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74 第1476章 太子旅贲
- 1375 第1477章 藩王、边帅
- 1376 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
- 1377 第1479章 雪藏
- 1378 第1480章 调停
- 1379 第1481章 异教
- 1380 第1482章 检阅
- 1381 第1483章 太子远征
- 1382 第1484章 驾崩
- 1383 第1485章 晨曦
- 1384 第1486章 骑士
- 1385 第1487章 二转
- 1386 第1488章 先登
- 1387 第1489章 顽抗
- 1388 第1490章 无法无天
- 1389 第1491章 韩侯
- 1390 第1492章 贼配军
- 1391 第1493章 殖民据点
- 1392 第1494章 代天巡狩
- 1393 第1495章 永镇西域
- 1394 第1496章 太子激将
- 1395 第1497章 骑士归来
- 1396 第1498章 夜未央
- 1397 第1499章 放手
- 1398 第1500章 圣眷
- 1399 第1501章 长卿
- 1400 第1502章 欲加之罪
- 1401 第1504章 杀伐
- 1402 第1503章 玩火
- 1403 第1505章 斩草除根
- 1404 第1506章 大势所迫
- 1405 第1507章 长卿不争
- 1406 第1508章 弑父夺位
- 1407 第1509章 夜宴宋王
- 1408 第1510章 内圣外王
- 1409 第1511章 飞地建国
- 1410 第1512章 退盟威胁
- 1411 第1513章 远镇海中
- 1412 第1514章 战争红利
- 1413 第1515章 安排后事
- 1414 第1516章 焚书坑巫
- 1415 第1517章 开元二十年
- 1416 第1518章 双刃剑
- 1417 第1519章 军区
- 1418 第1520章 太白经天
- 1419 第1521章 传位
- 1420 第1522章 烂泥扶不上墙
- 1421 第1523章 另做打算
- 1422 第1524章 波斯都督
- 1423 第1525章 扶上马再送一程
- 1424 第1526章 太上皇
- 1425 第1527章 起兵勤王
- 1426 第1528章 煌煌帝都
- 1427 第1529章 民心所向
- 1428 第1530章 直叩宫门
- 1429 第1531章 分家立户
- 1430 第1532章 子孙满堂
- 1431 第1533章 钦定太孙
- 1432 第153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 1433 第1535章 出宫
- 1434 第1536章 终章·老祖宗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486章 骑士
第1486章 骑士
等村长老王头提着一葫芦自酿的米酒过来的时候,阿螺家的六个孩子都已经起来了。手脚麻利的百济女人阿螺,还已经把那些螃蟹蒸的红通通,把那一柳条串着的鱼虾也全用香麻油煎好了。
一壶米酒,再来上点腌萝卜干,配上这蒸蟹煎鱼,还真是香。
大郎长的有些瘦高,嘴上有了一圈细须,他捧着个木碗稀忽忽的喝粥飞快。
阿远给儿子夹了一条煎的香脆的鱼放到儿子碗里,“大郎,马上就要毕业了,有没有把握拿到学校的保送县学名额?”
