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96 第六百五十五章: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
- 697 第六百五十六章:喜从天降
- 698 第六百五十七章:千古罪人
- 699 第六百五十八章:新鲜血液
- 700 第六百五十九章:孤注一掷
- 701 第六百六十章:新世界的大门
- 702 第六百六十一章:个个都是人才
- 703 第六百六十二章:新的气象
- 704 第六百六十三章:刘卿好手段
- 705 第六百六十四章:谋事在人
- 706 第六百六十五章:皇天不负有心人
- 707 第六百六十六章:大涨
- 708 第六百六十七章:巨富
- 709 第六百六十八章:卧龙凤雏
- 710 第六百六十九章:太岁头上动土
- 711 第六百七十章:重案
- 712 第六百七十一章:张卿自裁
- 713 第六百七十二章:他们要你钱,我要你的命
- 714 第六百七十三章:大祸临头
- 715 第六百七十四章:大受震撼
- 716 第六百七十五章:真相大白
- 717 第六百七十六章:真正的真相
- 718 第六百七十七章:光宗耀祖
- 719 第六百七十八章:在此一役
- 720 第六百七十九章:一网打尽
- 721 第六百七十章:决战之夜
- 722 第六百八十一章:最后一战
- 723 第六百八十二章:杀杀杀
- 724 第六百八十三章:毁天灭地
- 725 第六百八十四章:土崩瓦解
- 726 第六百八十五章:格杀勿论
- 727 第六百八十六章:人心
- 728 第六百八十七章:英明一世
- 729 第六百八十八章:针锋相对
- 730 第六百八十九章:进攻
- 731 第六百九十章:摧枯拉朽
- 732 第六百九十一章:兄弟离心
- 733 第六百九十二章:万事休矣
- 734 第六百九十三章:一网打尽
- 735 第六百九十四章:诛灭三族
- 736 第六百九十五章:稳操胜券
- 737 第六百九十六章:死无葬身之地
- 738 第六百九十七章:天变了
- 739 第六百九十八章:清君侧
- 740 第六百九十九章:一家人要整整齐齐
- 741 第七百章:决战紫禁城
- 742 第七百零一章:圣旨到
- 743 第七百零二章:万死啊
- 744 第七百零三章:一网打尽
- 745 第七百零四章:大赦天下
- 746 第七百零五章:活出个人样
- 747 第七百零六章:绝世神器
- 748 第七百零七章:疯涨
- 749 第七百零八章:神人
- 750 第七百零九章:重要的钦犯
- 751 第七百一十章:宝藏
- 752 第七百一十一章:但愿海波平
- 753 第七百一十二章:有利可图
- 754 第七百一十三章:义不掌财
- 755 第七百一十四章:大舰
- 756 第七百一十五章:世纪之战
- 757 第七百一十六章:礼义廉
- 758 第七百一十七章:竖子不足与谋
- 759 第七百一十八章:君臣相得
- 760 第七百一十九章:海防之策
- 761 第七百二十章:群英荟聚
- 762 第七百二十一章:平天下
- 763 第七百二十二章:决胜千里
- 764 第七百二十三章:敌袭
- 765 第七百二十四章:如之奈何
- 766 第七百二十五章:大功
- 767 第七百二十六章:驱虎吞狼
- 768 第七百二十七章:天降神兵
- 769 第七百二十八章:坚船利炮
- 770 第七百二十九章:人间炼狱
- 771 第七百三十章:连战连捷
- 772 第七百三十一章:进军
- 773 第七百三十二章:斩尽杀绝
- 774 第七百三十三章:卧龙出山
- 775 第七百三十四章:神机妙策
- 776 第七百三十五章:有‘朋’自远方来
- 777 第七百三十六章:黑船来袭
- 778 第七百三十七章:屠戮
- 779 第七百三十八章:钓了一条大鱼
- 780 第七百三十九章:隐秘的真相
- 781 第七百四十章:不好了 不好了
- 782 第七百四十一章:登陆
- 783 第七百四十二章:入城
- 784 第七百四十三章:正锋相对
- 785 第七百四十四章:金刚怒目
- 786 第七百四十五章:杀疯了
- 787 第七百四十六章:秀才遇上兵
- 788 第七百四十七章:君子受辱
- 789 第七百四十八章:绝境
- 790 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捷
- 791 第七百五十章:凯旋
- 792 第七百五十一章:见驾
- 793 第七百五十二章,封王
- 794 第七百五十三章:有杀气
- 795 第七百五十四章:秋后算账
- 796 第七百五十五章:杖毙
- 797 第七百五十六章:富可敌国
- 798 第七百五十七章:开拓
- 799 第七百五十八章:扩张
- 800 第七百五十九章:臣服
- 801 第七百六十章:新纪元
- 802 第七百六十一章:繁荣
- 803 第七百六十二章:召旧部
- 804 第七百六十三章:初衷
- 805 第七百六十四章:圣贤
- 806 第七百六十五章:豪杰
- 807 第七百六十六章:势如破竹
- 808 第七百六十七章:大捷
- 809 第七百六十八章:爸爸去哪儿了
- 810 第七百六十九章: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 811 第七百七十章:治国平天下
- 812 第七百七十一章:党同伐异
- 813 第七百七十二章:屠戮
- 814 第七百七十三章:征服
- 815 第七百七十四章:百年大计
- 816 第七百七十五章:不战而屈人之兵
- 817 第七百七十六章:天下大势
- 818 第七百七十七章:入宫参觐
- 819 第七百七十八章:如获至宝
- 820 第七百七十九章:有理有据
- 821 第七百八十章:谋万世
- 822 第七百八十一章:天下无事(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百六十五章:皇天不负有心人
第六百六十五章:皇天不负有心人
看着儿子一脸极认真的样子,刘鸿训一肚子火气,终究还是散去了。
他只是苦笑,无言以对。
还能说啥呢?
