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初到三国
- 2 第二章 一块钱的价格
- 3 第三章 大将高顺
- 4 第四章 三国版智取二龙山
- 5 第五章 老汉认亲
- 6 第六章 声名初显
- 7 第七章 杨岳回家
- 8 第八章 关长生怒劈恶霸
- 9 第八章 救关羽杨岳赴洛阳
- 10 第十章 剽窃古诗
- 11 第十一章 名臣钟繇
- 12 第十二章 初见曹袁
- 13 第十三章 包办婚姻
- 14 第十四章 典韦打虎
- 15 第十五章 猛将典韦
- 16 第十六章 新官上任
- 17 第十七章 山林遇险
- 18 第十八章 杨岳逃命
- 19 第十九章 忠义关云长
- 20 第二十章 徐晃R县尉
- 21 第二十一章 围攻杨家堡
- 22 第二十一章 关羽冲锋
- 23 第二十二章 解围杨家堡
- 24 第二十三章 势力初成
- 25 第二十四章 关羽当官
- 26 第二十五章 迎取黄蓉,造纸印书
- 27 第二十六章 见刘宏
- 28 第二十七章 献酒瓶
- 29 第二十八章 太学门前立学碑,天下士子赴洛阳
- 30 第二十九章 关羽改字,杨岳送刀
- 31 第三十章 青龙偃月刀
- 32 第三十一章 视察军营
- 33 第三十二章 小孤山上见高顺
- 34 第三十三章 喜迎新春
- 35 第三十四章 杨安要传艺
- 36 第三十五章 盛世习文,乱世习武
- 37 第三十六章 杨岳得子,杨赐登门
- 38 第三十七章 冬日狩猎之出城
- 39 第三十八章 冬日狩猎之射杀花豹
- 40 第三十九章 冬日狩猎之回城
- 41 第四十章 黄忠一家子
- 42 第四十一章 父爱如山
- 43 第四十二章 杨府密谈
- 44 第四十三章 关于根据地的畅想
- 45 第四十四章 杨岳买官
- 46 第四十五章 前往辽东
- 47 第四十六章 田丰沮授
- 48 第四十七章 海贼管承
- 49 第四十八章 杨岳出海
- 50 第五十章 长山岛
- 51 第五十一章 招揽你的话,我说不出口
- 52 第五十二章 指南针
- 53 第五十三章 钟繇建城
- 54 第五十四章 黄忠招兵
- 55 第五十五章 建砖窑
- 56 第五十六章 一箭
- 57 第五十七章 初至东沓
- 58 第五十八章 除恶勿尽
- 59 第五十九章 立木取信
- 60 第六十章 华歆
- 61 第六十一章 关于华歆的那些事
- 62 第六十二章 修建学校
- 63 第六十三章 王二要上学
- 64 第六十四章 杨清迎新
- 65 第六十五章 不杀杨岳誓不罢休
- 66 第六十六章 骁骑压城
- 67 第六十七章 弩阵破骁骑
- 68 第六十八章 慕容云海要退兵
- 69 第六十九章 作茧自缚
- 70 第七十章 黄汉升大展神威
- 71 第七十一章 弃马逃亡
- 72 第七十二章 你踩的不是石子
- 73 第七十三章 河边血战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章 杨岳回家
第七章 杨岳回家
杨安上前问道:“尔等拦住我杨家的车队,是何道理?”
众人是七嘴八舌的说了半天,杨岳才明白:随着他义释山贼,封金入库的美谈传播开来,他曾在县城收留几个流浪小孩的事迹也随之传播开来,而他仙人弟子的身份更是不胫而走,在这迷信横行的年代,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总之他就是个好人,还是个有大本事的人。于是这些无家可归的人相信,杨岳就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都跑到这里来投奔于他。
杨岳也终于知道了传说是怎么来的,所谓传说事是越传越玄乎的故事,说白了就以讹传讹,而关于他的传说也有那么几个版本,说什么的都有。
比较接近现实的一个版本,是从那天帮杨岳把高顺抬去找郎中治疗的守门士兵传出来的,话说当时杨公子身穿着用不知什么材料制成的白色衣服黑色裤子,脚踏用黑色恶龙皮炼制成的鞋子(白衬衣,黑西裤,黑皮鞋),身上背着受伤昏迷的高顺高英雄,手牵着高英雄的爱马,马上挂着一个仙家才能透明的袋子,可以清晰的看见袋子里面装着一本仙书,一瓶不知什么材料做成的酒瓶,一块非金非木的方形法器(字典,二祸头,有盖的镜子),口中频念咒语“快打120”(这是个美丽的误会),硬是把深受重伤的高英雄从鬼门关里叫了出来,后来郎中妙手回春,高英雄没过几天,身体就恢复了。
比较离普的版本是从鸿运当铺里穿出来的,事情在当时是这样的:杨公子刚艺成下山,身上没有凡间的金银之物,于是就到鸿运当铺去当东西,当时杨公子换下了仙衣,换上了平常的衣服,也没带什么东西,只见他一伸手,一张精美的仙画就出现在了他的手上,鸿运当铺的掌柜吓傻了,当即把当时当铺里的一千二百金全部拿出来,买下了杨公子的凭空变出的精美字话。现在成了鸿运当铺的镇店之宝,只要花上一金就可以目睹一下杨公子凭空变出的仙画。(很明显的是炒作,打广告,提高当铺知名度,这鸿运当铺已深得商业运作的精髓)
