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悲剧的穿越
- 2 穷人的无奈
- 3 日子太难过
- 4 猪被狼吃了
- 5 生了个儿子
- 6 相似的经历
- 7 天灾求生存
- 8 家穷被人欺
- 9 女儿换侄媳
- 10 捡了个儿子
- 11 进山打野物
- 12 偿还人情债
- 13 实在太饿了
- 14 偷煮鸡蛋吃
- 15 事发被爹打
- 16 进山去打猎
- 17 野猪和野羊
- 18 第二次换婚
- 19 捅破窗户纸
- 20 努力过日子
- 21 镇上八卦事
- 22 富贵从天降
- 23 乡里乡亲们
- 24 初到邱家
- 25 邱宅内众生
- 26 聘金花完了
- 27 麻烦的一家
- 28 公子的愤怒
- 29 如鲠在喉
- 30 救济的银子
- 31 探望未来女婿
- 32 到镇上探亲
- 33 见到大公子
- 34 看清现实
- 35 偷了金镯子
- 36 人情冷暖
- 37 37、钱是人的胆
- 38 38、说清事实
- 39 39、房子修好了
- 40 40、公子挑大粪
- 41 41、继续挑大粪
- 42 42、回到丰莱镇
- 43 43、邱夫人回京
- 44 44、送走那尊神
- 45 45、杨宝弟来了
- 46 46、京城来信了
- 47 47、杨兴年上学
- 48 48、杨十九出事
- 49 49、准备去京城
- 50 50、初到侯府
- 51 51、照顾小公子
- 52 52、亲爹是坏人
- 53 53、外室和贵妾
- 54 54、钱财的诱惑
- 55 55、初恋情人
- 56 56、回乡下老家
- 57 57、家里那些事
- 58 58、杨大的不安
- 59 59、刘一郎跑了(19lou.tw19楼书包网转)
- 60 60、搬到镇上住
- 61 61、镇上谋出路
- 62 62、红绸绣坊
- 63 63、杨秋月回家
- 64 64、杨老爹夫妻
- 65 65、杨兴年回家
- 66 66、四姐的婚事
- 67 67、陌生女人
- 68 68、镇上闹鬼了
- 69 69、婚事有着落
- 70 70、嫁还是不嫁
- 71 71、六妹的心事
- 72 72、知道真相
- 73 73、当年那些事
- 74 74、定亲了
- 75 75、一个屋檐下
- 76 76、秉烛夜谈
- 77 77、夜袭
- 78 78、生了个女儿
- 79 第79章 搬到新家
- 80 第80章 发现秘密
- 81 第81章 杨陈氏过世
- 82 第82章 出大事了
- 83 83、该怎么办
- 84 84、来得太容易
- 85 85、大龄剩女
- 86 第86章 千里寻夫
- 87 第87章 压寨夫人
- 88 第88章 推到汉子
- 89 89、秋月的境遇
- 90 第90章 上门求亲
- 91 第91章 嫁得容易
- 92 第92章 为人妇的日子
- 93 第93章 又要离开了
- 94 第94章 生子
- 95 第95章 变动
- 96 第96章 明天会更好
- 97 第97章 过年
- 98 第98章 悔青肠子
- 99 第99章 回到京城
- 100 第100章再次有孕
- 101 第101章强势的老夫人
- 102 第102章进宫见皇后
- 103 第103章杨家人进京
- 104 第二任妻子
- 105 第105章穿回现代
- 106 第106章梦境和现实
- 107 第107章穿回去了
- 108 第108章还没消停
- 109 第109章外放
- 110 第110章见到嫣嫔
- 111 第111章到了辽州
- 112 第112章后娘难当
- 113 第113章宝弟的婚事
- 114 第114章弟弟没本事
- 115 第115章情势逆转
- 116 第116章柳四娘的过去
- 117 第117章出事了
- 118 第118章养儿子
- 119 第119章秋猎
- 120 第120章父子对话
- 121 第121章父子的秘密
- 122 第122章兄弟之间
- 123 第123章 心有灵犀
- 124 第124章杨家又出事了
- 125 第125章有惊无险
- 126 第126章 回京
- 127 第127章偏心眼
- 128 第128章 都是女儿惹的祸
