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94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一章 佛祖死了
- 495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二章 信仰崩碎
- 496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三章 拜会道家
- 49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四章 差点闹翻
- 49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五章 道家退出
- 49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六章 农无税
- 50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一章 兵临城下
- 501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章 雄师
- 502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三章 平衡之道
- 503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四章 帝王心思
- 504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五章 君王无情
- 505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六章 胡风
- 506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七章 巨宝
- 507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八章 契机
- 508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九章 将夜
- 509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章 一触即发
- 51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一章 大风起兮
- 511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二章 惊变
- 512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三章 圈套
- 513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四章 逃出生天
- 514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五章 报复
- 515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六章 草原灾难
- 516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七章 要玩就玩大的
- 517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九章 灾难爆发
- 518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章 悲泣的草原
- 519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一章 自作孽不可活
- 52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二章 无人区
- 52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一章 回归
- 52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章 选妃
- 52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章 小武
- 52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章 撞枪头上了
- 52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章 猪狗不如
- 52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章 带小武回家
- 52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七章 这里就是你的家
- 52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八章 小武来了
- 52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九章 隐藏在底下的世界
- 53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章 提亲
- 53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一章 我要当女皇
- 53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二章 别做梦了
- 53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三章 各怀鬼胎
- 53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四章 打断了腿
- 53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五章 不死不休
- 53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六章 一脚踩死
- 53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七章 出大事了
- 53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八章 乱象初现
- 53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九章 危机来临
- 54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章 息王之子
- 54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一章 虎出深山
- 54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二章 决裂
- 54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三章 砸你家大门
- 54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四章 抢了就走
- 54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五章 知悉
- 54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六章 李丽质出事了
- 54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七章 救救孩子
- 54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八章 小兕子来了
- 54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九章 两个孩子的对话
- 55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章 失望
- 55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一章 暴揍
- 55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二章 悲催的长孙冲
- 55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三章 全都给你
- 55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四章 说走就走
- 55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五章 破冰
- 55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七章 海上油田
- 55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八章 海盗
- 55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九章 给我炸沉它
- 55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章 惊涛骇浪
- 56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一章 血色彩虹
- 56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二章 内鬼
- 56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三章 血洗
- 56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四章 李承乾的疯狂
- 56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五章 逐出大唐
- 56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六章 搞大的
- 56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七章 动荡
- 56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八章 震惊天下
- 56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九章 骇人真相
- 56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章 破裂
- 57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一章 忍你很久了
- 57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二章 交代
- 57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三章 跪倒尘埃
- 57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四章 异想天开
- 57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五章 深藏身与名
- 57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六章 大漠之中的喷泉
