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8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六章 釜底抽薪
- 490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七章 洛阳——落阳
- 491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八章 新的来源
- 492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九章 佛祖
- 493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章 白虎弑佛
- 494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一章 佛祖死了
- 495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二章 信仰崩碎
- 496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三章 拜会道家
- 49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四章 差点闹翻
- 49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五章 道家退出
- 49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六章 农无税
- 50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一章 兵临城下
- 501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章 雄师
- 502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三章 平衡之道
- 503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四章 帝王心思
- 504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五章 君王无情
- 505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六章 胡风
- 506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七章 巨宝
- 507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八章 契机
- 508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九章 将夜
- 509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章 一触即发
- 51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一章 大风起兮
- 511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二章 惊变
- 512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三章 圈套
- 513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四章 逃出生天
- 514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五章 报复
- 515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六章 草原灾难
- 516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七章 要玩就玩大的
- 517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九章 灾难爆发
- 518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章 悲泣的草原
- 519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一章 自作孽不可活
- 52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二章 无人区
- 52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一章 回归
- 52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章 选妃
- 52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章 小武
- 52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章 撞枪头上了
- 52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章 猪狗不如
- 52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章 带小武回家
- 52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七章 这里就是你的家
- 52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八章 小武来了
- 52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九章 隐藏在底下的世界
- 53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章 提亲
- 53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一章 我要当女皇
- 53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二章 别做梦了
- 53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三章 各怀鬼胎
- 53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四章 打断了腿
- 53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五章 不死不休
- 53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六章 一脚踩死
- 53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七章 出大事了
- 53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八章 乱象初现
- 53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九章 危机来临
- 54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章 息王之子
- 54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一章 虎出深山
- 54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二章 决裂
- 54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三章 砸你家大门
- 54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四章 抢了就走
- 54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五章 知悉
- 54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六章 李丽质出事了
- 54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七章 救救孩子
- 54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八章 小兕子来了
- 54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九章 两个孩子的对话
- 55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章 失望
- 55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一章 暴揍
- 55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二章 悲催的长孙冲
- 55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三章 全都给你
