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75 第四十四章 找到了
- 176 第四十五章 一饭之恩
- 177 第四十六章 奇袭前夕
- 178 第四十七章 汇合与拷问
- 179 第四十八章 批发传国玉玺
- 180 第四十九章 激战
- 181 第五十章 惨烈
- 182 第五十一章 单于夜逃
- 183 第五十二章 定襄大捷
- 184 第五十三章 颉利被俘
- 185 第五十四章 李靖的烦恼以及善后
- 186 第五十五章 终于要回去了
- 187 第五十六章 宝物
- 188 第五十七章 要打起来了
- 189 第五十八章 挡我者死
- 190 第五十九章 泪千行
- 191 第六十章 只影向谁边
- 192 第一章 沉重的归程
- 193 第二章 非见不可
- 194 第三章 笑靥如花
- 195 第四章 回长安
- 196 第五章 震惊
- 197 第六章 烛影深
- 198 第七章 话凄凉
- 199 第八章 君臣对
- 200 第九章 长亭夜
- 201 第十章 波澜起
- 202 第十一章 惊闻
- 203 第十二章 癫狂怒
- 204 第十三章 生物学家
- 205 第十四章 交换
- 206 第十五章 压抑的火
- 207 第十六章 血溅朝堂
- 208 第十七章 大祸事
- 209 第十八章 暴怒的巨龙——死不悔改
- 210 第十九章 暴怒的巨龙——无法再抱着你了
- 211 第二十章 幸好还有你
- 212 第二十一章 不止有我哟
- 213 第二十二章 点菜
- 214 第二十三章 除夕夜惊变
- 215 第二十四章 大事件
- 216 第二十五章 不是人
- 217 第二十六章 真相只有一个
- 218 第二十七章 隐情
- 219 第二十八章 有客来仪
- 220 第二十九章 跟着你
- 221 第三十章 隐藏在暗处的人
- 222 第三十一章 第二个侍女
- 223 第三十二章 朝露昙花
- 224 第三十三章 朝露昙花(下)
- 225 第三十四章 前世乐曲
- 226 第三十五章 不一样的长孙冲
- 227 第三十六章 变了样
- 228 第三十七章 春风吹得游人醉
- 229 第三十八章 似曾相识
- 230 第三十九章 能量爆棚
- 231 第四十章 绝无仅有的机会
- 232 第四十一章 夜未央
- 233 第四十二章 远走他乡
- 234 第一章 轻舟已过万重山
- 235 第二章 露似珍珠月似弓
- 236 第三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
- 237 第四章 公子留香
- 238 第五章 突发事件
- 239 第六章 大梦谁先觉
- 240 第七章 通缉楚留香
- 241 第八章 不装会死星人
- 242 第九章 郑氏家事
- 243 第十章 愤怒的火焰
- 244 第十一章 首次亮相
- 245 第十二章 绝户计
- 246 第十三章 世家公敌
- 247 第十四章 暂且消停
- 248 第十五章 总有找事儿的
- 249 第十六章 打脸
- 250 第十七章 拜见楚王殿下
- 251 第十八章 你这是要造反?
- 252 第十九章 扬州变天
- 253 第二十章 发疯的崔氏
- 254 第二十一章 行动起来吧
- 255 第二十二章 崔氏的战略——世家乱入
- 256 第二十三章 截杀
- 257 第二十四章 霸王一怒
- 258 第二十五章 该死
- 259 第二十六章 来至阎王殿的问候
- 260 第二十七章 轰隆隆
- 261 第二十八章 震惊天下
- 262 第二十九章 形势大变
- 263 第三十章 假的狄仁杰
- 264 第三十一章 尾巴
- 265 第三十二章 宰了
- 266 第三十三章 托孤
- 267 第三十四章 义士无双
- 268 第三十五章 尘埃落定
- 269 第三十六章 王氏——往事
- 270 第三十七章 故人,敌人
- 271 第三十八章 久违的战斗
- 272 第三十九章 王氏想要的东西
- 273 第四十章 薛万彻刺王
- 274 第四十一章 救出
- 275 第四十二章 末路
- 276 第四十三章 别怕,有我
- 277 第四十四章 不关我事
- 278 第四十五章 闹剧该结束了
- 279 第四十六章 不陪你们玩了
- 280 第四十七章 了结(上)
- 281 第四十八章 了结(中)
- 282 第四十九章 了结(下)
- 283 第五十章 火烧九重塔
- 284 第五十一章 捡到的
- 285 第五十二章 变数横生
- 286 第五十三章 悲催的杜荷
- 287 第五十四章 物是人依旧
- 288 第一章 宫中
- 289 第二章 不变的东西
- 290 第三章 门前
- 291 第四章 封号——大楚
- 292 第五章 哗然
- 293 第六章 再战程咬金
- 294 第七章 霸王之力
- 295 第八章 聪明的柴令武
- 296 第九章 兕子
- 297 第十章 回来了
- 298 第十一章 绝对领域
- 299 第十二章 李承乾的小心思
- 300 第十三章 入军方
- 301 第十四章 最后的清闲
- 302 第十五章 你给我趴下
- 303 第十六章 揍得你趴下
- 304 第十七章 练兵进行时
- 305 第十八章 从哪里来
- 306 第十九章 军姿
- 307 第二十章 淘汰
- 308 第二十一章 秦岭深处
- 309 第二十二章 烽烟再起
- 310 第二十三章 秣马厉兵
- 311 第二十四章 战狼出击
- 312 第二十五章 决议
- 313 第二十六章 闻战
- 314 第二十七章 撵得像狗
- 315 第二十八章 潜伏难题
- 316 第二十八章 鄯善城
- 317 第三十章 干他娘的(二十八章重复了抱歉)
- 318 第三十一章 气吞万里如虎
- 319 第三十二章 风高血祭荐轩辕
- 320 第三十三章 屠戮
- 321 第三十四章 放出一只恶魔
- 322 第三十五章 吐谷浑的末日
- 323 第三十六章 爆发
- 324 第三十七章 死亡花开
- 325 第三十八章 不祥
- 326 第三十九章 心已不再
- 327 第四十章 国子监外小酒馆
- 328 第四十一章 揍你们三个
- 329 第四十二章 一壶浊酒喜相逢
- 330 第四十三章 牛郎织女的故事(上)
- 331 第四十四章 牛郎织女的故事(下)
- 332 第四十五章 大唐万胜
- 333 第四十六章 壮哉大唐
- 334 第四十七章 长安城外
- 335 第四十八章 断了腿
- 336 第四十九章 太子偷牛
- 337 第五十章 呵斥李承乾
- 338 第五十一章 何人敢说
- 339 第五十二章 李承乾的应对
- 340 第五十三章 父子
- 341 第五十四章 夫妻交心
- 342 第一章 信马由缰
- 343 第二章 这是我的地盘
- 344 第三章 我认识……
- 345 第四章 灯火阑珊
- 346 第五章 两座大山
- 347 第六章 崔雨霏的秘密
