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9 第十九章 忠义关云长
- 20 第二十章 徐晃R县尉
- 21 第二十一章 围攻杨家堡
- 22 第二十一章 关羽冲锋
- 23 第二十二章 解围杨家堡
- 24 第二十三章 势力初成
- 25 第二十四章 关羽当官
- 26 第二十五章 迎取黄蓉,造纸印书
- 27 第二十六章 见刘宏
- 28 第二十七章 献酒瓶
- 29 第二十八章 太学门前立学碑,天下士子赴洛阳
- 30 第二十九章 关羽改字,杨岳送刀
- 31 第三十章 青龙偃月刀
- 32 第三十一章 视察军营
- 33 第三十二章 小孤山上见高顺
- 34 第三十三章 喜迎新春
- 35 第三十四章 杨安要传艺
- 36 第三十五章 盛世习文,乱世习武
- 37 第三十六章 杨岳得子,杨赐登门
- 38 第三十七章 冬日狩猎之出城
- 39 第三十八章 冬日狩猎之射杀花豹
- 40 第三十九章 冬日狩猎之回城
- 41 第四十章 黄忠一家子
- 42 第四十一章 父爱如山
- 43 第四十二章 杨府密谈
- 44 第四十三章 关于根据地的畅想
- 45 第四十四章 杨岳买官
- 46 第四十五章 前往辽东
- 47 第四十六章 田丰沮授
- 48 第四十七章 海贼管承
- 49 第四十八章 杨岳出海
- 50 第五十章 长山岛
- 51 第五十一章 招揽你的话,我说不出口
- 52 第五十二章 指南针
- 53 第五十三章 钟繇建城
- 54 第五十四章 黄忠招兵
- 55 第五十五章 建砖窑
- 56 第五十六章 一箭
- 57 第五十七章 初至东沓
- 58 第五十八章 除恶勿尽
- 59 第五十九章 立木取信
- 60 第六十章 华歆
- 61 第六十一章 关于华歆的那些事
- 62 第六十二章 修建学校
- 63 第六十三章 王二要上学
- 64 第六十四章 杨清迎新
- 65 第六十五章 不杀杨岳誓不罢休
- 66 第六十六章 骁骑压城
- 67 第六十七章 弩阵破骁骑
- 68 第六十八章 慕容云海要退兵
- 69 第六十九章 作茧自缚
- 70 第七十章 黄汉升大展神威
- 71 第七十一章 弃马逃亡
- 72 第七十二章 你踩的不是石子
- 73 第七十三章 河边血战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八章 太学门前立学碑,天下士子赴洛阳
第二十八章 太学门前立学碑,天下士子赴洛阳
杨赐一咳,杨岳顿时一个激灵,从震撼中回过神来,赶紧故意装着被吓得着的样子跪了下去。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大好青年,杨岳的内心有着强烈的平等思想和人权意识。他见刘宏时,那谦卑的模样都是为了适应这自己还不太适应的时代,学着电视上演绎的那样装出来的,所谓入乡随俗,孤身来到这个时代,就得学着这个社会的人做事方式方法去做事。只是杨岳学着清宫戏的样子到这汉朝来表演,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陛下折煞微臣了,微臣惶恐不安!陛下能允许微臣传播新学,岳已感激不尽,怎敢受陛下一拜!”
杨岳跪在地上,诚惶诚恐的说道。
刘宏扶起杨岳郑重的说道:“朕刚是以一个士子的生份拜谢爱卿造福天下士子的状举的,爱卿不必惊慌。”
刘宏想了想又说道:“今特设大博士一职,统领天下学官,传播新学,秩俸二千石。任杨岳为大博士,赐金印紫绶,封文候,食邑解良。”
刘宏对杨岳的赏赐之厚,惊呆了群臣,他们还以为是这位贪才贪到卖官鬻爵的皇上,是因为杨岳送了那无价的宝瓶才故意设了大博士的官职。这也没什么,官职没空缺的了,加设一个来卖也是符合这位的德性的。但赐金印紫绶,封文候食邑解良的封赏就太厚了,这享受的就是县候的待遇,满朝文武能享受县候待遇的也没有多少人啊!有想提出反对意见的,见刘宏乐呵呵的,杨赐又站在那里装雕塑,也就打效了心里的念头了,别傻了,人家是名门之后,当朝太尉之爱侄,又得皇上欢心,自己冲上去反对,那不是找不自在嘛,没见袁家那老头还在那里装着一副开心的样子吗,那才是高人啊,最见不得杨氏出头的就是他了,但人家就是会装啊,自己得多学着点。想到这里,那些想提出反对意见的人,把想要说出反对的话,深深的咽了回去,说不出的难受,只有在心里不住哀嚎:在这万恶的拼爹拼钱的年代里,有个好爹就是好啊,就是没有好爹,有个好伯伯、好叔叔也好,再不济,有个好干爹也好啊!再再不济有个无价之宝,在有大把的金银也是好的呀!自己怎么就什么都没有呢,空有一身本事又有何用!最后还不忘自恋一下。
“谢陛下恩典!”