- 55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四章 说走就走
- 55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五章 破冰
- 55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七章 海上油田
- 55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八章 海盗
- 55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九章 给我炸沉它
- 55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章 惊涛骇浪
- 56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一章 血色彩虹
- 56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二章 内鬼
- 56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三章 血洗
- 56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四章 李承乾的疯狂
- 56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五章 逐出大唐
- 56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六章 搞大的
- 56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七章 动荡
- 56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八章 震惊天下
- 56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九章 骇人真相
- 56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章 破裂
- 57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一章 忍你很久了
- 57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二章 交代
- 57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三章 跪倒尘埃
- 57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四章 异想天开
- 57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五章 深藏身与名
- 57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六章 大漠之中的喷泉
- 57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七章 回家
- 57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八章 希望
- 57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九章 沙漠变绿洲
- 57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章 大唐的变化
- 58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一章 不管不顾大干一场
- 58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二章 抢
- 58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三章 再抢
- 58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四章 还抢
- 58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五章 合一
- 58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六章
- 586 完本了
- 587 新书上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六章 农无税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六章 农无税
烈日炙烤着大地,整片大地一片闷热。知了也是有气无力的鸣叫着,夏天来了。长安城的夏天显的格外的闷热,因为这座城市里边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足足有近百万人生活在这座城市里。而且这个时代没有空调和风扇,显然更加助长了这种炽热的天气的威力。但是在这炎炎烈日下,长安城的城楼上,一个个士兵还在坚毅的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身上披着有黑的铁甲,整个就像是一个铁疙瘩,却也像是一个蒸笼,将他们放在里边蒸着桑拿。汗水顺着他们的脸不断的滑落,不时地从下巴上滴下,摔落到地上碎成粉末。
不仅仅是这些士兵,永昌坊之中,大唐的楚王殿下李宽也在挥洒着汗水,只见他在自己的府邸的院子中的练武场上不断的打着一套拳术,每一拳都是竭尽全力,每一拳都将身前的空气打爆一般。带着呼啸的风声,撕裂空气的拳头停下之后,劲风依旧向前冲击而出,将他身前的青石板上的灰尘都吹的洋洋洒洒。整个院子之中都显得是烟雾弥漫一样,那全是扬起的黄尘。他身上穿着一件短衫褂子,皮肤恍若黄铜一样的颜色。在阳光下,被汗水浸湿的皮肤闪耀着一层莹莹的宝辉,似乎蕴藏着无尽的力量一样。而且裸露在外的臂膀上面肌肉匀称,一块块的肌肉并不是那种爆炸式的肌肉疙瘩,而是显得线条柔和。可是此时这些肌肉却虬结在一起,似乎是一条条绞在一起的钢索一样,爆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
“主子,太子殿下来了!”李宽在院中肆意的挥洒着汗水。这是他最近这段时间做的最多的事情,因为从他去了一趟洛阳之后,这天下就彻底的平静了。佛道两家从那以后就彻底的沉寂了下去,全都开始收缩自己的影响力,封闭了各自的山门。而且将寺院道观周围的土地全都交给了各地的官府。李二这段时间兴致高涨的实行着他的各种包袱。没有了世家,没有了宗教,他的一切想法都能在这片大地上直接贯彻下去。所以这段时间是李二登基这么多年来,最为痛快的一段时间了,可是李二的强悍让很多人都感到跟不上他的节奏了,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的想法是那样的超前,很多东西除了他自己以外,恐怕就没有人能够知晓其中的深意所在。比如李二在收回了所有的土地之后,就下了第一条圣旨:农无税。可是这一道圣旨还只是在金銮殿上宣读,就引起满朝大哗。所有大臣都反对,李二一气之下直接宣布散朝,然后气冲冲的拂袖而去。
这天下的根基就是无数的百姓,农无税,也就是说以后种地不用上税了?那么哪里有粮食救治灾民?哪里有钱粮支撑大唐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的运转?所以无数的大臣在散朝之后就到了朱雀门前长跪不起。认为这是在毁坏大唐的根基,农无税虽然是一件值得普天同庆的事情,可是在这个大唐刚刚走上繁盛的时候,这样的一道圣旨可不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做出的决定。其中魏征更是直斥李二是在断送大唐的江山。
可是他们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果。李二是铁了心要推行这一条看似异想天开的政策,所以哪怕无数的文臣武将跪在朱雀门前,可是李二就是视而不见。整个人端坐在立政殿的宝座之上,俯视着整个大唐江山。似乎丝毫不为所动,对整个大唐帝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魏大人,皇上这是……是不是太过好大喜功了!农无税说得好听,可是全都是损失大唐国力而做出来的表面工程啊!”一个谏官跪在魏征的身侧,此时低声对魏征说道。
“慎言。皇上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其实吾等能擅自揣测的,吾等现在跪在这里。不过是因为觉得此举有欠缺之处,所以向皇上进谏而已。不是非议皇上!”魏征低声回答道,他也不知道皇上做出这样的决定到底有何依仗。这和他所知晓的那个英明神武的皇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他这一次带着一群谏官前来向皇上死谏。大唐并未到那种天下大同的地步,这样的政策是注定无法实行下去的,且不说大唐国库并未充凛,这天下有多少百姓?其中有多少人是庄户?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每年缴纳的赋税才是大唐国库最大的来源,这一个政策实行下来,断了大唐最大的收入来源,岂不是自掘坟墓?
