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7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五章 大唐第一祥瑞
- 47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六章 约定
- 480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七章 征西大将军
- 481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八章 马屁古今皆宜
- 482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九章
- 483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章 猛虎下山
- 484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一章 飞龙在天
- 485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二章 祈福
- 486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三章 躬耕
- 48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四章 国师来访
- 48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五章 了结
- 48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六章 釜底抽薪
- 490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七章 洛阳——落阳
- 491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八章 新的来源
- 492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九章 佛祖
- 493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章 白虎弑佛
- 494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一章 佛祖死了
- 495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二章 信仰崩碎
- 496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三章 拜会道家
- 49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四章 差点闹翻
- 49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五章 道家退出
- 49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六章 农无税
- 50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一章 兵临城下
- 501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章 雄师
- 502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三章 平衡之道
- 503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四章 帝王心思
- 504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五章 君王无情
- 505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六章 胡风
- 506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七章 巨宝
- 507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八章 契机
- 508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九章 将夜
- 509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章 一触即发
- 51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一章 大风起兮
- 511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二章 惊变
- 512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三章 圈套
- 513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四章 逃出生天
- 514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五章 报复
- 515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六章 草原灾难
- 516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七章 要玩就玩大的
- 517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九章 灾难爆发
- 518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章 悲泣的草原
