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13 第六百七十二章:他们要你钱,我要你的命
- 714 第六百七十三章:大祸临头
- 715 第六百七十四章:大受震撼
- 716 第六百七十五章:真相大白
- 717 第六百七十六章:真正的真相
- 718 第六百七十七章:光宗耀祖
- 719 第六百七十八章:在此一役
- 720 第六百七十九章:一网打尽
- 721 第六百七十章:决战之夜
- 722 第六百八十一章:最后一战
- 723 第六百八十二章:杀杀杀
- 724 第六百八十三章:毁天灭地
- 725 第六百八十四章:土崩瓦解
- 726 第六百八十五章:格杀勿论
- 727 第六百八十六章:人心
- 728 第六百八十七章:英明一世
- 729 第六百八十八章:针锋相对
- 730 第六百八十九章:进攻
- 731 第六百九十章:摧枯拉朽
- 732 第六百九十一章:兄弟离心
- 733 第六百九十二章:万事休矣
- 734 第六百九十三章:一网打尽
- 735 第六百九十四章:诛灭三族
- 736 第六百九十五章:稳操胜券
- 737 第六百九十六章:死无葬身之地
- 738 第六百九十七章:天变了
- 739 第六百九十八章:清君侧
- 740 第六百九十九章:一家人要整整齐齐
- 741 第七百章:决战紫禁城
- 742 第七百零一章:圣旨到
- 743 第七百零二章:万死啊
- 744 第七百零三章:一网打尽
- 745 第七百零四章:大赦天下
- 746 第七百零五章:活出个人样
- 747 第七百零六章:绝世神器
- 748 第七百零七章:疯涨
- 749 第七百零八章:神人
- 750 第七百零九章:重要的钦犯
- 751 第七百一十章:宝藏
- 752 第七百一十一章:但愿海波平
- 753 第七百一十二章:有利可图
- 754 第七百一十三章:义不掌财
- 755 第七百一十四章:大舰
- 756 第七百一十五章:世纪之战
- 757 第七百一十六章:礼义廉
- 758 第七百一十七章:竖子不足与谋
- 759 第七百一十八章:君臣相得
- 760 第七百一十九章:海防之策
- 761 第七百二十章:群英荟聚
- 762 第七百二十一章:平天下
- 763 第七百二十二章:决胜千里
- 764 第七百二十三章:敌袭
- 765 第七百二十四章:如之奈何
- 766 第七百二十五章:大功
- 767 第七百二十六章:驱虎吞狼
- 768 第七百二十七章:天降神兵
- 769 第七百二十八章:坚船利炮
- 770 第七百二十九章:人间炼狱
- 771 第七百三十章:连战连捷
- 772 第七百三十一章:进军
- 773 第七百三十二章:斩尽杀绝
- 774 第七百三十三章:卧龙出山
- 775 第七百三十四章:神机妙策
- 776 第七百三十五章:有‘朋’自远方来
- 777 第七百三十六章:黑船来袭
- 778 第七百三十七章:屠戮
- 779 第七百三十八章:钓了一条大鱼
- 780 第七百三十九章:隐秘的真相
- 781 第七百四十章:不好了 不好了
- 782 第七百四十一章:登陆
- 783 第七百四十二章:入城
- 784 第七百四十三章:正锋相对
- 785 第七百四十四章:金刚怒目
- 786 第七百四十五章:杀疯了
- 787 第七百四十六章:秀才遇上兵
- 788 第七百四十七章:君子受辱
- 789 第七百四十八章:绝境
- 790 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捷
- 791 第七百五十章:凯旋
- 792 第七百五十一章:见驾
- 793 第七百五十二章,封王
- 794 第七百五十三章:有杀气
- 795 第七百五十四章:秋后算账
- 796 第七百五十五章:杖毙
- 797 第七百五十六章:富可敌国
- 798 第七百五十七章:开拓
- 799 第七百五十八章:扩张
- 800 第七百五十九章:臣服
- 801 第七百六十章:新纪元
- 802 第七百六十一章:繁荣
- 803 第七百六十二章:召旧部
- 804 第七百六十三章:初衷
- 805 第七百六十四章:圣贤
- 806 第七百六十五章:豪杰
- 807 第七百六十六章:势如破竹
- 808 第七百六十七章:大捷
- 809 第七百六十八章:爸爸去哪儿了