“魏大人,下官觉得此事定有蹊跷啊!皇上这个举动可谓是自毁长城也不为过,可是除了大人你还有其他的几位寥寥无几的国公,其余的像是房大人,长孙无忌大人他们怎么就一点都不急?你瞧我们跪在这朱雀门前都已经差不多两个时辰了,他们想来早就得到消息了吧,可是却一点动静儿都没有!”一个谏官此时发现了意思不同寻常之处。这一次的行动虽然是魏征最先站出来反对,可是李二的行动是彻底的动摇了大唐国本,可是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真正的李二的心腹肱骨之臣却是一个都没有出现。
“这个……吾等何必去管别人如何?只要做到自己问心无愧就好!”魏征其实早就发现这个异常情况了,可是却猜不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此时立政殿之中,也是非常热闹,魏征在朱雀门外跪着,而这里也是一大群人跪着。他们才是李二真正的心腹,全都是可以悄然进宫,不会受到阻拦的人。在魏征等人堵住了朱雀门的时候,他们也从家中出发,一个个从别的城门进入了皇宫之中。此时大殿之上跪着的有赵国公长孙无忌,梁国公房玄龄,鄂国公尉迟恭,卢国公程咬金,翼国公秦琼,这些人赫然在列。
“陛下,收回成命吧!现在大唐正是在蒸蒸日上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步步的走过来的,陛下这一步跨的实在是太大了!”房玄龄此时脑袋都紧贴在地上,一袭紫色的衣袍披在身上,整个人五体投地的跪着。
“房大人说的极是,陛下,臣等知道陛下此举是因为什么,可是这朝中文武百官并不知道啊!而且就算楚王殿下有那种神异能力,也不是陛下能够这般做的依仗啊!”长孙无忌出声附议道。他们是知道李宽的秘密的,这件事情虽然被李二列为了大唐最高机密。可是李宽当时展露能力的时候,这几人差不多都在现场,程咬金和秦琼不在现场,可是李二却还是和他们单独说明了这件事情。因为李二知道李宽的能力最能发挥的还是在军伍之中,所以军方的这几个最高的将领是不可能避得过的。而且有了这几个人的支持,相信李宽在即将上任的征西大将军的位置上能够做得更好。
“朕知晓诸位爱卿是怎样的想法,或许诸位忧虑将来朕还有楚王老去之后,大唐该当如何,哈哈……这一切朕又何其没有想过?”李二坐在皇位上,看着跪在下方的这几人,很是欣慰。这些人现在都是在为了大唐江山着想,而且他们这样悄悄的进宫来见他,可见其心中的诚意,这一点魏征是怎样都做不出来的。因为魏征想得太多了,他一直以为他曾经是希望李建成的账下谋士,而且多次提议谋害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二。所以不会得到李二的最真心的信任,于是他选择了投靠李二之后,就给自己找了一条别样的道路:那就是不作奸臣,也不做忠臣,他要做的是直臣。这就让他随时都站在李二的对立面,并且悍不畏死的直斥李二的错误。
这一次也是这样,魏征直接用行动来表明了他的立场,并且还带着很多和他一样的立场的官员一起,他们就这样跪在朱雀门前,任凭炽烈的烈日照射在身上,让他们汗水浸湿了衣衫,无数的百姓驻足观望,纷纷议论着,可是却无人敢上前询问。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是在阻止皇上颁布那一道圣旨,而那道圣旨维护的是他们的利益。要是知道的话,魏征和那群大臣定然会被无数百姓给生吞活剥了。
“陛下,既然想过,那为何还做出如此决定?”长孙无忌不解,至于那些武将,尉迟恭和程咬金全然是一脸的茫然。他们这些全都是聪慧过人之辈,这一点没有人会怀疑,那怕是最为粗犷的那两个夯货,也是表面装出来的,他们要是不聪明也坐不到今天的位置上。
“楚王李宽,他现在已经是宗师级强者,这样的强者一般能活多久?恐怕不下百载,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百姓定然全都足够富足,那个时候大唐才是真正的强盛,而国家也会因为这些年楚王的支持,从未有多大的消耗,所以近百年的积累下来,也有足够的底蕴,到时候再从百姓手中收购粮食,形成一个循环,这样可否解决诸位爱卿的疑惑?”李二说道。国家向百姓购买粮食,而百姓则是用这些钱去买其他的东西,而商人交易则是要上交商业税,朝廷向商人收税,再来买百姓的粮食。
