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18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二)
- 319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三)
- 320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四)
- 321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五)
- 322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六)
- 323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七)
- 324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八)
- 325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十九)
- 326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
- 327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一)
- 328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二)
- 329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三)
- 330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四)
- 331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五)
- 332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六)
- 333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七)
- 334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八)
- 335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九)
- 336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
- 337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一)
- 338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二)
- 339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三)
- 340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四)
- 341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五)
- 342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六)
- 343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七)
- 344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八)
- 345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三十九)
- 346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一)
- 347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
- 348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三)
- 349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四)
- 350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五)
- 351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六)
- 352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七)
- 353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八)
- 354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九)
- 355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
- 356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一)
- 357 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二)
- 358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三)
- 359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四)
- 360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五)
- 361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六)
- 362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七)
- 363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八)
- 364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十九)
- 365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
- 366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一)
- 367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二)
- 368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三)
- 369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四)
- 370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五)
- 371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六)
- 372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七)
- 373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八)
- 374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二十九)
- 375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三十)
- 376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三十一)
- 377 第三章 葬情谷丽人遇奇缘 真情难收(三十二)
- 378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一)
- 379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
- 380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三)
- 381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四)
- 382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五)
- 383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六)
- 384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七)
- 385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八)
- 386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九)
- 387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
- 388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一)
- 389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二)
- 390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三)
- 391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四)
- 392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五)
- 393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六)
- 394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七)
- 395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八)
- 396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十九)
- 397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
- 398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一)
- 399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二)
- 400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三)
- 401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四)
- 402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五)
- 403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六)
- 404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七)
- 405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八)
- 406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二十九)
- 407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三十)
- 408 第四章 翠竹山侠士恣逸情 品竹调弦(三十一)
- 40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一)
- 41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
- 41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
- 41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
- 41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
- 41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
- 41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七)
- 41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八)
- 41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九)
- 41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
- 41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一)
- 42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二)
- 42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三)
- 42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四)
- 42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五)
- 42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六)
- 42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七)
- 42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八)
- 42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十九)
- 42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
- 42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一)
- 43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二)
