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84 第八十四章 春风楼(二)
- 85 第八十五章 春风楼(三)
- 86 第八十六章 出征
- 87 第八十七章 军校
- 88 第八十八章 北港大学堂
- 89 第八十九章 暴风雨
- 90 第九十章 绞杀李一尚(一)
- 91 第九十一章 绞杀李一尚(二)
- 92 第九十二章 军港
- 93 第九十三章 关税
- 94 第九十四章 李家来人(一)
- 95 第九十五章 李家来人(二)
- 96 第九十六章 九月大考(一)
- 97 第九十七章 九月大考(二)
- 98 第九十八章 九月大考(三)
- 99 第九十九章 出路
- 100 第一百章 聚会(一)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聚会(二)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聚会(三)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来的真不是时候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祭祀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交谈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制衡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镇海镇见闻(一)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镇海镇见闻(二)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落幕与接收
- 110 110章 澎湖新城
- 111 111章 顽固派(一)
- 112 112章 顽固派(二)
- 113 113章 顽固派(三)
- 114 114章 东印度公司的特使
- 115 115章 金矿
- 116 116章 夜谈
- 117 117章 心结
- 118 118章 合作
- 119 119章 协议
- 120 120章 移民和节流
- 121 121章 正名
- 122 122章 东南大都督
- 123 123章 诡异的土著
- 124 124章 围剿计划
- 125 125章 黑手?
- 126 126章 处理
- 127 127章 大婚
- 128 128章 立县
- 129 129章 火炮
- 130 130章 村山秋安
- 131 130章 战争前
- 132 132章 计划更改!北进!
- 133 133章 出发,琉球!
- 134 134章 攻陷首里城
- 135 135章 《琉球请愿表》
- 136 136章 幕府的暧昧态度
- 137 137章 工业起步与济州岛
- 138 138章 阅兵
- 139 139章 为北进而扩军
- 140 140章 产业的规模化
- 141 141章 海军的初日
- 142 142章 亲家事(一)
- 143 143章 陆军的凋零
- 144 144章 济州岛
- 145 145章 亲家事(二)
- 146 146章 济州岛现状
- 147 147章 等待
- 148 148章 李旦的现状
- 149 149章 吴家人
- 150 150章 济州海战(一)
- 151 151章 济州海战(二)
- 152 152章 济州海战(三)
- 153 154章 海战落幕
- 154 155章 朝鲜的决定
- 155 156章 谁是内奸?
- 156 157章 朝鲜议和
- 157 158章 祸事?好事?
- 158 158章 眉目
- 159 159章 逃脱
- 160 160章 酝酿
- 161 161章 惊天大案
- 162 162章 宗族
- 163 163章 开端
- 164 164 乱局伊始