- 129 第129章表姑娘
- 130 第130章羞辱
- 131 第131章无事生非
- 132 第132章知道真相
- 133 第133章夫妻吵架
- 134 第134章相敬如冰
- 135 第135章尘埃落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家穷被人欺
家穷被人欺
柳四娘和杨老三冒雨把地里长成小白菜、大白菜、萝卜、红苕尖、茄子等东西都摘了一些挑到镇上去卖。
大旱后几天,镇上鲜时蔬依旧少,所以柳四娘家种蔬菜到了镇上后非常抢手。好几户人家都提前向她预订鲜菜,因此,柳四娘又发了一笔不小财。买了几个粗面馒头装篮子里,拿回去给五个孩子当奖励。
一家子住土瓦房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杨老三这房子里住了五年多,一直都没钱把房子好生修一修。
现找到了赚钱路子,柳四娘和杨老三琢磨着,再存一些钱把房子修整一下,至少不能让它继续漏雨。后几天杨老三和柳四娘一直把菜挑到镇上去卖,因为她家住得偏僻,加上每天寅时不到,夫妻两个就要出门,所以几乎没人看到他们挑菜去镇上卖。
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降了下来,打那口井也蓄了水,从今以后柳四娘不用每天花那么多时间来回到三里外村子挑水。
因为担心杨陈氏继续到家里来以“孝顺”之名拿东西,他们都把存起来钱和攒起来鸡蛋藏到了挖小地窖里。
这天,杨陈氏、杨老爹以及大伯一家都到杨老三家来了。看那阵势,把正菜地给菜秧浇大粪杨初月吓到了,忙跑到屋里通知家里人,恶毒奶奶来了,还有那位不省事大伯娘也来了。柳四娘出门也见了这阵仗,不知道他们要打什么主意,一时间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杨老爹、杨陈氏以及杨大一家浩浩荡荡进了屋子,把能坐地方都占了。杨初月打量着她这大伯,因大伯家里比起杨老三家,可以说是富裕,因此大伯长得粗粗壮壮,个子较高。
大伯长着一张国字脸,因为长期劳作关系,他显得精瘦黝黑。也许是家里大哥,杨初月他脸上看到了强势气息,感觉到了大伯很喜欢命令他人。
大伯娶是大村女人,大伯娘名叫王金镯,她嫁过来时候带了好些嫁妆来,加上她为杨家添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很得婆婆杨陈氏喜欢。
杨初月也看到了她大堂哥杨永康,杨永康今年十八岁,长得像大伯,是一个典型乡下少年郎,正是到了娶媳妇年纪。
二堂哥十五岁,长得像王金镯一些,高高瘦瘦,看起来很精明。二堂姐杨芹,现十三岁,模样平凡,脸圆圆,她现正是懵懂年纪,说起来她比杨初七还大上四个月。杨初月拿出粗碗,为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倒上白开水。这也是她穿来这么久,第一次见到大伯全家。
杨老爹招呼杨老三和柳四娘坐下,杨初七也留下,其余三个姑娘领着杨宝弟出去。杨初月和两个姐姐出门,但好奇心使然,杨初月出门甩开两个姐姐和小弟就躲到墙角偷听他们讲话。
等人都坐下以后,杨老爹说道:“今天来找你是有事和你说一声。你看永康已经十八岁了,是该娶媳妇了。”杨初月门外听着觉得很奇怪,大堂哥娶媳妇和她们家有什么关系,他们已经分家了。
杨初月听到传出杨陈氏声音:“你们一个是永康幺叔,一个是永康幺娘,也该出一份力。”
杨老三说:“出钱出力都成,只要爹娘你们吩咐一声。”
王金镯开口说道:“我看中了隔壁西关乡高鼓村一个姑娘,姓刘。我带着永康去看了,那家姑娘长得好,人又勤能干,所以就想着让永康娶她当媳妇。”这些都不是重点,杨初月只觉得他们一直都说废话。
“娘,我一定要娶翠苗,你要给我做主。”是杨永康声音。杨初月正门外奇怪古代男人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开放时候,又听到里面杨老三说:“那行啊,大嫂和大侄子既然亲眼看过就一定错不了。聘礼送过去了没有?”
杨陈氏接过话去说道:“他们家不要聘礼。”杨初月觉得奇怪,不要聘礼,要知道男多女少乡村,这种适龄姑娘很吃香,那刘家居然不要聘礼?
