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34 第六百九十三章:一网打尽
- 735 第六百九十四章:诛灭三族
- 736 第六百九十五章:稳操胜券
- 737 第六百九十六章:死无葬身之地
- 738 第六百九十七章:天变了
- 739 第六百九十八章:清君侧
- 740 第六百九十九章:一家人要整整齐齐
- 741 第七百章:决战紫禁城
- 742 第七百零一章:圣旨到
- 743 第七百零二章:万死啊
- 744 第七百零三章:一网打尽
- 745 第七百零四章:大赦天下
- 746 第七百零五章:活出个人样
- 747 第七百零六章:绝世神器
- 748 第七百零七章:疯涨
- 749 第七百零八章:神人
- 750 第七百零九章:重要的钦犯
- 751 第七百一十章:宝藏
- 752 第七百一十一章:但愿海波平
- 753 第七百一十二章:有利可图
- 754 第七百一十三章:义不掌财
- 755 第七百一十四章:大舰
- 756 第七百一十五章:世纪之战
- 757 第七百一十六章:礼义廉
- 758 第七百一十七章:竖子不足与谋
- 759 第七百一十八章:君臣相得
- 760 第七百一十九章:海防之策
- 761 第七百二十章:群英荟聚
- 762 第七百二十一章:平天下
- 763 第七百二十二章:决胜千里
- 764 第七百二十三章:敌袭
- 765 第七百二十四章:如之奈何
- 766 第七百二十五章:大功
- 767 第七百二十六章:驱虎吞狼
- 768 第七百二十七章:天降神兵
- 769 第七百二十八章:坚船利炮
- 770 第七百二十九章:人间炼狱
- 771 第七百三十章:连战连捷
- 772 第七百三十一章:进军
- 773 第七百三十二章:斩尽杀绝
- 774 第七百三十三章:卧龙出山
- 775 第七百三十四章:神机妙策
- 776 第七百三十五章:有‘朋’自远方来
- 777 第七百三十六章:黑船来袭
- 778 第七百三十七章:屠戮
- 779 第七百三十八章:钓了一条大鱼
- 780 第七百三十九章:隐秘的真相
- 781 第七百四十章:不好了 不好了
- 782 第七百四十一章:登陆
- 783 第七百四十二章:入城
- 784 第七百四十三章:正锋相对
- 785 第七百四十四章:金刚怒目
- 786 第七百四十五章:杀疯了
- 787 第七百四十六章:秀才遇上兵
- 788 第七百四十七章:君子受辱
- 789 第七百四十八章:绝境
- 790 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捷
- 791 第七百五十章:凯旋
- 792 第七百五十一章:见驾
- 793 第七百五十二章,封王
- 794 第七百五十三章:有杀气
- 795 第七百五十四章:秋后算账
- 796 第七百五十五章:杖毙
- 797 第七百五十六章:富可敌国
- 798 第七百五十七章:开拓
- 799 第七百五十八章:扩张
- 800 第七百五十九章:臣服
- 801 第七百六十章:新纪元
- 802 第七百六十一章:繁荣
- 803 第七百六十二章:召旧部
- 804 第七百六十三章:初衷
- 805 第七百六十四章:圣贤
- 806 第七百六十五章:豪杰
- 807 第七百六十六章:势如破竹
- 808 第七百六十七章:大捷
- 809 第七百六十八章:爸爸去哪儿了
- 810 第七百六十九章: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 811 第七百七十章:治国平天下
- 812 第七百七十一章:党同伐异
- 813 第七百七十二章:屠戮
- 814 第七百七十三章:征服
- 815 第七百七十四章:百年大计
- 816 第七百七十五章:不战而屈人之兵
- 817 第七百七十六章:天下大势
- 818 第七百七十七章:入宫参觐
- 819 第七百七十八章:如获至宝
- 820 第七百七十九章:有理有据
- 821 第七百八十章:谋万世
- 822 第七百八十一章:天下无事(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零三章:一网打尽