- 165 165章 镇海之乱(一)
- 166 166章 镇海之乱(二)
- 167 167章 镇海之乱(三)
- 168 168章 镇海之乱(四)
- 169 169章 赏月
- 170 170章 故人来访
- 171 171章 投奔
- 172 172章 吴家事
- 173 173章 西班牙的使者
- 174 174章 不了了之的谈判
- 175 175章 南洋风起
- 176 176章 浑水摸鱼
- 177 177章 遭遇
- 178 178章 吕宋海战
- 179 179章 荷兰人的商谈
- 180 180章 前往吕宋
- 181 181章 定吕宋(一)
- 182 182章 定吕宋(二)
- 183 183章 定吕宋(三)
- 184 184章 定吕宋(四)
- 185 185章 定吕宋(五)
- 186 186章 周旋(一)
- 187 187章 周旋(二)
- 188 188章 周旋(三)
- 189 189章 周旋(四)
- 190 190章 周旋(五)
- 191 191 周旋(六)
- 192 192章 辽东(一)
- 193 193章 辽东(二)
- 194 194章 辽东(四)
- 195 195章 辽东(五)
- 196 196章 辽东 (六)
- 197 197章 辽东(七)
- 198 198章 辽东(八)
- 199 199章 辽东 (九)
- 200 200章 辽东 (十)
- 201 201章 辽东 (十一)
- 202 202章 辽东(十二)
- 203 203章 辽东(十三)
- 204 204章 辽东(十四)
- 205 205章 辽东(十五)
- 206 206章 辽东(十六)
- 207 207章 辽东(十七)
- 208 208章 辽东(十八)
- 209 209章 辽东(十九)
- 210 210章 南洋(一)
- 211 211章 南洋(二)
- 212 212章 南洋 (三)
- 213 213章 南洋(四)
- 214 214章 汇聚北港
- 215 215章 各事
- 216 216章 火锅(一)
- 217 217章 火锅(二)
- 218 218章 火锅(三)
- 219 219章 火锅(四)
- 220 220章 火锅(四)
- 221 221章 火锅(六)
- 222 222章 比试
- 223 223章 平局
- 224 224章 伊始
- 225 225章 下水(一)
- 226 226章 下水(二)
- 227 227章 溃败
- 228 228章 败败败
- 229 229章 三方
- 230 230章 行动
- 231 231章 士气
- 232 232章 战前
- 233 233章 夜袭
- 234 234章 破绽
- 235 235章 敌人
- 236 236章 翩翩起舞的小蝴蝶(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九十四章 李家来人(一)
第九十四章 李家来人(一)
八月上旬,天气依然闷热,吴温乘船来到拥挤的北港,竟然找不到停靠位置的吴温,不得已之下派人去通报港口的市舶司,现在北港的市舶司已经被刘玉波划纳到国税署下管理,市舶司也改称为关税局,关税局的局长是胡律,胡律此人早前一直待在刘玉波身边,也见过吴温几面知道他在刘玉波心中的分量,现下胡律知道刘大人的岳父来了,自然要好好表现一下自己,当下便让人强行腾出空位让吴温的船停靠在岸。
吴温带着三人下了船来到码头上,看着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及四周统一规划的店铺,让好久没来北港的他大吃一惊,没想到短短时日北港已经大变模样,一时间都有点适应不了。
早就站在港口的胡律见到吴温的人,顾不得擦一擦头上溢出的细密汗珠,大步走了过来对吴温行了一礼,吴温见了笑眯眯的说道:“胡大人,不必多礼,我今日来只是受友人之托,见贤婿一面。今日在北港歇息一晚,明日就去长崎了,”
