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4 第三十三章 喜迎新春
- 35 第三十四章 杨安要传艺
- 36 第三十五章 盛世习文,乱世习武
- 37 第三十六章 杨岳得子,杨赐登门
- 38 第三十七章 冬日狩猎之出城
- 39 第三十八章 冬日狩猎之射杀花豹
- 40 第三十九章 冬日狩猎之回城
- 41 第四十章 黄忠一家子
- 42 第四十一章 父爱如山
- 43 第四十二章 杨府密谈
- 44 第四十三章 关于根据地的畅想
- 45 第四十四章 杨岳买官
- 46 第四十五章 前往辽东
- 47 第四十六章 田丰沮授
- 48 第四十七章 海贼管承
- 49 第四十八章 杨岳出海
- 50 第五十章 长山岛
- 51 第五十一章 招揽你的话,我说不出口
- 52 第五十二章 指南针
- 53 第五十三章 钟繇建城
- 54 第五十四章 黄忠招兵
- 55 第五十五章 建砖窑
- 56 第五十六章 一箭
- 57 第五十七章 初至东沓
- 58 第五十八章 除恶勿尽
- 59 第五十九章 立木取信
- 60 第六十章 华歆
- 61 第六十一章 关于华歆的那些事
- 62 第六十二章 修建学校
- 63 第六十三章 王二要上学
- 64 第六十四章 杨清迎新
- 65 第六十五章 不杀杨岳誓不罢休
- 66 第六十六章 骁骑压城
- 67 第六十七章 弩阵破骁骑
- 68 第六十八章 慕容云海要退兵
- 69 第六十九章 作茧自缚
- 70 第七十章 黄汉升大展神威
- 71 第七十一章 弃马逃亡
- 72 第七十二章 你踩的不是石子
- 73 第七十三章 河边血战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十三章 关于根据地的畅想
第四十三章 关于根据地的畅想
回到文候府后,杨岳就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让典韦守在门口,就是有天大的事也不要让任何人来打扰他,他要好好的反思一下自己到这三国以来,自己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他发现自己到这三国以来,自己都是和以前一样在被动的生活着,从没有想过要主动的去做些什么,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标:活下去。但活下去是为了什么他也不知道,不知道自己如果活着应该要做些什么。是不是也可以有追求?可以有些自己的理想?可以活的更有意义一些?是不是可以快乐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仅仅只是活着?
自己被跑车撞飞了却没有死,而是穿越到了这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也算是获得了新生,难道还要像前半生一样,随波逐流坐等成功的到来吗?如今自己已经有了高顺、关羽、徐晃、典韦、黄忠这些顶级武将的效忠,有了名门子弟的身份,还顶着一代大儒的名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自己已经拥有了这么大的资源,难道还要像前半生一样的整天无所事事碌碌无为吗?难道还要像前半生一样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混吃等死吗?难道还要像前半生一样只会眼巴巴的羡慕嫉妒恨他人而从不会主动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吗?不!绝对不会再被动的去生活了,既然上天给了我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我就一定要好好的珍惜,不再让生活留下遗憾!我要主动的去生活,去做自己想做的,主动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主动的去活着,活出精彩的人生!
杨岳走出房门,把兀自站在门口满脸牵挂的黄蓉搂在怀里,这是他一生都要呵护的爱人,他怎么舍得让她担心难过!
……
没有成功的欲望,没有做一番事业的野心是没有生活的激情的。杨岳决定要按自己的想法在这三国轰轰烈烈的活一回,不为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为扬名立万,只是为了能无悔的过完这一生,不再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
在这人命如草芥的时代,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要想活的精彩,就得有属于自己的强大实力。有着不同于这时代的思想的自己,不管依附于谁,都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搞不好还要被人给干掉。不同时代的思想差异是无法磨合的,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作为另类的自己必须有着绝对的决策权,才能保证自己的想法得以实施下去,而不是被人当成另类给除掉。
杨岳决定,在刘宏没有挂之前,寻一个大汉朝廷鞭长莫及的地方,建立一个根据地,推行自己的政策,积极招揽和培养人才,培养自己的势力,待到天下大乱时,也能保一方之民平安,给这乱世的难民提供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所在,为这天下的百姓保留一片净土,让人们看到可以活下去的希望。而且当群雄并起之时,有了自己的一方势力,也可与群雄逐鹿于天下,岂不快哉!
