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悲剧的穿越
- 2 穷人的无奈
- 3 日子太难过
- 4 猪被狼吃了
- 5 生了个儿子
- 6 相似的经历
- 7 天灾求生存
- 8 家穷被人欺
- 9 女儿换侄媳
- 10 捡了个儿子
- 11 进山打野物
- 12 偿还人情债
- 13 实在太饿了
- 14 偷煮鸡蛋吃
- 15 事发被爹打
- 16 进山去打猎
- 17 野猪和野羊
- 18 第二次换婚
- 19 捅破窗户纸
- 20 努力过日子
- 21 镇上八卦事
- 22 富贵从天降
- 23 乡里乡亲们
- 24 初到邱家
- 25 邱宅内众生
- 26 聘金花完了
- 27 麻烦的一家
- 28 公子的愤怒
- 29 如鲠在喉
- 30 救济的银子
- 31 探望未来女婿
- 32 到镇上探亲
- 33 见到大公子
- 34 看清现实
- 35 偷了金镯子
- 36 人情冷暖
- 37 37、钱是人的胆
- 38 38、说清事实
- 39 39、房子修好了
- 40 40、公子挑大粪
- 41 41、继续挑大粪
- 42 42、回到丰莱镇
- 43 43、邱夫人回京
- 44 44、送走那尊神
- 45 45、杨宝弟来了
- 46 46、京城来信了
- 47 47、杨兴年上学
- 48 48、杨十九出事
- 49 49、准备去京城
- 50 50、初到侯府
- 51 51、照顾小公子
- 52 52、亲爹是坏人
- 53 53、外室和贵妾
- 54 54、钱财的诱惑
- 55 55、初恋情人
- 56 56、回乡下老家
- 57 57、家里那些事
- 58 58、杨大的不安
- 59 59、刘一郎跑了(19lou.tw19楼书包网转)
- 60 60、搬到镇上住
- 61 61、镇上谋出路
- 62 62、红绸绣坊
- 63 63、杨秋月回家
- 64 64、杨老爹夫妻
- 65 65、杨兴年回家
- 66 66、四姐的婚事
- 67 67、陌生女人
- 68 68、镇上闹鬼了
- 69 69、婚事有着落
- 70 70、嫁还是不嫁
- 71 71、六妹的心事
- 72 72、知道真相
- 73 73、当年那些事
- 74 74、定亲了
- 75 75、一个屋檐下
- 76 76、秉烛夜谈
- 77 77、夜袭
- 78 78、生了个女儿
- 79 第79章 搬到新家
- 80 第80章 发现秘密
- 81 第81章 杨陈氏过世
- 82 第82章 出大事了
- 83 83、该怎么办
- 84 84、来得太容易
- 85 85、大龄剩女
- 86 第86章 千里寻夫
- 87 第87章 压寨夫人
- 88 第88章 推到汉子
- 89 89、秋月的境遇
- 90 第90章 上门求亲
- 91 第91章 嫁得容易
- 92 第92章 为人妇的日子
- 93 第93章 又要离开了
- 94 第94章 生子
- 95 第95章 变动
- 96 第96章 明天会更好
- 97 第97章 过年
- 98 第98章 悔青肠子
- 99 第99章 回到京城
- 100 第100章再次有孕
- 101 第101章强势的老夫人
- 102 第102章进宫见皇后
- 103 第103章杨家人进京
- 104 第二任妻子
- 105 第105章穿回现代
- 106 第106章梦境和现实
- 107 第107章穿回去了
- 108 第108章还没消停
- 109 第109章外放
- 110 第110章见到嫣嫔
- 111 第111章到了辽州
- 112 第112章后娘难当
- 113 第113章宝弟的婚事
- 114 第114章弟弟没本事
- 115 第115章情势逆转
- 116 第116章柳四娘的过去
