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75 第三四九章 空城计(五)
- 376 第三五十章 二桃杀三士(一)
- 377 第三五一章 二桃杀三士(二)
- 378 第三五二章 二桃杀三士(三)
- 379 第三五三章 十面埋伏(一)
- 380 第三五四章 十面埋伏(二)
- 381 第三五五章 十面埋伏(三)
- 382 第三五六章 移师西垒
- 383 第三五七章 道门(一)
- 384 第三五八章 道门(二)
- 385 第三五九章 道门(三)
- 386 第三六十章 道门(四)
- 387 第三六一章 道门(五)
- 388 第三六二章 七圣会
- 389 第三六三章 阳秋说法
- 390 第三六-四章 种民
- 391 第三六五章 法嗣
- 392 第三六六章 复古
- 393 第三六七章 还图(一)
- 394 第三六八章 还图(二)
- 395 第三六九章 还图(三)
- 396 第三七十章 还图(四)
- 397 第三七一章 还图(五)
- 398 第三七二章 法藏院
- 399 第三七三章 惭愧
- 400 第三七四章 方琼
- 401 第三七五章 立榜(一)
- 402 第三七六章 立榜(二)
- 403 第三七七章 立榜(三)
- 404 第三七八章 立榜(四)
- 405 第三七九章 开榜
- 406 第三八十章 杂斗(一)
- 407 第三八一章 杂斗(二)
- 408 第三八二章 杂斗(三)
- 409 第三八三章 杂斗(四)
- 410 第三八四章 魔塔(一)
- 411 第三八五章 魔塔(二)
- 412 第三八六章 魔塔(三)
- 413 第三八七章 魔祖师(一)
- 414 第三八八章 魔祖师(二)
- 415 第三八九章 第一轮(一)
- 416 第三九十章 第二轮(二)
- 417 第三九一章 延命
- 418 第三九二章 一仆二主
- 419 第三九三章 一小块拼图
- 420 第三九四章 第二轮
- 421 第三九五章 第二轮(二)
- 422 第三九六章 祭炼
- 423 第三九七章 十六强(一)
- 424 第三九八章 十六强(二)
- 425 第三九九章 调查(一)
- 426 第四百章 调查(二)
- 427 第四百一章 傀儡
- 428 第四百二章 剑冢
- 429 第四百三章 肉身
- 430 第四百四章 七重宝塔
- 431 第四百五章 眼看他塔塌了
- 432 第四百六章 流言
- 433 第四百七章 纷争
- 434 第四百八章 索人
- 435 第四百九章 作证
- 436 第四百十章 做贼心虚
- 437 第四一一章 贼喊捉贼
- 438 第四一二章 抡锤
- 439 第四一三章 加赛第一轮
- 440 第四一四章 道统
- 441 第四一五章 死尽偷心
- 442 第四一六章 斩缘
- 443 第四一七章 筹码
- 444 第四一八章 加赛第二轮(一)
- 445 第四一九章 加赛第二轮(二)
- 446 第四二十章 加赛第二轮(三)
- 447 第四二一章 加赛第二轮(四)
- 448 第四二二章 皇帝驾到
- 449 第四二三章 五强
- 450 第四二四章 五宝归属
- 451 第四二五章 出手
- 452 第四二六章 终榜
