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258 第二四八章 山中无岁月 三
- 259 第二四九章 山中无岁月 四
- 260 第二五十章 探塔 一
- 261 第二五一章 探塔 二
- 262 第二五二章 探塔 三
- 263 第二五三章 探塔 四
- 264 第二五四章 探塔 五
- 265 第二五五章 探塔 六
- 266 第二五六章 夺剑 一
- 267 第二五七 夺剑 二
- 268 第二五八章 外篇之一?形而上剑不可传
- 269 第二五九章 夺剑 三
- 270 第二六十章 夺剑 四
- 271 第二六一章 夺剑 五
- 272 第二六二章 逃之夭夭 一
- 273 第二六三章 逃之夭夭 二
- 274 第二百六十四 逃之夭夭 三
- 275 第二六五章 五真人相聚 一
- 276 第二六六章 五真人相聚 二
- 277 第二六七章 五真人相聚 三
- 278 第二六八章 五真人相聚 四
- 279 第二六九章 出关 一
- 280 第二七十章 出关 二
- 281 第二七一章 出关 三
- 282 第二七二章 出关 四
- 283 第二七三章 出关 五
- 284 第二七四章 出关 六
- 285 第二七五章 出关 七
- 286 第二七六章 出关 八
- 287 第二七七章 出关 九
- 288 第二七八章 出关 十
- 289 第二七九章 新门人 一
- 290 第二八十章 新门人 二
- 291 第二八一章 新门人 三
- 292 第二八二章 新门人 四
- 293 第二八三章 新门人 五
- 294 第二八四章 西荒妖 一
- 295 第二八五章 西荒妖 二
- 296 第二八六章 西荒妖 3
- 297 第二八七章 西荒妖 4
- 298 第二八八章 闭关 1
- 299 第二八-九章 闭关 2
- 300 第二九十章 闭关 3
- 301 第二九一章 蟠桃法会 1
- 302 第二九二章 蟠桃法会 2
- 303 第二九三章 蟠桃法会 3
- 304 第二九四章 蟠桃法会 4
- 305 第二九五章 蟠桃法会 5
- 306 第二九六章 有朋自远方来 1
- 307 第二九七章 有朋自远方来 2
- 308 第二九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 3
- 309 第二九九章 有朋自远方来 4
- 310 第三百章 擒拿 1
- 311 第三百一章 擒拿 2
- 312 第三百二章 擒拿 三
- 313 第三百三章 权现 一
- 314 第三百四章 权现 二
- 315 第三百五章 权现 三
- 316 第二八七章 西荒妖(四)
- 317 第二八八章 闭关(一)
- 318 第二八-九章 闭关(二)
- 319 第二九十章 闭关(三)
- 320 第二九一章 蟠桃法会(一)
- 321 第二九二章 蟠桃法会(二)
- 322 第二九三章 蟠桃法会(三)
- 323 第二九四章 蟠桃法会(四)
- 324 第二九五章 蟠桃法会(五)
- 325 第二九六章 有朋自远方来(一)
- 326 第二九七章 有朋自远方来(二)