- 117 第117章出事了
- 118 第118章养儿子
- 119 第119章秋猎
- 120 第120章父子对话
- 121 第121章父子的秘密
- 122 第122章兄弟之间
- 123 第123章 心有灵犀
- 124 第124章杨家又出事了
- 125 第125章有惊无险
- 126 第126章 回京
- 127 第127章偏心眼
- 128 第128章 都是女儿惹的祸
- 129 第129章表姑娘
- 130 第130章羞辱
- 131 第131章无事生非
- 132 第132章知道真相
- 133 第133章夫妻吵架
- 134 第134章相敬如冰
- 135 第135章尘埃落定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相似的经历
相似的经历
因为小弟出生,四个姑娘备受冷落,杨初七和杨十三倒没怎么感觉到,但杨十九却感觉到了。她有些愤愤看着这个生弟弟,却又只能心里妒忌他。
杨初月并不奇怪杨老三反映,就像她上一世一样。上一世她家里也为了生儿子,先生了两个女儿,后才生了一个弟弟。当弟弟出生时候,她爸妈乐脸上开了花,宝贝得跟什么似,宠得小弟无法无天。
杨爸爸和杨妈妈虽然住城里,她家家庭收入只是中等,但家庭负担重,所以多余杨初月就被送到乡下外婆家,外婆身边长大,就算工作后也没回城里那个家。
那个家里,姐姐是长女,人长得漂亮又优秀,从小学到硕士毕业,姐姐一直是班里佼佼者,是爸妈希望和骄傲。小弟是他们梦寐以求儿子,他们对小弟是捧手里怕摔了,含嘴里怕化了,对小弟所有要求都无条件满足。
那时候她一直活乡下,相貌平平,成绩只能算中上,靠着不懈努力才稳稳当当读到大学。因为家里没多钱供她上大学,她凭着贷款和努力挣奖学金做兼职才读完了大学。
然后参加工作把贷款换完了,大学毕业后她做了好几份工作都不长。后来贷款开了一家超市,因为小心努力经营,她两年时间里换完了贷款,后来生意逐渐红火,城里才有了自己小公寓。
但就她事业即将成功时候,就遇到了那件倒霉事,然后穿越到了这个地方。对待重男轻女这事,杨初月上辈子就领教过,这一世她也不乎。相较于杨十九愤愤不平,她显得平静了许多。
杨老三做农活之余,大爱好就是逗儿子。他觉得自己这儿子天庭饱满,长得像柳四娘,又生得白白净净,比一般他大哥二哥那几个孩子长得好看多了。杨宝弟耳朵也大,杨老三认定自己这儿子将来是有大出息,因此对这个儿子越发喜爱。
到夏末了,又开始收玉米了,杨老三领着杨初七、杨十三和杨十九一起去地里做农活儿,柳四娘则家看儿子,帮忙做饭。但杨老三到底腿脚不便,做起农活来也不甚便利,扳了玉米棒子后,玉米杆还坡上没来得及挖回家晒干。还有,得翻红苕藤了,否则将来红苕收成不好。不过这些都不妨碍他好心情。
往后日子,杨老三对柳四娘越发好了,依旧隔一天就给她煮一个蛋,还用鸡蛋做了蒸蛋喂给杨宝弟吃,其余四个女孩只能看着。家里依旧穷困,几只鸡生下蛋除了柳四娘和杨宝弟能吃外,都攒着拿到镇上去卖了。
这种行为杨初月并不感冒,她现感觉和上辈子差不多,都是家里多余一份子,是容易被忽视一个人。
杨宝弟调皮很,性子很显,想哭时候就大声哭,不开心时候就发脾气,还不到一岁就学会了使小性子,还会给人摆脸色。柳四娘想好好教育儿子一番,但杨老三心疼儿子不让柳四娘打。
杨初月四岁,已经开始帮着家里割猪草,喂猪了。因为劳动力不够,家里吃依旧不多,但情况比杨初月刚穿来时候好了一些。
家里鸡蛋能卖钱,过年时候肥猪能卖钱,虽然钱不多,但能穿得上一件补丁少些衣裳了。但家里通常是稍好一些衣裳都是柳四娘和杨宝弟,柳四娘穿旧了衣裳拿来改小了给杨初七穿,当杨初七不能穿时候,再改小了给杨十三。如此这样类推下去,杨初月穿衣裳都是不知道多少年前就布料做了。
