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2 132章 计划更改!北进!
- 133 133章 出发,琉球!
- 134 134章 攻陷首里城
- 135 135章 《琉球请愿表》
- 136 136章 幕府的暧昧态度
- 137 137章 工业起步与济州岛
- 138 138章 阅兵
- 139 139章 为北进而扩军
- 140 140章 产业的规模化
- 141 141章 海军的初日
- 142 142章 亲家事(一)
- 143 143章 陆军的凋零
- 144 144章 济州岛
- 145 145章 亲家事(二)
- 146 146章 济州岛现状
- 147 147章 等待
- 148 148章 李旦的现状
- 149 149章 吴家人
- 150 150章 济州海战(一)
- 151 151章 济州海战(二)
- 152 152章 济州海战(三)
- 153 154章 海战落幕
- 154 155章 朝鲜的决定
- 155 156章 谁是内奸?
- 156 157章 朝鲜议和
- 157 158章 祸事?好事?
- 158 158章 眉目
- 159 159章 逃脱
- 160 160章 酝酿
- 161 161章 惊天大案
- 162 162章 宗族
- 163 163章 开端
- 164 164 乱局伊始
- 165 165章 镇海之乱(一)
- 166 166章 镇海之乱(二)
- 167 167章 镇海之乱(三)
- 168 168章 镇海之乱(四)
- 169 169章 赏月
- 170 170章 故人来访
- 171 171章 投奔
- 172 172章 吴家事
- 173 173章 西班牙的使者
- 174 174章 不了了之的谈判
- 175 175章 南洋风起
- 176 176章 浑水摸鱼
- 177 177章 遭遇
- 178 178章 吕宋海战
- 179 179章 荷兰人的商谈
- 180 180章 前往吕宋
- 181 181章 定吕宋(一)
- 182 182章 定吕宋(二)
- 183 183章 定吕宋(三)
- 184 184章 定吕宋(四)
- 185 185章 定吕宋(五)
- 186 186章 周旋(一)
- 187 187章 周旋(二)
- 188 188章 周旋(三)
- 189 189章 周旋(四)
- 190 190章 周旋(五)
- 191 191 周旋(六)
- 192 192章 辽东(一)
- 193 193章 辽东(二)
- 194 194章 辽东(四)
- 195 195章 辽东(五)
- 196 196章 辽东 (六)
- 197 197章 辽东(七)
- 198 198章 辽东(八)
- 199 199章 辽东 (九)
- 200 200章 辽东 (十)
- 201 201章 辽东 (十一)
- 202 202章 辽东(十二)
- 203 203章 辽东(十三)
- 204 204章 辽东(十四)
- 205 205章 辽东(十五)
- 206 206章 辽东(十六)
- 207 207章 辽东(十七)
- 208 208章 辽东(十八)
- 209 209章 辽东(十九)
- 210 210章 南洋(一)
- 211 211章 南洋(二)
- 212 212章 南洋 (三)
- 213 213章 南洋(四)
- 214 214章 汇聚北港
- 215 215章 各事
- 216 216章 火锅(一)
- 217 217章 火锅(二)
- 218 218章 火锅(三)
- 219 219章 火锅(四)
- 220 220章 火锅(四)
- 221 221章 火锅(六)
- 222 222章 比试
- 223 223章 平局
- 224 224章 伊始
- 225 225章 下水(一)
- 226 226章 下水(二)
- 227 227章 溃败
- 228 228章 败败败
- 229 229章 三方
- 230 230章 行动
- 231 231章 士气
- 232 232章 战前
- 233 233章 夜袭
- 234 234章 破绽
- 235 235章 敌人
