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42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六)
- 343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七)
- 344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八)
- 345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九)
- 346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一)
- 347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
- 348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三)
- 349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四)
- 350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五)
- 351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六)
- 352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七)
- 353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八)
- 354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九)
- 355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
- 356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一)
- 357 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二)
- 358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三)
- 359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四)
- 360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五)
- 361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六)
- 362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七)
- 363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八)
- 364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九)
- 365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
- 366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一)
- 367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二)
- 368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三)
- 369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四)
- 370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五)
- 371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六)
- 372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七)
- 373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八)
- 374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九)
- 375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三十)
- 376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三十一)
- 377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三十二)
- 378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一)
- 379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
- 380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三)
- 381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四)
- 382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五)
- 383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六)
- 384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七)
- 385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八)
- 386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九)
- 387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
- 388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一)
- 389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二)
- 390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三)
- 391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四)
- 392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五)
- 393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六)
- 394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七)
- 395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八)
- 396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九)
- 397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
- 398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一)
- 399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二)
- 400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三)
- 401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四)
- 402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五)
- 403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六)
- 404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七)
- 405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八)
- 406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九)
- 407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三十)
- 408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三十一)
- 40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一)
- 41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
- 41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
- 41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
- 41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
- 41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
- 41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七)
- 41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八)
- 41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九)
- 41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
