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8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四章 国师来访
- 48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五章 了结
- 48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六章 釜底抽薪
- 490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七章 洛阳——落阳
- 491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八章 新的来源
- 492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九章 佛祖
- 493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章 白虎弑佛
- 494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一章 佛祖死了
- 495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二章 信仰崩碎
- 496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三章 拜会道家
- 49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四章 差点闹翻
- 49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五章 道家退出
- 49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六章 农无税
- 50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一章 兵临城下
- 501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章 雄师
- 502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三章 平衡之道
- 503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四章 帝王心思
- 504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五章 君王无情
- 505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六章 胡风
- 506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七章 巨宝
- 507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八章 契机
- 508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九章 将夜
- 509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章 一触即发
- 51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一章 大风起兮
- 511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二章 惊变
- 512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三章 圈套
- 513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四章 逃出生天
- 514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五章 报复
- 515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六章 草原灾难
- 516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七章 要玩就玩大的
- 517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九章 灾难爆发
- 518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章 悲泣的草原
- 519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一章 自作孽不可活
- 52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二章 无人区
- 52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一章 回归
- 52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章 选妃
- 52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章 小武
- 52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章 撞枪头上了
- 52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章 猪狗不如
- 52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章 带小武回家
- 52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七章 这里就是你的家
- 52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八章 小武来了
- 52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九章 隐藏在底下的世界
- 53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章 提亲
- 53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一章 我要当女皇
- 53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二章 别做梦了
- 53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三章 各怀鬼胎
- 53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四章 打断了腿
- 53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五章 不死不休
- 53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六章 一脚踩死
- 53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七章 出大事了
- 53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八章 乱象初现
- 53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九章 危机来临
- 54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章 息王之子
- 54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一章 虎出深山
- 54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二章 决裂
- 54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三章 砸你家大门
- 54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四章 抢了就走
- 54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五章 知悉
- 54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六章 李丽质出事了
- 54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七章 救救孩子
- 54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八章 小兕子来了
- 54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九章 两个孩子的对话
- 55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章 失望
- 55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一章 暴揍
- 55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二章 悲催的长孙冲
- 55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三章 全都给你
- 55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四章 说走就走
- 55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五章 破冰
- 55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七章 海上油田
- 55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八章 海盗
- 55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九章 给我炸沉它
- 55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章 惊涛骇浪
- 56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一章 血色彩虹
- 56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二章 内鬼
- 56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三章 血洗
- 56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四章 李承乾的疯狂
- 56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五章 逐出大唐
- 56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六章 搞大的
- 56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七章 动荡
- 56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八章 震惊天下
- 56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九章 骇人真相
- 56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章 破裂
- 57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一章 忍你很久了
- 57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二章 交代
- 57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三章 跪倒尘埃
- 57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四章 异想天开
- 57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五章 深藏身与名
- 57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六章 大漠之中的喷泉
- 57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七章 回家
- 57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八章 希望
- 57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九章 沙漠变绿洲
- 57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章 大唐的变化
- 58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一章 不管不顾大干一场
- 58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二章 抢
- 58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三章 再抢
- 58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四章 还抢
- 58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五章 合一
- 58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六章
- 586 完本了
- 587 新书上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四章 差点闹翻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四章 差点闹翻
“楚王殿下此次前来,可是为了我道家?”袁守诚坐在主位上,身上一袭剪裁合体的道袍,雪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颔下三缕长须,一双虽然显得浑浊但是却又深邃的恍若深潭的眸子盯着李宽。
“国师大人,这般郑重是为哪般?本王就那么让国师大人警惕?像是防贼一样防备本王?”李宽没有直言前来的目的,对面这几个人都是聪明绝顶之人,不然袁守城和张道勤也坐不到国师的位置上,袁天罡和孙思邈也是这样,一个是后世敬仰的药王,另一个干脆是大名鼎鼎的神棍,《推背图》可是流传千载,记录下了多少大事,让无数玄学爱好者争论不休。
“既然都到了这一步了,楚王殿下这般顾左右而言他,是不是太过没有将我道家放在眼里了!”张道勤花白的头发披散在脑后,身上的刻画着八卦的道袍一甩衣袖,冷哼一声道。
“怎么,就这么等不及了?既然如此,本王也不和你们客套了,不错此次前来正是为了佛道两家的事宜和两位商讨,想必二位也知道了洛阳城的事情了,怎么样,有何感想?”李宽轻轻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问道。既然这两个老道士想要快点了结此事,那么就这样直接一点好了,反正该担惊受怕的也不是他。
“果然,佛家的事情是楚王殿下的手笔,那样大规模的幻术,却是只有楚王殿下还有能力布置出来,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是年老力衰,有心无力了!”袁守诚有些颓废的说道。他们早就知晓李宽身后的科学家保留着完整的传承。比起他们这千年之中不断流失的道家传承比起来可是占据了绝大的优势,可是没有想到这些东西居然能取得这样的成果,佛家这一次算是彻底的栽了,恐怕再难翻身,哪怕玄奘从西域归来。能够保住佛家苟延残喘下去,就是天大的幸事了。而他们道家呢?希望在哪里?
