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366 第1468章 要塞
- 1367 第1469章 五年巡边
- 1368 第1470章 三皇盟约
- 1369 第1471章 亲手扼杀
- 1370 第1472章 太子挂帅
- 1371 第1473章 尘埃落定
- 1372 第1474章 金陵
- 1373 第1475章 最后一个反王
- 1374 第1476章 太子旅贲
- 1375 第1477章 藩王、边帅
- 1376 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
- 1377 第1479章 雪藏
- 1378 第1480章 调停
- 1379 第1481章 异教
- 1380 第1482章 检阅
- 1381 第1483章 太子远征
- 1382 第1484章 驾崩
- 1383 第1485章 晨曦
- 1384 第1486章 骑士
- 1385 第1487章 二转
- 1386 第1488章 先登
- 1387 第1489章 顽抗
- 1388 第1490章 无法无天
- 1389 第1491章 韩侯
- 1390 第1492章 贼配军
- 1391 第1493章 殖民据点
- 1392 第1494章 代天巡狩
- 1393 第1495章 永镇西域
- 1394 第1496章 太子激将
- 1395 第1497章 骑士归来
- 1396 第1498章 夜未央
- 1397 第1499章 放手
- 1398 第1500章 圣眷
- 1399 第1501章 长卿
- 1400 第1502章 欲加之罪
- 1401 第1504章 杀伐
- 1402 第1503章 玩火
- 1403 第1505章 斩草除根
- 1404 第1506章 大势所迫
- 1405 第1507章 长卿不争
- 1406 第1508章 弑父夺位
- 1407 第1509章 夜宴宋王
- 1408 第1510章 内圣外王
- 1409 第1511章 飞地建国
- 1410 第1512章 退盟威胁
- 1411 第1513章 远镇海中
- 1412 第1514章 战争红利
- 1413 第1515章 安排后事
- 1414 第1516章 焚书坑巫
- 1415 第1517章 开元二十年
- 1416 第1518章 双刃剑
- 1417 第1519章 军区
- 1418 第1520章 太白经天
- 1419 第1521章 传位
- 1420 第1522章 烂泥扶不上墙
- 1421 第1523章 另做打算
- 1422 第1524章 波斯都督
- 1423 第1525章 扶上马再送一程
- 1424 第1526章 太上皇
- 1425 第1527章 起兵勤王
- 1426 第1528章 煌煌帝都
- 1427 第1529章 民心所向
- 1428 第1530章 直叩宫门
- 1429 第1531章 分家立户
- 1430 第1532章 子孙满堂
- 1431 第1533章 钦定太孙
- 1432 第1534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
- 1433 第1535章 出宫
- 1434 第1536章 终章·老祖宗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
第1478章 居功自傲李世民
太子按秦琼的建议,直接在码头上让人摆下桌椅,然后也没用布幔等围起来,就这样露天席地的众目睽睽之下,邀请前来迎接他的日落王罗艺和林邑经略使李世民喝茶。
一起的还有广陵府的府尹,开国元勋周新。
以及此次南征的几位大佬,李靖、徐世绩、秦琼、阚棱、程名振等。
他们往那里一坐,确实很惊人。
毕竟这里随便一个人,那都是跺一跺脚,都能引起震动的人物。
码头上,暗里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这里。
这里面,既有锦衣卫的眼线,也有皇城司的暗桩,甚至连淮南道按察使司的御史眼线也在望向这里。
一壶热茶,配上几样小点心。
码头上寒风呼啸。
一众大佬们全都身着锦袍皮草,面上却都是笑吟吟的。
李世民在这一众大佬里面,还算是地位较低的,毕竟虽然他现在也是封疆一道,为经略大帅,可相比起来,秦琼徐世绩李靖等那都是宰辅大臣。
就算是阚棱等,现在也同样是一道之主官,他们还是天子的义子门生。