- 41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一)
- 42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二)
- 42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三)
- 42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四)
- 42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五)
- 42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六)
- 42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七)
- 42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八)
- 42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九)
- 42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
- 42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一)
- 43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二)
- 43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三)
- 43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四)
- 43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五)
- 43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六)
- 43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七)
- 43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八)
- 43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九)
- 43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
- 43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一)
- 44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二)
- 44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三)
- 44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四)
- 44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五)
- 44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六)
- 44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七)
- 44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八)
- 44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九)
- 44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
- 44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一)
- 45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二)
- 45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三)
- 45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四)
- 45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五)
- 45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六)
- 45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七)
- 45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八)
- 45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九)
- 45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
- 45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一)
- 46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二)
- 46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三)
- 46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四)
- 46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五)
- 46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六)
- 46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七)
- 46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八)
- 46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九)
- 46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
- 46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一)
- 47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二)
- 47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三)
- 47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四)
- 47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五)
- 47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六)
- 47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七)
- 47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一)
- 47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
- 478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
- 479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四)
- 480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五)
- 481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六)
- 482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七)
- 483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八)
- 484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九)
- 485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
- 48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一)
- 48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二)
- 488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三)
- 489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四)
- 490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五)
- 491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六)
- 492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七)
- 493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八)
- 494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九)
- 495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
- 49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一)
- 49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二)
- 498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三)