“臣以为,此事不可!”李二满以为能说服这一群心腹,可是却没想到得到的是异口同声的否定,长孙无忌,房玄龄,秦琼,尉迟恭,程咬金这些大唐文武百官之中最为李二信任的几个大臣,全都剧烈的反对这一个说法,因为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李二不同,或者说他们比李二的盲目的自信不一样:因为他们从中看到了无数的波澜:百姓富足可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富裕了的人,其他的**就会膨胀,这对于大唐江山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未完待续)
不仅仅是这些士兵,永昌坊之中,大唐的楚王殿下李宽也在挥洒着汗水,只见他在自己的府邸的院子中的练武场上不断的打着一套拳术,每一拳都是竭尽全力,每一拳都将身前的空气打爆一般。带着呼啸的风声,撕裂空气的拳头停下之后,劲风依旧向前冲击而出,将他身前的青石板上的灰尘都吹的洋洋洒洒。整个院子之中都显得是烟雾弥漫一样,那全是扬起的黄尘。他身上穿着一件短衫褂子,皮肤恍若黄铜一样的颜色。在阳光下,被汗水浸湿的皮肤闪耀着一层莹莹的宝辉,似乎蕴藏着无尽的力量一样。而且裸露在外的臂膀上面肌肉匀称,一块块的肌肉并不是那种爆炸式的肌肉疙瘩,而是显得线条柔和。可是此时这些肌肉却虬结在一起,似乎是一条条绞在一起的钢索一样,爆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
“主子,太子殿下来了!”李宽在院中肆意的挥洒着汗水。这是他最近这段时间做的最多的事情,因为从他去了一趟洛阳之后,这天下就彻底的平静了。佛道两家从那以后就彻底的沉寂了下去,全都开始收缩自己的影响力,封闭了各自的山门。而且将寺院道观周围的土地全都交给了各地的官府。李二这段时间兴致高涨的实行着他的各种包袱。没有了世家,没有了宗教,他的一切想法都能在这片大地上直接贯彻下去。所以这段时间是李二登基这么多年来,最为痛快的一段时间了,可是李二的强悍让很多人都感到跟不上他的节奏了,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的想法是那样的超前,很多东西除了他自己以外,恐怕就没有人能够知晓其中的深意所在。比如李二在收回了所有的土地之后,就下了第一条圣旨:农无税。可是这一道圣旨还只是在金銮殿上宣读,就引起满朝大哗。所有大臣都反对,李二一气之下直接宣布散朝,然后气冲冲的拂袖而去。
这天下的根基就是无数的百姓,农无税,也就是说以后种地不用上税了?那么哪里有粮食救治灾民?哪里有钱粮支撑大唐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的运转?所以无数的大臣在散朝之后就到了朱雀门前长跪不起。认为这是在毁坏大唐的根基,农无税虽然是一件值得普天同庆的事情,可是在这个大唐刚刚走上繁盛的时候,这样的一道圣旨可不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做出的决定。其中魏征更是直斥李二是在断送大唐的江山。
可是他们并未取得应有的成果。李二是铁了心要推行这一条看似异想天开的政策,所以哪怕无数的文臣武将跪在朱雀门前,可是李二就是视而不见。整个人端坐在立政殿的宝座之上,俯视着整个大唐江山。似乎丝毫不为所动,对整个大唐帝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魏大人,皇上这是……是不是太过好大喜功了!农无税说得好听,可是全都是损失大唐国力而做出来的表面工程啊!”一个谏官跪在魏征的身侧,此时低声对魏征说道。
“慎言。皇上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其实吾等能擅自揣测的,吾等现在跪在这里。不过是因为觉得此举有欠缺之处,所以向皇上进谏而已。不是非议皇上!”魏征低声回答道,他也不知道皇上做出这样的决定到底有何依仗。这和他所知晓的那个英明神武的皇上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他这一次带着一群谏官前来向皇上死谏。大唐并未到那种天下大同的地步,这样的政策是注定无法实行下去的,且不说大唐国库并未充凛,这天下有多少百姓?其中有多少人是庄户?这么大的人口基数,每年缴纳的赋税才是大唐国库最大的来源,这一个政策实行下来,断了大唐最大的收入来源,岂不是自掘坟墓?