大郎埋头喝粥,对周边的事情好像隔绝了一般,父亲问了他两遍,他才嘟囔了一句,“张校长说我只要愿去县学读书,没有问题。但他觉得我的成绩,应当到更好的郡学去读书,说我们县还是太落后了些,但如果我能进郡学读书,那么将来参加科举,通过县试取得生员资格就容易的多。”
高大的阿远一听这话,兴奋的一拍大腿。
“你个小兔崽子,这是好事啊,郡县当然比咱们县学好,咱们毕竟是边疆,比不得中原呢。郡学的先生们都是有学问的,听说咱们郡学的校长苏教谕,还是个进士呢。儿子,好好读,争取进郡学。”
大郎点了点头,夹起那条煎鱼放进嘴里,一口就咬下一半。
吃完鱼,他看了眼父亲和村长面前的那几盘菜,“张校长说过些天想带我去趟郡城,带我去郡学给苏教谕他们瞧瞧,还说我若是能通过他们的考试,不但能够进郡学读书,而且在郡学读书不用学费,郡学食宿全包,而且还有每月六斗米、二百钱的廪膳。”
王老头听了也不由惊叹,“那可是郡学的廪膳生啊,这可了不得。大郎,想不到你读书这么有出息,好好读,你要真是能进郡学,那么我做主,村里以后每月给你二斗米一百钱,若是你真能成为郡学廪膳生,直接给你每月六斗米二百钱。”
“谢谢村长。”大郎道。
阿远高兴不已,直接从面前的盘里一把夹起了四五条煎鱼给儿子。
“儿啊,好好读书,咱们家祖上七八代都没出过一个读书人,更别说当官的,光宗耀祖就全指望你了。”
“爹,我也想吃鱼。”
六岁的二儿子眼馋的道。
“你吃个球,念书念书你天天念到狗肚子里去了,就你那球样还想吃鱼?你要是再没长进,读完今年你就别读了,滚回来跟你老子我种地,赶牛屁股。”阿远看着这老二就来气,今年都已经读初小二年级了,结果成绩惨不忍睹,字也的歪歪扭扭,官话也说的荒腔走调,算个数更是错的离谱,根本就没心读书,整天就知道逃课捉鱼摸虾的。
老二被骂的不敢吭声。
阿远夹起一条鱼给还没开始上学的老三,“三娃啊,你以后进学了可不能跟你二哥学,你得学你大哥,只要你好好读书,今后天天有鸡子吃,爹还给你煎鱼吃。”
十岁的大女儿看了眼鱼,低头站一边继续喝粥,做为女儿,她不但没资格读书,连上桌吃饭的资格都没,尤其是有外人在时。
倒是五岁的二女儿还没那么自觉,“阿耶,我也想去读书。”
“莫闹,女娃儿读什么书!”阿远直接摇头。说着,他给二女儿夹了条鱼,“到一边吃去。”
老大吃完饭去上学,阿远还让阿螺给二儿子塞上鸡蛋。
“这两个你路上吃,另外这四个你带去学校送给你们校长,张校长是好人呢,咱们要记恩要感谢人家。”
阿远把自己跟其它三儿子的那四个蛋,也都给了大儿子。
“爹,那个蛋是我的。”老二不服气。
“你吃个球,再不肯用心读书,以后都别想吃蛋,老子把蛋攒起来还能拿到乡集上去换点钱呢,给你个球货吃完全就是糟蹋了。”
大儿子带着六个鸡蛋上学去了。
大女儿则去下地干活,刚栽的水稻得开始除第一遍草,施头道肥,还得保水。二女儿则负责去扯猪草。
至于那个惹人嫌的二儿子,也不情不愿的去学堂了。
老三则负责在家带老四。
阿螺匆匆吃完,提着猪食去喂猪了,家里养的四头猪,也是家里的重要副业,不能怠慢了。
屋里就剩下了阿远和村长。
就着腌萝卜条配上蒸蟹和煎鱼,倒是挺惬意的。
“王叔,咱们这次民兵集结真是要打新罗?”
“听说是,好像是说新罗王死了,然后新罗国的贵族们不肯去中原迎接王世子回国继位,想要另立新王,你说这不是谋反是什么?所以咱们刘太守就下令,要召集兵马入新罗平叛呢!”
“刘太守的命令?不是朝廷的命令吗?”