放眼天下,当前最适合作为根据地的地方非辽东郡莫属,如今通往辽东的必经之地辽西经常遭到鲜卑、乌丸的劫掠,大汉朝廷的使者根本就去不了辽东,大汉朝廷已经失去了对辽东、玄菟、乐浪三郡的控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辽东都是与战火纷飞的中原之地隔离开的,辽东太守公孙度祖孙三代,在辽东一直过着土皇帝一样的生活,直到三国后期,司马懿才把辽东给收了回来。同样适合作为根据地发展的地方还有交州,那也是一个大汉朝廷鞭长莫及的地方,不仅地广人稀,濒临大海,极尽鱼盐之利,而且气候炎热,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者一年三熟,粮食产量极有保障,也是一个非常适合作为根据地的地方。
经过反复的考虑,杨岳决定还是在辽东打造自己的根据地,虽然辽东苦寒,但辽东的黑土地是非常肥沃的,把它开发出来,每单位的农作物产量肯定不低,就算只能做到一年一熟,在地广人稀的辽东要养活几百上千万的人口,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和交州比起来辽东同样远离中枢,同样地广人稀,濒临大海,有鱼盐之利。而辽东有一样交州没有的资源,那就是战马。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就是王者,而想要拥有骑兵,前提就得要有战马。辽东临近北方大草原,想要获得优质战马,非常的容易,而在交州想要获得一批优质的战马那是很难的,等到中原大乱的时候,南北贸易之路被断绝,战马更是成为了北方诸侯的管制物品,禁止买卖,交州之地更是一马难求,骑马的都是将领,其余的都是步兵,那能像北方的公孙赞一样,奢侈到全部挑选白马组建白马义从的地步。就算仅仅只是为了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杨岳也要把自己的根据地选择在辽东之地。而交州,夷州(台湾)之地,等以后才才够多了,在去把它们开辟成根据地也不迟,要想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这两个地方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好。决定要主动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杨岳开始变得野心勃**来,时不我待啊!幻想着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的杨岳有了强烈的紧迫感,他不知道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为了他的理想,他和他的团队付出了太多他让他难以接受的代价,当然同样的他们也获得了太多难以言表的喜悦。
与杨赐的密谈,让杨岳意识到了自己和这个时代的人的不同,不想受制于人,不想妥协于这个时代的他开始萌发了野心,使得他做出了建立自己根据地的决定。从此以后,这个世界多了一个野心家,少了一个与世无争的博学大儒(懂得数理化生地的杨岳对于三国时期的人来说,是可以称为大儒的)。如果没有这次密谈,杨岳或许就不会激发自己奋斗的心,结局应该就是困在解良县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里,坐拥高顺、关羽、徐晃、典韦、黄忠这等人杰,像韩馥一样有人才而不能用,最后落得个身死家亡的凄凉下场。所以说人生充满了偶然,有时候一件小事,一个不经意的决定,很有可能就会改变人的一生。
他发现自己到这三国以来,自己都是和以前一样在被动的生活着,从没有想过要主动的去做些什么,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标:活下去。但活下去是为了什么他也不知道,不知道自己如果活着应该要做些什么。是不是也可以有追求?可以有些自己的理想?可以活的更有意义一些?是不是可以快乐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不仅仅只是活着?
自己被跑车撞飞了却没有死,而是穿越到了这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也算是获得了新生,难道还要像前半生一样,随波逐流坐等成功的到来吗?如今自己已经有了高顺、关羽、徐晃、典韦、黄忠这些顶级武将的效忠,有了名门子弟的身份,还顶着一代大儒的名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自己已经拥有了这么大的资源,难道还要像前半生一样的整天无所事事碌碌无为吗?难道还要像前半生一样一天到晚怨天尤人混吃等死吗?难道还要像前半生一样只会眼巴巴的羡慕嫉妒恨他人而从不会主动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吗?不!绝对不会再被动的去生活了,既然上天给了我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我就一定要好好的珍惜,不再让生活留下遗憾!我要主动的去生活,去做自己想做的,主动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想尽一切办法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主动的去活着,活出精彩的人生!
