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第一章 开天眼
- 2 第二章 有人击鼓
- 3 第三章 审案
- 4 第四章 探墓
- 5 第五章 初遇
- 6 第六章 疑棺
- 7 第七章 诱敌
- 8 第八章 地宫
- 9 第九章 无头尸案
- 10 第十章 隐情
- 11 第十一章 提审
- 12 第十二章 真相
- 13 第十三章 上吊
- 14 第十四章 土女
- 15 第十五章 谋杀
- 16 第十六章 分析
- 17 第十七章 转折
- 18 第十八章 杀错人
- 19 第十九章 红楼
- 20 第二十章 死了
- 21 第二十一章 诬陷
- 22 第二十二章 再遇
- 23 第二十三章 廷尉府
- 24 第二十四章 沛家村
- 25 第二十五章 遇险
- 26 第二十六章 入阵
- 27 第二十七章 中毒
- 28 第二十八章 得救
- 29 第二十九章 巧计抓小偷
- 30 第三十章 惦记
- 31 第三十一章 纯阴土女再现
- 32 第三十二章 落水
- 33 第三十三章 寄生虫
- 34 第三十四章 高望之死
- 35 第三十五章 死因
- 36 第三十六章 露水夫妻
- 37 第三十七章 我娶你!
- 38 第三十八章 告示
- 39 第三十九章 破案
- 40 第四十章 骷髅案
- 41 第四十一章 查验尸骨
- 42 第四十二章 冥王的惩罚
- 43 第四十三章 神界谜案
- 44 第四十四章 抢劫案
- 45 第四十五章 目击者
- 46 第四十六章 引蛇出洞
- 47 第四十七章 女县令的癖好
- 48 第四十八章 破案苍蝇
- 49 第四十九章 温情脉脉
- 50 第五十章 初到巴蜀
- 51 第五十一章 穷极山
- 52 第五十二章 险境
- 53 第五十三章 巴族小姐
- 54 第五十四章 十副棺材
- 55 第五十五章 棺中奇物
- 56 第五十六章 疑案
- 57 第五十七章 第一句话
- 58 第五十八章 风茄
- 59 第五十九章 失踪
- 60 第六十章 燃犀驱蛊
- 61 第六十一章 驯物曲
- 62 第六十二章 降头术
- 63 第六十三章 无赖纠纷
- 64 第六十四章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
- 65 第六十五章 下下策
- 66 第六十六章 身陷迷雾
- 67 第六十七章 山人自有妙计
- 68 第六十八章 清官也断家务事
- 69 第六十九章 成双成对
- 70 第七十章 神君西去
- 71 第七十一章 徐三惹祸
- 72 第七十二章 意外的收获
- 73 第七十三章 奇怪的女人
- 74 第七十四章 母子重逢
- 75 第七十五章 半夏中毒
- 76 第七十六章 茉莉搅局
- 77 第七十七章 刮目相看
- 78 第七十八章 幕后主使
- 79 第七十九章 期待
- 80 第八十章 劫匪
- 81 第八十一章 过往
- 82 第八十二章 来龙去脉
- 83 第八十三章 徐王爷现身
- 84 第八十四章 对决
- 85 第八十五章 徐三身世
- 86 第八十六章 新帝
- 87 第八十七章 天葬师
- 88 第八十八章 天葬台
- 89 第八十九章 天葬台遇险
- 90 第九十章 天葬师的桃花
- 91 第九十一章 单相思
- 92 第九十二章 初入树族
- 93 第九十三章 偶遇故人
- 94 第九十四章 意外的真相
- 95 第九十五章 鬼桶林
- 96 第九十六章 阴阳六合阵
- 97 第九十七章 萨满祭司的爱情
- 98 第九十八章 婚宴前奏
- 99 第九十九章 疑凶
- 100 第一百章 呼之欲出
- 101 第一百零一章 两份答卷
- 102 第一百零二章 意外的真相2
- 103 第一百零三章 疑点
- 104 第一百零四章 大鹏现身
- 105 第一百零五章 两难抉择(修改)
- 106 第一百零六章 意外收获
- 107 第一百零七章 有其父必有其子
- 108 第一百零八章 靠谱的世子
- 109 第一百零九章 白忙一场
- 110 第一百一十章 变故
- 111 第一百一十一章 新婚夜失踪案
- 112 第一百一十二章 她是怎么回事
- 113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筐白炭 两筐芝麻
- 114 第一百一十四章 拖下去砍了
- 115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能离开
- 116 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死无疑
- 117 第一百一十七章 我已经不是以前的我了
- 118 第一百一十八章 受困
- 119 第一百一十九章 我也去
- 120 第一百二十章 南疆之行
- 121 第一百二十一章 胜利(大结局)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二章 有人击鼓
第二章 有人击鼓
她明明有良好的外貌,良好的家世以及不错的工作,却就这么不明不白的,带着所有记忆,进了轮回台,投胎转世到了一个陌生的朝代——启朝。
“小姐,小姐,您终于醒了!可吓死青儿了!”
