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380 第三百八十章 各种安排(第二更)
- 381 第三百八十一章 防洪建设(第三更)
- 382 第三百八十二章 疏散撤退(第一更)
- 383 第三百八十三章 抢险救洪(第二更)
- 384 第三百八十四章 各自撤退(第三更)
- 385 第三百八十五章 分头行事(第一更)
- 386 第三百八十六章 恐怖射杀(第二更)
- 387 第三百八十七章 私下用刑(第三更)
- 388 第三百八十八章 胆战心惊(第一更)
- 389 第三百八十九章 变相审讯(第二更)
- 390 第三百九十章 打道回府(第三更)
- 391 第三百九十一章 (270张月票加更)
- 392 第三百九十二章 出人意料(第一更)
- 393 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自回家 (第二更)
- 394 第三百九十四章 扑所迷离(第三更)
- 395 第三百九十五章 书信(第一更)
- 396 第三百九十六章 暗中调查(第二更)
- 397 第三百九十七章 概不承认(第三更)
- 398 第三百九十八章 事情闹大(第一更)
- 399 第三百九十九章 各自立场(第二更)
- 400 第四百章 新的证据(第三更)
- 401 第四百零一章 证据不实(第一更)
- 402 第四百零二章 告一段落(第二更)
- 403 第四百零三章 十年长短(第三更)
- 404 第四百零四章 出然成亲(第一更)
- 405 第四百零五章 各自离开(第二更)
- 406 第四百零六章 陛下驾崩(第一更)
- 407 第四百零七章 寰姬回唐(第二更)
- 408 第四百零八章 寰姬回京(第三更)
- 409 第四百零九章 (第四更,还昨日欠的一更)
- 410 第四百一十章 进宫上朝(第一更)
- 411 第四百一十一章 伉俪情深(第二更)
- 412 第四百一十二章 出殡下葬(第三更)
- 413 第四百一十三章 暗中选拔(聖慈打赏和氏璧一枚加更)
- 414 第四百一十四章 出宫养老(第一更)
- 415 第四百一十五章 整顿内庭(第二更)
- 416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一掌拍飞(第三更)
- 417 第四百一十七章 (KEPPRA打赏和氏璧一枚加更)
- 418 第四百一十八章 降职发配(第一更)
- 419 第四百一十九章 受惊过度(第二更)
- 420 第四百二十章 法制改革(第三章)
- 421 第四百二十一章 变革失败(第一更)
- 422 第四百二十二章 效仿青州(第二更)
- 423 第四百二十三章 明争暗斗(第三更)
- 424 第四百二十四章 皇亲国戚(第一更)
- 425 第四百二十五章 皇族势力(第二更)
- 426 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消就打(第三更)
- 427 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中安排(第一更)
- 428 第四百二十八章 人言可畏(第二更)
- 429 第四百二十九章 欺上瞒下(第三更)
- 430 第四百三十章 不受控制(第一更)
- 431 第四百三十一章 幸灾乐祸(第二更)
- 432 第四百三十二章 运送补给(第三更)
- 433 第四百三十三张 人口问题(第一更)
- 434 第四百三十四章 补给物资(第二更)
- 435 第四百三十五章 修桥铺路(第三更)
- 436 第四百三十六章 移交大权(第一更)
- 437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辞而别(第二更)
- 438 第四百三十八章 落叶归根(第三更)
- 439 第四百三十九章 莫名其妙
- 440 第四百四十章 熊的缘分
- 441 第四百四十一章 后事谜团
- 442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外藩一
- 443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外藩二
隐藏
显示工具栏
第三百九十章 打道回府(第三更)
第三百九十章 打道回府(第三更)
等布政司郎大人知道后,已经来不及阻止了。
郎正兴的打草惊蛇,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
布政司郎大人气的一盏茶直接砸在了郎正兴的身上。“你自己找死,不要连累旁人,你找的那叫什么人?一群乌合之众能杀的了寰姬公主?寰姬公主身边的唐军、青州军那都是吃闲饭的吗?”
郎正兴低头不语的跪在一旁,心道:“你们要是干什么都跟我说一下,我至于这么着急吗?”可是他怎么就不想想,人家凭什么什么事都和他交代一下。
布政司郎大人看着郎正兴不知悔改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就去祠堂跪着吧,什么时候明白了什么时候再说。”说完,径直的出去了,他还要去安排后面的事。
这里哪有郎家的祠堂,说的也不过是后院供奉祖宗画像的佛堂。
郎正兴心里不情愿,却也不敢反抗,乖乖的去了佛堂。
***
三天前有人找到了山匪头子。
“我知道你们都是穷苦百姓,被朝廷逼迫才来当的土匪,我们老爷是丐州大善人,一直都在救济灾民,听说朝廷的发的救灾钱粮都已经下来了,可是却迟迟不发给百姓,哎!估计是又被那些贪官给贪了。”一个中年书生模样的人说道。
土匪头子惊道:“你说什么?赈灾粮已经到了?我怎么听说还在路上?”