“楚王殿下,说一下你的要求吧!我道家要做到怎样,才能保住传承不失?”袁天罡此时插嘴道,而在他的身边的孙思邈也是一脸希冀的神色,这个老神医虽然心怀天下。可是他毕竟也是道家中人,对于道家现在面临的困境也是有心出力,不然他也不会出现在这里。因为他的存在,道家或许真的还有希望传承下去。
“看在老道的面上,楚王殿下能否网开一面?”孙思邈还是没忍住。出声求情道。现在朝廷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强势,李二励精图治,这些年大唐越来越强大,百姓生活富足,官员虽然不敢说全都是两袖清风,可是却没有一个不是兢兢业业的。全都是恪守本职,可谓是吏治清平,大唐是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着。而其中这个楚王殿下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大唐种的水稻,还有耕地的曲辕犁。白叠子制成的棉衣棉裤,这些都是楚王殿下最先拿出来的。更别说周遭的异族现在对他是畏之若虎。所以李宽在这一辆大唐的战车上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现在更是将佛家一下子打压到了最低点,这一切都表明这个少年王爷的手腕是多么的强悍,虽然不见得高明可是却是一力降十会,无人能挡。现在他针对道家了。那么作为大唐道家最高层的这几人,岂能不小心对待。
“哈哈……孙先生。本王敬重你,你的医德让本王深感敬佩。可是你可知道道家这些年做的事情?他们和佛家无异,全都是大唐身上的蛀虫。大唐百姓刚刚从战火之中解脱出来,还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这帮出家为道的道家弟子,就在他们身上搜刮了,这样下去,我大唐何时才能真正的屹立于这世界之巅?”李宽对孙思邈这般说道:“道家在一座山上建立了道观,那么这座山就是道家的产业了?这是何道理?山下的土地就这样默认是道观的产业?百姓们需要到道观之中向道士们签署租种契约,每年要给他们多少粮食才能中山脚下的土地?”