- 327 第二九八章 有朋自远方来(三)
- 328 第二九九章 有朋自远方来(四)
- 329 第三百章 擒拿(一)
- 330 第三百一章 擒拿(二)
- 331 第三百五章 权现 (三)
- 332 第三百六章 权现(四)
- 333 第三百七章 权现(五)
- 334 第三百八章 权现(六)
- 335 第三百九章 权现(七)
- 336 第三百十章 权现(八)
- 337 第三一一章 权现(九)
- 338 第三一二章 权现(十)
- 339 第三一三章 戒律(一)
- 340 第三一四章 戒律(二)
- 341 第三一五章 戒律(三)
- 342 第三一六章 问鼎(一)
- 343 第三百十七章 问鼎(二)
- 344 第三百十八章 重逢(一)
- 345 第三百十九章 重逢(二)
- 346 第三二十章 重逢(三)
- 347 第三二一章 重逢(四)
- 348 第三二二章 圣心舍利(一)
- 349 第三二三章 圣心舍利(二)
- 350 第三二四章 圣心舍利(三)
- 351 第三二五章 圣心舍利(四)
- 352 第三二六章 圣心舍利(五)
- 353 第三二七章 选择
- 354 第三二八章 元婴
- 355 第三二九章 征猴山(一)
- 356 第三三十章 征猴山(二)
- 357 第三三一章 征猴山(三)
- 358 第三三二章 十绝阵图(一)
- 359 第三三三章 十绝阵图(二)
- 360 第三三四章 十绝阵图(三)
- 361 第三三五章 十绝阵图(四)
- 362 第三三六章 云宅
- 363 第三三七章 帐下歌舞阵前死生(一)
- 364 第三三八章 帐下歌舞阵前死生(二)
- 365 第三三九章 帐下歌舞阵前死生(三)
- 366 第三四十章 寻剑(一)
- 367 第三四一章 寻剑(二)
- 368 第三四二章 寻剑(三)
- 369 第三四三章 单刀会(一)
- 370 第三四四章 单刀会(二)
- 371 第三四五章 空城计(一)
- 372 第三四六章 空城计(二)
- 373 第三四七章 空城计(三)
- 374 第三四八章 空城计(四)
- 375 第三四九章 空城计(五)
- 376 第三五十章 二桃杀三士(一)
- 377 第三五一章 二桃杀三士(二)
- 378 第三五二章 二桃杀三士(三)
- 379 第三五三章 十面埋伏(一)
- 380 第三五四章 十面埋伏(二)
- 381 第三五五章 十面埋伏(三)
- 382 第三五六章 移师西垒
- 383 第三五七章 道门(一)
- 384 第三五八章 道门(二)
- 385 第三五九章 道门(三)
- 386 第三六十章 道门(四)
- 387 第三六一章 道门(五)
- 388 第三六二章 七圣会
- 389 第三六三章 阳秋说法
- 390 第三六-四章 种民
- 391 第三六五章 法嗣
- 392 第三六六章 复古
- 393 第三六七章 还图(一)
- 394 第三六八章 还图(二)
- 395 第三六九章 还图(三)
- 396 第三七十章 还图(四)
- 397 第三七一章 还图(五)
- 398 第三七二章 法藏院