良久之后,他才道:“至少还有一个好消息。”
刘文昌:“……”
“你这执拗的性子,像极了老夫年轻的时候,至少可以证明,你是为父亲生的。”
刘文昌:“……”
当然,这是苦中作乐罢了。
刘鸿训现在开始有点怀疑,自己让刘文昌去新县是否正确了。
他像变了一个人。
只是刘文昌这事在京城里,闹的动静可不小。
毕竟股票、发行的新股、内阁大学士的公子,一百多万两纹银。
这一个个天然就容易制造热点的词儿,统统凑在一起,以至于连大明报在次日都做了专门的报道。
这大明报倒是澄清了几件事,一件是刘文昌的银子,是当初售空了铁路股票来的,而铁路股票,刘家挣了不少。
至少这平息了刘家哪里来这多银子的流言蜚语。
大明报的报道,还算是客观,毕竟作为张家的报纸,天生自带流量,而且往往能得到铁路公司以及矿业还有锦衣卫流出来的第一手消息,某种程度,它既是铁路公司,也是锦衣卫的传话筒,单凭这两个属性,就足以让它有着无数的拥趸者了。
至少在京城之中,人们的认知里,这张家的大明报,是较为准确的,无论是做买卖,还是关注当下的时政,都是每日必读之物。
可是其他的小报就不同了。
它们没有第一手消息的渠道。
说难听一些,你去铁路公司或者是其他地方打探消息,谁会理你。
因而,它们更喜欢做的,乃是’深入‘报道。
无非是将大家都知道的消息,进行深加工,然后评议一件一件当下发生的事。
又或者,制造一些耸人听闻的奇闻异事,什么为何半夜母猪惊叫,为何东城寺庙在夜间隐有女声传出之类。
还有一种,就是大儒们纷纷兴办坐镇的报纸了,他们最擅长的,是做文章,是讲道理,或者是……研究理论。
股经的情况,三者都有,在得知了刘文昌大肆购买矿业之后,那杨雄立即撰写了一篇文章,评议此事,他对此的态度,显得带有讽刺意味,全文下来,颇有几分刘鸿训的儿子给张家抬轿子的手笔。
大抵是张家借着这刘家,吸引人认购新股。
当然对此,他表现的义愤填膺,认为刘鸿训身为内阁大学士,纵容儿子如此,实在是大不应该。
不只如此。
而且有张刘二家,联手糊弄人购置新股牟利之嫌。
在他看来,这新股的价格根本就不值眼下这个价,纯粹就是张家想要骗钱。
而在他的心目之中,自然是铁路公司的股票,才有购买的价值。
支持他论点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天下各处都有矿藏,辽东的那些煤铁,就算是发现了,也不稀奇。
股经在连续发了几篇文章,对此大加挞伐之后,刘家倒是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
那新股刚刚发行,随即竟开始大跌。
原先的三两银子一股,转眼之间,竟是一下子跌了一成。
一时之间,也跟着小打小闹,买了一些股的人,禁不住捶胸跌足。
这倒是给了张家巨大的压力。
还有许多新股都没有售出呢。
张静一现在每日起来,都需先看看报纸。
这股经偶尔也看的,虽也是研究股票,某种程度,也支持新政的,只是他们所理解的新政,却和张静一的新政有些不同。
于是,少不得这些人阴阳怪气一些,张静一也没往心里去。
现在对于新股的抨击,倒是让张静一心生厌恶。
我在此卖股票,你在那里说这股没前途,断人财路啊这是。
好在,售出的股票,好歹也筹集了千万两以上的资金。
而张家自己也筹措了一笔银子,现在开发各处矿山的计划,已经提上了日程。
