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66 第七百二十五章:大功
- 767 第七百二十六章:驱虎吞狼
- 768 第七百二十七章:天降神兵
- 769 第七百二十八章:坚船利炮
- 770 第七百二十九章:人间炼狱
- 771 第七百三十章:连战连捷
- 772 第七百三十一章:进军
- 773 第七百三十二章:斩尽杀绝
- 774 第七百三十三章:卧龙出山
- 775 第七百三十四章:神机妙策
- 776 第七百三十五章:有‘朋’自远方来
- 777 第七百三十六章:黑船来袭
- 778 第七百三十七章:屠戮
- 779 第七百三十八章:钓了一条大鱼
- 780 第七百三十九章:隐秘的真相
- 781 第七百四十章:不好了 不好了
- 782 第七百四十一章:登陆
- 783 第七百四十二章:入城
- 784 第七百四十三章:正锋相对
- 785 第七百四十四章:金刚怒目
- 786 第七百四十五章:杀疯了
- 787 第七百四十六章:秀才遇上兵
- 788 第七百四十七章:君子受辱
- 789 第七百四十八章:绝境
- 790 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捷
- 791 第七百五十章:凯旋
- 792 第七百五十一章:见驾
- 793 第七百五十二章,封王
- 794 第七百五十三章:有杀气
- 795 第七百五十四章:秋后算账
- 796 第七百五十五章:杖毙
- 797 第七百五十六章:富可敌国
- 798 第七百五十七章:开拓
- 799 第七百五十八章:扩张
- 800 第七百五十九章:臣服
- 801 第七百六十章:新纪元
- 802 第七百六十一章:繁荣
- 803 第七百六十二章:召旧部
- 804 第七百六十三章:初衷
- 805 第七百六十四章:圣贤
- 806 第七百六十五章:豪杰
- 807 第七百六十六章:势如破竹
- 808 第七百六十七章:大捷
- 809 第七百六十八章:爸爸去哪儿了
- 810 第七百六十九章: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 811 第七百七十章:治国平天下
- 812 第七百七十一章:党同伐异
- 813 第七百七十二章:屠戮
- 814 第七百七十三章:征服
- 815 第七百七十四章:百年大计
- 816 第七百七十五章:不战而屈人之兵
- 817 第七百七十六章:天下大势
- 818 第七百七十七章:入宫参觐
- 819 第七百七十八章:如获至宝
- 820 第七百七十九章:有理有据
- 821 第七百八十章:谋万世
- 822 第七百八十一章:天下无事(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三十五章:有‘朋’自远方来
第七百三十五章:有‘朋’自远方来
当然,说归说。
可是内心还是忐忑的。
要颠倒黑白,势必会有巨大的风险。
不过邓演之的一席话,终究还是让王文君下定了决心。
“王公现在走的就是一条死路,眼下除了死中求活,没有任何的办法。”邓演之继续道:“眼下王公要做的,只能解决这个问题,若是袭击一直无法停止,天下大乱,那么王公便死无葬身之地了。”
“何况……王公有没有想过……沿岸数省出身的大臣,现在哪一个不是心急如焚?再这样闹下去,他们乡下的家人连性命都无法保全啊。现在大家要的是平安,只要王公寻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自会在京中竭力为王公奔走。再者说了,王公在都察院时,也有人脉,这些门生故吏,难道不会出受帮衬吗?”