中年书生苦大仇深的说道:“早就到了,朝廷的御史早就到了荆州城了,亲自带过来的,听说那御史大人还带着夫人。”
土匪头子身边的人愤愤的说道:“这群贪官。”
中年书生说道:“我家老爷要为民除害,他说了,只要你的人能杀了荆州那对贪官夫妻,那赈灾的粮食就归你,如果你带不走就送荆州的百姓。最后结果不管是你们拿走还是分给了荆州的百姓,我家老爷都送五百两银子给你。”
那山匪沉默不语,只要杀了那对贪官夫妻,不仅能打开荆州的粮仓还能得五百两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山匪头子说道:“这个有些难,毕竟我们没有像样的武器,要是跟荆州的守卫打起来,恐怕我们的人也会死伤惨重。”
中年书生一听就明白了,直接掏出了一张银票,“这里是一百两,是给死去的兄弟们安顿家眷的,您也可以当成是预付的定金。”说着当面递了过去。
土匪头子拿着银票,犹豫着这人的可信度。
中年书生说道:“大当家要是干了这事,那以后就是义匪了,朝廷知道说不定不会剿匪,还会诏安给您个官职干干,到时候大当家也可以好好为百姓做些事。”
话说这群难民哪里知道这中间的内幕,只是知道朝廷下来的就没一个好人,荆州粮仓里放着江南道所有的赈灾钱粮,竟然不赈灾。
土匪头子想着:“我抢了就是我们的,不抢也会直接被贪污掉,还不如搏一搏。”
土匪头子动心道:“这事我应下了,就当是为民除害了,只是钱我还是要收的,毕竟到时候还是要安顿兄弟们的。”
中年书生说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
就这样他们偷偷摸摸的去了荆州城,荆州城内紧外松,一下子进来这么多难民,明眼人都觉得有问题。
还没等他们认清哪个是御史,他们就被唐军包围了。
土匪头子大喊:“不好,逃。”结果还是损失惨重。
寰姬亲自审问了土匪头子,土匪头子这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寰姬公主的名头他是知道的,青州他也是听说过的。
寰姬听后骂道:“这群祸害,我不把他们一网打尽,我就不姓李。”
所有人都知道寰姬公主生气了,寰姬写信,调来了之前救灾调过来的五万唐军。
此刻的布政司大院里郎大人正在和一个黑衣人见面,那黑衣人身穿黑衣,头上黑色斗笠,脸上都蒙着黑布,腰上带了一把佩剑。
他们在院子中间争执着说着什么,四周的府兵远距离的保护着,只能看到人影却听不到他们说什么。
片刻后,那黑衣人才在护卫的保护下离开。
***
寰姬和王玉阳在厅里聊天。
寰姬:“我看这边的事暂且可以放放了。”
王玉阳:“恩,这边我会让人看着,你不用担心。”
寰姬:“我想让唐军去抓江南布政司和江南道督查史。”
王玉阳:“提前和陛下通通气比较好。”
寰姬笑道:“也事,这事还得和陛下说说,要不然光靠我一个人,大唐什么时候能和青州一样,我看魏大人就很好,就让他处理这事吧。”
王玉阳看寰姬还是一副不放心的样子,说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寰姬笑道:“可不是么,一家父母对子女尚且不能公平、公正,又何况是官员呢。总是得让他们去做的。”
寰姬把这件事全权的交了出去,又给陛下写了一封信,让陛下安心。
她想着自己都是护短的紧,又何必要求他人,只希望通过她的努力,可以让百姓富裕,让大家少些鸡毛蒜皮的计较。
一众人在这里呆了一个季度,安顿好了受灾百姓,又抓捕了一干人等,寰姬公主一行人这才启程离开。
大队伍一路上去了京师,寰姬和王玉阳等青州人要绕道去趟青州再去京师。
寰姬依然是到了徐州府居住,李庚带着顾沅去了李青地界。
顾沅每次来都会感叹,李驸马真真是个妙人啊,不管是农田还是水利都让他弄的井井有条,每每此刻李庚都是欲言又止的。
到了李青地界,才知道李出清又闯祸了。
两个月前,李青地界的孩子们去脽河上游玩,结果遇见了一位北上的才子。
那才子长的一表人才,很有才华,此次来青州是来寻亲的,他身边也只跟了一个奶娘和一个小斯。
他们因为船靠岸相碰,一番客气之下,便聊了起来。
李出清说道:“今日是我们的船不小心碰了你们,就由我来做东,我们在脽水河上好好的吃上一番。”
郎正兴的打草惊蛇,打乱了所有人的计划。
布政司郎大人气的一盏茶直接砸在了郎正兴的身上。“你自己找死,不要连累旁人,你找的那叫什么人?一群乌合之众能杀的了寰姬公主?寰姬公主身边的唐军、青州军那都是吃闲饭的吗?”