“这个……”孙思邈不善言辞,他只是一个一心希望多攻克几个疾病,多救治几个人的医者,对于这些还真的不了解,只是每次出去云游,到那些道观挂单休憩的时候,总能见到山脚下郁郁葱葱的田地,感到非常的高兴:因为这些庄稼长得非常好,百姓们能够有个好收成了。可是却从未想过这些土地居然是道观的产业,而且还要给道观规定的粮食才能在山脚下种地。这简直……孙思邈面色不禁有些泛红。
“这些事情,从我道家诞生致辞都是一直如此的,孙思邈道长一心为了救治病人,并不知晓这些事。楚王殿下是否知道其实这些百姓在上交给道观粮食之后,是可以不给朝廷上交赋税的,这可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所以百姓们虽然要供养我道门中人,却是比起朝廷的税收还要少些许。他们还能得到更多的粮食。这又有何不可?”张道勤出声质问道。
“是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何你道家就这般超然物外?”李宽冷哼一声。
“我等皆是出家之人,岂能受皇权束缚?”袁守诚没有出声,袁天罡倒是抢先回答道。
“哈哈……既然尔等是出家人,那么还要土地作甚?既然尔等超然物外,那么为何还成了我大唐国师?既然尔等不在意是否风餐露宿,那么为何还在那些名山大川之上修建道观,修的一座比一座辉煌,一个比一个富丽堂皇?”李宽大声斥责道:“你们不过是出家之人,有一个茅庐就足以遮风挡雨,自己开荒种植三两亩地就足以果腹,为何占据大片良田,为何修建华丽的道观?为何还眷恋权位?说得好听,其实比起我等世俗之人,尔等更是欺世盗名之辈!不过是一群蛀虫,吸取民脂民膏,中饱私囊。既然如此,留你道家何用?”李宽越来越气氛,原本还想给孙思邈三分薄面,可是这几个老道士还有小道士居然这样自我感觉良好,占据了国家的土地,说的好像是为了百姓过得更好才这样做的一样。现在朝廷实施的农税是十五税一,而道观的供养可就不定了,道士多的道观,要的就多,少的就要得少。所以百姓其实得到了多少并不一定。
“既然如此,那么楚王殿下究竟想要怎样?我道家在华夏大地上传承千载,也不是好欺的!”张道勤一直就是久居人上的人,作为龙虎山天师教的最高领导者,何时受过这样的气。
“我要道家全斗还俗!”李宽也上了火气,你们道家不是牛么?金丹之术骗了无数的帝王,愚弄了无数的百姓,现在居然还和我闹牛脾气,真是牛鼻子啊!
“那不可能!我道家自从春秋时期老聃创建起来,就一直没有断绝过传承。你李唐自认是老子后人,岂能如此做?”袁天罡也出声道。
“那又如何?道家的存在与大唐无益,留着你们继续压榨百姓?”李宽寸步不让,牛脾气也上来了。
“楚王殿下暂且息怒,大家有话好好说!”孙思邈打起了圆场,这个老道士此时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道家屹立千年他也是道家之人,此时该怎么做?确实道家对于朝廷是没有多大利益,可是却也不妨碍朝廷的统治不是,为何会闹成现在这样?
“孙先生,这一切,都是道家不知进退,一味的占据山川,现在大唐各州县有道观不下千座,按照每一座道观平均战局良田千亩来算,足足有十万亩良田被道家占据,这么多的天地,足够数万百姓耕种。这些本该都是朝廷的东西,道家就这样平白的占据了,这算什么?占山为王么?”李宽厉声说道:“既然两位国师不愿接受这样的条件,那么朝廷大军不日就将征讨道家的各地道观,彻底将道家粉碎在大唐的土地上!”
“你敢……”张道勤大声喝道:“我道家有数百万信徒,比起黄巾如何?”
“怎么,你还想造反不成?”李宽声音也是高了八度,一时间院落之中的气氛变得无比的凝重。
“这样好了,我道家让出多余的土地,收归国有,朝廷允许我道家每年多收几个门人如何?”袁守诚一直没有说话,此时才开口道:“这也算是当初老道答应小友的条件!”
“不可……没有了这些田地,我道家将如何生存下去?”张道勤出声阻止道,没有了百姓上交给道观的粮食,他们就得自己种地了,这对于道家的这些人来说实在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他们这些人又有几人会种地的!而且没有了这些土地,道家想要继续发展也是一个难题:因为自己种地种粮食,就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将他们彻底的拴在了道观周边,无法传播教义,招收更多的信徒了。