邓演之说到这里,顿了一顿,随即又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能再犹豫了。”
王文君看着邓演之,深吸一口气,叹道:“国家到了这个地步,为了天下苍生黎民,也只好如此了,若是有罪,那么这罪都归老夫身上好了,只要天下能够安定,百姓能够平安,老夫纵万死,亦可含笑。”
说下这番话之后。
邓演之就立即知道,王文君算是彻底的下定决心了。
王文君随即又问:“只是,该如何和海贼联络?此事,必然需秘密进行,绝不可告人。”
邓演之便道:“学生且去联络看看。”
王文君想了想,这样的大事,还真只能是邓演之去办,其他人他并不放心。
于是他点头道:“有劳了。”
邓演之又说了一些话,随即便告退出去。
出了行辕,而后,邓演之便进了轿子,接着便让轿夫往自己下榻的一处租赁的小宅而去。
这小宅中人不多,只有一个老妈子和一个门丁,故而显得很幽静
邓演之进门后,便径直到了宅中中堂。
而在这里,却早有一个纶巾儒衫之人在等候他多时了。
“邓兄,如何了?”这声音略显急切。
这个人……虽是纶巾儒衫的打扮,不过肤色略显较黑,此时一面和邓演之行礼,一面关切的询问。
邓演之看他一眼,随即道:“妥当了。”
于是,这人长长的松了口气。
眼前这个读书人,叫蔡文远,蔡文远乃是江南大族,此后不得不流落海外,到了琉球之后,因为颇有影响,于是受雇于佛郎机人做了通事。
此番联合舰队不断袭击沿岸,却一直苦于这样打下去,只是在不断的消耗,这些欧洲人,显然要的是得到切实的好处,这一点,必须得从大明朝廷手中获得。
因而……在无数次变本加厉的袭击之后,便让这通事蔡文远潜入内陆,开始活动。
实际上,像蔡文远这样的人不少,他们逃亡海外之前,本在江南一带,就很有文名,且大多数,都是钟鼎之家,人脉极广。
比如邓演之,就是苏州府人,而蔡文远也是苏州大族,往日彼此虽未谋面,却算是世交。
此时,蔡文远喜道:“那王公答应了?”
“答应了。”
相较于方才的焦急忧心,此时的蔡文远,脸色一下子亮了几分,喜上眉梢地道:“若如此,这是苍生之幸啊,自此之后,大家就再没有刀兵之灾了。”
邓演之却是看了他一眼道:“可眼下还有一个麻烦,王公虽是答应了,可若是你们不拿出一点诚意来,此事就无法继续下去。”
蔡文远便忙道:“那么邓兄的意思呢?”
邓演之略略一想,便道:“此事容易,就请一个欧罗巴颇有身份,且能定事的人登岸,先与王公密谈,若是让其他人来,做不了主,需来回交涉,只怕旷日持久,可现在不说王公等不及了,就算等得及,可如此迎来往送,一旦被人察觉,则夜长梦多。这件事,必须快刀斩乱麻。”
蔡文远笑了笑道:“此事容易,我这便回去说,一定会有有份量的人登岸前来与王公细谈。”
邓演之点点头:“若如此,那么对双方都有好处了。”
蔡文远便深深地看了邓演之一眼,而后道:“当然,对邓兄,也有极大的好处……许诺的金银……已让人送去邓兄的老家了。”
邓演之摆出一副淡淡的样子:“这不算什么,我在乎的也不是银子,只是关切这沿岸的军民百姓罢了。不过……还有一件事……”
“还请邓兄赐教。”
“三日之内,你们的船队,定要……”邓演之顿了顿,而后慢悠悠的道:“定要狠狠的组织一次大袭击。”
“这……”蔡文远一脸不解的样子,疑惑地道:“不是说要预备议和了吗?”
邓演之道:“打了才能议和,打的越狠,这议和才越有用。若是不打狠了,便不知痛,就算是王公再如何润色这议和的条件,朝廷也未必肯同意。”
蔡文远的眼睛又是一亮:“以打促和?”
邓演之道:“这不是我说的,这是你说的。”
蔡文远立即就懂了,连忙堆笑道:“对对对,愚弟懂了,懂了,邓兄如此高才,却不能为官,只能做人的幕友,实在是可惜啊。只是………邓兄……你看打哪里最好?”
邓演之沉吟片刻,便道:“彻底截断运河,烧掉运河之中堵塞的漕船!”
蔡文远似乎想到了什么,深吸一口气,才道:“现如今运河上,哪一处的漕船多?”
