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0 第十章 剽窃古诗
- 11 第十一章 名臣钟繇
- 12 第十二章 初见曹袁
- 13 第十三章 包办婚姻
- 14 第十四章 典韦打虎
- 15 第十五章 猛将典韦
- 16 第十六章 新官上任
- 17 第十七章 山林遇险
- 18 第十八章 杨岳逃命
- 19 第十九章 忠义关云长
- 20 第二十章 徐晃R县尉
- 21 第二十一章 围攻杨家堡
- 22 第二十一章 关羽冲锋
- 23 第二十二章 解围杨家堡
- 24 第二十三章 势力初成
- 25 第二十四章 关羽当官
- 26 第二十五章 迎取黄蓉,造纸印书
- 27 第二十六章 见刘宏
- 28 第二十七章 献酒瓶
- 29 第二十八章 太学门前立学碑,天下士子赴洛阳
- 30 第二十九章 关羽改字,杨岳送刀
- 31 第三十章 青龙偃月刀
- 32 第三十一章 视察军营
- 33 第三十二章 小孤山上见高顺
- 34 第三十三章 喜迎新春
- 35 第三十四章 杨安要传艺
- 36 第三十五章 盛世习文,乱世习武
- 37 第三十六章 杨岳得子,杨赐登门
- 38 第三十七章 冬日狩猎之出城
- 39 第三十八章 冬日狩猎之射杀花豹
- 40 第三十九章 冬日狩猎之回城
- 41 第四十章 黄忠一家子
- 42 第四十一章 父爱如山
- 43 第四十二章 杨府密谈
- 44 第四十三章 关于根据地的畅想
- 45 第四十四章 杨岳买官
- 46 第四十五章 前往辽东
- 47 第四十六章 田丰沮授
- 48 第四十七章 海贼管承
- 49 第四十八章 杨岳出海
- 50 第五十章 长山岛
- 51 第五十一章 招揽你的话,我说不出口
- 52 第五十二章 指南针
- 53 第五十三章 钟繇建城
- 54 第五十四章 黄忠招兵
- 55 第五十五章 建砖窑
- 56 第五十六章 一箭
- 57 第五十七章 初至东沓
- 58 第五十八章 除恶勿尽
- 59 第五十九章 立木取信
- 60 第六十章 华歆
- 61 第六十一章 关于华歆的那些事
- 62 第六十二章 修建学校
- 63 第六十三章 王二要上学
- 64 第六十四章 杨清迎新
- 65 第六十五章 不杀杨岳誓不罢休
- 66 第六十六章 骁骑压城
- 67 第六十七章 弩阵破骁骑
- 68 第六十八章 慕容云海要退兵
- 69 第六十九章 作茧自缚
- 70 第七十章 黄汉升大展神威
- 71 第七十一章 弃马逃亡
- 72 第七十二章 你踩的不是石子
- 73 第七十三章 河边血战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十章 徐晃R县尉
第二十章 徐晃R县尉
解良城中,几个浑身是血的人躺在县衙里,正在接受郎中的治疗,其中有一个铁塔一般的大汉站在一个面目威严的官员面前,双手提着两把血淋淋的大铁戟,双目赤红,紧紧的握着大铁戟的手因太用力而微微发抖,显得非常激动,这人就是典韦。那些浑身是血正被郎中治疗的人,就是和典韦一起留下来为杨岳断后的那些活下来的护卫,而那个面目威严的官员就是高顺,高顺性格严谨认真,身为县承的他,时时刻刻都穿着官服。
此刻的高顺面沉似水,坐在位置上动也不动。高顺虽然武功不高,气势却很强大,典韦这等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在他面前都有些不自在起来,当然,这和典韦认为自己没有保护好杨岳,让杨岳不知所踪,不知道怎么和高顺交代有关。作为杨岳的贴身保镖,典韦把保护杨岳的安全作为自己的使命,然而第一次遇险,他却让杨岳从他眼前失踪了。他很后悔自己当时杀红了眼,忘了自己贴身保护的使命,他应该紧紧的跟在杨岳身边,而不是杀性大发,把那几百人杀得一个不剩。如果杨岳又再一次受到伏击,没有了自己的保护,那就凶多吉少了!那么杀再多的人又有何用。懊恼的典韦暗暗提醒自己,以后得牢记自己的使命,以保护杨岳的安全为第一要务,其他的事情就交给其他人去做好了。
面对脸色阴沉的高顺,典韦有些心虚,虽然他的情绪非常激动,却在努力的克制自己,静静的等高顺发话。高顺,作为杨岳下山以来遇到的第一个人,两人曾一起同生共死的上山击杀山贼首领。为了救关羽,两人又一起奔赴洛阳为关羽的事情奔波。杨岳上任解良县令之后,又把解良县的所有事务交给了高顺处理。他俩虽然没有寝则同床,却也食则同桌,出则同行,他和杨岳的关系就如同亲兄弟一般,这是众所周知的。而杨岳对高顺的重视和亲近程度,也是毫无保留的,就如同对自己的兄弟一般,凡事都要和高顺商量之后再做决定,加上杨岳的长辈父亲杨威和伯父杨赐,也非常的看中和信任高顺,杨赐为表示自己对高顺的重视和亲近,还把当今皇上御赐给自己的一杆宝枪送给了他,让那些想要和杨岳亲近的人都嫉妒不已。可以说,高顺在杨岳圈子中地位仅次于杨岳本身,杨岳不在的时候,高顺的话就可以代表杨岳的意志。也正因为高顺和杨岳这种亲密的关系,才使得住典韦这等绝世的猛将,此时面对他的时候感到心虚,不是害怕,而是因为愧疚,一种辜负别人重托的愧疚。
“典护卫,还能战否?”
