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463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章 袁守诚的请求
- 464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一章 接二连三
- 465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二章 震慑当场
- 466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三章 尚不自知
- 46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四章 别想走了
- 46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五章 劲敌
- 46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六章 双枪将丁彦平
- 470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七章 找虐
- 471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八章 新罗国书
- 472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十九章 和李二翻脸了
- 473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章 孰强孰弱
- 474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一章 对战
- 475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二章 不休
- 476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三章 彻底摊牌
- 47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四章 玩不过的老狐狸
- 47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五章 大唐第一祥瑞
- 47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六章 约定
- 480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七章 征西大将军
- 481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八章 马屁古今皆宜
- 482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九章
- 483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章 猛虎下山
- 484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一章 飞龙在天
- 485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二章 祈福
- 486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三章 躬耕
- 48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四章 国师来访
- 48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五章 了结
- 48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六章 釜底抽薪
- 490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七章 洛阳——落阳
- 491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八章 新的来源
- 492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三十九章 佛祖
- 493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章 白虎弑佛
- 494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一章 佛祖死了
- 495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二章 信仰崩碎
- 496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三章 拜会道家
- 497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四章 差点闹翻
- 498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五章 道家退出
- 499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四十六章 农无税
- 50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一章 兵临城下
- 501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章 雄师
- 502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三章 平衡之道
- 503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四章 帝王心思
- 504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五章 君王无情
- 505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六章 胡风
- 506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七章 巨宝
- 507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八章 契机
- 508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九章 将夜
- 509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章 一触即发
- 51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一章 大风起兮
- 511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二章 惊变
- 512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三章 圈套
- 513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四章 逃出生天
- 514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五章 报复
- 515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六章 草原灾难
- 516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七章 要玩就玩大的
- 517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十九章 灾难爆发
- 518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章 悲泣的草原
- 519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一章 自作孽不可活
- 520 第十一卷 西域风云 第二十二章 无人区
- 52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一章 回归
- 52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章 选妃
- 52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章 小武
- 52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章 撞枪头上了
- 52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章 猪狗不如
- 52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章 带小武回家
- 52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七章 这里就是你的家
- 52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八章 小武来了
- 52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九章 隐藏在底下的世界
- 53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章 提亲
- 53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一章 我要当女皇
- 53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二章 别做梦了
- 53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三章 各怀鬼胎
- 53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四章 打断了腿
- 53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五章 不死不休