杨岳诚心诚意的谢道,有了刘宏的圣旨,自己传播起后世的知识起来,就名正言顺了。
……
太学门前,新立了几十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上了钟繇用楷书写的《基础知识大全》的全本内容。
石碑立成之日,洛阳臣万人空巷,纷纷前往这位让当今天子下拜致谢的大博士,所传播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新学说。
石碑之下,有专门的大学博士为别人解说,那些标点符号、汉语拼音、阿拉伯数、简体字等新的知识。这学博士本身就极有学识,杨岳培训了他们几天之后,他们就把这些小学知识给弄清楚了,杨岳也不得不佩服他们强大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大博士,有号令天下学官的权力,杨岳老实不客气的行使了这个权力,把那些培训过关的太学博士叫出来,给前来观看石碑的人解说石碑上刻的《基础知识大全》。
那些博士说得口干舌燥,来观看石碑的人络绎不绝,无奈之下,只有把太学生叫出来代替他们解说这些石碑上的知识。
石碑前,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来到石碑前临摹石碑上的知识。
而杨岳从此以后,就安安心心的在太学里教授数理化生地的知识,做起了教书先生来。而解良县令的职位由关羽担任,杨岳一直希望关羽以后可以做一个合格的一把手,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帅才而已。
杨岳太学门前立石碑传新学的举动,很快就像张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大汉。天下士子闻言,纷纷奔赴洛阳,都想亲眼目睹那立在太学门的石碑上写的新学识。
杨家堡前,许多衣着华丽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好像是在排队买什么东西。近前一看,你会发现,他们是在买一本封面上上书字典两个大字的长十二寸宽八寸的书。
杨安从金丝楠木做成的箱子里,拿出一本本书籍,卖给前来买书的人,这就是最新出炉的线装版字典(现在还没有高强度的胶水,只能做出线装版的了),每本一百金,每天只卖一百本。
杨岳在洛阳卖了一百本,就不卖了,让想买的人都自己去解良县杨家堡去买。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他知道怎么繁荣地方的经济。把卖书的唯一地点放在解良县的杨家堡,那些想要买书的人想要买书,那就得到解良县的杨家堡去买,那些人到了解良县,就得吃饭睡觉,只要吃饭睡觉就会花钱,这些钱就会进入解良县人的手中。如果解良县的生活环境如果强过其他地方的太多,还会吸引其他地方的有钱人到解良县来定居,那样的话,解良县的经济马上就会得到快速的增长。
典韦此时,坐在一块石头上,手上捧着一本书,满脸的苦涩。心想,这主公也真是的,非要让自己学这什么劳什子语文书,这可比在千军万马中厮杀难多了。让他这样的人学什么文化,那不是折磨人吗!
不只是典韦,杨岳让他身边的人都全部学起新文化来,亲自教授自己编写的语文,数理化生地等学科,杨府上下都开始进入了学习新文化的时代。
杨岳一直在太学一心一意做他的教书先生,下课了就回到自己在洛阳的豪宅里,陪伴自己的老婆黄蓉。刘宏因为力挺杨岳传播新学,得到天下士子的爱戴,群臣也是因此对刘宏歌功颂德。刘宏大喜之下,又在洛阳赏赐了一座豪宅给杨岳。
时值深冬,洛阳早已白雪皑皑,杨岳牵着黄蓉的手正在后花园里赏梅,触景生情之下,杨岳又剽窃了一首王安的《梅花》,开口咏道: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陛下折煞微臣了,微臣惶恐不安!陛下能允许微臣传播新学,岳已感激不尽,怎敢受陛下一拜!”
