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693 第六百九十三章 东瀛美女
- 694 第六百九十四章 岛国美女
- 695 第六百九十五章 琉球群岛
- 696 第六百九十六章 酋长
- 697 第六百九十七章 军队
- 698 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岛主
- 699 第六百九十九章 晴子的心思
- 700 第七百章 打印机回归
- 701 第七百零一章 攻打八重山
- 702 第七百零二章 南山王城
- 703 第七百零三章 三大王国
- 704 第七百零四章 造船
- 705 第七百零五章 倭人巢穴
- 706 第七百零六章 有所发现
- 707 第七百零七章 酷刑
- 708 第七百零八章 建设海军基地
- 709 第七百零九章 教导团
- 710 第七百一十章 沙盘
- 711 第七百一十一章 奴隶军团
- 712 第七百一十二章 铁甲舰
- 713 第七百一十三章 舰名志远
- 714 第七百一十四章 消灭敌船
- 715 第七百一十五章 特务组织
- 716 第七百一十六章 训练手段
- 717 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到倭人
- 718 第七百一十八章 派出探子
- 719 第七百一十九章 端午
- 720 第七百二十章 商会的变化
- 721 第七百二十一章 登陆商会
- 722 第七百二十二章 布局
- 723 第七百二十三章 红薯饭
- 724 第七百二十四章 进入南山国
- 725 第七百二十五章 开胃小菜
- 726 第七百二十六章 奴隶
- 727 第七百二十七章 有金矿
- 728 第七百二十八章 占领矿区
- 729 第七百二十九章 自导自演
- 730 第七百三十章 三号探子
- 731 第七百三十一章 攻城
- 732 第七百三十二章 杀入城内
- 733 第七百三十三章 混战结束
- 734 第七百三十四章 杀鸡
- 735 第七百三十五章 儆猴
- 736 第七百三十六章 南山援军
- 737 第七百三十七章 投石机
- 738 第七百三十八章 偷袭成功
- 739 第七百三十九章 狼狈逃窜
- 740 第七百四十章 国王死了
- 741 第七百四十一章 中山公主
- 742 第七百四十二章 勇士
- 743 第七百四十三章 花姑娘
- 744 第七百四十四章 谈条件
- 745 第七百四十五章 观战
- 746 第七百四十六章 进城
- 747 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事已定
- 748 第七百四十八章 新的生活
- 749 第七百四十九章 归顺
- 750 第七百五十章 火药为王
- 751 第七百五十一章 战火又起
- 752 第七百五十二章 完胜
- 753 第七百五十三章 平定琉球
- 754 第七百五十四章 虎群
- 755 第七百五十五章 英雄传说
- 756 第七百五十六章 开学
- 757 第七百五十七章 教材
- 758 第七百五十八章 舰队出海
- 759 第七百五十九章 建国之事
- 760 第七百六十章 东洋之国
- 761 第七百六十一章 仪式
- 762 第七百六十二章 典礼成
- 763 第七百六十三章 千叶
- 764 第七百六十四章 冶炼厂
- 765 第七百六十五章 狩猎
- 766 第七百六十六章 高丽之变
- 767 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上高丽
- 768 第七百六十八章 炮击
- 769 第七百六十九章 交换
- 770 第七百七十章 汉水城
- 771 第七百七十一章 舞姬
- 772 第七百七十二章 满载而归
- 773 第七百七十三章 建设计划
- 774 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力不足
- 775 第七百七十五章 流水线
- 776 第七百七十六章 治理
- 777 第七百七十七章 抓住典型