- 53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六章 一脚踩死
- 53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七章 出大事了
- 53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八章 乱象初现
- 53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十九章 危机来临
- 54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章 息王之子
- 54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一章 虎出深山
- 54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二章 决裂
- 54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三章 砸你家大门
- 54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四章 抢了就走
- 54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五章 知悉
- 54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六章 李丽质出事了
- 54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七章 救救孩子
- 54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八章 小兕子来了
- 54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二十九章 两个孩子的对话
- 55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章 失望
- 55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一章 暴揍
- 55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二章 悲催的长孙冲
- 55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三章 全都给你
- 55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四章 说走就走
- 55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五章 破冰
- 55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七章 海上油田
- 55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八章 海盗
- 55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三十九章 给我炸沉它
- 55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章 惊涛骇浪
- 56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一章 血色彩虹
- 56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二章 内鬼
- 56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三章 血洗
- 56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四章 李承乾的疯狂
- 56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五章 逐出大唐
- 56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六章 搞大的
- 56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七章 动荡
- 56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八章 震惊天下
- 56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四十九章 骇人真相
- 56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章 破裂
- 57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一章 忍你很久了
- 57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二章 交代
- 57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三章 跪倒尘埃
- 57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四章 异想天开
- 57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五章 深藏身与名
- 57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六章 大漠之中的喷泉
- 576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七章 回家
- 577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八章 希望
- 578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五十九章 沙漠变绿洲
- 579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章 大唐的变化
- 580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一章 不管不顾大干一场
- 581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二章 抢
- 582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三章 再抢
- 583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四章 还抢
- 584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五章 合一
- 585 第十二卷 彻底了结 第六十六章
- 586 完本了
- 587 新书上传!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章 孰强孰弱
第十卷 佛道之争 第二十章 孰强孰弱
冰冷的大殿,在夜风的吹拂下不动如山,无数的牛油巨烛燃烧着熊熊的烈焰,照亮着大殿的所有角落,李宽倔强的站在大殿之中,面对着恍若暴怒的巨龙一样的李二,他心中在这一刻居然诡异的平静无波,似乎早就已经预料到了李二会是这样的爆发。其实在他的心中早就已经准备好了面对李二的这一次的责难的准备,李宽虽然不清楚皇帝的手段,但是却清楚皇帝的心思,因为无数的宫斗剧给了他太多的启示,没有一个皇帝不是疑心病患者的,他们会提防着所有能提防的人,总是以最坏的心思揣摩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这一切并非是说说,所有的帝王都不会全心全意的相信一个人,哪怕在觉得对方可靠。
就像现在的李二,他绝对没有一个真的能够交心的人,当然或许在长孙皇后身前还会好一些,隐瞒的心思少一点,可是却也绝对不会是全然毫无保留,至少他对长孙无忌之间的猜疑就绝对不会和长孙皇后说出来。一如现在,李二虽然觉得李宽不会做出不利于大唐的事情,可是却还是固执的孤注一掷,将大唐和科学家放在了天平的两端,要分一个高下来。
“父皇,儿臣此次前来绝非是炫耀,只是暗一这般出手,有失光明正大而已!”李宽不卑不亢的说道,他早有准备,李二的反应不过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倒也不显慌乱。
“是么?朕的人,自有朕去处理,不需要你指手画脚!莫非你真的认为这大唐无人能奈何得了你?”李二俯身叱道,这几年边关安宁。突厥被赶到了大漠以西,去了那困苦之地苟延残喘,而且那个位置恰好隔绝了昭武九姓和薛延陀,而吐蕃也忙着一统高原,许久没有为祸边疆了。吐谷浑已经成为历史,高丽又被平了,一切都让李二有了心思彻底的和科学家清算一次。当然这些事儿其中很多都和李宽有着不浅的关联,不过李二并不在意,因为已经做好了撕破脸的打算,那么卸磨杀驴也算不上啥。
“儿臣并非此意。不过要是暗一真的对儿臣出手,那么儿臣也不介意大唐少一个高手!”李宽争锋相对的回答,既然李二要做一次彻底的清算,那么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哪怕有着太多的牵挂。可是这一关要是过不去,再怎么样也是枉然。再说了李宽心中的打算需要大唐很大的支持,要是这一次不能彻底的和李二定下章程,那么以后怕是会有诸多掣肘,让他难以施展心中抱负。
“现在朕就和你清算一番,你可知道现在大唐的局势?朕虽然不敢说是贤明君主,可是却也算得上兢兢业业,大唐现在不说是海晏河清。也可以说是太平安康。可是朕心中还是不甚安稳,因为这大唐还有很多的事情让朕难以把持,这天下。是朕打下来的,可是却无法全然做主!世家大族盘踞,佛道两家倾轧,周边异族虎视眈眈,还有无数的不安稳的人在背后搞着小动作,争权夺利。图谋不轨!朕实在是难以安眠!”李二总算将心中的忧虑说了出来,他是一国之君。一举一动皆是朝廷的威严,所以这一切他都无法向人诉说。只能自己扛着,哪怕最亲近的人,也不敢说出口。因为那样会显得软弱,作为皇帝软弱是最为致命的弱点。
“父皇所说的这一切,其实也是儿臣一直希望平定的,或许儿臣为的不是帝国的利益,但是却有一点和父皇相同,那就是希望帝国昌盛。儿臣所求的不是别的,而是这天下百姓能够饥有所食寒有所衣而已,这一点很难么?”李宽知道李二心中的顾忌,可是这和他所要的东西并不矛盾,为何这位明明开明的君主却是这种态度?
