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62 第三百六十二章 出入青州(第一更,请支持正版)
- 363 第三百六十三章 皆是不同(第二更,请支持正版)
- 364 第三百六十四章 青州学院(第三更,请支持正版)
- 365 第三百六十五章 (210张月票加更,第一更)
- 366 第三百六十六章 宴请官员 (第二更)
- 367 第三百六十七章 学校惹事(第三更)
- 368 第三百六十八章 请旨回京(第四更)
- 369 第三百六十九章 钦点出行(第一更)
- 370 第三百七十章 鸟语花香(第二更)
- 371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失踪悬案(第三更)
- 372 第三百七十二章 案件调查(第一更)
- 373 第三百七十三章 案件发展(第二更)
- 374 第三百七十四章 扑所迷离(第三更)
- 375 第三百七十五章 犯人落网(第一更)
- 376 第三百七十六章 事情经过(第二更)
- 377 第三百七十七章 城市魅力(第三更)
- 378 第三百七十八章 (240张月票加更)
- 379 第三百七十九章 堤坝决口(第一更)
- 380 第三百八十章 各种安排(第二更)
- 381 第三百八十一章 防洪建设(第三更)
- 382 第三百八十二章 疏散撤退(第一更)
- 383 第三百八十三章 抢险救洪(第二更)
- 384 第三百八十四章 各自撤退(第三更)
- 385 第三百八十五章 分头行事(第一更)
- 386 第三百八十六章 恐怖射杀(第二更)
- 387 第三百八十七章 私下用刑(第三更)
- 388 第三百八十八章 胆战心惊(第一更)
- 389 第三百八十九章 变相审讯(第二更)
- 390 第三百九十章 打道回府(第三更)
- 391 第三百九十一章 (270张月票加更)
- 392 第三百九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一更)
- 393 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自回家 (第二更)
- 394 第三百九十四章 扑所迷离(第三更)
- 395 第三百九十五章 书信(第一更)
- 396 第三百九十六章 暗中调查(第二更)
- 397 第三百九十七章 概不承认(第三更)
- 398 第三百九十八章 事情闹大(第一更)
- 399 第三百九十九章 各自立场(第二更)
- 400 第四百章 新的证据(第三更)
- 401 第四百零一章 证据不实(第一更)
- 402 第四百零二章 告一段落(第二更)
- 403 第四百零三章 十年长短(第三更)
- 404 第四百零四章 出然成亲(第一更)
- 405 第四百零五章 各自离开(第二更)
- 406 第四百零六章 陛下驾崩(第一更)
- 407 第四百零七章 寰姬回唐(第二更)
- 408 第四百零八章 寰姬回京(第三更)
- 409 第四百零九章 (第四更,还昨日欠的一更)
- 410 第四百一十章 进宫上朝(第一更)
- 411 第四百一十一章 伉俪情深(第二更)
- 412 第四百一十二章 出殡下葬(第三更)
- 413 第四百一十三章 暗中选拔(聖慈打赏和氏璧一枚加更)
- 414 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宫养老(第一更)
- 415 第四百一十五章 整顿内庭(第二更)
- 416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一掌拍飞(第三更)
- 417 第四百一十七章 (KEPPRA打赏和氏璧一枚加更)
- 418 第四百一十八章 降职发配(第一更)
- 419 第四百一十九章 受惊过度(第二更)
- 420 第四百二十章 法制改革(第三章)
- 421 第四百二十一章 变革失败(第一更)
- 422 第四百二十二章 效仿青州(第二更)
- 423 第四百二十三章 明争暗斗(第三更)
- 424 第四百二十四章 皇亲国戚(第一更)
- 425 第四百二十五章 皇族势力(第二更)
- 426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消就打(第三更)