“为啥?”杨老三问道。
杨大说:“他们家穷,家里还有个大哥没娶媳妇儿,就想着用他妹子去换一个媳妇儿会来,所以一直没答应。我就想,三弟你家姑娘多,你看初七都那么大了,我看可以了。”
用大姐去给大堂哥换媳妇!杨初月觉得不可思议!换婚这种习俗杨初月听过,她上辈子所生活文明社会,这种旧结婚习俗早就废除了。
换婚,杨初月上辈子看一个帖子浏览过换婚内容,也特地百度百科了一下,虽然无心解释换婚这个名词,但她早已被今天发生事震惊到了!
交换婚,用小姑子换嫂子,或者用姐妹换·妻,古代世家以及偏远山区常有发生。古代世家之间换婚杨初月不熟悉,但贫苦人家换婚她还是知道。乡下贫苦人家儿子没钱娶老婆,就用家里妹妹去和别人家姑娘交换,这样既省了大量聘金,也省了结婚大笔开销。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现杨初七只有十三岁,刘家大哥已经二十五岁!这样年龄差距让杨初七以后怎么过日子?还有,听王金镯说那家很穷,死了爹娘,只剩下兄妹两个。
刘家家里情况和杨老三家现情况差不多,那杨初七嫁过去岂不很受罪?想到她老实巴交又听话懂事大姐就这样被当做货物一样送出去,杨初月心里一酸,像被鼓槌重打了一下,她急切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把耳朵贴到门边继续听。
“我不同意!”柳四娘站起来大声说道,“就这样把我女儿送出去,我不同意。先不说刘家有多穷,就是那刘大郎比初七大了十二岁,就凭这点我绝不同意!”
杨老爹一拍桌子:“这里没你说话份儿!”
杨初七被吓哭了,靠柳四娘身上嚎啕大哭。
柳四娘不服:“为什么没我说话份儿?我是初七娘,她终生大事我就不能管了?大伯家要娶媳妇,为什么不用芹姐儿去换,反而用我女儿去换?说起来芹姐儿比初七还大四个月,为什么不用芹姐儿去换?”
这时候杨初七听到一个女生尖声说道:“我才不去换!他家里比幺叔家还穷!连饭都莫得吃,我才不去!打死我,我也不去刘家!”
杨老三说:“所以大哥,你舍不得芹姐儿吃苦,就把我闺女送过去受苦?”
杨大嗓门大,说话几乎是用吼方式:“我就芹姐一个闺女,你有四个,拿一个去换有啥子嘛?再说你要不要那么狠心,让永康娶不到媳妇。”
杨永康跪到杨老三面前:“幺叔,我真喜欢翠苗,我这辈子就娶她一个,求你成全我吧。你把大堂妹拿去换了,可你还有三个女儿,也没什么损失。我要娶媳妇,我会让我媳妇孝敬你。”说着非常认真诚恳向杨老三磕了三个响头。
杨老三怔住了,看到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大侄儿,他有些动摇了,毕竟只是闺女,牺牲了一个,他还有三个。
“我不同意,初七是我闺女,我不能毁了她。你们谁都别想把她抢走。”柳四娘紧紧搂着哭得一塌糊涂杨初七。
王金镯慢慢悠悠说:“我说三弟,当初你二十五岁了还没娶媳妇,要不是你着急整天嚷嚷,我啷个会把我陪嫁过来值钱赤金雕花金镯子拿去卖了?那是我娘给我,我喜欢嫁妆。只要你把我镯子还给我,我绝不会让初七去换婚!”