- 399 第三七三章 惭愧
- 400 第三七四章 方琼
- 401 第三七五章 立榜(一)
- 402 第三七六章 立榜(二)
- 403 第三七七章 立榜(三)
- 404 第三七八章 立榜(四)
- 405 第三七九章 开榜
- 406 第三八十章 杂斗(一)
- 407 第三八一章 杂斗(二)
- 408 第三八二章 杂斗(三)
- 409 第三八三章 杂斗(四)
- 410 第三八四章 魔塔(一)
- 411 第三八五章 魔塔(二)
- 412 第三八六章 魔塔(三)
- 413 第三八七章 魔祖师(一)
- 414 第三八八章 魔祖师(二)
- 415 第三八九章 第一轮(一)
- 416 第三九十章 第二轮(二)
- 417 第三九一章 延命
- 418 第三九二章 一仆二主
- 419 第三九三章 一小块拼图
- 420 第三九四章 第二轮
- 421 第三九五章 第二轮(二)
- 422 第三九六章 祭炼
- 423 第三九七章 十六强(一)
- 424 第三九八章 十六强(二)
- 425 第三九九章 调查(一)
- 426 第四百章 调查(二)
- 427 第四百一章 傀儡
- 428 第四百二章 剑冢
- 429 第四百三章 肉身
- 430 第四百四章 七重宝塔
- 431 第四百五章 眼看他塔塌了
- 432 第四百六章 流言
- 433 第四百七章 纷争
- 434 第四百八章 索人
- 435 第四百九章 作证
- 436 第四百十章 做贼心虚
- 437 第四一一章 贼喊捉贼
- 438 第四一二章 抡锤
- 439 第四一三章 加赛第一轮
- 440 第四一四章 道统
- 441 第四一五章 死尽偷心
- 442 第四一六章 斩缘
- 443 第四一七章 筹码
- 444 第四一八章 加赛第二轮(一)
- 445 第四一九章 加赛第二轮(二)
- 446 第四二十章 加赛第二轮(三)
- 447 第四二一章 加赛第二轮(四)
- 448 第四二二章 皇帝驾到
- 449 第四二三章 五强
- 450 第四二四章 五宝归属
- 451 第四二五章 出手
- 452 第四二六章 终榜
- 453 第四二七章 散去
- 454 第四二八章 一团乱麻
- 455 第四二九章 新制
- 456 第四三十章 东巡
- 457 第四三一章 出海
- 458 第四三二章 观星
- 459 第四三三章 万物与我一体
- 460 第四三四章 浪迹宇宙
- 461 第四三五章 未济
- 462 第四三六章 倒驾
- 463 第四三七章 凌牙门观战
- 464 第四三八章 议和
- 465 第四三九章 双塔(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五八章 外篇之一?形而上剑不可传
第二五八章 外篇之一?形而上剑不可传
当年还没有剑宗……
自飞刀弑君,文明之世所立王制纲常荡然,赤县神州,裂为七大国,十一中国,二十四小国,附庸的撮尔国更不可胜数。()
帝道以德,王道以法,霸道以力。列国之君主更替、国土盈缩皆视神通武力之升降而变化。大益王朝曾统天下,时只剩一空名,残百里国土,愁拥帝都,苟延国祚。
