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716 第七百一十六章 训练手段
- 717 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到倭人
- 718 第七百一十八章 派出探子
- 719 第七百一十九章 端午
- 720 第七百二十章 商会的变化
- 721 第七百二十一章 登陆商会
- 722 第七百二十二章 布局
- 723 第七百二十三章 红薯饭
- 724 第七百二十四章 进入南山国
- 725 第七百二十五章 开胃小菜
- 726 第七百二十六章 奴隶
- 727 第七百二十七章 有金矿
- 728 第七百二十八章 占领矿区
- 729 第七百二十九章 自导自演
- 730 第七百三十章 三号探子
- 731 第七百三十一章 攻城
- 732 第七百三十二章 杀入城内
- 733 第七百三十三章 混战结束
- 734 第七百三十四章 杀鸡
- 735 第七百三十五章 儆猴
- 736 第七百三十六章 南山援军
- 737 第七百三十七章 投石机
- 738 第七百三十八章 偷袭成功
- 739 第七百三十九章 狼狈逃窜
- 740 第七百四十章 国王死了
- 741 第七百四十一章 中山公主
- 742 第七百四十二章 勇士
- 743 第七百四十三章 花姑娘
- 744 第七百四十四章 谈条件
- 745 第七百四十五章 观战
- 746 第七百四十六章 进城
- 747 第七百四十七章 大事已定
- 748 第七百四十八章 新的生活
- 749 第七百四十九章 归顺
- 750 第七百五十章 火药为王
- 751 第七百五十一章 战火又起
- 752 第七百五十二章 完胜
- 753 第七百五十三章 平定琉球
- 754 第七百五十四章 虎群
- 755 第七百五十五章 英雄传说
- 756 第七百五十六章 开学
- 757 第七百五十七章 教材
- 758 第七百五十八章 舰队出海
- 759 第七百五十九章 建国之事
- 760 第七百六十章 东洋之国
- 761 第七百六十一章 仪式
- 762 第七百六十二章 典礼成
- 763 第七百六十三章 千叶
- 764 第七百六十四章 冶炼厂
- 765 第七百六十五章 狩猎
- 766 第七百六十六章 高丽之变
- 767 第七百六十七章 北上高丽
- 768 第七百六十八章 炮击
- 769 第七百六十九章 交换
- 770 第七百七十章 汉水城
- 771 第七百七十一章 舞姬
- 772 第七百七十二章 满载而归
- 773 第七百七十三章 建设计划
- 774 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力不足
- 775 第七百七十五章 流水线
- 776 第七百七十六章 治理
- 777 第七百七十七章 抓住典型
- 778 第七百七十八章 清剿
- 779 第七百七十九章 渗透
- 780 第七百八十章 刺杀
- 781 第七百八十一章 圈地
- 782 第七百八十二章 人口流动
- 783 第七百八十三章 国王讲课
- 784 第七百八十四章 眼光放远点
- 785 第七百八十五章 大赚了一笔
- 786 第七百八十六章 拿客人的钱花
- 787 第七百八十七章 真金白银
- 788 第七百八十八章 抬出来
- 789 第七百八十九章 移民
- 790 第七百九十章 求和
- 791 第七百九十一章 失败
- 792 第七百九十二章 火攻
- 793 第七百九十三章 破城
- 794 第七百九十四章 进城
- 795 第七百九十五章 卷土重来
- 796 第七百九十六章 对阵
- 797 第七百九十七章 火战
- 798 第七百九十八章 平定
- 799 第七百九十九章 独岛
- 800 第八百章 铸币
- 801 第八百零一章 推广
