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96 第三章 神秘隐者 传授逍遥剑术(八)
- 197 第三章 神秘隐者 传授逍遥剑术(九)
- 198 第三章 神秘隐者 传授逍遥剑术(十)
- 199 第三章 神秘隐者 传授逍遥剑术(十一)
- 200 第三章 神秘隐者 传授逍遥剑术(十二)
- 201 第三章 神秘隐者 传授逍遥剑术(十三)
- 202 第三章 神秘隐者 传授逍遥剑术(十四)
- 203 第三章 神秘隐者 传授逍遥剑术(十五)
- 204 第四章 将门之女 巧遇英俊居士(一)
- 205 第四章 将门之女 巧遇英俊居士(二)
- 206 第四章 将门之女 巧遇英俊居士(三)
- 207 第四章 将门之女 巧遇英俊居士(四)
- 208 第四章 将门之女 巧遇英俊居士(五)
- 209 第四章 将门之女 巧遇英俊居士(六)
- 210 第四章 将门之女 巧遇英俊居士(七)
- 211 第四章 将门之女 巧遇英俊居士(八)
- 212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一)
- 213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二)
- 214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三)
- 215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四)
- 216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五)
- 217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六)
- 218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七)
- 219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八)
- 220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九)
- 221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十)
- 222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十一)
- 223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十二)
- 224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十三)
- 225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十四)
- 226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十五)
- 227 第五章 飘逸侠士 遭追杀以智取胜(十六)
- 228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一)
- 229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二)
- 230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三)
- 231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四)
- 232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五)
- 233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六)
- 234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七)
- 235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八)
- 236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九)
- 237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十)
- 238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十一)
- 239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十二)
- 240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十三)
- 241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十四)
- 242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十五)
- 243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十六)
- 244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十七)
- 245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十八)
- 246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十九)
- 247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二十)
- 248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二十一)
- 249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二十二)
- 250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二十三)
- 251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二十四)
- 252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二十五)
- 253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二十六)
- 254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二十七)
- 255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二十八)
- 256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二十九)
- 257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三十)
- 258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三十一)
- 259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三十二)
- 260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三十三)
- 261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三十四)
- 262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三十五)
- 263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三十六)
- 264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三十七)
- 265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三十八)
- 266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三十九)
- 267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四十)
- 268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四十一)
- 269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四十二)
- 270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四十三)
- 271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四十四)
- 272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四十五)
- 273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四十六)
- 274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四十七)
- 275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四十八)
- 276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四十九)
- 277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五十)
- 278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五十一)
- 279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五十二)
- 280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五十三)
- 281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五十四)
- 282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五十五)
- 283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五十六)
- 284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五十七)
- 285 八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五十八)
- 286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五十九)
- 287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六十)
- 288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六十一)
- 289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六十二)
- 290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六十三)
- 291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六十四)
- 292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六十五)
- 293 第六章 年轻豪杰 遇困境因祸得福(六十六)
- 294 第一章 郁金香巧出奇招 搅乱魔窟(一)
- 295 第一章 郁金香巧出奇招 搅乱魔窟(二)
- 296 第一章 郁金香巧出奇招 搅乱魔窟(三)
- 297 第一章 郁金香巧出奇招 搅乱魔窟(四)
- 298 第一章 郁金香巧出奇招 搅乱魔窟(五)
- 299 第一章 郁金香巧出奇招 搅乱魔窟(六)
- 300 第一章 郁金香巧出奇招 搅乱魔窟(七)
- 301 第一章 郁金香巧出奇招 搅乱魔窟(八)
- 302 第一章 郁金香巧出奇招 搅乱魔窟(九)
- 303 第一章 郁金香巧出奇招 搅乱魔窟(十)
- 304 第一章 郁金香巧出奇招 搅乱魔窟(十一)
- 305 第一章 郁金香巧出奇招 搅乱魔窟(十二)
- 306 第一章 郁金香巧出奇招 搅乱魔窟(十三)
- 307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一)
- 308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
- 309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
- 310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四)
- 311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五)
- 312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六)
- 313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七)
- 314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八)
- 315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九)
- 316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
- 317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一)
- 318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二)
- 319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三)
- 320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四)
- 321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五)
- 322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六)
- 323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七)
- 324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八)
- 325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九)
- 326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
- 327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一)
- 328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二)
- 329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三)
- 330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四)
- 331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五)
- 332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六)
- 333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七)
- 334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八)
- 335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九)
- 336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
- 337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一)
- 338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二)
- 339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三)
- 340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四)
- 341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五)
- 342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六)
- 343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七)
- 344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八)
- 345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九)
- 346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一)
- 347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
- 348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三)
- 349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四)
- 350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五)
- 351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六)
- 352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七)
- 353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八)
- 354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九)
- 355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
- 356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一)
- 357 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二)
- 358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三)
- 359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四)
- 360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五)
- 361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六)
- 362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七)
- 363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八)
- 364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九)
- 365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
- 366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一)
- 367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二)
- 368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三)
- 369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四)
