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295 第1397章 殖民者
- 1296 第1398章 不谋万世
- 1297 第1399章 倭国银山
- 1298 第1400章 衍圣公
- 1299 第1401章 镇北王
- 1300 第1402章 野猪皮
- 1301 第1403章 蛮子凶狠
- 1302 第1404章 龙兄虎弟
- 1303 第1405章 吴王党
- 1304 第1406章 长孙贤妃
- 1305 第1407章 李世民
- 1306 第1408章 承包到户
- 1307 第1409章 土地革命
- 1308 第1410章 豪华阵容
- 1309 第1411章 倭国女王
- 1310 第1412章 霸皇
- 1311 第1413章 金才人
- 1312 第1414章 斗杀
- 1313 第1415章 头铁失智
- 1314 第1416章 剑出鞘
- 1315 第1417章 倭国割地
- 1316 第1418章 泰山封神
- 1317 第1419章 播告群岳
- 1318 第1420章 正统
- 1319 第1421章 征夷大将军
- 1320 第1422章 讲究
- 1321 第1423章 伟大的罗马
- 1322 第1424章 败战庭帝国
- 1323 第1425章 凯撒的归凯撒,罗成的归罗成
- 1324 第1426章 关税权
- 1325 第1427章 太子妃
- 1326 第1428章 功臣山
- 1327 第1429章 那津
- 1328 第1430章 村上
- 1329 第1431章 恕不接待
- 1330 第1432章 打他
- 1331 第1433章 便女
- 1332 第1434章 飞夺那津城
- 1333 第1435章 我好难啊
- 1334 第1436章 割地赔款
- 1335 第1437章 守护大名
- 1336 第1438章 满载而归
- 1337 第1439章 汉委奴国王
- 1338 第1440章 自古以来
- 1339 第1441章 护犊子
- 1340 第1442章 海外殖民地
- 1341 第1443章 打秋风吗
- 1342 第1444章 金光破晓
- 1343 第1445章 敬酒不吃吃罚酒
- 1344 第1446章 推波助澜
- 1345 第1447章 请君入瓮
- 1346 第1448章 帝王之下皆蝼蚁
- 1347 第1449章 挖坑
- 1348 第1450章 沃野
- 1349 第1451章 刺猬
- 1350 第1452章 下马
- 1351 第1453章 捉对厮杀
- 1352 第1454章 白虎陷阵
- 1353 第1455章 黑狼逃遁
- 1354 第1456章 以一击十
- 1355 第1457章 黑狼卫战玄甲骑
- 1356 第1458章 深入大漠
- 1357 第1459章 上柱国
- 1358 第1460章 兵之王
- 1359 第1461章 跪雪
- 1360 第1462章 菩萨
- 1361 第1463章 兵镇漠北
- 1362 第1464章 宝臣
- 1363 第1465章 书同文,语同音
- 1364 第1466章 笑面虎
- 1365 第1467章 骑士领
- 1366 第1468章 要塞
- 1367 第1469章 五年巡边
- 1368 第1470章 三皇盟约
- 1369 第1471章 亲手扼杀
- 1370 第1472章 太子挂帅
- 1371 第1473章 尘埃落定
- 1372 第1474章 金陵
- 1373 第1475章 最后一个反王
- 1374 第1476章 太子旅贲
- 1375 第1477章 藩王、边帅
- 1376 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
- 1377 第1479章 雪藏
- 1378 第1480章 调停
- 1379 第1481章 异教
- 1380 第1482章 检阅
- 1381 第1483章 太子远征
- 1382 第1484章 驾崩
- 1383 第1485章 晨曦
- 1384 第1486章 骑士
- 1385 第1487章 二转
- 1386 第1488章 先登
- 1387 第1489章 顽抗
- 1388 第1490章 无法无天
- 1389 第1491章 韩侯
- 1390 第1492章 贼配军