- 802 第八百零二章 三四年已过
- 803 第八百零三章 流言
- 804 第八百零四章 阅兵式
- 805 第八百零五章 盛况空前
- 806 第八百零六章 踏平东瀛
- 807 第八百零七章 杀过去
- 808 第八百零八章 有史以来最大的战争
- 809 第八百零九章 东方大帝国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七百二十六章 奴隶
第七百二十六章 奴隶
奴隶士兵们看着统帅和主官都坐在一起和自己吃饭,都紧张的有点端不住碗,吃的也挺拘束,以前吃饭时那种“呼噜呼噜”的声音也听不见了。
不用谁带头,所有的士兵都翻身下拜,此时无声胜有声。
李扬抚慰了几句,他也是有感而发,虽然奴隶军团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土著,但也算是最容易被大康人纳入同化的一批人,这样的人员忠诚度也极高,李扬不希望这样一支部队有任何的无谓伤亡。
回营的路上,王虎面带佩服之色的对李扬说道:“古之良将,比之主公,亦远不如矣。”搞的李扬神态颇为忸怩,他不过是有着更多的现代人平等意识而比较亲近士兵而已。
回到营中,再次嘱咐了这次出征的副帅王虎安排值营和巡逻事宜后,李扬也放下疲惫的身躯沉沉的睡了。
第二日队伍继续进发,按照路程推算,到达南山王城起码还要三四天。
这一路上倒也风平浪静,击溃第一支敌军后就再也没有发现任何南山国军队的身影,不知道到底是信息渠道不畅而没能把李扬的行踪摸清还是敌人决定坚壁清野。
按照向导的指示,附近靠近山区,若是也不能排除敌军在山中隐匿的可能,所以这一路走来,李扬格外小心以免中了埋伏。不但派出了侦骑,密林中也遣入了不少哨探。当穿过一条狭长的林中通道,所有人都精神高度紧张,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激烈的反弹。
此时不但风吹草动了,还传来了一阵激烈的喝叫声。
“什么情况,快上前看看。”王虎大声喝道。
一纵兵士立即朝声音发出的方向搜寻了过去。不过一会,大队人马押送这一个人走了回来,跟在旁边的还有一名灰头土脸的斥候。
“怎么搞的?”王虎上前喝问道,“尤其是你,怎么弄得这么狼狈。”说完用马鞭指了指那名脸上血迹还没抹干净的斥候。
“统领,我正准备外出探查,刚离开队伍没多远就被这小子埋伏了。”那名斥候很不好意思的说道。
“把俘虏带过来瞧瞧。”李扬发话了。
众人拥着那名俘虏走上前来,那俘虏倒是硬气的人,边走还不停的反抗着。当那俘虏抬起头来,李扬一眼扫过的时候,突然让他发现了一个感兴趣的情况:这个俘虏的面上有着青色的刺青。
李扬是知道的很多民族喜欢刺青,也喜欢刺在各个部位,但像这样刺在脸上,绝不是琉球南山国内的土著所为,那这个俘虏的身份很值得推敲。
“你是何人,为何袭击我们的队伍。”李扬用简单的琉球岛上土语问道,这里语言的发音很多有着相同之处,学起来一通百通。
那俘虏果然有了反应,嘴里叽里呱啦的吐出了一大段语言。而此时随军的向导也从队伍的前头走到了中段李扬的身后。
一见这名俘虏,随军的向导立马说道:“这是中山国人,与南山国是世仇,他们怎么会在这?难道中山也向南山国进攻了?”
“你说什么?中山国?”李扬问道。
“是的,岛主,请容在下问问他具体的情况。”向导也是中华商会的成员,他向李扬请示道。
得到允许的向导也口吐了一段熟悉的音节但组成不同意义的话语,那名俘虏也回应了几句。两人就这样你来我往聊了十来句后,向导转头向李扬解释道:“岛主,原来这是一名奴隶。”
“奴隶?逃出来的?”
“是的,中山国和南山国时常爆发战争,两国国内属于对方的奴隶数量众多,每年奴隶逃亡事件不少,这个奴隶就是刚逃出来的,和他一起逃跑的同伴在路上已经都死掉了。”
“问问他是从哪儿跑出来的,奴隶还有多少。”
又是一阵交谈后,向导翻译道:“这队奴隶是刚从边界上押运过来的奴隶队,他也不知道将被押到哪儿去。他们这队奴隶足有三百多人。”
“离着远吗?”