- 810 第七百六十九章: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 811 第七百七十章:治国平天下
- 812 第七百七十一章:党同伐异
- 813 第七百七十二章:屠戮
- 814 第七百七十三章:征服
- 815 第七百七十四章:百年大计
- 816 第七百七十五章:不战而屈人之兵
- 817 第七百七十六章:天下大势
- 818 第七百七十七章:入宫参觐
- 819 第七百七十八章:如获至宝
- 820 第七百七十九章:有理有据
- 821 第七百八十章:谋万世
- 822 第七百八十一章:天下无事(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六百八十二章:杀杀杀
第六百八十二章:杀杀杀
这就有点让人觉得越发的奇怪了。
虽然高迎祥和张献忠并没有学习过系统性的军事知识。
可是一路拼杀,行军打仗,已如吃饭睡觉一样的简单。
明军的举动,处处透着诡异,而且完全是违逆着军事常识来干的。
他们抵达广平府,在广平府一线,将人马摆开。
很快他们发现,除了邯郸之外,东林军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县城和村落。
哪怕是邯郸的门户,或者是必经之路,竟也无兵可守。
几乎所有的人马,统统一字排开屯扎在一处。
这令高迎祥下意识地有些不安起来,便又和张献忠聚在一起,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道:“你说,会不会是官军有什么阴谋?我瞧他们的行事诡异,实在难测。”
张献忠苦笑道:“俺也觉得诡异,这完全是处处犯着兵家大忌。”
“要不……”高迎祥想了想,道:“俺们兄弟不防撤了,不宜久留。”
流寇嘛,最重要的是警觉,一旦察觉到有一些不对劲,便立即风紧扯呼,绝不会拖泥带水。
那些不够敏感,或者容易上头的流寇,早就没办法活到现在,死得不能再死了。
张献忠也不禁生疑,于是道:“莫非是一个圈套?可是……若是圈套,实在不至到这个地步。”
事实上,他还是有些不甘心。
说不定人家真有这么蠢呢!
其实主要还是诱惑力实在太大,转战了这么多年,眼看着京城就在跟前了,而且在这邯郸里,或许大明的昏君就在此,若是能拿下,那么就立即可以摇身一变,甚至可能要坐龙椅了。
“李贤弟的兵马在何处?”高迎祥突的道。
“只怕也不远了,三五日,前锋便要到达,他进展极快。”
高迎祥忍不住背着手,来回踱步,他沉吟着道:“李贤弟向来谨慎,这一次,他如此急速的进军,也颇有背水一战的气势。只是……为何他舍了武昌,急欲求战呢?书信之中只说有人做内应,而且还愿奉上无数的饷银,这些话说的太笼统……莫不是因为……李老弟早就料到……京城之中发生了什么变故吧。”
张献忠听罢,一副醐醍灌顶的样子,随即就道:“或许就是如此。”
“这样看来。”高迎祥咬咬牙,接着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来都来了,依我之见,还是去碰一碰的好,反正俺们人多,十数万人马,不妨摆开阵势,先打打看。”
张献忠认真地想了想,才点头道:“就打打看,俺让俺那孩儿做先锋。”
高迎祥眼眸眯起来,道:“可是可望贤侄吗?”
流寇们有收养子的习惯,而张献忠很擅长识人,他便收养了不少的养子,这些人,无一不是将才。
而这个叫张可望的人,原名叫孙可望,人称一堵墙,作战骁勇,能文能武,乃是张献忠的长子,在流寇中的声望不小。
张献忠颔首道:“便是他。”
高迎祥顿时松了口气,其实他骤然之间明白,这一次张献忠是打算拼命了。
这个叫孙可望的人,乃是张献忠心腹中的心腹,也是张献忠的王牌,他所辖制的恰恰是张献忠老营军马,令此人来做先锋,就意味着张献忠已做了孤注一掷的打算。
或许是被张献忠的豪气所感染,也是因为,张献忠既都表了这个态,自己若是还不肯掏出自己的本钱,未免要被天下各路首领们看轻。
于是高迎祥道:“那小子不错,是个大才,既然如此,不妨我将刘威也一并带兵去助战,彼此也好呼应。”
张献忠心里有数了,这是要死磕了。于是大喜道:“甚好。”
当夜,张献忠回到了自己的大帐,立即将孙可望叫到了自己的账前。
孙可望一身甲胄,很是英武,只是他的眼眸有些细长,因而给人一种阴沉的气质。
他来到张献忠的跟前,便先朝张献忠行了个礼。
张献忠哈哈大笑道:“哈哈,可望我儿,有好事交给你。”
孙可望便道:“还请义父示下。”
他显得很恭谨,并没有父子之间的亲昵。
张献忠便将预备出击的事说了,随即道:“俺向闯王荐你为先锋,你怎么看?”