- 370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五)
- 371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六)
- 372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七)
- 373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八)
- 374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九)
- 375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三十)
- 376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三十一)
- 377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三十二)
- 378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一)
- 379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
- 380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三)
- 381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四)
- 382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五)
- 383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六)
- 384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七)
- 385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八)
- 386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九)
- 387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
- 388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一)
- 389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二)
- 390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三)
- 391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四)
- 392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五)
- 393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六)
- 394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七)
- 395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八)
- 396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九)
- 397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
- 398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一)
- 399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二)
- 400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三)
- 401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四)
- 402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五)
- 403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六)
- 404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七)
- 405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八)
- 406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九)
- 407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三十)
- 408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三十一)
- 40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一)
- 41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
- 41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
- 41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
- 41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
- 41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
- 41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七)
- 41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八)
- 41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九)
- 41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
- 41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一)
- 42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二)
- 42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三)
- 42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四)
- 42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五)
- 42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六)
- 42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七)
- 42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八)
- 42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九)
- 42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
- 42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一)
- 43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二)
- 43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三)
- 43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四)
- 43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五)
- 43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六)
- 43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七)
- 43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八)
- 43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九)
- 43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
- 43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一)
- 44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二)
- 44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三)
- 44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四)
- 44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五)
- 44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六)
- 44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七)
- 44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八)
- 44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九)
- 44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
- 44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一)
- 45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二)
- 45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三)
- 45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四)
- 45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五)
- 45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六)
- 45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七)
- 45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八)
- 45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九)
- 45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
- 45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一)
- 46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二)
- 46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三)
- 46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四)
- 46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五)
- 46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六)
- 46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七)
- 46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八)
- 46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九)
- 46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
- 46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一)
- 47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二)
- 47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三)
- 47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四)
- 47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五)
- 47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六)
- 47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七)
- 47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一)
- 47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
- 478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
- 479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四)
- 480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五)
- 481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六)
- 482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七)
- 483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八)
- 484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九)
- 485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
- 48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一)
- 48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二)
- 488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三)
- 489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四)
- 490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五)
- 491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六)
- 492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七)
- 493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八)
- 494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九)
- 495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
- 49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一)
- 49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二)
- 498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三)
- 499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四)
- 500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五)
- 501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六)
- 502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七)
- 503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八)
- 504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九)
- 505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
- 50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一)
- 50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二)
- 508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三)
- 509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四)
- 510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五)
- 511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六)
- 512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七)
- 513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八)
- 514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九)
- 515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四十)
- 51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四十一)
- 51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四十二)
- 518 第一章 年轻侠女茔地探秘 险象环生(一)
- 519 第一章 年轻侠女茔地探秘 险象环生(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四章 将门之女 巧遇英俊居士(三)
第四章 将门之女 巧遇英俊居士(三)
当时,谢敬熙讲到这里时,郭蕙芷插话问:“三教的理论追求是很不一样的,三位教主同在一处,难道就不争论,不对对方主张表示异议吗?”
谢敬熙回答说:“三位教主的雕像友好地同处一室,不是为了表现他们的思想主张完全一致,而恰恰是表现了他们能容许对方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们三位不是神态不一样吗?这就表示,他们各有主张,各有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儒教可以有儒学主张,道教可以有道学追求,佛教可以有佛学的观点,可以有异议,有争论,有批评,但是,这一教派在理论不必要取代另一教,不能只允许自己教派的理论存在,而要把别的教派的理论压下去,各派的理论、学说是在互相交流、争论、批评中发展的,而且是在互相吸取对方的思想营养,才能更好得更新理论体系,有争论争鸣,教派的理论才更强的生命力,‘三教殿’的重要意义,就是表现这种教派理论的兼容性。”
郭蕙芷说:“你说得挺有道理,也挺有意思的,看来,做学问,重要不只是‘问学’,不是接受更多的知识,而是‘学问’,即学会问,提出问题,提出质疑,接受新观点,更新旧学识,你谈三教共存,对人很有启发,讲得挺好的,‘表演’很精彩!”