- 427 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中安排(第一更)
- 428 第四百二十八章 人言可畏(第二更)
- 429 第四百二十九章 欺上瞒下(第三更)
- 430 第四百三十章 不受控制(第一更)
- 431 第四百三十一章 幸灾乐祸(第二更)
- 432 第四百三十二章 运送补给(第三更)
- 433 第四百三十三张 人口问题(第一更)
- 434 第四百三十四章 补给物资(第二更)
- 435 第四百三十五章 修桥铺路(第三更)
- 436 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交大权(第一更)
- 437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辞而别(第二更)
- 438 第四百三十八章 落叶归根(第三更)
- 439 第四百三十九章 莫名其妙
- 440 第四百四十章 熊的缘分
- 441 第四百四十一章 后事谜团
- 442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外藩一
- 443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外藩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七十二章 案件调查(第一更)
第三百七十二章 案件调查(第一更)
曾舍人说道:“回禀公主,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毕竟跟奸夫私奔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家人不报官也属正常。”
曾察祖年三十一岁正五品,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守旧派代表人之一。
中书舍人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
因其所掌皆机务要政,故特规定四条禁令,即禁漏泄,禁稽缓,禁违失,禁忘误。
他们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谓之“五花判事”
寰姬想了一会说道:“去查,让县太爷去查,把所有失踪或是死亡的寡妇全都找出来,哪怕是超过二十年的,就连那些真的私奔的也都找出来。”
寰姬打算全部找出来后再一一排查。
寡妇失踪案的查找范围一下子扩大了很多。
这里面不排除有真的私奔的,但是大唐对妇人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只要是死了丈夫的,娘家就可以做主把人领回去再嫁。
后来寡妇失踪的事闹大了,只要寡妇村有新寡妇,就会有娘家接回去,立刻改嫁或是离开了,生怕自家的也会失踪,这样一来寡妇村的寡妇就更少了。
发出去的公文回来了,寰姬动用了附近几个州县府衙的力量一同帮忙寻找失踪人口。
结果是有一个失踪人口是因为受不了婆婆的刁难偷跑的,然后改嫁,但是这样的人多少娘家家里都是知道的。
还有一个是跟着货郎走了的。
最初报案是以为自家人真的失踪了,所以才报了案。结果却是出了这样的丑事,最后他们也没有去府衙销案,时间一长也就这样放着了。
这样的个别事件消了几起后,又找到了几起人口失踪,家人却没有报案的。
按照时间顺序追溯到了三四十年前,寰姬不怕麻烦,但凡是跳河的,或是失足意外死亡的,全都翻找了出来。细细的一个个盘查。
最后时间还是落在了二十年前。
寰姬做了以下几个排除,这么多人无故失踪,人肯定是死了,别无他想。
按照死亡来算,第一个排除的就是谋财害命,所有人家都没有财产丢失。
第二个排除的是仇杀,有些人可能是有仇的,但是有些人人员很好,没有仇家。
第三个排除是自杀,自杀方式很多,古人绝对不会让自己死的尸骨无存的。
寰姬觉得这更多的像是变态连环杀手,受了刺激所以专门挑寡妇下手的。
寰姬指着一落案卷说道:“这些都是正常的意外或是自杀,没有太大的问题,有问题的就是从这起失踪案开始。我觉得我们就从变态连环杀人案开始查起,看看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关联。”
魏真说道:“公主可否解释一下,何为变态杀手?这‘连环’和‘杀手’四字很好理解,可是何为变态呢?”