张静一早已暗中派人,前去几处地方开始寻访,探勘的结果……虽然还未出来,不过张静一却有长足的信心。
除此之外,就是改进采掘的技术了。
挖矿可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有一整套的管理流程,还需要有一套工具。
因此,人员的培训,也早已开始。
万事俱备之后,张静一便指使人……开始推进各项的工作。
其实历朝历代,哪怕是后世,有矿的都是大爷。
毕竟……这玩意是天然的产出,卖了就是源源不断的银子。
辽东现在人口不多,只要矿业发展起来,至少未来一百年之内,都可借着这一股风潮,吸纳人口,并且让张家得以在辽东迅速站稳脚跟。
当初的辽将们,靠的是控制为数不多的土地,进而收养一批家丁,再糊弄朝廷,发来辽饷,在辽东做了土皇帝。
那张静一则打算靠着黑麦和矿脉,迅速建立一整套体系。
于是,一封封的书信,往来于张家和辽东。
甚至……为了督促辽东和京城的铁路,张静一不留余地的,让辽东那边,极力配合铁路的修建。
乃至于铁路公司这边,刚刚开始铺路,张静一已经开始指使人在关外,沿着规划的铁路线,筑起路基了。
这一些日子,他都很忙碌。
却有一封书信,送至张家来。
张静一难得回来,一看到书信,又忍不住苦笑。
乐安公主倒是没有为此露出不悦:“看看吧,夫君公务繁忙,不要耽搁了正事。”
张静一本是假意一副不想理会这些事务的样子,现在便勉为其难,拆开了书信。
这书信却是皇太极送来的。
一看到书信之后,张静一拍案而起,而后大喜道:“好,好的很,果然找到了。”
“找到了什么?”
“铁矿。”
“铁矿?”乐安公主蹙眉:“我虽知道现在缺铁,可是辽东毕竟……”
“这不一样,铁矿和铁矿是不一样的。”张静一喜滋滋的道:“铁矿的品相各有不同,有的含铁量高,有的低,除此之外,有的铁矿藏在身上老林里,想要挖出来,有时你还得开山,可有的铁矿,就在露天,你随手捡起来,可能就是高品相的铁矿石。关内炼铁的历史,已经接近有两千年了。你可知道,咱们的老祖宗们为了炼了两千年的铁,咱们的锅碗瓢盆,还有咱们的刀枪剑戟,哪一个不是祖宗们从地下挖出来的。”
张静一顿了顿,又道:“因而,最初的时候,他们是从最容易采掘的地方开始采掘,再到后来,轻易能挖到的矿,已经很难寻觅到了,于是,只好深挖,到了咱们大明的时候,还想找到容易开采的铁矿,其实已经越来越难。”
张静一眉飞色舞的道:“当下的条件,要挖出关内的铁矿,所需的人力物力,还有成本其实都是惊人的,就算挖出来,品相也是极差,这采矿是有成本的,同样一百斤的矿石,能炼出来的铁也不同。而我们寻到的铁矿,相比于关内,绝对是至高的品相,不只如此,还是露天的巨大矿脉,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乐安公主对这些事不甚懂,她其实倒是尝试想要去了解,至少想知道自己的丈夫都在外头干什么。
于是她也会尝试着去看报纸,只不过很快,她就放弃了,因为有不少报纸,不是直接就是阴阳怪气的对张家带着责备的语气的。
其实这也是和大明朝的风气有关系,读书人指天骂地……似乎已经成为了风骨和正直的象征。
所以为了显示自己具有道德优越感,总要找个对象来阴阳怪气几句,才显得世人皆醉我独醒,亦或者是显得自己高明。
“意味着什么?”