- 499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四)
- 500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五)
- 501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六)
- 502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七)
- 503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八)
- 504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九)
- 505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
- 50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一)
- 50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二)
- 508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三)
- 509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四)
- 510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五)
- 511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六)
- 512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七)
- 513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八)
- 514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九)
- 515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四十)
- 51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四十一)
- 51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四十二)
- 518 第一章 年轻侠女茔地探秘 险象环生(一)
- 519 第一章 年轻侠女茔地探秘 险象环生(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七)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七)
皇太后得到吴德贵的奏报后,知道德妃已经下决心离开后宫,德妃一时是不会回来的,太后也就不想再与德妃计较了。
在太后看来,德妃走了更省事,在后宫,真正有能力与她争夺权力的只有德妃,皇后太柔弱,又是太后的亲外甥女,是不会抢夺太后的权力的;贤妃外强内弱,表面上很能折腾,但脑子里缺少智谋,抢不了太后的权力,只有德妃有能力有条件与太后较量,德妃颇受皇帝宠爱,她外柔内刚,有医术,有智谋,人缘好,有胆识,处事果断,这样的女子是很难对付的。
听了吴德贵的奏报之后,太后决定不再管德妃了,她对吴德贵说:“德妃离开了后宫,这有些可惜了,其实,德妃这个人还是有不少优点的,在后宫,有很多人喜欢她,她心地比较善良,在他父亲出事之后,她还很真诚很细心地为皇后治病,把皇后的病治好了,这是对皇室的一大贡献,她是有功劳的,她为皇后治好了病这一份恩情,皇室是不会忘记的,是一个大功劳,这回德妃走了,哀家还真的很想念她。吴公公,你吩咐下去,让宫里的人不要再去找德妃的麻烦了,她既然想在外面自在地过,就让她去过吧,人各有志,哀家不想限制她了,就让她自由地过她的生活吧,不要再让人去伤害她。”
“太后英明,您有如此宽阔的胸怀,宫里嫔妃们和朝中的大臣们都一定会颂扬太后的大恩大德的。奴才一定把您的懿旨传下去,保证让德妃娘娘在外头过得自在,其实,奴才得到您这样的懿旨,在心里非常敬服太后娘娘,您有此等宽容之心,一定能活到千岁,千岁,千千岁!”吴德贵说。
吴德贵很高兴地传达太后的懿旨去了,他心里很佩服德妃。事情的发展果然与德妃所意料的一样。吴德贵一跟太后说德妃不准备再回后宫了,太后马上就改变了态度,不再与德妃过不去,德妃终于获得自由了。吴德贵心情愉快地离开了太后寝宫。
张莲英奉皇帝旨意。再一次派人四处寻找德妃。可是,除了“妙云观”有关于一个贵客被杀死的消息以外,就再也没有什么新的消息了。
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被杀死的那个贵客就是德妃娘娘。所以,张莲英断定,德妃极有可能还活着,张莲英有了这想法,他心里踏实多了,在去觐见皇帝之前,他已经先想好了向皇帝奏报的说辞。
张莲英一见到皇帝,就奏报说:“皇上,奴才带来了好消息,先前关于德妃娘娘在‘妙云观’不幸被害的说法是假的,其实,被害的人并不是德妃娘娘,而是一个很富有的香客,据‘妙云观’里的人说,已见德妃娘娘离开了‘妙云观’,由此可见,德妃娘娘一定还好好地活在世上,皇上可以放心了,可惜的是,奴才派了人四处去寻找,到过好几座寺庙、道观去找过,尚未找到德妃娘娘,这是奴才的罪过!”
“好,好!虽然你还未能找到德妃,但你已探知到德妃依然活着,这也是一件功劳,可以将功抵过,朕暂且不追问你的罪,不过,你必须加派得力的人继续寻找,一定要找到德妃,你们不是常说‘浦天之下,莫非王土’吗?那么,在朕的土地上,难道你们就没有法子将朕的爱妃找回来吗?”皇帝大声责问张莲英。
“奴才该死,一时还没有能找到德妃娘娘,不过,依奴才想,德妃娘娘一定是想在皇城外自由自在地游历一段时间,她或许是想到寺庙里烧烧香,拜拜菩萨,祈求佛主保佑皇上,希望能天下和顺,国泰民安!皇上心里是最清楚的,德妃娘娘是一位非常聪慧的贵妃,她暂时不想让宫里的人找到她,别人就很难找到她,谁让皇上遇到了一位如此聪慧的爱妃呢?像奴才这等愚笨的人,哪能那么快就找到德妃娘娘呢?”张莲英说。
“朕知道你这么说是故意在说好话,但朕听了也高兴,德妃确实不是一般的女子,这一阵子她走了以后,朕仔细一想,整个后宫,确实谁也比不上她,她外秀内慧,外柔内刚,既德性贞静、柔和贤淑,又见识超群、处事果断,她集美丽与贤德于一身。也许正是因为她太杰出了,所以,她在后宫屡遭排斥、暗算,而朕对她的关心很不够,忽略了后宫有些人对她的妒忌和算计,她这一次离开皇宫,既是由于被人逼迫,也是由于朕的关心不够,使她伤了心,所以,你说她暂时不想让后宫的人找到她,这是说到点子上了。”皇帝很想念德妃,对张莲英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皇上英明,您对德妃这么了解和想念,她在外面也一定很想皇上,德妃只是一时心里不舒服才暂时离开皇宫的,她受到了皇上这么深切的宠爱,一定是想等待机会跟皇上再享受天伦之乐,一定是不会不想皇上的,等德妃娘娘消不再生气了,她自然会再回来觐见皇上,请皇上宽心!”张莲英说。
“你说得对,像德妃这么聪慧的女子,是不会那么容易被人杀害的,也不会一时想不开,不过,宫里确实有算计她的人,上次朕已下旨,让你监督后宫,不能让人有机会害德妃,你办得怎样?”皇帝问。
“奴才已派人监视后宫的关键场所,只要有可疑的人出宫,奴才的人会一直跟踪着他们,不让他们有机会伤害德妃娘娘,请皇上放心!如果有人想逃过奴才的视线,试图找到德妃娘娘,对德妃娘娘下毒手,那么,奴才保证,他们一定会死在德妃娘娘之前,皇上的旨意,奴才誓死办好!”张莲英说。
“好吧,朕相信你。你继续去寻找德妃吧,不要让朕失望!”皇帝说。
整个后宫,对德妃生死最关心的莫过于都知监掌印太监沈德义和贤妃孙香岚,他们比皇帝更关注德妃生死的消息,皇帝虽然很宠爱德妃,但是,在皇帝身边的除了德妃,还有皇后、贤妃和其他嫔妃,现在皇帝对德妃是不错,但或许过了一阵子。皇帝就会对德妃渐渐淡忘了。而对于沈德义和贤妃来说,德妃的生死对他们太重要了,如果德妃已死,这表明他们已除去了后宫对他们威胁最大的人。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而如果德妃还活着。他们就会处在巨大的危险之中。德妃极有可能会再回到皇宫,与他们继续争斗,找他们报仇。甚至致他们于死地。
“妙云观”发生命案之后,贤妃一直在暗暗高兴,她为德妃被除掉而欢喜万分,她经常悄悄地与身边的宫女饮酒庆祝,直到后来沈德义给她传来了消息,说“妙云观”里被杀的人或许不是德妃,而是一个身份显贵的香客,贤妃这才从胜利的喜悦中惊醒。
贤妃听到沈德义传来的新消息,犹如五雷轰顶,她的快乐心情一下子全没了,代之而来的是气愤和沮丧,她恨德妃恨得咬牙切齿,诅咒她要早点去死。
“沈公公,你在后宫也算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除了司礼监的张公公,你的势力是最大的,而且,据说你比张公公还更有谋略,在你手下,也不乏高手,怎么接二连三地败在何芷菡那个狐狸精的手下呢?你不是不止一次对本宫夸下海口,说要为本宫除掉那个**吗?你前几日刚对本宫说何紫寒已经被除掉,向本宫报喜,还取走了大笔赏银,可是,现在却又来告诉本宫,说何芷菡可能还活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故意在耍弄本宫吗?”贤妃把所有的怒气都发泄在沈德义身上。
“贤妃娘娘,都是奴才的错,奴才的手下办事不力,所有的责任都该由奴才来负,但是,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咱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必须继续联手,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对付何芷菡,才能摆脱眼前的困境,好在何芷菡现在已不在宫里,皇帝保护不了她,这对于咱们来说,或许是除掉她的最好的机会。”沈德义说。
贤妃被沈德义一劝,稍为冷静一些,她感到沈德义说的有道理,必须与何芷菡继续较量,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不主动出击,就会全盘皆输。
贤妃说:“何芷菡没有死,本宫能不生气吗?你说,现在该怎么办?你应该知道,虽然现在何芷菡不在宫里,但是,太后已经感到她没有威胁了,不仅不再追杀何芷菡,而且还让吴德贵传出旨意,不准后宫的人对何芷菡过不去,还表示要让何芷菡在都城外自由生活,还有,皇上也下旨给张公公,对宫里的人进行监视,严防有人潜出宫去,追杀何芷寒,你说,这能是除掉何芷菡的好机会吗?”