第七百零三章:一网打尽
这张严之也算是豁出去了。
横竖是死,而且死之前一定痛不欲生。
便恶心你又如何。
若不是你们君臣二人,我张严之何至于到这样的下场。
他怒视着天启皇帝,凛然不惧的样子。
而且他故意高声,便是要让外头的人也听见。
他心里清楚,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今日自己带来的人统统都杀了,可是这里不是还有许多其他人。
自己这些话传出去,也够天启皇帝恶心的。
其实这也是他出自士绅人家的一种习惯罢了。
无论到了任何时候,都要嘴硬一下,好使自己可以留个名。
天启皇帝倒是不气恼:“李自成?李自成将来势必要成大事吗?这又是如何说的。”
张严之冷笑道:“陛下轻慢士人,而李自成礼遇士人,天下的英才,便都归入他的囊中,这叫人和。陛下登基以来,天下灾害不断,生灵涂炭,这是失了天和;而那李自成,盘踞武昌,开疆拓土,所过之处,士民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义师,不日即将携江南而裂天下,借助长江之险,与陛下南北分治,这便又占据了地利。而今江北之地,灾难最终,江南之地,灾难还算缓和,因而,江南日益为天下粮仓,江北则是赤地千里,此消彼长,这李自成如何不能成气候。”
“至于军事,这李自成起兵十年,朝廷日夜追击,却对他无计可施,当日他不成气候的时候,尚且如此,今日他气候已成,便有了得天下的根本,就更难治服了。更不必说他账下人等,无不对他敬仰万分,人人愿为他甘作马前卒,士民们视他为拯救危难的再生父母,而陛下呢?陛下……奢靡无度,心里只存着一己私利,口里说着新政,不过是将新政当做自己敛财的幌子罢了,陛下名为天子,实则为民之贼也,天时地利人和,如今俱在李自成身上,陛下又能定鼎几时呢?”
他这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
因为过于激动的原因,以至于额上青筋都暴出来。
于是他怒视着天启皇帝,道:“只是可惜………大明国祚已续两百年,谁料竟要因陛下的暴虐和冷酷而消亡,不过天数有变,本也是常理,大明有两百年的江山,已是难得了。今日我这样的士人,被你们视做是贼,要杀要剐,也没什么话可说,只是千秋之后,又或李自成鼎鼎天下之时,世人当知我张严之是何等人,至于陛下与辽东郡王这般的人,不过是为人所笑而已。”
他的声音,到了最后,几乎要咆哮出来,可谓是声震瓦砾。
天启皇帝:“……”
张静一也不禁的心里钦佩起来,说实话,这耍嘴皮子的本事,自己真是拍马都不能及。
天启皇帝深吸一口气,叹道:“张卿,你听见了吗,朕与你要遗臭万年了。”
张静一便道:“陛下,臣惭愧的很,是臣的恶名牵累了陛下。”
天启皇帝道:“这是相互补益的结果,谈不上谁牵累谁。”
张严之本是说的慷慨激昂,其实他早就有所预料,这昏君听了自己的话,一定怒不可遏,要嘛立即动手将自己杀了,要嘛大声的反唇相讥。
哪里想到,人家居然不咸不淡,就好似……自己所骂的,不是他们君臣二人一般。
厚颜无耻到这样的地步,真是无法想象。
天启皇帝叹了口气道:“李卿家,你来说说看,他说的有道理吗?”
这时早有一人,一脸尴尬的站出来。
他披着一件灰大衣。
其实也没办法,从前的服饰,是不能穿了,不过这寒冬腊月里,无论是皇帝还是下头的普通官军,都穿着这大衣,毕竟穿戴既不麻烦,而且还暖和。
李自成听到这张严之一番掷地有声的话,真恨不得上去立即抽他几个大耳刮子。
现在却只好硬着头皮:“此人胡言乱语,言之可笑,陛下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圣君,而我大明中兴有望,这些话,绝非是罪人的吹捧,实在是这几日与陛下相处,在这东林军将士之中所闻所见的感悟……”
张严之听罢,只觉得可笑,哈哈大笑道:“历来昏君,身边总是围绕着小人,哪一个亡国之君的身边,不是一群只晓得溜须拍马之人,只怕在亡天下之前,这些昏君们尚且还不晓得天下糜烂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还被无数小人围绕着,自以为自己圣明,可比尧舜呢。”
他这一番话,讥讽到了骨子里。
面上所表现出来的讽刺,更是跃然于上。
李自成道:“你住口!”
张严之道:“你是何人,区区一小卒,也敢教我住口?”
