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38 第七百三十八章 偷袭成功
- 739 第七百三十九章 狼狈逃窜
- 740 第七百四十章 国王死了
- 741 第七百四十一章 中山公主
- 742 第七百四十二章 勇士
- 743 第七百四十三章 花姑娘
- 744 第七百四十四章 谈条件
- 745 第七百四十五章 观战
- 746 第七百四十六章 进城
- 747 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事已定
- 748 第七百四十八章 新的生活
- 749 第七百四十九章 归顺
- 750 第七百五十章 火药为王
- 751 第七百五十一章 战火又起
- 752 第七百五十二章 完胜
- 753 第七百五十三章 平定琉球
- 754 第七百五十四章 虎群
- 755 第七百五十五章 英雄传说
- 756 第七百五十六章 开学
- 757 第七百五十七章 教材
- 758 第七百五十八章 舰队出海
- 759 第七百五十九章 建国之事
- 760 第七百六十章 东洋之国
- 761 第七百六十一章 仪式
- 762 第七百六十二章 典礼成
- 763 第七百六十三章 千叶
- 764 第七百六十四章 冶炼厂
- 765 第七百六十五章 狩猎
- 766 第七百六十六章 高丽之变
- 767 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上高丽
- 768 第七百六十八章 炮击
- 769 第七百六十九章 交换
- 770 第七百七十章 汉水城
- 771 第七百七十一章 舞姬
- 772 第七百七十二章 满载而归
- 773 第七百七十三章 建设计划
- 774 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力不足
- 775 第七百七十五章 流水线
- 776 第七百七十六章 治理
- 777 第七百七十七章 抓住典型
- 778 第七百七十八章 清剿
- 779 第七百七十九章 渗透
- 780 第七百八十章 刺杀
- 781 第七百八十一章 圈地
- 782 第七百八十二章 人口流动
- 783 第七百八十三章 国王讲课
- 784 第七百八十四章 眼光放远点
- 785 第七百八十五章 大赚了一笔
- 786 第七百八十六章 拿客人的钱花
- 787 第七百八十七章 真金白银
- 788 第七百八十八章 抬出来
- 789 第七百八十九章 移民
- 790 第七百九十章 求和
- 791 第七百九十一章 失败
- 792 第七百九十二章 火攻
- 793 第七百九十三章 破城
- 794 第七百九十四章 进城
- 795 第七百九十五章 卷土重来
- 796 第七百九十六章 对阵
- 797 第七百九十七章 火战
- 798 第七百九十八章 平定
- 799 第七百九十九章 独岛
- 800 第八百章 铸币
- 801 第八百零一章 推广
- 802 第八百零二章 三四年已过
- 803 第八百零三章 流言
- 804 第八百零四章 阅兵式
- 805 第八百零五章 盛况空前
- 806 第八百零六章 踏平东瀛
- 807 第八百零七章 杀过去
- 808 第八百零八章 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
- 809 第八百零九章 东方大帝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四十八章 新的生活
第七百四十八章 新的生活
但当种子和农具发放到各处后,加上宫古岛派出人员的指点,他们明白了自己的刀耕火种是多么落后原始的状态,这些部族中真正掌权的人不由的也为流传进来的先进技术而感到痴迷。
以前用石锄木铲,每人不过伺弄巴掌大的一块地,现在连锄地都用上了先进的铁器,耕种效率大大提高了。李扬颁布的开荒令已经说的明明白白,谁能开荒出耕地,连续耕种两年这块地就归谁,有李扬大印的地契为证。
以前的土人是不在乎土地的,土地多的是,还不如去打打猎。但自从宫古岛的种子种在开垦好的地里,劳作半年就能全家吃上一年的传言越传越广后,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激发了,毕竟打猎还有个雨天或走眼的时候,到时一屋人只得挨饿。
发下来的种子大家都看到了,颗粒饱满,偷嚼一颗满嘴香甜,番薯也是脆甜可口,若是每天能吃上这些东西,还只需拿出一半的时间来耕种,那绝对值了。很快,农具种子都发放一空,也是准备到年底时视收成情况,少少收回一些意思意思。
整个琉球南山国内人心思定,所有人都热情的翻弄着那些田地,一想到四个月后就不用每天赶早出去捕猎采集野果,所有人的眼中都冒出了热切的光芒。