- 453 第四二七章 散去
- 454 第四二八章 一团乱麻
- 455 第四二九章 新制
- 456 第四三十章 东巡
- 457 第四三一章 出海
- 458 第四三二章 观星
- 459 第四三三章 万物与我一体
- 460 第四三四章 浪迹宇宙
- 461 第四三五章 未济
- 462 第四三六章 倒驾
- 463 第四三七章 凌牙门观战
- 464 第四三八章 议和
- 465 第四三九章 双塔(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五九章 道门(三)
第三五九章 道门(三)
据宗门估算,九州四荒,有人数万万口,人类炼气士百万。反观妖类:有灵兽千万口,与人智识相若,形貌大异。其中,能通道术,幻形为人的灵兽不足三成。化形为人者称妖,妖有数十万口,与人类的炼气士道行相若。
但妖类有七系妖之间的宿年积怨,又有西荒、北荒、龙宫、南荒、中土各部的矛盾,散成无数股,与人类势力大小悬殊。
本来群妖或者隐在山野,或者零零星星地融于人间,两无违碍。五百年前,洛神瑶继承列国中最弱小的秦国王位,厉行变法,不但吸纳全天下一切不得志的野心家,更招引各部妖族扩充秦军战力,终于席卷了天下。剑宗和龙虎宗联手击败洛神瑶后,洛神瑶负气遁走西荒,无人管束各地的妖怪军阀,中土一时糜烂,许久方被剑宗和龙虎宗平定。剑宗从此扛起扫荡妖族的大旗,天下的妖族也渐有了统合的念头。
萧龙渊叛出宗门之后,打起妖族至上的旗号与剑宗针锋相对,更大肆招引最为野蛮的北荒妖涌入中土。但无论如何,妖类的总数太过稀少,灵兽又繁衍缓慢,萧龙渊也不能逆转大势。偌大的妖国,九成的人口仍然是人类。
于是,妖国的妖类被萧龙渊按七系妖的源流编成七部,各随其类。
妖国的人类则被萧龙渊划分为四种:妖籍、顺民、奴隶、逃奴(我们眼中的义军)。如公孙纹龙等功勋显赫的人类贵戚,一律归入妖籍;顺民向妖国贡献各种学问技能,不可舍弃轻忽,与灵兽同列,有大功者可抬入妖籍;大多人缺乏技能,编为奴隶,派入七部妖中,低于灵兽,高于牲畜,充作苦役。勤力的奴隶可废除奴籍,还为顺民;怠惰的奴隶降为牲畜,供北荒妖血食。逃奴格杀勿论,供北荒妖血食。
萧龙渊另立有拜月教。被拜月教录取者,无论出身,一律归入妖籍。这教不止招募妖国精英,重点是招募妖国之外的野心家。变钜子便是率领他的墨门党羽全伙加入了拜月教,直接获得妖籍。
妖国制度运行六十年之久,竟然没有大的差池。拜月教和妖籍人与萧龙渊等休戚与共;顺民能够安生,奴隶保有赎身的希望,零星的反抗全不足为虑。
我们昆仑攻取赵地,立即着手废除萧龙渊的制度。
阳秋城是赵地头一座大城,汇聚十万户人家,位居要冲,更控御着方圆千里之内,九州俗世之中最好的灵脉。古时天原君的晋国就凭借此地流水似的上品灵石,铸造出天下最精良的军械,与另二王争霸天下。妖国袭取此处后,也不废经营:阳秋城市坊林立,治安良好,不是妖籍,便是顺民,从没有血食的事情。另有护卫全城的大阵,逃跑的妖国官吏没来得及张开,昆仑就不客气地笑纳了。
既然阳秋大城在赵地影响最巨,文侯便从阳秋城开始清理妖氛:
第一条,妖籍与顺民悉数隔离。妖籍者向来居住内城,顺民向来居住外城,遣军队封闭内外城门即是;
第二条,顺民挨个去相应的市坊向昆仑委派的市监、坊监登记,宣誓效忠昆仑(而不是效忠大正王朝),便不问附逆之罪;