谢敬熙接着说:“悬空寺有了‘三教殿’就使这个古寺一直保持着对于道、佛的兼容性,这古寺曾是佛寺。又曾是道观,现在僧人、道士皆能在寺里静修,同时,僧、道们也不排斥儒学,据敬熙了解,寺里一些高僧也经常在读孔孟和朱熹的儒家经典,有一位师叔曾说:‘学儒有有助于悟佛’,还有一个师伯说:‘佛、道、儒的兼容性,犹如武学各派,需要在交流中互进。武林各派也是互相吸取对方的武功才能不断创新提高的。少林、武当的武功也是一直在吸取对方的长处而发展的。’小的觉得,师叔、师伯说的很有道理。”
“哈哈!他们说得对,武林中各派都在互相吸收对方的武功,有时甚至是在打斗对阵中互相吸取其长处的。这就像你说的。不同观点。有争论才有理论的发展,看来,敬熙侄子在悬空寺学了不少知识。真的让郭叔刮目相看,你的才学真的很了不得,你说的有些郭叔都弄不太懂,真有你的!”郭松涛赞扬说。
“郭叔千万别这么说,小侄信口开河,随意搬弄学来的学识,也不知道是对时错,先前郭小姐要求在下尽力‘表演’,小侄也只好照办了,请别见怪!”
郭蕙芷很欣赏谢敬熙对于不同理论兼容户进的观点,所以,游“三教殿”时,谢敬熙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此外,当他们在观览“送子观音殿”时,谢敬熙所讲的精彩故事,更是让郭蕙芷永远难忘。
走进“送子观音殿”,谢敬熙指着观音雕像介绍说:“在中国,观音的形象几乎集中了女性的所有优点:美丽、典雅、温柔、善良、聪慧、兼容,观音总是温文尔雅的,但她却是法力无边,她以一种柔性的力量,让众人敬重、敬仰,让女士们崇拜,也让男士们赞叹不已!”
郭蕙芷插话说:“是的,女士本来就比男士好,她们温柔善良,富有同情心和兼容心,整天想的是对父母好,对子女关怀,对家里人关心;而男的却整天想着掌握权力,称霸武林,掌控江湖,忙着干他们所谓的‘大事业’,好像女士们命定只能作陪衬,只能为男士作牺牲、贡献;男人很好斗,经常凶巴巴的;女人却常常很温柔,心平气和的,细心贤惠,观音代表女性,是真正的伟大。”
谢敬熙没有想到郭蕙芷突然插进来大谈女性的优秀特点,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郭松涛听了,大笑说:“好女儿,你说了一通对男士的批评,主要是针对你父亲的吧,因为你父亲经常大喊大叫,‘凶巴巴’,对吗?其实,你看看,男士也不一定是凶巴巴的,敬熙侄子也是个男士,他并没有凶,他耐心、优雅地给你讲故事,你发这样的牢骚不公平吧?”
谢敬熙说:“郭小姐讲的也是有些道理的,男士一般有雄心或野心比较大,容易莽撞,少了女性的那种温柔娴静,所以,有了观音的形象,人们更会觉得她才是更令人敬仰的,其实,观音形象是中国人塑造的一个伟大的女神,观音在进入中国前原来并不是女性形象,在印度佛教中,观音是男性形象,在敦煌的一些壁画中,有的观音脸上还有胡须;在《华严经》中,对观音的描绘用的威武、气派等词汇。有人考证,大约是在南北朝时,观音的形象才变为男性形象,小侄听一位师伯说过,《楞严经》曾记载着:‘观世音尊者白佛言:若有女子好学出家,我于彼前见比丘尼身,女王身,国王夫人身,命妇身,大家童女身,而为说法。’这表明,观音能以不同性别、不同身份来向不同的人说法,曾有人分析说,观音之所以由男性变为女性,是方便对女士们说法,有佛经说观音能三十六变,在很多佛寺里,观音雕像有很多手很多眼睛,这是用来表现观音的千手千眼,这是说明她能以非常多的变相来说法,而且,法力无边,能很及时地普度众生。”
郭蕙芷认真地听着谢敬熙解说,她对他越来越欣赏,她心里想:“以前,我也在有关佛学的书中读到过观音由男至女性别形象的转变,但没能像他了解这么多,他能将此与观音千手千眼、法力无边等说法联在一起,他知道挺多的,很有学识。”
不过,郭蕙芷虽然心里佩服他,但她却故意要问些难题来挑战他,她说:“敬熙,你说女性形象的观音是中国人塑造成的,那么,在你眼里,观音这位令许许多多人敬仰的女神难道就不是神?她难道就不值得崇拜和信仰吗?你是在寺院里静修的,你对观音的看法是不是与佛门的信仰观不太符合呢?”