- 43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三)
- 43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四)
- 43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五)
- 43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六)
- 43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七)
- 43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八)
- 43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二十九)
- 43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
- 43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一)
- 44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二)
- 44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三)
- 44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四)
- 44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五)
- 44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六)
- 44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七)
- 44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八)
- 44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三十九)
- 44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
- 44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一)
- 45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二)
- 45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三)
- 45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四)
- 45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五)
- 45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六)
- 45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七)
- 45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八)
- 45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四十九)
- 45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
- 45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一)
- 46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二)
- 46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三)
- 46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四)
- 46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五)
- 46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六)
- 46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七)
- 466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八)
- 467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五十九)
- 468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
- 469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一)
- 470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二)
- 471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三)
- 472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四)
- 473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五)
- 474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六)
- 475 第五章 姐弟联手出妙招 克敌制胜(六十七)
- 47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一)
- 47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
- 478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
- 479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四)
- 480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五)
- 481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六)
- 482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七)
- 483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八)
- 484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九)
- 485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
- 48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一)
- 48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二)
- 488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三)
- 489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四)
- 490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五)
- 491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六)
- 492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七)
- 493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八)
- 494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十九)
- 495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
- 49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一)
- 49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二)
- 498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三)
- 499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四)
- 500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五)
- 501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六)
- 502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七)
- 503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八)
- 504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二十九)
- 505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
- 50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一)
- 50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二)
- 508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三)
- 509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四)
- 510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五)
- 511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六)
- 512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七)
- 513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八)
- 514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三十九)
- 515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四十)
- 516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四十一)
- 517 第六章 少女闲游遇奇洞 喜得秘诀(四十二)
- 518 第一章 年轻侠女茔地探秘 险象环生(一)
- 519 第一章 年轻侠女茔地探秘 险象环生(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二)
第二章 俏贵妃智斗阉官 遁入深谷(二十二)
皇太后目送沈德义离开,看着沈德义的背影,皇太后突然感到,沈德义这个奴才,是一条可以好好利用的很灵敏的狗,他是很有用处的,可是,对于这一条狗,如果不在他脖子上套上一条绳索,在关键时刻,他就会背叛主人,扬长而去,甚至还会转过头来,咬主人一口。
这一次,沈德义办理何俊仁案子所得出的结论正好是太后想要的那种结果,沈德义找到了证据证明了何俊仁畏罪自杀属实,沈德义这个结论对太后很有用,太后可以借助于这个结论说服皇帝,让皇帝放弃对德妃的宠爱,放弃升何芷菡为皇贵妃。
太后想:“有了沈德义办理案子所得出的这一结论,哀家可以有理由对何芷菡下手了,何俊仁畏罪自杀,他的女儿为皇后治好了病,女儿以功劳来顶替父亲的罪过,何芷菡这一次是替父赎了过,所以,哀家就不再追问何俊仁的罪责了,可是,何芷菡有一个畏罪自杀的父亲,她也没有资格当皇贵妃。”
其实,太后心里很清楚,沈德义在办理何俊仁案子时一定有私心,太后根本就不相信沈德义会秉公办案,太后认为,沈德义千方百计从张莲英那里争来了办案的权力,如果这案子与他无关,他何必要费那么大的劲,可见,何俊仁的案子极可能与沈德义有关,何俊仁很可能是冤枉的。
当然,太后对于何俊仁案子的办理结果是很满意的。沈德义办案的结论与太后所要的结论是一致的,太后没有必要把沈德义遮盖阴谋的那一层纸捅破。
太后有时需要像沈德义这样的狗去帮她咬别人,有时也需要这样的狗在面前摇尾巴,以便取取乐,当然,必要时,太后也会给沈德义这样的狗一些奖赏,有时也会容忍他去干一些不太靠谱的事,这一次,对于沈德义在办案时所做的手脚。太后是心中有数的。但她装得一无所知,太后想让沈德义感到,他是被信任的。
此时,太后已经想好了计策。她已有劝说皇帝放弃之前观念的办法。她要用沈德义办案的结论来说服皇上放弃升何芷菡为皇贵妃的念头。同时,太后也有了对付何芷菡的办法,她要恩威并施。逼德妃主动放弃升任皇贵妃的机会。
太后迅速将计策付诸实施,她使出的第一招就是亲临皇后寝宫去看皇后和德妃,太后知道,对付何芷菡这种厉害的角色,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恩后威,先礼后兵。
皇太后走进皇后寝宫的大门,翠莲欢呼雀跃地跑来向皇后和德妃报告,皇后在前,德妃在后,走到会客厅去迎接太后,她们见太后走进会客厅,皇后和德妃急忙恭敬跪拜,齐声喊道:“向皇太后请安!祝皇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皇后见太后来了,她的心情特别高兴,之前病重时,她以为这一辈子再也见不着皇太后了,她没有想到还能在太后娘娘面前跪拜请安;德妃见到了太后,她心里也很高兴,她想:“皇太后亲自到皇后寝宫来,至少表示对本妃医治好皇后的病的功劳的一种肯定,同时,皇太后来此,也可以理解为太后认可了本妃从洗衣房里出来是对的,她近期应该不会再为难本妃了!”
“皇后,快起来,不用客气了,你身体还虚弱,象征性地跪一下就好了,保证你的身体健康要紧,当然,你的这一跪让哀家很高兴,很久都没有看到你跪着向哀家问安了,现在你能自己跪下自己站起,让哀家看了心里非常舒坦,说明你的病情已有很大好转;德妃,你也起来吧,你此次为皇后治病,功劳很大,哀家对你很满意,你快起来说话。”太后说。
“谢谢皇太后,儿臣托皇太后的洪福,身体已无大碍,儿臣的病之所以好得这么快,儿臣应该感谢德妃,如果没有她对儿臣的精心医治,儿臣怕是不会有机会给皇太后跪拜请安了!”皇后说。
德妃说:“谢谢皇太后,臣妾为皇后娘娘治病是应尽的职责,岂敢谈什么功劳,臣妾还得衷心感谢皇太后允许臣妾为皇后娘娘治病,臣妾才有机会将功折罪,能有机会帮皇后娘娘治好病,这是臣妾最高兴的事!”