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她装扮古朴,扎着丫鬟髻,一双眼睛大大的很清澈,让她立马就喜欢上了这丫头。
“我怎么了?这是哪里?”
“小姐睡了一天,定是睡太久了。这里是大觉寺,小姐随夫人一起来上香的。昨晚小姐在抄写经书,忽的眉间发亮,跌在地上打滚。”
青儿心有余悸,继续说道:“可把青儿吓坏了!后来寺里的方丈来了,说小姐是什么阴时阴日的……命柱属土的……纯阴土女,命格奇特,许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给冲撞上了。”
青儿说着又开始掉眼泪。
果然投胎转世了。
看着这么单纯可爱的小丫头,她一时怜意,抬手摸了摸她的头。
瞬间有许多的东西从青儿头顶涌出,经由她的手,导入了大脑。
眉心一阵刺痛,接着她看到了好多画面,都是这具躯体原有的记忆以及经历。
她叫沈晚,是应天县县令家的三小姐。应天县衙的县令名唤沈千易,是她爹,母亲刘氏是普通的世家小姐。上面有个大姐叫沈云,二姐叫沈雾,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叫沈风。父亲不曾纳妾,故而没有庶出的兄弟姐妹。
她记得在冥界时,冥王是给我她了天眼的,看来这天眼跟随着她的灵魂转世了,而且它竟能读取记忆。
“晚儿。”是母亲刘氏来了:“果真是醒了,可把母亲吓坏了。”
青儿起身立在一侧,刘氏顺势在床边坐下,轻柔的握着我的手。
这是个美丽的妇人,慈祥的母亲。她眉眼柔和,五官精致,是标准的世家贵女,对沈晚相当疼爱。
“母亲,让母亲担心了!”
刘氏温柔的点点头,说道:“方丈有话要对你说,此刻就在门外。青儿,随我去请方丈进来。”
她很疑惑,隐隐觉得不安,便坐了起来。
方丈进来了,他披着半旧的袈裟,对着她念了句佛号。
这是个五十来岁的老者,长相粗犷,不知为何,竟觉得有几分眼熟。这人看似无欲无求,浑身上下却给人一种强大的压力。
“沈晚,你既入了轮回台,带着记忆转世到此。想必天意如此,本王不妨与你详细道来。”
竟然是冥王,难怪觉着眼熟。
“吾儿与天界太子争吵打斗,互相伤了对方。吾儿伤了左眼,天界太子伤了右眼。你的天眼既开,本是最佳替代品。奈何天界急追猛打,你落入轮回,天眼蒙尘,沾染了红尘的天眼便不能再为吾所用。
本王却也无法收回,吾儿和天界太子都需静养,故此达成以下协议:让你入吾冥籍,往返三界,代吾儿以及天界太子处理各类事宜。并找寻新的纯阴土女,为吾儿和天界太子换眼。
这是对你的惩罚,你若将功补过,寻来百年难寻的纯阴土女,本王可饶你一命,并送你回去原来的地方。”
“既是百年难寻?你们又是怎么找到我的?”这是她最疑惑的地方。
一把小巧的匕首飞落床边:“这些你无需知晓。此为大道剑,可助你穿梭三界,若感应到可用的纯阴土女,它会自行幻化成剑。”
这是命运,虽然残酷又荒谬,可却是眼下最真的事实,她无法拒绝。
母亲刘氏牵着沈晚坐上马车,回到了应天县衙,县衙前头用作公堂,后院则住着一家老小。
“母亲,三妹,三姐!”两位大姐和小弟在院子里迎接我们。
大姐沈云身材高挑,一对丹凤眼,柳叶眉,看起来斯斯文文的,颇有几分林黛玉的风姿。
二姐沈雾则较为丰满圆润,团子似的一张脸上大大眼俏鼻,五官分明,虽然不似大姐那般容貌出色,却也别有一番风味,至少让人觉得亲切好相处。
沈风因为年纪小,还没长开,如今看来也就是个唇红齿白的小郎君,若细看方知五官精致,若长开了,定是个惹人心乱的角色。
沈晚心中暗自计较:这一家子,都是高颜值的,想来自己的长相我不会太丑。
“三姐,我的平安符呢?”小弟沈风亲昵的挽着她的手臂讨要礼物。
青儿随即递上一物,恭敬道:“少爷,这是三小姐给您求的平安符。”
沈风兴奋的跳起来:“多谢三姐!” 母亲刘氏怕他高兴的忘了形,开口道:“好了,你三姐身子不适,别颠着她。”
三姐妹立马关心道:“三姐/三妹怎么了?”