谢敬熙听了,感觉到郭蕙芷很聪明很敏锐,她不问则已,一旦提问题,皆是提很尖锐的,他想了想,回答说:“寺院静修的人,岂能不在心里礼佛,岂能事情对佛的信仰,但信佛有很多种方式,这与对佛的不同有关,有人把佛看成是在彼岸世界某处活动着的神;有人把佛理解为寄托在寺庙佛像身上的神秘法力,而在南禅看来,佛就在心中,人人心中有佛,尘世中人,平时之所以没能悟出心中之佛,是因为权利观念使人心被妄念遮盖,所以,有妄念即是俗人,而一旦去除妄念,便能悟到心中之佛,便能自性清净,体验涅槃境界,这就是顿悟成佛,以此来看,寺庙中的佛像只是人们去除心中妄念的一个途径,拜佛也是为了悟心中之佛,佛在心中,清静法身佛,真如在本心。”
郭松涛说:“敬熙小侄,你佛学知识渊博,但这也讲得太玄了,让郭叔听糊涂了,你能不能讲得浅显一些,听起来才更有趣。”
“父亲,敬熙讲的是禅学佛理,自然是比较深奥的,特别是南禅,主张顿悟成佛,有些佛理只能用心悟,不能用语言的说明,您这回知道寂空法师为什么让您的‘敬熙小侄’来陪咱们游览了吧?”郭蕙芷靠近他父亲,轻声说:“据小女的猜测,法师是想让敬熙一边陪咱们游览,一边对咱们讲佛教学理,同时让您看看,敬熙是不是真的懂很多佛理,您说对吗?”
郭松涛虽是个率直豪爽的武将,但他也是很敏锐的,他之所以对谢敬熙说听不懂他讲的深奥禅学,是因为他发现,他的女儿越来越喜欢谢敬熙了,他听出了郭蕙芷已经亲切地以“敬熙”来称呼他的“小侄”了,他虽然在佛学方面的学识不能与谢敬熙比,但也能听懂一些,为了让他女儿与谢敬熙有更多的交流,让他们两有更多默契的对话,郭松涛有些懂却装全不懂。
对他女儿问的问题,郭松涛轻声对郭蕙芷说:“你说得对,敬熙小侄确实是对佛学很渊博,看来,寂空法师对他很欣赏。”郭松涛把声音提高说:“女儿,你也很不错,为父的没有想到,在佛学方面,你竟能与敬熙小侄有这么默契的对话,这真是太好了,为父的此次带你来悬空寺,看来是非常正确的,哈哈!”
郭蕙芷觉得她与父亲轻声说话对谢敬熙不礼貌,她心怕他有想法,她转过头对着谢敬熙,以半带调侃的口气对谢敬熙说:“‘佛学大师’,小女子还想请教你,为什么这座观音殿称为‘送子观音殿’呢?”
郭松涛听了,心里笑着,他想:“果然被我说中了,女儿喜欢问这问那,专门挑难题来问。”(未完待续。。)
ps: 将门淑女郭蕙芷,当着她父亲郭松涛将军的面,在佛寺里与英俊居士谢敬熙大谈佛学,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他们能结出爱情的果实吗?希望读者能兴趣《江湖方圆》里这样的有趣故事!/book/
谢敬熙回答说:“三位教主的雕像友好地同处一室,不是为了表现他们的思想主张完全一致,而恰恰是表现了他们能容许对方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们三位不是神态不一样吗?这就表示,他们各有主张,各有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儒教可以有儒学主张,道教可以有道学追求,佛教可以有佛学的观点,可以有异议,有争论,有批评,但是,这一教派在理论不必要取代另一教,不能只允许自己教派的理论存在,而要把别的教派的理论压下去,各派的理论、学说是在互相交流、争论、批评中发展的,而且是在互相吸取对方的思想营养,才能更好得更新理论体系,有争论争鸣,教派的理论才更强的生命力,‘三教殿’的重要意义,就是表现这种教派理论的兼容性。”
郭蕙芷说:“你说得挺有道理,也挺有意思的,看来,做学问,重要不只是‘问学’,不是接受更多的知识,而是‘学问’,即学会问,提出问题,提出质疑,接受新观点,更新旧学识,你谈三教共存,对人很有启发,讲得挺好的,‘表演’很精彩!”