“朝廷的命令还没这么快呢,不过管他哪的命令,总之就是有仗打了。这次估计要趁机灭掉新罗国,所以机会难得呢。要不,怎么也轮不到民兵上阵的。”
阿远喝了点酒,面色发红。
“是挺难得的。”
“阿远啊,你平时枪练的好,是咱们屯民兵的长枪火长,这次机会可要抓好了,若是到新罗能立下军功,到时说不定就有机会转入三衙做侍官呢?运气再好点,说不定就能授衔加勋呢。”
“要是能授封骑士就更好了。”
骑士,这原本是指骑兵,但是现在骑士有了另一个让人羡慕的含义,就是由天子和朝廷授封的有功之军士,授给这些人军田为永业田,每个骑士还都会授给战马、武器等,并授给士官兵衔,在军中担任队正以下的队副、队旗手、谦旗、火长、火副等低级军职。
这些骑士,便是府兵的进阶版。
他们能拥有更多的军田,骑士一般是二百亩起,且都是永业田,甚至骑士老后,可以让自己的子弟参加考核,如果成绩优良,便可继承他们的田地、盔甲,成为一名见习骑士,在经历了战火考验,立下军功后,便能转为正式骑士。
骑士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守疆卫土,他们有为天子和朝廷战斗的义务,他们需要勤练骑射武艺,维护好盔甲装备、养好战马,甚至这些骑士,会成为职业士官,成为军中基层骨干。
骑士的田虽也要缴纳两税,但他们的田地都是永业田,是授给即为私有的。更别说,成为了骑士,还能拥有不少特权,算是脱离普通的百姓等级,半只脚跨入官吏阶级门槛了,拥有更多的上升途径和机会。
“别说是授封骑士,就是能从新罗带上一二个青壮奴隶回来就很了不得了。”
如今的奴隶并不便宜,如阿远家一家八口人,虽说有二百亩地,但是孩子们都还小,种这些地也是十分辛苦的,这还是因为不少地是种桑麻或是要休耕轮种,否则哪顾的过来。如果家里能多两个青壮奴隶帮忙做事,那确实要轻松的多。
一壶米酒,再来上点腌萝卜干,配上这蒸蟹煎鱼,还真是香。
大郎长的有些瘦高,嘴上有了一圈细须,他捧着个木碗稀忽忽的喝粥飞快。
阿远给儿子夹了一条煎的香脆的鱼放到儿子碗里,“大郎,马上就要毕业了,有没有把握拿到学校的保送县学名额?”
大郎埋头喝粥,对周边的事情好像隔绝了一般,父亲问了他两遍,他才嘟囔了一句,“张校长说我只要愿去县学读书,没有问题。但他觉得我的成绩,应当到更好的郡学去读书,说我们县还是太落后了些,但如果我能进郡学读书,那么将来参加科举,通过县试取得生员资格就容易的多。”
高大的阿远一听这话,兴奋的一拍大腿。
“你个小兔崽子,这是好事啊,郡县当然比咱们县学好,咱们毕竟是边疆,比不得中原呢。郡学的先生们都是有学问的,听说咱们郡学的校长苏教谕,还是个进士呢。儿子,好好读,争取进郡学。”
大郎点了点头,夹起那条煎鱼放进嘴里,一口就咬下一半。
吃完鱼,他看了眼父亲和村长面前的那几盘菜,“张校长说过些天想带我去趟郡城,带我去郡学给苏教谕他们瞧瞧,还说我若是能通过他们的考试,不但能够进郡学读书,而且在郡学读书不用学费,郡学食宿全包,而且还有每月六斗米、二百钱的廪膳。”
王老头听了也不由惊叹,“那可是郡学的廪膳生啊,这可了不得。大郎,想不到你读书这么有出息,好好读,你要真是能进郡学,那么我做主,村里以后每月给你二斗米一百钱,若是你真能成为郡学廪膳生,直接给你每月六斗米二百钱。”
“谢谢村长。”大郎道。
阿远高兴不已,直接从面前的盘里一把夹起了四五条煎鱼给儿子。
“儿啊,好好读书,咱们家祖上七八代都没出过一个读书人,更别说当官的,光宗耀祖就全指望你了。”
“爹,我也想吃鱼。”
六岁的二儿子眼馋的道。
“你吃个球,念书念书你天天念到狗肚子里去了,就你那球样还想吃鱼?你要是再没长进,读完今年你就别读了,滚回来跟你老子我种地,赶牛屁股。”阿远看着这老二就来气,今年都已经读初小二年级了,结果成绩惨不忍睹,字也的歪歪扭扭,官话也说的荒腔走调,算个数更是错的离谱,根本就没心读书,整天就知道逃课捉鱼摸虾的。