胡律也笑道:“吴老爷,今个您来的真是不巧,据我所知大人下午要去视察新造的纺织厂,现下应该以及走了。您老不如到我局里歇息一会喝喝茶,顺便缴纳一下水引钱,在北港缴纳水引钱可要便宜不少我再给您开个单号,等下路上免得碰到巡逻队找您麻烦。”
吴温一旁的一位面容凶悍的身材精壮的汉子,闷哼一声道:“这刘玉波也真不是个人,连自己岳父都要缴纳水引钱,简直无情无义。”
胡律见到这人出言不逊,一脸不悦的斥责道:“你是何人,竟然敢诋毁我家大人。我告诉你只要在这福建海域无论何人都要缴纳水引钱,这乃是大人定下规矩,吴老爷也是知道的,你这个粗鲁莽夫真是无知。”
汉子迈着大步得意的上前说道:“小家伙你听好了,老子乃是李旦李大人手下郑松是也,我就说你家大人不不仁不义怎么了。不但连我家大人的面子也不给,现在连他岳父的钱都要收,这世道哪有这种道理。我看刘玉波这小子就是欠打,他也想想没有李大人和他岳父的帮助,哪有他今天的逍遥日子。”
胡律被人叫小家伙已经非常不满了,年纪太小这基本上算是台湾大部分官员的软肋,连刘玉波也不例外,胡律见他毫无悔改之意,不停的辱骂刘玉波和自己,真的是怒火中烧,当下连吴温的面子也不顾了,恶狠狠的说道:“原来是李旦的手下,怪不得这么粗鲁。今日就让我来好好教教你这北港的规矩。”说罢,胡律从怀中拿出一个哨子吹了起来,很快在码头周围的巡逻的关税稽查队来到胡律周围。
胡律指着郑松大声喊道:“把这个人给我抓起来。”不过胡律气归气,他待在刘玉波身边这么久,虽然现在被外派出来,但政治头脑可以说是同批人中最好的,后面又加了一句,“尽量不要开枪伤他,派三个人把他生擒了。”
刹那间拿着四一式燧发枪的稽查队将枪口对准了郑松将他团团围住,黑洞洞的枪口配合着新型的三菱刺刀反射的阳光,让周遭的气氛无比肃杀,周遭人群怕波及到自己早早就散开了。不过有一些好事之徒躲在远处用看傻瓜的眼神看着郑松,指指点点道:“你看又是一个傻帽,也不知道他那来的勇气,刚撞关税稽查队的枪口,这些人可都是赵都尉培训出来的好手啊。”
一旁有人接口道:“可不是吗,这些人可都是那些老兵中选拔出来的,上次一个过来投靠的海盗头子不满自己手下被拆分,又嫌给自己官职不高煽动手下闹事,结果巡逻队过来平叛,好家伙一队十二人就把那二十多个海盗全部干翻了。那时这码头上可全是血,冲洗了好久才干净呢。”
众人正在议论着,一位眼尖的人发现了异常,高兴的喊道:“看要打起来了。”
众人急忙停止说话都注视前方去了。
这时中间人吴温正满头大汗的做着中间人,胡律也松了口只要郑松道歉就放过他,但是郑松非常的硬气语气丝毫没有松动,表示他绝不道歉。胡律见郑松不肯道歉,还骂他毛都没长齐,平息下去的怒火又燃了起来,指了三个人下令道:“你们三个马上把他给我拿下。”
满头大汗的吴温暗道一声苦也,他本来只是想做一个和事佬的,现在两边又都是愣头青。本来胡律看他是刘玉波的岳父面子上已经让了好几步,可是郑松这人也太混球了,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见自己劝说了这么久一点效果也没有的吴温觉得自己丢了脸面,也恼火的看了身后跟着来一脸笑意的青年一眼,想来要是他开口劝说一句郑松,郑松恐怕早就底下头认错了。吴温也看不惯郑松辱骂自己女婿,只是他是受李旦所托而来,为了顾全大局才不得不苦口婆心的劝说,现下见自己劝说无用也放弃了,决心任由局势发展下去,反正到时候后悔的不是他。
这位青年眉目中透着一股英气,衣着华丽丝绸衣裳一看就是富家公子哥,要是刘玉波过来看的话一定猜的出他是何人,因为他的面容与李旦约莫有七八分相识,想来就是李旦的儿子李国助是也。
其实李国助早前是想阻止郑松的,后来见到胡律下令不要开枪要活捉郑松而且只派了区区三人过来,这心头便升起了变样的心思。在他想来郑松乃是李家家中的武艺最为高强之人,平日里一挑五都属于家常便饭,想来对付这区区三人还不是手到擒来,他可早就对刘玉波很不耐烦了,平日里李旦常常将刘玉波挂在嘴中训斥他,往日里他做好了一件事李旦都会夸赞他,现在自己每做好一件事李旦却时常将他和刘玉波做的事相比较,导致每次李国助都觉得很没面子,心里面的干劲是一日不如一日,每个孩子被自己的父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内心都会积攒不满。