琉球南山国原本的奴隶也都按奴隶制度进行管理,只要你不是穷凶极恶之徒,再好好干上两三年就脱籍成为宫古民,利益受损最大的自然是原来的琉球南山国王室了,原本的大部分矿山和矿山中的奴隶都是属于王室的,但胳膊也拧不过大腿,无奈中只好接受了这条制度。
李扬也觉得这些王室老留在这也不是个事,尤其是前王妃南山王妃,每天见了李扬就是一腔幽怨的眼神,不到三十芳华的熟女你伤不起啊,李扬还是躲得越远越好,免得若发生了什么至少在当时看来也是一件挺羞于出口的事情。
这次成功攻略琉球南山国出力最大的军队自然要重点奖励,李扬一口气把除这次才加入的奴隶外,所有的奴隶军团士兵全部改变成为宫古民,虽然编制还留在奴隶军团,但从盔甲到待遇完全都是宫古士兵一样的。
这次的缴获相当丰厚,后来经过清点,光是窖藏的黄金就超过了一千两,倒是白银的量还少点,估计也是因为白银还可以充当日常使用货币的缘故,部分拿出去花销了,白银只是收获了一千多两。加上七七八八的其他铜钱器物和抄家所得,赚大发了,这些折算下来又是近万两白银的价值,还有大大小小的珠宝玉石那就无法估算了,李扬觉得摆在房间里倒也好看,直把个房间装扮的犹如暴发户装风雅一般。
不过李扬不是守财奴,钱财就是要流通的,兄弟们出生入死吃了这么多苦,那些零头一声打赏,全都分到了每个士兵的头上,包括远在南山城守卫的老兵们,每人都分到了一笔可观的钱物,那些光荣牺牲的也没亏,至少你的家人就不用你再操多大的心了,这个时候李扬的那些工厂作坊可一个个都是香饽饽啊。
被整编的琉球南山国军队也别眼馋,毕竟以后机会还多的是,不过收编的所有士兵得重新整编,连瓦片港的部队也一起,老弱的全部裁撤,回家种地也饿不死人,年轻也没有什么疾病的才全部留了下来,李扬这里也不兴什么征召,所有的军人都必须是职业化的。
若是被一百亲兵就能冲垮的一千大军,光养这一千张嘴还不如养几十个精锐呢,多出的人还可以去干农活。
经过精挑细选,最后选出了七百来人的队伍,直接组建了一支第三军团,李扬把在身边带了很久的严宽派到了这个军团当统领,顺便让严宽、周代兵、骆中华三人开了一期简化版的军官训练营,主要还是针对基层的军官,把严守纪律这个观念和基本的作战注意都牢牢的灌输到了他们的思想当中。
上下一折腾,不过半个多月时间,整个琉球领地为之一变,虽然还是那么些人那样做事,但总觉得掺了些东西进去,一切都不一样了。
理顺了领地内事务的李扬心情大好,此时他正在王宫后院中与南山王妃谈着话:“你的孩子也不小了,直说吧,我觉得再呆在都江城不适合你,也许你可以去宫古岛,那里我将给予你相应的地位,乌拉也能接受中原文化的教育,我想这对他是有好处的。”
“是这样吗?亡国之人,就算是孤儿寡母大人也不能放过吗?”南山王妃语音中带着哭腔,今天她穿了一件轻薄的纱衣,微微低下祈求的身子后胸口露出了一道深深的沟壑。
“额,你多虑了,我看乌拉是个聪明的孩子,以后必能大用,现在要好好培养,放心,我志不在琉球小小一岛。”李扬微微退开了几步,这女人身上散发着一股致命的诱惑。
李扬倒也不是讲大话,小小的琉球一个岛还真没有放在他眼里,不过前提是看这孩子日后怎么发展,若是不与自己亲近的难道要养虎为患么。敲定他们离开的日期后,李扬便匆匆离开了后院,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现在时间还来得及,倒不急于和中山国拼出个生死,奴隶军团扩编后到了两千人,还有新收的三军团,补足人手后的二军团都需要训练。一军团的李文也是在琉球群岛上憋得嗷嗷叫,想要来到琉球岛上一展身手。这些都需要继续进行训练和磨合。
怎样的政权才会让领地长治久安?必定是心怀普通大众,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政权。
现在田地虽少,可土地不少,农具种子已经全部发放了下去,鼓励大家开垦,一片片田地将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接下来就是稍稍的改善一下领地内的民生问题。
随着几件实事的一一落实,李扬的声望在琉球领地中开始起来了,这些土人其实要求也并不高,他们觉得李扬担任国王后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
以前用石锄木铲,每人不过伺弄巴掌大的一块地,现在连锄地都用上了先进的铁器,耕种效率大大提高了。李扬颁布的开荒令已经说的明明白白,谁能开荒出耕地,连续耕种两年这块地就归谁,有李扬大印的地契为证。
以前的土人是不在乎土地的,土地多的是,还不如去打打猎。但自从宫古岛的种子种在开垦好的地里,劳作半年就能全家吃上一年的传言越传越广后,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激发了,毕竟打猎还有个雨天或走眼的时候,到时一屋人只得挨饿。