“您说得对,眼下,从表面上看,似乎要除掉何芷菡更难了,太后不再对付她,还让人护着她;皇上更疼爱她了,他给张莲英下旨保护德妃,似乎咱们要下手更困难了,但是,无论是太后、皇上,还是张莲英,毕竟离德妃太远了,德妃在皇城之外,而太后、皇上等在皇宫中,相隔如此之远,他们能护得了德妃吗?现在关键是,谁也不知道,德妃离开‘妙云观’之后到底藏到哪里去了?太后或许已经不太关注德妃在哪儿了;而皇上却很可能迫切想知道德妃在哪儿,现在,张莲英还没有找到德妃,奴才的人也没有能找到德妃,如果咱们能找到她,就赶紧下手,皇宫里的人离得远,保护不了她。”沈德义说。
“说得是,俗话说‘远水救不了近渴’,太后和皇上的旨意,要靠吴德贵和张莲英去落实,如果咱们能事先找到何芷菡,尽快下手,吴和张就是再卖力,也很难把手伸得那么长,能救出何芷菡。如此看来,何芷寒离开京城,就等于把自己送到了坟墓的门口。现在咱们虽处在险境,但也是一种机会,你这一次可不能再失手了,本宫愿意提供比上一次多一倍的赏银给你的那一帮手下,但是,你一定要叫他们出绝招,下狠手,做到万无一失!”贤妃说。
沈德义听了,心里感到高兴,他想:“贤妃这一次是感到遇险境了,她非常担忧,德妃活着,就像是在贤妃在头上悬着一把剑,她恐慌了,此次她主动提出来要花些血本,这对于她这样一个视財如命的贪婪女人来说,是极少见的,可见她太想除掉德妃了。”
“有贤妃娘娘的支持,奴才这一次一定能把事情办好,说实话,上次在皇宫里或皇宫周围,奴才不方便下狠手,生怕万一被皇上发现了,奴才这条老命就要赔进去了,现在,德妃就在皇宫之外远处的某个地方,奴才可以大胆下手,一定能成功的!贤妃娘娘如此信任和支持奴才,奴才如果还不能把事情办妥,那奴才就太没有用了。”沈德义说。
“好吧,就这么定了,银子你随时可以来取,不过,本宫得按规矩来,先付给你一半,另一半等事成之后你再来取,如果本宫高兴,到时还会特别奖励你,你以后的日子,也会过得越来越好的,”贤妃说。
沈德义想:“贤妃又在为咱家画饼了,这饼能充饥吗?咱家讲究实际,还是向她要那一半银子实惠,反正没有贤妃,咱家也必须除掉何芷菡,咱家之所以一直想用你贤妃的银子,并不是想贪点小便宜,而是为了防备万一,万一事情败露了,贤妃提供银子,就是幕后主使,奴才只是奉贤妃的旨令行事,如果皇上怪罪下来,主要罪责就让贤妃去承担,咱家只是被逼着去做的,就不必承担那么大的责任,兴许,有了贤妃当替罪羊,咱家还能活着。”(未完待续。。)
ps: 一个从宫中逃出来的贵妃,曾是比御医医术还高明的郎中,后来成了“天竹教”的教主,使毒的顶级高手,专门对付宫中的很有权势的太监,演绎出精彩的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在太后看来,德妃走了更省事,在后宫,真正有能力与她争夺权力的只有德妃,皇后太柔弱,又是太后的亲外甥女,是不会抢夺太后的权力的;贤妃外强内弱,表面上很能折腾,但脑子里缺少智谋,抢不了太后的权力,只有德妃有能力有条件与太后较量,德妃颇受皇帝宠爱,她外柔内刚,有医术,有智谋,人缘好,有胆识,处事果断,这样的女子是很难对付的。
听了吴德贵的奏报之后,太后决定不再管德妃了,她对吴德贵说:“德妃离开了后宫,这有些可惜了,其实,德妃这个人还是有不少优点的,在后宫,有很多人喜欢她,她心地比较善良,在他父亲出事之后,她还很真诚很细心地为皇后治病,把皇后的病治好了,这是对皇室的一大贡献,她是有功劳的,她为皇后治好了病这一份恩情,皇室是不会忘记的,是一个大功劳,这回德妃走了,哀家还真的很想念她。吴公公,你吩咐下去,让宫里的人不要再去找德妃的麻烦了,她既然想在外面自在地过,就让她去过吧,人各有志,哀家不想限制她了,就让她自由地过她的生活吧,不要再让人去伤害她。”
