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94 第九十四章 李家来人(一)
- 95 第九十五章 李家来人(二)
- 96 第九十六章 九月大考(一)
- 97 第九十七章 九月大考(二)
- 98 第九十八章 九月大考(三)
- 99 第九十九章 出路
- 100 第一百章 聚会(一)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聚会(二)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聚会(三)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来的真不是时候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祭祀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交谈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制衡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镇海镇见闻(一)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镇海镇见闻(二)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落幕与接收
- 110 110章 澎湖新城
- 111 111章 顽固派(一)
- 112 112章 顽固派(二)
- 113 113章 顽固派(三)
- 114 114章 东印度公司的特使
- 115 115章 金矿
- 116 116章 夜谈
- 117 117章 心结
- 118 118章 合作
- 119 119章 协议
- 120 120章 移民和节流
- 121 121章 正名
- 122 122章 东南大都督
- 123 123章 诡异的土著
- 124 124章 围剿计划
- 125 125章 黑手?
- 126 126章 处理
- 127 127章 大婚
- 128 128章 立县
- 129 129章 火炮
- 130 130章 村山秋安
- 131 130章 战争前
- 132 132章 计划更改!北进!
- 133 133章 出发,琉球!
- 134 134章 攻陷首里城
- 135 135章 《琉球请愿表》
- 136 136章 幕府的暧昧态度
- 137 137章 工业起步与济州岛
- 138 138章 阅兵
- 139 139章 为北进而扩军
- 140 140章 产业的规模化
- 141 141章 海军的初日
- 142 142章 亲家事(一)
- 143 143章 陆军的凋零
- 144 144章 济州岛
- 145 145章 亲家事(二)
- 146 146章 济州岛现状
- 147 147章 等待
- 148 148章 李旦的现状
- 149 149章 吴家人
- 150 150章 济州海战(一)
- 151 151章 济州海战(二)
- 152 152章 济州海战(三)
- 153 154章 海战落幕
- 154 155章 朝鲜的决定
- 155 156章 谁是内奸?
- 156 157章 朝鲜议和
- 157 158章 祸事?好事?
- 158 158章 眉目
- 159 159章 逃脱
- 160 160章 酝酿
- 161 161章 惊天大案
- 162 162章 宗族
- 163 163章 开端
- 164 164 乱局伊始
- 165 165章 镇海之乱(一)
- 166 166章 镇海之乱(二)
- 167 167章 镇海之乱(三)
- 168 168章 镇海之乱(四)
- 169 169章 赏月
- 170 170章 故人来访
- 171 171章 投奔
- 172 172章 吴家事
- 173 173章 西班牙的使者
- 174 174章 不了了之的谈判
- 175 175章 南洋风起
- 176 176章 浑水摸鱼
- 177 177章 遭遇
- 178 178章 吕宋海战
- 179 179章 荷兰人的商谈
- 180 180章 前往吕宋
- 181 181章 定吕宋(一)
- 182 182章 定吕宋(二)
- 183 183章 定吕宋(三)
- 184 184章 定吕宋(四)
- 185 185章 定吕宋(五)
- 186 186章 周旋(一)
- 187 187章 周旋(二)
- 188 188章 周旋(三)
- 189 189章 周旋(四)
- 190 190章 周旋(五)
- 191 191 周旋(六)
- 192 192章 辽东(一)
- 193 193章 辽东(二)
- 194 194章 辽东(四)
- 195 195章 辽东(五)
- 196 196章 辽东 (六)
- 197 197章 辽东(七)
- 198 198章 辽东(八)
- 199 199章 辽东 (九)
- 200 200章 辽东 (十)
- 201 201章 辽东 (十一)
- 202 202章 辽东(十二)
- 203 203章 辽东(十三)
- 204 204章 辽东(十四)
- 205 205章 辽东(十五)
- 206 206章 辽东(十六)
- 207 207章 辽东(十七)
- 208 208章 辽东(十八)
- 209 209章 辽东(十九)
- 210 210章 南洋(一)
- 211 211章 南洋(二)
- 212 212章 南洋 (三)
- 213 213章 南洋(四)
- 214 214章 汇聚北港
- 215 215章 各事
- 216 216章 火锅(一)
- 217 217章 火锅(二)
- 218 218章 火锅(三)
- 219 219章 火锅(四)
- 220 220章 火锅(四)
- 221 221章 火锅(六)
- 222 222章 比试
- 223 223章 平局
- 224 224章 伊始
- 225 225章 下水(一)
- 226 226章 下水(二)
- 227 227章 溃败
- 228 228章 败败败
- 229 229章 三方
- 230 230章 行动
- 231 231章 士气
- 232 232章 战前
- 233 233章 夜袭
- 234 234章 破绽
- 235 235章 敌人
- 236 236章 翩翩起舞的小蝴蝶(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一百零四章 祭祀
第一百零四章 祭祀
凌晨一点,赵天有百无聊赖的坐在客厅,困意不断的向他袭来,害的的止不住的打着哈欠,到了后来实在忍不住困意的赵天有不断喝浓茶提神,一直熬到了两点多,赵天有已经不得不靠捏自己的大腿肉,用痛感来保持自己的清醒。
“天有,刘大人让你去书房一趟。”王田青过来说道。
赵天有振奋起来,将杯中的浓茶一饮而尽打起精神跟着王田青走去。
路上王田青开口问道:“天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赵天有虽然和王田青私交不错,但是还是不敢将此事告于他,敷衍道:“是为了明天祭祀的事。”
王田青自然是不信的,但也没有多说。
赵天有到了书房,还未来得及行礼,刘玉波就说道:“免了,我想问你此事确凿吗?”
