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51 第七百五十一章 战火又起
- 752 第七百五十二章 完胜
- 753 第七百五十三章 平定琉球
- 754 第七百五十四章 虎群
- 755 第七百五十五章 英雄传说
- 756 第七百五十六章 开学
- 757 第七百五十七章 教材
- 758 第七百五十八章 舰队出海
- 759 第七百五十九章 建国之事
- 760 第七百六十章 东洋之国
- 761 第七百六十一章 仪式
- 762 第七百六十二章 典礼成
- 763 第七百六十三章 千叶
- 764 第七百六十四章 冶炼厂
- 765 第七百六十五章 狩猎
- 766 第七百六十六章 高丽之变
- 767 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上高丽
- 768 第七百六十八章 炮击
- 769 第七百六十九章 交换
- 770 第七百七十章 汉水城
- 771 第七百七十一章 舞姬
- 772 第七百七十二章 满载而归
- 773 第七百七十三章 建设计划
- 774 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力不足
- 775 第七百七十五章 流水线
- 776 第七百七十六章 治理
- 777 第七百七十七章 抓住典型
- 778 第七百七十八章 清剿
- 779 第七百七十九章 渗透
- 780 第七百八十章 刺杀
- 781 第七百八十一章 圈地
- 782 第七百八十二章 人口流动
- 783 第七百八十三章 国王讲课
- 784 第七百八十四章 眼光放远点
- 785 第七百八十五章 大赚了一笔
- 786 第七百八十六章 拿客人的钱花
- 787 第七百八十七章 真金白银
- 788 第七百八十八章 抬出来
- 789 第七百八十九章 移民
- 790 第七百九十章 求和
- 791 第七百九十一章 失败
- 792 第七百九十二章 火攻
- 793 第七百九十三章 破城
- 794 第七百九十四章 进城
- 795 第七百九十五章 卷土重来
- 796 第七百九十六章 对阵
- 797 第七百九十七章 火战
- 798 第七百九十八章 平定
- 799 第七百九十九章 独岛
- 800 第八百章 铸币
- 801 第八百零一章 推广
- 802 第八百零二章 三四年已过
- 803 第八百零三章 流言
- 804 第八百零四章 阅兵式
- 805 第八百零五章 盛况空前
- 806 第八百零六章 踏平东瀛
- 807 第八百零七章 杀过去
- 808 第八百零八章 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
- 809 第八百零九章 东方大帝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六十一章 仪式
第七百六十一章 仪式
一俟方针定下来后,建国之事也就不再成为秘密,一时间公开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领地,就在大年三十李扬将举行登基典礼,随后举国庆祝,明年则不再采取大康纪年,而改为汉元年。
这个消息在领地中纷纷传扬,稍微与李扬能靠上点关系的都是喜气洋洋,尤其是有后辈在军中在官府中办事的,看这个架势,宫古岛只会发展的越来越大,那还不是水涨船高,人人得道成仙。
既然成了一国,服饰方面也得有自己的特色,此时若按中原服饰制作服装颇有些不合时宜,这里的天气和中原的差异太大,若是全盘施行汉家衣冠倒也有些不太现实,也为了生产生活的方便,服装全都采用短襟样式,只是全部右衽的设计表明了自己汉家一脉的传承。
国王冠服是八条黑龙缠绕于王服之上,显得古朴而大方,龙这一形象仍将是最高图腾。而官员的服装虽然也有一定的服色考究,毕竟不像中原地区传承千年,连一块花纹的颜色也要争论半天,随意而不随便是着装和定各种规制的基调。
其他诸如规定了武官只许骑马,文官只能乘坐二人轿这样的规定出发点也是为了避免骄奢淫逸、堕落腐化。
七七八八好多东西还好有侯氏一门这个诗书传家的家族在,否则许多条条框框要整理起来还真的是大有难度。
好在这一切都成为过去了,既然全盘规定已经整理出来了,以后就是执行的事情了。
所有的民众都在热切期盼着,每次盛大的节日李扬都不会让他们失望,何况这是建国与新年一同发生的更为盛大节日。这样也好,以后两个节日凑在一块来庆祝,也省事了。