- 1391 第1493章 殖民据点
- 1392 第1494章 代天巡狩
- 1393 第1495章 永镇西域
- 1394 第1496章 太子激将
- 1395 第1497章 骑士归来
- 1396 第1498章 夜未央
- 1397 第1499章 放手
- 1398 第1500章 圣眷
- 1399 第1501章 长卿
- 1400 第1502章 欲加之罪
- 1401 第1504章 杀伐
- 1402 第1503章 玩火
- 1403 第1505章 斩草除根
- 1404 第1506章 大势所迫
- 1405 第1507章 长卿不争
- 1406 第1508章 弑父夺位
- 1407 第1509章 夜宴宋王
- 1408 第1510章 内圣外王
- 1409 第1511章 飞地建国
- 1410 第1512章 退盟威胁
- 1411 第1513章 远镇海中
- 1412 第1514章 战争红利
- 1413 第1515章 安排后事
- 1414 第1516章 焚书坑巫
- 1415 第1517章 开元二十年
- 1416 第1518章 双刃剑
- 1417 第1519章 军区
- 1418 第1520章 太白经天
- 1419 第1521章 传位
- 1420 第1522章 烂泥扶不上墙
- 1421 第1523章 另做打算
- 1422 第1524章 波斯都督
- 1423 第1525章 扶上马再送一程
- 1424 第1526章 太上皇
- 1425 第1527章 起兵勤王
- 1426 第1528章 煌煌帝都
- 1427 第1529章 民心所向
- 1428 第1530章 直叩宫门
- 1429 第1531章 分家立户
- 1430 第1532章 子孙满堂
- 1431 第1533章 钦定太孙
- 1432 第153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 1433 第1535章 出宫
- 1434 第1536章 终章·老祖宗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407章 李世民
第1407章 李世民
李世民特意换上了绯袍金銙带,骑着一匹大宛汗血宝马,连那只眼罩他都摘下来了,眼窝里换上了一颗由波斯珠宝商人特意为他打造的宝石假眼,这颗宝石价值万贯。
他的那只断手,也摘去了那黑黝黝的铁钩,而是换成了一只镏金铁爪。
他就是想要告诉泰安城的那些随驾的文武们,他李世民虽然当初狼狈的被长流岭南,如今也终于又回来了,而且混的还不错。
他没有向命运低头,也没有自暴自弃。
就算去了岭南,可几年后他依然还是一条好汉。
林邑郡丞、象林县男,虽然官不够高爵不更显,但这些不是皇帝赏赐给他的,而是他自己凭本事赚来的打来的。
他拿一位林邑国王和十几万斤黄金加上三千万贯钱帛,并一座狮子城,向皇帝换来了这个林邑郡丞、象林县男。
他没占皇帝的便宜,是皇帝占他的便宜了。
他知道许多当年长流的贵族官员豪强们,比他更早就回来了,但许多人是向皇帝摇尾乞怜才回来的,他李世民不是。
那些看着清高万分的大儒,其实暗里不知道向皇帝写了多少封拍马吹捧求怜的信。就连那些武功赫赫的名钭,也一样向皇帝乞求。
唯有他李世民,虽然也曾打落牙齿和血往肚里吞,也曾憋屈的吐血,但他却从没接受过皇帝的怜悯和赏赐,他保持着自己的傲气和骨气,就算是蛮荒的岭南又如何,他一样能凭自己的本事,打出一番功业来。
他扬起自己的黄金左手,那金手是那么的耀眼。
那个抢了自己姐姐当了自己姐夫的男人,其实也曾经吃过憋,只是那个家伙运气太好太顺了,从一个挖河役夫,然后成了捕役再成了乡勇,再一步一步的直登庙堂,最后让他坐了天下。
以前李世民对罗成总是不服气,他认为自己本事绝不比铁匠出身的罗成差,始终认为罗成不过是运气比自己好罢了。
不过现在,李世民的想法有些改变了。
看罗成这一路走来,如今这天下之强盛,确实从古未有。他不仅是乱世之枭雄,也是治世之明君,在外漂泊的久了,对罗成也越发的佩服了。
也许自己终究还是低头了吧。
李世民想道,若非如此,他就应当做一个日不落海贼团的团长,带着一干凶悍的海贼纵横海上,哪又会接受什么南唐县丞、林邑郡丞的封赏呢?他当年不就拒绝罗成的封赏,那时罗成还要他当太守要给他封县侯呢。
一路这般想着,李世民骑马来到了行宫前。
年轻锐气的羽林骑拦住了他,李世民下马,掏出了自己的银符,交出了自己的长剑。
“这只手!”