寰姬开口答道:“这变态就是,就是...就是你们就不要管什么意思了,反正就是有喜欢杀人这样有毛病的人就是了。”
寰姬觉得自己才有毛病了呢,还跟他们解释什么是变态,总不好说受了某种刺激,然后心里扭曲、人格扭曲的人吧,到时候再问个什么是‘人格’,她不是郁闷死。
寰姬看了一下筛选出来的案件。
她把案件涉案人员都罗列了出来。
第一起,这人叫徐二娘,本地人,二十年前朝廷用兵打仗,家里男人打仗死在了战场上。
朝廷用兵,百姓家里十室九空,男人打仗回不来的也算正常。
那几年的边关告急,镇上、村里的寡妇也慢慢的变多了。
这个徐二娘平日热心好客,虽然独自一人养育儿女,但是依然把家过的风生水起,她种植的牡丹花深受远近富户的喜爱。她儿子今年四十出头,说起母亲依然热泪盈眶,惋惜不已。
谁也没有想到这人突然有一天就失踪了,家里的祖父、祖母当时带着他到处寻找,整整找了一年。他们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没有找到,最后还报了官。
这是第一宗失踪人口报案的。
第二起,这人叫赵慧贤,本地人,丈夫当兵半年多就死了,家中只有一子,今年四十有四,他是第一宗没有报案的人。
他儿子说赵慧贤是跟人走了,所以连找都没有找。
赵慧贤本人并不贤惠,她生的美丽,总是会招惹男人,更重要的是那些送她好处的男人她从来不拒绝,而她丈夫在乡亲的嘴里就是个软蛋。
等她男人死了,赵慧珍竟然直接做起了送往迎来的生意。
他们家也一下子变得有钱了起来,她儿子和他父亲一样是个老实人,平日里连句话都不说,就只会种花,家里有了钱就买花田,如今他们家的花田已经能排到暖山镇的前十了。
第三起,这人名叫张翠娇,年轻守寡,只有一遗腹子陈大虎。
儿子从小娇生惯养,谁料大了不学好,整天打架斗殴在外惹是生非。
张翠姣为了陈大虎操碎了心,她失踪之前的那段时间正巧天天出门找人给儿子说媒,一心就想着儿子要是成婚了,就会改掉身上的坏毛病,谁料人就这样的不见了。
很多人都说张翠姣说不到亲事,绝望的跳河自杀了。
陈大虎和母亲多年的感情,伤心许久,最后还真找了个差事,正正经经的做人。可惜的是张翠姣没有看到儿子变好的那一天。
第四起,陈员外的母亲-陈大太太,陈老爷身体不好,陈家一直由陈大太太打理。
陈大太太很是能干,只是为人非常的刻薄,对待家中丈夫和儿子都是各种的不满意。对待下人就更不必说了,非打即骂。
陈大太太失踪后,陈员外报了官,可是依然没有查出什么结果。陈太太的失踪,好多人都是暗中叫好的,说她是得了报应被天收了。
陈员外为了寻找陈大太太,还让在城里挂了悬赏,但凡有陈大太太消息的,赏银一百两。
结果依然没有结果,最后又变成了悬案。
曾察祖年三十一岁正五品,中书舍人是中书省的骨干官员,守旧派代表人之一。
中书舍人掌侍进奏,参议表章、草拟诏旨制敕及玺书册命。
因其所掌皆机务要政,故特规定四条禁令,即禁漏泄,禁稽缓,禁违失,禁忘误。
他们可以就省内所讨论的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谓之“五花判事”
寰姬想了一会说道:“去查,让县太爷去查,把所有失踪或是死亡的寡妇全都找出来,哪怕是超过二十年的,就连那些真的私奔的也都找出来。”
寰姬打算全部找出来后再一一排查。
寡妇失踪案的查找范围一下子扩大了很多。
这里面不排除有真的私奔的,但是大唐对妇人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只要是死了丈夫的,娘家就可以做主把人领回去再嫁。
后来寡妇失踪的事闹大了,只要寡妇村有新寡妇,就会有娘家接回去,立刻改嫁或是离开了,生怕自家的也会失踪,这样一来寡妇村的寡妇就更少了。
发出去的公文回来了,寰姬动用了附近几个州县府衙的力量一同帮忙寻找失踪人口。
结果是有一个失踪人口是因为受不了婆婆的刁难偷跑的,然后改嫁,但是这样的人多少娘家家里都是知道的。
还有一个是跟着货郎走了的。
最初报案是以为自家人真的失踪了,所以才报了案。结果却是出了这样的丑事,最后他们也没有去府衙销案,时间一长也就这样放着了。
这样的个别事件消了几起后,又找到了几起人口失踪,家人却没有报案的。
按照时间顺序追溯到了三四十年前,寰姬不怕麻烦,但凡是跳河的,或是失足意外死亡的,全都翻找了出来。细细的一个个盘查。
最后时间还是落在了二十年前。
寰姬做了以下几个排除,这么多人无故失踪,人肯定是死了,别无他想。
按照死亡来算,第一个排除的就是谋财害命,所有人家都没有财产丢失。
第二个排除的是仇杀,有些人可能是有仇的,但是有些人人员很好,没有仇家。
第三个排除是自杀,自杀方式很多,古人绝对不会让自己死的尸骨无存的。
寰姬觉得这更多的像是变态连环杀手,受了刺激所以专门挑寡妇下手的。
寰姬指着一落案卷说道:“这些都是正常的意外或是自杀,没有太大的问题,有问题的就是从这起失踪案开始。我觉得我们就从变态连环杀人案开始查起,看看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关联。”
魏真说道:“公主可否解释一下,何为变态杀手?这‘连环’和‘杀手’四字很好理解,可是何为变态呢?”