李国助的积累的不满尤其可怕,尤其他现在是被他老子逼来台湾和刘玉波谈判的,但这次谈判的内容在李国助看来完全就是怕了刘玉波,李旦作为李国助的精神支柱一下子就崩塌了,他内心那里忍的了。
早前刘玉波经过李一尚一役后势力开始爆发,现在已经有独霸福建海域的趋势后,福建许多的小海盗都开始投奔这位名声日益响亮的刘大人,最让李国助窝火的事刘玉波征收水引钱时连他家麾下的船只都不放过,本来依着李国助的意思直接和刘玉波开战得了。
但李旦却不同意,以目前的情况来说李旦是福建海域唯一有实力对抗刘玉波的人,但是他本质上是一个商人非常计较利益特别害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毕竟据李旦手下的调查双方的实力现在已经非常接近,他现在的大本营可是在长崎,在长崎这地方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取代他的位置,要是和刘玉波斗个两败俱伤岂不便宜了别人。
于是他便找来了吴温来做和事佬,和刘玉波商量一下势力的划分,日本海域的归他福建海域归刘玉波,同时他也希望刘玉波免除自己船队的水引钱,作为回礼他表示会将澎湖地区的产业交付给刘玉波,澎湖这地方离台湾太近而且位置非常重要,他相信刘玉波一定会接受他的建议的。虽然在外人看来澎湖当地有明朝士兵驻扎,但是明朝士兵都是做做样子的,澎湖完全就是一个官匪勾结的海盗窝,这么一块肥肉肯定是能让刘玉波满意的。
李旦的计划非常完美,唯一他没有顾虑到的恐怕就是他儿子李国助的逆反心理了。他的本意是让自己孩子见见世面,只不过却不会想到会事与愿违被自己家的熊孩子坑了一把。
吴温带着三人下了船来到码头上,看着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及四周统一规划的店铺,让好久没来北港的他大吃一惊,没想到短短时日北港已经大变模样,一时间都有点适应不了。
早就站在港口的胡律见到吴温的人,顾不得擦一擦头上溢出的细密汗珠,大步走了过来对吴温行了一礼,吴温见了笑眯眯的说道:“胡大人,不必多礼,我今日来只是受友人之托,见贤婿一面。今日在北港歇息一晚,明日就去长崎了,”
胡律也笑道:“吴老爷,今个您来的真是不巧,据我所知大人下午要去视察新造的纺织厂,现下应该以及走了。您老不如到我局里歇息一会喝喝茶,顺便缴纳一下水引钱,在北港缴纳水引钱可要便宜不少我再给您开个单号,等下路上免得碰到巡逻队找您麻烦。”
吴温一旁的一位面容凶悍的身材精壮的汉子,闷哼一声道:“这刘玉波也真不是个人,连自己岳父都要缴纳水引钱,简直无情无义。”
胡律见到这人出言不逊,一脸不悦的斥责道:“你是何人,竟然敢诋毁我家大人。我告诉你只要在这福建海域无论何人都要缴纳水引钱,这乃是大人定下规矩,吴老爷也是知道的,你这个粗鲁莽夫真是无知。”
汉子迈着大步得意的上前说道:“小家伙你听好了,老子乃是李旦李大人手下郑松是也,我就说你家大人不不仁不义怎么了。不但连我家大人的面子也不给,现在连他岳父的钱都要收,这世道哪有这种道理。我看刘玉波这小子就是欠打,他也想想没有李大人和他岳父的帮助,哪有他今天的逍遥日子。”
胡律被人叫小家伙已经非常不满了,年纪太小这基本上算是台湾大部分官员的软肋,连刘玉波也不例外,胡律见他毫无悔改之意,不停的辱骂刘玉波和自己,真的是怒火中烧,当下连吴温的面子也不顾了,恶狠狠的说道:“原来是李旦的手下,怪不得这么粗鲁。今日就让我来好好教教你这北港的规矩。”说罢,胡律从怀中拿出一个哨子吹了起来,很快在码头周围的巡逻的关税稽查队来到胡律周围。
胡律指着郑松大声喊道:“把这个人给我抓起来。”不过胡律气归气,他待在刘玉波身边这么久,虽然现在被外派出来,但政治头脑可以说是同批人中最好的,后面又加了一句,“尽量不要开枪伤他,派三个人把他生擒了。”
刹那间拿着四一式燧发枪的稽查队将枪口对准了郑松将他团团围住,黑洞洞的枪口配合着新型的三菱刺刀反射的阳光,让周遭的气氛无比肃杀,周遭人群怕波及到自己早早就散开了。不过有一些好事之徒躲在远处用看傻瓜的眼神看着郑松,指指点点道:“你看又是一个傻帽,也不知道他那来的勇气,刚撞关税稽查队的枪口,这些人可都是赵都尉培训出来的好手啊。”