“皇后能从重病中康复,能向哀家问安,确实是可喜可贺的事,看到你们两位,哀家心里乐着,皇后的身体基本恢复了,德妃很知晓事理,这都是让哀家快乐的事!”太后说。
太监吴德贵跟着太后进来后,一直在关注着太后对德妃的态度,此时他听到太后夸赞德妃的话,他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他担心德妃为皇后治好病之后,太后又会把德妃送到洗衣房去,现在,他听到了太后评价德妃“知晓事理”,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儿臣的身体能有幸康复,是托皇太后的鸿福,往后儿臣一定竭尽全力孝敬太后娘娘,愿太后娘娘能千岁,千岁,千千岁!”皇后说。
“皇太后洪福齐天,臣妾今日能得到皇太后的夸赞,真是太幸运了,愿皇太后永远健康,长命千岁!”德妃说。
“德妃,哀家今日来皇后寝宫,除了看看皇后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父亲何太医的事已经重新查过了,他并没有有意为皇后开猛药,而是为了尽快将皇后的病治好,加了补阳药,后来,他在狱中可能感觉到皇后病情加重是他的责任,他心情郁闷,便服了调理神经的药,因刺激过度,不幸身亡,哀家已经对办案的沈公公下了旨意,不再追究你父亲的责任,这些日子,你尽心尽力为皇后治病,奇迹般地把皇后的病治好了。有你这功劳,你父亲的过失也就不再追究了,现在,哀家答应你,念你们何家几代御医,颇有贡献,会让吴公公安排你父亲的葬礼,你就放心吧!”太后说。
德妃听了,心里想:“让沈德义去办理关于我父亲的案子,还能有什么好结论。他自然是继续陷害我父亲。依然把皇后病情加重的责任推到我父亲头上,不过,据刚才太后所说的话,现在对我父亲的结论比之前略微好些。太后已承认。我父亲不是有意害皇后的。还有,父亲是心情郁闷服了调理神经的药才去世的,现在不再说我父亲是畏罪自杀。太后还答应要让吴公公安排我父亲的葬礼,太后为父亲定案了,现在也只能暂时接受她定案的结论,本妃不能顶撞太后,先接受了她的结论再说,父亲的冤案一定要平反昭雪,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想到这些,德妃故意表现出对太后非常感激,她恭敬地跪下,流着泪对太后说:“臣妾替去世的父亲感谢皇太后的洪恩,同时,也为父亲的罪过向皇太后表示忏悔,请太后娘娘原谅!太后娘娘对何家恩重如山,臣妾一定谨遵皇太后懿旨,尽心尽力报效皇室,谨慎做事,不计较任何个人得失。”
“你能这么想很好,哀家喜欢低调、收敛的女子,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子,哀家相信,你以后的所作所为,一定是不会让哀家失望的,眼下,你还得继续为皇后看病,一定要保证她的身体完全恢复健康!”太后说。
德妃听得出,太后的这一席话中,对她有赞许,有期待,也有警告。
何芷菡对太后为何要讲这样的话一时还没有能弄明白,她很清楚,太后的这一席并不是随意说的,而是有所指的,她必须加倍的小心、警惕,不能冲撞皇太后。
“皇后,你身体还很虚弱,好好休息,德妃会尽力为你医治的,你好好配合她医治,哀家相信你一定能彻底康复,好了,哀家不在这儿继续唠叨了,要回去了,你好好养病!”太后说。
皇后、德妃恭送太后到会客厅,吴德贵小心翼翼地送太后到了皇后寝宫的大门口,临别之前,太后轻声地对吴德贵说:“盯紧德妃,有什么情况,尽快向哀家报告!”