李自成道:“我便是你口中说的李自成。”
张严之:“……”
很快,张严之恢复了神志:“呵……李自成是何等英武之人,此人不但是万人敌,且是鼎鼎有名的豪杰,岂是你这等猥琐之人可比。”
李自成七窍生烟,道:“你第一封书信之中,称呼我为义王,自称自己遭遇昏君迫害,又说你会派自己的侄儿张应前去武昌,与我详谈。第二封书信,却是求救,指望我立即发兵,其中还引用了周王伐纣的典故,这些,你忘了吗?”
张严之听罢,方才还得意洋洋的表情,骤然之间变了。
这都是密信,而且如此机密的书信,一般情况之下,应该只有李自成和身边几个和核心心腹才会知道。
其他人如何得知。
可现在……这李自成为何在此?
张严之打了个激灵,此时……他突然觉得自己像个笑话。
张严之道:“你……你……你是李自成。”
“我自是李自成。”
“你……你为何在此。”
李自成在这个时候,自然道:“当然是追随英主!”
张严之便已觉得天旋地转。
他最后一点的希望也失去了。
本以为到了这个时候,自己表现出一些气节,即便是死,至少还博取一个名声。
将来改朝换代,说不准听闻自己大名的人,也可为之惋惜。
哪里想到……现在除了显得自己是个小丑之外,再没有其他了。
而这些话,明伦堂外也有不少人听了去。
人群之中,有人道:“李自成竟是投了朝廷……”
此言一出。
更是炸开了锅。
这不是开玩笑吗?
于是,哀嚎四起。
“张严之误我呀。”
“我瞎了眼,怎上了这个当……”
……
天启皇帝却已是拉下脸来,这些愚蠢的叛贼,他算是玩弄的差不多了,于是,厉声道:“来人,将这些人,给我统统都拿下!”
哨声响起。
李自成站在一旁,只一听哨声,心里便忍不住钦佩。
这些军校的生员,令行禁止,几乎完全是凭借命令行事,这样的军马,每一次眼看他们行事,便觉得震撼。
随即,哗啦啦,许多生员开始上刺刀。
而后,一列列人朝着被围的叛逆们并肩而行,开始不断的压缩他们的空间。
叛贼们早已慌了手脚。
有人还在哀嚎,有人道:“别杀人,别杀人。”
却也有一些绝望的,此时嘶吼道:“拼了。”
举起刀。
朝着那一队队的生员便冲上去。
只可惜……人还未靠近,这刺刀组成的队列,根本没有任何的破绽。
当面一个生员,一刀扎过去,这一刀又快又狠。
瞬间,这人的胸前便被刺刀扎了个窟窿,刺刀拔出来的时候,鲜血喷涌,口里发出哀嚎,随即,倒地气绝。
另外几个……也几乎没有碰到生员们的毫毛,也骤然被刺,这一切,只在瞬息之间。
而生员的队列,依旧没有任何的散乱,踩着尸首,继续上前,将叛逆们不断的压缩。
虽只死了十几个人,而且这些人死的很痛苦,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立即倒地,连声息都没了,却顿时让所有的叛逆,心里只剩下了绝望,所谓的反抗,在这绝对的武力面前,真如笑话一般。
因而,许多人开始跪地,最后越来越的人跪在地上。
紧接着,一队队的锦衣卫,便自队列的缝隙之中穿梭出来,开始拖拽着一个个人,直接拉走。
这一切,配合的可谓是严丝合缝,似乎早有一套流程一般。
被逮走的人,一拉出来,先是给一拳,先让对方失去任何妄图逃跑的底气,而后,直接一捆,随即一丢,接着,直接取了一个号牌,挂在他的脖子上,接着便是下一个。
一群锦衣卫,也早已哗啦啦的冲进明伦堂,率先押出去的乃是吴谦,吴谦这时醒悟,口里大呼:“饶命,饶命,我还知道……还知道……”
可惜,没人理他了。
说实话,谋反的细节,锦衣卫掌握的,比他清楚的多,这个时候,没有人听他的话,也没人有兴趣从他口里想要知道什么。
而那张严之,却不由得大呼小叫,似有些疯癫了,口里道:“李自成,你这酒囊饭袋,你这废物……我瞎了眼……我怎就错付了你这般的人,你倒是死啊,你倒是死啊……”
李自成于是亲自上前,先呼他一个巴掌,骂道:“闭上你的臭嘴吧!”