- 519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一章 自作孽不可活
- 52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二章 无人区
- 52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一章 回归
- 52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章 选妃
- 52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章 小武
- 52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章 撞枪头上了
- 52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章 猪狗不如
- 52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章 带小武回家
- 52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七章 这里就是你的家
- 52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八章 小武来了
- 52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九章 隐藏在底下的世界
- 53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章 提亲
- 53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一章 我要当女皇
- 53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二章 别做梦了
- 53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三章 各怀鬼胎
- 53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四章 打断了腿
- 53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五章 不死不休
- 53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六章 一脚踩死
- 53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七章 出大事了
- 53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八章 乱象初现
- 53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九章 危机来临
- 54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章 息王之子
- 54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一章 虎出深山
- 54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二章 决裂
- 54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三章 砸你家大门
- 54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四章 抢了就走
- 54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五章 知悉
- 54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六章 李丽质出事了
- 54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七章 救救孩子
- 54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八章 小兕子来了
- 54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九章 两个孩子的对话
- 55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章 失望
- 55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一章 暴揍
- 55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二章 悲催的长孙冲
- 55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三章 全都给你
- 55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四章 说走就走
- 55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五章 破冰
- 55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七章 海上油田
- 55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八章 海盗
- 55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九章 给我炸沉它
- 55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章 惊涛骇浪
- 56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一章 血色彩虹
- 56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二章 内鬼