寰姬开口答道:“这变态就是,就是...就是你们就不要管什么意思了,反正就是有喜欢杀人这样有毛病的人就是了。”
寰姬觉得自己才有毛病了呢,还跟他们解释什么是变态,总不好说受了某种刺激,然后心里扭曲、人格扭曲的人吧,到时候再问个什么是‘人格’,她不是郁闷死。
寰姬看了一下筛选出来的案件。
她把案件涉案人员都罗列了出来。
第一起,这人叫徐二娘,本地人,二十年前朝廷用兵打仗,家里男人打仗死在了战场上。
朝廷用兵,百姓家里十室九空,男人打仗回不来的也算正常。
那几年的边关告急,镇上、村里的寡妇也慢慢的变多了。
这个徐二娘平日热心好客,虽然独自一人养育儿女,但是依然把家过的风生水起,她种植的牡丹花深受远近富户的喜爱。她儿子今年四十出头,说起母亲依然热泪盈眶,惋惜不已。
谁也没有想到这人突然有一天就失踪了,家里的祖父、祖母当时带着他到处寻找,整整找了一年。他们卖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没有找到,最后还报了官。
这是第一宗失踪人口报案的。
第二起,这人叫赵慧贤,本地人,丈夫当兵半年多就死了,家中只有一子,今年四十有四,他是第一宗没有报案的人。
他儿子说赵慧贤是跟人走了,所以连找都没有找。
赵慧贤本人并不贤惠,她生的美丽,总是会招惹男人,更重要的是那些送她好处的男人她从来不拒绝,而她丈夫在乡亲的嘴里就是个软蛋。
等她男人死了,赵慧珍竟然直接做起了送往迎来的生意。
他们家也一下子变得有钱了起来,她儿子和他父亲一样是个老实人,平日里连句话都不说,就只会种花,家里有了钱就买花田,如今他们家的花田已经能排到暖山镇的前十了。
第三起,这人名叫张翠娇,年轻守寡,只有一遗腹子陈大虎。
儿子从小娇生惯养,谁料大了不学好,整天打架斗殴在外惹是生非。
张翠姣为了陈大虎操碎了心,她失踪之前的那段时间正巧天天出门找人给儿子说媒,一心就想着儿子要是成婚了,就会改掉身上的坏毛病,谁料人就这样的不见了。
很多人都说张翠姣说不到亲事,绝望的跳河自杀了。
陈大虎和母亲多年的感情,伤心许久,最后还真找了个差事,正正经经的做人。可惜的是张翠姣没有看到儿子变好的那一天。
第四起,陈员外的母亲-陈大太太,陈老爷身体不好,陈家一直由陈大太太打理。
陈大太太很是能干,只是为人非常的刻薄,对待家中丈夫和儿子都是各种的不满意。对待下人就更不必说了,非打即骂。
陈大太太失踪后,陈员外报了官,可是依然没有查出什么结果。陈太太的失踪,好多人都是暗中叫好的,说她是得了报应被天收了。
陈员外为了寻找陈大太太,还让在城里挂了悬赏,但凡有陈大太太消息的,赏银一百两。
结果依然没有结果,最后又变成了悬案。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