“哈哈……人心是会变的,你现在所说的,不代表是一生的坚持,有些时候都会生不由己!李宽你还是太过稚嫩,你可知道现在你能带着一帮人东征西讨,为的是给大唐百姓创造一个优越的生存环境,可是那些跟着你的人呢?他们要的你能给么?你能给他们荣华富贵,让他们封妻荫子?还是用你的所谓的崇高的理想,让他们成为无私奉献的圣人?”李二有些失态,这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显得如此的激动。李宽所说的,李二何尝不想实现?可是这是一个绝对难以达成的梦幻泡影,没有人愿意一生奉献,因为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需要无数的东西支撑他们活得更好,没有人愿意明明有唾手可得的好日子,却还是一直苦哈哈的。这一点李二比李宽明白,当初他为什么要争夺这天下?是因为他希望天下太平?不全是,或许其中有这一方面的因素,可是却绝对不是决定性的东西。
就算他一心为了天下万民,可是那些跟随他的人呢?他们也是这样的崇高?不是的,他们所求的很实际,那就是能多拿些饷银,让在老家翘首以盼的父母妻儿过上好日子,或许将来成功夺下天下之后,能够封妻荫子,成为人上人,而不是一直看人脸色。所以为了身边的人,李二不得不争,不得不去多去那些他们需要的东西,不管是物资钱粮,还是官职爵位。这些都是他给予自己的支持者的回报。
所以现在李宽说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这让李二觉得非常荒谬,简直就是镜花水月一样的话题,谁会为了一个空洞的理想去拼命?他们在意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还是哪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光宗耀祖的机会。
“父皇说的,儿臣也考虑过,或许没有人是愚蠢的,他们或许会在最初毫无怨言的跟随,可是时间一长,确实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可是儿臣有没有说只是光奉献没有收获啊!却是,儿臣或许给不了高官爵位,可是财物这样的东西。难道征讨异族就会收获不到?以战养战才是最佳的选择,不然大军一路人吃马嚼需要多少东西?耗费多少国帑?”李宽回答道,他想得很简单,因为他不需要那些身外之物,或许黄金白银能让和很多人忘乎所以。但是李宽却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粮草更是不会短缺。
“这么有信心,是不是你背后的师门会给你足够的支持?宽儿,你说说你那个师门到底是何等的一个存在?似乎有着源源不绝的粮草供应,还有无数的神奇的东西,这样的学派真的存在?朕也不是不知道这世间的隐世学派到底是如何一回事,他们不过和普通人毫无分别。或许有着各种一般百姓无法触及的学识,可是却决然做不到科学家显露出来的这样的事情!朕只想知道,大唐和科学家究竟孰强孰弱!”李二直截了当的问了,他知道这样拖下去或许会变得更糟,因为他现在居然发现说了这么一大堆。结果越扯越远!
“科学家的实力,不瞒父皇,其实科学家实力基本为零!或许有那么一些人,可是真的没有多少可战之兵,因为他们过的都是自给自足的生活,不管父皇相信也好,不信也罢,科学家现在的人数不超过三百之数!”李宽知道李二能直接这么问已经是难得。他对科学家的猜忌之心是一直未曾消停过。所以他决定实话实说,陈抟这几年在倭奴国发展出了一个小小的势力,现在差不多也就两三百人而已。
“怎么可能?科学家居然只有两三百人?这绝对不是科学家的真实力量。宽儿,你可知道单单是你在贞观二年驾驶回来的那一艘船需要多少人铸造?还有这些年大唐居然没有出现饥荒,朕又何尝不知道其中的猫腻?”李二心里明白得很,这几年大唐并非是风调雨顺的,每年不说大旱大涝,至少也有旱灾出现。可是却没有出现过流民饿殍,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但是深入调查下来。李二发现只要一个地方有灾情出现,那么一艘艘的悬挂着新月旗帜的船只就会运来无数的救灾物资。不管是粮食还是衣物,甚至药物,这些东西到底从而而来?线索一到这些船只出海,就彻底的掐断了。所以李二虽然不敢肯定,却也猜出了八分:在海外,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势力,他们拥有着无数的良田,种植着无数的粮食,并且对大唐没有多大恶意。这个势力李二猜测就是李宽背后的师门——科学家。
“父皇,为何不信儿臣所言?科学家确实是人丁稀少!”李宽不再多言,因为会相信的就一定会信他说的话,不愿相信的就是说破了嘴也不会相信你说的一个字。
“朕不明白,科学家所图的到底是什么!大唐拥有的东西,科学家貌似一点不少,可是到底是为何你那师门对大唐这般关怀备至?这些年大唐只要一有灾祸出现,定然会有科学家的船只出现,并且送来不菲的物资。难道是为了图谋民心?”李二猜测到。
李宽听到李二的话,这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新月商会的行动,让李二误以为这是在收买民心!这真是天大的冤枉,科学家是怎么回事李宽是最清楚的,可是现在却变成了这般,非要和朝廷争个孰强孰弱,岂不是有违最初的本心?