发下来的种子大家都看到了,颗粒饱满,偷嚼一颗满嘴香甜,番薯也是脆甜可口,若是每天能吃上这些东西,还只需拿出一半的时间来耕种,那绝对值了。很快,农具种子都发放一空,也是准备到年底时视收成情况,少少收回一些意思意思。
整个琉球南山国内人心思定,所有人都热情的翻弄着那些田地,一想到四个月后就不用每天赶早出去捕猎采集野果,所有人的眼中都冒出了热切的光芒。
琉球南山国原本的奴隶也都按奴隶制度进行管理,只要你不是穷凶极恶之徒,再好好干上两三年就脱籍成为宫古民,利益受损最大的自然是原来的琉球南山国王室了,原本的大部分矿山和矿山中的奴隶都是属于王室的,但胳膊也拧不过大腿,无奈中只好接受了这条制度。
李扬也觉得这些王室老留在这也不是个事,尤其是前王妃南山王妃,每天见了李扬就是一腔幽怨的眼神,不到三十芳华的熟女你伤不起啊,李扬还是躲得越远越好,免得若发生了什么至少在当时看来也是一件挺羞于出口的事情。
这次成功攻略琉球南山国出力最大的军队自然要重点奖励,李扬一口气把除这次才加入的奴隶外,所有的奴隶军团士兵全部改变成为宫古民,虽然编制还留在奴隶军团,但从盔甲到待遇完全都是宫古士兵一样的。
这次的缴获相当丰厚,后来经过清点,光是窖藏的黄金就超过了一千两,倒是白银的量还少点,估计也是因为白银还可以充当日常使用货币的缘故,部分拿出去花销了,白银只是收获了一千多两。加上七七八八的其他铜钱器物和抄家所得,赚大发了,这些折算下来又是近万两白银的价值,还有大大小小的珠宝玉石那就无法估算了,李扬觉得摆在房间里倒也好看,直把个房间装扮的犹如暴发户装风雅一般。
不过李扬不是守财奴,钱财就是要流通的,兄弟们出生入死吃了这么多苦,那些零头一声打赏,全都分到了每个士兵的头上,包括远在南山城守卫的老兵们,每人都分到了一笔可观的钱物,那些光荣牺牲的也没亏,至少你的家人就不用你再操多大的心了,这个时候李扬的那些工厂作坊可一个个都是香饽饽啊。
被整编的琉球南山国军队也别眼馋,毕竟以后机会还多的是,不过收编的所有士兵得重新整编,连瓦片港的部队也一起,老弱的全部裁撤,回家种地也饿不死人,年轻也没有什么疾病的才全部留了下来,李扬这里也不兴什么征召,所有的军人都必须是职业化的。
若是被一百亲兵就能冲垮的一千大军,光养这一千张嘴还不如养几十个精锐呢,多出的人还可以去干农活。
经过精挑细选,最后选出了七百来人的队伍,直接组建了一支第三军团,李扬把在身边带了很久的严宽派到了这个军团当统领,顺便让严宽、周代兵、骆中华三人开了一期简化版的军官训练营,主要还是针对基层的军官,把严守纪律这个观念和基本的作战注意都牢牢的灌输到了他们的思想当中。
上下一折腾,不过半个多月时间,整个琉球领地为之一变,虽然还是那么些人那样做事,但总觉得掺了些东西进去,一切都不一样了。
理顺了领地内事务的李扬心情大好,此时他正在王宫后院中与南山王妃谈着话:“你的孩子也不小了,直说吧,我觉得再呆在都江城不适合你,也许你可以去宫古岛,那里我将给予你相应的地位,乌拉也能接受中原文化的教育,我想这对他是有好处的。”
“是这样吗?亡国之人,就算是孤儿寡母大人也不能放过吗?”南山王妃语音中带着哭腔,今天她穿了一件轻薄的纱衣,微微低下祈求的身子后胸口露出了一道深深的沟壑。
“额,你多虑了,我看乌拉是个聪明的孩子,以后必能大用,现在要好好培养,放心,我志不在琉球小小一岛。”李扬微微退开了几步,这女人身上散发着一股致命的诱惑。
李扬倒也不是讲大话,小小的琉球一个岛还真没有放在他眼里,不过前提是看这孩子日后怎么发展,若是不与自己亲近的难道要养虎为患么。敲定他们离开的日期后,李扬便匆匆离开了后院,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现在时间还来得及,倒不急于和中山国拼出个生死,奴隶军团扩编后到了两千人,还有新收的三军团,补足人手后的二军团都需要训练。一军团的李文也是在琉球群岛上憋得嗷嗷叫,想要来到琉球岛上一展身手。这些都需要继续进行训练和磨合。
怎样的政权才会让领地长治久安?必定是心怀普通大众,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的政权。
现在田地虽少,可土地不少,农具种子已经全部发放了下去,鼓励大家开垦,一片片田地将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接下来就是稍稍的改善一下领地内的民生问题。
随着几件实事的一一落实,李扬的声望在琉球领地中开始起来了,这些土人其实要求也并不高,他们觉得李扬担任国王后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生活。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