- 778 第七百七十八章 清剿
- 779 第七百七十九章 渗透
- 780 第七百八十章 刺杀
- 781 第七百八十一章 圈地
- 782 第七百八十二章 人口流动
- 783 第七百八十三章 国王讲课
- 784 第七百八十四章 眼光放远点
- 785 第七百八十五章 大赚了一笔
- 786 第七百八十六章 拿客人的钱花
- 787 第七百八十七章 真金白银
- 788 第七百八十八章 抬出来
- 789 第七百八十九章 移民
- 790 第七百九十章 求和
- 791 第七百九十一章 失败
- 792 第七百九十二章 火攻
- 793 第七百九十三章 破城
- 794 第七百九十四章 进城
- 795 第七百九十五章 卷土重来
- 796 第七百九十六章 对阵
- 797 第七百九十七章 火战
- 798 第七百九十八章 平定
- 799 第七百九十九章 独岛
- 800 第八百章 铸币
- 801 第八百零一章 推广
- 802 第八百零二章 三四年已过
- 803 第八百零三章 流言
- 804 第八百零四章 阅兵式
- 805 第八百零五章 盛况空前
- 806 第八百零六章 踏平东瀛
- 807 第八百零七章 杀过去
- 808 第八百零八章 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
- 809 第八百零九章 东方大帝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零三章 三大王国
第七百零三章 三大王国
在这儿从没出现过在包砖城墙,不知道是否因为造价太高还是这儿的人觉得没有必要。南山国王城也是一样的,不到三米的土夯城墙上,每隔一段还树着一个小塔楼,城门处四五个士兵正在盘查路人。
本以为不过如此的众人进入城门后,李文拉了拉李扬的衣袖,然后向右使了个眼色。李扬顺着眼色看过去,城墙一个角落的隐蔽之处正走出几名士兵,直直的向城门走来。
看来这城市也是外松内紧啊,城墙内还设有藏兵洞,不知是不是岛上小国多,战乱频繁的原因,反正这警惕性还是很高了。
几人不再过多停留,信步向城内走去,建筑街道也都大同小异,只是内城也就是宫殿建筑比起宫古岛和八重山城来说还是宏伟了许多,而且宫殿内不少高层的建筑上都有方方的射击孔,看来这里的国王绝不会是贪生怕死,投降丧国之人。
这就棘手了,且不说军力如何,一旦死磕损失就大了,而且万一想不开纵火一把,不说把个城池烧个干干净净吧,万一烧个一小半重建起来也不是个简单的活。还是得区别对待,刚强一些的国主就得以泰山压顶之势过来,再和风细雨的劝说才有效,但现在李扬的威慑力还明显不够。
在的南山国做了短暂的停留后,众人又去到中山王国,但见中山王国中男子虽然矮小,但性情暴虐,男子带刀不光是装饰,遇见了情况真拿出来砍人,尤其是和紧邻的南山和北山王国不对付,不但国家之间互相敌视,连民间也互相看不顺眼,这个倒是有机会可以利用。
绕了一小圈后一行又拐到了岛屿的北端,并准备在此上船走人。
这个国家就是北山王国,所有的人都在脸上有刺青,倒是很好辨认,不过越是这样拥有独特性的民族越是固执,越难同化。不过看到李扬一行是华人,这儿的居民都是十分尊敬,应该是对中土文化十分向往,不少贵族更是以能写汉字,能用瓷器丝绸为荣,所以说不管在哪个时代,奢侈品文化都是有其广阔的市场的。
在这一路上,李扬他们还见到了许多的海外华人,其中更有一支华商算是建立了自己政权,他们处于琉球主岛的边上另一个小岛屿,算是三不管地带,而且土地不怎么肥沃,也就没引起其他人的觊觎,不过这个地方有个出海口,倒是十分方便贸易,于是他们也就等于是占山为王了。
虽然李扬对他们刻意隐瞒了身份,但从闲聊中知道,他们对于南边的宫古岛是十分向往的,其中不少人还曾去那做过生意,觉得这种商业自由的模式相当不错。
这里的政权也和中原一样大多是重农抑商的,只有这样政权才能稳固,因为商人太狡猾也太有钱,若是强大到影响自己的统治反倒不美。
李扬对这种想法是相当嗤之以鼻的,只有那些没有进取心的人才会如此的防备自己的子民,李扬相信自己只要能源源不断的向外扩张,让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让商人能有不断扩大的原料来源和商品销售目标,自己的统治就能长治久安。