列国诸侯多是修士,孜孜求霸,唯才是举。道门百派在人世间行走,也向国主售卖神通,换取威福富贵,享生年之极乐,宏胸中之图略。积年长久,自然尾大不掉。君臣之间,渐成水火。
遂有金丹立国,为道胎弑,道胎得位,为元婴弑,元婴方得位,又为他国吞灭;有元婴立国,数传而衰,终被诸金丹家臣分毕国土,昔年大国,忽而化成十数撮尔小国;
至龙虎宗兴,集百家道术之大成,开拓道门境界,直指飞升。龙虎周祖于云梦破大楚后,高明之士渐不习武道。旋有河源昆仑宗以外丹与法宝称雄,海外星宗以罡煞真气和异术争长。道门纷争暂熄,众小国相率献土投效宗门。三宗领袖正邪各路派别,整顿修真界风纪,专心求道,志不在红尘。六大国又形格势禁,互不能吞灭,天下于乱世中粗安。
飞剑本是道门习见之器,稍作祭炼便能斩鬼御敌。到了武道纪的中叶,也成了武林中高手常御使的兵器。炼成绕指柔的宝剑长短由心,收发无常,刚柔兼备,生发出无穷的变化。灌入真元,立生剑芒,无坚不摧,便是道门修士,稍有不慎,也会被厉害剑侠斩作二截。
即便如此,飞剑之道并没有光大,更不受道门推崇。至武道纪中叶,剑侠还是最为道门鄙薄的一类修士。剑侠无文,不通义理,所习丹诀不过是从武道脱胎的一些粗浅法门,浑然没有谈论大道的见识悟性;剑侠好斗轻生,又爱荣名,好世间的声色犬马,恰是三宗整顿道门风纪时最忌讳的品性,列派高人尤其不愿收此类人为弟子,即使入门,也不会授以真传。如此心态,至大正王朝恐怕依然铭刻在旧时高贵门派的骨子里。
于是乎,世间芸芸剑侠,修真界最外围的人物,如过江之鲫,投靠在世间诸侯、封君的门下,做军将、做刺客、做赏金猎手,甚至做棋手那样以斗剑竞技谋取生计的剑士。
“万里云”是武道纪中叶七个剑侠的结义团体,寄寓在邯郸城,作赵王的宾客,以斗剑为生。()生计窘迫时,“万里云”也做刺客,做赏金猎手,用人头换赏钱。
道家崇尚养生,似这般以性命斗剑,徒然折损神通者的躯壳和生年。忽忽岁月逝去,“万里云”的首剑松剑在斗剑场陨了性命;次剑竹剑刺杀吴王时被削了一臂,神通全废,归蜀中老家渡余生去了;行三的梅剑削指弃剑,凭积蓄于邯郸闹市盘了家上好酒垆,雇佣残废的剑士,卖酒为生;行六的芝剑傅氏,本是梁国流亡在外的诸公子之一,他遍观天下剑术后,也厌烦了斗剑,退出了“万里云”的行列。这四人都以剑道跻身道胎,但时也命也,终未有大成。
唯另三剑仍以剑为生,以剑求道。
行五的柳剑顾道人于日后创了巴山剑派,是修真界第一个纯修剑术的大派,依附在昆仑宗门下,是昆仑布在南国的一枚要紧棋子。日后在与依附于龙虎宗的蜀山剑派争衡时败死,巴山剑派也从此并入了蜀山剑派。
行七的不毛剑入了魔道,他的剑能斩断生机,摄取魂魄,后来为行四的兰剑忍痛诛杀。
行四的兰剑兰钦便是蜀山剑派的创派者,也是日后剑宗开派的祖师万里云。万里云者,是兰钦纪念初入剑道的习业团体而起的名号。兰钦的启蒙剑术全是松、竹、梅三剑所授,他用此名号教谕后学弟子不忘剑宗之始。
“万里云”的另六人剑术各异,又分正邪,但与他们的切磋琢磨,生死相斗,是兰钦剑道的基始。
兰钦入真人之境后,追本溯源,觅得七剑剑心,在蜀山剑冢熔冶为一剑,并创立或翻新了七大剑道。当演变第七剑“不毛”的万物皆丧败坏死的剑意时,前尘往事,缘法聚散,一切物故离散的亲爱、敌手、师友涌上心头,兰钦心血来潮,便创出第八剑诀,剑诀名为“万物生长”,那剑便唤“元始之章”,舞的是一切周而复始,重新萌芽的新章。至此,剑道不止于杀,反透出挣大道一线生机的彻悟。