赵天有说道:“此事乃孙承业所说。孙承业乃我好友,此人温恭直谅,属下想来此事八九不离十。”
刘玉波沉吟了好一会儿,“此事兹事体大,还是仔细考察一番为好,今日祭祀后你和守福二人去镇海镇查看核实一番在做定夺。现在也不早了你们先回去休息吧。”
“是,大人。”二人回道。
二人离开后,刘玉波看着报告上的陈述的种种不法之事,觉得胸闷气短,他实在是想不通为何才短短时日,北港的海军就堕落了,而他尽心竭力培养的钱大海也敢违背法令。
刘玉波对钱大海不可谓不信任了,不但排挤袁进让他独掌海军,而且海军大小事宜尽赋予钱大海独断专行的权力,为了配合他甚至不惜违反自己的早前的规定,强行将钱大海的亲信提拔为镇海镇的镇长。
但是随着今天呈上来报告,血淋淋的事实将他早前打的君臣协力共谋大事的如意算盘打的粉碎,虽然刘玉波怀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求在去他们二人去镇海镇实地核实,但是刘玉波心中已经信了八九分。
原因无她新近的这批人都是初入官场,正欲卷起袖大干一番年轻气盛的很,对于世间之事了解不足的他们,自然会到处碰壁,但是现在才过了两个月时间,还不至于过于圆滑,此事可不是开玩笑的,孙承业自然不敢信口开河。
现在看来自己的这种推心置腹的想法简直可笑之极,甚至让一想感觉良好的刘玉波觉得自己还是如此幼稚,还是小看了人心。现在只能希望钱大海涉及的不深,不然也不能怪他无情了。
刘玉波思来想去一时间睡意全无,竟然觉得有些饿了,习惯性的喊道:“妮儿,叫厨房给我来份粥。”
门外侍立的王田青听到刘玉波的喊声,在门外恭敬的回答道:“大人,现在孙侍官已经回府了。”
刘玉波这才想起现在已经是凌晨,妮儿早就回家了,又想起王田青今天是在侍从室值班的,这大半夜的被他叫醒侍立,也是够可怜的,于是说道:“田青,今天你幸苦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明日的祭祀你就不用管了。”
王田青感激的说道:“多谢大人。”
刘玉波又在书房做了好久,内心的烦闷反而越发让他难受,已经有些暴躁不安的他抽出抽屉中的上次英国人送的雪茄,吞云吐雾起来。
天色渐渐的明亮了起来,刘玉波拿出怀表,一看已经八点了。闻着满屋子的烟味,觉得有些气闷,走到门前推开门,深吸了一口气,突然看到门旁王田青一脸疲惫侍立着。
“田青,你怎么还在这里。”刘玉波疑惑的问道。
王田青打起精神说道:“属下回去后睡不着,又想大人会不会有事叫我便又回来了。”
刘玉波笑道:“难得田青你有这份苦心,你先回去休息,休息完了后便回家去吧,快要过年了想来你父母也惦记的紧。”
“是,大人。”王田青已经十分困乏了,向刘玉波行了一礼便告退了。
又过了一会,妮儿来到书房给刘玉波送早餐,闻到屋子里的烟味,皱鼻道:“大人,这什么味,难闻死了。”
刘玉波吃着早餐,笑道:“上次洋人送过来的雪茄味。”
妮儿数了数雪茄头,又看看刘玉波极差的脸色,吃惊的说道:“大人,发生了什么大事啊,让您一个晚上抽了三根,您不会熬了一个晚上吧。”
刘玉波点点头,没有回答妮儿,吃完早餐后刘玉波说道:“妮儿,你去我母亲那里借点粉来,将我脸色弄红润一点,今天可是祭祀的日子,马虎不得。”
“好的,我现在就去。”妮儿见刘玉波不回答她,就知道肯定是有大事发生了,急忙溜了出去。
北港忠烈堂建立城外三里处,前年已经动工直到今年十月份完工,忠烈祠依山而建,共占地六百亩。刘玉波知道一只军队的精气神是多么重要,首先精气神的建设首要的条件自然是要让士兵吃饱喝足有余钱供养家人,这条刘玉波已经做到了,而后是军队荣誉感的建立,这是刘玉波现在在做的。