孙可望想了想道:“反正已是来了,总要碰一碰的,义父既发了话,儿子自然义不容辞。”
“好。”张献忠顿时意气风发,又大笑起来:“哈哈……不过你要晓得,你带着的,可是俺的本钱,一旦有失,便都完了。所以,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孙可望道:“义父放心,儿子晓得。”
张献忠又大笑,禁不住道:“此番若是能进京城,少不得……俺也过一个皇帝瘾,俺与老高商议过,到时京城就留给他老高,他在北称帝,俺则带兵去关中和云贵,也做皇帝,他是北帝,俺是西帝,至于李自成那厮,俺瞧不上他,不过看他当初也曾聚义的份上,便教他做一个南大王便罢。到时俺称孤道寡,你来做太子。”
孙可望心里一喜,却忙道:“义父折煞俺了。”
张献忠露出‘慈祥’的笑容:“休要推辞,说起来,俺其实心里头,还是有些空落落,可行大事的,迟早要走到今日这一步,只好买定离手,全凭天意了。此时此刻,俺做一首诗,赠予你,好教你明日阵前,受一些激励。”
孙可望:“……”
张献忠便背着手,来回踱了几步,而后抬起眼来,顾盼自雄,朗声道:“十万雄兵至京畿,骇得昏君心凄凄,有俺亲儿可望在,杀那官军如切瓜!”
孙可望道:“好诗,好诗,义父这诗,又精进了不少,只怕李白和杜甫再生,也要不及了。”
张献忠叹口气道:“你休要这般吹捧,俺难道没有自知之明吗?李杜是什么样的人物,那是诗中之圣,俺怎么及得上他们。至多,俺的诗才,也不过在帝王中最好罢了。”
“对对对,比那李后主还要高明几分。”
“李后主是甚鸟?”张献忠认真地问道。
孙可望:“……”
孙可望不吭声,张献忠倒没有继续追问,而是道:“好啦,时候不早啦,休管先主、后主,明日的战事才是真的,诗词毕竟是小道,消遣罢了,当不得真!”
“喏!”
次日,浩浩荡荡的大军,已从拂晓开始集结,从各路朝邯郸进发。
这遮天蔽日的人马,分头并进,两翼的骑兵,也是有模有样。
孙可望清晨便点齐了老营人马,足足九千多人,大半都是骑马。
随即便与高迎祥的部将刘威汇合一处,刘威也有数千骑兵,一时之间,气势如虹。
其他的流寇,则结阵,层层推进,竟也是有模有样,竟比寻常的大明官兵,更加有序。
这毕竟是经历了十年战火的军马,不适者早已死了,留下的,多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
最紧要的是,这些人从贼,几乎已是无路可走,往往是带着对官府的怨愤而怒起,比之官兵单靠粮饷混饭吃,反而更有几分求胜的主动性。
这时代的军马作战,是不可能展开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旦展开,首领和士卒之间就难以呼应,命令没有办法传达。
因而,必须所有人凝在一起,无论多少人,一旦预备进攻,便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能力稍稍差一些的官军,还未开始出战,自己就被自己弄得混乱不堪了。
而这些流寇,打仗已是习以为常,彼此之间,走走停停,竟也有模有样。
高迎祥与张献忠二人也抵达了,他们骑着马,让人打出了自己的帅旗。
此时,这高迎祥手里正端着望远镜眺望。
张献忠见了,不由好奇地道:“这是啥鸟玩意?”
“官军手上缴获的,能望远。”
张献忠不禁嗤之以鼻:“望个鸟,望了也是白望,冲上去,给他们三板斧,便利索了。”
高迎祥收了望远镜,对这宝贝却显得很金贵,擦了擦,才收起来,接着道:“官军依旧龟缩不出,看来……是要等咱们出击了。”
张献忠很是豪气地道:“那便出击。”
高迎祥则是微微皱眉道:“俺的眼皮子老是跳,总觉得不妥。”
张献忠道:“到了今日,便是脑袋被人砍下来,也得冲他娘一回,已回不了头了,何必这时扭扭捏捏!等俺可望孩儿冲散了官军,俺便带人掩杀过去。”
高迎祥觉得有理,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后退是不可能了,便颔首道:“好,俺与你并肩而战,今日杀个痛快。”
张献忠听罢,便哈哈大笑道:“妙,妙啊,此情此景,教人心潮澎湃,俺禁不住又要诗兴大发了。”
于是高声道:“俺与闯王结金兰,他为兄来俺为弟,兄弟二人齐携手,遇着官军杀杀杀!”