第三条,妖籍一律废除。军队进入内城妖籍的宅第搜检,反抗者格杀勿论;投降者无论人和妖,仍留在内城观察甄别。真改悔者向昆仑宣誓效忠,无论人和妖,不得歧视,皆改为民籍;假改悔者于山河榜后处斩;
第四条,搜捕拜月教徒,于山河榜后处斩;
第五条,分遣军队夺取阳秋城下辖各处灵脉,解放一切奴隶,还为民籍,暂留于原处生产,供应大军灵石;妖籍监工,依照阳秋内城之例处置;拜月教徒者,于山河榜后处斩。
第六条,索回义军屋舍田产,另加赏阳秋内城宅第;
第七条,此后昆仑攻占燕赵之城,皆照前六例行之。
入城之后,文侯亲自坐镇阳秋城的太守衙门之上,昼夜不休地周转城中日用食货、判决重刑积案、审问狡猾卧底、监斩拜月教徒。大堂下云集了幕府的刑名、货殖、兵法、纵横各家才俊,因时因地地创立新法新制,应变层出不穷的人和妖混杂的难题。
与长安至西域不同,向来从容的文侯难得如此勤奋,整座西军幕府像鞭子狂-抽的陀螺那样运转。只有每日午后的茶宴不废,文侯在茶宴上总是振作精神,与弃暗投明的原妖籍上流谈笑风生。单为了享受文侯亲手烹制的茶汤和点心,我和琳公主就陪着听过几次。殷元元为了文侯的茶点,也不懂装懂,次次列席。
文侯的套路与萧龙渊不同。萧龙渊鼓吹一切生灵之中七系妖最贵,人族原初隶属猴类,排入妖国的底层理所当然;
文侯则向那些妖籍人物谈到,萧龙渊的妖族讲的是人类语言,用的是人类文字,国家制度是人类制度,连道术都是人类的道术。所谓的妖,全是虚构,世上岂有羊虎同族、猫鼠一家的道理。妖之间只有一个共同点,便是皆能化为人形。天下实际并不存在妖族,众生虽然形寿不同,但灵智之辈都趋近人类。
归化妖制度原本是四大宗门所立,初衷甚好,但剑宗的归化妖制度不过是做表面文章:只有几大狐妖和猴妖的望族能融入人间。即便如此,这几族灵兽在未化形前,都不能获得归化籍,只能混迹山野,不得进入人间。
文侯宣言,昆仑此后将革新归化妖之制:归顺昆仑的群妖,只要遵守杀盗淫妄之戒,根绝食人恶习,一律颁发归化之籍;未化形的灵兽另颁灵兽之籍,也守四戒不食人类,便可以出入人间。但无籍之妖,昆仑就不免要严厉了。这新制暂行于从西荒、北荒、西域至赵地的昆仑领土。若群妖想畅行天下,昆仑乐意见到他们的助力。
那些妖籍人物也往往见势拜服,跪认新主,表示永遵昆仑的法度,并且自告奉勇,去赵地各处招降城池。
某一次茶宴后,蹭完茶点,琳公主与我携手出了招待来客的花园,结伴去阳秋城游逛。
琳公主向我抱怨,“文侯也真是啰嗦。我是不好意思抢她的生意,免得落上西荒妖抢怪的闲话。换上我,问他们一句:押元神上封禅书,遵我法度,便能长生不老。十个里九个肯了。”
我笑道,“可封禅书并不滥收人物。上番你押猕猴马猴两个道胎,背地里都心疼不已。十个里那九个肯的,还入不了你的眼呢。”
我拦上外城的一位老人,请教他三圣王之一的天原君舍利塔怎么走,这是我来此城瞻仰的一个目的,阳秋城古称龙城,天原君就埋舍利于这座古晋国的王都,世人敬他的功业德政,存塔至今,连群妖都不曾动过。但那老翁一口方言,听得我莫名其妙。
幸好,随我们一道出衙门游玩的,还有柳子越、梅芜城、殷元元一干人。殷元元是不肯错过每一处的美味、食材和药材的。梅芜城是怕跟丢了十绝阵图。柳子越每到一处,便要了解市价行情。我请柳师兄出马,他即刻分辨出老翁的方言。
晋王祠前供奉着天原君舍利塔,与顾曼殊、顾曼珠的塔一般,都是丈六道士塔形制。
梅芜城赞叹,“这位圣王享尽了人间的富贵,怎么最后的葬身地与道士一般。我们龙虎山上周祖师、方真人的塔也是这般模样。”