“没有大碍,休息一下就好了。”这是真正的家人,她不想让他们担心。
沈晚还给两位姐姐准备可礼物,她一并奉上:“这是给大姐的玉钗,这是给二姐求的金簪。”
两位姐姐心中欢喜:“呀!我们也有,三妹有心了!这礼我们收下了,三妹快快回去歇着吧。”
母亲提醒道:“回房前先去见过你父亲。”
“是,母亲。”就这么一会儿,她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沈晚。
就让我在回去原来的地方之前,好好的做沈晚吧!
“父亲在书房!”二姐见沈晚往前面公堂走,便开口提醒。
途中,她问青儿:“我给父亲求的砚台呢?”
青儿讨赏似的递上一个绣着大芙蓉的荷包,脆生应道:“在这,青儿收着呢。”
她接过,拽在手中。
书房的门开着,父亲果然在,他低着头正在写着什么,一身宽大的青色家居长衫,看起来就像个浑圆的雕刻师。
“父亲!”她行了个简单的礼,是按照沈晚记忆中的样子现学现卖的。
“晚儿回来啦。”父亲抬起头,一双慈目,笑望着她。
这是一个颜值略低的父亲,胖胖的身材,圆圆的脸,看起来毫无威严,不知在公堂上办案时会是个什么样。
“这是晚儿在大觉寺给父亲求的墨砚,是开过光的。”她小心的捧着砚台,递上去。
“哦?”父亲放下手中的狼毫笔,就来取砚台。
他端详一会儿,笑道:“我儿孝顺,这方砚台,为父很喜欢。”
说着他便把原先的砚台搁置,换上这方墨砚,把狼毫笔重新架了上去。
随后摸着下巴夸赞道:“正合适,甚好,甚好!”
“父亲喜欢便好!父亲如无别的吩咐,晚儿就先回房了。”
“去吧,去吧。”
她刚出书房,就听到前头传来轰隆隆的声音,一个衙役跑了进来,对着她行了个礼,而后立在门口对沈千易道:“大人,有人击鼓!”
“小姐,小姐,您终于醒了!可吓死青儿了!”
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她装扮古朴,扎着丫鬟髻,一双眼睛大大的很清澈,让她立马就喜欢上了这丫头。
“我怎么了?这是哪里?”
“小姐睡了一天,定是睡太久了。这里是大觉寺,小姐随夫人一起来上香的。昨晚小姐在抄写经书,忽的眉间发亮,跌在地上打滚。”
青儿心有余悸,继续说道:“可把青儿吓坏了!后来寺里的方丈来了,说小姐是什么阴时阴日的……命柱属土的……纯阴土女,命格奇特,许是被什么不干净的东西给冲撞上了。”
青儿说着又开始掉眼泪。
果然投胎转世了。
看着这么单纯可爱的小丫头,她一时怜意,抬手摸了摸她的头。
瞬间有许多的东西从青儿头顶涌出,经由她的手,导入了大脑。
眉心一阵刺痛,接着她看到了好多画面,都是这具躯体原有的记忆以及经历。
她叫沈晚,是应天县县令家的三小姐。应天县衙的县令名唤沈千易,是她爹,母亲刘氏是普通的世家小姐。上面有个大姐叫沈云,二姐叫沈雾,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叫沈风。父亲不曾纳妾,故而没有庶出的兄弟姐妹。
她记得在冥界时,冥王是给我她了天眼的,看来这天眼跟随着她的灵魂转世了,而且它竟能读取记忆。
“晚儿。”是母亲刘氏来了:“果真是醒了,可把母亲吓坏了。”
青儿起身立在一侧,刘氏顺势在床边坐下,轻柔的握着我的手。
这是个美丽的妇人,慈祥的母亲。她眉眼柔和,五官精致,是标准的世家贵女,对沈晚相当疼爱。
“母亲,让母亲担心了!”