高迎祥:“……”
张献忠又道:“昨夜赐诗一首给俺儿,今日又赠诗一首予吾兄,今日大军云集,一决死战,又有诗为兴,痛快得很哪!”
高迎祥觉得自己该找一个大夫,给张献忠看看。
虽然高迎祥和张献忠并没有学习过系统性的军事知识。
可是一路拼杀,行军打仗,已如吃饭睡觉一样的简单。
明军的举动,处处透着诡异,而且完全是违逆着军事常识来干的。
他们抵达广平府,在广平府一线,将人马摆开。
很快他们发现,除了邯郸之外,东林军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县城和村落。
哪怕是邯郸的门户,或者是必经之路,竟也无兵可守。
几乎所有的人马,统统一字排开屯扎在一处。
这令高迎祥下意识地有些不安起来,便又和张献忠聚在一起,托着下巴,若有所思地道:“你说,会不会是官军有什么阴谋?我瞧他们的行事诡异,实在难测。”
张献忠苦笑道:“俺也觉得诡异,这完全是处处犯着兵家大忌。”
“要不……”高迎祥想了想,道:“俺们兄弟不防撤了,不宜久留。”
流寇嘛,最重要的是警觉,一旦察觉到有一些不对劲,便立即风紧扯呼,绝不会拖泥带水。
那些不够敏感,或者容易上头的流寇,早就没办法活到现在,死得不能再死了。
张献忠也不禁生疑,于是道:“莫非是一个圈套?可是……若是圈套,实在不至到这个地步。”
事实上,他还是有些不甘心。
说不定人家真有这么蠢呢!
其实主要还是诱惑力实在太大,转战了这么多年,眼看着京城就在跟前了,而且在这邯郸里,或许大明的昏君就在此,若是能拿下,那么就立即可以摇身一变,甚至可能要坐龙椅了。
“李贤弟的兵马在何处?”高迎祥突的道。
“只怕也不远了,三五日,前锋便要到达,他进展极快。”
高迎祥忍不住背着手,来回踱步,他沉吟着道:“李贤弟向来谨慎,这一次,他如此急速的进军,也颇有背水一战的气势。只是……为何他舍了武昌,急欲求战呢?书信之中只说有人做内应,而且还愿奉上无数的饷银,这些话说的太笼统……莫不是因为……李老弟早就料到……京城之中发生了什么变故吧。”
张献忠听罢,一副醐醍灌顶的样子,随即就道:“或许就是如此。”
“这样看来。”高迎祥咬咬牙,接着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来都来了,依我之见,还是去碰一碰的好,反正俺们人多,十数万人马,不妨摆开阵势,先打打看。”
张献忠认真地想了想,才点头道:“就打打看,俺让俺那孩儿做先锋。”
高迎祥眼眸眯起来,道:“可是可望贤侄吗?”
流寇们有收养子的习惯,而张献忠很擅长识人,他便收养了不少的养子,这些人,无一不是将才。
而这个叫张可望的人,原名叫孙可望,人称一堵墙,作战骁勇,能文能武,乃是张献忠的长子,在流寇中的声望不小。
张献忠颔首道:“便是他。”
高迎祥顿时松了口气,其实他骤然之间明白,这一次张献忠是打算拼命了。
这个叫孙可望的人,乃是张献忠心腹中的心腹,也是张献忠的王牌,他所辖制的恰恰是张献忠老营军马,令此人来做先锋,就意味着张献忠已做了孤注一掷的打算。
或许是被张献忠的豪气所感染,也是因为,张献忠既都表了这个态,自己若是还不肯掏出自己的本钱,未免要被天下各路首领们看轻。
于是高迎祥道:“那小子不错,是个大才,既然如此,不妨我将刘威也一并带兵去助战,彼此也好呼应。”
张献忠心里有数了,这是要死磕了。于是大喜道:“甚好。”
当夜,张献忠回到了自己的大帐,立即将孙可望叫到了自己的账前。
孙可望一身甲胄,很是英武,只是他的眼眸有些细长,因而给人一种阴沉的气质。
他来到张献忠的跟前,便先朝张献忠行了个礼。
张献忠哈哈大笑道:“哈哈,可望我儿,有好事交给你。”
孙可望便道:“还请义父示下。”
他显得很恭谨,并没有父子之间的亲昵。
张献忠便将预备出击的事说了,随即道:“俺向闯王荐你为先锋,你怎么看?”