为了培养军队的荣誉感,刘玉波先制定了军人家属的优待制度,其后就是不断的向士兵门灌输保家卫国的意识,最后就是在百姓心目中树立军人的形象,潜默移化台湾百姓对军人的看法。虽然从目前来看收效甚微,但是刘玉波还是坚持不懈的推行这他的政策,今天的祭祀便是重要的一环,自然是非常慎重的。
刘玉波沐浴熏香,让妮儿给自己补上妆容,使自己脸色如常。待吉时一到,由北港总署正门而出,在仪卫簇拥下自北港城区而出。沿路百姓早得了音信,不论贤愚老幼,愿或不愿,皆鲜花香案摆放于门前,家家门前都用黄土铺路,全家老幼尽出,远远见了刘玉波仪卫过来,尽皆山呼舞蹈,不少见过世面的百姓甚至都跪了下来。
此次祭祀人员囊括北港大部分的高层人员,台湾文官系统,北港大学堂的学子,海陆两军的主要官员以及凑热闹的富商,为了维护秩序镇北军几乎倾巢而出,如此这般竟汇集了数千人,浩浩荡荡的向忠烈祠涌去。
这祭文乃是官样文章,大意肯定了牺牲士兵的对台湾百姓的保护,然后就是大加赞颂。不过虽然是官样文章,但效果依然非常好,中国几千年以来,有那个小兵有过这等待遇,每个士兵都不过是炮灰而已,能被铭记的只有那些忠臣烈士或者战功卓绝的大将。
刘玉波念完稿文后,底下的镇北军战士忍不住山呼万岁,刘玉波自己都被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赵长栓搞的鬼,回头一看发现赵长栓激动的不得了,眼眶都红了,钱孙二人虽不如赵长栓表现的这么明显但也是一副激动的模样。
“天有,刘大人让你去书房一趟。”王田青过来说道。
赵天有振奋起来,将杯中的浓茶一饮而尽打起精神跟着王田青走去。
路上王田青开口问道:“天有,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赵天有虽然和王田青私交不错,但是还是不敢将此事告于他,敷衍道:“是为了明天祭祀的事。”
王田青自然是不信的,但也没有多说。
赵天有到了书房,还未来得及行礼,刘玉波就说道:“免了,我想问你此事确凿吗?”
赵天有说道:“此事乃孙承业所说。孙承业乃我好友,此人温恭直谅,属下想来此事八九不离十。”
刘玉波沉吟了好一会儿,“此事兹事体大,还是仔细考察一番为好,今日祭祀后你和守福二人去镇海镇查看核实一番在做定夺。现在也不早了你们先回去休息吧。”
“是,大人。”二人回道。
二人离开后,刘玉波看着报告上的陈述的种种不法之事,觉得胸闷气短,他实在是想不通为何才短短时日,北港的海军就堕落了,而他尽心竭力培养的钱大海也敢违背法令。
刘玉波对钱大海不可谓不信任了,不但排挤袁进让他独掌海军,而且海军大小事宜尽赋予钱大海独断专行的权力,为了配合他甚至不惜违反自己的早前的规定,强行将钱大海的亲信提拔为镇海镇的镇长。
但是随着今天呈上来报告,血淋淋的事实将他早前打的君臣协力共谋大事的如意算盘打的粉碎,虽然刘玉波怀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要求在去他们二人去镇海镇实地核实,但是刘玉波心中已经信了八九分。
原因无她新近的这批人都是初入官场,正欲卷起袖大干一番年轻气盛的很,对于世间之事了解不足的他们,自然会到处碰壁,但是现在才过了两个月时间,还不至于过于圆滑,此事可不是开玩笑的,孙承业自然不敢信口开河。
现在看来自己的这种推心置腹的想法简直可笑之极,甚至让一想感觉良好的刘玉波觉得自己还是如此幼稚,还是小看了人心。现在只能希望钱大海涉及的不深,不然也不能怪他无情了。
刘玉波思来想去一时间睡意全无,竟然觉得有些饿了,习惯性的喊道:“妮儿,叫厨房给我来份粥。”