- 56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三章 血洗
- 56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四章 李承乾的疯狂
- 56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五章 逐出大唐
- 56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六章 搞大的
- 56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七章 动荡
- 56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八章 震惊天下
- 56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九章 骇人真相
- 56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章 破裂
- 57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一章 忍你很久了
- 57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二章 交代
- 57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三章 跪倒尘埃
- 57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四章 异想天开
- 57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五章 深藏身与名
- 57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六章 大漠之中的喷泉
- 57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七章 回家
- 57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八章 希望
- 57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九章 沙漠变绿洲
- 57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章 大唐的变化
- 58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一章 不管不顾大干一场
- 58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二章 抢
- 58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三章 再抢
- 58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四章 还抢
- 58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五章 合一
- 58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六章
- 586 完本了
- 587 新书上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五章 了结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五章 了结
“那么,楚王殿下是准备袖手旁观了?”袁守诚出声问道。他们三人此次联袂前来,为的就是抓住李宽这个大唐诸位皇子之中唯一能够不会顾忌李二的想法的亲王,看看是不是能够让他通过一些利益交换从而达到让佛道两家每年多一些人,从而发展传承下去。可是现在这个情况却是糟糕透顶了。
“是有怎样?你们佛道两家全都是一些自私自利的人,说是方外之人,其实和占山为王的肩井强人有何区别?虽然你们不会做什么拦路抢劫的事情,可是却占据了大唐多少的良田?在你们所盘踞的寺院道观周围,有多少的百姓为你们种地种粮?你们其实就是一帮剥削百姓的蛀虫而已!”李宽直言讽刺道。他才不会给这些人面子,要不是这三个老家伙都一大把年纪了,李宽恐怕会直接将他们赶出去。对于什么佛家道家,这些东西他是从未相信过。他为何会来到这个时代?他不知道,那怕是真的是什么神仙佛祖将他弄过来的,他也不会感激。因为在他记忆之中的那个时代,由着他深爱的亲人。他这样无故逝去,他们该会怎样伤心?特别是已经年迈的母亲,含辛茹苦的将他抚养成人,可是却落得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诸天神佛要是真的存在,那么他就要做那斩仙弑神之人。
“既然话不投机,那么老道就先告辞了,只是大唐将要面临的灾难,我佛道两家就将要置身事外了!呵呵……”张道勤冷声笑道。
“大唐会有什么灾难?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三位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难道不曾听闻人定胜天?既然诸位不愿多留。那么就恕不远送了!”李宽说着站起身来,绕过餐桌,走到门边,伸手将大门推开,然后伸手一引。做送客的手势道。
“三灾九劫方能换来太平盛世。如今人劫地劫皆已经度过,就剩下最后的天劫,大唐盛世需要分量足够的祭品祭祀苍天,到时候别说老道没有提醒……”袁守诚在即将离开的时候这般说道。
“说的这样玄乎,呵呵……本王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劫难。哪怕是这天要塌下来了,本王也会给他顶回去,什么天劫,不过是一场笑话!”李宽不为所动,这些道士和尚其实都是一群靠嘴巴忽悠。危言耸听之辈,只要不去理会他们所说的什么灾难,什么劫数,一切不过就是顺其自然而已,人的一生怎么可能是一帆风顺,要是一切都是顺顺畅畅,那么才是劫难,因为习惯了顺畅。一点挫折就能将一个强大无比的人打倒,因为他从未尝试过失败的滋味,更容易一蹶不振。
