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初到三国
- 2 第二章 一块钱的价格
- 3 第三章 大将高顺
- 4 第四章 三国版智取二龙山
- 5 第五章 老汉认亲
- 6 第六章 声名初显
- 7 第七章 杨岳回家
- 8 第八章 关长生怒劈恶霸
- 9 第八章 救关羽杨岳赴洛阳
- 10 第十章 剽窃古诗
- 11 第十一章 名臣钟繇
- 12 第十二章 初见曹袁
- 13 第十三章 包办婚姻
- 14 第十四章 典韦打虎
- 15 第十五章 猛将典韦
- 16 第十六章 新官上任
- 17 第十七章 山林遇险
- 18 第十八章 杨岳逃命
- 19 第十九章 忠义关云长
- 20 第二十章 徐晃R县尉
- 21 第二十一章 围攻杨家堡
- 22 第二十一章 关羽冲锋
- 23 第二十二章 解围杨家堡
- 24 第二十三章 势力初成
- 25 第二十四章 关羽当官
- 26 第二十五章 迎取黄蓉,造纸印书
- 27 第二十六章 见刘宏
- 28 第二十七章 献酒瓶
- 29 第二十八章 太学门前立学碑,天下士子赴洛阳
- 30 第二十九章 关羽改字,杨岳送刀
- 31 第三十章 青龙偃月刀
- 32 第三十一章 视察军营
- 33 第三十二章 小孤山上见高顺
- 34 第三十三章 喜迎新春
- 35 第三十四章 杨安要传艺
- 36 第三十五章 盛世习文,乱世习武
- 37 第三十六章 杨岳得子,杨赐登门
- 38 第三十七章 冬日狩猎之出城
- 39 第三十八章 冬日狩猎之射杀花豹
- 40 第三十九章 冬日狩猎之回城
- 41 第四十章 黄忠一家子
- 42 第四十一章 父爱如山
- 43 第四十二章 杨府密谈
- 44 第四十三章 关于根据地的畅想
- 45 第四十四章 杨岳买官
- 46 第四十五章 前往辽东
- 47 第四十六章 田丰沮授
- 48 第四十七章 海贼管承
- 49 第四十八章 杨岳出海
- 50 第五十章 长山岛
- 51 第五十一章 招揽你的话,我说不出口
- 52 第五十二章 指南针
- 53 第五十三章 钟繇建城
- 54 第五十四章 黄忠招兵
- 55 第五十五章 建砖窑
- 56 第五十六章 一箭
- 57 第五十七章 初至东沓
- 58 第五十八章 除恶勿尽
- 59 第五十九章 立木取信
- 60 第六十章 华歆
- 61 第六十一章 关于华歆的那些事
- 62 第六十二章 修建学校
- 63 第六十三章 王二要上学
- 64 第六十四章 杨清迎新
- 65 第六十五章 不杀杨岳誓不罢休
- 66 第六十六章 骁骑压城
- 67 第六十七章 弩阵破骁骑
- 68 第六十八章 慕容云海要退兵
- 69 第六十九章 作茧自缚
- 70 第七十章 黄汉升大展神威
- 71 第七十一章 弃马逃亡
- 72 第七十二章 你踩的不是石子
- 73 第七十三章 河边血战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十章 剽窃古诗
第十章 剽窃古诗
洛阳,杨府。
“岳儿莫急,明日早朝,我会向圣上禀明,侯览义子杀人害命,解良县令包庇罪恶之事。”
不知怎么,杨岳在解良县灭山贼,封金入库的事情也传到了洛阳,人人见了杨赐都称赞他有个为民除害又奉公守法的好侄子。很多人都知道杀山贼容易,封金入库,分文不取难。杨赐对这个亲侄子十分满意,不仅给自己脸上增光,还是过有奇遇的人,从小就被仙子带去学艺,这天下这等奇缘能有多少,他却遇上了,说明了他是个有大气运的人,这是杨家的一大幸事啊,人才对哪个家族来说都不会嫌多,家族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每出现一个人才都会大力培养,这样才能使得一个家族一直繁荣昌盛下去。很明显,杨赐把杨岳当成了一个了家族里需要重点培养的人才来对待,这等小事也要拿到朝堂上去说,一来可以打击一下那些阉竖的嚣张气焰,二来也可以为杨岳扬名。
实力和运气是一个人能成事的关键,有实力没运气,没有个施展你才华的平台,就算你有经天纬地之才,最终也只能空怀报国之志而已。有运气没实力,那更是可悲,机会大把大把的来,你就是抓不到。别人鄙视你烂泥扶不上墙不说,眼睁睁的看着他人去成功,自己有那么多的机会却抓不住,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啊!运气虚无飘渺,可遇不可求,实力却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获得,所以努力提高自己的实力才是根本啊!杨赐心里不禁感慨。
“多谢伯父相助!”