王金镯话让杨老三回忆起当初他去媳妇时候,那时候他已经二十五岁,同龄青年孩子都七八岁可以帮着家里干活儿了,他还单身着。当时家里为了帮他娶媳妇,杨老爹和杨陈氏就做主把大嫂值钱嫁妆卖了,才从人贩子那里给他买了一个漂亮媳妇。想到这里,他心里又动摇了五分。
杨陈氏火上浇油说道:“老三,你媳妇儿卖身契还我这里。如果你不同意,我就把你媳妇卖了。反正她也给你生了儿子,你也不用担心没香火了。我现想抱曾孙子,可管不了你。你看是用女儿换还是把你媳妇卖了,你个人先考虑考虑。”杨永康是她喜欢长孙,现杨家,长孙事大于天。
杨陈氏把柳四娘卖身契拿出来扬了扬,看得杨老三心惊胆颤,对他来说,他舍不得这么个漂亮又能干媳妇,毕竟当年是他家花了大价钱买回来,也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又给他生儿育女,他舍不得。
至于女儿,他把杨初七拿去换了,还有三个女儿。当年为了生存,他连亲生女儿都卖了,不就是换婚吗?至少知道以后杨初七什么地方。
大旱后几天,镇上鲜时蔬依旧少,所以柳四娘家种蔬菜到了镇上后非常抢手。好几户人家都提前向她预订鲜菜,因此,柳四娘又发了一笔不小财。买了几个粗面馒头装篮子里,拿回去给五个孩子当奖励。
一家子住土瓦房夏天漏雨冬天漏风,杨老三这房子里住了五年多,一直都没钱把房子好生修一修。
现找到了赚钱路子,柳四娘和杨老三琢磨着,再存一些钱把房子修整一下,至少不能让它继续漏雨。后几天杨老三和柳四娘一直把菜挑到镇上去卖,因为她家住得偏僻,加上每天寅时不到,夫妻两个就要出门,所以几乎没人看到他们挑菜去镇上卖。
一场秋雨过后,气温降了下来,打那口井也蓄了水,从今以后柳四娘不用每天花那么多时间来回到三里外村子挑水。
因为担心杨陈氏继续到家里来以“孝顺”之名拿东西,他们都把存起来钱和攒起来鸡蛋藏到了挖小地窖里。
这天,杨陈氏、杨老爹以及大伯一家都到杨老三家来了。看那阵势,把正菜地给菜秧浇大粪杨初月吓到了,忙跑到屋里通知家里人,恶毒奶奶来了,还有那位不省事大伯娘也来了。柳四娘出门也见了这阵仗,不知道他们要打什么主意,一时间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杨老爹、杨陈氏以及杨大一家浩浩荡荡进了屋子,把能坐地方都占了。杨初月打量着她这大伯,因大伯家里比起杨老三家,可以说是富裕,因此大伯长得粗粗壮壮,个子较高。
大伯长着一张国字脸,因为长期劳作关系,他显得精瘦黝黑。也许是家里大哥,杨初月他脸上看到了强势气息,感觉到了大伯很喜欢命令他人。
大伯娶是大村女人,大伯娘名叫王金镯,她嫁过来时候带了好些嫁妆来,加上她为杨家添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很得婆婆杨陈氏喜欢。
杨初月也看到了她大堂哥杨永康,杨永康今年十八岁,长得像大伯,是一个典型乡下少年郎,正是到了娶媳妇年纪。
二堂哥十五岁,长得像王金镯一些,高高瘦瘦,看起来很精明。二堂姐杨芹,现十三岁,模样平凡,脸圆圆,她现正是懵懂年纪,说起来她比杨初七还大上四个月。杨初月拿出粗碗,为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倒上白开水。这也是她穿来这么久,第一次见到大伯全家。
杨老爹招呼杨老三和柳四娘坐下,杨初七也留下,其余三个姑娘领着杨宝弟出去。杨初月和两个姐姐出门,但好奇心使然,杨初月出门甩开两个姐姐和小弟就躲到墙角偷听他们讲话。
等人都坐下以后,杨老爹说道:“今天来找你是有事和你说一声。你看永康已经十八岁了,是该娶媳妇了。”杨初月门外听着觉得很奇怪,大堂哥娶媳妇和她们家有什么关系,他们已经分家了。
杨初月听到传出杨陈氏声音:“你们一个是永康幺叔,一个是永康幺娘,也该出一份力。”
杨老三说:“出钱出力都成,只要爹娘你们吩咐一声。”
王金镯开口说道:“我看中了隔壁西关乡高鼓村一个姑娘,姓刘。我带着永康去看了,那家姑娘长得好,人又勤能干,所以就想着让永康娶她当媳妇。”这些都不是重点,杨初月只觉得他们一直都说废话。
“娘,我一定要娶翠苗,你要给我做主。”是杨永康声音。杨初月正门外奇怪古代男人什么时候变得那么开放时候,又听到里面杨老三说:“那行啊,大嫂和大侄子既然亲眼看过就一定错不了。聘礼送过去了没有?”
杨陈氏接过话去说道:“他们家不要聘礼。”杨初月觉得奇怪,不要聘礼,要知道男多女少乡村,这种适龄姑娘很吃香,那刘家居然不要聘礼?