- 348 第七章 抗洪救灾
- 349 第八章 血肉长城(上)
- 350 第九章 血肉长城(下)
- 351 第十章 震撼人心
- 352 第十一章 震撼天地
- 353 第十二章 神迹
- 354 第十三章 意识流
- 355 第十四章 李承乾的嫉妒
- 356 第十五章 楚王善射
- 357 第十六章 对决城门外
- 358 第十七章 激战尉迟
- 359 第十八章 血溅明德
- 360 第十九章 果然是小人作祟
- 361 第二十章 束手就擒
- 362 第二十一章 姑姑的庇佑
- 363 第二十二章 天凉好个秋
- 364 第二十三章 闲散亲王
- 365 第二十四章 高阳的嫁妆
- 366 第二十五章 科举
- 367 第二十六章 科举进行时
- 368 第二十七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
- 369 第二十八章 一日观遍长安花
- 370 第二十九章 不一样的长孙冲
- 371 第三十章 不了了之
- 372 第三十一章 旧事重提
- 373 第三十二章 该来的还是来了
- 374 第三十三章 突破,大婚
- 375 第三十四章 血色幔帐
- 376 第三十五章 白虎犯苍龙
- 377 第三十六章 百骑阻路
- 378 第三十七章 来迟一步
- 379 第三十八章 苍龙伏虎
- 380 第三十九章 祝你幸福(上)
- 381 第四十章 祝你幸福(下)
- 382 第一章 沧州刺史
- 383 第二章 走马上任
- 384 第三章 靠海吃海
- 385 第四章 造船
- 386 第五章 出海
- 387 第六章 海潮
- 388 第七章 人定胜天
- 389 第八章 回来了
- 390 第九章 长风万里
- 391 第十章 生子当若
- 392 第十一章民生
- 393 第十二章 谁人曾记
- 394 第十三章 救灾
- 395 第十四章 断言
- 396 第十五章 猛虎出匣
- 397 第十六章 没想到
- 398 第十七章 肆无忌惮
- 399 第十八章 鲨鱼群
- 400 第十九章 新功能
- 401 第二十章 新功能摸索
- 402 第二十一章 叛变
- 403 第二十二章 镇压
- 404 第二十三章 暴虐
- 405 第二十四章 剿灭
- 406 第二十五章 平息
- 407 第二十六章 招募
- 408 第二十七章 新人来了
- 409 第二十八章 训练
- 410 第二十九章 海浪之间翱翔的雄鹰
- 411 第三十章 起航
- 412 第三十一章 东渡扶桑
- 413 第三十二章 攻城拔寨
- 414 第三十三章 摧枯拉朽
- 415 第三十四章 起点之城
- 416 第三十六章 以夷制夷
- 417 第三十七章 接头
- 418 第三十八章 英雄谁属
- 419 第三十九章 以一敌百
- 420 第四十章 方寸咫尺,人尽敌国
- 421 第四十一章 一人破城
- 422 第四十二章 血色黎明
- 423 第四十三章 强悍的炮仗
- 424 第四十四章 平静的长安城
- 425 第四十五章 横推一切
- 426 第四十六章 狮虎斗
- 427 第四十七章 盛世烟花
- 428 第四十八章 一统倭奴
- 429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一章 倭奴出动
- 430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二章 兵临城下
- 431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三章 海上突袭
- 432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四章 仓皇的渊盖苏文
- 433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五章 逃出生天
- 434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六章 非洲童子军
- 435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七章 冷血
- 436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八章 初见善德
- 437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九章 新罗女王
- 438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十章 与恶魔对话
- 439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十一章 海上钓鲨
- 440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十二章 乱点鸳鸯谱
- 441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十三章 全乱套了
- 442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十四章 消息来了
- 443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十五章 那小子在高丽
- 444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十五章 永不停息
- 445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十六章 大王城
- 446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十七章 流血的夜
- 447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十八章 灰飞烟灭
- 448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十九章 人心乱
- 449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二十章 人心丧
- 450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二十一章 纵民为匪
- 451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二十二章 荣华女
- 452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二十三章 最后的城池
- 453 第九卷 硝烟下的高丽 第二十四章 空城计