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让李扬对琉球岛上的政权大致有了了解,他们很多都还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不少国家连铁器都没有普及,甚至士兵都是使用青铜武器,岛上也就中山,南山和北山几个大国,只是把触手伸到这儿并没有难度,接下来就是好好的计划周详了。
时间距离李扬前往琉球岛探查已过去了一月有余,要想能在琉球站稳脚跟,海军是重头。在李扬的亲力亲为下,新建的造船厂干船坞已经投入了使用,说是干船坞,不过是简单的在海边围了个围子,等船造好,闸一开海水放进来就行。
李扬准备造一些铁壳船,这样的话打起仗来就比木船好多了,当然数量肯定多不了,因为这里的钢铁太少了,最多也就是搞一条做旗舰,其余的还是利用岛上的树木,做成木船。
不过万事开头难,李扬设立的技术学校已经在短短的时间就体现出了它的威力来,由于是初期,偶尔李扬也去做做讲师,许多船匠就是从李扬浅显易懂的话明白了阻力这个概念,船为什么能靠舵转向,为什么要做成狭长的,船底为什么做成V形的反而更不容易颠簸。
这些老船匠用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又教给了新招收进来的徒弟,李扬还专门派了文书到工匠中去,凡是好的经验,不吝贡献出来的,给予不同的奖赏,并率先在制造领域试点然后整个领地施行了爵勋制度。
李扬深深的知道,一个国家制造能力的强大与否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命脉,优良的技术加上优秀的制造人员,是国家兴旺的根本。
而现在呢,技术李扬可以花积分去换材料,去打印,毕竟这是外挂不是,但人员素质确实有些低下,除了尽快的提升他们的素质外,就只能极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了,态度决定一切不是,也就是说,你有百分百的力量你就给我发挥百分百。
从现代回来的李扬也不施行高压榨取那一套,有功就赏倒是很符合他的想法,很早前就想到了爵位制度,尤其是大秦的军功授爵制一直是李扬所向往的,当年他自己还老在梦想万一生在秦国怎么也得立点功混个爵位什么的,下次见人也抖抖威风哥可是爵爷。现在到了这个时代自己是没办法实现当爵爷的梦想了,不过可以帮别人实现。
李扬暂时把爵位定成了三类,军功、政绩、劳动,这样你不管在什么行业都可以成为令人艳羡的贵族,不过因为还没立国,现在也只是授予一枚勋章,代表着荣誉,暂时还没有真正的名称和相应的待遇。
不过就算是这样,谁都知道那一枚小小的闪着光彩的银质勋章代表着什么,岛主如此重视优良的工匠,给手艺人的待遇这么高,要授爵的风声也刮起来了,谁不想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人有个体面的身份啊,所以人人都想抓住这个机会。
本以为不过如此的众人进入城门后,李文拉了拉李扬的衣袖,然后向右使了个眼色。李扬顺着眼色看过去,城墙一个角落的隐蔽之处正走出几名士兵,直直的向城门走来。
看来这城市也是外松内紧啊,城墙内还设有藏兵洞,不知是不是岛上小国多,战乱频繁的原因,反正这警惕性还是很高了。
几人不再过多停留,信步向城内走去,建筑街道也都大同小异,只是内城也就是宫殿建筑比起宫古岛和八重山城来说还是宏伟了许多,而且宫殿内不少高层的建筑上都有方方的射击孔,看来这里的国王绝不会是贪生怕死,投降丧国之人。
这就棘手了,且不说军力如何,一旦死磕损失就大了,而且万一想不开纵火一把,不说把个城池烧个干干净净吧,万一烧个一小半重建起来也不是个简单的活。还是得区别对待,刚强一些的国主就得以泰山压顶之势过来,再和风细雨的劝说才有效,但现在李扬的威慑力还明显不够。
在的南山国做了短暂的停留后,众人又去到中山王国,但见中山王国中男子虽然矮小,但性情暴虐,男子带刀不光是装饰,遇见了情况真拿出来砍人,尤其是和紧邻的南山和北山王国不对付,不但国家之间互相敌视,连民间也互相看不顺眼,这个倒是有机会可以利用。
绕了一小圈后一行又拐到了岛屿的北端,并准备在此上船走人。