“那么,让朝廷大军将我等各地的道观全都夷为平地?”袁守诚长叹一声:“现在大唐不像别的王朝,现在的大唐即将腾飞,势不可阻。我等身为化外之人,岂能违逆这等天数?张道友,或许彻底的放下才是真的解脱,你当时不是已经悟到了么?怎么现在又……”
“罢罢罢……从此,我等彻底的归隐山林间,做一个闲云野鹤也好……”张道勤意尽阑珊,有些颓然。(未完待续)
“国师大人,这般郑重是为哪般?本王就那么让国师大人警惕?像是防贼一样防备本王?”李宽没有直言前来的目的,对面这几个人都是聪明绝顶之人,不然袁守城和张道勤也坐不到国师的位置上,袁天罡和孙思邈也是这样,一个是后世敬仰的药王,另一个干脆是大名鼎鼎的神棍,《推背图》可是流传千载,记录下了多少大事,让无数玄学爱好者争论不休。
“既然都到了这一步了,楚王殿下这般顾左右而言他,是不是太过没有将我道家放在眼里了!”张道勤花白的头发披散在脑后,身上的刻画着八卦的道袍一甩衣袖,冷哼一声道。
“怎么,就这么等不及了?既然如此,本王也不和你们客套了,不错此次前来正是为了佛道两家的事宜和两位商讨,想必二位也知道了洛阳城的事情了,怎么样,有何感想?”李宽轻轻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问道。既然这两个老道士想要快点了结此事,那么就这样直接一点好了,反正该担惊受怕的也不是他。
“果然,佛家的事情是楚王殿下的手笔,那样大规模的幻术,却是只有楚王殿下还有能力布置出来,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是年老力衰,有心无力了!”袁守诚有些颓废的说道。他们早就知晓李宽身后的科学家保留着完整的传承。比起他们这千年之中不断流失的道家传承比起来可是占据了绝大的优势,可是没有想到这些东西居然能取得这样的成果,佛家这一次算是彻底的栽了,恐怕再难翻身,哪怕玄奘从西域归来。能够保住佛家苟延残喘下去,就是天大的幸事了。而他们道家呢?希望在哪里?
“楚王殿下,说一下你的要求吧!我道家要做到怎样,才能保住传承不失?”袁天罡此时插嘴道,而在他的身边的孙思邈也是一脸希冀的神色,这个老神医虽然心怀天下。可是他毕竟也是道家中人,对于道家现在面临的困境也是有心出力,不然他也不会出现在这里。因为他的存在,道家或许真的还有希望传承下去。
“看在老道的面上,楚王殿下能否网开一面?”孙思邈还是没忍住。出声求情道。现在朝廷可谓是前所未有的强势,李二励精图治,这些年大唐越来越强大,百姓生活富足,官员虽然不敢说全都是两袖清风,可是却没有一个不是兢兢业业的。全都是恪守本职,可谓是吏治清平,大唐是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着。而其中这个楚王殿下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现在大唐种的水稻,还有耕地的曲辕犁。白叠子制成的棉衣棉裤,这些都是楚王殿下最先拿出来的。更别说周遭的异族现在对他是畏之若虎。所以李宽在这一辆大唐的战车上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现在更是将佛家一下子打压到了最低点,这一切都表明这个少年王爷的手腕是多么的强悍,虽然不见得高明可是却是一力降十会,无人能挡。现在他针对道家了。那么作为大唐道家最高层的这几人,岂能不小心对待。
“哈哈……孙先生。本王敬重你,你的医德让本王深感敬佩。可是你可知道道家这些年做的事情?他们和佛家无异,全都是大唐身上的蛀虫。大唐百姓刚刚从战火之中解脱出来,还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这帮出家为道的道家弟子,就在他们身上搜刮了,这样下去,我大唐何时才能真正的屹立于这世界之巅?”李宽对孙思邈这般说道:“道家在一座山上建立了道观,那么这座山就是道家的产业了?这是何道理?山下的土地就这样默认是道观的产业?百姓们需要到道观之中向道士们签署租种契约,每年要给他们多少粮食才能中山脚下的土地?”