柳四娘手巧,她做衣裳比桐安村所有媳妇做都好看。虽然穿女儿们身上衣裳是旧衣裳改,但那活计依旧看起来精致。
吸取上次教训,杨老三家里养了两条黑色大土狗。两只黑色土狗是他去年镇里卖鸡蛋时候捡来。两条土狗都很凶猛,杨老三就把它们养猪圈旁看猪。今天家里养了两头肥猪,柳四娘估计能多卖几两银子,就商量着过年时候扯几尺布给孩子们做衣裳。四个女孩听了,都兴奋得不得了。
杨初月经常背着背篓去割猪草,小山坡上看到不少野菜。因为这里秋天多雨,小山坡上经常有野木耳,有蘑菇,但那些蘑菇大部分都不能吃。杨初月割了一背篓猪草,然后坡顶上转了一圈,看到有不少野菜,但奇怪是都没人摘。
上辈子她干超市这行,多少知道一些蔬菜方面知识,这些山头上有好些野菜都能吃。城里人吃惯了食疏之时,闲暇之余还弄些野菜回来吃。野菜长山野乡下,没化肥浇灌,没打农药,纯天然无污染有营养价值。当时她超市里那些野菜很受欢迎,通常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经过几个月摸索,杨初月终于明白这里人为什么不吃野菜了。他们不知道那些能吃,割回来要么拿去喂猪,要么拿去茅厕里发酵当大粪,然后用来给庄稼施肥。
山里人传统守旧愚昧,盲目相信古训和先祖留下来说法,只要那些祖先们没吃过东西,他们绝不往嘴里送。他们听从古训上话,长野地里东西都是不干净,作为人,只能吃自己地里种出来东西。野草什么,都是畜生吃。有这些观念和想法,野菜只能是野草。
杨初月不知道大胤朝是个什么朝代,对她这个时代也了解得不多。从她接触范围来看,这里人民只知道种田,存粮食,娶媳妇,生娃儿,如此世世代代往复循环。
杨初月不能贸然把这些村民都不吃野菜拿回家里,她不想再被当成鬼怪附身,然后被弄去做什么法事驱鬼。回到家时,杨初月把背篓放下再把背篓里草扔到猪圈里喂猪。近来没什么鲜菜吃,杨初月着实不想每天都吃腌菜泡菜,但对于这个人口众多,劳动力却不充足贫家,有口咸菜吃已经很不错了。
杨初月五岁那年冬天到春天,天上一滴雨也没下下来,全村所有水源都一里外那条河了。春耕开始后,就要开始清理沟渠里杂草,开始放水了。
现全村人每家每户都轮流派人去河边踩水车,好把河里水提到沟渠里,然后流向各处田里。杨初月跟着杨初七一起去河边踩水车,这么大水车她还是第一次见。这活儿本可用畜力来做,但村里牛都拉去犁田了,因此踩水车这活儿一直都是人做。
水车很大,家里大人们都到地里劳作去了,到河边踩水车几乎都是孩子。好人多力量大,水车转动起来把水运到高处沟渠里,送到各家田里。杨初月一开始还觉得鲜,兴致高昂踩了两天水车,直到觉得双腿都断了,才觉得这活儿做起来真心要命。
春耕过后,仍不见天下雨,杨初月估摸着将来恐怕会干旱。这个时代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年景不好,收成也不好。这个人口多家里,没粮食吃还不知道会怎样。
晚上,杨初月回到家后对柳四娘说:“娘,今年干旱会不会很严重?”
柳四娘看着周遭田地,虽不至于草木都干死了,大地也龟裂了,但已经两个月没下雨了,看这天气也不像要下雨样子:“不知道。”
“娘,如果天一直旱着,家里粮食够不够吃呀?”杨初月瞪大眼睛望着柳四娘。
天灾年间,百姓吃不上饭时候就会卖儿卖女,想起上次卖杨小雨无奈之举,柳四娘说:“不够了,得去多买些粮食回来放着。”
下次赶场之前,柳四娘和杨老三商量,把家里存铜板都大半都拿去买粮食了。杨初月则想着现趁着山坡上还有绿意,可以去挖些野菜回来。
柳四娘不阻拦杨初月去挖野菜,倒是杨老三把杨初月教训了一通,说她正事不做,做一些没用事。柳四娘生了儿子过后,家里地位直线上升,她话杨老三多少会听:“现正值春旱,家里粮食和菜都没了,这时候也没得挑,就让她去挖些野菜回来也好。当年我家时候也常出去挖野菜,有些比种菜还好吃。”