杨岳跪在地上,诚惶诚恐的说道。
刘宏扶起杨岳郑重的说道:“朕刚是以一个士子的生份拜谢爱卿造福天下士子的状举的,爱卿不必惊慌。”
刘宏想了想又说道:“今特设大博士一职,统领天下学官,传播新学,秩俸二千石。任杨岳为大博士,赐金印紫绶,封文候,食邑解良。”
刘宏对杨岳的赏赐之厚,惊呆了群臣,他们还以为是这位贪才贪到卖官鬻爵的皇上,是因为杨岳送了那无价的宝瓶才故意设了大博士的官职。这也没什么,官职没空缺的了,加设一个来卖也是符合这位的德性的。但赐金印紫绶,封文候食邑解良的封赏就太厚了,这享受的就是县候的待遇,满朝文武能享受县候待遇的也没有多少人啊!有想提出反对意见的,见刘宏乐呵呵的,杨赐又站在那里装雕塑,也就打效了心里的念头了,别傻了,人家是名门之后,当朝太尉之爱侄,又得皇上欢心,自己冲上去反对,那不是找不自在嘛,没见袁家那老头还在那里装着一副开心的样子吗,那才是高人啊,最见不得杨氏出头的就是他了,但人家就是会装啊,自己得多学着点。想到这里,那些想提出反对意见的人,把想要说出反对的话,深深的咽了回去,说不出的难受,只有在心里不住哀嚎:在这万恶的拼爹拼钱的年代里,有个好爹就是好啊,就是没有好爹,有个好伯伯、好叔叔也好,再不济,有个好干爹也好啊!再再不济有个无价之宝,在有大把的金银也是好的呀!自己怎么就什么都没有呢,空有一身本事又有何用!最后还不忘自恋一下。
“谢陛下恩典!”
杨岳诚心诚意的谢道,有了刘宏的圣旨,自己传播起后世的知识起来,就名正言顺了。
……
太学门前,新立了几十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上了钟繇用楷书写的《基础知识大全》的全本内容。
石碑立成之日,洛阳臣万人空巷,纷纷前往这位让当今天子下拜致谢的大博士,所传播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新学说。
石碑之下,有专门的大学博士为别人解说,那些标点符号、汉语拼音、阿拉伯数、简体字等新的知识。这学博士本身就极有学识,杨岳培训了他们几天之后,他们就把这些小学知识给弄清楚了,杨岳也不得不佩服他们强大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大博士,有号令天下学官的权力,杨岳老实不客气的行使了这个权力,把那些培训过关的太学博士叫出来,给前来观看石碑的人解说石碑上刻的《基础知识大全》。
那些博士说得口干舌燥,来观看石碑的人络绎不绝,无奈之下,只有把太学生叫出来代替他们解说这些石碑上的知识。
石碑前,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来到石碑前临摹石碑上的知识。
而杨岳从此以后,就安安心心的在太学里教授数理化生地的知识,做起了教书先生来。而解良县令的职位由关羽担任,杨岳一直希望关羽以后可以做一个合格的一把手,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帅才而已。
杨岳太学门前立石碑传新学的举动,很快就像张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大汉。天下士子闻言,纷纷奔赴洛阳,都想亲眼目睹那立在太学门的石碑上写的新学识。
杨家堡前,许多衣着华丽的人排着长长的队伍,好像是在排队买什么东西。近前一看,你会发现,他们是在买一本封面上上书字典两个大字的长十二寸宽八寸的书。
杨安从金丝楠木做成的箱子里,拿出一本本书籍,卖给前来买书的人,这就是最新出炉的线装版字典(现在还没有高强度的胶水,只能做出线装版的了),每本一百金,每天只卖一百本。
杨岳在洛阳卖了一百本,就不卖了,让想买的人都自己去解良县杨家堡去买。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他知道怎么繁荣地方的经济。把卖书的唯一地点放在解良县的杨家堡,那些想要买书的人想要买书,那就得到解良县的杨家堡去买,那些人到了解良县,就得吃饭睡觉,只要吃饭睡觉就会花钱,这些钱就会进入解良县人的手中。如果解良县的生活环境如果强过其他地方的太多,还会吸引其他地方的有钱人到解良县来定居,那样的话,解良县的经济马上就会得到快速的增长。
典韦此时,坐在一块石头上,手上捧着一本书,满脸的苦涩。心想,这主公也真是的,非要让自己学这什么劳什子语文书,这可比在千军万马中厮杀难多了。让他这样的人学什么文化,那不是折磨人吗!
不只是典韦,杨岳让他身边的人都全部学起新文化来,亲自教授自己编写的语文,数理化生地等学科,杨府上下都开始进入了学习新文化的时代。
杨岳一直在太学一心一意做他的教书先生,下课了就回到自己在洛阳的豪宅里,陪伴自己的老婆黄蓉。刘宏因为力挺杨岳传播新学,得到天下士子的爱戴,群臣也是因此对刘宏歌功颂德。刘宏大喜之下,又在洛阳赏赐了一座豪宅给杨岳。
时值深冬,洛阳早已白雪皑皑,杨岳牵着黄蓉的手正在后花园里赏梅,触景生情之下,杨岳又剽窃了一首王安的《梅花》,开口咏道: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