“沈法兴割据江东十年,想不到太子殿下率军出征,仅十一日就平定了江东藩,我在广南闻得此消息时,都不敢相信呢,吾罗氏皇朝,真真可谓后继有人也。”日落国王罗艺在众人中算是资历老的,他抚着长须笑呵呵的以长辈身份对太子赞道。
“皇叔祖过奖了,其实都是仰圣上天威,仗将校之勇,方能传檄而定,孤此次率军南征,其实不过是挂名而已。”
“初次统兵南征,就如此了得,这可是真正的本事呢,咱们罗家有武艺,看来你也是继承到了。”
太子便也夸赞罗艺,说他坐镇天南,不仅稳固了日落国这一天南之地,甚至还一次次的带领封地郡民百姓们,开疆拓土,一次次的击败了真腊蛮子们。
“在皇叔祖的带领下,如今日落郡扩增了数倍不止,不仅稳固了大江之东土地,现在甚至已经跨过大江,夺取了江西岸数百里之地。尤其是今年入秋后,皇叔祖与林邑的李经略联兵,仅以一万两千余人,便突袭攻下了真腊都城文单,擒得其国王,了得。”
罗艺哈哈大笑,有些自得。
这次用兵,确实是他的谋划,联合了义子李世民,仅以万二之兵,却攻破了大江(湄公河)西面数百里的真腊都城文单。
生擒了国王,还俘获了一众王室、贵族、百官们,获得无数金银财宝,还掳了许多人口。
虽说最后还是主动放弃了文单城,撤军回师,但这一仗确实大赚。
“其实啊,这一仗,主要是因为真腊内乱,又有扶南国发兵入侵,真腊大军皆调往南与扶南打仗,我们不过是看准了机会,突袭取胜而已。”
“那也是相当了不起了,这机会可不是人人都能发现的了并把握的住的。”
李世民当初趁朝廷与林邑国在北边交战之机,联络林邑都城里的华商,还组织起沿海的海贼们,也是一举突袭,里应外合之下攻下了狮子城,生擒了林邑国王。
后来朝廷设立林邑道,李世民任经略使,数年来,仅以一城,却硬生生的守住了狮子城,并经过一场场血战,最终百战灭掉了林邑国,彻底将林邑纳入大秦疆域。
林邑被灭国后,原国王范头黎带一批残兵败将投奔真腊,还想着有朝一日能反攻倒算。
李世民屡次派人向真腊王去信,要求他们交出林邑王等,可真腊王因为罗艺屡次出兵入侵,并抢夺了大片真腊土地,所以拒不交出。
本来嘛,真腊国实力还是很强的。
奈何却也出了内乱。
老真腊王病逝,真腊太子继位。
偏这个时候,扶南国王说他才应当继承真腊王位,原来这个扶南国王原来是老真腊王的庶长子,后来娶了扶南公主。扶南王无子,病逝前让这位女婿继承了王位。
真腊与扶南以前有过许多次相互联姻,关系很复杂,这位真腊王子以扶南王女婿的身份当上了扶南王,现在他父亲真腊王去世,嫡子的真腊太子继位本没有什么问题的。
偏偏这个扶南王借着如今扶南实力强劲,所以想要吞并真腊,统一两国,当上扶南和真腊共同的王。
因此他便非要说他有真腊王继承权,真腊太子当然不肯,于是扶南王便直接出兵来抢王位。
两国便打出了狗脑子。
这个时候,罗艺便拉上坐镇林邑的李世民,出其不意的突袭了距离日落国仅几百里的真腊都城文单。
新真腊王全力跟兄弟扶南王打仗,哪料到这时罗艺来这么一手,都城空虚,加上罗艺他们又带来了神机大炮攻城,一通猛攻突袭,再加上内应,于是都城陷落,真腊王没倒在兄弟手里,倒是被罗艺和李世民擒下。
洗劫了文单城后,罗艺和李世民也不恋战,在真腊勤王军赶到之前,带着战利品大摇大摆的撤离了。
在罗艺上京朝集前,他跟扶南王和真腊的一些实力王室都接触了,私下与他们谈判,最终的结果,就是大秦扶持了一位王子在文单城即位称王。而扶南王也扶持了一个王子在南面占领地称王。
于是乎,现在真腊有了两个王,北方的被称为陆真腊,南方的则称水真腊。
陆真腊向大秦称臣,水真腊向扶南称臣,各自抱着大腿内讧厮杀不休。
罗艺一面支持陆真腊,向他们出售武器、放贷借款等,同时又签订协议,让陆真腊向大秦割让了许多土地,重新划定了边界。广南道诸郡都向西面山区扩张了百里到数百里不等。
李世民坐在那里,一只独手端着茶杯,面上带着笑,其实骨子里并没有怎么瞧的起太子。
太子的十一日平定江东藩,他丝毫不认为有什么可吹嘘的,换谁来都是这结果。相对比,他李世民用六年的时间,彻底灭掉了林邑国,还有上次与罗艺联手攻破真腊国都,并且利用扶持陆真腊王,直接签订下协议就开拓了千里疆土,这才是真正值得称赞的。
一起的还有广陵府的府尹,开国元勋周新。
以及此次南征的几位大佬,李靖、徐世绩、秦琼、阚棱、程名振等。
他们往那里一坐,确实很惊人。
毕竟这里随便一个人,那都是跺一跺脚,都能引起震动的人物。
码头上,暗里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这里。
这里面,既有锦衣卫的眼线,也有皇城司的暗桩,甚至连淮南道按察使司的御史眼线也在望向这里。