张静一激动的道:“意味着……我们的成本,可以降到最低,采矿和采矿是不同的,不同的成本,还有采出来矿石的好坏,这都决定了矿山的价值。”
说着,张静一兴奋的搓着手,而后道:“这一次,倒是辛苦了皇太极,为了寻找矿脉,许多寻矿的人,都是他让自己的族人一路护送。好的很,我现在就要回信一封,告诉皇太极,咱们要迅速开始动作,这矿山,要立即开始动起来。”
乐安公主道:“这是大事,那我不打扰夫君。”
张静一摇头摆手道:“我只回一封书信即可,除此之外,还有几处矿山,也要让他抓紧,安排的人,要立即开始建起工坊……对,为了节省运输,就在这矿山附近,选择一处地理条件的地方,建几个钢铁的作坊,除此之外,咱们还需修一条支线的铁路,联通未来的干线……好在这银子,已经筹措的差不多了,现在不差钱。”
张静一眉飞色舞,其实一开始让人找自己记忆中的一些矿山的时候,张静一还是有些担心,怕自己的记忆有所偏差。
好在,总算是皇天不负。
他眯着眼,思考了片刻,而后迅速笔走龙蛇,修了一封书信,命人快马加急送了出去,这才松了口气。
他只是苦笑,无言以对。
还能说啥呢?
良久之后,他才道:“至少还有一个好消息。”
刘文昌:“……”
“你这执拗的性子,像极了老夫年轻的时候,至少可以证明,你是为父亲生的。”
刘文昌:“……”
当然,这是苦中作乐罢了。
刘鸿训现在开始有点怀疑,自己让刘文昌去新县是否正确了。
他像变了一个人。
只是刘文昌这事在京城里,闹的动静可不小。
毕竟股票、发行的新股、内阁大学士的公子,一百多万两纹银。
这一个个天然就容易制造热点的词儿,统统凑在一起,以至于连大明报在次日都做了专门的报道。
这大明报倒是澄清了几件事,一件是刘文昌的银子,是当初售空了铁路股票来的,而铁路股票,刘家挣了不少。
至少这平息了刘家哪里来这多银子的流言蜚语。
大明报的报道,还算是客观,毕竟作为张家的报纸,天生自带流量,而且往往能得到铁路公司以及矿业还有锦衣卫流出来的第一手消息,某种程度,它既是铁路公司,也是锦衣卫的传话筒,单凭这两个属性,就足以让它有着无数的拥趸者了。
至少在京城之中,人们的认知里,这张家的大明报,是较为准确的,无论是做买卖,还是关注当下的时政,都是每日必读之物。
可是其他的小报就不同了。
它们没有第一手消息的渠道。
说难听一些,你去铁路公司或者是其他地方打探消息,谁会理你。
因而,它们更喜欢做的,乃是’深入‘报道。
无非是将大家都知道的消息,进行深加工,然后评议一件一件当下发生的事。
又或者,制造一些耸人听闻的奇闻异事,什么为何半夜母猪惊叫,为何东城寺庙在夜间隐有女声传出之类。
还有一种,就是大儒们纷纷兴办坐镇的报纸了,他们最擅长的,是做文章,是讲道理,或者是……研究理论。
股经的情况,三者都有,在得知了刘文昌大肆购买矿业之后,那杨雄立即撰写了一篇文章,评议此事,他对此的态度,显得带有讽刺意味,全文下来,颇有几分刘鸿训的儿子给张家抬轿子的手笔。
大抵是张家借着这刘家,吸引人认购新股。
当然对此,他表现的义愤填膺,认为刘鸿训身为内阁大学士,纵容儿子如此,实在是大不应该。
不只如此。
而且有张刘二家,联手糊弄人购置新股牟利之嫌。
在他看来,这新股的价格根本就不值眼下这个价,纯粹就是张家想要骗钱。
而在他的心目之中,自然是铁路公司的股票,才有购买的价值。
支持他论点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天下各处都有矿藏,辽东的那些煤铁,就算是发现了,也不稀奇。
股经在连续发了几篇文章,对此大加挞伐之后,刘家倒是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
那新股刚刚发行,随即竟开始大跌。
原先的三两银子一股,转眼之间,竟是一下子跌了一成。
一时之间,也跟着小打小闹,买了一些股的人,禁不住捶胸跌足。
这倒是给了张家巨大的压力。
还有许多新股都没有售出呢。
张静一现在每日起来,都需先看看报纸。
这股经偶尔也看的,虽也是研究股票,某种程度,也支持新政的,只是他们所理解的新政,却和张静一的新政有些不同。
于是,少不得这些人阴阳怪气一些,张静一也没往心里去。
现在对于新股的抨击,倒是让张静一心生厌恶。
我在此卖股票,你在那里说这股没前途,断人财路啊这是。
好在,售出的股票,好歹也筹集了千万两以上的资金。
而张家自己也筹措了一笔银子,现在开发各处矿山的计划,已经提上了日程。