“罢了……这也是我佛道两家的劫数。两位道兄,就此别过!”道行老和尚在走出李宽府邸的大门的时候就和两个老道士告别,独自上了一辆马车,然后就想着长安城外驶去,他是不准备再呆在长安了,他要去洛阳。去哪里常伴青灯古佛,说不定能感动佛祖。让佛祖指引一条明路。
“走吧……这大唐将要像一条升天的神龙,再也难以束缚了。我们原本就是方外之人,为了道统的延续才不得不售与帝王家,现在既然没有希望了,何必再这样苦苦寻求!”张道勤似乎也是心灰意冷,转身就要离去,一身道袍披在他宽厚的肩膀上,本应显得雄壮的背影,此时却显得格外的萧瑟。像是风中残烛一样,他们张家自从东汉时期张陵张天师创建起五斗米教一直流传下来已经足有数百年了,可是到了他这一代却要这样没落下去,他实在是难有脸面去见九泉下的先祖。
“道兄……”袁守诚欲言又止,他又何尝不是这样,他这一门传承虽然只有两人,可是还是道家中人,这一个学派就是他们的根基,要是道家没落下去,他们这一脉又如何能够置身事外?两个人毕竟势单力孤,哪怕真的有不世之才,可是却也是独木难支啊。没有人能够独立存在,更何况他们这一脉最强大的不过是从龙而已。要是当权者不信任他们了,那么他们就一无所有,伴君如伴虎不是一句空谈。没有深厚的背景,他们的地位就不过是空中楼阁,只能任凭君主宰割。
“哈哈……道家讲究清静无为,我们居然这般苦心谋划,为了攀附富贵,真真可笑……”张道勤已经走远了,可是他的笑声却远远传来,在最后放手之后,这位大唐国师居然彻底的明悟,此时他已经彻底的不萦于物,这世间繁华,彻底的成了过眼烟云,道行在这一刻彻底的升华,从此以后天师教再多一位再世天师。
“再有三载,李唐……那个时候你们该怎么办呢?”袁守诚望着漆黑的夜空之中的点点星光,浑浊的眼睛此时闪耀着一阵的精光,喃喃自语道。
“走了,终于可以先吃一口饭了!”李宽看着已经走出大门的三个老家伙,转身回到饭桌上继续未吃完的晚餐。这一天真是累的够呛,虽然他已经是宗师强者,可是干一天活也会累。李二又不是一个合格的农夫,她的犁头比起一般的农夫要深得多了,几乎已经铲到地下三尺之深,三亩地耕下来,哪怕是一头牛也得累趴下了。李宽作为出了死力气的‘牛’当然累的够呛。比起和一个同等级的高手大战一场还要累人。
“佛道两家,呵呵……佛家还有一个玄奘,道家呢?难道要等一百年后的韩湘子?玄奘差不多走了四年了,也该到天竺了。只是他要是知道这个时候天竺佛教已经被印度教和婆罗门教打压的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了,还会这样执着的去求取真经吗?他的那些经书,是不是他自己胡编乱造出来的呢?佛家在十余年之后再一次繁荣昌盛,就是因为这个自己编经书的和尚?”李宽一边吃饭,一般说道。
“不管了,反正现在我在这里了,这些不劳而获的和尚道士,全都要臣服于大唐的治理之下!要是不服,那就统统碾压成渣!”李宽说着大口的塞下一块鹿肉。
用过晚餐,李宽再一次穿上了那一身骚包的铠甲,然后就这样向着皇宫而去,是时候对佛道两家做个了结了,出家之人,就不要留恋世间红尘了嘛,何必在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占着大片的田土?
“启奏陛下,楚王殿下求见!”一个内侍站在李二的御书房前,敲了敲门然后禀报道。
“让他进来吧!”李二合上手中的奏折,然后端身而坐,等着李宽进来。
“儿臣拜见父皇!”李宽走了进来,对着李二躬身一礼道。
“宽儿,夜色已深,怎么想着进宫来了?”李二一双狭长的眸子在李宽身上扫视着,见到他穿着一身礼仪铠甲,似乎很是正式的样子。
“父皇,儿臣有事禀报,今夜三位国师大人,全都到儿臣府中去了,儿臣不知道父皇是不是对佛道两家有什么想法,但是儿臣觉得,这佛道两家已经成了一个毒瘤,姑息不得,此时应该快刀斩乱麻,将他们彻底拿下!”李宽站在李二对面,一双眼睛此时也是直视李二,没有丝毫的躲闪。这么些年已经习惯了李二这个便宜父皇了,没有丝毫的不自在。
“可是,他们终究是方外之人,而且我大唐现在这个形式也不容许对他们动手,这两家这些年朕一直在压制着,可是他们的势力还是不容小觑。佛道两家都是有着大批的信徒,这些人对于那些道士和尚的话,是非常相信的,恐怕我们动手他们会煽动民变!”李二考虑的很多,这也是作为一个国君的通病,所有的事情都不能依着自己的心情去做,因为他担负着的是一个国家。
“父皇,此时不动手,恐怕以后更难了,我们李唐虽然说认了老子李耳为先祖,可是那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而现在的道家又还有几分先秦时期李耳的传承在?除了一本《道德经》以外其余的恐怕早就失传得七七八八了。这些人不过是打着道家的幌子的蛀虫而已,他们占据的地方,无不是名山大川,这些地方正是大唐土地最肥沃的地区,可是全被这些道士和尚占据了。而且他们还占据了无数的国帑银钱。道家的道观修建的堪比皇宫,佛家更是为所谓的佛祖菩萨修筑什么金身佛像,这些全都是大唐的财富。洛阳城外居然修建了什么铁瓦寺,需要多少的财物才能修建这样的一座寺庙?”李宽痛斥着佛道两家的背地里的肮脏勾当。
“宽儿,佛道两家真的这般好对付?他们已经流传了数百年,道家已经有千年历史,这些岁月之中,有多少的雄才大略的君王?他们全都想过将这两家纳入掌控之中,可是确实难以见到成效,因为这些和尚道士只要朝廷一有动作的话,他们就会封闭山门,然后自给自足,朝廷又有何办法?”李二这几年一直就想将这两家宗教给纳入大唐的统治范畴,可是却是一筹莫展,此时对李宽说了出来。(未完待续)
“是有怎样?你们佛道两家全都是一些自私自利的人,说是方外之人,其实和占山为王的肩井强人有何区别?虽然你们不会做什么拦路抢劫的事情,可是却占据了大唐多少的良田?在你们所盘踞的寺院道观周围,有多少的百姓为你们种地种粮?你们其实就是一帮剥削百姓的蛀虫而已!”李宽直言讽刺道。他才不会给这些人面子,要不是这三个老家伙都一大把年纪了,李宽恐怕会直接将他们赶出去。对于什么佛家道家,这些东西他是从未相信过。他为何会来到这个时代?他不知道,那怕是真的是什么神仙佛祖将他弄过来的,他也不会感激。因为在他记忆之中的那个时代,由着他深爱的亲人。他这样无故逝去,他们该会怎样伤心?特别是已经年迈的母亲,含辛茹苦的将他抚养成人,可是却落得白发人送黑发人。这诸天神佛要是真的存在,那么他就要做那斩仙弑神之人。
“既然话不投机,那么老道就先告辞了,只是大唐将要面临的灾难,我佛道两家就将要置身事外了!呵呵……”张道勤冷声笑道。