- 236 236章 翩翩起舞的小蝴蝶(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142章 亲家事(一)
142章 亲家事(一)
刘府,作为刘玉波的住所,虽然没在门口挂上都督府的牌匾,但是谁人不知这里是台湾之主刘玉波刘大都督的住处,官家的威严,巡逻的卫兵,全台上上下下的达官贵人的来来往往,让刘府的在全台民众对其形成了一种天然的神秘感,也给刘府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得四周几乎没有寻常百姓,让与其相隔一公里的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临近年关,整个府邸上下再度开始忙碌了起来。当然这些繁琐的杂事是不会麻烦到刘玉波的,都是由刘母来指挥手底下的下人进行春节前的准备。
闲的无事的刘玉波碰到这清闲的时刻,也闲的无事出来溜达,由于在大量行政的部门的迁移到三号街,今年的刘府明显的清冷了许多,刘玉波溜达的一圈,越发觉得无聊,嫌走的累了便寻了一个地点休息去了。
至于休息的地点自然就是后院的小水亭了,在刘玉波财政短缺是由吴温出钱修建的仿造吴府后花园修建的院子,已经成了刘玉波平常时间最常去的地方,无他,实在是偌大的刘府找不到一个让人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因为早前刘玉波为了省下劳力和金钱,采取了非常粗狂偷懒的设计,而后面又聚集了太多的行政部门,整座刘府的简直规划的乱糟糟的。只有和吴秀大婚前,翻修的后院算得上是难得好地方了。
来到后院水亭上,刘玉波命下人端来糕点和茶水,差遣下人离去,一个人独坐亭中默默品尝起来,自来台以来,刘玉波步步算计,将自己的势力扩大的现在这个地步,算的上是有神有色了,强大的军队有了,一个基础的政府组织有了,基础的教育部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以向刘玉波输血了,在琉球战役后,百姓心中的威望也有了........,然而刘玉波得到的越多,内心越发孤单起来,现下整个台湾敢和刘玉波说说真心话也只有一个赵钱孙三人了,而且三人中只怕只有赵长栓的真心话是真的,其他二人的真心话只有一半可信了。
说来也是奇怪随着刘玉波势力的越发庞大,其他人越是对刘玉波敬畏,越是敬畏刘玉波越不敢多说一句话,现下的刘玉波已经颇有几分孤家寡人的味道,刘玉波越想越不是滋味,自己现下只不过在一个小小的台湾掌握最高的权力,已经让依附于他的人如此畏惧崇拜,若是有朝一日掌握了全中国,只怕是真的孤家寡人了。
闲坐了一会,刘玉波越发无聊起来,看着湖中游来游去的锦鲤,忍不住拿起糕点逗弄起鱼儿来,看到聚在他手下花团锦簇的锦鲤,刘玉波难得的笑了起来。
然而平静时光总是短暂的,以刘玉波现在的身份想要偷一下懒不去做事,事情也会主动找上他。
这不,他的父亲刘大虎热情的领着三个年轻人走了过来,到了亭子刘大虎直接坐下,同时叫身后的三名年轻人也坐下,那三名年轻人看面相已有二十多岁,显得也是老成,连连推辞。
刘大虎依然热情的招呼道:“都是一家人,客气个啥,坐。”
面对刘大虎的热情三人依旧还在犹豫着,这时在一旁的刘玉波轻声说道:“都是亲家,也就不要在据于礼术了,坐吧。”
刘玉波的话虽然轻,但对那三人而言不亚于滚滚惊雷,三人这才服下了定心丸一般,小心翼翼的坐在椅子上,只是屁股依旧不敢坐实,一副拘谨的样子。
看着气氛的不对,刘大虎给刘玉波介绍起了三人,这三人都是吴家的近亲,分别叫吴唐,吴阳,吴正德,在吴家年轻一辈人里也是算的上英年才俊,当然是将吴家那批读书人的种子去掉后留下的英年才俊。
这三人平常都在跟着家中的长辈来做生意,这几年吴温已经放弃了自己亲自做生意亲自在家照顾起了妻子,不过这不意味他彻底的放弃了生意,近来他一只不遗余力的帮扶后辈亲族,毕竟他唯一一个女儿已经有了好归处,不需要他操心了。
身为传统中国人的吴温自然是将重心放在家族下一辈人的成长上面,托了有刘玉波这个“南中国海最大海盗”的福,吴家新近一辈做生意做的可谓是顺风顺水,虽然刘玉波并没有给吴家过多的关照,但是刘玉波毕竟是吴家的女婿,有了这层身份,吴家可谓是混的风生水起,福建做海外贸易的那个不给三分面子,毕竟以后若是犯了错或者有其他的事,要去求刘玉波这尊强人,起码有人可以去刘玉波面前说几句好话不是。