“据这个奴隶说他是昨晚逃出来的。”
李扬摸了摸下巴,这么说来应该不远,而且昨晚奴隶队也是需要扎营的,到现在应该走了不到多远的距离。当李扬尚在思考时,那名奴隶也猜出了李扬一行并不是琉球的军队,而是正与南山国处于交战状态。
只见那之前硬挺着没跪的奴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又是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通。那向导接着翻译道:“他说希望大人去救救他的同伴,他还记得来路,愿意做牛做马为大人驱策。”
李扬想了想,这生意不亏本,虽然中山国也是以后需要面对的敌人,但秉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自己现在和中山国还是有着共同的利益目标,这群人,可以考虑去救。
问明了那奴隶来时的方向,不过是需要向南折返一点路程,总体的走向还是向着南山城的,也耽误不了太多的时间。在前面的一处小路,李扬果断的下令从小路向南折行。侦骑更是早早的远远的散了出去,两个多时辰后,就有了结果。
一名侦骑策马飞驰而回,向李扬禀报在东南方向发现了敌人,连敌军的数目也隐隐约约的看了个大概。
敌人应该就是那队奴隶押送队,队伍不超过四百人,按那俘虏的奴隶说法中间有奴隶三百多人,押运的士兵不超过一百人。实在是一条小鱼啊,不过是一条很肥硕的小鱼,我喜欢,李扬心底暗暗高兴。
把队伍中现有的马匹集中起来,组织了一排五十多人的骑兵到时准备包抄阻截,其他的就是王虎组织奴隶军团,务求攻敌人个出其不意,不放过一个。
好在现在正处在山林区域,不光有树,小山包还特别多,当王虎带领的一营士兵已经很接近于敌人这支押运队了,敌人还是没有发觉。
当机立断也是一个指挥官必备的素质,王虎估算了彼此不到三百米的距离,低喝了一声:“冲!”一营士兵立即如猛虎下山般跟着王虎冲了出去。而原本屏声静气牵马而行的排骑兵也全都翻身上马,只准备瞅准时机杀入战场。
不用谁带头,所有的士兵都翻身下拜,此时无声胜有声。
李扬抚慰了几句,他也是有感而发,虽然奴隶军团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土著,但也算是最容易被大康人纳入同化的一批人,这样的人员忠诚度也极高,李扬不希望这样一支部队有任何的无谓伤亡。
回营的路上,王虎面带佩服之色的对李扬说道:“古之良将,比之主公,亦远不如矣。”搞的李扬神态颇为忸怩,他不过是有着更多的现代人平等意识而比较亲近士兵而已。
回到营中,再次嘱咐了这次出征的副帅王虎安排值营和巡逻事宜后,李扬也放下疲惫的身躯沉沉的睡了。
第二日队伍继续进发,按照路程推算,到达南山王城起码还要三四天。
这一路上倒也风平浪静,击溃第一支敌军后就再也没有发现任何南山国军队的身影,不知道到底是信息渠道不畅而没能把李扬的行踪摸清还是敌人决定坚壁清野。
按照向导的指示,附近靠近山区,若是也不能排除敌军在山中隐匿的可能,所以这一路走来,李扬格外小心以免中了埋伏。不但派出了侦骑,密林中也遣入了不少哨探。当穿过一条狭长的林中通道,所有人都精神高度紧张,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激烈的反弹。
此时不但风吹草动了,还传来了一阵激烈的喝叫声。
“什么情况,快上前看看。”王虎大声喝道。
一纵兵士立即朝声音发出的方向搜寻了过去。不过一会,大队人马押送这一个人走了回来,跟在旁边的还有一名灰头土脸的斥候。
“怎么搞的?”王虎上前喝问道,“尤其是你,怎么弄得这么狼狈。”说完用马鞭指了指那名脸上血迹还没抹干净的斥候。
“统领,我正准备外出探查,刚离开队伍没多远就被这小子埋伏了。”那名斥候很不好意思的说道。
“把俘虏带过来瞧瞧。”李扬发话了。
众人拥着那名俘虏走上前来,那俘虏倒是硬气的人,边走还不停的反抗着。当那俘虏抬起头来,李扬一眼扫过的时候,突然让他发现了一个感兴趣的情况:这个俘虏的面上有着青色的刺青。
李扬是知道的很多民族喜欢刺青,也喜欢刺在各个部位,但像这样刺在脸上,绝不是琉球南山国内的土著所为,那这个俘虏的身份很值得推敲。
“你是何人,为何袭击我们的队伍。”李扬用简单的琉球岛上土语问道,这里语言的发音很多有着相同之处,学起来一通百通。
那俘虏果然有了反应,嘴里叽里呱啦的吐出了一大段语言。而此时随军的向导也从队伍的前头走到了中段李扬的身后。
一见这名俘虏,随军的向导立马说道:“这是中山国人,与南山国是世仇,他们怎么会在这?难道中山也向南山国进攻了?”