更有甚者,说其亲眼目睹杨公子从天而降,乘七彩祥云而来,那场景真是霞光万丈,瑞彩千条。(这家伙估计也是穿越的,还是喜欢看玄幻的书迷)
各种版本,一个比一个离奇,就不多说了。
看着面前这些人,杨岳无奈,无条件的帮助只会让人产生不劳而获的可怕思想。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包括生存的权力。那些只想依靠别人的施舍生存的人,是无药可救的。人只有有自助精神,别人给的帮助才会有效果。
杨岳给了他们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杨岳借贷给他们足够他们生活一年的生活物资,没有任何利息,给他们提供田地耕种,或者提供其他的工作机会,每年归还一部分贷款就行。
第二个先择就是杨岳给他们一定的路费,让其自己回家乡谋生去。
让张秦带两个人留下来处理些事情,杨岳等人继续赶路。这张秦是个人才,口才不错,头脑灵活,做事能力也强,好好培养培养,做个部门经理没什么问题,杨岳在心里把他们八人当做是自己公司的正式员工,也该逐渐的给他们安排工作了。
杨岳在三国认的便宜老爹杨威,早已在门口等待他多年不见的幼子杨岳的到来了。见到杨岳等人到来,又免不了一阵的虚寒问暖。
经过大半天的唠叨,杨岳才知道这个年近七十的老人,有着怎样悲惨的遭遇。他出身于著名的弘农杨氏,这是个世代研习《欧阳尚书》的家族。和汝南袁氏同为当时的名门大族。曾祖父杨喜、祖父杨震、叔父杨秉、族兄杨赐都官居太尉,并且都以忠直而闻名。其父杨牧,为杨震长子,字孟信。官至富波相。其祖父杨震被人称为“关西孔子杨伯起”是个久负盛名的人。可他作为杨牧的庶子,却流落到这解良县做了个小士族。这也没什么,悲催的是他一共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幼子刚出生就被道士骗走了,两个儿子还没来得及结婚生子,就一个死于山贼手中,另一个死于疾病,两个女儿都嫁人了,只剩老头一个人孤零零的,十分的可怜。因此杨岳也断了跟他说自己不是他儿子的念头,就把他当自己的父亲对待吧,这老人也怪可怜的!
杨威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时候,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小儿子。对杨岳十分的宠爱,不管杨岳做什么都无条件的支持。
虽说杨岳只是小士族,但也有五千多亩良田,还有不少的荒地,安置那些前来投奔杨岳的流民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前来投奔杨岳的流民有八百多人,其中以青壮为主,有五百多人,毕竟经过流离失所颠沛流离之苦,能活下来的大都是青壮年。杨岳从中挑出二十个人作为护卫队,请高顺帮忙着训练。
杨岳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把自己现在还能记得的知识尽快的记下来,他怕时间拖越久忘的越多。
杨岳用买来的白色布匹,把自己能记得的知识都记在白布上。虽然用布匹写东西是件非常奢侈的行为,但他实在是用不惯竹简,也只能用布匹当纸用了。杨岳无耻的在心里安慰自己到:知识是无价的,写在布匹上其实也算不上奢侈。
要是有纸就好了,杨岳心里想到,看来得赶快把高质量低成本的纸给造出来。但现代用的纸是怎么做出来的自己也不知道,只记得些大概的制造方法,看来得特意去招些会造纸工匠来研究制造了。
不仅仅招揽造纸的工匠,只要是人才,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才,只要能招揽到的,都要把他招来和自己一起共事。要想对这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有更大的价值,你就得需要有更大的实力。而想要拥有更强大的实力,就得需要更多更强的人才。
众人是七嘴八舌的说了半天,杨岳才明白:随着他义释山贼,封金入库的美谈传播开来,他曾在县城收留几个流浪小孩的事迹也随之传播开来,而他仙人弟子的身份更是不胫而走,在这迷信横行的年代,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总之他就是个好人,还是个有大本事的人。于是这些无家可归的人相信,杨岳就是上天派来拯救他们的,都跑到这里来投奔于他。
杨岳也终于知道了传说是怎么来的,所谓传说事是越传越玄乎的故事,说白了就以讹传讹,而关于他的传说也有那么几个版本,说什么的都有。
