一眼,这颗珍珠竟然是冥器,着实令他们感到意外。
这时,郭老匠眯缝起眼睛,用莲花铜夹夹住了珍珠,又从工具盒中取出一根五寸银针,慢慢地挑开了珍珠头上的一颗金丸,将镶嵌在耳坠上的黄金和珍珠分开,珍珠上随即出现一个绿豆大的空洞。
郭老匠慢慢将里面的毒粉倒在一张薄薄的绸巾上,毒粉竟然是金色,令李臻心中一颤,他猛地想到了赤练金,赤练金在液态时无色无味,但烘干成粉末后,就变成了金色。
这时,高戬伸手去取薄巾,李臻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他手腕,“别碰它!”
周围人都吓了一跳,不由向后退了退,就仿佛那些金色药粉是毒蛇一般,李臻要了一副手套戴上,小心地将药粉包了起来,又用油纸层层包裹,装进一只皮袋内。
他又让东主罗盛将镂空的珍珠反复用水冲洗,确保没有一点金色药粉的痕迹,这才交还给郭老匠,郭老匠又仔细看了看珍珠,这才叹口气道:“这就是我三年前镂空的那颗七叶珍珠,是我的手艺,我认得出!”
李臻精神一振,连忙问道:“你还记得是谁委托你镂空的珍珠吗?”
郭老匠看了东主一眼,他只负责干活,客人是谁他可不知道?
罗盛沉思片刻,缓缓道:“如果真是三年前那颗七叶珍珠,那我还有一点印象,确切说,我记得很清楚,是魏王的黄管家送来,说是魏王的侍妾想镂空这颗七叶珍珠。”
‘武承嗣!’李臻心中仿佛打开一扇窗户,他想到了那些极似赤练金的金色药粉,再和武承嗣联系起来,这桩刺杀案便变得清晰起来,难道是武承嗣的武氏家将所为吗?
李臻知道武承嗣虽然名义上被流放岭南,但他在广州他却过着王侯般的骄奢生活,丝毫不亚于洛阳,甚至比洛阳还要随心所欲,他极可能会遥控武芙蓉刺杀李旦。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只听有人急道:”我是大理寺从事,找高司直有急事!”
李臻随即吩咐道:“让他进来吧!”
一名大理寺从事随即疾步而入,附耳对高戬低语几句,高戬不由一怔,李臻见状,心中疑惑,便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高戬苦笑一声说:“那名幸存的相王贴身武士逃走了。”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