“现下因为运河时常中断,不少的漕船,不得已之下,积压在扬州一带,那里还有一处江都仓,堆积了大量的粮草……”
蔡文远点着头,口里道:“邓兄金玉良言,愚弟受教了,我这便立马回去,除此之外……还有十万两金银,愚弟去和他们说,过一些日子,自会想方设法送到邓兄的苏州老家。”
邓演之则是微微一笑道:“得人钱财,为人消灾,蔡贤弟,此地也不宜久留,你还是速去吧。”
显然该说的也说完了,二人相互作揖,彼此告别。
…………
数日之后。
一个番人趁着夜幕,登上了岸,而后安排上了密不透风的马车,火速送至镇江。
在镇江,王文君正焦灼地等待着。
而这马车则稳稳地停在了后院里。
邓演之在此耐心地等待,早遣散了后宅里的所有人,只留了自己和自己的书童。
那人下了马车,邓演之便上前,行了个礼。
而眼前这个金发碧眼之人,却显然听不懂汉话。
不过,那蔡文远却跟来了,上前为他翻译,也与邓演之寒暄之后,便开始引着人,进入了后宅的小厅。
小厅里,王文君端坐,起身朝那番人客气地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蔡文远低声和这番人说了一句。
番人随即也令蔡文远翻译:“王公,这位是豪斯伯爵,他也久闻您的大名,深深敬佩您能够为大明百姓着想的决心,因此,特来拜访。豪斯伯爵乃是法兰西国王的侄女婿,也是奥地利皇帝的外甥,是葡萄牙……”
王文君直听的头大,这一大堆的头衔,大抵的意思就是,对方的身份很尊贵,是个能说话算数的人,他的意思,就代表了整个船队的意志。
王文君道:“竟是皇亲国戚,失礼,失礼了,请坐,请坐,来人,上茶。”
茶水上了上来,这个叫豪斯的人呷了一口,顿时喷出来,苦着一张脸,皱着眉。
蔡文远连忙道:“伯爵品不得此茶,觉得太苦,还请王公勿怪。”
王文君却是微微一笑:“虽说入乡随俗,可茶水初尝时确是如此,无妨,无妨。”
说罢,这几人便在小厅中足足呆了一夜。
彼此唇枪舌战,似乎是在为每一个细节推敲。
王文君很简单,他只想脱身,想甩下这个烫手山芋,所以对于他而言,他要的是舰队停止进攻。
至于大明给出的优惠,也是尽力在不割城的条件之下。
而至于各种消除关税,通商,租借口岸,还有……通过朝贡的关系,来取得金银,这些……统统都是可以谈的。
只是显然对方并没有轻易的松口。
譬如朝贡的关系上,这让王文君大为意外,他原以为对方只想得利,没想到却也在名上开始绕弯子。
只是坐在一旁的邓演之却明白这豪斯的意思,豪斯已经看清了王文君的底牌,表面上是在名义上纠缠,实际上就是抓着名义,希望王文君在其他方面让步。
这等同于是直接看死了王文君息事宁人的心思,步步紧逼。
而王文君这个人……
邓演之只是想笑,论起督师军马而言,王文君眼高手低,可说起谈判,显然也是一个废物。
偏偏这样的人,竟是身居高位,身份清贵无比。
于是,邓演之的眼神之中,不禁掠过几分别有意思的神色……八股取士……取的居然是这样的人……倒是可怜我,屡屡名落孙山,却不过是给人出谋划策,至今不过还是个白丁,也好……多挣一些银子吧。
可是内心还是忐忑的。
要颠倒黑白,势必会有巨大的风险。
不过邓演之的一席话,终究还是让王文君下定了决心。
“王公现在走的就是一条死路,眼下除了死中求活,没有任何的办法。”邓演之继续道:“眼下王公要做的,只能解决这个问题,若是袭击一直无法停止,天下大乱,那么王公便死无葬身之地了。”
“何况……王公有没有想过……沿岸数省出身的大臣,现在哪一个不是心急如焚?再这样闹下去,他们乡下的家人连性命都无法保全啊。现在大家要的是平安,只要王公寻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自会在京中竭力为王公奔走。再者说了,王公在都察院时,也有人脉,这些门生故吏,难道不会出受帮衬吗?”