兰祖师于是入返虚境,蜀山剑派也自号“剑宗”。这样的手笔,未必与萧龙渊自号所传为洪荒宗相差太远。
时三大宗掌事之人对剑宗多有嫌恶,百般打压剑宗,但终不能得逞。固是兰祖师剑压群英,也有他纵横捭阖之功。
在求道时,兰祖师与三宗高人交谊匪浅:
如星宗蟾宫派的真人安仙子,即是挚爱兰祖师的眷侣,曾授兰祖师星宗天河剑诀,此剑诀合罡煞与剑术为一,是迥别于世间剑术的仙家剑术。兰祖领悟此剑诀,跨入了元婴境,并青出于蓝,据此另创太玄剑诀和剑宗的招牌三剑诀——天剑雷音、剑光分丝、剑气化虹,这些剑诀遂成为今日剑宗的根本剑诀。又因为安仙子的缘故,终兰祖师一生,剑宗与星宗相善;
昆仑天工院多是兰祖师故旧,因兰祖师曾化名在昆仑偷学铸剑之术。修真界的诸多剑派、剑侠本不会铸剑,仰给于各大外丹门派,至此方能自铸神剑。当今剑宗返虚真人云仙客,也是兰祖师求艺昆仑时发掘的石中之玉;
龙虎真人诸葛氏,曾压制蜀山剑派不得东进三十年,与兰祖师惺惺相惜。
赖此多方回护,初立的剑宗方能危而不殆。
三宗掌事者不能以本山力量寻衅剑宗,遂请出了当时又一位以剑入返虚的高人——兰祖师此后的劲敌知交,神剑山庄的形而上剑谢庄公子。
当年兰祖师还寄寓在赵王宾客之中,时乖命蹇,因捉拿妖邪受了重伤。赵王强化绩效,遂把无法斗剑竞技的兰祖师逐出邯郸,逼得祖师去蜀山投奔退隐的竹剑。但赵王日夜不息的斗剑会也未开得长久。
赵王恒以斗剑会未尝请动当世第一御剑高人宋国的谢庄公子为憾,软磨硬套,终于邀得谢庄公子赴会。然而谢庄公子未曾在斗剑会上施展一个剑招,只是片言只语便让赵王心如死灰,彻底关闭了斗剑会。无数剑士失业,剑术界由此恨谢庄公子入骨。
兰祖师唯一的缺点就是深念旧情。宗门的阴谋诱使剑术界怂恿,终于迫使兰祖师与谢庄公子一战。
谢庄公子与道周游,游心宇宙得来的剑道,与兰祖师历经人世间和修真界的百死千难,贯通百家道术而成就的剑道大相径庭。
各宗的返虚祖师都以为兰祖师的剑道掌握了一切有形剑术的总纲,将各宗各派的奥义都熔于一剑,所以能破尽万法,广传门人,由附庸小派而蔚然成为道门一大宗。
但谢庄公子的剑不染一丝三界内的气象,是形而上剑。谢庄公子的剑拒斥与天下任何道术晤谈,是不沾一点杂质的剑道。他的剑意一动,便横跨光阴宇宙,必在天下所有道术施展前发动,无视对手一切护身神通,径直杀了施术人。那一剑无有任何牵挂,仿佛无情大道终究会撤去人生必散的宴席。
三宗的掌事者算计此战:或者兰祖师陨落,剑宗瓦解;或者谢庄公子死,兰祖师闭关,剑宗各大弟子互不相下,势力大为受挫。
这是剑宗史上最苦最险的一战,也是兰祖师最无奈的一战。谢庄公子当年是兰祖师如天仙那样仰望的人物,兰祖师从没梦想过能与谢庄公子比试。但到了他能与谢庄公子论剑之年,却是兰祖最不愿意论剑的时刻。
兰谢论剑,以兰祖一剑毁去谢庄公子肉身起始,以兰祖一剑毁去谢庄公子肉身而终。
据兰祖师回忆,谢庄公子的用剑只是以山庄竹林随削的木剑,与他的九转神剑元始之章相比,犹如萤火之于皓月。谢庄公子的肉身也非他千锤百炼、可媲美武侯的法身。但兰祖那一剑得手,纯是谢庄公子爱惜,让出了先机。须知谢庄公子平生每一剑都是必先必中,无有一招格挡防御。三界内的剑术总有防守招式,但谢庄公子的剑横跨光阴宇宙,任你天下众生齐至,他也总能在同时对每一人各发一剑,所以没有防御招式。