横竖是死,而且死之前一定痛不欲生。
便恶心你又如何。
若不是你们君臣二人,我张严之何至于到这样的下场。
他怒视着天启皇帝,凛然不惧的样子。
而且他故意高声,便是要让外头的人也听见。
他心里清楚,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即便今日自己带来的人统统都杀了,可是这里不是还有许多其他人。
自己这些话传出去,也够天启皇帝恶心的。
其实这也是他出自士绅人家的一种习惯罢了。
无论到了任何时候,都要嘴硬一下,好使自己可以留个名。
天启皇帝倒是不气恼:“李自成?李自成将来势必要成大事吗?这又是如何说的。”
张严之冷笑道:“陛下轻慢士人,而李自成礼遇士人,天下的英才,便都归入他的囊中,这叫人和。陛下登基以来,天下灾害不断,生灵涂炭,这是失了天和;而那李自成,盘踞武昌,开疆拓土,所过之处,士民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义师,不日即将携江南而裂天下,借助长江之险,与陛下南北分治,这便又占据了地利。而今江北之地,灾难最终,江南之地,灾难还算缓和,因而,江南日益为天下粮仓,江北则是赤地千里,此消彼长,这李自成如何不能成气候。”
“至于军事,这李自成起兵十年,朝廷日夜追击,却对他无计可施,当日他不成气候的时候,尚且如此,今日他气候已成,便有了得天下的根本,就更难治服了。更不必说他账下人等,无不对他敬仰万分,人人愿为他甘作马前卒,士民们视他为拯救危难的再生父母,而陛下呢?陛下……奢靡无度,心里只存着一己私利,口里说着新政,不过是将新政当做自己敛财的幌子罢了,陛下名为天子,实则为民之贼也,天时地利人和,如今俱在李自成身上,陛下又能定鼎几时呢?”
他这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
因为过于激动的原因,以至于额上青筋都暴出来。
于是他怒视着天启皇帝,道:“只是可惜………大明国祚已续两百年,谁料竟要因陛下的暴虐和冷酷而消亡,不过天数有变,本也是常理,大明有两百年的江山,已是难得了。今日我这样的士人,被你们视做是贼,要杀要剐,也没什么话可说,只是千秋之后,又或李自成鼎鼎天下之时,世人当知我张严之是何等人,至于陛下与辽东郡王这般的人,不过是为人所笑而已。”
他的声音,到了最后,几乎要咆哮出来,可谓是声震瓦砾。
天启皇帝:“……”
张静一也不禁的心里钦佩起来,说实话,这耍嘴皮子的本事,自己真是拍马都不能及。
天启皇帝深吸一口气,叹道:“张卿,你听见了吗,朕与你要遗臭万年了。”
张静一便道:“陛下,臣惭愧的很,是臣的恶名牵累了陛下。”
天启皇帝道:“这是相互补益的结果,谈不上谁牵累谁。”
张严之本是说的慷慨激昂,其实他早就有所预料,这昏君听了自己的话,一定怒不可遏,要嘛立即动手将自己杀了,要嘛大声的反唇相讥。
哪里想到,人家居然不咸不淡,就好似……自己所骂的,不是他们君臣二人一般。
厚颜无耻到这样的地步,真是无法想象。
天启皇帝叹了口气道:“李卿家,你来说说看,他说的有道理吗?”
这时早有一人,一脸尴尬的站出来。
他披着一件灰大衣。
其实也没办法,从前的服饰,是不能穿了,不过这寒冬腊月里,无论是皇帝还是下头的普通官军,都穿着这大衣,毕竟穿戴既不麻烦,而且还暖和。
李自成听到这张严之一番掷地有声的话,真恨不得上去立即抽他几个大耳刮子。
现在却只好硬着头皮:“此人胡言乱语,言之可笑,陛下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圣君,而我大明中兴有望,这些话,绝非是罪人的吹捧,实在是这几日与陛下相处,在这东林军将士之中所闻所见的感悟……”
张严之听罢,只觉得可笑,哈哈大笑道:“历来昏君,身边总是围绕着小人,哪一个亡国之君的身边,不是一群只晓得溜须拍马之人,只怕在亡天下之前,这些昏君们尚且还不晓得天下糜烂到了什么样的地步,还被无数小人围绕着,自以为自己圣明,可比尧舜呢。”
他这一番话,讥讽到了骨子里。
面上所表现出来的讽刺,更是跃然于上。
李自成道:“你住口!”
张严之道:“你是何人,区区一小卒,也敢教我住口?”