- 454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一章 乘风归来
- 455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章 我不是过客
- 456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章 劫数
- 45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章 白虎带血煞
- 45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五章 他真的回来了
- 45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六章 相见欢
- 460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七章 二哥,欢迎回来!
- 461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八章 温馨
- 462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九章 有客登门
- 463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章 袁守诚的请求
- 464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一章 接二连三
- 465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二章 震慑当场
- 466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三章 尚不自知
- 46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四章 别想走了
- 46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五章 劲敌
- 46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六章 双枪将丁彦平
- 470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七章 找虐
- 471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八章 新罗国书
- 472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九章 和李二翻脸了
- 473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章 孰强孰弱
- 474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一章 对战
- 475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二章 不休
- 476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三章 彻底摊牌
- 47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四章 玩不过的老狐狸
- 47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五章 大唐第一祥瑞
- 47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六章 约定
- 480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七章 征西大将军
- 481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八章 马屁古今皆宜
- 482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九章
- 483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章 猛虎下山
- 484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一章 飞龙在天
- 485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二章 祈福
- 486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三章 躬耕
- 48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四章 国师来访
- 48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五章 了结
- 48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六章 釜底抽薪
- 490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七章 洛阳——落阳
- 491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八章 新的来源
- 492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九章 佛祖
- 493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章 白虎弑佛
- 494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一章 佛祖死了
- 495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二章 信仰崩碎
- 496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三章 拜会道家
- 49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四章 差点闹翻
- 49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五章 道家退出
- 49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六章 农无税