过了一日,皇太后令太监把皇帝召进皇太后寝宫,皇帝进宫后按礼数向皇太后请了安。
皇帝想:“每次母后主动召见朕都没有什么好事,今日召见朕,不知又要让朕做什么朕不愿意做的事,但愿她不会给朕带来太大的麻烦。”
“皇儿,这两日你在忙些什么?看你神情不错,该是心情比较好?”太后说。
“儿臣像往常一样处理朝中事物,此外,儿臣去看了皇后和贤妃,同她们谈了关于德妃的事。”皇帝说。
“皇帝对她们谈起了要升何芷菡为皇贵妃的事了吗?”太后问。
“当然,儿臣仔细、慎重地对她们谈了德妃的能力和功劳,表明朕向您提议升何芷菡为皇贵妃,皇后对儿臣的提议表示赞成,她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将来永远不准让人替代她的皇后位置,儿臣已对她明确表示,她永远是皇后,没有人可以取代她;贤妃对儿臣的提议也很赞同,她表示,儿臣决定的事她一定支持,她说如果她不支持,会被儿臣看成是小心眼的人,她只有一个要求,要求朕不能把她忘了,要常去看她。”皇帝说。
“皇儿,你是皇帝,她们一个是皇后,另一个是贵妃,她们是你的女人,你决定升德妃为皇贵妃,并表示已经向哀家提出了建议,她们敢不同意吗?她们就是心里头不乐意,也不会直接说出来,更不会反对你的主张,哀家想,皇后对你所表示的可能是真心话,而贤妃则是不得已才表示赞同的,她和何芷菡同是贵妃,她一定会想,德妃可以升为皇贵妃,为什么她就不可以?她心里一定是不痛快的,皇儿,你对女人的心思还是不了解。”太后说。
“她们没有明确反对就行了,是因为母后要求儿臣去问问她们,否则,儿臣不用征求她们的意见,也可以让德妃升为皇贵妃,现在既然她们赞同了,母后该不会反对吧?儿臣知道母后一直很疼爱儿臣,为了让儿臣快乐,请母后同意儿臣的提议,儿臣以后一定会全听母后的话。”皇帝说。
“皇儿,不是母后固执,更不是母后故意不让皇儿快乐,这是沈公公办理案件的结论,你先看看,等你看完了,咱们母女俩再好好谈!”太后严肃地说。(未完待续。。)
这一次,沈德义办理何俊仁案子所得出的结论正好是太后想要的那种结果,沈德义找到了证据证明了何俊仁畏罪自杀属实,沈德义这个结论对太后很有用,太后可以借助于这个结论说服皇帝,让皇帝放弃对德妃的宠爱,放弃升何芷菡为皇贵妃。
太后想:“有了沈德义办理案子所得出的这一结论,哀家可以有理由对何芷菡下手了,何俊仁畏罪自杀,他的女儿为皇后治好了病,女儿以功劳来顶替父亲的罪过,何芷菡这一次是替父赎了过,所以,哀家就不再追问何俊仁的罪责了,可是,何芷菡有一个畏罪自杀的父亲,她也没有资格当皇贵妃。”
其实,太后心里很清楚,沈德义在办理何俊仁案子时一定有私心,太后根本就不相信沈德义会秉公办案,太后认为,沈德义千方百计从张莲英那里争来了办案的权力,如果这案子与他无关,他何必要费那么大的劲,可见,何俊仁的案子极可能与沈德义有关,何俊仁很可能是冤枉的。
当然,太后对于何俊仁案子的办理结果是很满意的。沈德义办案的结论与太后所要的结论是一致的,太后没有必要把沈德义遮盖阴谋的那一层纸捅破。
太后有时需要像沈德义这样的狗去帮她咬别人,有时也需要这样的狗在面前摇尾巴,以便取取乐,当然,必要时,太后也会给沈德义这样的狗一些奖赏,有时也会容忍他去干一些不太靠谱的事,这一次,对于沈德义在办案时所做的手脚。太后是心中有数的。但她装得一无所知,太后想让沈德义感到,他是被信任的。
此时,太后已经想好了计策。她已有劝说皇帝放弃之前观念的办法。她要用沈德义办案的结论来说服皇上放弃升何芷菡为皇贵妃的念头。同时,太后也有了对付何芷菡的办法,她要恩威并施。逼德妃主动放弃升任皇贵妃的机会。
太后迅速将计策付诸实施,她使出的第一招就是亲临皇后寝宫去看皇后和德妃,太后知道,对付何芷菡这种厉害的角色,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恩后威,先礼后兵。
皇太后走进皇后寝宫的大门,翠莲欢呼雀跃地跑来向皇后和德妃报告,皇后在前,德妃在后,走到会客厅去迎接太后,她们见太后走进会客厅,皇后和德妃急忙恭敬跪拜,齐声喊道:“向皇太后请安!祝皇太后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皇后见太后来了,她的心情特别高兴,之前病重时,她以为这一辈子再也见不着皇太后了,她没有想到还能在太后娘娘面前跪拜请安;德妃见到了太后,她心里也很高兴,她想:“皇太后亲自到皇后寝宫来,至少表示对本妃医治好皇后的病的功劳的一种肯定,同时,皇太后来此,也可以理解为太后认可了本妃从洗衣房里出来是对的,她近期应该不会再为难本妃了!”