杨岳走出房门,把兀自站在门口满脸牵挂的黄蓉搂在怀里,这是他一生都要呵护的爱人,他怎么舍得让她担心难过!
……
没有成功的欲望,没有做一番事业的野心是没有生活的激情的。杨岳决定要按自己的想法在这三国轰轰烈烈的活一回,不为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为扬名立万,只是为了能无悔的过完这一生,不再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
在这人命如草芥的时代,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要想活的精彩,就得有属于自己的强大实力。有着不同于这时代的思想的自己,不管依附于谁,都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搞不好还要被人给干掉。不同时代的思想差异是无法磨合的,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作为另类的自己必须有着绝对的决策权,才能保证自己的想法得以实施下去,而不是被人当成另类给除掉。
杨岳决定,在刘宏没有挂之前,寻一个大汉朝廷鞭长莫及的地方,建立一个根据地,推行自己的政策,积极招揽和培养人才,培养自己的势力,待到天下大乱时,也能保一方之民平安,给这乱世的难民提供一个可以安居乐业的所在,为这天下的百姓保留一片净土,让人们看到可以活下去的希望。而且当群雄并起之时,有了自己的一方势力,也可与群雄逐鹿于天下,岂不快哉!
放眼天下,当前最适合作为根据地的地方非辽东郡莫属,如今通往辽东的必经之地辽西经常遭到鲜卑、乌丸的劫掠,大汉朝廷的使者根本就去不了辽东,大汉朝廷已经失去了对辽东、玄菟、乐浪三郡的控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辽东都是与战火纷飞的中原之地隔离开的,辽东太守公孙度祖孙三代,在辽东一直过着土皇帝一样的生活,直到三国后期,司马懿才把辽东给收了回来。同样适合作为根据地发展的地方还有交州,那也是一个大汉朝廷鞭长莫及的地方,不仅地广人稀,濒临大海,极尽鱼盐之利,而且气候炎热,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或者一年三熟,粮食产量极有保障,也是一个非常适合作为根据地的地方。
经过反复的考虑,杨岳决定还是在辽东打造自己的根据地,虽然辽东苦寒,但辽东的黑土地是非常肥沃的,把它开发出来,每单位的农作物产量肯定不低,就算只能做到一年一熟,在地广人稀的辽东要养活几百上千万的人口,那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和交州比起来辽东同样远离中枢,同样地广人稀,濒临大海,有鱼盐之利。而辽东有一样交州没有的资源,那就是战马。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就是王者,而想要拥有骑兵,前提就得要有战马。辽东临近北方大草原,想要获得优质战马,非常的容易,而在交州想要获得一批优质的战马那是很难的,等到中原大乱的时候,南北贸易之路被断绝,战马更是成为了北方诸侯的管制物品,禁止买卖,交州之地更是一马难求,骑马的都是将领,其余的都是步兵,那能像北方的公孙赞一样,奢侈到全部挑选白马组建白马义从的地步。就算仅仅只是为了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杨岳也要把自己的根据地选择在辽东之地。而交州,夷州(台湾)之地,等以后才才够多了,在去把它们开辟成根据地也不迟,要想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这两个地方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好。决定要主动的去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杨岳开始变得野心勃**来,时不我待啊!幻想着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的杨岳有了强烈的紧迫感,他不知道的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的,为了他的理想,他和他的团队付出了太多他让他难以接受的代价,当然同样的他们也获得了太多难以言表的喜悦。
与杨赐的密谈,让杨岳意识到了自己和这个时代的人的不同,不想受制于人,不想妥协于这个时代的他开始萌发了野心,使得他做出了建立自己根据地的决定。从此以后,这个世界多了一个野心家,少了一个与世无争的博学大儒(懂得数理化生地的杨岳对于三国时期的人来说,是可以称为大儒的)。如果没有这次密谈,杨岳或许就不会激发自己奋斗的心,结局应该就是困在解良县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里,坐拥高顺、关羽、徐晃、典韦、黄忠这等人杰,像韩馥一样有人才而不能用,最后落得个身死家亡的凄凉下场。所以说人生充满了偶然,有时候一件小事,一个不经意的决定,很有可能就会改变人的一生。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