“大唐会有什么灾难?不过是危言耸听罢了,三位活了这么大一把年纪,难道不曾听闻人定胜天?既然诸位不愿多留。那么就恕不远送了!”李宽说着站起身来,绕过餐桌,走到门边,伸手将大门推开,然后伸手一引。做送客的手势道。
“三灾九劫方能换来太平盛世。如今人劫地劫皆已经度过,就剩下最后的天劫,大唐盛世需要分量足够的祭品祭祀苍天,到时候别说老道没有提醒……”袁守诚在即将离开的时候这般说道。
“说的这样玄乎,呵呵……本王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劫难。哪怕是这天要塌下来了,本王也会给他顶回去,什么天劫,不过是一场笑话!”李宽不为所动,这些道士和尚其实都是一群靠嘴巴忽悠。危言耸听之辈,只要不去理会他们所说的什么灾难,什么劫数,一切不过就是顺其自然而已,人的一生怎么可能是一帆风顺,要是一切都是顺顺畅畅,那么才是劫难,因为习惯了顺畅。一点挫折就能将一个强大无比的人打倒,因为他从未尝试过失败的滋味,更容易一蹶不振。
“罢了……这也是我佛道两家的劫数。两位道兄,就此别过!”道行老和尚在走出李宽府邸的大门的时候就和两个老道士告别,独自上了一辆马车,然后就想着长安城外驶去,他是不准备再呆在长安了,他要去洛阳。去哪里常伴青灯古佛,说不定能感动佛祖。让佛祖指引一条明路。
“走吧……这大唐将要像一条升天的神龙,再也难以束缚了。我们原本就是方外之人,为了道统的延续才不得不售与帝王家,现在既然没有希望了,何必再这样苦苦寻求!”张道勤似乎也是心灰意冷,转身就要离去,一身道袍披在他宽厚的肩膀上,本应显得雄壮的背影,此时却显得格外的萧瑟。像是风中残烛一样,他们张家自从东汉时期张陵张天师创建起五斗米教一直流传下来已经足有数百年了,可是到了他这一代却要这样没落下去,他实在是难有脸面去见九泉下的先祖。
“道兄……”袁守诚欲言又止,他又何尝不是这样,他这一门传承虽然只有两人,可是还是道家中人,这一个学派就是他们的根基,要是道家没落下去,他们这一脉又如何能够置身事外?两个人毕竟势单力孤,哪怕真的有不世之才,可是却也是独木难支啊。没有人能够独立存在,更何况他们这一脉最强大的不过是从龙而已。要是当权者不信任他们了,那么他们就一无所有,伴君如伴虎不是一句空谈。没有深厚的背景,他们的地位就不过是空中楼阁,只能任凭君主宰割。
“哈哈……道家讲究清静无为,我们居然这般苦心谋划,为了攀附富贵,真真可笑……”张道勤已经走远了,可是他的笑声却远远传来,在最后放手之后,这位大唐国师居然彻底的明悟,此时他已经彻底的不萦于物,这世间繁华,彻底的成了过眼烟云,道行在这一刻彻底的升华,从此以后天师教再多一位再世天师。
“再有三载,李唐……那个时候你们该怎么办呢?”袁守诚望着漆黑的夜空之中的点点星光,浑浊的眼睛此时闪耀着一阵的精光,喃喃自语道。
“走了,终于可以先吃一口饭了!”李宽看着已经走出大门的三个老家伙,转身回到饭桌上继续未吃完的晚餐。这一天真是累的够呛,虽然他已经是宗师强者,可是干一天活也会累。李二又不是一个合格的农夫,她的犁头比起一般的农夫要深得多了,几乎已经铲到地下三尺之深,三亩地耕下来,哪怕是一头牛也得累趴下了。李宽作为出了死力气的‘牛’当然累的够呛。比起和一个同等级的高手大战一场还要累人。
“佛道两家,呵呵……佛家还有一个玄奘,道家呢?难道要等一百年后的韩湘子?玄奘差不多走了四年了,也该到天竺了。只是他要是知道这个时候天竺佛教已经被印度教和婆罗门教打压的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了,还会这样执着的去求取真经吗?他的那些经书,是不是他自己胡编乱造出来的呢?佛家在十余年之后再一次繁荣昌盛,就是因为这个自己编经书的和尚?”李宽一边吃饭,一般说道。
“不管了,反正现在我在这里了,这些不劳而获的和尚道士,全都要臣服于大唐的治理之下!要是不服,那就统统碾压成渣!”李宽说着大口的塞下一块鹿肉。
用过晚餐,李宽再一次穿上了那一身骚包的铠甲,然后就这样向着皇宫而去,是时候对佛道两家做个了结了,出家之人,就不要留恋世间红尘了嘛,何必在占着茅坑不拉屎的占着大片的田土?
“启奏陛下,楚王殿下求见!”一个内侍站在李二的御书房前,敲了敲门然后禀报道。
“让他进来吧!”李二合上手中的奏折,然后端身而坐,等着李宽进来。
“儿臣拜见父皇!”李宽走了进来,对着李二躬身一礼道。
“宽儿,夜色已深,怎么想着进宫来了?”李二一双狭长的眸子在李宽身上扫视着,见到他穿着一身礼仪铠甲,似乎很是正式的样子。
“父皇,儿臣有事禀报,今夜三位国师大人,全都到儿臣府中去了,儿臣不知道父皇是不是对佛道两家有什么想法,但是儿臣觉得,这佛道两家已经成了一个毒瘤,姑息不得,此时应该快刀斩乱麻,将他们彻底拿下!”李宽站在李二对面,一双眼睛此时也是直视李二,没有丝毫的躲闪。这么些年已经习惯了李二这个便宜父皇了,没有丝毫的不自在。
“可是,他们终究是方外之人,而且我大唐现在这个形式也不容许对他们动手,这两家这些年朕一直在压制着,可是他们的势力还是不容小觑。佛道两家都是有着大批的信徒,这些人对于那些道士和尚的话,是非常相信的,恐怕我们动手他们会煽动民变!”李二考虑的很多,这也是作为一个国君的通病,所有的事情都不能依着自己的心情去做,因为他担负着的是一个国家。
“父皇,此时不动手,恐怕以后更难了,我们李唐虽然说认了老子李耳为先祖,可是那不过是权宜之计而已,而现在的道家又还有几分先秦时期李耳的传承在?除了一本《道德经》以外其余的恐怕早就失传得七七八八了。这些人不过是打着道家的幌子的蛀虫而已,他们占据的地方,无不是名山大川,这些地方正是大唐土地最肥沃的地区,可是全被这些道士和尚占据了。而且他们还占据了无数的国帑银钱。道家的道观修建的堪比皇宫,佛家更是为所谓的佛祖菩萨修筑什么金身佛像,这些全都是大唐的财富。洛阳城外居然修建了什么铁瓦寺,需要多少的财物才能修建这样的一座寺庙?”李宽痛斥着佛道两家的背地里的肮脏勾当。
“宽儿,佛道两家真的这般好对付?他们已经流传了数百年,道家已经有千年历史,这些岁月之中,有多少的雄才大略的君王?他们全都想过将这两家纳入掌控之中,可是确实难以见到成效,因为这些和尚道士只要朝廷一有动作的话,他们就会封闭山门,然后自给自足,朝廷又有何办法?”李二这几年一直就想将这两家宗教给纳入大唐的统治范畴,可是却是一筹莫展,此时对李宽说了出来。(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