我喃喃道:“或者,圣王本来就是还俗的道士。”
风吹雨打、千年沧桑,塔铭上的字都模糊漫衍了,不知道写了什么。我深鞠一躬,大不敬地打开石龛,取出里面的金匮。金匮封得密实,看来从未启封。
“得罪了。”
我用雷法一摄。千年之后,金匮开启。果然,这是一个空盒子,里面并没有天原君的圣心舍利。
但妖类有七系妖之间的宿年积怨,又有西荒、北荒、龙宫、南荒、中土各部的矛盾,散成无数股,与人类势力大小悬殊。
本来群妖或者隐在山野,或者零零星星地融于人间,两无违碍。五百年前,洛神瑶继承列国中最弱小的秦国王位,厉行变法,不但吸纳全天下一切不得志的野心家,更招引各部妖族扩充秦军战力,终于席卷了天下。剑宗和龙虎宗联手击败洛神瑶后,洛神瑶负气遁走西荒,无人管束各地的妖怪军阀,中土一时糜烂,许久方被剑宗和龙虎宗平定。剑宗从此扛起扫荡妖族的大旗,天下的妖族也渐有了统合的念头。
萧龙渊叛出宗门之后,打起妖族至上的旗号与剑宗针锋相对,更大肆招引最为野蛮的北荒妖涌入中土。但无论如何,妖类的总数太过稀少,灵兽又繁衍缓慢,萧龙渊也不能逆转大势。偌大的妖国,九成的人口仍然是人类。
于是,妖国的妖类被萧龙渊按七系妖的源流编成七部,各随其类。
妖国的人类则被萧龙渊划分为四种:妖籍、顺民、奴隶、逃奴(我们眼中的义军)。如公孙纹龙等功勋显赫的人类贵戚,一律归入妖籍;顺民向妖国贡献各种学问技能,不可舍弃轻忽,与灵兽同列,有大功者可抬入妖籍;大多人缺乏技能,编为奴隶,派入七部妖中,低于灵兽,高于牲畜,充作苦役。勤力的奴隶可废除奴籍,还为顺民;怠惰的奴隶降为牲畜,供北荒妖血食。逃奴格杀勿论,供北荒妖血食。
萧龙渊另立有拜月教。被拜月教录取者,无论出身,一律归入妖籍。这教不止招募妖国精英,重点是招募妖国之外的野心家。变钜子便是率领他的墨门党羽全伙加入了拜月教,直接获得妖籍。
妖国制度运行六十年之久,竟然没有大的差池。拜月教和妖籍人与萧龙渊等休戚与共;顺民能够安生,奴隶保有赎身的希望,零星的反抗全不足为虑。
我们昆仑攻取赵地,立即着手废除萧龙渊的制度。
阳秋城是赵地头一座大城,汇聚十万户人家,位居要冲,更控御着方圆千里之内,九州俗世之中最好的灵脉。古时天原君的晋国就凭借此地流水似的上品灵石,铸造出天下最精良的军械,与另二王争霸天下。妖国袭取此处后,也不废经营:阳秋城市坊林立,治安良好,不是妖籍,便是顺民,从没有血食的事情。另有护卫全城的大阵,逃跑的妖国官吏没来得及张开,昆仑就不客气地笑纳了。
既然阳秋大城在赵地影响最巨,文侯便从阳秋城开始清理妖氛:
第一条,妖籍与顺民悉数隔离。妖籍者向来居住内城,顺民向来居住外城,遣军队封闭内外城门即是;
第二条,顺民挨个去相应的市坊向昆仑委派的市监、坊监登记,宣誓效忠昆仑(而不是效忠大正王朝),便不问附逆之罪;
第三条,妖籍一律废除。军队进入内城妖籍的宅第搜检,反抗者格杀勿论;投降者无论人和妖,仍留在内城观察甄别。真改悔者向昆仑宣誓效忠,无论人和妖,不得歧视,皆改为民籍;假改悔者于山河榜后处斩;
第四条,搜捕拜月教徒,于山河榜后处斩;
第五条,分遣军队夺取阳秋城下辖各处灵脉,解放一切奴隶,还为民籍,暂留于原处生产,供应大军灵石;妖籍监工,依照阳秋内城之例处置;拜月教徒者,于山河榜后处斩。
第六条,索回义军屋舍田产,另加赏阳秋内城宅第;
第七条,此后昆仑攻占燕赵之城,皆照前六例行之。