门外侍立的王田青听到刘玉波的喊声,在门外恭敬的回答道:“大人,现在孙侍官已经回府了。”
刘玉波这才想起现在已经是凌晨,妮儿早就回家了,又想起王田青今天是在侍从室值班的,这大半夜的被他叫醒侍立,也是够可怜的,于是说道:“田青,今天你幸苦了,你先回去休息吧,明日的祭祀你就不用管了。”
王田青感激的说道:“多谢大人。”
刘玉波又在书房做了好久,内心的烦闷反而越发让他难受,已经有些暴躁不安的他抽出抽屉中的上次英国人送的雪茄,吞云吐雾起来。
天色渐渐的明亮了起来,刘玉波拿出怀表,一看已经八点了。闻着满屋子的烟味,觉得有些气闷,走到门前推开门,深吸了一口气,突然看到门旁王田青一脸疲惫侍立着。
“田青,你怎么还在这里。”刘玉波疑惑的问道。
王田青打起精神说道:“属下回去后睡不着,又想大人会不会有事叫我便又回来了。”
刘玉波笑道:“难得田青你有这份苦心,你先回去休息,休息完了后便回家去吧,快要过年了想来你父母也惦记的紧。”
“是,大人。”王田青已经十分困乏了,向刘玉波行了一礼便告退了。
又过了一会,妮儿来到书房给刘玉波送早餐,闻到屋子里的烟味,皱鼻道:“大人,这什么味,难闻死了。”
刘玉波吃着早餐,笑道:“上次洋人送过来的雪茄味。”
妮儿数了数雪茄头,又看看刘玉波极差的脸色,吃惊的说道:“大人,发生了什么大事啊,让您一个晚上抽了三根,您不会熬了一个晚上吧。”
刘玉波点点头,没有回答妮儿,吃完早餐后刘玉波说道:“妮儿,你去我母亲那里借点粉来,将我脸色弄红润一点,今天可是祭祀的日子,马虎不得。”
“好的,我现在就去。”妮儿见刘玉波不回答她,就知道肯定是有大事发生了,急忙溜了出去。
北港忠烈堂建立城外三里处,前年已经动工直到今年十月份完工,忠烈祠依山而建,共占地六百亩。刘玉波知道一只军队的精气神是多么重要,首先精气神的建设首要的条件自然是要让士兵吃饱喝足有余钱供养家人,这条刘玉波已经做到了,而后是军队荣誉感的建立,这是刘玉波现在在做的。
为了培养军队的荣誉感,刘玉波先制定了军人家属的优待制度,其后就是不断的向士兵门灌输保家卫国的意识,最后就是在百姓心目中树立军人的形象,潜默移化台湾百姓对军人的看法。虽然从目前来看收效甚微,但是刘玉波还是坚持不懈的推行这他的政策,今天的祭祀便是重要的一环,自然是非常慎重的。
刘玉波沐浴熏香,让妮儿给自己补上妆容,使自己脸色如常。待吉时一到,由北港总署正门而出,在仪卫簇拥下自北港城区而出。沿路百姓早得了音信,不论贤愚老幼,愿或不愿,皆鲜花香案摆放于门前,家家门前都用黄土铺路,全家老幼尽出,远远见了刘玉波仪卫过来,尽皆山呼舞蹈,不少见过世面的百姓甚至都跪了下来。
此次祭祀人员囊括北港大部分的高层人员,台湾文官系统,北港大学堂的学子,海陆两军的主要官员以及凑热闹的富商,为了维护秩序镇北军几乎倾巢而出,如此这般竟汇集了数千人,浩浩荡荡的向忠烈祠涌去。
这祭文乃是官样文章,大意肯定了牺牲士兵的对台湾百姓的保护,然后就是大加赞颂。不过虽然是官样文章,但效果依然非常好,中国几千年以来,有那个小兵有过这等待遇,每个士兵都不过是炮灰而已,能被铭记的只有那些忠臣烈士或者战功卓绝的大将。
刘玉波念完稿文后,底下的镇北军战士忍不住山呼万岁,刘玉波自己都被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赵长栓搞的鬼,回头一看发现赵长栓激动的不得了,眼眶都红了,钱孙二人虽不如赵长栓表现的这么明显但也是一副激动的模样。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