这个国家就是北山王国,所有的人都在脸上有刺青,倒是很好辨认,不过越是这样拥有独特性的民族越是固执,越难同化。不过看到李扬一行是华人,这儿的居民都是十分尊敬,应该是对中土文化十分向往,不少贵族更是以能写汉字,能用瓷器丝绸为荣,所以说不管在哪个时代,奢侈品文化都是有其广阔的市场的。
在这一路上,李扬他们还见到了许多的海外华人,其中更有一支华商算是建立了自己政权,他们处于琉球主岛的边上另一个小岛屿,算是三不管地带,而且土地不怎么肥沃,也就没引起其他人的觊觎,不过这个地方有个出海口,倒是十分方便贸易,于是他们也就等于是占山为王了。
虽然李扬对他们刻意隐瞒了身份,但从闲聊中知道,他们对于南边的宫古岛是十分向往的,其中不少人还曾去那做过生意,觉得这种商业自由的模式相当不错。
这里的政权也和中原一样大多是重农抑商的,只有这样政权才能稳固,因为商人太狡猾也太有钱,若是强大到影响自己的统治反倒不美。
李扬对这种想法是相当嗤之以鼻的,只有那些没有进取心的人才会如此的防备自己的子民,李扬相信自己只要能源源不断的向外扩张,让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让商人能有不断扩大的原料来源和商品销售目标,自己的统治就能长治久安。
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让李扬对琉球岛上的政权大致有了了解,他们很多都还处在比较原始的状态,不少国家连铁器都没有普及,甚至士兵都是使用青铜武器,岛上也就中山,南山和北山几个大国,只是把触手伸到这儿并没有难度,接下来就是好好的计划周详了。
时间距离李扬前往琉球岛探查已过去了一月有余,要想能在琉球站稳脚跟,海军是重头。在李扬的亲力亲为下,新建的造船厂干船坞已经投入了使用,说是干船坞,不过是简单的在海边围了个围子,等船造好,闸一开海水放进来就行。
李扬准备造一些铁壳船,这样的话打起仗来就比木船好多了,当然数量肯定多不了,因为这里的钢铁太少了,最多也就是搞一条做旗舰,其余的还是利用岛上的树木,做成木船。
不过万事开头难,李扬设立的技术学校已经在短短的时间就体现出了它的威力来,由于是初期,偶尔李扬也去做做讲师,许多船匠就是从李扬浅显易懂的话明白了阻力这个概念,船为什么能靠舵转向,为什么要做成狭长的,船底为什么做成V形的反而更不容易颠簸。
这些老船匠用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又教给了新招收进来的徒弟,李扬还专门派了文书到工匠中去,凡是好的经验,不吝贡献出来的,给予不同的奖赏,并率先在制造领域试点然后整个领地施行了爵勋制度。
李扬深深的知道,一个国家制造能力的强大与否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命脉,优良的技术加上优秀的制造人员,是国家兴旺的根本。
而现在呢,技术李扬可以花积分去换材料,去打印,毕竟这是外挂不是,但人员素质确实有些低下,除了尽快的提升他们的素质外,就只能极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了,态度决定一切不是,也就是说,你有百分百的力量你就给我发挥百分百。
从现代回来的李扬也不施行高压榨取那一套,有功就赏倒是很符合他的想法,很早前就想到了爵位制度,尤其是大秦的军功授爵制一直是李扬所向往的,当年他自己还老在梦想万一生在秦国怎么也得立点功混个爵位什么的,下次见人也抖抖威风哥可是爵爷。现在到了这个时代自己是没办法实现当爵爷的梦想了,不过可以帮别人实现。
李扬暂时把爵位定成了三类,军功、政绩、劳动,这样你不管在什么行业都可以成为令人艳羡的贵族,不过因为还没立国,现在也只是授予一枚勋章,代表着荣誉,暂时还没有真正的名称和相应的待遇。
不过就算是这样,谁都知道那一枚小小的闪着光彩的银质勋章代表着什么,岛主如此重视优良的工匠,给手艺人的待遇这么高,要授爵的风声也刮起来了,谁不想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人有个体面的身份啊,所以人人都想抓住这个机会。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