- 57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七章 回家
- 57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八章 希望
- 57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九章 沙漠变绿洲
- 57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章 大唐的变化
- 58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一章 不管不顾大干一场
- 58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二章 抢
- 58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三章 再抢
- 58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四章 还抢
- 58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五章 合一
- 58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六章
- 586 完本了
- 587 新书上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五章 君王无情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五章 君王无情
做为大唐的君王,哪怕名义上的开国之君是他的父亲,但是着大唐的大半江山都是他自己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所以李二对大唐的感情是所有人无法想象的,他现在发现自己对于大唐的掌控居然有些隐隐失控,这让他无比的惊骇,虽然这些人全都对他忠心耿耿,全都将他当做他们的效忠对象。可是这不是他李二想要的,因为他们虽然现在对他忠诚无比,可是却隐隐的在开始为自己的家族,为了自己将来开始站队,这可不是一个好现象,他这个君王现在正是鼎盛之年,如日中天一般,这些人就在做这样的小动作,起小心思。这起能让他不为之愤怒,可是这一切似乎都是他自己做下的,因为他早早地将李承乾立为储君,甚至对和李承乾有着亲缘关系的长孙无忌成为了大唐勋贵之中最强的一个,甚至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这一切都在暗示这天下迟早是要传给太子的,所以为了将来打算,这些人虽然对李二是毫无保留的忠诚,却也不妨碍他们对将来的帝国的主人示好。这样才造就了今天的局面,让他感到在朝堂之上,李承乾的力量已经非常庞大,似乎要形成一个小朝廷了。
所以他猜测要是再过些年,出现什么变故的话,这些人会不会改变初衷?作为一个想要留名千古的君王,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制衡这一股势力就成了当务之急,作为和文臣对立的武将集团,就自然的落入了李二的眼中,这些人效忠的对象现在全都是他。那么不管两个集团之间如何相互敌视,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只要他们相互之间不是一团融洽,那么这一切都是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的。只是如何让这两个集团没有丝毫的可以衔接的可能。李二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
十里长亭,这里是长安城外送别之地。从水路出发,送别在灞桥边上,而走陆地上,就在这十里亭了。在这里见证了无数生离死别,多少的父母在这里送别了从军的儿子,但是却是最后一面。无数的悲欢离合在这里上演,此时这里也等待了无数送别亲人的长安城百姓。
在这里没有人送别这一只即将踏上征程的军队,因为这是一次彻彻底底的突然行动,没有人事先知道这一次的行动。只有李二知晓,但是为了达到他所需要的效果。他并未告知任何人,现在也没有人送别这些即将出征的大唐男儿。因为他们的亲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即将踏上异国他乡,没有人知晓,他们这一去会不会是马革裹尸还,或许当他们胸戴红花,凯旋而归的时候,他们的亲人会斟满祝捷酒。迎接他们归来。可是这送别却是无人前来。
“驾……楚王殿下……等等俺们!”十里亭之中的人们此时全都震撼的无法言喻,因为他们见证了这一支军队从山林间穿梭而出,直奔长安城。现在又见证了这一支军队开拔西域。他们才是这一支军队的送别者,他们才知道这样一支军队即将为了大唐,去征战沙场,去向那西域的蛮夷传达来自天朝大唐的声音。现在这一支军队行进的官道两旁,一队小股的人马正在飞驰而俩,他们在追赶着一支队伍的最前方的那个人。
这队人马没有多少人。不过区区不到十人而已,可是他们身上的铠甲。手中的兵刃,还有跨下的战马都让所有人难以轻视。因为在他们身上披着的是明晃晃的明光铠。这一身铠甲足足有数十斤重,比起这一支军队之中的所有战士身上的黝黑铠甲重出近一倍。而且他们这几个人手中的兵器也非是一般人能使用的,其中两人身后背着的,是两柄钢鞭,一长一短。这两个人身材雄壮的像是一座大山,两只钢鞭在他们的身后就像是两根细细的烧火棍一样。这两人不用说,单凭他们的兵刃就能认得出这是鄂国公尉迟恭的两个儿子。尉迟宝林,尉迟宝庆。
又有两人,虽然背上没有背着兵器,可是同样雄壮的身材,同样粗犷的络腮胡子,整张脸就像是程咬金的翻版一样的两个家伙定然就是程咬金的两个儿子了,只是这一次来的是程处默,程处亮,程处弼三兄弟之中的哪两个就不得而知了。可是不管是谁,定然是代表了程咬金的立场才会出现在这里。