“魏大人,下官觉得此事定有蹊跷啊!皇上这个举动可谓是自毁长城也不为过,可是除了大人你还有其他的几位寥寥无几的国公,其余的像是房大人,长孙无忌大人他们怎么就一点都不急?你瞧我们跪在这朱雀门前都已经差不多两个时辰了,他们想来早就得到消息了吧,可是却一点动静儿都没有!”一个谏官此时发现了意思不同寻常之处。这一次的行动虽然是魏征最先站出来反对,可是李二的行动是彻底的动摇了大唐国本,可是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真正的李二的心腹肱骨之臣却是一个都没有出现。
“这个……吾等何必去管别人如何?只要做到自己问心无愧就好!”魏征其实早就发现这个异常情况了,可是却猜不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此时立政殿之中,也是非常热闹,魏征在朱雀门外跪着,而这里也是一大群人跪着。他们才是李二真正的心腹,全都是可以悄然进宫,不会受到阻拦的人。在魏征等人堵住了朱雀门的时候,他们也从家中出发,一个个从别的城门进入了皇宫之中。此时大殿之上跪着的有赵国公长孙无忌,梁国公房玄龄,鄂国公尉迟恭,卢国公程咬金,翼国公秦琼,这些人赫然在列。
“陛下,收回成命吧!现在大唐正是在蒸蒸日上的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是一步步的走过来的,陛下这一步跨的实在是太大了!”房玄龄此时脑袋都紧贴在地上,一袭紫色的衣袍披在身上,整个人五体投地的跪着。
“房大人说的极是,陛下,臣等知道陛下此举是因为什么,可是这朝中文武百官并不知道啊!而且就算楚王殿下有那种神异能力,也不是陛下能够这般做的依仗啊!”长孙无忌出声附议道。他们是知道李宽的秘密的,这件事情虽然被李二列为了大唐最高机密。可是李宽当时展露能力的时候,这几人差不多都在现场,程咬金和秦琼不在现场,可是李二却还是和他们单独说明了这件事情。因为李二知道李宽的能力最能发挥的还是在军伍之中,所以军方的这几个最高的将领是不可能避得过的。而且有了这几个人的支持,相信李宽在即将上任的征西大将军的位置上能够做得更好。
“朕知晓诸位爱卿是怎样的想法,或许诸位忧虑将来朕还有楚王老去之后,大唐该当如何,哈哈……这一切朕又何其没有想过?”李二坐在皇位上,看着跪在下方的这几人,很是欣慰。这些人现在都是在为了大唐江山着想,而且他们这样悄悄的进宫来见他,可见其心中的诚意,这一点魏征是怎样都做不出来的。因为魏征想得太多了,他一直以为他曾经是希望李建成的账下谋士,而且多次提议谋害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二。所以不会得到李二的最真心的信任,于是他选择了投靠李二之后,就给自己找了一条别样的道路:那就是不作奸臣,也不做忠臣,他要做的是直臣。这就让他随时都站在李二的对立面,并且悍不畏死的直斥李二的错误。
这一次也是这样,魏征直接用行动来表明了他的立场,并且还带着很多和他一样的立场的官员一起,他们就这样跪在朱雀门前,任凭炽烈的烈日照射在身上,让他们汗水浸湿了衣衫,无数的百姓驻足观望,纷纷议论着,可是却无人敢上前询问。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是在阻止皇上颁布那一道圣旨,而那道圣旨维护的是他们的利益。要是知道的话,魏征和那群大臣定然会被无数百姓给生吞活剥了。
“陛下,既然想过,那为何还做出如此决定?”长孙无忌不解,至于那些武将,尉迟恭和程咬金全然是一脸的茫然。他们这些全都是聪慧过人之辈,这一点没有人会怀疑,那怕是最为粗犷的那两个夯货,也是表面装出来的,他们要是不聪明也坐不到今天的位置上。
“楚王李宽,他现在已经是宗师级强者,这样的强者一般能活多久?恐怕不下百载,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百姓定然全都足够富足,那个时候大唐才是真正的强盛,而国家也会因为这些年楚王的支持,从未有多大的消耗,所以近百年的积累下来,也有足够的底蕴,到时候再从百姓手中收购粮食,形成一个循环,这样可否解决诸位爱卿的疑惑?”李二说道。国家向百姓购买粮食,而百姓则是用这些钱去买其他的东西,而商人交易则是要上交商业税,朝廷向商人收税,再来买百姓的粮食。
“臣以为,此事不可!”李二满以为能说服这一群心腹,可是却没想到得到的是异口同声的否定,长孙无忌,房玄龄,秦琼,尉迟恭,程咬金这些大唐文武百官之中最为李二信任的几个大臣,全都剧烈的反对这一个说法,因为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李二不同,或者说他们比李二的盲目的自信不一样:因为他们从中看到了无数的波澜:百姓富足可是一件大好事,可是富裕了的人,其他的**就会膨胀,这对于大唐江山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