谢敬熙接着说:“悬空寺有了‘三教殿’就使这个古寺一直保持着对于道、佛的兼容性,这古寺曾是佛寺。又曾是道观,现在僧人、道士皆能在寺里静修,同时,僧、道们也不排斥儒学,据敬熙了解,寺里一些高僧也经常在读孔孟和朱熹的儒家经典,有一位师叔曾说:‘学儒有有助于悟佛’,还有一个师伯说:‘佛、道、儒的兼容性,犹如武学各派,需要在交流中互进。武林各派也是互相吸取对方的武功才能不断创新提高的。少林、武当的武功也是一直在吸取对方的长处而发展的。’小的觉得,师叔、师伯说的很有道理。”
“哈哈!他们说得对,武林中各派都在互相吸收对方的武功,有时甚至是在打斗对阵中互相吸取其长处的。这就像你说的。不同观点。有争论才有理论的发展,看来,敬熙侄子在悬空寺学了不少知识。真的让郭叔刮目相看,你的才学真的很了不得,你说的有些郭叔都弄不太懂,真有你的!”郭松涛赞扬说。
“郭叔千万别这么说,小侄信口开河,随意搬弄学来的学识,也不知道是对时错,先前郭小姐要求在下尽力‘表演’,小侄也只好照办了,请别见怪!”
郭蕙芷很欣赏谢敬熙对于不同理论兼容户进的观点,所以,游“三教殿”时,谢敬熙给她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此外,当他们在观览“送子观音殿”时,谢敬熙所讲的精彩故事,更是让郭蕙芷永远难忘。
走进“送子观音殿”,谢敬熙指着观音雕像介绍说:“在中国,观音的形象几乎集中了女性的所有优点:美丽、典雅、温柔、善良、聪慧、兼容,观音总是温文尔雅的,但她却是法力无边,她以一种柔性的力量,让众人敬重、敬仰,让女士们崇拜,也让男士们赞叹不已!”
郭蕙芷插话说:“是的,女士本来就比男士好,她们温柔善良,富有同情心和兼容心,整天想的是对父母好,对子女关怀,对家里人关心;而男的却整天想着掌握权力,称霸武林,掌控江湖,忙着干他们所谓的‘大事业’,好像女士们命定只能作陪衬,只能为男士作牺牲、贡献;男人很好斗,经常凶巴巴的;女人却常常很温柔,心平气和的,细心贤惠,观音代表女性,是真正的伟大。”
谢敬熙没有想到郭蕙芷突然插进来大谈女性的优秀特点,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郭松涛听了,大笑说:“好女儿,你说了一通对男士的批评,主要是针对你父亲的吧,因为你父亲经常大喊大叫,‘凶巴巴’,对吗?其实,你看看,男士也不一定是凶巴巴的,敬熙侄子也是个男士,他并没有凶,他耐心、优雅地给你讲故事,你发这样的牢骚不公平吧?”