- 50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一章 兵临城下
- 501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章 雄师
- 502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三章 平衡之道
- 503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四章 帝王心思
- 504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五章 君王无情
- 505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六章 胡风
- 506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七章 巨宝
- 507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八章 契机
- 508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九章 将夜
- 509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章 一触即发
- 51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一章 大风起兮
- 511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二章 惊变
- 512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三章 圈套
- 513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四章 逃出生天
- 514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五章 报复
- 515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六章 草原灾难
- 516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七章 要玩就玩大的
- 517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九章 灾难爆发
- 518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章 悲泣的草原
- 519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一章 自作孽不可活
- 52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二章 无人区
- 52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一章 回归
- 52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章 选妃
- 52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章 小武
- 52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章 撞枪头上了
- 52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章 猪狗不如
- 52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章 带小武回家
- 52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七章 这里就是你的家
- 52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八章 小武来了
- 52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九章 隐藏在底下的世界
- 53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章 提亲
- 53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一章 我要当女皇
- 53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二章 别做梦了
- 53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三章 各怀鬼胎
- 53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四章 打断了腿
- 53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五章 不死不休
- 53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六章 一脚踩死
- 53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七章 出大事了
- 53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八章 乱象初现
- 53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九章 危机来临
- 54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章 息王之子
- 54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一章 虎出深山
- 54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二章 决裂
- 54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三章 砸你家大门
- 54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四章 抢了就走
- 54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五章 知悉
- 54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六章 李丽质出事了