一名羽林郎打量着李世民那只显眼的金手,黄金做成的手,栩栩如生,但在羽林郎眼里,这只镏金手也是一件武器。
起码当成一把钝器用,还是很有杀伤力的,更别说,那几根指头似乎还有小机关可以开合,也是能成爪的。
“怎么,要卸下吗?”李世民冷笑着问道。
羽林军统领王铁汉过来,对着李世民点了下头。
“这位是李贵妃之弟吴王之舅,现任林邑郡丞象林县男爵李公,不得为难。”
对于王铁汉这位熟人的相帮,李世民也只是点了下头而已。
行宫中。
罗成再见到李世民,倒没有摆什么架子,更没有什么奚落之语。
行宫不算特别的大,也不算如何的金碧辉煌,处处体现着皇帝的旨意,要简单而不失大方。
罗成从御案后走出,来到案前。
“几年不见,沧桑了也成熟了。”
“常在海上跑,风吹日晒的结果。”李世民道。
见君不拜,这是重罪,但皇帝明显没有在乎,反正这殿里也没有其它人。
“坐吧。”
“站着就好。”
“这么久了,还是这个臭脾气啊?”罗成笑笑,“你这几年在南海上挺逍遥啊,这次在狮子城更是了得,朕都为之惊艳啊。”
“其实也没什么,林邑看似强大,可国土狭窄,其军事、城防等更不能与中原相比,再说我也是趁虚而入,又有内应,因此打下狮子城真不算什么。”
“也许打下狮子城不算什么,可知道这个时候去打,还知道有内应可联合,这就是本事。”罗成对李世民倒是不吝惜赞赏。
“世民啊,我知道你以前就不太喜欢我,最初或许是因为我跟三娘的婚事,再后来可能又有国仇家恨什么的。但是这些都过去了,人呢,都得朝前看,如果始终放不下过去,那么这个人也注定难以有太大的成就。”
“有些事情想忘也忘不掉。”
“忘不掉也得忘!”
“世民,你现在既然接受了朝廷的封赏,这就意味着重回到朝廷了。就算是民间的佃户雇工都懂一个道理,就是端别人的碗受别人的管。你现在是林邑郡丞了,还是象林县男,爵位不高,官职不显,但只要你肯努力,朕也不会亏待你的。”
“上次你打下林邑城,上缴朝廷十余万斤黄金,还有价值三千多万贯的钱帛,朕很高兴,有司奏报说你私留了一千多万的钱财与手下私分,你自己一人就留了几百万。朕知道了也没在意,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也不可能。但是下一次,如何分如何赏,这事情还是应当由朕和朝廷来做,最好不要私留私分。”
李世民不吭声。
“你给你三姐的那一百万贯,三娘交给我了。”
李世民瞪向罗成,很是不满。
罗成呵呵一笑,“放心,这钱是你给三娘和你外甥们的,朕也不会贪,所以还是让她留着了。”
“先前李靖和罗艺等都向朕上过折,说到对林邑国的决策,还有林邑城的处置问题。朕告诉他们,这林邑城是你李世民打下来的,如今你李世民也是林邑郡丞,因此朕得问问你李世民的态度,你说,与林邑国是战是和,这林邑城是还是留?”
“江山都是打下来的,疆土也都是打下来的,以前林邑是中原所有,后被占人夺去自立,如今我中原有能力再打下来,当然不可能还要送回去。若是朝廷不要林邑,那我李世民自己留。”
“哈哈哈,这话倒说的挺霸气,不过你都能留,朝廷自然更敢留。这样吧,等封禅完,你就随朕回趟洛阳,刚好过年。等年后你再回林邑,你回去做林邑太守,再兼林邑道经略使,负责林邑用兵之事。”
李世民愣住,没想到他自进来起就那般失礼,可皇帝却还要如此重用他。
“林邑设道?我任经略使兼林邑太守?”