而三人来的意图也是非常简单,虽然明面上只是普通的亲戚走动,还给刘玉波带来了不少福建的特产,价值不多也就值个十万两银子,但是他们话里话外都不断夸着刘玉波,说他英明神武将小小的台湾治理的有声有色,现下泉州也比不上北港,又说刘玉波治军厉害一手锻炼出无敌的海军,清缴福建海域海盗,斗倭寇夺琉球,虏红毛定澎湖.........,总之是把刘玉波夸到天上去了。
夸完了刘玉波后,三人终于按耐不住提出自己的目的,就是想在刘玉波手下谋个一官半职,为刘玉波效力云云。
刘玉波真是头疼的紧,又来这种事,近年来刘玉波势力不断的膨胀,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刘玉波这个南中国海的霸主的地位越来越稳固,让不少人都想投靠过来。
只是现在的刘玉波已经不像早期那般缺少人才了,来台就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台湾基础教育的刘玉波,此时已经得到教育的反哺,以今年的九月大考来说,在大幅度提高了考试的难度之后,依然有三百人考到80分以上强制入围,而刘玉波今年需要的官员只有238人,这还是包涵了琉球那边的海关人员,但是刘玉波还是把所有人都收了,毕竟明年北方战略有了眉目,肯定是需要安排人手的,现在先收下来待以后在慢慢安排,免得到时候东拼西凑。
而有了这次教训的刘玉波,直接更改了公务员考试的标准,将80分以上强制入围这条标准去掉,改为每次按照招收人数,依名次向下招收。
不过刘玉波不知道的是以后三年他会发现这条标准去掉的意义不大,因为这三百名考生,经历的事情远远不是后面几届考生可以比的,由于刘玉波和英国人的合作,刘玉波轻而易举的购买大量西方的书籍,由于数量太大这一批考生可以说都参与了翻译,知识掌握方面个个都是翘楚,而且这一批考生大都是刘玉波取消了中级教育免费政策后,仅存下来平民精英,也是古往今来唯一一次平民考生入围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一场公务员考试,不夸张的说这一批考生是刘玉波普及教育得到的最大回馈之一。
刘玉波和三人闲聊了几句,寻找了一个理由敷衍了过去,将二人礼送回去后,急忙转移了阵地,他可不想看见自己父亲刘大虎不满的样子,也不想听他的唠叨。
临近年关,整个府邸上下再度开始忙碌了起来。当然这些繁琐的杂事是不会麻烦到刘玉波的,都是由刘母来指挥手底下的下人进行春节前的准备。
闲的无事的刘玉波碰到这清闲的时刻,也闲的无事出来溜达,由于在大量行政的部门的迁移到三号街,今年的刘府明显的清冷了许多,刘玉波溜达的一圈,越发觉得无聊,嫌走的累了便寻了一个地点休息去了。
至于休息的地点自然就是后院的小水亭了,在刘玉波财政短缺是由吴温出钱修建的仿造吴府后花园修建的院子,已经成了刘玉波平常时间最常去的地方,无他,实在是偌大的刘府找不到一个让人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因为早前刘玉波为了省下劳力和金钱,采取了非常粗狂偷懒的设计,而后面又聚集了太多的行政部门,整座刘府的简直规划的乱糟糟的。只有和吴秀大婚前,翻修的后院算得上是难得好地方了。
来到后院水亭上,刘玉波命下人端来糕点和茶水,差遣下人离去,一个人独坐亭中默默品尝起来,自来台以来,刘玉波步步算计,将自己的势力扩大的现在这个地步,算的上是有神有色了,强大的军队有了,一个基础的政府组织有了,基础的教育部门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以向刘玉波输血了,在琉球战役后,百姓心中的威望也有了........,然而刘玉波得到的越多,内心越发孤单起来,现下整个台湾敢和刘玉波说说真心话也只有一个赵钱孙三人了,而且三人中只怕只有赵长栓的真心话是真的,其他二人的真心话只有一半可信了。