一壶热茶,配上几样小点心。
码头上寒风呼啸。
一众大佬们全都身着锦袍皮草,面上却都是笑吟吟的。
李世民在这一众大佬里面,还算是地位较低的,毕竟虽然他现在也是封疆一道,为经略大帅,可相比起来,秦琼徐世绩李靖等那都是宰辅大臣。
就算是阚棱等,现在也同样是一道之主官,他们还是天子的义子门生。
“沈法兴割据江东十年,想不到太子殿下率军出征,仅十一日就平定了江东藩,我在广南闻得此消息时,都不敢相信呢,吾罗氏皇朝,真真可谓后继有人也。”日落国王罗艺在众人中算是资历老的,他抚着长须笑呵呵的以长辈身份对太子赞道。
“皇叔祖过奖了,其实都是仰圣上天威,仗将校之勇,方能传檄而定,孤此次率军南征,其实不过是挂名而已。”
“初次统兵南征,就如此了得,这可是真正的本事呢,咱们罗家有武艺,看来你也是继承到了。”
太子便也夸赞罗艺,说他坐镇天南,不仅稳固了日落国这一天南之地,甚至还一次次的带领封地郡民百姓们,开疆拓土,一次次的击败了真腊蛮子们。
“在皇叔祖的带领下,如今日落郡扩增了数倍不止,不仅稳固了大江之东土地,现在甚至已经跨过大江,夺取了江西岸数百里之地。尤其是今年入秋后,皇叔祖与林邑的李经略联兵,仅以一万两千余人,便突袭攻下了真腊都城文单,擒得其国王,了得。”
罗艺哈哈大笑,有些自得。
这次用兵,确实是他的谋划,联合了义子李世民,仅以万二之兵,却攻破了大江(湄公河)西面数百里的真腊都城文单。
生擒了国王,还俘获了一众王室、贵族、百官们,获得无数金银财宝,还掳了许多人口。
虽说最后还是主动放弃了文单城,撤军回师,但这一仗确实大赚。
“其实啊,这一仗,主要是因为真腊内乱,又有扶南国发兵入侵,真腊大军皆调往南与扶南打仗,我们不过是看准了机会,突袭取胜而已。”
“那也是相当了不起了,这机会可不是人人都能发现的了并把握的住的。”
李世民当初趁朝廷与林邑国在北边交战之机,联络林邑都城里的华商,还组织起沿海的海贼们,也是一举突袭,里应外合之下攻下了狮子城,生擒了林邑国王。
后来朝廷设立林邑道,李世民任经略使,数年来,仅以一城,却硬生生的守住了狮子城,并经过一场场血战,最终百战灭掉了林邑国,彻底将林邑纳入大秦疆域。
林邑被灭国后,原国王范头黎带一批残兵败将投奔真腊,还想着有朝一日能反攻倒算。
李世民屡次派人向真腊王去信,要求他们交出林邑王等,可真腊王因为罗艺屡次出兵入侵,并抢夺了大片真腊土地,所以拒不交出。
本来嘛,真腊国实力还是很强的。
奈何却也出了内乱。
老真腊王病逝,真腊太子继位。
偏这个时候,扶南国王说他才应当继承真腊王位,原来这个扶南国王原来是老真腊王的庶长子,后来娶了扶南公主。扶南王无子,病逝前让这位女婿继承了王位。
真腊与扶南以前有过许多次相互联姻,关系很复杂,这位真腊王子以扶南王女婿的身份当上了扶南王,现在他父亲真腊王去世,嫡子的真腊太子继位本没有什么问题的。
偏偏这个扶南王借着如今扶南实力强劲,所以想要吞并真腊,统一两国,当上扶南和真腊共同的王。
因此他便非要说他有真腊王继承权,真腊太子当然不肯,于是扶南王便直接出兵来抢王位。
两国便打出了狗脑子。
这个时候,罗艺便拉上坐镇林邑的李世民,出其不意的突袭了距离日落国仅几百里的真腊都城文单。
新真腊王全力跟兄弟扶南王打仗,哪料到这时罗艺来这么一手,都城空虚,加上罗艺他们又带来了神机大炮攻城,一通猛攻突袭,再加上内应,于是都城陷落,真腊王没倒在兄弟手里,倒是被罗艺和李世民擒下。
洗劫了文单城后,罗艺和李世民也不恋战,在真腊勤王军赶到之前,带着战利品大摇大摆的撤离了。
在罗艺上京朝集前,他跟扶南王和真腊的一些实力王室都接触了,私下与他们谈判,最终的结果,就是大秦扶持了一位王子在文单城即位称王。而扶南王也扶持了一个王子在南面占领地称王。
于是乎,现在真腊有了两个王,北方的被称为陆真腊,南方的则称水真腊。
陆真腊向大秦称臣,水真腊向扶南称臣,各自抱着大腿内讧厮杀不休。
罗艺一面支持陆真腊,向他们出售武器、放贷借款等,同时又签订协议,让陆真腊向大秦割让了许多土地,重新划定了边界。广南道诸郡都向西面山区扩张了百里到数百里不等。
李世民坐在那里,一只独手端着茶杯,面上带着笑,其实骨子里并没有怎么瞧的起太子。
太子的十一日平定江东藩,他丝毫不认为有什么可吹嘘的,换谁来都是这结果。相对比,他李世民用六年的时间,彻底灭掉了林邑国,还有上次与罗艺联手攻破真腊国都,并且利用扶持陆真腊王,直接签订下协议就开拓了千里疆土,这才是真正值得称赞的。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