一旁有人接口道:“可不是吗,这些人可都是那些老兵中选拔出来的,上次一个过来投靠的海盗头子不满自己手下被拆分,又嫌给自己官职不高煽动手下闹事,结果巡逻队过来平叛,好家伙一队十二人就把那二十多个海盗全部干翻了。那时这码头上可全是血,冲洗了好久才干净呢。”
众人正在议论着,一位眼尖的人发现了异常,高兴的喊道:“看要打起来了。”
众人急忙停止说话都注视前方去了。
这时中间人吴温正满头大汗的做着中间人,胡律也松了口只要郑松道歉就放过他,但是郑松非常的硬气语气丝毫没有松动,表示他绝不道歉。胡律见郑松不肯道歉,还骂他毛都没长齐,平息下去的怒火又燃了起来,指了三个人下令道:“你们三个马上把他给我拿下。”
满头大汗的吴温暗道一声苦也,他本来只是想做一个和事佬的,现在两边又都是愣头青。本来胡律看他是刘玉波的岳父面子上已经让了好几步,可是郑松这人也太混球了,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见自己劝说了这么久一点效果也没有的吴温觉得自己丢了脸面,也恼火的看了身后跟着来一脸笑意的青年一眼,想来要是他开口劝说一句郑松,郑松恐怕早就底下头认错了。吴温也看不惯郑松辱骂自己女婿,只是他是受李旦所托而来,为了顾全大局才不得不苦口婆心的劝说,现下见自己劝说无用也放弃了,决心任由局势发展下去,反正到时候后悔的不是他。
这位青年眉目中透着一股英气,衣着华丽丝绸衣裳一看就是富家公子哥,要是刘玉波过来看的话一定猜的出他是何人,因为他的面容与李旦约莫有七八分相识,想来就是李旦的儿子李国助是也。
其实李国助早前是想阻止郑松的,后来见到胡律下令不要开枪要活捉郑松而且只派了区区三人过来,这心头便升起了变样的心思。在他想来郑松乃是李家家中的武艺最为高强之人,平日里一挑五都属于家常便饭,想来对付这区区三人还不是手到擒来,他可早就对刘玉波很不耐烦了,平日里李旦常常将刘玉波挂在嘴中训斥他,往日里他做好了一件事李旦都会夸赞他,现在自己每做好一件事李旦却时常将他和刘玉波做的事相比较,导致每次李国助都觉得很没面子,心里面的干劲是一日不如一日,每个孩子被自己的父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内心都会积攒不满。
李国助的积累的不满尤其可怕,尤其他现在是被他老子逼来台湾和刘玉波谈判的,但这次谈判的内容在李国助看来完全就是怕了刘玉波,李旦作为李国助的精神支柱一下子就崩塌了,他内心那里忍的了。
早前刘玉波经过李一尚一役后势力开始爆发,现在已经有独霸福建海域的趋势后,福建许多的小海盗都开始投奔这位名声日益响亮的刘大人,最让李国助窝火的事刘玉波征收水引钱时连他家麾下的船只都不放过,本来依着李国助的意思直接和刘玉波开战得了。
但李旦却不同意,以目前的情况来说李旦是福建海域唯一有实力对抗刘玉波的人,但是他本质上是一个商人非常计较利益特别害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毕竟据李旦手下的调查双方的实力现在已经非常接近,他现在的大本营可是在长崎,在长崎这地方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取代他的位置,要是和刘玉波斗个两败俱伤岂不便宜了别人。
于是他便找来了吴温来做和事佬,和刘玉波商量一下势力的划分,日本海域的归他福建海域归刘玉波,同时他也希望刘玉波免除自己船队的水引钱,作为回礼他表示会将澎湖地区的产业交付给刘玉波,澎湖这地方离台湾太近而且位置非常重要,他相信刘玉波一定会接受他的建议的。虽然在外人看来澎湖当地有明朝士兵驻扎,但是明朝士兵都是做做样子的,澎湖完全就是一个官匪勾结的海盗窝,这么一块肥肉肯定是能让刘玉波满意的。
李旦的计划非常完美,唯一他没有顾虑到的恐怕就是他儿子李国助的逆反心理了。他的本意是让自己孩子见见世面,只不过却不会想到会事与愿违被自己家的熊孩子坑了一把。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