“这个……”孙思邈不善言辞,他只是一个一心希望多攻克几个疾病,多救治几个人的医者,对于这些还真的不了解,只是每次出去云游,到那些道观挂单休憩的时候,总能见到山脚下郁郁葱葱的田地,感到非常的高兴:因为这些庄稼长得非常好,百姓们能够有个好收成了。可是却从未想过这些土地居然是道观的产业,而且还要给道观规定的粮食才能在山脚下种地。这简直……孙思邈面色不禁有些泛红。
“这些事情,从我道家诞生致辞都是一直如此的,孙思邈道长一心为了救治病人,并不知晓这些事。楚王殿下是否知道其实这些百姓在上交给道观粮食之后,是可以不给朝廷上交赋税的,这可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所以百姓们虽然要供养我道门中人,却是比起朝廷的税收还要少些许。他们还能得到更多的粮食。这又有何不可?”张道勤出声质问道。
“是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何你道家就这般超然物外?”李宽冷哼一声。
“我等皆是出家之人,岂能受皇权束缚?”袁守诚没有出声,袁天罡倒是抢先回答道。
“哈哈……既然尔等是出家人,那么还要土地作甚?既然尔等超然物外,那么为何还成了我大唐国师?既然尔等不在意是否风餐露宿,那么为何还在那些名山大川之上修建道观,修的一座比一座辉煌,一个比一个富丽堂皇?”李宽大声斥责道:“你们不过是出家之人,有一个茅庐就足以遮风挡雨,自己开荒种植三两亩地就足以果腹,为何占据大片良田,为何修建华丽的道观?为何还眷恋权位?说得好听,其实比起我等世俗之人,尔等更是欺世盗名之辈!不过是一群蛀虫,吸取民脂民膏,中饱私囊。既然如此,留你道家何用?”李宽越来越气氛,原本还想给孙思邈三分薄面,可是这几个老道士还有小道士居然这样自我感觉良好,占据了国家的土地,说的好像是为了百姓过得更好才这样做的一样。现在朝廷实施的农税是十五税一,而道观的供养可就不定了,道士多的道观,要的就多,少的就要得少。所以百姓其实得到了多少并不一定。
“既然如此,那么楚王殿下究竟想要怎样?我道家在华夏大地上传承千载,也不是好欺的!”张道勤一直就是久居人上的人,作为龙虎山天师教的最高领导者,何时受过这样的气。
“我要道家全斗还俗!”李宽也上了火气,你们道家不是牛么?金丹之术骗了无数的帝王,愚弄了无数的百姓,现在居然还和我闹牛脾气,真是牛鼻子啊!
“那不可能!我道家自从春秋时期老聃创建起来,就一直没有断绝过传承。你李唐自认是老子后人,岂能如此做?”袁天罡也出声道。
“那又如何?道家的存在与大唐无益,留着你们继续压榨百姓?”李宽寸步不让,牛脾气也上来了。
“楚王殿下暂且息怒,大家有话好好说!”孙思邈打起了圆场,这个老道士此时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道家屹立千年他也是道家之人,此时该怎么做?确实道家对于朝廷是没有多大利益,可是却也不妨碍朝廷的统治不是,为何会闹成现在这样?
“孙先生,这一切,都是道家不知进退,一味的占据山川,现在大唐各州县有道观不下千座,按照每一座道观平均战局良田千亩来算,足足有十万亩良田被道家占据,这么多的天地,足够数万百姓耕种。这些本该都是朝廷的东西,道家就这样平白的占据了,这算什么?占山为王么?”李宽厉声说道:“既然两位国师不愿接受这样的条件,那么朝廷大军不日就将征讨道家的各地道观,彻底将道家粉碎在大唐的土地上!”
“你敢……”张道勤大声喝道:“我道家有数百万信徒,比起黄巾如何?”
“怎么,你还想造反不成?”李宽声音也是高了八度,一时间院落之中的气氛变得无比的凝重。
“这样好了,我道家让出多余的土地,收归国有,朝廷允许我道家每年多收几个门人如何?”袁守诚一直没有说话,此时才开口道:“这也算是当初老道答应小友的条件!”
“不可……没有了这些田地,我道家将如何生存下去?”张道勤出声阻止道,没有了百姓上交给道观的粮食,他们就得自己种地了,这对于道家的这些人来说实在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他们这些人又有几人会种地的!而且没有了这些土地,道家想要继续发展也是一个难题:因为自己种地种粮食,就限制了他们的行动,将他们彻底的拴在了道观周边,无法传播教义,招收更多的信徒了。
“那么,让朝廷大军将我等各地的道观全都夷为平地?”袁守诚长叹一声:“现在大唐不像别的王朝,现在的大唐即将腾飞,势不可阻。我等身为化外之人,岂能违逆这等天数?张道友,或许彻底的放下才是真的解脱,你当时不是已经悟到了么?怎么现在又……”
“罢罢罢……从此,我等彻底的归隐山林间,做一个闲云野鹤也好……”张道勤意尽阑珊,有些颓然。(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