“没错,朕向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林邑道现在暂时只有一郡,这一郡也只暂时只有一城,但朕相信你的能力,朕相信你能把这一城变成十城百城,相信你能够为中原时隔五百年后,重新收回天南。”
李世民愣愣的站在那里,那一刻,他心中有股向罗成拜倒的冲动。他想不到罗成的胸襟如此之广,换成自己,也许根本不可能做到这般洒脱大度。
他紧咬着牙床,才终于克制住了自己向那人拜倒的冲动。
“怎么,不愿意?还是觉得没有能力担此重任?”
“我可以!”李世民倔强道。
“很好,朕也觉得你可以,但究竟可不可以,最终还是凭事实说话。此刻起,林邑太守黄忠会调走,但他手下的那一千南海舰队的卫队,会留下交于你指挥,另外朝廷还会从海上再给你增援一个团两千精锐南衙府兵,这样一来,你手底下就能有一万人了。再加上南海舰队随时能够从海上增援你,以及你自己的那支船队,朕相信你是可以守住林邑城,并对外扩张的。”
罗成走到一张桌案前,扯掉上面盖的布,顿时露出了一副沙盘。
“朕建议你先向北用兵,距狮子城北七十里,有一座大港,此港北连林邑旧都,南接狮子城,此港为深水港,在汗江口东岸,北临岘港湾,背靠五行山,东北有山茶半岛做屏障,占据此港,既可护翼狮子城,也可做为南海舰队的军港,停泊补给。然后再向北攻打象林,拿下象林,则二城一港连成一线,凭借海上优势,就能将林邑从中一刀两断,截断南北。”
李世民看着皇帝的沙盘计划,不得不佩服皇帝虽没有去过林邑,可这战略布置确实了得。林邑国本就如一字长蛇,这拦腰一斩,林邑国便首尾不能相顾。
岘港的位置确实重要,往南七十里是狮子城,往北二百里是象林城,一个旧都一个新都,都是沿海港城,也是林邑国最重要的两座城池,一旦让大秦拿下了,占人只能退到山里去反抗了。
“朕就给狮子城赐名会安,给旧都赐名顺化,岘港赐名海阴,以三城为中心,各置一郡!”
岘港此时不过是一个小渔村,相比起狮子城和旧都来,都是不值一提。但皇帝却能一眼相中此地的战略要冲位置,还要在这小渔村设立南海舰队的军港,并计划将来在此设立商港,就非同一般了。
李世民点头,大秦现在林邑最强的优势就是海上,若把岘港打造成南海舰队的军港,则一左一右护翼会安和顺化都是十分快捷。
离开行宫,在羽林骑处拿回了佩剑,李世民还有些发愣,自己刚才与皇帝会面,全程都被他牵着走。
王铁汉亲自为李世民挂好佩带,恭喜道,“恭喜二郎,高升林邑道经略使兼林邑郡太守,封疆一道,镇守一方!”