各阶官员的任免已经有了名单,当事人也已经心知肚明早在准备。
随着船队的不停往返于琉球岛及宫古岛,首先刺青军团被运至了宫古岛,近距离感受着宫古岛的氛围,让这些最为顽固的琉球岛原住民也开始渐渐的习惯于宫古岛的一切来,不少人也开始像其他所有人一样学习起汉语。
汉语发音优美又能表达多种意思,至少在宫古岛一代已经十分普及,比起各地不一的土语来说,用处无疑大了许多。
而琉球岛中能脱开身的官员也是纷纷安排好手中的事务,准备北上参加开国大典,开玩笑,这可是有高水平的画师描绘整个场面的,若是离岛主近点肯定会被画进去,凌烟阁的前事知道的人也不少,名垂千古这可是个好机会。
林立和王虎两人争论了半天,终于林立还是用现在琉球岛各地政务是无为而治,对于他个人是不敢随意更改李扬的大政方针的,又没有什么事情可干,参加开国大典正是王道。而琉球新定,难免有宵小之辈,军事可不敢有一点放松,好说歹说,终于把王虎给劝住了。
王虎也怕在开国这个重要的时期万一出点什么幺蛾子篓子就捅大了,最终也是接受了林立的说法留了下来。
各色人等云集宫古岛,等待着盛会的一天。
十二月三十日这一天,天还未亮城中已经忙碌起来了。由于宫古岛虽然经过翻新及扩建,但面积确实不大,城内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广场或祭坛,所以重要的祭天仪式将在城外举行,最后的登极礼则在王宫内举行。
也不能说东海就是蛮夷毫无礼教之地,在这里的很多华商不但精通各种礼仪,纠结起来比老学究还要过分。可能是因为他们在中原享受不到与经济平等的社会地位,到了外边他们反而更在意这个。
于是在众多关心李扬这一重要典礼的华商们出谋划策,什么祭台搭建多高多大,从祭台到城门要多少步的距离,作为礼仪之用的戈矛长几尺几寸,众人引经据典,吵得不可开交后,终于定下了章程。
李扬倒是干脆,这些琐事都你们安排,反正授官授爵这一最重要的流程是我做主,我来定名单就行。其他的你们爱怎么摆弄我就由得你们摆弄一天吧。
穿好专门制作的礼服,虽然已经简化了很多,但在众人的劝说下,短襟衫还是太不庄重了,作为常服穿穿可以,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李扬还是被要求穿上了专门的衮袍。
传统汉服样式的衮袍光是系带子就忙活了半天,好在服装已经做得轻薄,否则典礼进行到一半中暑晕倒都有可能。
冕旒上十二束珠子都是精选颗粒饱满光泽均匀的海珠,这个东西东海倒是不缺,以黑为外色暗红为内色的冕旒显得古朴庄重,李扬一戴上,现代人的气质和古代的冠服一结合,让正帮李扬整理衣角的姜妍也是美眸一亮。
现在该做的就是等待了。随着朝阳从东方升起,李扬在十二名执金吾的护卫下缓缓步出王宫,门口銮舆早就在等候了。虽然李扬还并没有称皇帝,他也自认为还不够那个格,但现在他使用的很多东西还是按皇帝的标准在制作,至少对他来说是不怕有什么逾越的危险。
随着车驾缓缓向城外驶去,其后的大小官员也跟随着车驾向外走去。没办法,这样的日子为了凸显出李扬,也只好委屈列位大臣了。
众多的平民远远的隔了几条街,各想办法的爬到树上,屋顶上眺望着,虽然平时他们也许曾见过李扬,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怎么的也得目睹一下新王登基的雄姿啊!
就在城门之外八百步的地方,已经摆好了祭坛,祭坛上数十面旗迎风飘扬着。关于旗帜徽章的样式早已经勘定下来了,黑底大旗中白色的圆日旁边是半弯的月牙图案,对于这东洋日月旗李扬还算满意。
等马车到位后,他缓缓走下车驾,在一名礼官的引导下走上了祭坛。
李扬是开国之主,所以祭祀的是天地和先祖,就没有先王先后了,要是想祭拜祖先倒也简单,老朱家去拉一个过来就是。
祭祀就是老一套的东西,献三牲,读祭词,文不拉几的好在李扬之前也层熟读数十遍,倒也没出纰漏。
在宫古岛这乡下小地方没见过市面的人们眼中,这一切都新鲜极了,之前任何一任国王也没这么操办过。
这个消息在领地中纷纷传扬,稍微与李扬能靠上点关系的都是喜气洋洋,尤其是有后辈在军中在官府中办事的,看这个架势,宫古岛只会发展的越来越大,那还不是水涨船高,人人得道成仙。
既然成了一国,服饰方面也得有自己的特色,此时若按中原服饰制作服装颇有些不合时宜,这里的天气和中原的差异太大,若是全盘施行汉家衣冠倒也有些不太现实,也为了生产生活的方便,服装全都采用短襟样式,只是全部右衽的设计表明了自己汉家一脉的传承。
国王冠服是八条黑龙缠绕于王服之上,显得古朴而大方,龙这一形象仍将是最高图腾。而官员的服装虽然也有一定的服色考究,毕竟不像中原地区传承千年,连一块花纹的颜色也要争论半天,随意而不随便是着装和定各种规制的基调。