邓演之说到这里,顿了一顿,随即又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经不能再犹豫了。”
王文君看着邓演之,深吸一口气,叹道:“国家到了这个地步,为了天下苍生黎民,也只好如此了,若是有罪,那么这罪都归老夫身上好了,只要天下能够安定,百姓能够平安,老夫纵万死,亦可含笑。”
说下这番话之后。
邓演之就立即知道,王文君算是彻底的下定决心了。
王文君随即又问:“只是,该如何和海贼联络?此事,必然需秘密进行,绝不可告人。”
邓演之便道:“学生且去联络看看。”
王文君想了想,这样的大事,还真只能是邓演之去办,其他人他并不放心。
于是他点头道:“有劳了。”
邓演之又说了一些话,随即便告退出去。
出了行辕,而后,邓演之便进了轿子,接着便让轿夫往自己下榻的一处租赁的小宅而去。
这小宅中人不多,只有一个老妈子和一个门丁,故而显得很幽静
邓演之进门后,便径直到了宅中中堂。
而在这里,却早有一个纶巾儒衫之人在等候他多时了。
“邓兄,如何了?”这声音略显急切。
这个人……虽是纶巾儒衫的打扮,不过肤色略显较黑,此时一面和邓演之行礼,一面关切的询问。
邓演之看他一眼,随即道:“妥当了。”
于是,这人长长的松了口气。
眼前这个读书人,叫蔡文远,蔡文远乃是江南大族,此后不得不流落海外,到了琉球之后,因为颇有影响,于是受雇于佛郎机人做了通事。
此番联合舰队不断袭击沿岸,却一直苦于这样打下去,只是在不断的消耗,这些欧洲人,显然要的是得到切实的好处,这一点,必须得从大明朝廷手中获得。
因而……在无数次变本加厉的袭击之后,便让这通事蔡文远潜入内陆,开始活动。
实际上,像蔡文远这样的人不少,他们逃亡海外之前,本在江南一带,就很有文名,且大多数,都是钟鼎之家,人脉极广。
比如邓演之,就是苏州府人,而蔡文远也是苏州大族,往日彼此虽未谋面,却算是世交。
此时,蔡文远喜道:“那王公答应了?”
“答应了。”
相较于方才的焦急忧心,此时的蔡文远,脸色一下子亮了几分,喜上眉梢地道:“若如此,这是苍生之幸啊,自此之后,大家就再没有刀兵之灾了。”
邓演之却是看了他一眼道:“可眼下还有一个麻烦,王公虽是答应了,可若是你们不拿出一点诚意来,此事就无法继续下去。”
蔡文远便忙道:“那么邓兄的意思呢?”
邓演之略略一想,便道:“此事容易,就请一个欧罗巴颇有身份,且能定事的人登岸,先与王公密谈,若是让其他人来,做不了主,需来回交涉,只怕旷日持久,可现在不说王公等不及了,就算等得及,可如此迎来往送,一旦被人察觉,则夜长梦多。这件事,必须快刀斩乱麻。”
蔡文远笑了笑道:“此事容易,我这便回去说,一定会有有份量的人登岸前来与王公细谈。”
邓演之点点头:“若如此,那么对双方都有好处了。”
蔡文远便深深地看了邓演之一眼,而后道:“当然,对邓兄,也有极大的好处……许诺的金银……已让人送去邓兄的老家了。”
邓演之摆出一副淡淡的样子:“这不算什么,我在乎的也不是银子,只是关切这沿岸的军民百姓罢了。不过……还有一件事……”
“还请邓兄赐教。”
“三日之内,你们的船队,定要……”邓演之顿了顿,而后慢悠悠的道:“定要狠狠的组织一次大袭击。”
“这……”蔡文远一脸不解的样子,疑惑地道:“不是说要预备议和了吗?”
邓演之道:“打了才能议和,打的越狠,这议和才越有用。若是不打狠了,便不知痛,就算是王公再如何润色这议和的条件,朝廷也未必肯同意。”
蔡文远的眼睛又是一亮:“以打促和?”