还有两人,身背双锏,熟铜铸就,金黄的色泽就像是黄金铸造而成的一样。此时端坐马上的两个人,一个面色蜡黄,还有一个却是面白无须。这两人居然是从未在长安城之中胡来过的翼国公秦琼的两个爱子——秦怀英和秦怀玉。这两人在长安城的勋贵公子哥之中算得上是最好的了,只有李靖的两个孙子才能和他们有的一比,这两个可是从来都在家中伺候老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被秦琼教育的是非常的成才,堪称是长安城勋贵的教子典范。
最后还有一人,身材修长,面上带着一副不情不愿的表情,一直跟在其余几人的身后,似乎很是烦闷的策马而来,他身上没有什么能够代表他身份的东西,可是他胯下的马儿却是让他的身份表露无遗,一匹照雪夜狮子,浑身雪白没有丝毫的杂色,这一匹马儿是李二曾经最喜欢的八匹骏马之一,但是却被他的妹妹平阳公主李秀宁看上了然后不管不顾的从李二的御马苑之中直接骑走了。那么这个少年说不得就是李宽的表哥,谯国公和平阳公主李秀宁的儿子——柴令武了。
这几个人的到来,让李宽一阵惊讶,他现在脑子才刚刚有些清醒,可是却又被这几个家伙的来到给打懵了过去,这是什么情况?这一次他自己带着这一支大军出发,说的是去西域征讨不臣。这所谓的不臣是谁,李宽心中非常的清楚,贞观四年虽然马踏草原,可是突厥并未就此灭亡,因为草原上确实是太大,而大唐当时虽然准备充分,毕竟也只有数万大军而已,这一切都让彻底的将突厥亡族灭种成为一个梦。所以这些年突厥在大唐征讨之后,分裂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归降大唐,成为了大唐放牧的草场,可是西突厥却是横穿了茫茫大漠,投靠了西域另外一个强大势力——薛延陀。这个势力也是大唐西方非常大的一个敌人,因为薛延陀拥有的实力比起当初的突厥也是不遑多让,这个西域的一个土著势力,虽然人口不多,不过却和所有的游牧民族一样,都是全民皆兵,在马背上长大的薛延陀人全都是天生的战士,只要能张弓射箭就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所以这些年薛延陀一直在大唐的西域边境不断的骚扰,让大唐时常都蒙受损失。这一次李宽率领的这一支军队也有将这一个敌视大唐的薛延陀一个教训的目的。
可是这一切需要的都是战士就好,为何这几个人会出现在这里?这一切其实就是李二的用心之处了,他将这几个人派到了李宽的身边,听从他的调遣。也就造就了朝堂之上另一番局面。武将世家的最为代表的几家的子弟全都到了李宽身边,那么他们就绝对不会和文臣绞在一起,这是以防万一的做法,这些年大唐文臣武将之间的矛盾虽然并未凸显可是却也不是一团和气,所以文臣武将之争虽然一直不显,却也不是全然没有。现在只是让这种表现有了一个具体的表现而已。所以这一切都在朝堂官员的接受之中,李二虽然有玩平衡的打算,却并未有让大唐文臣武将对立的意愿,只是为了不让李承乾过早的势力膨胀而已。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李二的一系列手段的开端而已。
长安城城墙之上,李二立于夕阳之下,他的影子拉下,洒在长安城之中:“诸位爱卿。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长安城,这里是大唐……这里是朕的帝国!长孙无忌!”李二说着,将长孙无忌叫了出列。
“臣在!”长孙无忌站了出来:“终于来了么?”长孙无忌在心中忐忑,从这一支军队出现他就有一种不是很妙的感觉,当见到李二站在城头的时候,他就更加相信自己的感觉了,这一切都是这位君王在心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不满了,这些年虽然自己还是恪守本分,但是心中确实是有了一些打算,没想到还是触及到了陛下的底线。
“你说,这大唐,这江山,到底是谁的?有些事情是不是时间太早了!”李二冷声说道。
“陛下……”长孙无忌冷汗涔涔,他没想到自己不过是一些小小的动作居然就直接引起皇上这样反应。这是他从未想过的,他一直都知道李二对他信任有加,他也从未想过会辜负李二的信任,可是没想到陛下居然这般敏感。
其实这不是李二敏感,作为一个胸怀天下的君王,李二确实是非常有容人之量的,可是他最在乎的是,在他满怀踌躇壮志,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大舅子,还有自己的大儿子居然有别样的心思。这让他如何能够容忍得下,他还在壮年,如日中天,就这样等不及了?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所以还是将这苗头直接镇压下去,他相信以长孙无忌的智慧,会知道如何做。(未完待续)
所以他猜测要是再过些年,出现什么变故的话,这些人会不会改变初衷?作为一个想要留名千古的君王,决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制衡这一股势力就成了当务之急,作为和文臣对立的武将集团,就自然的落入了李二的眼中,这些人效忠的对象现在全都是他。那么不管两个集团之间如何相互敌视,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只要他们相互之间不是一团融洽,那么这一切都是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的。只是如何让这两个集团没有丝毫的可以衔接的可能。李二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
十里长亭,这里是长安城外送别之地。从水路出发,送别在灞桥边上,而走陆地上,就在这十里亭了。在这里见证了无数生离死别,多少的父母在这里送别了从军的儿子,但是却是最后一面。无数的悲欢离合在这里上演,此时这里也等待了无数送别亲人的长安城百姓。
在这里没有人送别这一只即将踏上征程的军队,因为这是一次彻彻底底的突然行动,没有人事先知道这一次的行动。只有李二知晓,但是为了达到他所需要的效果。他并未告知任何人,现在也没有人送别这些即将出征的大唐男儿。因为他们的亲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即将踏上异国他乡,没有人知晓,他们这一去会不会是马革裹尸还,或许当他们胸戴红花,凯旋而归的时候,他们的亲人会斟满祝捷酒。迎接他们归来。可是这送别却是无人前来。