其他诸如规定了武官只许骑马,文官只能乘坐二人轿这样的规定出发点也是为了避免骄奢淫逸、堕落腐化。
七七八八好多东西还好有侯氏一门这个诗书传家的家族在,否则许多条条框框要整理起来还真的是大有难度。
好在这一切都成为过去了,既然全盘规定已经整理出来了,以后就是执行的事情了。
所有的民众都在热切期盼着,每次盛大的节日李扬都不会让他们失望,何况这是建国与新年一同发生的更为盛大节日。这样也好,以后两个节日凑在一块来庆祝,也省事了。
各阶官员的任免已经有了名单,当事人也已经心知肚明早在准备。
随着船队的不停往返于琉球岛及宫古岛,首先刺青军团被运至了宫古岛,近距离感受着宫古岛的氛围,让这些最为顽固的琉球岛原住民也开始渐渐的习惯于宫古岛的一切来,不少人也开始像其他所有人一样学习起汉语。
汉语发音优美又能表达多种意思,至少在宫古岛一代已经十分普及,比起各地不一的土语来说,用处无疑大了许多。
而琉球岛中能脱开身的官员也是纷纷安排好手中的事务,准备北上参加开国大典,开玩笑,这可是有高水平的画师描绘整个场面的,若是离岛主近点肯定会被画进去,凌烟阁的前事知道的人也不少,名垂千古这可是个好机会。
林立和王虎两人争论了半天,终于林立还是用现在琉球岛各地政务是无为而治,对于他个人是不敢随意更改李扬的大政方针的,又没有什么事情可干,参加开国大典正是王道。而琉球新定,难免有宵小之辈,军事可不敢有一点放松,好说歹说,终于把王虎给劝住了。
王虎也怕在开国这个重要的时期万一出点什么幺蛾子篓子就捅大了,最终也是接受了林立的说法留了下来。
各色人等云集宫古岛,等待着盛会的一天。
十二月三十日这一天,天还未亮城中已经忙碌起来了。由于宫古岛虽然经过翻新及扩建,但面积确实不大,城内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广场或祭坛,所以重要的祭天仪式将在城外举行,最后的登极礼则在王宫内举行。
也不能说东海就是蛮夷毫无礼教之地,在这里的很多华商不但精通各种礼仪,纠结起来比老学究还要过分。可能是因为他们在中原享受不到与经济平等的社会地位,到了外边他们反而更在意这个。
于是在众多关心李扬这一重要典礼的华商们出谋划策,什么祭台搭建多高多大,从祭台到城门要多少步的距离,作为礼仪之用的戈矛长几尺几寸,众人引经据典,吵得不可开交后,终于定下了章程。
李扬倒是干脆,这些琐事都你们安排,反正授官授爵这一最重要的流程是我做主,我来定名单就行。其他的你们爱怎么摆弄我就由得你们摆弄一天吧。
穿好专门制作的礼服,虽然已经简化了很多,但在众人的劝说下,短襟衫还是太不庄重了,作为常服穿穿可以,今天这么重要的日子,李扬还是被要求穿上了专门的衮袍。
传统汉服样式的衮袍光是系带子就忙活了半天,好在服装已经做得轻薄,否则典礼进行到一半中暑晕倒都有可能。
冕旒上十二束珠子都是精选颗粒饱满光泽均匀的海珠,这个东西东海倒是不缺,以黑为外色暗红为内色的冕旒显得古朴庄重,李扬一戴上,现代人的气质和古代的冠服一结合,让正帮李扬整理衣角的姜妍也是美眸一亮。
现在该做的就是等待了。随着朝阳从东方升起,李扬在十二名执金吾的护卫下缓缓步出王宫,门口銮舆早就在等候了。虽然李扬还并没有称皇帝,他也自认为还不够那个格,但现在他使用的很多东西还是按皇帝的标准在制作,至少对他来说是不怕有什么逾越的危险。
随着车驾缓缓向城外驶去,其后的大小官员也跟随着车驾向外走去。没办法,这样的日子为了凸显出李扬,也只好委屈列位大臣了。
众多的平民远远的隔了几条街,各想办法的爬到树上,屋顶上眺望着,虽然平时他们也许曾见过李扬,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怎么的也得目睹一下新王登基的雄姿啊!
就在城门之外八百步的地方,已经摆好了祭坛,祭坛上数十面旗迎风飘扬着。关于旗帜徽章的样式早已经勘定下来了,黑底大旗中白色的圆日旁边是半弯的月牙图案,对于这东洋日月旗李扬还算满意。
等马车到位后,他缓缓走下车驾,在一名礼官的引导下走上了祭坛。
李扬是开国之主,所以祭祀的是天地和先祖,就没有先王先后了,要是想祭拜祖先倒也简单,老朱家去拉一个过来就是。
祭祀就是老一套的东西,献三牲,读祭词,文不拉几的好在李扬之前也层熟读数十遍,倒也没出纰漏。
在宫古岛这乡下小地方没见过市面的人们眼中,这一切都新鲜极了,之前任何一任国王也没这么操办过。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