邓演之道:“这不是我说的,这是你说的。”
蔡文远立即就懂了,连忙堆笑道:“对对对,愚弟懂了,懂了,邓兄如此高才,却不能为官,只能做人的幕友,实在是可惜啊。只是………邓兄……你看打哪里最好?”
邓演之沉吟片刻,便道:“彻底截断运河,烧掉运河之中堵塞的漕船!”
蔡文远似乎想到了什么,深吸一口气,才道:“现如今运河上,哪一处的漕船多?”
“现下因为运河时常中断,不少的漕船,不得已之下,积压在扬州一带,那里还有一处江都仓,堆积了大量的粮草……”
蔡文远点着头,口里道:“邓兄金玉良言,愚弟受教了,我这便立马回去,除此之外……还有十万两金银,愚弟去和他们说,过一些日子,自会想方设法送到邓兄的苏州老家。”
邓演之则是微微一笑道:“得人钱财,为人消灾,蔡贤弟,此地也不宜久留,你还是速去吧。”
显然该说的也说完了,二人相互作揖,彼此告别。
…………
数日之后。
一个番人趁着夜幕,登上了岸,而后安排上了密不透风的马车,火速送至镇江。
在镇江,王文君正焦灼地等待着。
而这马车则稳稳地停在了后院里。
邓演之在此耐心地等待,早遣散了后宅里的所有人,只留了自己和自己的书童。
那人下了马车,邓演之便上前,行了个礼。
而眼前这个金发碧眼之人,却显然听不懂汉话。
不过,那蔡文远却跟来了,上前为他翻译,也与邓演之寒暄之后,便开始引着人,进入了后宅的小厅。
小厅里,王文君端坐,起身朝那番人客气地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蔡文远低声和这番人说了一句。
番人随即也令蔡文远翻译:“王公,这位是豪斯伯爵,他也久闻您的大名,深深敬佩您能够为大明百姓着想的决心,因此,特来拜访。豪斯伯爵乃是法兰西国王的侄女婿,也是奥地利皇帝的外甥,是葡萄牙……”
王文君直听的头大,这一大堆的头衔,大抵的意思就是,对方的身份很尊贵,是个能说话算数的人,他的意思,就代表了整个船队的意志。
王文君道:“竟是皇亲国戚,失礼,失礼了,请坐,请坐,来人,上茶。”
茶水上了上来,这个叫豪斯的人呷了一口,顿时喷出来,苦着一张脸,皱着眉。
蔡文远连忙道:“伯爵品不得此茶,觉得太苦,还请王公勿怪。”
王文君却是微微一笑:“虽说入乡随俗,可茶水初尝时确是如此,无妨,无妨。”
说罢,这几人便在小厅中足足呆了一夜。
彼此唇枪舌战,似乎是在为每一个细节推敲。
王文君很简单,他只想脱身,想甩下这个烫手山芋,所以对于他而言,他要的是舰队停止进攻。
至于大明给出的优惠,也是尽力在不割城的条件之下。
而至于各种消除关税,通商,租借口岸,还有……通过朝贡的关系,来取得金银,这些……统统都是可以谈的。
只是显然对方并没有轻易的松口。
譬如朝贡的关系上,这让王文君大为意外,他原以为对方只想得利,没想到却也在名上开始绕弯子。
只是坐在一旁的邓演之却明白这豪斯的意思,豪斯已经看清了王文君的底牌,表面上是在名义上纠缠,实际上就是抓着名义,希望王文君在其他方面让步。
这等同于是直接看死了王文君息事宁人的心思,步步紧逼。
而王文君这个人……
邓演之只是想笑,论起督师军马而言,王文君眼高手低,可说起谈判,显然也是一个废物。
偏偏这样的人,竟是身居高位,身份清贵无比。
于是,邓演之的眼神之中,不禁掠过几分别有意思的神色……八股取士……取的居然是这样的人……倒是可怜我,屡屡名落孙山,却不过是给人出谋划策,至今不过还是个白丁,也好……多挣一些银子吧。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