孙可望想了想道:“反正已是来了,总要碰一碰的,义父既发了话,儿子自然义不容辞。”
“好。”张献忠顿时意气风发,又大笑起来:“哈哈……不过你要晓得,你带着的,可是俺的本钱,一旦有失,便都完了。所以,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孙可望道:“义父放心,儿子晓得。”
张献忠又大笑,禁不住道:“此番若是能进京城,少不得……俺也过一个皇帝瘾,俺与老高商议过,到时京城就留给他老高,他在北称帝,俺则带兵去关中和云贵,也做皇帝,他是北帝,俺是西帝,至于李自成那厮,俺瞧不上他,不过看他当初也曾聚义的份上,便教他做一个南大王便罢。到时俺称孤道寡,你来做太子。”
孙可望心里一喜,却忙道:“义父折煞俺了。”
张献忠露出‘慈祥’的笑容:“休要推辞,说起来,俺其实心里头,还是有些空落落,可行大事的,迟早要走到今日这一步,只好买定离手,全凭天意了。此时此刻,俺做一首诗,赠予你,好教你明日阵前,受一些激励。”
孙可望:“……”
张献忠便背着手,来回踱了几步,而后抬起眼来,顾盼自雄,朗声道:“十万雄兵至京畿,骇得昏君心凄凄,有俺亲儿可望在,杀那官军如切瓜!”
孙可望道:“好诗,好诗,义父这诗,又精进了不少,只怕李白和杜甫再生,也要不及了。”
张献忠叹口气道:“你休要这般吹捧,俺难道没有自知之明吗?李杜是什么样的人物,那是诗中之圣,俺怎么及得上他们。至多,俺的诗才,也不过在帝王中最好罢了。”
“对对对,比那李后主还要高明几分。”
“李后主是甚鸟?”张献忠认真地问道。
孙可望:“……”
孙可望不吭声,张献忠倒没有继续追问,而是道:“好啦,时候不早啦,休管先主、后主,明日的战事才是真的,诗词毕竟是小道,消遣罢了,当不得真!”
“喏!”
次日,浩浩荡荡的大军,已从拂晓开始集结,从各路朝邯郸进发。
这遮天蔽日的人马,分头并进,两翼的骑兵,也是有模有样。
孙可望清晨便点齐了老营人马,足足九千多人,大半都是骑马。
随即便与高迎祥的部将刘威汇合一处,刘威也有数千骑兵,一时之间,气势如虹。
其他的流寇,则结阵,层层推进,竟也是有模有样,竟比寻常的大明官兵,更加有序。
这毕竟是经历了十年战火的军马,不适者早已死了,留下的,多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
最紧要的是,这些人从贼,几乎已是无路可走,往往是带着对官府的怨愤而怒起,比之官兵单靠粮饷混饭吃,反而更有几分求胜的主动性。
这时代的军马作战,是不可能展开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一旦展开,首领和士卒之间就难以呼应,命令没有办法传达。
因而,必须所有人凝在一起,无论多少人,一旦预备进攻,便密密麻麻,层层叠叠,能力稍稍差一些的官军,还未开始出战,自己就被自己弄得混乱不堪了。
而这些流寇,打仗已是习以为常,彼此之间,走走停停,竟也有模有样。
高迎祥与张献忠二人也抵达了,他们骑着马,让人打出了自己的帅旗。
此时,这高迎祥手里正端着望远镜眺望。
张献忠见了,不由好奇地道:“这是啥鸟玩意?”
“官军手上缴获的,能望远。”
张献忠不禁嗤之以鼻:“望个鸟,望了也是白望,冲上去,给他们三板斧,便利索了。”
高迎祥收了望远镜,对这宝贝却显得很金贵,擦了擦,才收起来,接着道:“官军依旧龟缩不出,看来……是要等咱们出击了。”
张献忠很是豪气地道:“那便出击。”
高迎祥则是微微皱眉道:“俺的眼皮子老是跳,总觉得不妥。”
张献忠道:“到了今日,便是脑袋被人砍下来,也得冲他娘一回,已回不了头了,何必这时扭扭捏捏!等俺可望孩儿冲散了官军,俺便带人掩杀过去。”
高迎祥觉得有理,已经到了这个份上,后退是不可能了,便颔首道:“好,俺与你并肩而战,今日杀个痛快。”
张献忠听罢,便哈哈大笑道:“妙,妙啊,此情此景,教人心潮澎湃,俺禁不住又要诗兴大发了。”
于是高声道:“俺与闯王结金兰,他为兄来俺为弟,兄弟二人齐携手,遇着官军杀杀杀!”
高迎祥:“……”
张献忠又道:“昨夜赐诗一首给俺儿,今日又赠诗一首予吾兄,今日大军云集,一决死战,又有诗为兴,痛快得很哪!”
高迎祥觉得自己该找一个大夫,给张献忠看看。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