听了典韦的汇报之后,沉默许久的高顺对典韦说道。
“能!”
典韦斩钉截铁的说道。
“好!”
高顺拍了拍典韦的肩膀,对典韦点点头。然后走到一个雄壮非常的捕快面前,取出一张认命书对他说道:“徐捕头,这是杨大人给你的任命书,本来杨大人是想今天视察安置流民的工作回来后,亲自认命你为解良县县尉,现在我代杨大人任命你为解良县县尉,你可愿意就职”
“徐晃领命!谢杨大人栽培”
那个雄壮非常的捕头躬身领命,这个人就是徐晃徐公明,曹魏集团的“五子良将”之一。如果杨岳现在在这里,一定会非常高兴!在汉代,一个人才如果接受了他人的征召或提拔,就打上了那个征召或提拔他的人的标签,成为那个人的下属,从此荣辱与共。当然,那些人才如果看不上那个要征召或提拔他的人,也可以不应召,拒绝那个人的提拔。当年做为大将军的何进,征召张昭的时候,就被张昭拒绝了。如今徐晃接受了杨岳的提拔,就证明了徐晃是认可杨岳的,从此以后没什么离谱的事情发生的话,基本上就跟定杨岳了。有这么一个帅才追随,怎地让人不高兴!
“好,有公明相助,解良无忧矣!”
高顺十分欣慰,杨岳上任后,徐晃因公干出行,没在解良县。杨岳常常在高顺面前提起徐晃的本事,要高顺留意徐晃,等他公干回来时,就任命徐晃为县尉。徐晃刚回来时,高顺特意考究了一下徐晃的本事,发现他的智慧谋略并不在自己之下,武艺更胜自己一筹,而且见解深远,是个不可多得的帅才。此时徐晃接受了杨岳的任命,自己也算完成了杨岳交给自己的任务,为他招揽到了这么一个大才,不由得高顺不高兴。
当时杨岳在观看县里的工作人员资料时,就发现了徐晃的资料。当他看到,徐晃,河东解良杨人,擅长使用长柄大斧时,杨岳就猜测这个徐晃就是曹魏集团的“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事实上杨岳也没有猜错,这个徐晃就是历史上那个战功赫赫,被曹操称他为自己的周亚夫的徐晃徐公明。
“徐县尉,你去把三百县兵集合起来,到县衙门口集合。”
在徐晃接受任命之后,高顺开始发号施令。
“遵命!”
徐晃一抱拳,转身下去安排去了。
“典护卫,你我到门口去等徐县尉。”
高顺和典韦一边走一边说道:“主公没回县衙,一定是去杨家堡了。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杨家堡也没派个人到县衙里问一下情况,杨家堡一定出事了,就算主公没回杨家堡,我等作为主公的下属,也不能置主公的家眷于危险而不顾,现在我们得赶往杨家堡,保护主公的家眷,也好给主公一个交待。”
“好!高大人,典韦先行一步,就是拼了这条性命也要保得主公家人无恙!”