杨老三后来也没多说了,那天杨初月采了一些野韭菜回来,切细了放粗面粉里,放了些盐烙饼。野韭菜香气浓烈很勾起了几个孩子食欲,杨老三喊了一声“吃饭”,几个姑娘就迫不及待拿起糙面饼吃起来。
吃过一次野菜后,杨老三再也不反对杨初月去挖野菜。杨初月根据上一世记忆,后面没开垦几个荒山坡上发现了不少能吃野菜,因为后面坡比较高,杨初月上面发现了蕨菜。
这种东西前世很受欢迎,她摘了很多背篓里,再往前走就是真大高山,杨初月看到了野葛,野葛这种药不能随意乱吃,但到了食物匮乏时候也可挖来充饥。
杨初月并不奇怪杨老三反映,就像她上一世一样。上一世她家里也为了生儿子,先生了两个女儿,后才生了一个弟弟。当弟弟出生时候,她爸妈乐脸上开了花,宝贝得跟什么似,宠得小弟无法无天。
杨爸爸和杨妈妈虽然住城里,她家家庭收入只是中等,但家庭负担重,所以多余杨初月就被送到乡下外婆家,外婆身边长大,就算工作后也没回城里那个家。
那个家里,姐姐是长女,人长得漂亮又优秀,从小学到硕士毕业,姐姐一直是班里佼佼者,是爸妈希望和骄傲。小弟是他们梦寐以求儿子,他们对小弟是捧手里怕摔了,含嘴里怕化了,对小弟所有要求都无条件满足。
那时候她一直活乡下,相貌平平,成绩只能算中上,靠着不懈努力才稳稳当当读到大学。因为家里没多钱供她上大学,她凭着贷款和努力挣奖学金做兼职才读完了大学。
然后参加工作把贷款换完了,大学毕业后她做了好几份工作都不长。后来贷款开了一家超市,因为小心努力经营,她两年时间里换完了贷款,后来生意逐渐红火,城里才有了自己小公寓。
但就她事业即将成功时候,就遇到了那件倒霉事,然后穿越到了这个地方。对待重男轻女这事,杨初月上辈子就领教过,这一世她也不乎。相较于杨十九愤愤不平,她显得平静了许多。
杨老三做农活之余,大爱好就是逗儿子。他觉得自己这儿子天庭饱满,长得像柳四娘,又生得白白净净,比一般他大哥二哥那几个孩子长得好看多了。杨宝弟耳朵也大,杨老三认定自己这儿子将来是有大出息,因此对这个儿子越发喜爱。
到夏末了,又开始收玉米了,杨老三领着杨初七、杨十三和杨十九一起去地里做农活儿,柳四娘则家看儿子,帮忙做饭。但杨老三到底腿脚不便,做起农活来也不甚便利,扳了玉米棒子后,玉米杆还坡上没来得及挖回家晒干。还有,得翻红苕藤了,否则将来红苕收成不好。不过这些都不妨碍他好心情。
往后日子,杨老三对柳四娘越发好了,依旧隔一天就给她煮一个蛋,还用鸡蛋做了蒸蛋喂给杨宝弟吃,其余四个女孩只能看着。家里依旧穷困,几只鸡生下蛋除了柳四娘和杨宝弟能吃外,都攒着拿到镇上去卖了。
这种行为杨初月并不感冒,她现感觉和上辈子差不多,都是家里多余一份子,是容易被忽视一个人。
杨宝弟调皮很,性子很显,想哭时候就大声哭,不开心时候就发脾气,还不到一岁就学会了使小性子,还会给人摆脸色。柳四娘想好好教育儿子一番,但杨老三心疼儿子不让柳四娘打。
杨初月四岁,已经开始帮着家里割猪草,喂猪了。因为劳动力不够,家里吃依旧不多,但情况比杨初月刚穿来时候好了一些。
家里鸡蛋能卖钱,过年时候肥猪能卖钱,虽然钱不多,但能穿得上一件补丁少些衣裳了。但家里通常是稍好一些衣裳都是柳四娘和杨宝弟,柳四娘穿旧了衣裳拿来改小了给杨初七穿,当杨初七不能穿时候,再改小了给杨十三。如此这样类推下去,杨初月穿衣裳都是不知道多少年前就布料做了。
柳四娘手巧,她做衣裳比桐安村所有媳妇做都好看。虽然穿女儿们身上衣裳是旧衣裳改,但那活计依旧看起来精致。
吸取上次教训,杨老三家里养了两条黑色大土狗。两只黑色土狗是他去年镇里卖鸡蛋时候捡来。两条土狗都很凶猛,杨老三就把它们养猪圈旁看猪。今天家里养了两头肥猪,柳四娘估计能多卖几两银子,就商量着过年时候扯几尺布给孩子们做衣裳。四个女孩听了,都兴奋得不得了。
杨初月经常背着背篓去割猪草,小山坡上看到不少野菜。因为这里秋天多雨,小山坡上经常有野木耳,有蘑菇,但那些蘑菇大部分都不能吃。杨初月割了一背篓猪草,然后坡顶上转了一圈,看到有不少野菜,但奇怪是都没人摘。