- 54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七章 救救孩子
- 54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八章 小兕子来了
- 54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九章 两个孩子的对话
- 55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章 失望
- 55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一章 暴揍
- 55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二章 悲催的长孙冲
- 55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三章 全都给你
- 55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四章 说走就走
- 55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五章 破冰
- 55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七章 海上油田
- 55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八章 海盗
- 55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九章 给我炸沉它
- 55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章 惊涛骇浪
- 56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一章 血色彩虹
- 56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二章 内鬼
- 56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三章 血洗
- 56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四章 李承乾的疯狂
- 56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五章 逐出大唐
- 56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六章 搞大的
- 56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七章 动荡
- 56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八章 震惊天下
- 56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九章 骇人真相
- 56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章 破裂
- 57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一章 忍你很久了
- 57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二章 交代
- 57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三章 跪倒尘埃
- 57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四章 异想天开
- 57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五章 深藏身与名
- 57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六章 大漠之中的喷泉
- 57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七章 回家
- 57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八章 希望
- 57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九章 沙漠变绿洲
- 57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章 大唐的变化
- 58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一章 不管不顾大干一场
- 58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二章 抢
- 58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三章 再抢
- 58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四章 还抢
- 58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五章 合一
- 58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六章
- 586 完本了
- 587 新书上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五十四章 李靖的烦恼以及善后
第五十四章 李靖的烦恼以及善后
定襄城,血腥味还未散去,无数的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这座城市的大大小小的角落里。突厥大军留下了几万具尸体,堆满了各处的街道,再加上那些百姓,整个城市就像是一座尸山。
李靖坐在颉利的营帐里,双手揉着有些疼痛的太阳穴。他很累,很想就这样休息一下,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前来接应的大军还不见踪影,这里还要他主持大局,岂能放松?而且他现在也没有那个心情去休息,因为还有一大堆的事情困惑着他,让他乱成一团麻。