“你说什么?中山国?”李扬问道。
“是的,岛主,请容在下问问他具体的情况。”向导也是中华商会的成员,他向李扬请示道。
得到允许的向导也口吐了一段熟悉的音节但组成不同意义的话语,那名俘虏也回应了几句。两人就这样你来我往聊了十来句后,向导转头向李扬解释道:“岛主,原来这是一名奴隶。”
“奴隶?逃出来的?”
“是的,中山国和南山国时常爆发战争,两国国内属于对方的奴隶数量众多,每年奴隶逃亡事件不少,这个奴隶就是刚逃出来的,和他一起逃跑的同伴在路上已经都死掉了。”
“问问他是从哪儿跑出来的,奴隶还有多少。”
又是一阵交谈后,向导翻译道:“这队奴隶是刚从边界上押运过来的奴隶队,他也不知道将被押到哪儿去。他们这队奴隶足有三百多人。”
“离着远吗?”
“据这个奴隶说他是昨晚逃出来的。”
李扬摸了摸下巴,这么说来应该不远,而且昨晚奴隶队也是需要扎营的,到现在应该走了不到多远的距离。当李扬尚在思考时,那名奴隶也猜出了李扬一行并不是琉球的军队,而是正与南山国处于交战状态。
只见那之前硬挺着没跪的奴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又是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通。那向导接着翻译道:“他说希望大人去救救他的同伴,他还记得来路,愿意做牛做马为大人驱策。”
李扬想了想,这生意不亏本,虽然中山国也是以后需要面对的敌人,但秉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自己现在和中山国还是有着共同的利益目标,这群人,可以考虑去救。
问明了那奴隶来时的方向,不过是需要向南折返一点路程,总体的走向还是向着南山城的,也耽误不了太多的时间。在前面的一处小路,李扬果断的下令从小路向南折行。侦骑更是早早的远远的散了出去,两个多时辰后,就有了结果。
一名侦骑策马飞驰而回,向李扬禀报在东南方向发现了敌人,连敌军的数目也隐隐约约的看了个大概。
敌人应该就是那队奴隶押送队,队伍不超过四百人,按那俘虏的奴隶说法中间有奴隶三百多人,押运的士兵不超过一百人。实在是一条小鱼啊,不过是一条很肥硕的小鱼,我喜欢,李扬心底暗暗高兴。
把队伍中现有的马匹集中起来,组织了一排五十多人的骑兵到时准备包抄阻截,其他的就是王虎组织奴隶军团,务求攻敌人个出其不意,不放过一个。
好在现在正处在山林区域,不光有树,小山包还特别多,当王虎带领的一营士兵已经很接近于敌人这支押运队了,敌人还是没有发觉。
当机立断也是一个指挥官必备的素质,王虎估算了彼此不到三百米的距离,低喝了一声:“冲!”一营士兵立即如猛虎下山般跟着王虎冲了出去。而原本屏声静气牵马而行的排骑兵也全都翻身上马,只准备瞅准时机杀入战场。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