谢庄公子独对兰祖师让了一剑,那他的形骸自然无法抵御三界内最强的有形一剑。
自谢庄公子元神重创出窍后,谢庄公子才发出了自己的剑意。
元始之章包含的所有道术悉数落空,因为敌手发出的是道的讯息,是死的邀请,是人生必去的宴会。
兰祖师也不能拒绝。无有死,就无有生,既有生,则必有死。道门求长生,死更不会逃。
谢庄公子有出剑之意,兰祖师便知已为形而上剑所败。
可兰祖师终究生还了。
谢庄公子只是将那形而上剑刻骨铭心地传授给了兰祖师,并没有要杀他的意思,随即消散在宇宙之中。
那神剑剑意留在兰祖师心中,兰祖师大为恸哭,呕出一颗谢庄公子遗留的剑心。
形而上剑不可传,唯兰祖师以形而下巅峰的剑道捕捉到了那谢庄公子的一点影子,孕育出一颗与剑宗剑道大相径庭的剑心。
此后世事悠悠,即是兰祖师率剑宗荡群魔、驱妖潮,扫北荒,扶立傅家大正王朝,为天下第一宗的历史了。
兰祖师临入灭前,以那颗剑心铸造的九转神剑,便是神剑宇宙锋。谢庄公子的剑道方为剑宗所用。
那神剑存了谢庄公子的一点丰神,却又骄横十倍,器灵与时俱进,道术也渐入奥境。因为兰谢论剑,谢庄公子相让的缘故,历代剑宗真人都尊他为师长上宾,不愿拂逆,遂相忍至今。
小说来源:燃文书库
自飞刀弑君,文明之世所立王制纲常荡然,赤县神州,裂为七大国,十一中国,二十四小国,附庸的撮尔国更不可胜数。()
帝道以德,王道以法,霸道以力。列国之君主更替、国土盈缩皆视神通武力之升降而变化。大益王朝曾统天下,时只剩一空名,残百里国土,愁拥帝都,苟延国祚。
列国诸侯多是修士,孜孜求霸,唯才是举。道门百派在人世间行走,也向国主售卖神通,换取威福富贵,享生年之极乐,宏胸中之图略。积年长久,自然尾大不掉。君臣之间,渐成水火。
遂有金丹立国,为道胎弑,道胎得位,为元婴弑,元婴方得位,又为他国吞灭;有元婴立国,数传而衰,终被诸金丹家臣分毕国土,昔年大国,忽而化成十数撮尔小国;
至龙虎宗兴,集百家道术之大成,开拓道门境界,直指飞升。龙虎周祖于云梦破大楚后,高明之士渐不习武道。旋有河源昆仑宗以外丹与法宝称雄,海外星宗以罡煞真气和异术争长。道门纷争暂熄,众小国相率献土投效宗门。三宗领袖正邪各路派别,整顿修真界风纪,专心求道,志不在红尘。六大国又形格势禁,互不能吞灭,天下于乱世中粗安。
飞剑本是道门习见之器,稍作祭炼便能斩鬼御敌。到了武道纪的中叶,也成了武林中高手常御使的兵器。炼成绕指柔的宝剑长短由心,收发无常,刚柔兼备,生发出无穷的变化。灌入真元,立生剑芒,无坚不摧,便是道门修士,稍有不慎,也会被厉害剑侠斩作二截。
即便如此,飞剑之道并没有光大,更不受道门推崇。至武道纪中叶,剑侠还是最为道门鄙薄的一类修士。剑侠无文,不通义理,所习丹诀不过是从武道脱胎的一些粗浅法门,浑然没有谈论大道的见识悟性;剑侠好斗轻生,又爱荣名,好世间的声色犬马,恰是三宗整顿道门风纪时最忌讳的品性,列派高人尤其不愿收此类人为弟子,即使入门,也不会授以真传。如此心态,至大正王朝恐怕依然铭刻在旧时高贵门派的骨子里。