“驾……楚王殿下……等等俺们!”十里亭之中的人们此时全都震撼的无法言喻,因为他们见证了这一支军队从山林间穿梭而出,直奔长安城。现在又见证了这一支军队开拔西域。他们才是这一支军队的送别者,他们才知道这样一支军队即将为了大唐,去征战沙场,去向那西域的蛮夷传达来自天朝大唐的声音。现在这一支军队行进的官道两旁,一队小股的人马正在飞驰而俩,他们在追赶着一支队伍的最前方的那个人。
这队人马没有多少人。不过区区不到十人而已,可是他们身上的铠甲。手中的兵刃,还有跨下的战马都让所有人难以轻视。因为在他们身上披着的是明晃晃的明光铠。这一身铠甲足足有数十斤重,比起这一支军队之中的所有战士身上的黝黑铠甲重出近一倍。而且他们这几个人手中的兵器也非是一般人能使用的,其中两人身后背着的,是两柄钢鞭,一长一短。这两个人身材雄壮的像是一座大山,两只钢鞭在他们的身后就像是两根细细的烧火棍一样。这两人不用说,单凭他们的兵刃就能认得出这是鄂国公尉迟恭的两个儿子。尉迟宝林,尉迟宝庆。
又有两人,虽然背上没有背着兵器,可是同样雄壮的身材,同样粗犷的络腮胡子,整张脸就像是程咬金的翻版一样的两个家伙定然就是程咬金的两个儿子了,只是这一次来的是程处默,程处亮,程处弼三兄弟之中的哪两个就不得而知了。可是不管是谁,定然是代表了程咬金的立场才会出现在这里。
还有两人,身背双锏,熟铜铸就,金黄的色泽就像是黄金铸造而成的一样。此时端坐马上的两个人,一个面色蜡黄,还有一个却是面白无须。这两人居然是从未在长安城之中胡来过的翼国公秦琼的两个爱子——秦怀英和秦怀玉。这两人在长安城的勋贵公子哥之中算得上是最好的了,只有李靖的两个孙子才能和他们有的一比,这两个可是从来都在家中伺候老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被秦琼教育的是非常的成才,堪称是长安城勋贵的教子典范。
最后还有一人,身材修长,面上带着一副不情不愿的表情,一直跟在其余几人的身后,似乎很是烦闷的策马而来,他身上没有什么能够代表他身份的东西,可是他胯下的马儿却是让他的身份表露无遗,一匹照雪夜狮子,浑身雪白没有丝毫的杂色,这一匹马儿是李二曾经最喜欢的八匹骏马之一,但是却被他的妹妹平阳公主李秀宁看上了然后不管不顾的从李二的御马苑之中直接骑走了。那么这个少年说不得就是李宽的表哥,谯国公和平阳公主李秀宁的儿子——柴令武了。
这几个人的到来,让李宽一阵惊讶,他现在脑子才刚刚有些清醒,可是却又被这几个家伙的来到给打懵了过去,这是什么情况?这一次他自己带着这一支大军出发,说的是去西域征讨不臣。这所谓的不臣是谁,李宽心中非常的清楚,贞观四年虽然马踏草原,可是突厥并未就此灭亡,因为草原上确实是太大,而大唐当时虽然准备充分,毕竟也只有数万大军而已,这一切都让彻底的将突厥亡族灭种成为一个梦。所以这些年突厥在大唐征讨之后,分裂成了东突厥和西突厥。东突厥归降大唐,成为了大唐放牧的草场,可是西突厥却是横穿了茫茫大漠,投靠了西域另外一个强大势力——薛延陀。这个势力也是大唐西方非常大的一个敌人,因为薛延陀拥有的实力比起当初的突厥也是不遑多让,这个西域的一个土著势力,虽然人口不多,不过却和所有的游牧民族一样,都是全民皆兵,在马背上长大的薛延陀人全都是天生的战士,只要能张弓射箭就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所以这些年薛延陀一直在大唐的西域边境不断的骚扰,让大唐时常都蒙受损失。这一次李宽率领的这一支军队也有将这一个敌视大唐的薛延陀一个教训的目的。
可是这一切需要的都是战士就好,为何这几个人会出现在这里?这一切其实就是李二的用心之处了,他将这几个人派到了李宽的身边,听从他的调遣。也就造就了朝堂之上另一番局面。武将世家的最为代表的几家的子弟全都到了李宽身边,那么他们就绝对不会和文臣绞在一起,这是以防万一的做法,这些年大唐文臣武将之间的矛盾虽然并未凸显可是却也不是一团和气,所以文臣武将之争虽然一直不显,却也不是全然没有。现在只是让这种表现有了一个具体的表现而已。所以这一切都在朝堂官员的接受之中,李二虽然有玩平衡的打算,却并未有让大唐文臣武将对立的意愿,只是为了不让李承乾过早的势力膨胀而已。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李二的一系列手段的开端而已。
长安城城墙之上,李二立于夕阳之下,他的影子拉下,洒在长安城之中:“诸位爱卿。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长安城,这里是大唐……这里是朕的帝国!长孙无忌!”李二说着,将长孙无忌叫了出列。
“臣在!”长孙无忌站了出来:“终于来了么?”长孙无忌在心中忐忑,从这一支军队出现他就有一种不是很妙的感觉,当见到李二站在城头的时候,他就更加相信自己的感觉了,这一切都是这位君王在心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不满了,这些年虽然自己还是恪守本分,但是心中确实是有了一些打算,没想到还是触及到了陛下的底线。
“你说,这大唐,这江山,到底是谁的?有些事情是不是时间太早了!”李二冷声说道。
“陛下……”长孙无忌冷汗涔涔,他没想到自己不过是一些小小的动作居然就直接引起皇上这样反应。这是他从未想过的,他一直都知道李二对他信任有加,他也从未想过会辜负李二的信任,可是没想到陛下居然这般敏感。
其实这不是李二敏感,作为一个胸怀天下的君王,李二确实是非常有容人之量的,可是他最在乎的是,在他满怀踌躇壮志,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大舅子,还有自己的大儿子居然有别样的心思。这让他如何能够容忍得下,他还在壮年,如日中天,就这样等不及了?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所以还是将这苗头直接镇压下去,他相信以长孙无忌的智慧,会知道如何做。(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