他的身份很特殊,虽然祖上是军人世家,但是他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并非是祖上余荫,而是另有机缘。当初年少轻狂的他,在前隋司徒杨素的府上结识了现如今他的妻子——张初尘。此女原是良家女,但是因为家境贫寒,被父母卖身杨府,成了杨素府上的一名歌姬。当时李靖正是年少冲动的年纪,与这位美貌歌姬一见钟情,并且私定终生。之后遭到杨素这位权倾朝野的司徒的打压,一路逃亡逐北,在这逃亡的过程之中,李靖获得了他这一生最大的一次机缘,被一名卖炭老翁搭救,并且成了本代的兵家巨子。
因为这个身份,李靖收获了许多,前人先贤留下来的无尽的兵家宝库,兵书,战术。使得他在后来的战争上用兵如神,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个背景。让他在现在儒家占据庙堂的朝野之中,几乎没有丝毫的话语权。并且还要面对帝王的猜忌,所以李靖这些年都活的是战战兢兢。只要战争一结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交出兵权虎符,因为他手上要是有大量的兵力的话,坐在最上面的那位会寝食难安。况且李靖也不愿成为谁人的心腹,因为他曾在自己师傅的坟前立下誓言,会将兵家传承下去,要是真的成为帝王的心腹,定然会被完全掌控。兵家将会彻底消失,成为儒家的一部分。
李靖的态度决定了他不能将自己一身所学也不得轻易传授他人。只能随着他自己一同葬入黄土。这是作为一个皇帝的必然心态,不能为我所用,就只能让它灭亡。这也是李靖的悲哀,他老早就有打算想要将自己所学的一身本事写成兵书。传承下去,让病家不至于湮灭。可是这个愿望也需要李二的准许,他自己要是擅自动笔的话说不得就会大难临头。正是因为这些事儿,李靖在朝中几乎没有一个同盟,一直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这也是为何他这么聪慧的人物会两次三番的站错队的原因所在。当初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他乔装打扮一番准备去江州告密,结果却被拦截下来。顺势投向李渊,这其实是他的聪明之处,他知道自己的师承来历定然无法得到帝王的信任。所以就干脆先将他们得罪了,然后再到他们麾下效命这样方才不会接触太多的秘密,才能保住传承不失。
战战兢兢的活了大半辈子。李靖每踏出一步就要想到之后可能发生的种种变化,并且做好相应的应对腹案。就像当初李二派了侯君集前来向他学习用兵,李靖不敢不从,但是却只传授一半,剩下的就截然不提。这让侯君集觉得李靖藏私,还到李二那里告了一状。李靖却早就想好应对之策。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将侯君集的委屈变成了居心叵测:“现今天下将安,吾所授者。保天下平安足矣,何须再多?是为何意?”话中的意思就是侯君集心怀不轨,恐怕有别的想法了。这让侯君集吃了个哑巴亏,从此对于李靖他是暗地里牙痒痒。但是这却是李靖想要的,不拉帮结派,不结党抱团,就自己一人就好,要是真的教导侯君集兵法,那么侯君集必然要以师礼对待李靖,这样就打上了师徒的标签,这不是李靖想要的。而且李靖也不看好侯君集这人,做事太过阴暗,多使用阴谋诡计,这样的人必定不是光明磊落之辈。
李靖除了对自己的身份的忧心之外,还担忧着大唐这个帝国的未来,他纵观大唐朝野军伍,发现下一代大唐军中武将稀缺,几乎没有领军人物。老一辈逐渐老去,小一辈却没有成长起来,大唐军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场面。想他和秦琼,尉迟恭,这些人已经老了,五六十岁了,这样的身子骨还能撑几年?小一点的程知节,李世绩也四十出头了,而小一辈的纨绔居多,真正能上战场搏杀的也就只有程知节家的程处默,尉迟家的两个傻儿子。至于刘弘基的儿子刘鹏举,李神通的孙子李鹏程这些人都有着明显的性格缺陷,还需要大量的磨练才能真正独当一面。所以李靖非常的担忧,要是一直没有大的战事,那还好一点,至少能让这些小家伙多和老一辈学学,可是真的战争爆发:东北高丽,西面突厥,回鹘,南面百越蛮人,还有吐蕃,吐谷浑,铁勒等等这些地方都需要大量的领军将领!李靖每每想到这些事儿,就头疼。虽然他一直在站队上出臭棋,那是为了疏远权力漩涡。可毕竟他还是一个汉人,所以心忧华夏民族,心忧中原大地也是人之常情。
想着这些事儿,李靖就想起已经去追踪颉利的那个小子,这位让他都看不清的楚王殿下。虽然明知晓他身后已经站着一个神秘的学派,还是一个庞然大物一般的存在。可是李靖还是异常的欣赏他,希望将自己的一身本事传授给这个家伙。这也是李靖一直到现在发掘出的最具有可能信的传人了。
因为李宽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当今圣上的亲生儿子,所以定然是不会背叛自家的江山的。哪怕将来兄弟倪墙,那也是皇家内部的事情,这属于自家的矛盾。所以李宽不管学习了什么东西,对于皇室来讲都没多大损失,至少对于坐在皇位上的那位来说是如此。只是这样势必会得罪皇后和太子,这一点李靖又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这小子是现在最合适的人选了!”李靖松开手,站起身来,一身甲胄在他站起身来的时候哗啦作响,迈着大步走出帐门。看着漆黑的夜色李靖一声长叹。冰凉的空气的刺激下,心中的烦闷被暂时压制下来。同时也在心中觉得,此次回京就像李二说明这件事情,看看有没有操作的可能。当然对于李宽,还要保密并且还有一番试探。才能确认这小子是否合适。现在先不管这些,强打起精神,率领幸存的士兵们开始打扫战场,三千士兵还剩下不到千人,但是却足以打扫战场了,这一次打扫主要就是补刀,见到还有气的就补上一刀,确保没有人装死。然后等到接应部队来了在收拾,反正天降大雪。气温低得可怕,也不怕会有腐烂造成瘟疫。
并且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找到唐俭。当时进攻的时候李靖虽然也曾想过唐俭的安危,可是他还是下令进攻了,因为要是当时想要救出唐俭的话,定然要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而他只有三千人,每一个人的阵亡都是难以弥补的。而突厥人足足有五六万人,这样的差距使得李靖不得不使用那有些邪门儿的《惑神曲》。还好的是这东西真的有效。并且效果异常的好,不然这一仗李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输掉。
不提李靖打扫战场,再来看看李宽这边。
颉利在最后的时刻,将手中的弯刀甩出,并没有杀向其他人,而是直直的飞向了李宽,弯刀就像一只飞来骨一样,在空气中旋转着,发出呜呜的声音,急速的向着李宽飞了过来。
李宽呛啷一声抽出了横刀,直直的斩了过去,两刀相交,刺溜的带出一溜火星,然后颉利的弯刀飞向一边,与此同时这位突厥的可汗也被一拥而上的大唐士兵给扑倒在地,被生擒活捉了。