比较接近现实的一个版本,是从那天帮杨岳把高顺抬去找郎中治疗的守门士兵传出来的,话说当时杨公子身穿着用不知什么材料制成的白色衣服黑色裤子,脚踏用黑色恶龙皮炼制成的鞋子(白衬衣,黑西裤,黑皮鞋),身上背着受伤昏迷的高顺高英雄,手牵着高英雄的爱马,马上挂着一个仙家才能透明的袋子,可以清晰的看见袋子里面装着一本仙书,一瓶不知什么材料做成的酒瓶,一块非金非木的方形法器(字典,二祸头,有盖的镜子),口中频念咒语“快打120”(这是个美丽的误会),硬是把深受重伤的高英雄从鬼门关里叫了出来,后来郎中妙手回春,高英雄没过几天,身体就恢复了。
比较离普的版本是从鸿运当铺里穿出来的,事情在当时是这样的:杨公子刚艺成下山,身上没有凡间的金银之物,于是就到鸿运当铺去当东西,当时杨公子换下了仙衣,换上了平常的衣服,也没带什么东西,只见他一伸手,一张精美的仙画就出现在了他的手上,鸿运当铺的掌柜吓傻了,当即把当时当铺里的一千二百金全部拿出来,买下了杨公子的凭空变出的精美字话。现在成了鸿运当铺的镇店之宝,只要花上一金就可以目睹一下杨公子凭空变出的仙画。(很明显的是炒作,打广告,提高当铺知名度,这鸿运当铺已深得商业运作的精髓)
更有甚者,说其亲眼目睹杨公子从天而降,乘七彩祥云而来,那场景真是霞光万丈,瑞彩千条。(这家伙估计也是穿越的,还是喜欢看玄幻的书迷)
各种版本,一个比一个离奇,就不多说了。
看着面前这些人,杨岳无奈,无条件的帮助只会让人产生不劳而获的可怕思想。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包括生存的权力。那些只想依靠别人的施舍生存的人,是无药可救的。人只有有自助精神,别人给的帮助才会有效果。
杨岳给了他们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杨岳借贷给他们足够他们生活一年的生活物资,没有任何利息,给他们提供田地耕种,或者提供其他的工作机会,每年归还一部分贷款就行。
第二个先择就是杨岳给他们一定的路费,让其自己回家乡谋生去。
让张秦带两个人留下来处理些事情,杨岳等人继续赶路。这张秦是个人才,口才不错,头脑灵活,做事能力也强,好好培养培养,做个部门经理没什么问题,杨岳在心里把他们八人当做是自己公司的正式员工,也该逐渐的给他们安排工作了。
杨岳在三国认的便宜老爹杨威,早已在门口等待他多年不见的幼子杨岳的到来了。见到杨岳等人到来,又免不了一阵的虚寒问暖。
经过大半天的唠叨,杨岳才知道这个年近七十的老人,有着怎样悲惨的遭遇。他出身于著名的弘农杨氏,这是个世代研习《欧阳尚书》的家族。和汝南袁氏同为当时的名门大族。曾祖父杨喜、祖父杨震、叔父杨秉、族兄杨赐都官居太尉,并且都以忠直而闻名。其父杨牧,为杨震长子,字孟信。官至富波相。其祖父杨震被人称为“关西孔子杨伯起”是个久负盛名的人。可他作为杨牧的庶子,却流落到这解良县做了个小士族。这也没什么,悲催的是他一共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幼子刚出生就被道士骗走了,两个儿子还没来得及结婚生子,就一个死于山贼手中,另一个死于疾病,两个女儿都嫁人了,只剩老头一个人孤零零的,十分的可怜。因此杨岳也断了跟他说自己不是他儿子的念头,就把他当自己的父亲对待吧,这老人也怪可怜的!
杨威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时候,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小儿子。对杨岳十分的宠爱,不管杨岳做什么都无条件的支持。
虽说杨岳只是小士族,但也有五千多亩良田,还有不少的荒地,安置那些前来投奔杨岳的流民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前来投奔杨岳的流民有八百多人,其中以青壮为主,有五百多人,毕竟经过流离失所颠沛流离之苦,能活下来的大都是青壮年。杨岳从中挑出二十个人作为护卫队,请高顺帮忙着训练。
杨岳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把自己现在还能记得的知识尽快的记下来,他怕时间拖越久忘的越多。
杨岳用买来的白色布匹,把自己能记得的知识都记在白布上。虽然用布匹写东西是件非常奢侈的行为,但他实在是用不惯竹简,也只能用布匹当纸用了。杨岳无耻的在心里安慰自己到:知识是无价的,写在布匹上其实也算不上奢侈。
要是有纸就好了,杨岳心里想到,看来得赶快把高质量低成本的纸给造出来。但现代用的纸是怎么做出来的自己也不知道,只记得些大概的制造方法,看来得特意去招些会造纸工匠来研究制造了。
不仅仅招揽造纸的工匠,只要是人才,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才,只要能招揽到的,都要把他招来和自己一起共事。要想对这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有更大的价值,你就得需要有更大的实力。而想要拥有更强大的实力,就得需要更多更强的人才。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