“太后英明,您有如此宽阔的胸怀,宫里嫔妃们和朝中的大臣们都一定会颂扬太后的大恩大德的。奴才一定把您的懿旨传下去,保证让德妃娘娘在外头过得自在,其实,奴才得到您这样的懿旨,在心里非常敬服太后娘娘,您有此等宽容之心,一定能活到千岁,千岁,千千岁!”吴德贵说。
吴德贵很高兴地传达太后的懿旨去了,他心里很佩服德妃。事情的发展果然与德妃所意料的一样。吴德贵一跟太后说德妃不准备再回后宫了,太后马上就改变了态度,不再与德妃过不去,德妃终于获得自由了。吴德贵心情愉快地离开了太后寝宫。
张莲英奉皇帝旨意。再一次派人四处寻找德妃。可是,除了“妙云观”有关于一个贵客被杀死的消息以外,就再也没有什么新的消息了。
没有证据可以证明被杀死的那个贵客就是德妃娘娘。所以,张莲英断定,德妃极有可能还活着,张莲英有了这想法,他心里踏实多了,在去觐见皇帝之前,他已经先想好了向皇帝奏报的说辞。
张莲英一见到皇帝,就奏报说:“皇上,奴才带来了好消息,先前关于德妃娘娘在‘妙云观’不幸被害的说法是假的,其实,被害的人并不是德妃娘娘,而是一个很富有的香客,据‘妙云观’里的人说,已见德妃娘娘离开了‘妙云观’,由此可见,德妃娘娘一定还好好地活在世上,皇上可以放心了,可惜的是,奴才派了人四处去寻找,到过好几座寺庙、道观去找过,尚未找到德妃娘娘,这是奴才的罪过!”
“好,好!虽然你还未能找到德妃,但你已探知到德妃依然活着,这也是一件功劳,可以将功抵过,朕暂且不追问你的罪,不过,你必须加派得力的人继续寻找,一定要找到德妃,你们不是常说‘浦天之下,莫非王土’吗?那么,在朕的土地上,难道你们就没有法子将朕的爱妃找回来吗?”皇帝大声责问张莲英。
“奴才该死,一时还没有能找到德妃娘娘,不过,依奴才想,德妃娘娘一定是想在皇城外自由自在地游历一段时间,她或许是想到寺庙里烧烧香,拜拜菩萨,祈求佛主保佑皇上,希望能天下和顺,国泰民安!皇上心里是最清楚的,德妃娘娘是一位非常聪慧的贵妃,她暂时不想让宫里的人找到她,别人就很难找到她,谁让皇上遇到了一位如此聪慧的爱妃呢?像奴才这等愚笨的人,哪能那么快就找到德妃娘娘呢?”张莲英说。
“朕知道你这么说是故意在说好话,但朕听了也高兴,德妃确实不是一般的女子,这一阵子她走了以后,朕仔细一想,整个后宫,确实谁也比不上她,她外秀内慧,外柔内刚,既德性贞静、柔和贤淑,又见识超群、处事果断,她集美丽与贤德于一身。也许正是因为她太杰出了,所以,她在后宫屡遭排斥、暗算,而朕对她的关心很不够,忽略了后宫有些人对她的妒忌和算计,她这一次离开皇宫,既是由于被人逼迫,也是由于朕的关心不够,使她伤了心,所以,你说她暂时不想让后宫的人找到她,这是说到点子上了。”皇帝很想念德妃,对张莲英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皇上英明,您对德妃这么了解和想念,她在外面也一定很想皇上,德妃只是一时心里不舒服才暂时离开皇宫的,她受到了皇上这么深切的宠爱,一定是想等待机会跟皇上再享受天伦之乐,一定是不会不想皇上的,等德妃娘娘消不再生气了,她自然会再回来觐见皇上,请皇上宽心!”张莲英说。
“你说得对,像德妃这么聪慧的女子,是不会那么容易被人杀害的,也不会一时想不开,不过,宫里确实有算计她的人,上次朕已下旨,让你监督后宫,不能让人有机会害德妃,你办得怎样?”皇帝问。