杨岳大喜,看着这位温文儒雅七十多岁的老人,身居高位的他不怒自威,杨岳却备感亲切。
“岳儿久随其师在山中学艺,不知世俗之事,幸得伯平相助,方得无恙,老朽在此谢过伯平了。”
杨赐向高顺行了一礼。阅人无数的他,看人的能力远不是现在的杨岳能比。高顺是大才,杨岳是从书上看来的。杨赐仅仅观察了一会儿功夫,就知道高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对杨岳看人的眼光不免又多了几分赞赏,就顺便帮他一把,替他拉拢一下高顺。
“杨公折杀小人了!顺与子山兄一见如故,早已引为知交。且顺这条命是杨公子捡回来的,子山兄文韬武略博学多才,顺随子山兄左右,受益良多,哪有相助之说,杨公过誉了!”
高顺诚惶诚恐,连忙让过杨赐的礼,又赶紧给杨赐回了一个大礼。当朝太尉的礼,他一个平头百姓可受不起!
“伯平不必多礼!”杨赐扶起高顺,说道:“初次见面,也没什么礼物,听岳儿说你是个使枪行家,还常常缠着你教他枪法。这杆枪是圣上去年赏赐给老朽的,老朽年迈用不上了,就送给伯平做个纪念吧。”
“长者赐,不敢辞!顺拜谢杨公!”
高顺受宠若惊,恭恭敬敬的接下那杆长枪。看了身边的杨岳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接过这杆枪之后,他高顺的一生就要追随于他眼前的这个人了。
追随杨岳,百死不悔。这不是感激,是他高顺心里的承诺。
杨岳不知道的是,杨赐已经替他把高顺搞定了,还傻乎乎的向高顺道喜。杨赐也不点破,高顺眼中闪过的坚定,他已捕捉到了,知道高顺已下定了决心追随杨岳了。心里也为杨岳能有这么一个大才相助高兴,转身对杨彪说到:“彪儿,带伯平和岳儿到洛阳城去转一转,看一看,欣赏一下洛阳的风情。”
逛了半天,杨彪带杨岳高顺两人到洛阳著名的来福酒楼喝酒。
说到杨彪,这个人可不简单。
杨彪,公元142年生,字文先,弘农郡华阴县人。东汉末年名臣,太尉杨赐之子、杨修之父,出身东汉名门“弘农杨氏”
最初被举为孝廉,州里推举其为茂才,公府征辟,都不应命。
在熹平年间,杨彪因博学多闻而被公车征为议郎,任内与马日磾、蔡邕、卢植、韩说等共同续写《东观汉记》。后来迁任侍中,转为京兆尹。
去年,公元179年,杨彪得到了黄门令王甫之前唆使宾客勒索敲诈郡国的财物共计七千馀万的证据,并把此事告知司隶校尉阳球。阳球早就对王甫恨之入骨,于是迅速把此事上奏灵帝,并逮捕诛杀了王甫及其党羽。大家都因此欢呼雀跃、拍手称快。公元185年,杨赐去世,杨彪世袭父亲临晋侯的爵位。公元190年,关东义军起兵,董卓在惧怕之下意图迁都长安,杨彪与太尉黄琬据理力争,因而被罢免。公元220年,曹丕称帝,想要让杨彪出任太尉,先让使者告诉杨彪。杨彪说:“我杨彪担任过汉朝的三公,遭到乱世而不能对国家有所补益,现在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再去新朝任职。”因而坚决推辞。公元225年,杨彪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总之,历史上杨彪这个人,出身名门,一直身居高位,德高望重,是个刚直的人,而且还是一对汉室死忠的人。
来福酒楼高三层。杨岳三人坐在三楼一个靠窗的位置上,点了几个菜,一壶浊酒。
凭窗眺望,杨岳感慨万千。到这三国有段时间了,运气不错,遇到了高顺,遇到了杨威,遇到了杨赐杨彪父子,每个人都对他很好。还遇到了关羽,这个威震华夏,名传后世的武圣人。
正是牡丹花开的季节,洛阳城里的牡丹品种各呈娇态,如痴、如醉、如梦、如幻,城内居民蜂拥往观,看花的人摩肩接踵,万人空巷。杨岳想起司马光写的《洛阳看花》,于是便念了出来。
洛阳春日最繁花,
红绿荫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
刚一念完,坐在另一个桌子上喝酒的人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拍手一笑,高声说道:“好诗!”
“岳儿莫急,明日早朝,我会向圣上禀明,侯览义子杀人害命,解良县令包庇罪恶之事。”
不知怎么,杨岳在解良县灭山贼,封金入库的事情也传到了洛阳,人人见了杨赐都称赞他有个为民除害又奉公守法的好侄子。很多人都知道杀山贼容易,封金入库,分文不取难。杨赐对这个亲侄子十分满意,不仅给自己脸上增光,还是过有奇遇的人,从小就被仙子带去学艺,这天下这等奇缘能有多少,他却遇上了,说明了他是个有大气运的人,这是杨家的一大幸事啊,人才对哪个家族来说都不会嫌多,家族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每出现一个人才都会大力培养,这样才能使得一个家族一直繁荣昌盛下去。很明显,杨赐把杨岳当成了一个了家族里需要重点培养的人才来对待,这等小事也要拿到朝堂上去说,一来可以打击一下那些阉竖的嚣张气焰,二来也可以为杨岳扬名。
实力和运气是一个人能成事的关键,有实力没运气,没有个施展你才华的平台,就算你有经天纬地之才,最终也只能空怀报国之志而已。有运气没实力,那更是可悲,机会大把大把的来,你就是抓不到。别人鄙视你烂泥扶不上墙不说,眼睁睁的看着他人去成功,自己有那么多的机会却抓不住,自己心里也不好受啊!运气虚无飘渺,可遇不可求,实力却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获得,所以努力提高自己的实力才是根本啊!杨赐心里不禁感慨。
“多谢伯父相助!”