张静一早已暗中派人,前去几处地方开始寻访,探勘的结果……虽然还未出来,不过张静一却有长足的信心。
除此之外,就是改进采掘的技术了。
挖矿可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有一整套的管理流程,还需要有一套工具。
因此,人员的培训,也早已开始。
万事俱备之后,张静一便指使人……开始推进各项的工作。
其实历朝历代,哪怕是后世,有矿的都是大爷。
毕竟……这玩意是天然的产出,卖了就是源源不断的银子。
辽东现在人口不多,只要矿业发展起来,至少未来一百年之内,都可借着这一股风潮,吸纳人口,并且让张家得以在辽东迅速站稳脚跟。
当初的辽将们,靠的是控制为数不多的土地,进而收养一批家丁,再糊弄朝廷,发来辽饷,在辽东做了土皇帝。
那张静一则打算靠着黑麦和矿脉,迅速建立一整套体系。
于是,一封封的书信,往来于张家和辽东。
甚至……为了督促辽东和京城的铁路,张静一不留余地的,让辽东那边,极力配合铁路的修建。
乃至于铁路公司这边,刚刚开始铺路,张静一已经开始指使人在关外,沿着规划的铁路线,筑起路基了。
这一些日子,他都很忙碌。
却有一封书信,送至张家来。
张静一难得回来,一看到书信,又忍不住苦笑。
乐安公主倒是没有为此露出不悦:“看看吧,夫君公务繁忙,不要耽搁了正事。”
张静一本是假意一副不想理会这些事务的样子,现在便勉为其难,拆开了书信。
这书信却是皇太极送来的。
一看到书信之后,张静一拍案而起,而后大喜道:“好,好的很,果然找到了。”
“找到了什么?”
“铁矿。”
“铁矿?”乐安公主蹙眉:“我虽知道现在缺铁,可是辽东毕竟……”
“这不一样,铁矿和铁矿是不一样的。”张静一喜滋滋的道:“铁矿的品相各有不同,有的含铁量高,有的低,除此之外,有的铁矿藏在身上老林里,想要挖出来,有时你还得开山,可有的铁矿,就在露天,你随手捡起来,可能就是高品相的铁矿石。关内炼铁的历史,已经接近有两千年了。你可知道,咱们的老祖宗们为了炼了两千年的铁,咱们的锅碗瓢盆,还有咱们的刀枪剑戟,哪一个不是祖宗们从地下挖出来的。”
张静一顿了顿,又道:“因而,最初的时候,他们是从最容易采掘的地方开始采掘,再到后来,轻易能挖到的矿,已经很难寻觅到了,于是,只好深挖,到了咱们大明的时候,还想找到容易开采的铁矿,其实已经越来越难。”
张静一眉飞色舞的道:“当下的条件,要挖出关内的铁矿,所需的人力物力,还有成本其实都是惊人的,就算挖出来,品相也是极差,这采矿是有成本的,同样一百斤的矿石,能炼出来的铁也不同。而我们寻到的铁矿,相比于关内,绝对是至高的品相,不只如此,还是露天的巨大矿脉,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乐安公主对这些事不甚懂,她其实倒是尝试想要去了解,至少想知道自己的丈夫都在外头干什么。
于是她也会尝试着去看报纸,只不过很快,她就放弃了,因为有不少报纸,不是直接就是阴阳怪气的对张家带着责备的语气的。
其实这也是和大明朝的风气有关系,读书人指天骂地……似乎已经成为了风骨和正直的象征。
所以为了显示自己具有道德优越感,总要找个对象来阴阳怪气几句,才显得世人皆醉我独醒,亦或者是显得自己高明。
“意味着什么?”
张静一激动的道:“意味着……我们的成本,可以降到最低,采矿和采矿是不同的,不同的成本,还有采出来矿石的好坏,这都决定了矿山的价值。”
说着,张静一兴奋的搓着手,而后道:“这一次,倒是辛苦了皇太极,为了寻找矿脉,许多寻矿的人,都是他让自己的族人一路护送。好的很,我现在就要回信一封,告诉皇太极,咱们要迅速开始动作,这矿山,要立即开始动起来。”
乐安公主道:“这是大事,那我不打扰夫君。”
张静一摇头摆手道:“我只回一封书信即可,除此之外,还有几处矿山,也要让他抓紧,安排的人,要立即开始建起工坊……对,为了节省运输,就在这矿山附近,选择一处地理条件的地方,建几个钢铁的作坊,除此之外,咱们还需修一条支线的铁路,联通未来的干线……好在这银子,已经筹措的差不多了,现在不差钱。”
张静一眉飞色舞,其实一开始让人找自己记忆中的一些矿山的时候,张静一还是有些担心,怕自己的记忆有所偏差。
好在,总算是皇天不负。
他眯着眼,思考了片刻,而后迅速笔走龙蛇,修了一封书信,命人快马加急送了出去,这才松了口气。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