“奴才已派人监视后宫的关键场所,只要有可疑的人出宫,奴才的人会一直跟踪着他们,不让他们有机会伤害德妃娘娘,请皇上放心!如果有人想逃过奴才的视线,试图找到德妃娘娘,对德妃娘娘下毒手,那么,奴才保证,他们一定会死在德妃娘娘之前,皇上的旨意,奴才誓死办好!”张莲英说。
“好吧,朕相信你。你继续去寻找德妃吧,不要让朕失望!”皇帝说。
整个后宫,对德妃生死最关心的莫过于都知监掌印太监沈德义和贤妃孙香岚,他们比皇帝更关注德妃生死的消息,皇帝虽然很宠爱德妃,但是,在皇帝身边的除了德妃,还有皇后、贤妃和其他嫔妃,现在皇帝对德妃是不错,但或许过了一阵子。皇帝就会对德妃渐渐淡忘了。而对于沈德义和贤妃来说,德妃的生死对他们太重要了,如果德妃已死,这表明他们已除去了后宫对他们威胁最大的人。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而如果德妃还活着。他们就会处在巨大的危险之中。德妃极有可能会再回到皇宫,与他们继续争斗,找他们报仇。甚至致他们于死地。
“妙云观”发生命案之后,贤妃一直在暗暗高兴,她为德妃被除掉而欢喜万分,她经常悄悄地与身边的宫女饮酒庆祝,直到后来沈德义给她传来了消息,说“妙云观”里被杀的人或许不是德妃,而是一个身份显贵的香客,贤妃这才从胜利的喜悦中惊醒。
贤妃听到沈德义传来的新消息,犹如五雷轰顶,她的快乐心情一下子全没了,代之而来的是气愤和沮丧,她恨德妃恨得咬牙切齿,诅咒她要早点去死。
“沈公公,你在后宫也算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除了司礼监的张公公,你的势力是最大的,而且,据说你比张公公还更有谋略,在你手下,也不乏高手,怎么接二连三地败在何芷菡那个狐狸精的手下呢?你不是不止一次对本宫夸下海口,说要为本宫除掉那个**吗?你前几日刚对本宫说何紫寒已经被除掉,向本宫报喜,还取走了大笔赏银,可是,现在却又来告诉本宫,说何芷菡可能还活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故意在耍弄本宫吗?”贤妃把所有的怒气都发泄在沈德义身上。
“贤妃娘娘,都是奴才的错,奴才的手下办事不力,所有的责任都该由奴才来负,但是,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咱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必须继续联手,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对付何芷菡,才能摆脱眼前的困境,好在何芷菡现在已不在宫里,皇帝保护不了她,这对于咱们来说,或许是除掉她的最好的机会。”沈德义说。
贤妃被沈德义一劝,稍为冷静一些,她感到沈德义说的有道理,必须与何芷菡继续较量,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不主动出击,就会全盘皆输。
贤妃说:“何芷菡没有死,本宫能不生气吗?你说,现在该怎么办?你应该知道,虽然现在何芷菡不在宫里,但是,太后已经感到她没有威胁了,不仅不再追杀何芷菡,而且还让吴德贵传出旨意,不准后宫的人对何芷菡过不去,还表示要让何芷菡在都城外自由生活,还有,皇上也下旨给张公公,对宫里的人进行监视,严防有人潜出宫去,追杀何芷寒,你说,这能是除掉何芷菡的好机会吗?”