刘氏温柔的点点头,说道:“方丈有话要对你说,此刻就在门外。青儿,随我去请方丈进来。”
她很疑惑,隐隐觉得不安,便坐了起来。
方丈进来了,他披着半旧的袈裟,对着她念了句佛号。
这是个五十来岁的老者,长相粗犷,不知为何,竟觉得有几分眼熟。这人看似无欲无求,浑身上下却给人一种强大的压力。
“沈晚,你既入了轮回台,带着记忆转世到此。想必天意如此,本王不妨与你详细道来。”
竟然是冥王,难怪觉着眼熟。
“吾儿与天界太子争吵打斗,互相伤了对方。吾儿伤了左眼,天界太子伤了右眼。你的天眼既开,本是最佳替代品。奈何天界急追猛打,你落入轮回,天眼蒙尘,沾染了红尘的天眼便不能再为吾所用。
本王却也无法收回,吾儿和天界太子都需静养,故此达成以下协议:让你入吾冥籍,往返三界,代吾儿以及天界太子处理各类事宜。并找寻新的纯阴土女,为吾儿和天界太子换眼。
这是对你的惩罚,你若将功补过,寻来百年难寻的纯阴土女,本王可饶你一命,并送你回去原来的地方。”
“既是百年难寻?你们又是怎么找到我的?”这是她最疑惑的地方。
一把小巧的匕首飞落床边:“这些你无需知晓。此为大道剑,可助你穿梭三界,若感应到可用的纯阴土女,它会自行幻化成剑。”
这是命运,虽然残酷又荒谬,可却是眼下最真的事实,她无法拒绝。
母亲刘氏牵着沈晚坐上马车,回到了应天县衙,县衙前头用作公堂,后院则住着一家老小。
“母亲,三妹,三姐!”两位大姐和小弟在院子里迎接我们。
大姐沈云身材高挑,一对丹凤眼,柳叶眉,看起来斯斯文文的,颇有几分林黛玉的风姿。
二姐沈雾则较为丰满圆润,团子似的一张脸上大大眼俏鼻,五官分明,虽然不似大姐那般容貌出色,却也别有一番风味,至少让人觉得亲切好相处。
沈风因为年纪小,还没长开,如今看来也就是个唇红齿白的小郎君,若细看方知五官精致,若长开了,定是个惹人心乱的角色。
沈晚心中暗自计较:这一家子,都是高颜值的,想来自己的长相我不会太丑。
“三姐,我的平安符呢?”小弟沈风亲昵的挽着她的手臂讨要礼物。
青儿随即递上一物,恭敬道:“少爷,这是三小姐给您求的平安符。”
沈风兴奋的跳起来:“多谢三姐!” 母亲刘氏怕他高兴的忘了形,开口道:“好了,你三姐身子不适,别颠着她。”
三姐妹立马关心道:“三姐/三妹怎么了?”
“没有大碍,休息一下就好了。”这是真正的家人,她不想让他们担心。
沈晚还给两位姐姐准备可礼物,她一并奉上:“这是给大姐的玉钗,这是给二姐求的金簪。”
两位姐姐心中欢喜:“呀!我们也有,三妹有心了!这礼我们收下了,三妹快快回去歇着吧。”
母亲提醒道:“回房前先去见过你父亲。”
“是,母亲。”就这么一会儿,她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沈晚。
就让我在回去原来的地方之前,好好的做沈晚吧!
“父亲在书房!”二姐见沈晚往前面公堂走,便开口提醒。
途中,她问青儿:“我给父亲求的砚台呢?”
青儿讨赏似的递上一个绣着大芙蓉的荷包,脆生应道:“在这,青儿收着呢。”
她接过,拽在手中。
书房的门开着,父亲果然在,他低着头正在写着什么,一身宽大的青色家居长衫,看起来就像个浑圆的雕刻师。
“父亲!”她行了个简单的礼,是按照沈晚记忆中的样子现学现卖的。
“晚儿回来啦。”父亲抬起头,一双慈目,笑望着她。
这是一个颜值略低的父亲,胖胖的身材,圆圆的脸,看起来毫无威严,不知在公堂上办案时会是个什么样。
“这是晚儿在大觉寺给父亲求的墨砚,是开过光的。”她小心的捧着砚台,递上去。
“哦?”父亲放下手中的狼毫笔,就来取砚台。
他端详一会儿,笑道:“我儿孝顺,这方砚台,为父很喜欢。”
说着他便把原先的砚台搁置,换上这方墨砚,把狼毫笔重新架了上去。
随后摸着下巴夸赞道:“正合适,甚好,甚好!”
“父亲喜欢便好!父亲如无别的吩咐,晚儿就先回房了。”
“去吧,去吧。”
她刚出书房,就听到前头传来轰隆隆的声音,一个衙役跑了进来,对着她行了个礼,而后立在门口对沈千易道:“大人,有人击鼓!”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