他的那只断手,也摘去了那黑黝黝的铁钩,而是换成了一只镏金铁爪。
他就是想要告诉泰安城的那些随驾的文武们,他李世民虽然当初狼狈的被长流岭南,如今也终于又回来了,而且混的还不错。
他没有向命运低头,也没有自暴自弃。
就算去了岭南,可几年后他依然还是一条好汉。
林邑郡丞、象林县男,虽然官不够高爵不更显,但这些不是皇帝赏赐给他的,而是他自己凭本事赚来的打来的。
他拿一位林邑国王和十几万斤黄金加上三千万贯钱帛,并一座狮子城,向皇帝换来了这个林邑郡丞、象林县男。
他没占皇帝的便宜,是皇帝占他的便宜了。
他知道许多当年长流的贵族官员豪强们,比他更早就回来了,但许多人是向皇帝摇尾乞怜才回来的,他李世民不是。
那些看着清高万分的大儒,其实暗里不知道向皇帝写了多少封拍马吹捧求怜的信。就连那些武功赫赫的名钭,也一样向皇帝乞求。
唯有他李世民,虽然也曾打落牙齿和血往肚里吞,也曾憋屈的吐血,但他却从没接受过皇帝的怜悯和赏赐,他保持着自己的傲气和骨气,就算是蛮荒的岭南又如何,他一样能凭自己的本事,打出一番功业来。
他扬起自己的黄金左手,那金手是那么的耀眼。
那个抢了自己姐姐当了自己姐夫的男人,其实也曾经吃过憋,只是那个家伙运气太好太顺了,从一个挖河役夫,然后成了捕役再成了乡勇,再一步一步的直登庙堂,最后让他坐了天下。
以前李世民对罗成总是不服气,他认为自己本事绝不比铁匠出身的罗成差,始终认为罗成不过是运气比自己好罢了。
不过现在,李世民的想法有些改变了。
看罗成这一路走来,如今这天下之强盛,确实从古未有。他不仅是乱世之枭雄,也是治世之明君,在外漂泊的久了,对罗成也越发的佩服了。
也许自己终究还是低头了吧。
李世民想道,若非如此,他就应当做一个日不落海贼团的团长,带着一干凶悍的海贼纵横海上,哪又会接受什么南唐县丞、林邑郡丞的封赏呢?他当年不就拒绝罗成的封赏,那时罗成还要他当太守要给他封县侯呢。
一路这般想着,李世民骑马来到了行宫前。
年轻锐气的羽林骑拦住了他,李世民下马,掏出了自己的银符,交出了自己的长剑。
“这只手!”
一名羽林郎打量着李世民那只显眼的金手,黄金做成的手,栩栩如生,但在羽林郎眼里,这只镏金手也是一件武器。
起码当成一把钝器用,还是很有杀伤力的,更别说,那几根指头似乎还有小机关可以开合,也是能成爪的。
“怎么,要卸下吗?”李世民冷笑着问道。
羽林军统领王铁汉过来,对着李世民点了下头。
“这位是李贵妃之弟吴王之舅,现任林邑郡丞象林县男爵李公,不得为难。”
对于王铁汉这位熟人的相帮,李世民也只是点了下头而已。
行宫中。
罗成再见到李世民,倒没有摆什么架子,更没有什么奚落之语。
行宫不算特别的大,也不算如何的金碧辉煌,处处体现着皇帝的旨意,要简单而不失大方。
罗成从御案后走出,来到案前。
“几年不见,沧桑了也成熟了。”
“常在海上跑,风吹日晒的结果。”李世民道。
见君不拜,这是重罪,但皇帝明显没有在乎,反正这殿里也没有其它人。
“坐吧。”
“站着就好。”
“这么久了,还是这个臭脾气啊?”罗成笑笑,“你这几年在南海上挺逍遥啊,这次在狮子城更是了得,朕都为之惊艳啊。”
“其实也没什么,林邑看似强大,可国土狭窄,其军事、城防等更不能与中原相比,再说我也是趁虚而入,又有内应,因此打下狮子城真不算什么。”
“也许打下狮子城不算什么,可知道这个时候去打,还知道有内应可联合,这就是本事。”罗成对李世民倒是不吝惜赞赏。
“世民啊,我知道你以前就不太喜欢我,最初或许是因为我跟三娘的婚事,再后来可能又有国仇家恨什么的。但是这些都过去了,人呢,都得朝前看,如果始终放不下过去,那么这个人也注定难以有太大的成就。”
“有些事情想忘也忘不掉。”
“忘不掉也得忘!”
“世民,你现在既然接受了朝廷的封赏,这就意味着重回到朝廷了。就算是民间的佃户雇工都懂一个道理,就是端别人的碗受别人的管。你现在是林邑郡丞了,还是象林县男,爵位不高,官职不显,但只要你肯努力,朕也不会亏待你的。”
“上次你打下林邑城,上缴朝廷十余万斤黄金,还有价值三千多万贯的钱帛,朕很高兴,有司奏报说你私留了一千多万的钱财与手下私分,你自己一人就留了几百万。朕知道了也没在意,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也不可能。但是下一次,如何分如何赏,这事情还是应当由朕和朝廷来做,最好不要私留私分。”
李世民不吭声。
“你给你三姐的那一百万贯,三娘交给我了。”
李世民瞪向罗成,很是不满。
罗成呵呵一笑,“放心,这钱是你给三娘和你外甥们的,朕也不会贪,所以还是让她留着了。”
“先前李靖和罗艺等都向朕上过折,说到对林邑国的决策,还有林邑城的处置问题。朕告诉他们,这林邑城是你李世民打下来的,如今你李世民也是林邑郡丞,因此朕得问问你李世民的态度,你说,与林邑国是战是和,这林邑城是还是留?”