“父皇,科学家到底是怎么回事,父皇可以派人查验,其实科学家最初只有两人而已,现在才发展成三百人不到的一个小型的隐世学派势力。这一点父皇可以派人东渡大海,去倭奴国一探究竟。至于那些商船,那不是科学家的,而是无数隐世学派的家底子,阴阳家,纵横家,墨家,法家……他们也是大唐人,所以也愿意尽一份心力!”李宽解释道,这一次差点在大殿上兵戎相见,全然是李二的疑心病搞出来的。(未完待续)
就像现在的李二,他绝对没有一个真的能够交心的人,当然或许在长孙皇后身前还会好一些,隐瞒的心思少一点,可是却也绝对不会是全然毫无保留,至少他对长孙无忌之间的猜疑就绝对不会和长孙皇后说出来。一如现在,李二虽然觉得李宽不会做出不利于大唐的事情,可是却还是固执的孤注一掷,将大唐和科学家放在了天平的两端,要分一个高下来。
“父皇,儿臣此次前来绝非是炫耀,只是暗一这般出手,有失光明正大而已!”李宽不卑不亢的说道,他早有准备,李二的反应不过是迟早的事情,所以倒也不显慌乱。
“是么?朕的人,自有朕去处理,不需要你指手画脚!莫非你真的认为这大唐无人能奈何得了你?”李二俯身叱道,这几年边关安宁。突厥被赶到了大漠以西,去了那困苦之地苟延残喘,而且那个位置恰好隔绝了昭武九姓和薛延陀,而吐蕃也忙着一统高原,许久没有为祸边疆了。吐谷浑已经成为历史,高丽又被平了,一切都让李二有了心思彻底的和科学家清算一次。当然这些事儿其中很多都和李宽有着不浅的关联,不过李二并不在意,因为已经做好了撕破脸的打算,那么卸磨杀驴也算不上啥。
“儿臣并非此意。不过要是暗一真的对儿臣出手,那么儿臣也不介意大唐少一个高手!”李宽争锋相对的回答,既然李二要做一次彻底的清算,那么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哪怕有着太多的牵挂。可是这一关要是过不去,再怎么样也是枉然。再说了李宽心中的打算需要大唐很大的支持,要是这一次不能彻底的和李二定下章程,那么以后怕是会有诸多掣肘,让他难以施展心中抱负。
“现在朕就和你清算一番,你可知道现在大唐的局势?朕虽然不敢说是贤明君主,可是却也算得上兢兢业业,大唐现在不说是海晏河清。也可以说是太平安康。可是朕心中还是不甚安稳,因为这大唐还有很多的事情让朕难以把持,这天下。是朕打下来的,可是却无法全然做主!世家大族盘踞,佛道两家倾轧,周边异族虎视眈眈,还有无数的不安稳的人在背后搞着小动作,争权夺利。图谋不轨!朕实在是难以安眠!”李二总算将心中的忧虑说了出来,他是一国之君。一举一动皆是朝廷的威严,所以这一切他都无法向人诉说。只能自己扛着,哪怕最亲近的人,也不敢说出口。因为那样会显得软弱,作为皇帝软弱是最为致命的弱点。
“父皇所说的这一切,其实也是儿臣一直希望平定的,或许儿臣为的不是帝国的利益,但是却有一点和父皇相同,那就是希望帝国昌盛。儿臣所求的不是别的,而是这天下百姓能够饥有所食寒有所衣而已,这一点很难么?”李宽知道李二心中的顾忌,可是这和他所要的东西并不矛盾,为何这位明明开明的君主却是这种态度?