老二被骂的不敢吭声。
阿远夹起一条鱼给还没开始上学的老三,“三娃啊,你以后进学了可不能跟你二哥学,你得学你大哥,只要你好好读书,今后天天有鸡子吃,爹还给你煎鱼吃。”
十岁的大女儿看了眼鱼,低头站一边继续喝粥,做为女儿,她不但没资格读书,连上桌吃饭的资格都没,尤其是有外人在时。
倒是五岁的二女儿还没那么自觉,“阿耶,我也想去读书。”
“莫闹,女娃儿读什么书!”阿远直接摇头。说着,他给二女儿夹了条鱼,“到一边吃去。”
老大吃完饭去上学,阿远还让阿螺给二儿子塞上鸡蛋。
“这两个你路上吃,另外这四个你带去学校送给你们校长,张校长是好人呢,咱们要记恩要感谢人家。”
阿远把自己跟其它三儿子的那四个蛋,也都给了大儿子。
“爹,那个蛋是我的。”老二不服气。
“你吃个球,再不肯用心读书,以后都别想吃蛋,老子把蛋攒起来还能拿到乡集上去换点钱呢,给你个球货吃完全就是糟蹋了。”
大儿子带着六个鸡蛋上学去了。
大女儿则去下地干活,刚栽的水稻得开始除第一遍草,施头道肥,还得保水。二女儿则负责去扯猪草。
至于那个惹人嫌的二儿子,也不情不愿的去学堂了。
老三则负责在家带老四。
阿螺匆匆吃完,提着猪食去喂猪了,家里养的四头猪,也是家里的重要副业,不能怠慢了。
屋里就剩下了阿远和村长。
就着腌萝卜条配上蒸蟹和煎鱼,倒是挺惬意的。
“王叔,咱们这次民兵集结真是要打新罗?”
“听说是,好像是说新罗王死了,然后新罗国的贵族们不肯去中原迎接王世子回国继位,想要另立新王,你说这不是谋反是什么?所以咱们刘太守就下令,要召集兵马入新罗平叛呢!”
“刘太守的命令?不是朝廷的命令吗?”
“朝廷的命令还没这么快呢,不过管他哪的命令,总之就是有仗打了。这次估计要趁机灭掉新罗国,所以机会难得呢。要不,怎么也轮不到民兵上阵的。”
阿远喝了点酒,面色发红。
“是挺难得的。”
“阿远啊,你平时枪练的好,是咱们屯民兵的长枪火长,这次机会可要抓好了,若是到新罗能立下军功,到时说不定就有机会转入三衙做侍官呢?运气再好点,说不定就能授衔加勋呢。”
“要是能授封骑士就更好了。”
骑士,这原本是指骑兵,但是现在骑士有了另一个让人羡慕的含义,就是由天子和朝廷授封的有功之军士,授给这些人军田为永业田,每个骑士还都会授给战马、武器等,并授给士官兵衔,在军中担任队正以下的队副、队旗手、谦旗、火长、火副等低级军职。
这些骑士,便是府兵的进阶版。
他们能拥有更多的军田,骑士一般是二百亩起,且都是永业田,甚至骑士老后,可以让自己的子弟参加考核,如果成绩优良,便可继承他们的田地、盔甲,成为一名见习骑士,在经历了战火考验,立下军功后,便能转为正式骑士。
骑士们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守疆卫土,他们有为天子和朝廷战斗的义务,他们需要勤练骑射武艺,维护好盔甲装备、养好战马,甚至这些骑士,会成为职业士官,成为军中基层骨干。
骑士的田虽也要缴纳两税,但他们的田地都是永业田,是授给即为私有的。更别说,成为了骑士,还能拥有不少特权,算是脱离普通的百姓等级,半只脚跨入官吏阶级门槛了,拥有更多的上升途径和机会。
“别说是授封骑士,就是能从新罗带上一二个青壮奴隶回来就很了不得了。”
如今的奴隶并不便宜,如阿远家一家八口人,虽说有二百亩地,但是孩子们都还小,种这些地也是十分辛苦的,这还是因为不少地是种桑麻或是要休耕轮种,否则哪顾的过来。如果家里能多两个青壮奴隶帮忙做事,那确实要轻松的多。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