李自成道:“我便是你口中说的李自成。”
张严之:“……”
很快,张严之恢复了神志:“呵……李自成是何等英武之人,此人不但是万人敌,且是鼎鼎有名的豪杰,岂是你这等猥琐之人可比。”
李自成七窍生烟,道:“你第一封书信之中,称呼我为义王,自称自己遭遇昏君迫害,又说你会派自己的侄儿张应前去武昌,与我详谈。第二封书信,却是求救,指望我立即发兵,其中还引用了周王伐纣的典故,这些,你忘了吗?”
张严之听罢,方才还得意洋洋的表情,骤然之间变了。
这都是密信,而且如此机密的书信,一般情况之下,应该只有李自成和身边几个和核心心腹才会知道。
其他人如何得知。
可现在……这李自成为何在此?
张严之打了个激灵,此时……他突然觉得自己像个笑话。
张严之道:“你……你……你是李自成。”
“我自是李自成。”
“你……你为何在此。”
李自成在这个时候,自然道:“当然是追随英主!”
张严之便已觉得天旋地转。
他最后一点的希望也失去了。
本以为到了这个时候,自己表现出一些气节,即便是死,至少还博取一个名声。
将来改朝换代,说不准听闻自己大名的人,也可为之惋惜。
哪里想到……现在除了显得自己是个小丑之外,再没有其他了。
而这些话,明伦堂外也有不少人听了去。
人群之中,有人道:“李自成竟是投了朝廷……”
此言一出。
更是炸开了锅。
这不是开玩笑吗?
于是,哀嚎四起。
“张严之误我呀。”
“我瞎了眼,怎上了这个当……”
……
天启皇帝却已是拉下脸来,这些愚蠢的叛贼,他算是玩弄的差不多了,于是,厉声道:“来人,将这些人,给我统统都拿下!”
哨声响起。
李自成站在一旁,只一听哨声,心里便忍不住钦佩。
这些军校的生员,令行禁止,几乎完全是凭借命令行事,这样的军马,每一次眼看他们行事,便觉得震撼。
随即,哗啦啦,许多生员开始上刺刀。
而后,一列列人朝着被围的叛逆们并肩而行,开始不断的压缩他们的空间。
叛贼们早已慌了手脚。
有人还在哀嚎,有人道:“别杀人,别杀人。”
却也有一些绝望的,此时嘶吼道:“拼了。”
举起刀。
朝着那一队队的生员便冲上去。
只可惜……人还未靠近,这刺刀组成的队列,根本没有任何的破绽。
当面一个生员,一刀扎过去,这一刀又快又狠。
瞬间,这人的胸前便被刺刀扎了个窟窿,刺刀拔出来的时候,鲜血喷涌,口里发出哀嚎,随即,倒地气绝。
另外几个……也几乎没有碰到生员们的毫毛,也骤然被刺,这一切,只在瞬息之间。
而生员的队列,依旧没有任何的散乱,踩着尸首,继续上前,将叛逆们不断的压缩。
虽只死了十几个人,而且这些人死的很痛苦,几乎毫无还手之力,立即倒地,连声息都没了,却顿时让所有的叛逆,心里只剩下了绝望,所谓的反抗,在这绝对的武力面前,真如笑话一般。
因而,许多人开始跪地,最后越来越的人跪在地上。
紧接着,一队队的锦衣卫,便自队列的缝隙之中穿梭出来,开始拖拽着一个个人,直接拉走。
这一切,配合的可谓是严丝合缝,似乎早有一套流程一般。
被逮走的人,一拉出来,先是给一拳,先让对方失去任何妄图逃跑的底气,而后,直接一捆,随即一丢,接着,直接取了一个号牌,挂在他的脖子上,接着便是下一个。
一群锦衣卫,也早已哗啦啦的冲进明伦堂,率先押出去的乃是吴谦,吴谦这时醒悟,口里大呼:“饶命,饶命,我还知道……还知道……”
可惜,没人理他了。
说实话,谋反的细节,锦衣卫掌握的,比他清楚的多,这个时候,没有人听他的话,也没人有兴趣从他口里想要知道什么。
而那张严之,却不由得大呼小叫,似有些疯癫了,口里道:“李自成,你这酒囊饭袋,你这废物……我瞎了眼……我怎就错付了你这般的人,你倒是死啊,你倒是死啊……”
李自成于是亲自上前,先呼他一个巴掌,骂道:“闭上你的臭嘴吧!”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