谢敬熙说:“郭小姐讲的也是有些道理的,男士一般有雄心或野心比较大,容易莽撞,少了女性的那种温柔娴静,所以,有了观音的形象,人们更会觉得她才是更令人敬仰的,其实,观音形象是中国人塑造的一个伟大的女神,观音在进入中国前原来并不是女性形象,在印度佛教中,观音是男性形象,在敦煌的一些壁画中,有的观音脸上还有胡须;在《华严经》中,对观音的描绘用的威武、气派等词汇。有人考证,大约是在南北朝时,观音的形象才变为男性形象,小侄听一位师伯说过,《楞严经》曾记载着:‘观世音尊者白佛言:若有女子好学出家,我于彼前见比丘尼身,女王身,国王夫人身,命妇身,大家童女身,而为说法。’这表明,观音能以不同性别、不同身份来向不同的人说法,曾有人分析说,观音之所以由男性变为女性,是方便对女士们说法,有佛经说观音能三十六变,在很多佛寺里,观音雕像有很多手很多眼睛,这是用来表现观音的千手千眼,这是说明她能以非常多的变相来说法,而且,法力无边,能很及时地普度众生。”
郭蕙芷认真地听着谢敬熙解说,她对他越来越欣赏,她心里想:“以前,我也在有关佛学的书中读到过观音由男至女性别形象的转变,但没能像他了解这么多,他能将此与观音千手千眼、法力无边等说法联在一起,他知道挺多的,很有学识。”
不过,郭蕙芷虽然心里佩服他,但她却故意要问些难题来挑战他,她说:“敬熙,你说女性形象的观音是中国人塑造成的,那么,在你眼里,观音这位令许许多多人敬仰的女神难道就不是神?她难道就不值得崇拜和信仰吗?你是在寺院里静修的,你对观音的看法是不是与佛门的信仰观不太符合呢?”
谢敬熙听了,感觉到郭蕙芷很聪明很敏锐,她不问则已,一旦提问题,皆是提很尖锐的,他想了想,回答说:“寺院静修的人,岂能不在心里礼佛,岂能事情对佛的信仰,但信佛有很多种方式,这与对佛的不同有关,有人把佛看成是在彼岸世界某处活动着的神;有人把佛理解为寄托在寺庙佛像身上的神秘法力,而在南禅看来,佛就在心中,人人心中有佛,尘世中人,平时之所以没能悟出心中之佛,是因为权利观念使人心被妄念遮盖,所以,有妄念即是俗人,而一旦去除妄念,便能悟到心中之佛,便能自性清净,体验涅槃境界,这就是顿悟成佛,以此来看,寺庙中的佛像只是人们去除心中妄念的一个途径,拜佛也是为了悟心中之佛,佛在心中,清静法身佛,真如在本心。”
郭松涛说:“敬熙小侄,你佛学知识渊博,但这也讲得太玄了,让郭叔听糊涂了,你能不能讲得浅显一些,听起来才更有趣。”
“父亲,敬熙讲的是禅学佛理,自然是比较深奥的,特别是南禅,主张顿悟成佛,有些佛理只能用心悟,不能用语言的说明,您这回知道寂空法师为什么让您的‘敬熙小侄’来陪咱们游览了吧?”郭蕙芷靠近他父亲,轻声说:“据小女的猜测,法师是想让敬熙一边陪咱们游览,一边对咱们讲佛教学理,同时让您看看,敬熙是不是真的懂很多佛理,您说对吗?”
郭松涛虽是个率直豪爽的武将,但他也是很敏锐的,他之所以对谢敬熙说听不懂他讲的深奥禅学,是因为他发现,他的女儿越来越喜欢谢敬熙了,他听出了郭蕙芷已经亲切地以“敬熙”来称呼他的“小侄”了,他虽然在佛学方面的学识不能与谢敬熙比,但也能听懂一些,为了让他女儿与谢敬熙有更多的交流,让他们两有更多默契的对话,郭松涛有些懂却装全不懂。
对他女儿问的问题,郭松涛轻声对郭蕙芷说:“你说得对,敬熙小侄确实是对佛学很渊博,看来,寂空法师对他很欣赏。”郭松涛把声音提高说:“女儿,你也很不错,为父的没有想到,在佛学方面,你竟能与敬熙小侄有这么默契的对话,这真是太好了,为父的此次带你来悬空寺,看来是非常正确的,哈哈!”
郭蕙芷觉得她与父亲轻声说话对谢敬熙不礼貌,她心怕他有想法,她转过头对着谢敬熙,以半带调侃的口气对谢敬熙说:“‘佛学大师’,小女子还想请教你,为什么这座观音殿称为‘送子观音殿’呢?”
郭松涛听了,心里笑着,他想:“果然被我说中了,女儿喜欢问这问那,专门挑难题来问。”(未完待续。。)
ps: 将门淑女郭蕙芷,当着她父亲郭松涛将军的面,在佛寺里与英俊居士谢敬熙大谈佛学,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他们能结出爱情的果实吗?希望读者能兴趣《江湖方圆》里这样的有趣故事!/book/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