说来也是奇怪随着刘玉波势力的越发庞大,其他人越是对刘玉波敬畏,越是敬畏刘玉波越不敢多说一句话,现下的刘玉波已经颇有几分孤家寡人的味道,刘玉波越想越不是滋味,自己现下只不过在一个小小的台湾掌握最高的权力,已经让依附于他的人如此畏惧崇拜,若是有朝一日掌握了全中国,只怕是真的孤家寡人了。
闲坐了一会,刘玉波越发无聊起来,看着湖中游来游去的锦鲤,忍不住拿起糕点逗弄起鱼儿来,看到聚在他手下花团锦簇的锦鲤,刘玉波难得的笑了起来。
然而平静时光总是短暂的,以刘玉波现在的身份想要偷一下懒不去做事,事情也会主动找上他。
这不,他的父亲刘大虎热情的领着三个年轻人走了过来,到了亭子刘大虎直接坐下,同时叫身后的三名年轻人也坐下,那三名年轻人看面相已有二十多岁,显得也是老成,连连推辞。
刘大虎依然热情的招呼道:“都是一家人,客气个啥,坐。”
面对刘大虎的热情三人依旧还在犹豫着,这时在一旁的刘玉波轻声说道:“都是亲家,也就不要在据于礼术了,坐吧。”
刘玉波的话虽然轻,但对那三人而言不亚于滚滚惊雷,三人这才服下了定心丸一般,小心翼翼的坐在椅子上,只是屁股依旧不敢坐实,一副拘谨的样子。
看着气氛的不对,刘大虎给刘玉波介绍起了三人,这三人都是吴家的近亲,分别叫吴唐,吴阳,吴正德,在吴家年轻一辈人里也是算的上英年才俊,当然是将吴家那批读书人的种子去掉后留下的英年才俊。
这三人平常都在跟着家中的长辈来做生意,这几年吴温已经放弃了自己亲自做生意亲自在家照顾起了妻子,不过这不意味他彻底的放弃了生意,近来他一只不遗余力的帮扶后辈亲族,毕竟他唯一一个女儿已经有了好归处,不需要他操心了。
身为传统中国人的吴温自然是将重心放在家族下一辈人的成长上面,托了有刘玉波这个“南中国海最大海盗”的福,吴家新近一辈做生意做的可谓是顺风顺水,虽然刘玉波并没有给吴家过多的关照,但是刘玉波毕竟是吴家的女婿,有了这层身份,吴家可谓是混的风生水起,福建做海外贸易的那个不给三分面子,毕竟以后若是犯了错或者有其他的事,要去求刘玉波这尊强人,起码有人可以去刘玉波面前说几句好话不是。
而三人来的意图也是非常简单,虽然明面上只是普通的亲戚走动,还给刘玉波带来了不少福建的特产,价值不多也就值个十万两银子,但是他们话里话外都不断夸着刘玉波,说他英明神武将小小的台湾治理的有声有色,现下泉州也比不上北港,又说刘玉波治军厉害一手锻炼出无敌的海军,清缴福建海域海盗,斗倭寇夺琉球,虏红毛定澎湖.........,总之是把刘玉波夸到天上去了。
夸完了刘玉波后,三人终于按耐不住提出自己的目的,就是想在刘玉波手下谋个一官半职,为刘玉波效力云云。
刘玉波真是头疼的紧,又来这种事,近年来刘玉波势力不断的膨胀,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刘玉波这个南中国海的霸主的地位越来越稳固,让不少人都想投靠过来。
只是现在的刘玉波已经不像早期那般缺少人才了,来台就不惜一切代价发展台湾基础教育的刘玉波,此时已经得到教育的反哺,以今年的九月大考来说,在大幅度提高了考试的难度之后,依然有三百人考到80分以上强制入围,而刘玉波今年需要的官员只有238人,这还是包涵了琉球那边的海关人员,但是刘玉波还是把所有人都收了,毕竟明年北方战略有了眉目,肯定是需要安排人手的,现在先收下来待以后在慢慢安排,免得到时候东拼西凑。
而有了这次教训的刘玉波,直接更改了公务员考试的标准,将80分以上强制入围这条标准去掉,改为每次按照招收人数,依名次向下招收。
不过刘玉波不知道的是以后三年他会发现这条标准去掉的意义不大,因为这三百名考生,经历的事情远远不是后面几届考生可以比的,由于刘玉波和英国人的合作,刘玉波轻而易举的购买大量西方的书籍,由于数量太大这一批考生可以说都参与了翻译,知识掌握方面个个都是翘楚,而且这一批考生大都是刘玉波取消了中级教育免费政策后,仅存下来平民精英,也是古往今来唯一一次平民考生入围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一场公务员考试,不夸张的说这一批考生是刘玉波普及教育得到的最大回馈之一。
刘玉波和三人闲聊了几句,寻找了一个理由敷衍了过去,将二人礼送回去后,急忙转移了阵地,他可不想看见自己父亲刘大虎不满的样子,也不想听他的唠叨。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