李宽没有去打搅那些在欢呼庆功的人,径直带着自己的大狗悄悄地离开了。甚至好多人都不知道这里曾经有一个人站在那里,看着他们擒获突厥的可汗。只有张宝相悄然的盯着李宽离去的背影,脸上有着一丝庆幸的神色,似乎觉得李宽没和他争抢这个功劳是放了他一马。毕竟要是以李宽的身份真的要和他平分活捉颉利的战功,他张宝相还真的也只有那落牙齿和血吞,吃下这个闷亏,毕竟这天下姓李。那位爷的老爹坐在最上面,就是最大的道理,走到这大唐的任何角落,这个道理都是通用的。
一行人欢呼着架起了颉利,像是抬过年猪一样抬回了定襄城,他们要在那里庆祝一下,这一仗的胜利。
逃走的突厥人四散奔逃,分得很是零散,所以基本上没办法追击,就这样放任的话也不是个办法,李靖决定派出一支五百人的骑士,以定襄城为中心,五十里地之内驱赶他们,将这些溃军赶得远远的就好。只要坚持两天,大唐的援军就到了,那个时候就一举扫荡整片草原地区,将那些突厥溃军赶到大漠那边去。
李宽在张宝相等人回来之前就已经回到了营地,带着大狗穿行在这原本属于突厥人的营地里,李宽寻找着自己的那只小队伍,着大军里边他也就只认识那些人了。
转过好几个营地,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小队驻扎的地方,这个地方离着颉利的那顶奢华的帐篷非常的近,也在那小山丘的顶上,结果还没到营地里边就听到里边传来的哭声。声音低沉,带着无尽的伤感,带着一股决然的绝望。似乎整个世界都已经崩碎,再也没有活下去的意义的感触。
李宽虽然还没见到哭泣的人,但是从声音他就已经听出了是谁了,哭声是女子,那么在他的营地里也就只有三人,首先干这样肆无忌惮的哭泣,那么排除了那名侍女;剩余两人中义成的声音却不是这种柔和富有表达力的,这带着江南的吴侬软语的哭泣只能是萧皇后发出来的。只是萧皇后这是哭什么?为何哭得如此有感染力?恐怕和孟姜女哭倒长城都有的一拼了。
李宽径直走向哭声传来的地方,见到几名玄甲卫的士兵正在抬着一具无头的尸体,准备抬出营地去,而萧皇后瘦弱单薄的身子就趴在那里,拉着那尸身的衣摆,泪水哗啦啦的向下流淌,可的是梨花带雨,楚楚可怜。李宽看的都一阵心疼,只是一想起这女人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又有点接受不了。
“这是怎么回事?”李宽上前问道。
“回禀楚王殿下,营地中发现一具尸体,结果这萧……就这样了!”被问到的士兵回答道。
“萧老夫人,怎么了?你认识这名死者?”李宽走到萧皇后身边,出声问道。
“我可怜的政道……没想到你还是这样丢下了我一个人……”萧皇后眼泪顺着吹弹可破的脸蛋往下淌着,嘴里撕心裂肺的哭喊。轻声地啜泣倒是能激发别人的怜悯之心,可是过了头就有点难看了。
再美的人这样嚎啕大哭都不再美丽,所以李宽这会儿居然心境平静了下来:“人死不能复生,节哀吧!不管怎样,他这一生或许死了更加轻松!你还是要活下去,不是吗?”李宽说着安慰的话,在这位传奇女子的香肩上拍了拍,不再多言,转身走进了中央那顶最大的帐篷,那里是专门给他留着的。
就在李宽走向自己的帐篷的时候,从营地中央的一辆囚车上,传来一声嗤笑,义成公主被装在囚车里,她不像萧皇后,手无缚鸡之力,又积极配合,她就是那又臭又硬的茅坑石头。所以刘威干脆就将她扔进囚车里。单薄的衣衫在寒风中被吹起,紧贴着她的身子,虽然冻得满面铁青,这个前隋的公主仍旧高傲的昂着自己的头颅,决计不会对她心中的叛臣贼子低头。(未完待续)
李靖坐在颉利的营帐里,双手揉着有些疼痛的太阳穴。他很累,很想就这样休息一下,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前来接应的大军还不见踪影,这里还要他主持大局,岂能放松?而且他现在也没有那个心情去休息,因为还有一大堆的事情困惑着他,让他乱成一团麻。
他的身份很特殊,虽然祖上是军人世家,但是他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并非是祖上余荫,而是另有机缘。当初年少轻狂的他,在前隋司徒杨素的府上结识了现如今他的妻子——张初尘。此女原是良家女,但是因为家境贫寒,被父母卖身杨府,成了杨素府上的一名歌姬。当时李靖正是年少冲动的年纪,与这位美貌歌姬一见钟情,并且私定终生。之后遭到杨素这位权倾朝野的司徒的打压,一路逃亡逐北,在这逃亡的过程之中,李靖获得了他这一生最大的一次机缘,被一名卖炭老翁搭救,并且成了本代的兵家巨子。
因为这个身份,李靖收获了许多,前人先贤留下来的无尽的兵家宝库,兵书,战术。使得他在后来的战争上用兵如神,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个背景。让他在现在儒家占据庙堂的朝野之中,几乎没有丝毫的话语权。并且还要面对帝王的猜忌,所以李靖这些年都活的是战战兢兢。只要战争一结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交出兵权虎符,因为他手上要是有大量的兵力的话,坐在最上面的那位会寝食难安。况且李靖也不愿成为谁人的心腹,因为他曾在自己师傅的坟前立下誓言,会将兵家传承下去,要是真的成为帝王的心腹,定然会被完全掌控。兵家将会彻底消失,成为儒家的一部分。
李靖的态度决定了他不能将自己一身所学也不得轻易传授他人。只能随着他自己一同葬入黄土。这是作为一个皇帝的必然心态,不能为我所用,就只能让它灭亡。这也是李靖的悲哀,他老早就有打算想要将自己所学的一身本事写成兵书。传承下去,让病家不至于湮灭。可是这个愿望也需要李二的准许,他自己要是擅自动笔的话说不得就会大难临头。正是因为这些事儿,李靖在朝中几乎没有一个同盟,一直都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这也是为何他这么聪慧的人物会两次三番的站错队的原因所在。当初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他乔装打扮一番准备去江州告密,结果却被拦截下来。顺势投向李渊,这其实是他的聪明之处,他知道自己的师承来历定然无法得到帝王的信任。所以就干脆先将他们得罪了,然后再到他们麾下效命这样方才不会接触太多的秘密,才能保住传承不失。
战战兢兢的活了大半辈子。李靖每踏出一步就要想到之后可能发生的种种变化,并且做好相应的应对腹案。就像当初李二派了侯君集前来向他学习用兵,李靖不敢不从,但是却只传授一半,剩下的就截然不提。这让侯君集觉得李靖藏私,还到李二那里告了一状。李靖却早就想好应对之策。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将侯君集的委屈变成了居心叵测:“现今天下将安,吾所授者。保天下平安足矣,何须再多?是为何意?”话中的意思就是侯君集心怀不轨,恐怕有别的想法了。这让侯君集吃了个哑巴亏,从此对于李靖他是暗地里牙痒痒。但是这却是李靖想要的,不拉帮结派,不结党抱团,就自己一人就好,要是真的教导侯君集兵法,那么侯君集必然要以师礼对待李靖,这样就打上了师徒的标签,这不是李靖想要的。而且李靖也不看好侯君集这人,做事太过阴暗,多使用阴谋诡计,这样的人必定不是光明磊落之辈。