“您说得对,眼下,从表面上看,似乎要除掉何芷菡更难了,太后不再对付她,还让人护着她;皇上更疼爱她了,他给张莲英下旨保护德妃,似乎咱们要下手更困难了,但是,无论是太后、皇上,还是张莲英,毕竟离德妃太远了,德妃在皇城之外,而太后、皇上等在皇宫中,相隔如此之远,他们能护得了德妃吗?现在关键是,谁也不知道,德妃离开‘妙云观’之后到底藏到哪里去了?太后或许已经不太关注德妃在哪儿了;而皇上却很可能迫切想知道德妃在哪儿,现在,张莲英还没有找到德妃,奴才的人也没有能找到德妃,如果咱们能找到她,就赶紧下手,皇宫里的人离得远,保护不了她。”沈德义说。
“说得是,俗话说‘远水救不了近渴’,太后和皇上的旨意,要靠吴德贵和张莲英去落实,如果咱们能事先找到何芷菡,尽快下手,吴和张就是再卖力,也很难把手伸得那么长,能救出何芷菡。如此看来,何芷寒离开京城,就等于把自己送到了坟墓的门口。现在咱们虽处在险境,但也是一种机会,你这一次可不能再失手了,本宫愿意提供比上一次多一倍的赏银给你的那一帮手下,但是,你一定要叫他们出绝招,下狠手,做到万无一失!”贤妃说。
沈德义听了,心里感到高兴,他想:“贤妃这一次是感到遇险境了,她非常担忧,德妃活着,就像是在贤妃在头上悬着一把剑,她恐慌了,此次她主动提出来要花些血本,这对于她这样一个视財如命的贪婪女人来说,是极少见的,可见她太想除掉德妃了。”
“有贤妃娘娘的支持,奴才这一次一定能把事情办好,说实话,上次在皇宫里或皇宫周围,奴才不方便下狠手,生怕万一被皇上发现了,奴才这条老命就要赔进去了,现在,德妃就在皇宫之外远处的某个地方,奴才可以大胆下手,一定能成功的!贤妃娘娘如此信任和支持奴才,奴才如果还不能把事情办妥,那奴才就太没有用了。”沈德义说。
“好吧,就这么定了,银子你随时可以来取,不过,本宫得按规矩来,先付给你一半,另一半等事成之后你再来取,如果本宫高兴,到时还会特别奖励你,你以后的日子,也会过得越来越好的,”贤妃说。
沈德义想:“贤妃又在为咱家画饼了,这饼能充饥吗?咱家讲究实际,还是向她要那一半银子实惠,反正没有贤妃,咱家也必须除掉何芷菡,咱家之所以一直想用你贤妃的银子,并不是想贪点小便宜,而是为了防备万一,万一事情败露了,贤妃提供银子,就是幕后主使,奴才只是奉贤妃的旨令行事,如果皇上怪罪下来,主要罪责就让贤妃去承担,咱家只是被逼着去做的,就不必承担那么大的责任,兴许,有了贤妃当替罪羊,咱家还能活着。”(未完待续。。)
ps: 一个从宫中逃出来的贵妃,曾是比御医医术还高明的郎中,后来成了“天竹教”的教主,使毒的顶级高手,专门对付宫中的很有权势的太监,演绎出精彩的故事,希望读者喜欢。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