“皇后,快起来,不用客气了,你身体还虚弱,象征性地跪一下就好了,保证你的身体健康要紧,当然,你的这一跪让哀家很高兴,很久都没有看到你跪着向哀家问安了,现在你能自己跪下自己站起,让哀家看了心里非常舒坦,说明你的病情已有很大好转;德妃,你也起来吧,你此次为皇后治病,功劳很大,哀家对你很满意,你快起来说话。”太后说。
“谢谢皇太后,儿臣托皇太后的洪福,身体已无大碍,儿臣的病之所以好得这么快,儿臣应该感谢德妃,如果没有她对儿臣的精心医治,儿臣怕是不会有机会给皇太后跪拜请安了!”皇后说。
德妃说:“谢谢皇太后,臣妾为皇后娘娘治病是应尽的职责,岂敢谈什么功劳,臣妾还得衷心感谢皇太后允许臣妾为皇后娘娘治病,臣妾才有机会将功折罪,能有机会帮皇后娘娘治好病,这是臣妾最高兴的事!”
“皇后能从重病中康复,能向哀家问安,确实是可喜可贺的事,看到你们两位,哀家心里乐着,皇后的身体基本恢复了,德妃很知晓事理,这都是让哀家快乐的事!”太后说。
太监吴德贵跟着太后进来后,一直在关注着太后对德妃的态度,此时他听到太后夸赞德妃的话,他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他担心德妃为皇后治好病之后,太后又会把德妃送到洗衣房去,现在,他听到了太后评价德妃“知晓事理”,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儿臣的身体能有幸康复,是托皇太后的鸿福,往后儿臣一定竭尽全力孝敬太后娘娘,愿太后娘娘能千岁,千岁,千千岁!”皇后说。
“皇太后洪福齐天,臣妾今日能得到皇太后的夸赞,真是太幸运了,愿皇太后永远健康,长命千岁!”德妃说。
“德妃,哀家今日来皇后寝宫,除了看看皇后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父亲何太医的事已经重新查过了,他并没有有意为皇后开猛药,而是为了尽快将皇后的病治好,加了补阳药,后来,他在狱中可能感觉到皇后病情加重是他的责任,他心情郁闷,便服了调理神经的药,因刺激过度,不幸身亡,哀家已经对办案的沈公公下了旨意,不再追究你父亲的责任,这些日子,你尽心尽力为皇后治病,奇迹般地把皇后的病治好了。有你这功劳,你父亲的过失也就不再追究了,现在,哀家答应你,念你们何家几代御医,颇有贡献,会让吴公公安排你父亲的葬礼,你就放心吧!”太后说。
德妃听了,心里想:“让沈德义去办理关于我父亲的案子,还能有什么好结论。他自然是继续陷害我父亲。依然把皇后病情加重的责任推到我父亲头上,不过,据刚才太后所说的话,现在对我父亲的结论比之前略微好些。太后已承认。我父亲不是有意害皇后的。还有,父亲是心情郁闷服了调理神经的药才去世的,现在不再说我父亲是畏罪自杀。太后还答应要让吴公公安排我父亲的葬礼,太后为父亲定案了,现在也只能暂时接受她定案的结论,本妃不能顶撞太后,先接受了她的结论再说,父亲的冤案一定要平反昭雪,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想到这些,德妃故意表现出对太后非常感激,她恭敬地跪下,流着泪对太后说:“臣妾替去世的父亲感谢皇太后的洪恩,同时,也为父亲的罪过向皇太后表示忏悔,请太后娘娘原谅!太后娘娘对何家恩重如山,臣妾一定谨遵皇太后懿旨,尽心尽力报效皇室,谨慎做事,不计较任何个人得失。”