于是乎,世间芸芸剑侠,修真界最外围的人物,如过江之鲫,投靠在世间诸侯、封君的门下,做军将、做刺客、做赏金猎手,甚至做棋手那样以斗剑竞技谋取生计的剑士。
“万里云”是武道纪中叶七个剑侠的结义团体,寄寓在邯郸城,作赵王的宾客,以斗剑为生。()生计窘迫时,“万里云”也做刺客,做赏金猎手,用人头换赏钱。
道家崇尚养生,似这般以性命斗剑,徒然折损神通者的躯壳和生年。忽忽岁月逝去,“万里云”的首剑松剑在斗剑场陨了性命;次剑竹剑刺杀吴王时被削了一臂,神通全废,归蜀中老家渡余生去了;行三的梅剑削指弃剑,凭积蓄于邯郸闹市盘了家上好酒垆,雇佣残废的剑士,卖酒为生;行六的芝剑傅氏,本是梁国流亡在外的诸公子之一,他遍观天下剑术后,也厌烦了斗剑,退出了“万里云”的行列。这四人都以剑道跻身道胎,但时也命也,终未有大成。
唯另三剑仍以剑为生,以剑求道。
行五的柳剑顾道人于日后创了巴山剑派,是修真界第一个纯修剑术的大派,依附在昆仑宗门下,是昆仑布在南国的一枚要紧棋子。日后在与依附于龙虎宗的蜀山剑派争衡时败死,巴山剑派也从此并入了蜀山剑派。
行七的不毛剑入了魔道,他的剑能斩断生机,摄取魂魄,后来为行四的兰剑忍痛诛杀。
行四的兰剑兰钦便是蜀山剑派的创派者,也是日后剑宗开派的祖师万里云。万里云者,是兰钦纪念初入剑道的习业团体而起的名号。兰钦的启蒙剑术全是松、竹、梅三剑所授,他用此名号教谕后学弟子不忘剑宗之始。
“万里云”的另六人剑术各异,又分正邪,但与他们的切磋琢磨,生死相斗,是兰钦剑道的基始。
兰钦入真人之境后,追本溯源,觅得七剑剑心,在蜀山剑冢熔冶为一剑,并创立或翻新了七大剑道。当演变第七剑“不毛”的万物皆丧败坏死的剑意时,前尘往事,缘法聚散,一切物故离散的亲爱、敌手、师友涌上心头,兰钦心血来潮,便创出第八剑诀,剑诀名为“万物生长”,那剑便唤“元始之章”,舞的是一切周而复始,重新萌芽的新章。至此,剑道不止于杀,反透出挣大道一线生机的彻悟。
兰祖师于是入返虚境,蜀山剑派也自号“剑宗”。这样的手笔,未必与萧龙渊自号所传为洪荒宗相差太远。
时三大宗掌事之人对剑宗多有嫌恶,百般打压剑宗,但终不能得逞。固是兰祖师剑压群英,也有他纵横捭阖之功。
在求道时,兰祖师与三宗高人交谊匪浅:
如星宗蟾宫派的真人安仙子,即是挚爱兰祖师的眷侣,曾授兰祖师星宗天河剑诀,此剑诀合罡煞与剑术为一,是迥别于世间剑术的仙家剑术。兰祖领悟此剑诀,跨入了元婴境,并青出于蓝,据此另创太玄剑诀和剑宗的招牌三剑诀——天剑雷音、剑光分丝、剑气化虹,这些剑诀遂成为今日剑宗的根本剑诀。又因为安仙子的缘故,终兰祖师一生,剑宗与星宗相善;
昆仑天工院多是兰祖师故旧,因兰祖师曾化名在昆仑偷学铸剑之术。修真界的诸多剑派、剑侠本不会铸剑,仰给于各大外丹门派,至此方能自铸神剑。当今剑宗返虚真人云仙客,也是兰祖师求艺昆仑时发掘的石中之玉;
龙虎真人诸葛氏,曾压制蜀山剑派不得东进三十年,与兰祖师惺惺相惜。
赖此多方回护,初立的剑宗方能危而不殆。
三宗掌事者不能以本山力量寻衅剑宗,遂请出了当时又一位以剑入返虚的高人——兰祖师此后的劲敌知交,神剑山庄的形而上剑谢庄公子。
当年兰祖师还寄寓在赵王宾客之中,时乖命蹇,因捉拿妖邪受了重伤。赵王强化绩效,遂把无法斗剑竞技的兰祖师逐出邯郸,逼得祖师去蜀山投奔退隐的竹剑。但赵王日夜不息的斗剑会也未开得长久。