李靖除了对自己的身份的忧心之外,还担忧着大唐这个帝国的未来,他纵观大唐朝野军伍,发现下一代大唐军中武将稀缺,几乎没有领军人物。老一辈逐渐老去,小一辈却没有成长起来,大唐军队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尴尬场面。想他和秦琼,尉迟恭,这些人已经老了,五六十岁了,这样的身子骨还能撑几年?小一点的程知节,李世绩也四十出头了,而小一辈的纨绔居多,真正能上战场搏杀的也就只有程知节家的程处默,尉迟家的两个傻儿子。至于刘弘基的儿子刘鹏举,李神通的孙子李鹏程这些人都有着明显的性格缺陷,还需要大量的磨练才能真正独当一面。所以李靖非常的担忧,要是一直没有大的战事,那还好一点,至少能让这些小家伙多和老一辈学学,可是真的战争爆发:东北高丽,西面突厥,回鹘,南面百越蛮人,还有吐蕃,吐谷浑,铁勒等等这些地方都需要大量的领军将领!李靖每每想到这些事儿,就头疼。虽然他一直在站队上出臭棋,那是为了疏远权力漩涡。可毕竟他还是一个汉人,所以心忧华夏民族,心忧中原大地也是人之常情。
想着这些事儿,李靖就想起已经去追踪颉利的那个小子,这位让他都看不清的楚王殿下。虽然明知晓他身后已经站着一个神秘的学派,还是一个庞然大物一般的存在。可是李靖还是异常的欣赏他,希望将自己的一身本事传授给这个家伙。这也是李靖一直到现在发掘出的最具有可能信的传人了。
因为李宽的身份比较特殊,他是当今圣上的亲生儿子,所以定然是不会背叛自家的江山的。哪怕将来兄弟倪墙,那也是皇家内部的事情,这属于自家的矛盾。所以李宽不管学习了什么东西,对于皇室来讲都没多大损失,至少对于坐在皇位上的那位来说是如此。只是这样势必会得罪皇后和太子,这一点李靖又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这小子是现在最合适的人选了!”李靖松开手,站起身来,一身甲胄在他站起身来的时候哗啦作响,迈着大步走出帐门。看着漆黑的夜色李靖一声长叹。冰凉的空气的刺激下,心中的烦闷被暂时压制下来。同时也在心中觉得,此次回京就像李二说明这件事情,看看有没有操作的可能。当然对于李宽,还要保密并且还有一番试探。才能确认这小子是否合适。现在先不管这些,强打起精神,率领幸存的士兵们开始打扫战场,三千士兵还剩下不到千人,但是却足以打扫战场了,这一次打扫主要就是补刀,见到还有气的就补上一刀,确保没有人装死。然后等到接应部队来了在收拾,反正天降大雪。气温低得可怕,也不怕会有腐烂造成瘟疫。
并且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找到唐俭。当时进攻的时候李靖虽然也曾想过唐俭的安危,可是他还是下令进攻了,因为要是当时想要救出唐俭的话,定然要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而他只有三千人,每一个人的阵亡都是难以弥补的。而突厥人足足有五六万人,这样的差距使得李靖不得不使用那有些邪门儿的《惑神曲》。还好的是这东西真的有效。并且效果异常的好,不然这一仗李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输掉。
不提李靖打扫战场,再来看看李宽这边。
颉利在最后的时刻,将手中的弯刀甩出,并没有杀向其他人,而是直直的飞向了李宽,弯刀就像一只飞来骨一样,在空气中旋转着,发出呜呜的声音,急速的向着李宽飞了过来。
李宽呛啷一声抽出了横刀,直直的斩了过去,两刀相交,刺溜的带出一溜火星,然后颉利的弯刀飞向一边,与此同时这位突厥的可汗也被一拥而上的大唐士兵给扑倒在地,被生擒活捉了。
李宽没有去打搅那些在欢呼庆功的人,径直带着自己的大狗悄悄地离开了。甚至好多人都不知道这里曾经有一个人站在那里,看着他们擒获突厥的可汗。只有张宝相悄然的盯着李宽离去的背影,脸上有着一丝庆幸的神色,似乎觉得李宽没和他争抢这个功劳是放了他一马。毕竟要是以李宽的身份真的要和他平分活捉颉利的战功,他张宝相还真的也只有那落牙齿和血吞,吃下这个闷亏,毕竟这天下姓李。那位爷的老爹坐在最上面,就是最大的道理,走到这大唐的任何角落,这个道理都是通用的。
一行人欢呼着架起了颉利,像是抬过年猪一样抬回了定襄城,他们要在那里庆祝一下,这一仗的胜利。
逃走的突厥人四散奔逃,分得很是零散,所以基本上没办法追击,就这样放任的话也不是个办法,李靖决定派出一支五百人的骑士,以定襄城为中心,五十里地之内驱赶他们,将这些溃军赶得远远的就好。只要坚持两天,大唐的援军就到了,那个时候就一举扫荡整片草原地区,将那些突厥溃军赶到大漠那边去。
李宽在张宝相等人回来之前就已经回到了营地,带着大狗穿行在这原本属于突厥人的营地里,李宽寻找着自己的那只小队伍,着大军里边他也就只认识那些人了。
转过好几个营地,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小队驻扎的地方,这个地方离着颉利的那顶奢华的帐篷非常的近,也在那小山丘的顶上,结果还没到营地里边就听到里边传来的哭声。声音低沉,带着无尽的伤感,带着一股决然的绝望。似乎整个世界都已经崩碎,再也没有活下去的意义的感触。
李宽虽然还没见到哭泣的人,但是从声音他就已经听出了是谁了,哭声是女子,那么在他的营地里也就只有三人,首先干这样肆无忌惮的哭泣,那么排除了那名侍女;剩余两人中义成的声音却不是这种柔和富有表达力的,这带着江南的吴侬软语的哭泣只能是萧皇后发出来的。只是萧皇后这是哭什么?为何哭得如此有感染力?恐怕和孟姜女哭倒长城都有的一拼了。
李宽径直走向哭声传来的地方,见到几名玄甲卫的士兵正在抬着一具无头的尸体,准备抬出营地去,而萧皇后瘦弱单薄的身子就趴在那里,拉着那尸身的衣摆,泪水哗啦啦的向下流淌,可的是梨花带雨,楚楚可怜。李宽看的都一阵心疼,只是一想起这女人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又有点接受不了。
“这是怎么回事?”李宽上前问道。
“回禀楚王殿下,营地中发现一具尸体,结果这萧……就这样了!”被问到的士兵回答道。
“萧老夫人,怎么了?你认识这名死者?”李宽走到萧皇后身边,出声问道。
“我可怜的政道……没想到你还是这样丢下了我一个人……”萧皇后眼泪顺着吹弹可破的脸蛋往下淌着,嘴里撕心裂肺的哭喊。轻声地啜泣倒是能激发别人的怜悯之心,可是过了头就有点难看了。
再美的人这样嚎啕大哭都不再美丽,所以李宽这会儿居然心境平静了下来:“人死不能复生,节哀吧!不管怎样,他这一生或许死了更加轻松!你还是要活下去,不是吗?”李宽说着安慰的话,在这位传奇女子的香肩上拍了拍,不再多言,转身走进了中央那顶最大的帐篷,那里是专门给他留着的。
就在李宽走向自己的帐篷的时候,从营地中央的一辆囚车上,传来一声嗤笑,义成公主被装在囚车里,她不像萧皇后,手无缚鸡之力,又积极配合,她就是那又臭又硬的茅坑石头。所以刘威干脆就将她扔进囚车里。单薄的衣衫在寒风中被吹起,紧贴着她的身子,虽然冻得满面铁青,这个前隋的公主仍旧高傲的昂着自己的头颅,决计不会对她心中的叛臣贼子低头。(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