“哈哈……人心是会变的,你现在所说的,不代表是一生的坚持,有些时候都会生不由己!李宽你还是太过稚嫩,你可知道现在你能带着一帮人东征西讨,为的是给大唐百姓创造一个优越的生存环境,可是那些跟着你的人呢?他们要的你能给么?你能给他们荣华富贵,让他们封妻荫子?还是用你的所谓的崇高的理想,让他们成为无私奉献的圣人?”李二有些失态,这是他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显得如此的激动。李宽所说的,李二何尝不想实现?可是这是一个绝对难以达成的梦幻泡影,没有人愿意一生奉献,因为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需要无数的东西支撑他们活得更好,没有人愿意明明有唾手可得的好日子,却还是一直苦哈哈的。这一点李二比李宽明白,当初他为什么要争夺这天下?是因为他希望天下太平?不全是,或许其中有这一方面的因素,可是却绝对不是决定性的东西。
就算他一心为了天下万民,可是那些跟随他的人呢?他们也是这样的崇高?不是的,他们所求的很实际,那就是能多拿些饷银,让在老家翘首以盼的父母妻儿过上好日子,或许将来成功夺下天下之后,能够封妻荫子,成为人上人,而不是一直看人脸色。所以为了身边的人,李二不得不争,不得不去多去那些他们需要的东西,不管是物资钱粮,还是官职爵位。这些都是他给予自己的支持者的回报。
所以现在李宽说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这让李二觉得非常荒谬,简直就是镜花水月一样的话题,谁会为了一个空洞的理想去拼命?他们在意的还是实实在在的利益,还是哪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光宗耀祖的机会。
“父皇说的,儿臣也考虑过,或许没有人是愚蠢的,他们或许会在最初毫无怨言的跟随,可是时间一长,确实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可是儿臣有没有说只是光奉献没有收获啊!却是,儿臣或许给不了高官爵位,可是财物这样的东西。难道征讨异族就会收获不到?以战养战才是最佳的选择,不然大军一路人吃马嚼需要多少东西?耗费多少国帑?”李宽回答道,他想得很简单,因为他不需要那些身外之物,或许黄金白银能让和很多人忘乎所以。但是李宽却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粮草更是不会短缺。
“这么有信心,是不是你背后的师门会给你足够的支持?宽儿,你说说你那个师门到底是何等的一个存在?似乎有着源源不绝的粮草供应,还有无数的神奇的东西,这样的学派真的存在?朕也不是不知道这世间的隐世学派到底是如何一回事,他们不过和普通人毫无分别。或许有着各种一般百姓无法触及的学识,可是却决然做不到科学家显露出来的这样的事情!朕只想知道,大唐和科学家究竟孰强孰弱!”李二直截了当的问了,他知道这样拖下去或许会变得更糟,因为他现在居然发现说了这么一大堆。结果越扯越远!
“科学家的实力,不瞒父皇,其实科学家实力基本为零!或许有那么一些人,可是真的没有多少可战之兵,因为他们过的都是自给自足的生活,不管父皇相信也好,不信也罢,科学家现在的人数不超过三百之数!”李宽知道李二能直接这么问已经是难得。他对科学家的猜忌之心是一直未曾消停过。所以他决定实话实说,陈抟这几年在倭奴国发展出了一个小小的势力,现在差不多也就两三百人而已。
“怎么可能?科学家居然只有两三百人?这绝对不是科学家的真实力量。宽儿,你可知道单单是你在贞观二年驾驶回来的那一艘船需要多少人铸造?还有这些年大唐居然没有出现饥荒,朕又何尝不知道其中的猫腻?”李二心里明白得很,这几年大唐并非是风调雨顺的,每年不说大旱大涝,至少也有旱灾出现。可是却没有出现过流民饿殍,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但是深入调查下来。李二发现只要一个地方有灾情出现,那么一艘艘的悬挂着新月旗帜的船只就会运来无数的救灾物资。不管是粮食还是衣物,甚至药物,这些东西到底从而而来?线索一到这些船只出海,就彻底的掐断了。所以李二虽然不敢肯定,却也猜出了八分:在海外,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势力,他们拥有着无数的良田,种植着无数的粮食,并且对大唐没有多大恶意。这个势力李二猜测就是李宽背后的师门——科学家。
“父皇,为何不信儿臣所言?科学家确实是人丁稀少!”李宽不再多言,因为会相信的就一定会信他说的话,不愿相信的就是说破了嘴也不会相信你说的一个字。
“朕不明白,科学家所图的到底是什么!大唐拥有的东西,科学家貌似一点不少,可是到底是为何你那师门对大唐这般关怀备至?这些年大唐只要一有灾祸出现,定然会有科学家的船只出现,并且送来不菲的物资。难道是为了图谋民心?”李二猜测到。
李宽听到李二的话,这才知道原来是因为新月商会的行动,让李二误以为这是在收买民心!这真是天大的冤枉,科学家是怎么回事李宽是最清楚的,可是现在却变成了这般,非要和朝廷争个孰强孰弱,岂不是有违最初的本心?
“父皇,科学家到底是怎么回事,父皇可以派人查验,其实科学家最初只有两人而已,现在才发展成三百人不到的一个小型的隐世学派势力。这一点父皇可以派人东渡大海,去倭奴国一探究竟。至于那些商船,那不是科学家的,而是无数隐世学派的家底子,阴阳家,纵横家,墨家,法家……他们也是大唐人,所以也愿意尽一份心力!”李宽解释道,这一次差点在大殿上兵戎相见,全然是李二的疑心病搞出来的。(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