赵王恒以斗剑会未尝请动当世第一御剑高人宋国的谢庄公子为憾,软磨硬套,终于邀得谢庄公子赴会。然而谢庄公子未曾在斗剑会上施展一个剑招,只是片言只语便让赵王心如死灰,彻底关闭了斗剑会。无数剑士失业,剑术界由此恨谢庄公子入骨。
兰祖师唯一的缺点就是深念旧情。宗门的阴谋诱使剑术界怂恿,终于迫使兰祖师与谢庄公子一战。
谢庄公子与道周游,游心宇宙得来的剑道,与兰祖师历经人世间和修真界的百死千难,贯通百家道术而成就的剑道大相径庭。
各宗的返虚祖师都以为兰祖师的剑道掌握了一切有形剑术的总纲,将各宗各派的奥义都熔于一剑,所以能破尽万法,广传门人,由附庸小派而蔚然成为道门一大宗。
但谢庄公子的剑不染一丝三界内的气象,是形而上剑。谢庄公子的剑拒斥与天下任何道术晤谈,是不沾一点杂质的剑道。他的剑意一动,便横跨光阴宇宙,必在天下所有道术施展前发动,无视对手一切护身神通,径直杀了施术人。那一剑无有任何牵挂,仿佛无情大道终究会撤去人生必散的宴席。
三宗的掌事者算计此战:或者兰祖师陨落,剑宗瓦解;或者谢庄公子死,兰祖师闭关,剑宗各大弟子互不相下,势力大为受挫。
这是剑宗史上最苦最险的一战,也是兰祖师最无奈的一战。谢庄公子当年是兰祖师如天仙那样仰望的人物,兰祖师从没梦想过能与谢庄公子比试。但到了他能与谢庄公子论剑之年,却是兰祖最不愿意论剑的时刻。
兰谢论剑,以兰祖一剑毁去谢庄公子肉身起始,以兰祖一剑毁去谢庄公子肉身而终。
据兰祖师回忆,谢庄公子的用剑只是以山庄竹林随削的木剑,与他的九转神剑元始之章相比,犹如萤火之于皓月。谢庄公子的肉身也非他千锤百炼、可媲美武侯的法身。但兰祖那一剑得手,纯是谢庄公子爱惜,让出了先机。须知谢庄公子平生每一剑都是必先必中,无有一招格挡防御。三界内的剑术总有防守招式,但谢庄公子的剑横跨光阴宇宙,任你天下众生齐至,他也总能在同时对每一人各发一剑,所以没有防御招式。
谢庄公子独对兰祖师让了一剑,那他的形骸自然无法抵御三界内最强的有形一剑。
自谢庄公子元神重创出窍后,谢庄公子才发出了自己的剑意。
元始之章包含的所有道术悉数落空,因为敌手发出的是道的讯息,是死的邀请,是人生必去的宴会。
兰祖师也不能拒绝。无有死,就无有生,既有生,则必有死。道门求长生,死更不会逃。
谢庄公子有出剑之意,兰祖师便知已为形而上剑所败。
可兰祖师终究生还了。
谢庄公子只是将那形而上剑刻骨铭心地传授给了兰祖师,并没有要杀他的意思,随即消散在宇宙之中。
那神剑剑意留在兰祖师心中,兰祖师大为恸哭,呕出一颗谢庄公子遗留的剑心。
形而上剑不可传,唯兰祖师以形而下巅峰的剑道捕捉到了那谢庄公子的一点影子,孕育出一颗与剑宗剑道大相径庭的剑心。
此后世事悠悠,即是兰祖师率剑宗荡群魔、驱妖潮,扫北荒,扶立傅家大正王朝,为天下第一宗的历史了。
兰祖师临入灭前,以那颗剑心铸造的九转神剑,便是神剑宇宙锋。谢庄公子的剑道方为剑宗所用。
那神剑存了谢庄公子的一点丰神,却又骄横十倍,器灵与时俱进,道术也渐入奥境。因为兰谢论剑,谢庄公子相让的缘故,历代剑宗真人都尊他为师长上宾,不愿拂逆,遂相忍至今。
小说来源:燃文书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