“你能这么想很好,哀家喜欢低调、收敛的女子,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子,哀家相信,你以后的所作所为,一定是不会让哀家失望的,眼下,你还得继续为皇后看病,一定要保证她的身体完全恢复健康!”太后说。
德妃听得出,太后的这一席话中,对她有赞许,有期待,也有警告。
何芷菡对太后为何要讲这样的话一时还没有能弄明白,她很清楚,太后的这一席并不是随意说的,而是有所指的,她必须加倍的小心、警惕,不能冲撞皇太后。
“皇后,你身体还很虚弱,好好休息,德妃会尽力为你医治的,你好好配合她医治,哀家相信你一定能彻底康复,好了,哀家不在这儿继续唠叨了,要回去了,你好好养病!”太后说。
皇后、德妃恭送太后到会客厅,吴德贵小心翼翼地送太后到了皇后寝宫的大门口,临别之前,太后轻声地对吴德贵说:“盯紧德妃,有什么情况,尽快向哀家报告!”
过了一日,皇太后令太监把皇帝召进皇太后寝宫,皇帝进宫后按礼数向皇太后请了安。
皇帝想:“每次母后主动召见朕都没有什么好事,今日召见朕,不知又要让朕做什么朕不愿意做的事,但愿她不会给朕带来太大的麻烦。”
“皇儿,这两日你在忙些什么?看你神情不错,该是心情比较好?”太后说。
“儿臣像往常一样处理朝中事物,此外,儿臣去看了皇后和贤妃,同她们谈了关于德妃的事。”皇帝说。
“皇帝对她们谈起了要升何芷菡为皇贵妃的事了吗?”太后问。
“当然,儿臣仔细、慎重地对她们谈了德妃的能力和功劳,表明朕向您提议升何芷菡为皇贵妃,皇后对儿臣的提议表示赞成,她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将来永远不准让人替代她的皇后位置,儿臣已对她明确表示,她永远是皇后,没有人可以取代她;贤妃对儿臣的提议也很赞同,她表示,儿臣决定的事她一定支持,她说如果她不支持,会被儿臣看成是小心眼的人,她只有一个要求,要求朕不能把她忘了,要常去看她。”皇帝说。
“皇儿,你是皇帝,她们一个是皇后,另一个是贵妃,她们是你的女人,你决定升德妃为皇贵妃,并表示已经向哀家提出了建议,她们敢不同意吗?她们就是心里头不乐意,也不会直接说出来,更不会反对你的主张,哀家想,皇后对你所表示的可能是真心话,而贤妃则是不得已才表示赞同的,她和何芷菡同是贵妃,她一定会想,德妃可以升为皇贵妃,为什么她就不可以?她心里一定是不痛快的,皇儿,你对女人的心思还是不了解。”太后说。
“她们没有明确反对就行了,是因为母后要求儿臣去问问她们,否则,儿臣不用征求她们的意见,也可以让德妃升为皇贵妃,现在既然她们赞同了,母后该不会反对吧?儿臣知道母后一直很疼爱儿臣,为了让儿臣快乐,请母后同意儿臣的提议,儿臣以后一定会全听母后的话。”皇帝说。
“皇儿,不是母后固执,更不是母后故意不让皇儿快乐,这是沈公公办理案件的结论,你先看看,等你看完了,咱们母女俩再好好谈!”太后严肃地说。(未完待续。。)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