郎正兴低头不语的跪在一旁,心道:“你们要是干什么都跟我说一下,我至于这么着急吗?”可是他怎么就不想想,人家凭什么什么事都和他交代一下。
布政司郎大人看着郎正兴不知悔改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就去祠堂跪着吧,什么时候明白了什么时候再说。”说完,径直的出去了,他还要去安排后面的事。
这里哪有郎家的祠堂,说的也不过是后院供奉祖宗画像的佛堂。
郎正兴心里不情愿,却也不敢反抗,乖乖的去了佛堂。
***
三天前有人找到了山匪头子。
“我知道你们都是穷苦百姓,被朝廷逼迫才来当的土匪,我们老爷是丐州大善人,一直都在救济灾民,听说朝廷的发的救灾钱粮都已经下来了,可是却迟迟不发给百姓,哎!估计是又被那些贪官给贪了。”一个中年书生模样的人说道。
土匪头子惊道:“你说什么?赈灾粮已经到了?我怎么听说还在路上?”
中年书生苦大仇深的说道:“早就到了,朝廷的御史早就到了荆州城了,亲自带过来的,听说那御史大人还带着夫人。”
土匪头子身边的人愤愤的说道:“这群贪官。”
中年书生说道:“我家老爷要为民除害,他说了,只要你的人能杀了荆州那对贪官夫妻,那赈灾的粮食就归你,如果你带不走就送荆州的百姓。最后结果不管是你们拿走还是分给了荆州的百姓,我家老爷都送五百两银子给你。”
那山匪沉默不语,只要杀了那对贪官夫妻,不仅能打开荆州的粮仓还能得五百两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山匪头子说道:“这个有些难,毕竟我们没有像样的武器,要是跟荆州的守卫打起来,恐怕我们的人也会死伤惨重。”
中年书生一听就明白了,直接掏出了一张银票,“这里是一百两,是给死去的兄弟们安顿家眷的,您也可以当成是预付的定金。”说着当面递了过去。
土匪头子拿着银票,犹豫着这人的可信度。
中年书生说道:“大当家要是干了这事,那以后就是义匪了,朝廷知道说不定不会剿匪,还会诏安给您个官职干干,到时候大当家也可以好好为百姓做些事。”
话说这群难民哪里知道这中间的内幕,只是知道朝廷下来的就没一个好人,荆州粮仓里放着江南道所有的赈灾钱粮,竟然不赈灾。
土匪头子想着:“我抢了就是我们的,不抢也会直接被贪污掉,还不如搏一搏。”
土匪头子动心道:“这事我应下了,就当是为民除害了,只是钱我还是要收的,毕竟到时候还是要安顿兄弟们的。”
中年书生说道:“这个自然,这个自然。”
就这样他们偷偷摸摸的去了荆州城,荆州城内紧外松,一下子进来这么多难民,明眼人都觉得有问题。
还没等他们认清哪个是御史,他们就被唐军包围了。
土匪头子大喊:“不好,逃。”结果还是损失惨重。
寰姬亲自审问了土匪头子,土匪头子这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寰姬公主的名头他是知道的,青州他也是听说过的。
寰姬听后骂道:“这群祸害,我不把他们一网打尽,我就不姓李。”
所有人都知道寰姬公主生气了,寰姬写信,调来了之前救灾调过来的五万唐军。
此刻的布政司大院里郎大人正在和一个黑衣人见面,那黑衣人身穿黑衣,头上黑色斗笠,脸上都蒙着黑布,腰上带了一把佩剑。
他们在院子中间争执着说着什么,四周的府兵远距离的保护着,只能看到人影却听不到他们说什么。
片刻后,那黑衣人才在护卫的保护下离开。
***
寰姬和王玉阳在厅里聊天。
寰姬:“我看这边的事暂且可以放放了。”
王玉阳:“恩,这边我会让人看着,你不用担心。”
寰姬:“我想让唐军去抓江南布政司和江南道督查史。”
王玉阳:“提前和陛下通通气比较好。”
寰姬笑道:“也事,这事还得和陛下说说,要不然光靠我一个人,大唐什么时候能和青州一样,我看魏大人就很好,就让他处理这事吧。”
王玉阳看寰姬还是一副不放心的样子,说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寰姬笑道:“可不是么,一家父母对子女尚且不能公平、公正,又何况是官员呢。总是得让他们去做的。”
寰姬把这件事全权的交了出去,又给陛下写了一封信,让陛下安心。
她想着自己都是护短的紧,又何必要求他人,只希望通过她的努力,可以让百姓富裕,让大家少些鸡毛蒜皮的计较。
一众人在这里呆了一个季度,安顿好了受灾百姓,又抓捕了一干人等,寰姬公主一行人这才启程离开。
大队伍一路上去了京师,寰姬和王玉阳等青州人要绕道去趟青州再去京师。
寰姬依然是到了徐州府居住,李庚带着顾沅去了李青地界。
顾沅每次来都会感叹,李驸马真真是个妙人啊,不管是农田还是水利都让他弄的井井有条,每每此刻李庚都是欲言又止的。
到了李青地界,才知道李出清又闯祸了。
两个月前,李青地界的孩子们去脽河上游玩,结果遇见了一位北上的才子。
那才子长的一表人才,很有才华,此次来青州是来寻亲的,他身边也只跟了一个奶娘和一个小斯。
他们因为船靠岸相碰,一番客气之下,便聊了起来。
李出清说道:“今日是我们的船不小心碰了你们,就由我来做东,我们在脽水河上好好的吃上一番。”
正在加载...