上辈子她干超市这行,多少知道一些蔬菜方面知识,这些山头上有好些野菜都能吃。城里人吃惯了食疏之时,闲暇之余还弄些野菜回来吃。野菜长山野乡下,没化肥浇灌,没打农药,纯天然无污染有营养价值。当时她超市里那些野菜很受欢迎,通常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经过几个月摸索,杨初月终于明白这里人为什么不吃野菜了。他们不知道那些能吃,割回来要么拿去喂猪,要么拿去茅厕里发酵当大粪,然后用来给庄稼施肥。
山里人传统守旧愚昧,盲目相信古训和先祖留下来说法,只要那些祖先们没吃过东西,他们绝不往嘴里送。他们听从古训上话,长野地里东西都是不干净,作为人,只能吃自己地里种出来东西。野草什么,都是畜生吃。有这些观念和想法,野菜只能是野草。
杨初月不知道大胤朝是个什么朝代,对她这个时代也了解得不多。从她接触范围来看,这里人民只知道种田,存粮食,娶媳妇,生娃儿,如此世世代代往复循环。
杨初月不能贸然把这些村民都不吃野菜拿回家里,她不想再被当成鬼怪附身,然后被弄去做什么法事驱鬼。回到家时,杨初月把背篓放下再把背篓里草扔到猪圈里喂猪。近来没什么鲜菜吃,杨初月着实不想每天都吃腌菜泡菜,但对于这个人口众多,劳动力却不充足贫家,有口咸菜吃已经很不错了。
杨初月五岁那年冬天到春天,天上一滴雨也没下下来,全村所有水源都一里外那条河了。春耕开始后,就要开始清理沟渠里杂草,开始放水了。
现全村人每家每户都轮流派人去河边踩水车,好把河里水提到沟渠里,然后流向各处田里。杨初月跟着杨初七一起去河边踩水车,这么大水车她还是第一次见。这活儿本可用畜力来做,但村里牛都拉去犁田了,因此踩水车这活儿一直都是人做。
水车很大,家里大人们都到地里劳作去了,到河边踩水车几乎都是孩子。好人多力量大,水车转动起来把水运到高处沟渠里,送到各家田里。杨初月一开始还觉得鲜,兴致高昂踩了两天水车,直到觉得双腿都断了,才觉得这活儿做起来真心要命。
春耕过后,仍不见天下雨,杨初月估摸着将来恐怕会干旱。这个时代农民都是靠天吃饭,年景不好,收成也不好。这个人口多家里,没粮食吃还不知道会怎样。
晚上,杨初月回到家后对柳四娘说:“娘,今年干旱会不会很严重?”
柳四娘看着周遭田地,虽不至于草木都干死了,大地也龟裂了,但已经两个月没下雨了,看这天气也不像要下雨样子:“不知道。”
“娘,如果天一直旱着,家里粮食够不够吃呀?”杨初月瞪大眼睛望着柳四娘。
天灾年间,百姓吃不上饭时候就会卖儿卖女,想起上次卖杨小雨无奈之举,柳四娘说:“不够了,得去多买些粮食回来放着。”
下次赶场之前,柳四娘和杨老三商量,把家里存铜板都大半都拿去买粮食了。杨初月则想着现趁着山坡上还有绿意,可以去挖些野菜回来。
柳四娘不阻拦杨初月去挖野菜,倒是杨老三把杨初月教训了一通,说她正事不做,做一些没用事。柳四娘生了儿子过后,家里地位直线上升,她话杨老三多少会听:“现正值春旱,家里粮食和菜都没了,这时候也没得挑,就让她去挖些野菜回来也好。当年我家时候也常出去挖野菜,有些比种菜还好吃。”
杨老三后来也没多说了,那天杨初月采了一些野韭菜回来,切细了放粗面粉里,放了些盐烙饼。野韭菜香气浓烈很勾起了几个孩子食欲,杨老三喊了一声“吃饭”,几个姑娘就迫不及待拿起糙面饼吃起来。
吃过一次野菜后,杨老三再也不反对杨初月去挖野菜。杨初月根据上一世记忆,后面没开垦几个荒山坡上发现了不少能吃野菜,因为后面坡比较高,杨初月上面发现了蕨菜。
这种东西前世很受欢迎,她摘了很多背篓里,再往前走就是真大高山,杨初月看到了野葛,野葛这种药不能随意乱吃,但到了食物匮乏时候也可挖来充饥。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