入城之后,文侯亲自坐镇阳秋城的太守衙门之上,昼夜不休地周转城中日用食货、判决重刑积案、审问狡猾卧底、监斩拜月教徒。大堂下云集了幕府的刑名、货殖、兵法、纵横各家才俊,因时因地地创立新法新制,应变层出不穷的人和妖混杂的难题。
与长安至西域不同,向来从容的文侯难得如此勤奋,整座西军幕府像鞭子狂-抽的陀螺那样运转。只有每日午后的茶宴不废,文侯在茶宴上总是振作精神,与弃暗投明的原妖籍上流谈笑风生。单为了享受文侯亲手烹制的茶汤和点心,我和琳公主就陪着听过几次。殷元元为了文侯的茶点,也不懂装懂,次次列席。
文侯的套路与萧龙渊不同。萧龙渊鼓吹一切生灵之中七系妖最贵,人族原初隶属猴类,排入妖国的底层理所当然;
文侯则向那些妖籍人物谈到,萧龙渊的妖族讲的是人类语言,用的是人类文字,国家制度是人类制度,连道术都是人类的道术。所谓的妖,全是虚构,世上岂有羊虎同族、猫鼠一家的道理。妖之间只有一个共同点,便是皆能化为人形。天下实际并不存在妖族,众生虽然形寿不同,但灵智之辈都趋近人类。
归化妖制度原本是四大宗门所立,初衷甚好,但剑宗的归化妖制度不过是做表面文章:只有几大狐妖和猴妖的望族能融入人间。即便如此,这几族灵兽在未化形前,都不能获得归化籍,只能混迹山野,不得进入人间。
文侯宣言,昆仑此后将革新归化妖之制:归顺昆仑的群妖,只要遵守杀盗淫妄之戒,根绝食人恶习,一律颁发归化之籍;未化形的灵兽另颁灵兽之籍,也守四戒不食人类,便可以出入人间。但无籍之妖,昆仑就不免要严厉了。这新制暂行于从西荒、北荒、西域至赵地的昆仑领土。若群妖想畅行天下,昆仑乐意见到他们的助力。
那些妖籍人物也往往见势拜服,跪认新主,表示永遵昆仑的法度,并且自告奉勇,去赵地各处招降城池。
某一次茶宴后,蹭完茶点,琳公主与我携手出了招待来客的花园,结伴去阳秋城游逛。
琳公主向我抱怨,“文侯也真是啰嗦。我是不好意思抢她的生意,免得落上西荒妖抢怪的闲话。换上我,问他们一句:押元神上封禅书,遵我法度,便能长生不老。十个里九个肯了。”
我笑道,“可封禅书并不滥收人物。上番你押猕猴马猴两个道胎,背地里都心疼不已。十个里那九个肯的,还入不了你的眼呢。”
我拦上外城的一位老人,请教他三圣王之一的天原君舍利塔怎么走,这是我来此城瞻仰的一个目的,阳秋城古称龙城,天原君就埋舍利于这座古晋国的王都,世人敬他的功业德政,存塔至今,连群妖都不曾动过。但那老翁一口方言,听得我莫名其妙。
幸好,随我们一道出衙门游玩的,还有柳子越、梅芜城、殷元元一干人。殷元元是不肯错过每一处的美味、食材和药材的。梅芜城是怕跟丢了十绝阵图。柳子越每到一处,便要了解市价行情。我请柳师兄出马,他即刻分辨出老翁的方言。
晋王祠前供奉着天原君舍利塔,与顾曼殊、顾曼珠的塔一般,都是丈六道士塔形制。
梅芜城赞叹,“这位圣王享尽了人间的富贵,怎么最后的葬身地与道士一般。我们龙虎山上周祖师、方真人的塔也是这般模样。”
我喃喃道:“或者,圣王本来就是还俗的道士。”
风吹雨打、千年沧桑,塔铭上的字都模糊漫衍了,不知道写了什么。我深鞠一躬,大不敬地打开石龛,取出里面的金匮。金匮封得密实,看来从未启封。
“得罪了。”
我用雷法一摄。千年之后,金匮开启。果然,这是一个空盒子,里面并没有天原君的圣心舍利。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