杨岳大喜,看着这位温文儒雅七十多岁的老人,身居高位的他不怒自威,杨岳却备感亲切。
“岳儿久随其师在山中学艺,不知世俗之事,幸得伯平相助,方得无恙,老朽在此谢过伯平了。”
杨赐向高顺行了一礼。阅人无数的他,看人的能力远不是现在的杨岳能比。高顺是大才,杨岳是从书上看来的。杨赐仅仅观察了一会儿功夫,就知道高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对杨岳看人的眼光不免又多了几分赞赏,就顺便帮他一把,替他拉拢一下高顺。
“杨公折杀小人了!顺与子山兄一见如故,早已引为知交。且顺这条命是杨公子捡回来的,子山兄文韬武略博学多才,顺随子山兄左右,受益良多,哪有相助之说,杨公过誉了!”
高顺诚惶诚恐,连忙让过杨赐的礼,又赶紧给杨赐回了一个大礼。当朝太尉的礼,他一个平头百姓可受不起!
“伯平不必多礼!”杨赐扶起高顺,说道:“初次见面,也没什么礼物,听岳儿说你是个使枪行家,还常常缠着你教他枪法。这杆枪是圣上去年赏赐给老朽的,老朽年迈用不上了,就送给伯平做个纪念吧。”
“长者赐,不敢辞!顺拜谢杨公!”
高顺受宠若惊,恭恭敬敬的接下那杆长枪。看了身边的杨岳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接过这杆枪之后,他高顺的一生就要追随于他眼前的这个人了。
追随杨岳,百死不悔。这不是感激,是他高顺心里的承诺。
杨岳不知道的是,杨赐已经替他把高顺搞定了,还傻乎乎的向高顺道喜。杨赐也不点破,高顺眼中闪过的坚定,他已捕捉到了,知道高顺已下定了决心追随杨岳了。心里也为杨岳能有这么一个大才相助高兴,转身对杨彪说到:“彪儿,带伯平和岳儿到洛阳城去转一转,看一看,欣赏一下洛阳的风情。”
逛了半天,杨彪带杨岳高顺两人到洛阳著名的来福酒楼喝酒。
说到杨彪,这个人可不简单。
杨彪,公元142年生,字文先,弘农郡华阴县人。东汉末年名臣,太尉杨赐之子、杨修之父,出身东汉名门“弘农杨氏”
最初被举为孝廉,州里推举其为茂才,公府征辟,都不应命。
在熹平年间,杨彪因博学多闻而被公车征为议郎,任内与马日磾、蔡邕、卢植、韩说等共同续写《东观汉记》。后来迁任侍中,转为京兆尹。
去年,公元179年,杨彪得到了黄门令王甫之前唆使宾客勒索敲诈郡国的财物共计七千馀万的证据,并把此事告知司隶校尉阳球。阳球早就对王甫恨之入骨,于是迅速把此事上奏灵帝,并逮捕诛杀了王甫及其党羽。大家都因此欢呼雀跃、拍手称快。公元185年,杨赐去世,杨彪世袭父亲临晋侯的爵位。公元190年,关东义军起兵,董卓在惧怕之下意图迁都长安,杨彪与太尉黄琬据理力争,因而被罢免。公元220年,曹丕称帝,想要让杨彪出任太尉,先让使者告诉杨彪。杨彪说:“我杨彪担任过汉朝的三公,遭到乱世而不能对国家有所补益,现在年老多病,怎么能够再去新朝任职。”因而坚决推辞。公元225年,杨彪去世,享年八十四岁。
总之,历史上杨彪这个人,出身名门,一直身居高位,德高望重,是个刚直的人,而且还是一对汉室死忠的人。
来福酒楼高三层。杨岳三人坐在三楼一个靠窗的位置上,点了几个菜,一壶浊酒。
凭窗眺望,杨岳感慨万千。到这三国有段时间了,运气不错,遇到了高顺,遇到了杨威,遇到了杨赐杨彪父子,每个人都对他很好。还遇到了关羽,这个威震华夏,名传后世的武圣人。
正是牡丹花开的季节,洛阳城里的牡丹品种各呈娇态,如痴、如醉、如梦、如幻,城内居民蜂拥往观,看花的人摩肩接踵,万人空巷。杨岳想起司马光写的《洛阳看花》,于是便念了出来。
洛阳春日最繁花,
红绿荫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
人将锦绣学群花。
刚一念完,坐在另一个桌子上喝酒的人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拍手一笑,高声说道:“好诗!”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