经高顺这么一提醒,典韦当即醒悟过来,现如今杨岳下落不明,当务之急,就是要保得杨岳的家眷无恙。要不然,自己先是护主不力在先,救援主公的家眷不及在后,那么自己又有何脸面立足于世!想到这里,典韦一边慢慢的平复自己激动的情绪,一边快速的飞身上马,向着杨家堡飞奔而去。
此刻的高顺面沉似水,坐在位置上动也不动。高顺虽然武功不高,气势却很强大,典韦这等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在他面前都有些不自在起来,当然,这和典韦认为自己没有保护好杨岳,让杨岳不知所踪,不知道怎么和高顺交代有关。作为杨岳的贴身保镖,典韦把保护杨岳的安全作为自己的使命,然而第一次遇险,他却让杨岳从他眼前失踪了。他很后悔自己当时杀红了眼,忘了自己贴身保护的使命,他应该紧紧的跟在杨岳身边,而不是杀性大发,把那几百人杀得一个不剩。如果杨岳又再一次受到伏击,没有了自己的保护,那就凶多吉少了!那么杀再多的人又有何用。懊恼的典韦暗暗提醒自己,以后得牢记自己的使命,以保护杨岳的安全为第一要务,其他的事情就交给其他人去做好了。
面对脸色阴沉的高顺,典韦有些心虚,虽然他的情绪非常激动,却在努力的克制自己,静静的等高顺发话。高顺,作为杨岳下山以来遇到的第一个人,两人曾一起同生共死的上山击杀山贼首领。为了救关羽,两人又一起奔赴洛阳为关羽的事情奔波。杨岳上任解良县令之后,又把解良县的所有事务交给了高顺处理。他俩虽然没有寝则同床,却也食则同桌,出则同行,他和杨岳的关系就如同亲兄弟一般,这是众所周知的。而杨岳对高顺的重视和亲近程度,也是毫无保留的,就如同对自己的兄弟一般,凡事都要和高顺商量之后再做决定,加上杨岳的长辈父亲杨威和伯父杨赐,也非常的看中和信任高顺,杨赐为表示自己对高顺的重视和亲近,还把当今皇上御赐给自己的一杆宝枪送给了他,让那些想要和杨岳亲近的人都嫉妒不已。可以说,高顺在杨岳圈子中地位仅次于杨岳本身,杨岳不在的时候,高顺的话就可以代表杨岳的意志。也正因为高顺和杨岳这种亲密的关系,才使得住典韦这等绝世的猛将,此时面对他的时候感到心虚,不是害怕,而是因为愧疚,一种辜负别人重托的愧疚。
“典护卫,还能战否?”
听了典韦的汇报之后,沉默许久的高顺对典韦说道。
“能!”
典韦斩钉截铁的说道。
“好!”
高顺拍了拍典韦的肩膀,对典韦点点头。然后走到一个雄壮非常的捕快面前,取出一张认命书对他说道:“徐捕头,这是杨大人给你的任命书,本来杨大人是想今天视察安置流民的工作回来后,亲自认命你为解良县县尉,现在我代杨大人任命你为解良县县尉,你可愿意就职”
“徐晃领命!谢杨大人栽培”
那个雄壮非常的捕头躬身领命,这个人就是徐晃徐公明,曹魏集团的“五子良将”之一。如果杨岳现在在这里,一定会非常高兴!在汉代,一个人才如果接受了他人的征召或提拔,就打上了那个征召或提拔他的人的标签,成为那个人的下属,从此荣辱与共。当然,那些人才如果看不上那个要征召或提拔他的人,也可以不应召,拒绝那个人的提拔。当年做为大将军的何进,征召张昭的时候,就被张昭拒绝了。如今徐晃接受了杨岳的提拔,就证明了徐晃是认可杨岳的,从此以后没什么离谱的事情发生的话,基本上就跟定杨岳了。有这么一个帅才追随,怎地让人不高兴!
“好,有公明相助,解良无忧矣!”
高顺十分欣慰,杨岳上任后,徐晃因公干出行,没在解良县。杨岳常常在高顺面前提起徐晃的本事,要高顺留意徐晃,等他公干回来时,就任命徐晃为县尉。徐晃刚回来时,高顺特意考究了一下徐晃的本事,发现他的智慧谋略并不在自己之下,武艺更胜自己一筹,而且见解深远,是个不可多得的帅才。此时徐晃接受了杨岳的任命,自己也算完成了杨岳交给自己的任务,为他招揽到了这么一个大才,不由得高顺不高兴。
当时杨岳在观看县里的工作人员资料时,就发现了徐晃的资料。当他看到,徐晃,河东解良杨人,擅长使用长柄大斧时,杨岳就猜测这个徐晃就是曹魏集团的“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事实上杨岳也没有猜错,这个徐晃就是历史上那个战功赫赫,被曹操称他为自己的周亚夫的徐晃徐公明。
“徐县尉,你去把三百县兵集合起来,到县衙门口集合。”
在徐晃接受任命之后,高顺开始发号施令。
“遵命!”
徐晃一抱拳,转身下去安排去了。
“典护卫,你我到门口去等徐县尉。”
高顺和典韦一边走一边说道:“主公没回县衙,一定是去杨家堡了。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杨家堡也没派个人到县衙里问一下情况,杨家堡一定出事了,就算主公没回杨家堡,我等作为主公的下属,也不能置主公的家眷于危险而不顾,现在我们得赶往杨家堡,保护主公的家眷,也好给主公一个交待。”
“好!高大人,典韦先行一步,就是拼了这条性命也要保得主公家人无恙!”
经高顺这么一提醒,典韦当即醒悟过来,现如今杨岳下落不明,当务之急,就是要保得杨岳的家眷无恙。要不然,自己先是护主不力在先,救援主公的家眷不及在后,那么自己又有何脸面立足于世!想到这里,典韦一边慢慢的平复自己激动的情绪,一边快速的飞身上马,向着杨家堡飞奔而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