“为啥?”杨老三问道。
杨大说:“他们家穷,家里还有个大哥没娶媳妇儿,就想着用他妹子去换一个媳妇儿会来,所以一直没答应。我就想,三弟你家姑娘多,你看初七都那么大了,我看可以了。”
用大姐去给大堂哥换媳妇!杨初月觉得不可思议!换婚这种习俗杨初月听过,她上辈子所生活文明社会,这种旧结婚习俗早就废除了。
换婚,杨初月上辈子看一个帖子浏览过换婚内容,也特地百度百科了一下,虽然无心解释换婚这个名词,但她早已被今天发生事震惊到了!
交换婚,用小姑子换嫂子,或者用姐妹换·妻,古代世家以及偏远山区常有发生。古代世家之间换婚杨初月不熟悉,但贫苦人家换婚她还是知道。乡下贫苦人家儿子没钱娶老婆,就用家里妹妹去和别人家姑娘交换,这样既省了大量聘金,也省了结婚大笔开销。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现杨初七只有十三岁,刘家大哥已经二十五岁!这样年龄差距让杨初七以后怎么过日子?还有,听王金镯说那家很穷,死了爹娘,只剩下兄妹两个。
刘家家里情况和杨老三家现情况差不多,那杨初七嫁过去岂不很受罪?想到她老实巴交又听话懂事大姐就这样被当做货物一样送出去,杨初月心里一酸,像被鼓槌重打了一下,她急切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把耳朵贴到门边继续听。
“我不同意!”柳四娘站起来大声说道,“就这样把我女儿送出去,我不同意。先不说刘家有多穷,就是那刘大郎比初七大了十二岁,就凭这点我绝不同意!”
杨老爹一拍桌子:“这里没你说话份儿!”
杨初七被吓哭了,靠柳四娘身上嚎啕大哭。
柳四娘不服:“为什么没我说话份儿?我是初七娘,她终生大事我就不能管了?大伯家要娶媳妇,为什么不用芹姐儿去换,反而用我女儿去换?说起来芹姐儿比初七还大四个月,为什么不用芹姐儿去换?”
这时候杨初七听到一个女生尖声说道:“我才不去换!他家里比幺叔家还穷!连饭都莫得吃,我才不去!打死我,我也不去刘家!”
杨老三说:“所以大哥,你舍不得芹姐儿吃苦,就把我闺女送过去受苦?”
杨大嗓门大,说话几乎是用吼方式:“我就芹姐一个闺女,你有四个,拿一个去换有啥子嘛?再说你要不要那么狠心,让永康娶不到媳妇。”
杨永康跪到杨老三面前:“幺叔,我真喜欢翠苗,我这辈子就娶她一个,求你成全我吧。你把大堂妹拿去换了,可你还有三个女儿,也没什么损失。我要娶媳妇,我会让我媳妇孝敬你。”说着非常认真诚恳向杨老三磕了三个响头。
杨老三怔住了,看到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大侄儿,他有些动摇了,毕竟只是闺女,牺牲了一个,他还有三个。
“我不同意,初七是我闺女,我不能毁了她。你们谁都别想把她抢走。”柳四娘紧紧搂着哭得一塌糊涂杨初七。
王金镯慢慢悠悠说:“我说三弟,当初你二十五岁了还没娶媳妇,要不是你着急整天嚷嚷,我啷个会把我陪嫁过来值钱赤金雕花金镯子拿去卖了?那是我娘给我,我喜欢嫁妆。只要你把我镯子还给我,我绝不会让初七去换婚!”
王金镯话让杨老三回忆起当初他去媳妇时候,那时候他已经二十五岁,同龄青年孩子都七八岁可以帮着家里干活儿了,他还单身着。当时家里为了帮他娶媳妇,杨老爹和杨陈氏就做主把大嫂值钱嫁妆卖了,才从人贩子那里给他买了一个漂亮媳妇。想到这里,他心里又动摇了五分。
杨陈氏火上浇油说道:“老三,你媳妇儿卖身契还我这里。如果你不同意,我就把你媳妇卖了。反正她也给你生了儿子,你也不用担心没香火了。我现想抱曾孙子,可管不了你。你看是用女儿换还是把你媳妇卖了,你个人先考虑考虑。”杨永康是她喜欢长孙,现杨家,长孙事大于天。
杨陈氏把柳四娘卖身契拿出来扬了扬,看得杨老三心惊胆颤,对他来说,他舍不得这么个漂亮又能干媳妇,毕竟当年是他家花了大价钱买回来,也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又给他生儿育女,他舍不得。
至于女儿,他把杨初七拿去换了,还有三个女儿。当年为了生存,他连亲生女儿都卖了,不就是换婚吗?至少知道以后杨初七什么地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