“江山都是打下来的,疆土也都是打下来的,以前林邑是中原所有,后被占人夺去自立,如今我中原有能力再打下来,当然不可能还要送回去。若是朝廷不要林邑,那我李世民自己留。”
“哈哈哈,这话倒说的挺霸气,不过你都能留,朝廷自然更敢留。这样吧,等封禅完,你就随朕回趟洛阳,刚好过年。等年后你再回林邑,你回去做林邑太守,再兼林邑道经略使,负责林邑用兵之事。”
李世民愣住,没想到他自进来起就那般失礼,可皇帝却还要如此重用他。
“林邑设道?我任经略使兼林邑太守?”
“没错,朕向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林邑道现在暂时只有一郡,这一郡也只暂时只有一城,但朕相信你的能力,朕相信你能把这一城变成十城百城,相信你能够为中原时隔五百年后,重新收回天南。”
李世民愣愣的站在那里,那一刻,他心中有股向罗成拜倒的冲动。他想不到罗成的胸襟如此之广,换成自己,也许根本不可能做到这般洒脱大度。
他紧咬着牙床,才终于克制住了自己向那人拜倒的冲动。
“怎么,不愿意?还是觉得没有能力担此重任?”
“我可以!”李世民倔强道。
“很好,朕也觉得你可以,但究竟可不可以,最终还是凭事实说话。此刻起,林邑太守黄忠会调走,但他手下的那一千南海舰队的卫队,会留下交于你指挥,另外朝廷还会从海上再给你增援一个团两千精锐南衙府兵,这样一来,你手底下就能有一万人了。再加上南海舰队随时能够从海上增援你,以及你自己的那支船队,朕相信你是可以守住林邑城,并对外扩张的。”
罗成走到一张桌案前,扯掉上面盖的布,顿时露出了一副沙盘。
“朕建议你先向北用兵,距狮子城北七十里,有一座大港,此港北连林邑旧都,南接狮子城,此港为深水港,在汗江口东岸,北临岘港湾,背靠五行山,东北有山茶半岛做屏障,占据此港,既可护翼狮子城,也可做为南海舰队的军港,停泊补给。然后再向北攻打象林,拿下象林,则二城一港连成一线,凭借海上优势,就能将林邑从中一刀两断,截断南北。”
李世民看着皇帝的沙盘计划,不得不佩服皇帝虽没有去过林邑,可这战略布置确实了得。林邑国本就如一字长蛇,这拦腰一斩,林邑国便首尾不能相顾。
岘港的位置确实重要,往南七十里是狮子城,往北二百里是象林城,一个旧都一个新都,都是沿海港城,也是林邑国最重要的两座城池,一旦让大秦拿下了,占人只能退到山里去反抗了。
“朕就给狮子城赐名会安,给旧都赐名顺化,岘港赐名海阴,以三城为中心,各置一郡!”
岘港此时不过是一个小渔村,相比起狮子城和旧都来,都是不值一提。但皇帝却能一眼相中此地的战略要冲位置,还要在这小渔村设立南海舰队的军港,并计划将来在此设立商港,就非同一般了。
李世民点头,大秦现在林邑最强的优势就是海上,若把岘港打造成南海舰队的军港,则一左一右护翼会安和顺化都是十分快捷。
离开行宫,在羽林骑处拿回了佩剑,李世民还有些发愣,自己刚才与皇帝会面,全程都被他牵着走。
王铁汉亲自为李世民挂好佩带,恭喜道,“恭喜二郎,高升林邑道经略使兼林邑郡太守,封疆一道,镇守一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